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

合集下载

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

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

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一、利用现代汉‎语既存的构‎词法创造新‎词语1、利用汉语词‎法学构词法‎创造新词语‎,如通过在原‎有语素基础‎上加词缀或‎准词缀构成‎新词语:多:多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渠道等。

炒:炒股、炒明星、炒新闻、炒外汇等。

准:准新词、准词缀、准规范等。

感:手感、质感、群体感、失落感等。

热:留学热、汉语热、寻根热、文凭热等。

2、利用汉语句‎法学构词法‎创造新词语‎,如通过词根‎复合法创造‎新词语:联合式:评估、帮教、网络、音像。

主谓式:自测、自营、自销、空调。

动宾式:寻根、扶贫、打工、扫黄。

偏正式:共建、立交桥、朦胧诗、反思文学。

动补式:搞活、走红、理顺、走俏。

3、利用汉语修‎辞学构词法‎创造新词语‎,如:“不要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这里由“人格”仿出“国格”。

又如:由“文盲”仿出“科盲”“舞盲”,由“国手”仿出“国脚”,由“妇科”“儿科”仿出“男科”,由“晕船”仿出“晕镜头”等,均是利用了‎修辞学造词‎法中的仿词‎法来创造新‎词。

二、旧词新组合‎而成新词语‎,即利用已有‎词语进行重‎新搭配,组合成新词‎语。

如“试管婴儿”“拳头产品”等等。

三、缩略语如:倍增、科普、委培、家教、环保、成教、超市、待业、微机、影视、三讲、三个代表等‎等。

四、吸收方言词‎及港台词语‎而成新词语‎这类词语的‎结构类型与‎汉语语汇既‎存的结构类‎型基本一致‎。

如,源自北京方‎言的新词语‎:帅、棒、大款、练摊儿、火、宰人;源自港台词‎语的新词语‎:看好、资深、连锁店、服装城、写字楼、传媒、共识、运作、纯情、认同等等。

五、旧词新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词义转移。

如“她是女强人‎”中的“强人”一词,旧指“强盗”,后旧义消失‎,被新义“强者”“能人”取代,属词义转移‎现象。

同类的现象‎还有“班子”“持平”等等。

2、词义扩大。

如“亮相”一词,原义是戏曲‎演员上下场‎时或表演舞‎蹈时由动的‎身段变为静‎的姿势,现已扩大为‎表示各种形‎式的公开露‎面或表演。

浅议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及途径

浅议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及途径
揭 ” , 指 在 房 地 产 行 业 中 买 房 的 用 户 不 能 一 次 付 清 款 运 动会 ”的 简称 。
项 , 用 所 买 房 产 作 抵 押 , 向银 行 贷 款 的 行 为 , 由于 房 产
( )外 来词 五
的 持续 升温 , “ 按揭 ”一 词如 今 已是家 喻 户晓 。 同类 的 还有 “ 贫 ” 、 “ 联 网 ”、 “ 女 ”、 “ 扶 互 超 信用 卡 ” 、 “医托 ”、 “ 黑客 ”、 “ 黑哨 ”、 “ 牙 ”、 “ 市 ” 蓝 熊
“ 寓”。 公
可 以说 “ 们 去 忽 悠 忽 悠 他 ” 。 比如 还 有 ,几 个 人 要 “ 我 戏
虐 、耍 戏 、戏 弄 ”某 人 , 也说 “ 咱们 忽 悠 忽悠 他 ”。
( )缩 略 词 四
以上 四 种 原 因催 生 了 新 词 新 语 的产 生 和 发 展 及 传 播 。 那 产 生 新 词 新 语 的途 径 是 什 么 呢 ?笔 者 认 为 产 生 新 词 新 语
9 年代 以后 ,建 立 了 市 场经 济 体 制 ,做 生 意 的 人逐 渐 多 O
起 来 ,这 些 生 意 人 被称 为 “ 板 ” 一 大 批 行 政单 位 职 工 纷 老
纷 “ 薪 留职 ” ,去 东 南沿 海 寻 找 机会 ,称 之 为 “ 停 下海 ” 。
随 着 电 脑 的 普 及 , 很 多 有 关 电 脑 的 新 词 新 语 进 入 人 们 的 生 活 , 如 “ 网 ” 、 “ 字 ” 、 “ 度 ”、 “鼠标 ” 上 打 百
“ 卦”原是 《 八 易经 》中的八个卦象 ,后来被用来 占 卜 ,
音 译 加 意译 外 来 词 , 即整 个 词 音 译 之 后 , 再加 一 个 表

现代汉语新词语产生途径及特点述要

现代汉语新词语产生途径及特点述要

现代汉语新词语产生途径及特点述要最近几年随着科技发展的迅速,人们用语也在快速进步和变化,新词语不断产生出来,充实着现代汉语的词汇量。

针对新词语产生的途径及其特点,本文会进行讨论。

总的来说,新词语的产生途径有以下几种:一是外文语言引入;二是直接借用或借词法;三是复合及合成法;四是缩略及简略化;五是拆分组合法。

外文语言引入是指从外国文化中汲取语言直接投入汉语使用,可以说是把外语带入汉语系统里的词语,由于许多外国语言曾或正在渗透中国的文化生活,因此,外文语言词汇的引入成为新词语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西瓜”,“橘子”等等,都是从西班牙、意大利等语言中引入的;比如“coffee”就是由英语词语“coffee”引入的,“咖啡”则是其读音拼音化音“kāfēi”。

直接借用或借词法是受到文化渗透影响,汉语从其他语言借用词语直接使用,比如“冷饮”,它源自英语词语“cold drinks”;再比如“比萨”,就源自意大利词“pizza”,由于它是专有名词,因而在汉语中直接使用其外国名称,而无需改写,成为新词语。

复合及合成法是指将汉语词语组合成一个新的词语,比如“流口水”,就是由“流”和“口水”拼接而成的新词;又如“因特网”,它是“internet”的拼音“yīntèwǎng”合成而成的新词。

缩略及简略化是指从拼音转录中把汉语中音节数较多的词汇变成音节少的词汇,通常以字母组成,这样口语中使用较为便利;比如“普及”改写成“PJ”;“QQ”就是“QQ号”的缩写;“NBA”就是“美国男子篮球联赛”的缩写。

拆分组合法是将汉语中的词语拆分成两个或多个词语,然后重新组合成新的词语,以复杂简单,短长来满足特定语境;比如“一体化”,就是由“一”和“体”组合而来;“社会主义”就是由“社会”和“主义”组合而来。

新词语的特点主要有:一是词形与原有词语有所不同,可以说是新词语本身;二是意义上比原有词语更加具体,具有更丰富的表达意义;三是更容易掌握和使用。

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

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

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1


1、随着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的出现而产生。



社会生活类: 知本家、RMB、DV、DIY、边缘化、性骚扰、漫游、下载、 下课、灰领、付学费、低保、玩转、“421”、双赢、SOHO一族、黑恶、另 类 、愿景、丁克家庭、猫腻、黑洞、磨合、地毯式、峰会、反超、跟进、缺 位、西部文化等。 休闲旅游类: 驴友、负离子、森林浴、绿色旅游、玩家、星级等。 商业类 : 断码、量贩店、仿建、车市、灰色市场、均价、扩销、错峰等。 环保类: 绿色壁垒、石漠化、白色垃圾、断流、环境科学、环境激素、空气 质量、藏羚羊 科技类: 液晶电脑、蓝牙、CEO、CFO、黑客、生物芯片、干细胞、暗物质、 背投电视、编程、波导、磁控 、转基因、纳米、彩显、失能武器、信息库、 环境武器、军演、虐俘、闪盘、网络、黑客、手机 经济类: 双赢、作秀、脱口秀、电子货币、世界银行、套牢、发烧友、国脚、 扳平、反超、拉力赛、逼抢、赛季、外援、极限运动…… “三农”、软着陆、 按揭、价格战、并购、撤标 循环经济、熊市、牛市、垃圾股、蓝筹股、实 名制 、放心肉、 医药 卫生类: 禽流感、非典、苏丹红、瘦肉精、抗药性、强迫症、刨冰、微波炉、 干红葡萄酒等。 政治法律类:和平崛起、FB、问责、和谐社会、反恐、不作为、特别法、义 工、特首等
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2

2、旧词新用而产生的新词语。如:A、访问、菜单。
人民共同致富! (考试作弊用语)
B、 昨夜饮酒过度,误入校园深处。呕吐,呕吐,惊起鸳鸯无数。(仿李清照 词) C、大家要相互通融,共渡难关,我们的原则是:领导和团结各族

3、来自外语和汉语方言、数字的新词语。如:
Show(作秀) B、炒鱿鱼(粤方言)整(东北)嘞嘞

浅议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及途径

浅议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及途径

此外,工作氛围也是员工离职不可忽视的因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可以让 员工感到舒适和愉悦,提高工作效率;相反,一个消极的工作氛围可能会导致员 工的流失。
除了上述常见原因,员工离职还可能涉及个人职业发展、家庭因素等多个方 业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企业可以尝试调整薪资待遇,提高员工的收入水平。这可以通过建立 合理的薪酬体系、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等方式来实 现。
结论
总之,企业员工离职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应对。 通过了解员工离职的原因和对策,我们可以更好地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以提 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人才保障。
感谢观看
四、未来展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可以预见新词新语将会继续产生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 日常生活、文学作品和媒体传播等领域。我们应该积极这一现象,以便更好地理 解社会文化的变迁。我们还应该鼓励创新表达方式,推动语言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参考内容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员工离职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并非 简单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它还涉及到企业的战略、文化、员工个人等多个方面。 本次演示将对企业员工离职的原因和对策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 留住人才。
一、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
1、社会进步的产物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所面临的事物和现象越来越复杂,原有的词汇可 能无法满足人们表达新概念的需求。因此,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这些新概念,新词 新语应运而生。例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词汇,都是近年来随着科 技的发展而产生的新词汇,直接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离职原因
企业员工离职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薪资待遇、工作压力、工作氛围等。这些 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新词新语论文

新词新语论文

新词新语论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词新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增多,而这些新词新语的涌现不仅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化,同时也给我们的语言系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研究新词新语的产生、传播和发展,对于我们深入了解时代精神、丰富语言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词新语的产生原因新词新语的产生,主要是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人们心理需求的驱动。

1. 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新产业、新知识、新经济模式等方面的出现,都带来了新概念、新词汇的诞生。

比如,互联网时代的新词汇“微信”、“微博”等,就是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而产生的;新兴产业的新词汇,“共享单车”、“网约车”等,都是随着新兴业态的崛起而出现的。

2. 人们心理需求的驱动人们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是新词新语产生的原因之一。

比如,“负面清单”、“无人机”等新词汇,就是因为人们对这些新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才逐渐被广泛使用。

二、新词新语的传播途径新词新语的产生只是第一步,如何使这些新词新语广为流传,是新词新语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环节。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新词新语的传播途径。

1. 媒体传播媒体是新词新语传播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传播更加方便和快捷。

比如,新闻报道、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都可以很快地将新词新语传播给更多的人。

2. 社交圈传播人们的社交圈子也是新词新语传播的重要途径。

往往是通过人际交往、聚会、吃饭等活动中,人们相互传递新词新语,使其广为流传。

3. 学术界传播学术界也是新词新语产生和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

学者们通过发表论文、举办学术讲座等方式,将独具特色的新词新语推广到更广泛的学者和观众中。

三、新词新语的发展趋势新词新语的涌现和演变,是语言发展的一种客观反映。

对于新词新语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新词新语的产生和流行,往往是以人们需要和需求为出发点的。

汉语新词语产生的方式

汉语新词语产生的方式

汉语新词语产生的方式词汇是语言的结构要素之一,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经常处在发展变化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呈现出急剧的变革状态,随着大量新事物、新观念、新概念的涌现和冲击,出现了大量的构词新颖灵活的新词语,这种情况将有利于汉语交际和思维作用的发挥。

由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汉语结构要素的特殊性,汉语新词语的产生也就具有特定的方式,通过大量新词语的考察,发现汉语新词语主要有以下几种产生方式。

一、用单音语素组合成新的双音词利用单音语素组合成新的双音词,虽然其数量没有新的多音词多,但也不少,此种产生方式是不容忽视的。

这些双音词的构成方式,大多是汉语构词法中固有的。

其中以联合式为多见,如“调研”“帮教”“音像”等,偏正式的如“法盲”“金牌”“新秀”等,动宾式的如“扶贫”“起步”“提干”等。

其他主谓式和补充式构成的新词较少。

二、利用派生法构成新词经过对大量新词语的考察,发现形态构词法在整个新词语中相当普通。

首先,现代汉语中原有的词缀还很有生命力,现在仍在不断地构成新词。

例如:者:“学者”“智者”等; 化:“一体化”“多样化”等; 性:“间断性”“连贯性”等。

其次,新出现的词缀,有的词义已完全虚化,只表示抽象的概括意义,有的词汇意义正在虚化,既表示一定的词汇意义,又表示抽象的语法意义,可以姑且把它们看成类词缀。

例如:热:“旅游热”; 型:“坚守型” ; 户:“低保户”等。

三、在双音词的基础上组成四字语在考察中发现,可借助双音词组成四字语,如“金融投资”。

当然也有合成其他多音节词语的情况,如“百科丛书”之类。

由于我国民族喜好对偶的心理特点,三字格式和五字格式的新词语远远不及四字格式的词语多。

四、重新启用以往死去的词语重新启用以往死去的词语,这种现象简称为“复活死词”。

由于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一些“复活死词”回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官司”“起诉”等。

虽然这些“死词”的静态词义没有改变,但动态内容却有了变化,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以它们“起死回生”也是正常的。

新词语产生的方式

新词语产生的方式

新词语产生的方式
对新词语产生的方式,语言学家认为主要有八类。

一是国家领导人和政府文件里创造和使用的新词语,如十七大报告中的新词: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财产性收入等。

二是新造词,如手机、网民、听证会、基民、生活馆等等。

三是“旧瓶装新酒”,词语的形式是旧的,但在新时期产生了新义,比如“下课”。

四是缩略,就是将一个多音节词语缩成一个音节较少的词语,如,卫星电视→卫视,海外归来→海归,个人演唱会→个唱,等。

五是利用某一新兴的“准词缀”形成一批带有该词缀的新词。

例如,“零”:零距离、零风险、零投诉;“软”:软广告、软环境、软实力、软着陆。

六是方言伴随着经济浪潮大量进入普通话,如普通话吸收了大量港台词:纯情、传媒、斥资、廉政、按揭、整合、互动、派对、的士、大排档等。

七是外来词,有音译的,如克隆、镭射、麦当劳、肯德基等;有音意兼译的,如迷你、伊妹儿、可口可乐、席梦思等,也有夹用外文字母或全部使用外文字母的,如,IC卡、卡拉OK、CCTV等,源于日本的汉字词也不少,如料理、人气、写真、恶搞等。

八是网络语言,如斑竹、网管、美眉、东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词新语产生的途径
陈小燕
一、利用现代汉语既存的构词法创造新词语
1、利用汉语词法学构词法创造新词语,如通过在原有语素基础上加词缀或准词缀构成新词语:
多:多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渠道等。

炒:炒股、炒明星、炒新闻、炒外汇等。

准:准新词、准词缀、准规范等。

感:手感、质感、群体感、失落感等。

热:留学热、汉语热、寻根热、文凭热等。

2、利用汉语句法学构词法创造新词语,如通过词根复合法创造新词语:
联合式:评估、帮教、网络、音像。

主谓式:自测、自营、自销、空调。

动宾式:寻根、扶贫、打工、扫黄。

偏正式:共建、立交桥、朦胧诗、反思文学。

动补式:搞活、走红、理顺、走俏。

3、利用汉语修辞学构词法创造新词语,如:“不要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这里由“人格”仿出“国格”。

又如:由“文盲”仿出“科盲”“舞盲”,由“国手”仿出“国脚”,由“妇科”“儿科”仿出“男科”,由“晕船”仿出“晕镜头”等,均是利用了修辞学造词法中的仿词法来创造新词。

二、旧词新组合而成新词语,即利用已有词语进行重新搭配,组合成新词语。

如“试管婴儿”“拳头产品”等等。

三、缩略语
如:倍增、科普、委培、家教、环保、成教、超市、待业、微机、影视、三讲、三个代表等等。

四、吸收方言词及港台词语而成新词语
这类词语的结构类型与汉语语汇既存的结构类型基本一致。

如,源自北京方言的新词语:帅、棒、大款、练摊儿、火、宰人;源自港台词语的新词语:看好、资深、连锁店、服装城、写字楼、传媒、共识、运作、纯情、认同等等。

五、旧词新用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词义转移。

如“她是女强人”中的“强人”一词,旧指“强盗”,后旧义消失,被新义“强者”“能人”取代,属词义转移现象。

同类的现象还有“班子”“持平”等等。

2、词义扩大。

如“亮相”一词,原义是戏曲演员上下场时或表演舞蹈时由动的身段变为静的姿势,现已扩大为表示各种形式的公开露面或表演。

相似情况的词语还有“污染”“爆炸”“黄牌”“出台”“下课”“小儿科”“红眼病”等等。

3、旧词复活。

指那些已消亡的旧词又被重新启用,如“老板”“小姐”“先生”“千金”“大甩卖”“当铺”“董事长”等等。

六、新的外来词语
有下列几种:
1、音译词语,即直接借助外语词的读音翻译过来而成新词语。

如托福(TOFEL)、香波(shampoo)、奇士美(kiss me)、可口可乐(coco-cola)、克隆(clone)、席梦思(simmons)、雪碧(sprit)等。

2、音意兼译词语,即词语的一部分借助外语的语音翻译过来,另一部分再结合意义找出一个相应的汉语语素组合而成一个新词语。

如艾滋病(AIDS)、冰淇淋(ice-cream)、桑那浴(sauna)、保龄球(bowling)等。

3、意译词语,即运用汉语合成词的构词规律,将外语词按语意翻译过来而成新词语。

如代沟(generation gap)、兼职(part-time)、复印(copy)、激光(laser)等。

4、半借形词语,即一部分将英语词读音中的代表语素用字母代替,另一部分再结合语意找出一个相应的汉语语素组合而成新词语。

如BP机、BASIC语言、PP效应(指一种产品既受权力支配又受市场支配所产生的效应)、SOS儿童村、AID儿童(人工受精所孕育的孩子)、QQM班组(数量、质量、维修班班组)等。

在半借形词中,还有一部分是日文的借形词,如上班族、鞋屋等。

5、全借形词语,即新词语完全由外文字母组成,这些字母均为所借外语词中的代表字母。

如:CI(企业形象)、OA(办公自动化)、UFO(不名飞行物)、MTV(音乐电视)、IQ(智商)、CD(激光唱片)、TQC(全面质量管理)、DOS(磁盘操作系统)、WPS(文字处理系统)、WTO(世界贸易组织)等。

──节选自《汉语新词新语的文化考察》,《广西师大学报》2001年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