原发性肝癌教学
原发性肝癌的健康教育

原发性肝癌的健康教育1.休息:创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
晚期伴有腹水、黄疸者应卧床休息,以减少机体消耗。
对病情稳定者,可适当进行活动,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质、适当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避免摄入高脂肪,高热量和刺激性食物,防止加重肝脏负担。
有恶心、呕吐时,服用止吐剂后进少量食物,增加进餐次数。
进食少者可给予支持疗法,如静脉补充营养。
3.缓解疼痛的方法:⑴给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减少各种不良的刺激因素和心理压力,尊重病人,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
⑵教会病人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等,鼓励病人参加转移注意力的活动,如与病人交谈、听音乐、文字数字游戏等。
⑶疼痛严重的病人,应与医生协商给予长期医嘱的镇痛药物,以消除或减轻病人的疼痛。
⑷观察病人疼痛的性质、部位及伴随症状,及时发现问题并协助医生处理异常变化。
4.有效的心理支持:鼓励病人参与治疗和互利,适当给予一些治疗知识,使其相信科学,增强与疾病斗争的勇气和决心。
1、门诊大厅便民服务台,为病人提供咨询、分诊、导诊、投诉;配置轮椅、担架等,为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服务。
2、免费提供开水,设立便民服务箱、体重秤、血压计等免费服务项目。
3、患者可不用挂号即可至门诊就诊,减少就诊前环节,让患者少跑路,节省病人就诊时间。
4、门诊实行无假日门诊,有效解决病人看病难的的问题。
5、导医台备有健康教育宣传栏目,为病员提供健康宣传教育指导。
6、扶贫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离退休干部、残疾人、60岁以上老年人均可优先诊疗。
7、门诊所有窗岗位实行挂牌服务;药房提供中草药代煎等服务。
8、门诊各种指示标识规范、明显、准确,方便指导病员检查、就诊。
9、医务人员完成本岗位诊疗工作后,主动指导患者至相关科室检查治疗。
第十六章原发性肝癌课件

全身症状
肝癌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消 瘦、发热等症状,病情严重时 可能出现腹水、黄疸等症状。
其他症状
部分肝癌患者可能出现牙龈出 血、皮下瘀斑等出血倾向,以 及男性乳房发育等内分泌失调
症状。
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甲胎蛋 白(AFP)以及其他相关 生化指标,有助于肝癌的 诊断。
影像学检查
超声、CT、MRI等影像学 检查可以发现肝脏的占位 性病变,并了解肿瘤的大 小、位置、数目等情况。
新型化疗方案
针对肝癌细胞的化疗方案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以提高化疗效 果和减少副作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靶向药物
近年来,靶向治疗在肝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靶向药物 如索拉非尼、瑞格非尼等,可针对肝癌细胞的特定分子靶点, 提高治疗效果。
其他治疗方法
放疗
放疗是肝癌的辅助治疗手段,可缓解疼痛、控制肿瘤生长。放疗包括内放疗和外 放疗。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肝癌 的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细胞免疫疗法等。
免疫治疗药物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肝癌细胞,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或增强免疫细胞 的活性,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新型化疗药物
研发出针对肝癌细胞特异的化疗药物,提高化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新的治疗策略和方法
联合治疗
01
将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
提高治疗效果。
个体化治疗
02
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
04 原发性肝癌的预防和预后
预防措施
接种肝炎疫苗
预防乙肝和丙肝感染,是预防原发性 肝癌的重要措施。
原发性肝癌护理教学课件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 CT、MRI等,病理学诊断需要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进行。
02
原发性肝癌护理常规
心理护理
总结词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
详细描述
原发性肝癌患者常常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恐惧、焦虑、抑郁等。护理人员应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结词: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自 我护理,包括饮食、运动、休息 等方面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 自我管理能力。
介绍健康饮食的原则,指导患者 合理搭配营养,避免过度摄入脂 肪、糖分等有害物质。
提醒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疲 劳和过度紧张。
康复与随访教育
详细描述
介绍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步骤,包 括呼吸训练、肌肉训练等,帮助 患者逐步恢复身体功能。
03
综合护理
综合运用多种护理手段, 包括心理、生理、社会和 环境等方面,全面关注患 者的需求。
个性化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 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 案,提高护理效果。
延续性护理
在患者出院后,继续提供 护理服务,包括定期回访 、指导患者自我护理等。
护理研究热点问题
疼痛管理
如何有效控制原发性肝癌 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并发症护理
总结词
预防和处理并发症,保障患者安全
详细描述
原发性肝癌患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肝性脑病等。护理人员应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保障患者安全。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3
原发性肝癌患者健康教育
疾病知识教育
总结词:帮助患者了解原发性肝癌的病 因、症状、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 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原发性肝癌的教案与讲稿

原发性肝癌的教案与讲稿第一章:原发性肝癌的基本概念一、教学目标1. 了解原发性肝癌的定义、发病情况及危害性。
2. 掌握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3. 理解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原发性肝癌的定义: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起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
2. 发病情况:原发性肝癌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发区。
3. 危害性: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往往发现时已进入中晚期,预后较差。
4. 发病机制: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复杂,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黄疸、脂肪肝等因素有关。
5. 临床表现: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包括肝区疼痛、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原发性肝癌的基本概念、发病情况、危害性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原发性肝癌病例,加深学生对临床表现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原发性肝癌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原发性肝癌临床表现的认识。
第二章: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一、教学目标1. 掌握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
2. 了解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方法。
3. 熟悉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检查手段。
二、教学内容1. 诊断标准: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2. 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需要与肝血管瘤、肝转移癌、肝脓肿等疾病进行鉴别。
3. 辅助检查:原发性肝癌的辅助检查包括超声检查、CT、MRI、肿瘤标志物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方法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原发性肝癌病例,加深学生对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理解。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原发性肝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认识。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原发性肝癌辅助检查的应用能力。
第三章: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原则一、教学目标1. 了解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原则。
原发性肝癌教案(勿删)

延安大学医学院教案授课院系:延安大学咸阳医院教研室:内科教研室课程:内科学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时间安排课程导入通过临床案例启发式、提问法引出原发性肝癌的相关问题,并讲述本节课程的教学目的。
多媒体、提出问题。
2分钟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情况:我国第四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及第二大肿瘤致死病因,男女比例为5:1。
结论:高发生率,高死亡率。
PPT+举例5分钟原发性肝癌的概念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定义:由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
PPT8分钟原发性肝癌病因原发性肝癌的病因:1.病毒性肝炎2.食物及饮水3.毒物与寄生虫4.遗传因素PPT+图片+举例法15分钟病理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一)大体病理形态分型:1.块状型2.结节型3.弥漫型;(结节型)(二)组织病理:1.肝细胞肝癌2.胆管细胞癌3.混合型肝癌。
(胆管细胞癌)PPT+图片+图表+推理法10分钟临床表现(一)症状:1.肝区疼痛2.肝大3.黄疸4.肝硬化征象5. 全身性表现6.伴癌综合征(二)并发症:1.肝性脑病2.上消化道出血3.肝癌结节破裂出血4.继发感染PPT+图片+举例+推理法15分钟教学用具多媒体☑教科书☑模型□标本□教学板与板书□电视□图片☑图表☑自制□其它☑教学手段PPT☑视频□动画□雨课堂☑问卷星□sp □临床病例□其它☑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1.甲胎蛋白:阳性率70%,AFP〉400ng/ml为诊断肝癌的条件之一;2.AFu、GGT2、APT、AAT、ALP-Ⅰ等有助于AFP阴性肝癌的诊断。
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 CT检查 MRI肝穿刺活体组织检查PPT+图片+举例15分钟原发性肝癌的诊断1.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关键:影像、AFP、活检2.根据危险因素、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寻找病因进行诊断。
PPT+推理法5分钟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继发性肝癌、肝硬化结节、活动性病毒性肝炎、肝脓肿、肝包虫病与其他肝脏肿瘤或病变疾病相鉴别。
原发性肝癌健康宣教

什么是微波消融?
放射性核素微球平均直径22微米,经动脉进入肿瘤后对肿瘤有栓塞治疗的作用
核素发出的的射线在组织中的穿透距离约1cm ,在肿瘤内可杀伤肿瘤细胞,而对肿瘤外的正常肝组织的照射量很低
什么是放射治疗?
什么是靶向治疗?
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以后特异性地选择与这些致癌位点相结合并发生作用,导致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殃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治疗作用
TACE 示意图
导管
股动脉
腹主动脉 腹腔干
肝癌
导管
腹主动脉 腹腔干
肝癌
股动脉
导管
腹主动脉 腹腔干
肝癌
HCC 处理需要多学科团队
放疗科 Radiation Oncology
病理科
肿瘤内科
放射科/介入
肝外科Hepatobiliary Surgery
早期发现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第二步“三早”机制: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慢性肝病患者定期进行甲胎蛋白和B超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癌,至少每半年一次。
肝癌的预防措施
肝癌的预防措施
积极治疗:一旦确诊,应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有无肝内外转移及病人全身情况选择合理的肝癌治疗方案
肝癌的预防
被黄曲霉菌污染产生的霉玉米和霉花生等能致肝癌,这是因为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B1(AFB1)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不能吃发霉的的食物,比如:花生酱、玉米、花生和花生油等是容易发霉的食物,这些食物要注意保管。
01
肝脏的特点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原发性肝癌医学知识培训培训课件

[临床表现]
一、肝癌自然病程的新概念 按肝癌的发展可分为: ①亚临床前期,指从病变开始至作出亚临床肝癌诊断之前,患者无症状与体征,临床难以发现,平均约10个月左右。 ②从亚临床肝癌诊断建立至出现症状之前为亚临床期,患者仍无症状与体征,瘤体约3-5厘米,诊断仍较困难,多属AFP普查发现,此期平均为8个月左右。
*
原发性肝癌医学知识培训
四、介入治疗 采用肝动脉给药和或栓塞(TAE),配合放射治疗,效果较明显。对较小的肝癌用经皮穿刺乙醇注射疗法、微波或射频热固化治疗,可能有根治效果。 五、中医药治疗 六、生物和免疫治疗 七、并发症的治疗
*
原发性肝癌医学知识培训
*
原发性肝癌医学知识培训
③一旦出现肝癌临床表现,已至中期,此时,病情发展很快,不久可出现黄疸、腹水、肺转移以至广泛转移及恶病质的晚期表现、中、晚期共约6个月左右。肝癌发展至晚期时,瘤体直径已达10厘米左右,难以治愈。
*
原发性肝癌医学知识培训
二、中晚期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肝区疼痛 半数以上病人有肝区疼痛,为最常见且出现较早的症状。呈持续性胀痛或钝痛。 肝区疼痛是由于肿瘤增长快速,肝包膜被牵拉所引起。 如病变侵犯膈,疼痛可牵涉右肩;如肿瘤生长缓慢,则可完全无痛或仅有轻微钝痛。
块状型肝细胞癌
*
原发性肝癌医学知识培训
(二)按细胞分型 1、肝细胞型:最多见。 2、胆管细胞型:少见。 3、混合型:最少见。
*
原发性肝癌医学知识培训
二、转移途径 1、血行转移:肝内血行转移最早、最常见。 2、淋巴转移:转移至肝门淋巴结的最多。 3、种植转移:少见。
*
原发性肝癌医学知识培训
*
原发性肝癌医学知识培训
4、转移灶症状 肿瘤转移之处有相应症状。转移到肺引起胸痛和血性胸水。胸腔转移以右侧多见,可有胸水征。骨骼和脊柱转移,可引起局部压痛或神经受压症状。颅内转移有相应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外科护理学教案-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精选全文

3、肝介人治疗术后,观察患者足背动脉搏动及伤口有无渗血,观察血压变化;
4、放化疗术后,应密切观察各种副作用的发生,做好对症处理。
(四)健康教育 (Health Education)积极戒烟、戒酒;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
合理饮食;
定期复诊。
教学活动
回顾知识
重点强调
原发性肝癌(PLC、PHC)指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的癌肿。
(二)流行病学: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死亡11万/年;消化系恶性肿瘤第三位;在我国江苏启东、广西扶绥县发病率最高;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毒性肝炎(B、C型)
(二)肝硬化PLC合并肝硬化者占50%~90%;
(三)黄曲霉毒素
三病理
划线内容
举例说明
复习基础知识
重点内容
举例
重点
强调要点
课后小结:
参考资料及教具:
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外科护理学》
参考书: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第一版《外科护理学》
本科《外科护理学》第四版
五、治疗原则
(一)治疗目的 早期:提高根治切除率、术后5年生存率
晚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六、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2、休息与营养强调卧位的重要性,三高一低饮食
3、疼痛护理转移注意力; 舒适的环境和体位;适当的止痛剂;
4、肝动脉栓塞化疗的护理
5、其他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病情观察
1、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教案
第次课
授课课题
第二十一章原发性肝癌病人的护理
授课时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钙、高血脂、类癌综合征 转移灶症状
临床分期
I期:无症状和体征(亚临床期) II期:介于I期与III期之间 III期:有黄疸、腹水、远处转移或恶病质之一者
临床分型
单纯型:临床和化验检查无肝硬化表现 硬化型:有明显肝硬化的临床和化验表现 炎症型:有或无肝硬化但伴有持续性癌性高热或
影像学检查
B型超声波(US) CT平扫+增强
CT+血管造影 CTA(CT-Angiography) CTAP(门静脉期CT) Lp-CT (Lipiodol-CT) 小于1cm小肝癌 MRI X线肝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肝动脉造影(DSA) 核素扫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
HCV 我国:HCC 中5%~8%HCV阳性(0~2%);日 本:HCV与HCC的关系更为密切;HCC中很多病人为 HCV+HBV感染。
肝癌与肝硬化的关系
肝硬化与肝癌的关系亦令人关注 肝癌中50%~90%合并有肝硬化,多为大结节型肝硬
化 肝硬化病人合并肝癌可达49.9%,特别是大结节型肝
硬化占73.3% 国际上公认的公式 HBV 0r HCV肝硬化肝癌
自然病程: 过去认为3~6月 现在认为至少24个月
AFP亚临床临床症状晚期死亡
10月 8月 4月 2月
症状
肝区疼痛:多呈持续性胀痛或纯痛;如破裂出血,产 生急腹症
肝大: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有大 小不等的结节。
黄疸:肝细胞受损或癌压迫胆道 肝硬化征象 恶性肿瘤的全身表现:进行性消瘦、发热、食欲不振、
转移途径
肝内转移:肝内转移最早、最常见 门静脉、肝静脉、胆管癌栓
肝外转移:占50% 血行转移:肺、肾上腺、骨、肾、脑 淋巴转移:肝门、主动脉旁、胰、脾、 锁骨上淋巴结
种植转移:少见,腹膜、隔、卵巢、胸腔
临床表现
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大 多已进入中晚期。
亚临床肝癌: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经AFP普查发 现。
原发性肝癌教学
授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肝癌的分型、 分期、并发症,AFP诊断肝癌的标准,应与哪些 疾病鉴别。 2. 熟悉肿瘤标记物的检测、超声、CT、MRI、X 线肝血管造影等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3. 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原则。
讲授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
概述
自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 死亡率极高,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列第三位,仅次于胃
癌和食管癌。 我国每年死于肝癌者约11万人,占全世界的45%。
流行病学
世界:东南亚及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为高发区,欧美、 大洋洲为低发区。
中国:沿海高于内地,东南和东北高于西北和西南;沿海 江河海口和岛屿又高于沿海其他地区。广西扶绥、江苏启 东等为高发区,肝癌年死亡率可达40/100000以上
◆甲胎蛋白异质体(Fuc AFP):用扁豆凝集素 LCA亲和双 向放射免疫电泳法,人体血清AFP可分成LCA结合型和 LCA非结合型两种AFP异质体,两者占总量的比值因病 而异,PHC结合型比值高于25%,良性肝病低于25%。 根据两型异质体的比值可鉴别良恶性肝病,且诊断不 受 AFP 浓度、肿瘤大小和病期早晚的影响。
预测复发 ◆检测方法:放射免疫法,单克隆抗体酶免疫快速法。 ◆正常值:< 20μg / L
AFP
◆诊断标准:
●AFP>500μg/L持续 1月 ●AFP>200μg/L持续 8周 ●AFP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 ●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瘤
◆假阴性:PHC分化程度、分泌时相、类型等
◆假阳性: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瘤
2.r-GT及 r-GT II :与AFP无关,在小肝癌阳性率为78.6%
3.异常凝血酶原(AP):放免法,≥250ug/L(+),PHC 67%(+),良性肝病、转移性肝癌少数(+),对亚临 床肝癌有早期诊断价值。
4.-L-岩藻糖苷酶(AFU):AFP(-)及小肝癌(+)率 70%以上。
5.酸性同工铁蛋白(AIF)、醛缩酶A(ALD-A)、5`-核苷 酸磷酸二脂酶同工酶-(5`-NPDV)、碱性磷酸酶同工酶I (ALP- I)。
病理
大体形态分型: 块状型:>5cm, >10cm称巨块型,74% 结节型:单结节、多结节和融合结节,<5cm22.2%, 常伴有肝硬化 弥漫型:癌结节较小,弥漫分布,1.2% 小肝癌:<3cm单个癌结节、或相邻两个癌结节之 和<3cm。
组织学类型: 肝细胞癌(HCC) 90% 胆管细胞癌(CCC) 10% 混合型:罕见
沟溏水:60~101/100000 井水:0~19/100000 遗传因素:a1-抗胰蛋白酶缺陷症 其他:酒精中毒;亚硝胺;有机磷;华枝睾吸虫
微量元素:铜、锌 钼
HBV和HCV与PHC的关系
HBV PHC病人,肝炎病毒标志阳性>90%(对照 15%)、30%有慢性肝炎;肝癌高发区HBsAg 阳性发生肝 癌较阴性者高6~50倍;我国肝癌病人中单纯整合型HBVDNA 占51.1%,HBV 的X基因可改变HBV感染的肝细胞的 基因表达,与癌变可能有关。
男女比:高发区3~4:1,低发区:1~2:1。 年龄:高发区:40~49岁最高,低发区:多见于老年。
病因和发病机制
尚未确定,可能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 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 肝硬化:肝炎后、洒精性肝硬化,肝细胞恶变可能在肝
细胞再生过程中发生 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B1 饮用水污染:池塘中兰绿藻产生的藻类毒素有关
ALT明显增高
并发症
肝性脑病:终末期表现,占死因34.9% 上消化道出血: 占死因15.1%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发生率9%~14%,约占肝癌死因的
10% 继发感染:易并发各种感染如肺炎、败血症、肠道感染等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肿瘤标记物的检测 1.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 ◆广泛用于普查(早于症状出现8~11月)、诊断、疗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