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行政管理概述PPT(共 49张)
增值税概述(PPT 49张)

元
转嫁 (前转)
税负归宿 (负税人)
税负归宿 (负税人)
零售价100 元 征流转税10%=10 元
转嫁 (后转)
税收冲击 (纳税人)
9
三、增值税的沿革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亚当斯(T S Adams)是提出增值税概念的第一人,他于 1917年在国家税务学会《营业税》报告中首 先提出了对增值额征税的概念,指出对营业 毛利(销售额-进货额)课税比对利润课税 的公司所得额好得多,这一营业毛利相当于 工资薪金、租金、利息和利润之和,即相当 于增值额。
10
1、国外的形成、发展和演变: 1954年在法国率先实行
26415.69亿元
10060.88亿元
(2012年税收收入)
(增值税收入)
2、我国的建立和发展: 1979年引进 1983年试点 1984年正式建立 1994年改革
2008年11月1日,国务院公布《增值税暂行条例》,
√
装饰公司包工包料? 家电商场出售空调 4000元, 安装费60元
√
电视台安装数字电视 1000 运输单位销售货物并运输?
元,
电信部门的混合销售—— 电信单位销售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 并提供电信服务的,属于混合销售, 征营业税;不提供电信服务的,征 收增值税。
(1)代销行为的双方; (2)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 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 (3)纳税人将非外购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集 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4)纳税人将货物对外分配、对外投资、对外 捐赠 外
部
24
★为什么要规定“视同销售”
一是防止通过这些行为逃避纳税,造成 税基的侵蚀和税款的流失; 二是避免税款抵扣链条的中断,导致各 环节间税负的不均衡,形成重复征税。
税收征管法PPT课件

2011-5-8
-
30
第五节 法律责任
二、扣缴义务人违反账簿、凭证管理的法律责任 《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一条规定:“扣缴义务人未按 照规定设置、保管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或者保管 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记账凭证及有关资料的,由税务 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 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 重的,处2 000元以上5 000元以下的罚款。” 三、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的法 律责任 《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 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 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 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 以处2 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 000元以 上l万元以下的罚款。”
2011-5-8
-
18
第三节 税款征收
(五)税额核定和税收调整制度 1.税额核定制度。 2.税收调整制度。
(六)未办理税务登记的从事生产、经营的 纳税人,以及临时从事经营纳税人的税款 征收制度 1.适用对象 2.执行程序
2011-5-8
-
19
第三节 税款征收
(七)税收保全措施 1.税收保全措施的主要形式 2.税收保全措施的适用范围 3.税收保全措施的前提 4.税收保全措施的要求 (八)税收强制执行措施 1.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主要形式 2.税收保全与强制执行关系
2011-5-8
-
6
第一节 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
二、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遵守主体 (一)税务行政主体——税务机关 (二)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纳税人、扣
缴义务人和其他有关单位 (三)有关单位和部门
2011-5-8
-
7
公共行政学概述PPT(共 49张)

2004年版。 13、奥斯特罗姆等人:《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本。
课外阅读:
14、查尔斯·J·福克斯等:《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 8、戴维·H·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R·J·斯蒂尔曼编著《公共行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10、R·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 12、敦利威:《民主、官僚制与公共选择》,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
版。 20、简·莱恩:《新公共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 21、C·胡德:《国家的艺术:文化、修辞与公共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22、弗里德利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奥斯本和盖布勒:《改革政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4、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 25、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版本。 26、霍恩:《公共管理的政治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出版社。 27、Sabtier:《政策过程理论》,三联出版社,2004年版。
二、教材及参考书
张国庆.公共行政学 [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税务人员行政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税务人员的行政管理,规范税务人员的行为,提高税务工作效率,保障税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级税务机关的税务人员。
三、行政管理职责1.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税收政策,确保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 依法履行税收征收管理职责,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3. 认真学习税收法律法规,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4. 严守国家秘密,不得泄露工作秘密。
5.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维护税务机关形象。
四、行政管理内容1. 税务登记及年审管理(1)按照税收法律法规,依法办理税务登记及年审手续。
(2)对纳税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核,确保资料真实、完整。
2. 账证管理(1)建立健全账证管理制度,确保账证齐全、准确。
(2)对账证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纳税申报管理(1)按照税收法律法规,指导纳税人依法办理纳税申报。
(2)对纳税人申报的税收资料进行审核,确保申报准确。
4. 税收征收管理(1)依法征收税款,确保税收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2)对欠税、逃税、骗税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5. 税务行政处罚(1)依法对纳税人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
(2)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审核,确保处罚公正、合理。
五、行政管理要求1. 税务人员应积极参加税务机关组织的各项培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
2. 税务人员应严格执行税收法律法规,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
3. 税务人员应自觉接受监督,对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整改。
4. 税务人员应加强廉洁自律,不得收受纳税人财物,不得为纳税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六、监督管理1. 税务机关应建立健全税务人员行政管理制度,加强对税务人员的监督管理。
2. 税务机关应定期对税务人员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税务人员,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 税务机关应设立举报箱,接受纳税人和社会公众对税务人员违法行为的举报。
税务行政管理原则

税务行政管理原则(原创版)目录1.税务行政管理原则的定义与意义2.税收法治原则3.税收公平原则4.税收简易原则5.税收合作信赖原则6.税收经济原则7.社会公平原则正文税务行政管理原则是指在税收征收过程中,税务机关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既保障了税收的公平性和合法性,又促进了税收征收的高效性和便捷性。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税务行政管理的七大原则。
首先,税收法治原则是指税收征收和管理活动必须遵循国家法律的规定。
这一原则确保了税收征收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为纳税人提供了一个可预测的税收环境。
税收法治原则包括税收法律的明确性、税收法律的平等适用和税收法律的公正执法等。
其次,税收公平原则是指税收征收应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税收公平原则要求税收负担应根据纳税人的经济能力进行分配,以实现社会公平。
这一原则通过设定不同的税率、税收优惠政策等手段来实现。
第三,税收简易原则是指税收征收和管理应简便易行,降低税收成本。
这一原则要求税务机关在税收征收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纳税人的遵从成本,提高税收征收效率。
例如,简化纳税申报程序、优化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等。
第四,税收合作信赖原则是指纳税人应诚实守信地履行纳税义务,税务机关应尊重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这一原则强调纳税人和税务机关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有利于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降低税收征收成本。
第五,税收经济原则是指税收征收和管理活动应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这一原则要求税收政策应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通过调整税制、税收优惠政策等手段,实现税收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最后,社会公平原则是指税收征收和管理活动应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这一原则强调税收征收应关注弱势群体,减轻其税收负担,以实现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税务行政管理原则是税收征收和管理的基本准则,对于保障税收公平性、合法性和高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税务管理

第四节 企业运营税务管理 企业产购销活动中的 结算方式 购销方式 都影响税负 计价核算方式 一、采购的税务管理:影响进项税 (一)采购过程税务管理主要内容 1、购货对象的税务管理 一般纳税人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货不可以抵扣。 2、购货运费的税务管理 购进免税产品的运费不可以抵扣 购进原材料的运费可以抵扣 杂费不能抵扣 3、代购方式税务管理 受托方只收手续费 税负不同 从受托方购买结算
二、税务管理原则 合法性原则:首要原则 服从财务管理总体目标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 事先筹划原则:由经营管理活动决定 三、税务管理内容 涉税活动管理 纳税实务管理 (一)税务信息管理:税收法规、历年纳税情况 (二)税务计划管理 税收筹划 重要经营活动 重大项目的税负测算 纳税方案选择与优化 年度纳税计划的确定 税负成本分析与控制
不同
二、直接投资的税务管理 对内直接投资 对外直接投资 (一)直接投资税务管理主要内容 1、投资方向的税务管理 高新技术企业15% 创业投资企业按投资额70% 冲减以后年度应纳税额 2、投资地点税务管理:西部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 2001—2010税率15% 3、投资方式税务管理:选择货币、实物、知识产权 4、企业组织形式税务管理 有法人资格独立纳税 无法人资格统一纳税
不同付息方式现金流出时间数额
2、发行债券税务管理 利息税前扣除
到期还本付息优于分期付息 3、企业间资金税务管理 灵活 利用集团优势 4、借款费用税务管理:区别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 5、租赁的税务管理: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不同
(二)债务筹资的税务筹划 例7—1:某企业总投资2000万,当年息税前利润300 万,税率25%。总投资有两种方式: (1)全部投资者投 入;(2)投资者投入1200,借款投入800,利率10%。 问:站在税务角度,哪种方式较好? 方案1:无利息,息税前利润就是应纳税所得额。 应缴所得税=300×25%=75 权益资本税前收益率=300÷2000=15% 权益资本税后收益率=(300-75)÷2000=11.25% 方案2:应纳税所得额=300-800×10%=220 杠杆效应 应缴所得税=220×25%=55 和风险 权益资本税前收益率=220÷1200=18.33% 权益资本税后收益率=(220-55)÷1200=13.75%
税务管理概论.pptx

2010年秋
河北经贸大学财税学院税务教研室刘献灿
《税收管理》教学课件
一、税务管理的概念
◆管理的概念: 在特定的环境下,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其所能支配的各种资 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
◆管理要素: 1. 主体 2. 客体 3. 依据 4. 职能 5. 目标
2010年秋
税务管理;资本主义国家的税务管理;新中国税务管理的演变。 结论:税务管理是一个历史范畴,税收的存在决定了税务管理的存
在,有税收就必然有税务管理,税务管理随税收的产生而产生,随 税收分配活动内容的不断变化而逐渐丰富和完善,并随社会经济的 发展国家政治经济制度而不断改变其性质。
2010年秋
河北经贸大学财税学院税务教研室刘献灿
《税收管理》教学课件
3税务管理的依据
根本依据是国民收入分配活动的特点及其客观经济规 律
具体依据是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2010年秋
河北经贸大学财税学院税务教研室刘献灿
《税收管理》教学课件
4税务管理的五大职能
对税收分配进行决策的职能 对税收分配进行计划的职能 对税收分配进行组织的职能 对税收分配进行协调的职能 对税收分配进行监督控制的职能
《税收管理》教学课件
税务管理的职能(5)
监督控制职能: 指税务管理所固有的对税收分配全过程及其结果的正确性、合法
税务行政法制培训课件

六、税务行政处罚的执行
• (一)税务机关对当事人作出罚款行政处罚决 定的,当事人应当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 起15 日内缴纳罚款,到期不缴纳的,每日按 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一定要记住)
• 某国有企业因有违反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行为, 被税务机关处以8000元的罚款。假定该企业 收到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时间为2010年3月l 日,则该企业4月5日缴纳罚款时的总金额为( )。
• (二)程序
• 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告知违法事实、听取申辩 意见、交付处罚决定书
五、税务行政处罚的程序的一般程序
• (一)适用范围 • 除适用简易程序的税务违法案件外的其他税收
违法案件 • (二)程序 • 1.调查与审查(了解) • 2.听证(掌握) • (1)听证的范围 • 对公民作出2000元以上或者对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税务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 主要包括: • (一)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 • 1.征收税款、加收滞纳金; • 2.扣缴义务人、受税务机关委托征收的单位作
出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行为。 • (二)税务机关作出的责令纳税人提供纳税担
保行为。
• (三)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保全措施:
• 1.书面通知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暂停支付存 款;
D.45
• 2.税务机关对当事人作出罚款行政处罚决定的, 当事人应当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 内缴纳罚款,到期不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对 当事人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2004)
• (二)税务机关对当事人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 定,具有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或者不当场收 缴罚款事后难以执行情形的,税务行政执法人 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但必须向当事人出具合 法罚款收据,并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2日内 将罚款交至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应当在2日内 将罚款交付指定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国际税务司
• 参与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 • 研究提出国际间反避税措施; • 参加涉外税收的国际谈判,草签和执行有关协议、协定
; • 承办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及外国
税务机关的合作与交流业务,管理机关的外事工作; • 管理海洋石油税收业务。
(三)稽查局
• 拟定税务稽查制度、办法并组织实施; • 办理重大税收案件的立案和调查的有关事项并提出审理
(三)税务管理机构设置的影响因素
• 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政府级次、行政区域的划分) • 财政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集权/分权 • 管理形式:“条条”、“块块”、“条块结合” • 管理成本 • 税制体系和税收收入归属
二、我国税收管理机构的发展及设置
1. 建国初期,我国税收管理机构的建立 2. 1958年“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 3.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4. 1994年以来的税务机构设置
市级政府
县国家税务局 县地方税务局
县级政府二)政策法规司 • (三)流转税管理司 • (四)所得税管理司 • (五)地方税管理司 • (六)国际税务司 • (七)进出口税收管理司 • (八)征收管理司 • (九)税务稽查司 • (十)财务管理司 • (十一)计划统计司 • (十二)人事司
(二)地方税务司
• 负责地方各税的税收业务管理,制定具体的征收管理办 法;
• 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 • 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执行中的一般性问题进行解释和处
理; • 指导地方税收征管业务; • 负责耕地占用税、契税的征收管理。
(三)征收管理司
• 组织实施综合性税收征管法规及规章、制度; • 指导税务登记、申报工作和税收资料的管理; • 负责税法宣传; • 管理税收发票和票证。
(四)计划统计司
• 汇总分析全国税收会计、统计信息数据; • 拟定税收计划和会计、统计制度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
(一)流转税管理司
• 负责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征收管理工作,制定具 体的征收管理办法;
• 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 • 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执行中的一般性问题进行解释和处理
; • 组织办理有关税收减免中的具体事项。
意见; • 指导、协调税务系统的稽查工作。 • F:税务稽查.qlv
(四)人事司
• 拟定税务系统的人事管理,管理国税系统的人事、劳动 工资、机构编制工作;
• 承办省级国家税务局正副局长及相应级别干部的管理工 作,对省级地方税务局局长的任免提出意见;
• 负责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 • 组织实施税务系统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三、税务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 拟定和提出税收法规草案 财政部、国家税务局、海关总署提出 • 遵守和执行税收法规 • 征收和计量税收款项 我国主要是财政部、税务机关、海关 监督和保卫国家及公民权益
三、现行税务机构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体系的布局不合理
1. 基层机构数量较多,导致行政运行成本较高; 2. 征管力量分散布局,未优化资源的有效配置
• 3、组织制定分局月、季、年度工作计划、方案。
• 4、组织制定并完善分局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业务规 范和工作流程。
• 5、抓好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分局学习型组织建设 和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落实,不断提升分局干部素质, 推动共同愿景的实现
• 6、完成委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一)政策法规司
• 负责税政调查研究; • 组织起草税收法律法规草案和实施细则; • 研究提出税制改革建议; • 拟定税收业务的规章制度; • 组织实施对税收法规、规章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 承办重大税收案件的审理和行政处罚工作; • 办理税务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
• 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 • 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执行中的一般性问题进行解释和处理
; • 组织办理有关税收减免中的具体事项。
(三)进出口税收管理司
• 提出制定进出口税收管理政策、规章和办法的建议与意 见;
• 组织实施有关计划,检查有关政策的执行情况; • 办理出口产品退税审批事项。
(四)财务管理司
(二)组织体系架构设计不够科学
流程设计不合理,缺乏各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程序复杂
一、税务管理机构概述
(一)税务管理机构 税务管理机构是指具体行使国家管理税收的行政权力, 实现税收职能,组织税收管理的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二)税收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 • 单独设置原则(防止政出多门、各行其是) • 职责分明原则(要求权责相称) • 协调一致原则(协调和谐、有秩序) • 弹性精简原则
• 管理国税系统的经费、财务、装备和固定资产; • 监督执行税务系统财务制度; • 审核汇编直属单位的财务预、决算; • 办理各项经费的领拨; • 组织实施国税系统的内部审计。
(五)监察局
• 1、全面负责对分工的七个责任部门领导班子党风廉政 责任制建设和机关效能的监督检查工作。
• 2、完成委局领导批办和分局自办案件的查处工作。
税务机构
海关
其他税收
关税、船舶吨税 海关代征的增值税 、消费税
财政部门
参与起草税法 草案
1994年以来,适应分税制需要,省级以下分设国家税务 局和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局负责中央税和共享税的征 收管理,地方税务局负责地方税的征收管理。
国家税务总局
省国家税务局 省地方税务局
省级政府
市国家税务局 市地方税务局
第十一章 税务行政管理
税务行政管理
税收行政管理是税收管理机关依据宪法和税法,行 使国家赋予的权利,为实现税收目标,对税收分配活动 进行管理的活动。
第一节 税收管理机构
• 一、税务管理机构概述 • 二、我国税收管理机构的发展及设置 • 三、现行税收管理机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四、完善税收管理机构设置的构想
扬 州 税 务 进修学院
(一)办公厅
• 处理总局机关日常政务,起草和审核有关文件和报告; • 负责会议组织、秘书事务、文电处理、文书档案、信访、
保密、保卫、调研、政务信息和新闻发布; • 制定机关内部规章制度; • 管理机关财务和房产等行政事务。
(二)所得税管理司
• 负责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工作,制定具体 的征收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