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与透镜
光的折射定律与透镜成像

光的折射定律与透镜成像光的折射定律是描述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现象的定律,而透镜则是一种能够将光线聚焦或发散的光学器件。
本文将探讨光的折射定律和透镜成像的原理和应用。
一、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是由斯涅尔提出的,它描述了光线在两种介质(如空气、水、玻璃等)之间传播时的偏折规律。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入射角和折射角)满足特定的关系。
光的折射定律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为:n1sinθ1=n2sinθ2。
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表示光线在两种介质之间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可以解释一些现象,例如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会发生弯曲,游泳池中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更浅等。
它也是眼睛中的晶状体能够对光线进行折射和聚焦的基础原理。
二、透镜成像原理透镜是一种常见的光学器件,广泛应用于相机、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设备中。
透镜的成像原理基于光的折射定律和几何光学的假设,通过透镜对光线进行折射和聚焦,从而得到清晰的图像。
根据透镜的形状,可以将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会将平行光线聚焦到透镜的焦点上,而凹透镜则会发散平行光线。
透镜的焦距是描述透镜成像特性的重要参数,焦距越短,成像越容易放大,焦距越长,成像则越容易缩小。
透镜成像可以分为实像和虚像。
当物体距离透镜焦点的距离大于二倍的焦距时,透镜会在焦点的对称位置上形成一个实像;当物体距离透镜焦点的距离小于二倍的焦距时,透镜会在焦点的同侧形成一个放大的虚像。
三、透镜成像应用透镜成像的原理和应用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相机:相机中的镜头实际上就是一个透镜系统,它能够将景物的光线聚焦在感光元件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2. 显微镜:显微镜使用透镜成像原理对微小的物体进行放大观察,透镜将小样本的光线聚焦在目镜中,形成大幅的放大图像。
3. 望远镜:望远镜通过透镜组对远处的物体进行放大观察,透镜将光线聚焦在目镜处,形成清晰的图像。
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公式

光的折射與透鏡成像公式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公式光的折射是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的一种现象,它是基于光线在介质间传播时速度的变化而发生的。
而透镜成像公式则是用来描述光通过透镜后所形成的图像位置和大小的公式。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公式,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重要性。
一、光的折射公式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也称为折射定律),光线在界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一个简单的数学关系,即: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是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光线的折射角度,进而确定光线传播的方向和路径。
这个公式在很多光学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眼镜、光纤通信等。
二、透镜成像公式透镜是一种能够使光线发生折射并聚焦的光学元件。
透镜成像公式是用来描述光通过透镜后所形成的图像位置和大小的公式。
根据透镜成像公式,可以通过透镜的焦距、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图像的位置和放大倍数。
在凸透镜的情况下,透镜成像公式可以表示为:1/f = 1/v - 1/u其中,f是透镜的焦距,v是像距,u是物距。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透镜成像的位置和放大倍数。
同样地,在凹透镜的情况下,透镜成像公式可以表示为:1/f = 1/u - 1/v这个公式与凸透镜的公式形式相似,但是在计算时需要注意符号的取正与取负。
透镜成像公式是光学实验和透镜设计中的重要工具。
通过计算透镜的焦距、物距和像距,可以确定透镜的焦点位置和成像效果,从而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三、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公式的应用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公式在物理学和工程学的许多领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应用的具体例子:1. 光学仪器设计:在设计显微镜、望远镜和照相机等光学仪器时,需要考虑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公式,以确定透镜的参数和图像的性质。
2. 眼科学:通过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公式,可以研究眼睛是如何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的。
光的折射定律与透镜成像

光的折射定律與透鏡成像光的折射定律与透镜成像折射是光线在光学界面上传播过程中的重要现象,而透镜作为一种常见的光学元件,则在光学成像中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光的折射定律以及透镜成像的原理与应用。
一、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是描述光线在两个介质之间传播时的行为的定律。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入射角(i),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称为折射角(r),则有以下公式:n₁sin(i)=n₂sin(r)其中,n₁和n₂分别表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
折射率是介质对光的传播速度的一个度量,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我们可以解释一些现象,比如光在从水中到空气中传播时的折射现象。
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由于水的折射率大于空气,光线将朝离法线较远的方向偏折。
二、透镜成像原理透镜是一种能够对光线进行折射的光学元件。
根据透镜的形状,我们通常将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心较薄,边缘较厚,而凹透镜则相反。
透镜的两个主轴位于透镜的中心,并在平行于主轴的光线上都有一个焦点。
1. 凸透镜成像当平行于主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时,根据透镜成像原理,会汇聚到透镜的焦点上。
而当光线从透镜上的焦点射入时,会变成平行光线。
这种通过凸透镜聚焦的现象称为正成像。
在透镜两侧都能得到成像。
对于凸透镜而言,成像的距离可以通过透镜公式进行计算:1/f=1/v+1/u其中,f为透镜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2. 凹透镜成像对于凹透镜而言,成像的过程与凸透镜相反。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发散,而发散的光线可以追溯到透镜的虚焦点上。
该成像过程称为负成像。
三、透镜成像应用透镜成像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其中几个常见的应用场景:1. 显微镜显微镜是利用透镜对微小物体进行放大观察的仪器。
通过透镜的聚焦作用,能够将微观物体的细节放大,以便更好地观察。
2. 照相机照相机中的镜头采用了透镜,通过透镜对光线进行调节,使得光线能够被聚焦在感光材料上,实现图像的录制。
大学物理光的折射现象与透镜成像原理

大学物理光的折射现象与透镜成像原理光是一种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而透镜则是光学仪器中常见的一个元件,利用其特性可以实现对光线的聚焦和成像。
本文将深入探讨大学物理中光的折射现象以及透镜的成像原理。
一、光的折射现象1. 折射定律当光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光密度不同,光线会发生折射现象。
这时光线在两个介质交界面上会发生偏折。
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θ1、折射角θ2以及两个介质的折射率n1和n2之间存在以下关系:n1sinθ1 = n2sinθ2其中,n1为入射介质的折射率,θ1为入射角;n2为折射介质的折射率,θ2为折射角。
2. 折射现象解释光的折射现象可以用光传播速度在介质中不同的原因来解释。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当光从光密度较高的介质传播到光密度较低的介质时,由于速度减小,光线发生偏折,即折射角度变大。
反之,当光从光密度较低的介质传播到光密度较高的介质时,由于速度增加,光线发生偏折,即折射角度变小。
3. 折射现象实例典型的折射现象包括光在空气与水、玻璃等介质之间传播时的折射现象。
例如,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由于水的折射率较高,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偏折,看上去水中的物体会发生位置的偏移。
这也是我们在水中看到的物体看上去变形的原因。
二、透镜成像原理1. 透镜的基本结构透镜是一种光学元件,主要由两个平行且曲面形状的面组成。
根据透镜的曲面形状,可以将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的两个曲面中,至少有一个是凸面,而凹透镜则至少有一个是凹面。
2. 透镜的焦距透镜的焦距是指透镜能够将光线聚焦于一点的距离。
对于凸透镜,焦点位于透镜的背面,即凸透镜的光线会收敛;而对于凹透镜,焦点位于透镜的前面,即凹透镜的光线会发散。
3. 透镜成像原理透镜成像原理是指透镜能够将入射光线经过折射和反射后形成实像或虚像的现象。
根据入射光线与透镜的相对位置,透镜分为物距大于焦距的情况(物距大)、物距等于焦距的情况(物距合焦)和物距小于焦距的情况(物距小)。
光的折射与透镜的成像

光的折射与透镜的成像导语:光的折射是光线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而透镜则是一种能够将光线聚焦或分散的光学元件。
本文将深入探讨光的折射现象以及透镜的成像原理,以加深我们对光学现象的理解。
一、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是光线在通过不同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会出现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下列关系: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是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₁为入射角,θ₂为折射角。
具体来说,当光从光密度较大的介质射向光密度较小的介质时,光线会朝离垂直线更近的方向折射;相反,当光从光密度较小的介质射向光密度较大的介质时,光线会朝离垂直线更远的方向折射。
这种折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例如水中的游泳池看上去比实际要浅,光的折射也是造成这种视觉错觉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透镜的类型与成像原理透镜是一种可以将光线聚焦或分散的光学元件。
根据透镜的形状和作用原理,可以将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的中心比两边厚,两面都是弧面。
对于凸透镜而言,当光线斜射入凸透镜时,会发生折射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汇聚成一点,形成实像。
这种成像方式也被称为正立实像。
对于凹透镜而言,透镜的两面都是弧面,中央比两侧薄。
凹透镜的成像机理与凸透镜相反,当光线通过凹透镜时会发生发散,看起来像是从透镜后方放出的光线汇聚到一点上。
这种成像方式被称为正立虚像。
值得一提的是,透镜成像除了和透镜形状有关外,还与光线的入射角、折射率等因素有关。
同时,透镜成像的过程也符合光的折射定律。
三、透镜的应用透镜由于其能够对光线进行聚焦或分散的特性,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科学领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相机、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都采用了透镜的成像原理。
透镜的运用使得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观察物体、拍摄照片等,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在科学研究领域,透镜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知识点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知识点一、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二、光的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4、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5、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三、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四、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元件(要求会辨认)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五、基本概念: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表示;2、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表示。
如下图: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六、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经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如下图:六、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光的折射与透镜

光的折射与透镜光是一种电磁波,其传播遵循直线传播原则。
然而,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中到达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本文将探讨光的折射和透镜的原理及应用。
一、光的折射1. 折射定律当光线从一种介质(称为第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称为第二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折射。
折射定律描述了光的折射现象:入射角(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和折射角在同一平面内,而且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相关。
2. 折射率折射率是介质对光的折射能力的度量,通常用符号n表示。
折射率与光在两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关,通常来说,光在折射率较高的介质中传播速度较慢。
3. 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将完全反射回原介质中,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
全反射是光的折射现象的特殊情况。
二、透镜的原理与应用1. 透镜的分类透镜是光学器件的一种,常见的透镜有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使光线聚焦,而凹透镜使光线发散。
2. 焦距与成像透镜的焦距是指使平行光通过透镜后成像的位置。
凸透镜有正焦距和负焦距两种情况,而凹透镜的焦距始终为负。
3. 成像规律透镜成像遵循一定的规律,其中包括:- 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汇聚于焦点处,即凸透镜成像为实像;- 凹透镜产生的图像始终是虚像;- 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满足薄透镜公式。
4. 透镜的应用透镜在光学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光学仪器中,透镜可用于放大和聚焦图像;在眼镜和显微镜中,透镜用于矫正和放大视力;在相机和望远镜中,透镜用于捕捉和聚焦远距离的景物。
结语光的折射和透镜是光学领域中重要的概念和原理。
通过理解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和透镜的特性,我们可以应用这些知识来解释和设计各种光学系统。
深入研究和应用光的折射和透镜原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光的特性。
光的折射与透镜公式

光的折射與透鏡公式光的折射与透镜公式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产生的偏折现象。
而透镜是一种能够对光线进行折射和聚焦的光学器件。
在研究光的折射与透镜公式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基础概念。
一、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如空气)传播到另一种介质(如水或玻璃)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这是由于不同介质的折射率不同所引起的。
折射率的定义是指光在某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之比。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在两个介质交界面上的折射角和入射角之比等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斯涅尔定律可用公式表示如下:n₁sinθ₁ = n₂sinθ₂其中,n₁和n₂分别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₁和θ₂分别为光线在两个介质交界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这个定律对于解释和计算光的折射非常重要。
二、透镜的基本知识透镜是一种具有透明介质构成的光学元件,常用于光学成像和光学仪器中。
透镜可以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两种类型。
凸透镜的两个曲面都向外弯曲,凹透镜则相反,两个曲面都向内弯曲。
透镜的两个主要参数是焦距和倍率。
焦距是指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或发散的距离,可以分为正焦距和负焦距。
倍率是指透镜所放大或缩小的物体或图像的比例。
透镜公式描述了透镜成像的规律。
对于凸透镜而言,透镜公式为:1/f = 1/v - 1/u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v为像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u为物距(像到透镜的距离)。
透镜公式可以用来计算透镜成像的位置和放大率。
三、光的折射与透镜公式的应用光的折射与透镜公式是光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们应用广泛,涉及到很多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眼镜制造光的折射与透镜公式在眼镜制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据个人的视力情况,眼镜制造商通过透镜公式计算所需的镜片度数和焦距,以帮助人们矫正视力问题。
2. 光学显微镜与望远镜光学显微镜和望远镜中使用了多个透镜来放大物体并使其清晰可见。
通过透镜公式,科学家和观察者能够确定适当的放大倍率和焦距,以达到更好的观察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
光的折射与透镜
温故而知新
1.渔民叉鱼时,为了能叉到鱼,鱼叉应对准 ( ) A 、看到的鱼; B 、所看到鱼的上方; C 、所看到鱼的下方; D 、以上选项均不对。
常识应用光路图的方式解释原因:
2.图1是一束光从水斜射到空气中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3.如图2所示,一盛水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束光线斜射到水面上,此时反射角为α,折射角为γ新平静后, 反射角为α/,折射角为γ/,那么 ( ) A 、α/
<α,γ/
<γ; B 、α/
=α,γ/
=γ;
C 、α/>α,γ/>γ;
D 、α/<α,γ/>γ。
4、一束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则( )
A 、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一定随之增大;
C 、光的传播速度一定发生改变;
D 、光的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5、人在水中观看岸上的树,会感觉它比实际的位置( ) A 、高一些; B 、低一些; C 、高度没有变化; D 、无法判断。
6、如图3所示,光线从空气中
斜射入某透明液体中,入射角为300,
折射角为200。
在液体中放一块平面镜,
折射光线又被反射回来,其反射角为( ); 光线返回空气中,其折射角为( )
A 、600;
B 、300;
C 、100;
D 、200。
7、在图4中,容器底的点光源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到屏幕MN 上,在A 点形成一光斑,往容器中逐渐注入水的过程中,屏幕上的光斑的位置将(
A 、逐渐降低;
B 、逐渐升高;
C 、水刚淹没光源时光斑降到最低, 随着水面升高光斑逐渐升高,但一 直在A 点下方;
D 、位置不变。
8.用圆筒形鱼缸养鱼,从侧面观察,你看到的鱼是 ( )
图1
空气 空气 空气 水
水
水
图3
图4
N
A 实物
B 等大实像
C 放大实像
D 放大虚像
9.把微小变化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
法。
如图11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
在桌子上放两个平
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这两个平面镜反射,最后射到
刻度尺L上形成一个光点,试在图中画出光束K行进的光路
图并确定刻度尺上光点的位置P。
若在两镜之间桌面用力F
下压,M、N将向中间倾斜,由于MN之间的距离较大,光
点会在刻度尺上从P点移动到P/点,把桌面的形变显示出来,
则P/的位置比P(填“高”或“低”)。
探索新知
概念
透镜在初中我们已经学过,两个侧面都磨成球面(或者一面是球面,另一面是平面)的透明体叫做透镜.中央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凸透镜;边缘比中央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透镜一般是用玻璃制成的
通过棱镜的光线光学上常用一种横截面为三角形的三棱镜,简称棱镜,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光从玻璃棱镜的一个侧面AB射入,从另一个侧面AC射出,射出的方向跟射入的方向相比,明显地向着棱镜的底面偏折(图7-33).这是因为光在棱镜的两个面上发生折射,每次折射都使光线向底面偏折的缘故.如果隔着棱镜看一个物体,就可以看到物体的虚像,这个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向顶角方向偏移(图7-34).
凸透镜可以设想为底面朝向透镜中央的许多棱镜的集合体,而凹透镜可以设想为底面朝向透镜边缘的许多棱镜的集合体.由于棱镜会使光线偏向它的底面,所以凸透镜会使光线偏向中央,起会聚作用(图7-39),凹透镜会使光线偏向边缘,起发散作用(图7-40).透镜中央的部分起着两面平行的透明板的作用,它不会使光线改变方向.
透镜的光心、主轴、焦点和焦距我们以后要研究的都是薄透镜,也就是中央部分的厚度O1O2比两个球面半径O1C1和O2C2小很多的透镜(图7-41).在薄透镜里,O1和O2两点实际上可以看作重合在一点O上.凡是通过O点的光线都相当于通过两面平行的薄透明板,不改变原来的方向.这一点就叫做透镜的光心.通过两个球面的中心C1、C2的直线叫透镜的主轴.
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透镜的焦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被发散,这些发散光线向反方向延长时也会交于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透镜的焦点与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来表示
课堂练习
1.凸透镜对光线有___ 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 作用.
2.跟主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__ __在__ __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做,焦距是__ __到___ _的距离..凸透镜的表面越凸,焦距越__________.
2.凸透镜有________个________焦点,凹透镜有________个________焦点
3.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__________.可以
认为薄透镜的__________就在透镜的中心.
3.光线经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发生二次折射,第一次是光线从________射入________;第二次是光线从________射入________.
4.如图3-4所示为一组透镜,其中______为凸透镜(填序号),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
图3-4
5.近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远视眼镜的镜片是____.
6.在平面镜、凹面镜、凸面镜、凹透镜、凸透镜中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_ ___,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是__ __.
7.如果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______,则射向凸透镜的光经透镜后将变为平行光。
8.实验表明,让一束平行光射在凹透镜上,光通过凹透镜发生折射以后向外散开.可见凹透镜对光有__________作用,所以又叫做__________透镜.
9.“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等承其影,则生火”,这是我国古书中记载的用冰取火的事实.按照这一叙说,我们只要把冰块磨成__________形状,再把它__________,那么它就可以把__________聚焦在一点,使易燃物__________.
10.能使光线会聚的光具有( )
A.凸镜、凹透镜
B.凹镜、凹透镜
C.凹镜、凸透镜
D.凸镜、凸透镜
11.关于焦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焦距是两个焦点间的距离
B.焦距是光线的会聚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
C.凹透镜没有焦距
D.因为我们通常用的是薄透镜,所以人们把焦点到透镜的距离叫做焦距.
12.有时需要将一束粗平行光变成细平行光,可以利用两块透镜的组合来解决.请在图4甲、乙两方框中各画出一种组合方式,(要在图中画清光束粗细的变化);并指出两块透镜间的
距离s跟两块透镜各自的焦距f
1、f
2
的关系.
图4
13.农民在塑料棚中种蔬菜,雨过天晴后要将塑料棚上积水放掉,为什么?
14.画出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出射光线。
15.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16.如下列图所示,请在方框中画适当的透镜.
17.根据光线通过方框前后的方向,在方框内填入能够使光线发生如图所示偏转的物质或光学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