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格式
论文序号的标准格式

论文序号的标准格式论文序号的标准格式写论文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呢?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下面为大家收集了论文的标准格式和字号要求,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封面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
二、目录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章节条目:五号宋体。
行距:单倍行距。
三、论文题目: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
四、中文摘要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
3、字数:300字左右。
4、行距:20磅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
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
五、英文摘要1、ABSTRACT:小二号TimesNewRoman.2、内容字体:小四号TimesNewRoman.3、单倍行距。
4、Keywords:四号加粗。
词3-5个,小四号TimesNewRoman.词间空一格。
六、绪论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七、正文(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
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
三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四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五级标题序号如:①②③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小2号黑体,居中)××××××××××××××(内容用4号宋体)。
1.1××××(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
毕业论文目录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目录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目录的格式要求可以参考以下要点:
1. 章节标题:目录应包含论文的主要章节标题,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结论等。
每个章节标题应以大写字母(如一、二、三)或罗马数字(如I、II、III)标注,使用不同的字号或字体加以区分。
2. 子章节标题:对于较长的章节,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子章节。
子章节标题应以小写字母(如a、b、c)或阿拉伯数字(如1、2、3)标注,使用不同的缩进或样式进行区分。
3. 页码:目录应包含每个章节或子章节的页码,以便读者可以快速定位到所需内容。
页码应右对齐,对齐位置可以使用制表符或者空格进行调整。
4. 格式要求:目录应使用统一的格式和排版,保持整齐、清晰和易读。
可以使用不同的字体、字号和加粗等方式来区分不同层级的章节标题和页码。
5. 标题层次:目录中的标题应遵循递进的原则,具有一定的层次感。
即上级标题(如一、二)应比下级标题(如a、b)字
号稍大或样式更加醒目。
6. 逻辑顺序:目录中的章节标题应按照论文的逻辑顺序排列,从引言开始,依次到结论。
每个章节之间应有明确的顺序和逻辑关系,以确保论文的条理清晰。
7. 增补与更新:目录的编制应根据最终定稿的论文内容进行更新和修改,以确保目录与论文的内容一致。
如果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章节的增补或删除,需要及时调整目录的内容和页码。
以上是关于毕业论文目录格式要求的大致内容,具体格式要求可能还会根据学校、学院或导师的规定略有差异,建议在写作前咨询相关指导或参考学院提供的规范要求。
毕业论文目录怎么写

毕业论文目录怎么写
一般情况下,毕业论文目录的字数不会太长,大约在500字左右即可。
以下是一个700字的毕业论文目录的示例:
目录
一、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
二、文献综述 (4)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2.2 研究的空白与不足 (6)
三、理论分析 (8)
3.1 研究框架 (8)
3.2 相关概念与定义 (9)
四、数据收集与处理 (12)
4.1 数据来源 (12)
4.2 数据处理方法 (13)
五、实证分析 (15)
5.1 实证模型建立 (15)
5.2 结果呈现与解读 (16)
六、案例分析 (18)
6.1 案例介绍 (18)
6.2 分析结果与讨论 (20)
七、未来研究与扩展 (22)
7.1 存在问题与不足 (22)
7.2 可行性与展望 (23)
八、总结与结论 (25)
8.1 研究结果总结 (25)
8.2 研究意义与贡献 (26)
8.3 局限性与改进建议 (27)
附录 (28)
参考文献 (30)
请注意,在实际写作中,具体的章节标题、内容以及字数可能会根据研究领域和论文要求而有所不同。
这只是一个示例,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精编范文】论文格式(摘要、目录、正文)2 (5000字)-word范文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论文格式(摘要、目录、正文)2 (5000字)(空一行)论文题目(黑体小三,居中)(空一行)[摘要](摘要二字小四号黑体顶格写在中括号内,[摘要]后空一格写摘要内容)□××××××××××××××××××××××××××××××××××××××××××××××××××××××××××××××××××××××××××××××××××××××××××××。
(空一行)[关键词]□××××□□××××□□××××□□××××注:1、以上方框均代表空格2、此页单独成页(空一行)目录(宋体小三居中)(空二行)引言????(宋体小四)???????????????????????1一、××××××××××?????(宋体小四)????????????2(一)××××××××××????(宋体小四)????????????3(二)××××××××××????(宋体小四)????????????3二、××××××××××?????(宋体小四)????????????4(一)××××××××××????(宋体小四)????????????44 6 8 9此页单独成页目录一页写不下,可以接着写到下一页,格式同本页相同此页仍为目录页(空两行)引言(小三宋体居中)(空两行)□□××××××××。
论文目录 及其格式模板

目录王洛宾音乐创作的再思考 (1)一、王洛宾的音乐创作特征 (2)(一)植根民间,蕴含浓郁的民族风格 (2)(二)结构精炼,通俗易懂,适合大众的审美情趣 (3)(三)风格独特,凝聚优美的意境 (5)二、对王洛宾音乐创作的再思考 (6)(一)王洛宾留给了我们什么 (6)(二)王洛宾离我们有多远 (7)参考文献 (8)英文翻译 (9)致谢 (10)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2)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表 (4)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指导教师用) (5)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表(评阅教师用) (6)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评定表及总成绩表 (7)王洛宾音乐创作的再思考艺术系音本19班侯珺指导教师王九筛摘要:王洛宾是永远的传歌者,更是音乐的传经人,他不仅把丰富多彩的西北民歌传向了全国、全世界,而且为我们传承与发展中国的民族音乐开辟了道路,因此重新审视王洛宾和他的音乐创作特征,深入学习、研究其开发传承西部音乐的经验,继承和发扬王洛宾老先生的优良传统,对转变音乐的采风观念和如何传承发展中国的民间音乐具有深远的意义。
文章从王洛宾先生的音乐创作特征切入,从王洛宾留给了我们什么深入思考,着重指出:文化传承就像是接力棒,只有真正的将王洛宾先生的艺术经验付诸实践,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才能永远传承,经久不衰。
关键词:王洛宾;音乐创作;再思考“他是第一个以汉字符号和音乐符号,将中国西部少数民族以各自专署的语言系统和乐音系统为载体而流传下来的民歌记录下来,编译定型,使西部民歌从民间不稳定的口头流传变为书面传播,实现了中国西部民歌传播形态的重大转变,同时填补了西北地区民歌采集的空白”。
①他是中国现代史上使新疆少数民族的民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他就是王洛宾老先生。
王洛宾,北京人,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艺术家。
1913年12月出生于北京,1996年3月14日因患癌症逝世于乌鲁木齐。
他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却始终以坚定的信念和满腔的热情履行着他对音乐的热爱。
论文格式要求--论文统一格式

论文格式要求--论文统一格式一、规范化要求的内容(一)毕业设计(论文)结构1、标题2、摘要(中、英文)3、目录4、正文5、参考文献(二)对以上内容要求1、标题标题数字不超过20个字。
2、摘要中文摘要500字以内,英文摘要300单词左右,关键词为3—5个。
详见附录一、二。
3、目录要求写到二级目录,在章节名右侧注上页码号。
详见附录三。
4、正文正文内容序号为:一、二、三、……;(一)、(二)、(三)、……;1、2、3、……;(1)、(2)、(3)、……。
详见附录四。
5、参考文献正文中应该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 ]标明,[ ]中序号应与正文后列出的“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
参考文献按著录/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序:期刊——作者,题(篇)名,期刊名,年份,卷号(期号)。
图书——作者,书名,版本,出版者,出版日期,页码。
详见附录五6、图表正文中的图、表要有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正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左上方。
详见附录六、七。
(三)文本格式要求纸型:a4; 页码:居中、底部; 页边距:上:2.5cm 下:2.5cm 左:3cm 右:2.5cm;字体:正文宋体、小四,章节标题宋体、小三;行距:固定值20;装订:左侧。
毕业设计(论文)中的图表、参考文献序号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号。
二、附录附录一: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示例附录二:毕业设计(论文)英文摘要示例附录三:毕业设计(论文)目录示例附录四:毕业设计(论文)正文示例附录五: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示例附录六: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插图示例图1 xx xx xx xx (宋体、小四)附录七: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插表示例。
毕业论文目录格式

毕业论文目录格式毕业论文目录格式在撰写毕业论文时,目录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目录的格式不仅关乎论文的整体结构和组织,还能为读者提供清晰的导航和查找指引。
本文将探讨毕业论文目录的格式,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论文。
一、目录的作用和重要性目录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论文的结构和内容,并能够方便地查找所需信息。
一个清晰、规范的目录能够提高论文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
二、目录的基本要素1.章节标题论文的章节标题应当简明扼要,能够准确概括该章节的主要内容。
避免使用过长或过于晦涩的标题,以免给读者带来困惑。
2.页码目录中每个章节标题后面应标注相应的页码,以便读者能够快速定位到所需内容。
页码应准确无误,不得有遗漏或重复。
三、目录的编写规范1.层次结构目录应按照论文的层次结构编写,即从大到小逐级展开。
一般情况下,目录应包括引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与分析、结论等主要章节。
2.编号格式目录中的章节标题可以采用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或字母进行编号。
一般情况下,大章节使用阿拉伯数字,如1、2、3;次级章节使用罗马数字,如1.1、1.2、1.3;再次级章节使用字母,如1.1.1、1.1.2、1.1.3。
3.缩进与对齐目录中的章节标题应根据其层次关系进行适当的缩进和对齐。
一般情况下,大章节标题应居左对齐,次级章节标题应向右缩进一定距离,再次级章节标题再向右缩进一定距离,以此类推。
4.页码格式目录中的页码应以阿拉伯数字形式标注,且应与正文中的页码保持一致。
页码一般放置于章节标题右侧,与标题之间用点连接。
四、目录的排版技巧1.字体和字号目录中的章节标题可以使用与正文相同的字体和字号,以保持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一般情况下,宋体、黑体或仿宋等中文字体适合用于论文目录的编写。
2.行间距和段间距目录中的行间距和段间距应与正文保持一致,以保证整篇论文的版面统一。
一般情况下,行间距和段间距可以设置为1.5倍或2倍行距。
如何写论文目录_论文格式_

如何写论文目录
如果论文层次较多,理论体系复杂,并且篇幅也比较长的话,就需要写论文目录了。
设置论文目录的主要目的是读者在阅读论文之前就能对论文有个大致的了解,以便于决定读还是不读,精读还是略读,另外一个目的是为了方便划分论点,因为长篇论文,除了中心论点,往往还有很多分论点,当读者需要了解某一个分论点时,就可以依靠目录节省时间。
目录一般放置在论文的最前面,是论文的导读,在编写目录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首先是要准确,目录必须与全文的纲目相一致,和论文的标题、分标题一一对应。
二是要清楚无误,目录应该逐一标注该行目录在正文中的页码。
三是要完整,目录既然是论文的导读图,因而必须要保证完整性,也就是说文章的各项内容,都应该一一对应,在目录中反映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1.2.□ 4二、□ 5(一) 5(二) 51. 62.7三、□结论 (8)(一)8(二)91.□92.□10 11 参考文献...............................................................................................................12 图版说明..................................................................................................................13 附录 (14)绪□论随着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踏出国门与世界交流以谋求进步和发展,不过由于中西方较大的文化差异,在越来越紧密的交流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交际方面的障碍。
本文致力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来分析中西方的交际障碍。
希望读者可以通过对文章的阅读,了解中西方交际障碍的必然性和客观性。
尽管在一段时间内我们无法消除中西双方的交际障碍,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学习和交流来缩小中西双方的文化差异,减少交际障碍。
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的追逐西方文化,而是要懂得扬长避短,将祖国建设的更美好。
一、中西文化差异形成原因(一)、思想方面中西双方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文化方面也存在许多差异。
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对西方的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一方面将人的思想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大家开始追求自由和人性。
在政治方面,西方最早形成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侵略性以及血腥的资本的原始积累也使得其文化中争夺显得更加明显。
再回顾中国的历史,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统治阶级满足于现状,仍然做着“天朝”的梦。
不屑于去了解世界。
再加上由于封建思想、自然经济的自闭性,人们安于现状,毫无进取之心。
(二)、宗教信仰方面中西文化的差异还集中体现在宗教信仰上。
在中国,不论是外来的佛教还是土生土长的道教,讲究的是逆来顺受和鬼神论。
而西方的教义,虽然也强调来生,讲究受难,但不论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也都很讲究反抗异族压迫,反抗异教徒、追求自由等。
(三)、思维模式方面再者,中西双方在思维模式方面也迥然不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人生,而非现实的问题。
对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
中国人着重在抽象思维和感性思维。
而西方人则注重的是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他们喜欢从现实或者说物质方面入手,思考问题。
这也是形成中西文化差异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体现(一)中西双方传统观念的差异与交际障碍中国人的传统家庭观念强,养儿防老,百善孝为先,等观念深入人心。
父母子女始终都是一家人。
无论是成家立业,还是另设门户,与父母仍然不分你我,把赡养父母,孝敬父母,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相反,美国人等到子女一到成年,就会脱离家庭,父母不再抚养他们;而子女一旦独立,对父母家的事,也不再理会,更不会赡养父母。
对于中西文化的这种差异,表现十分明显。
中国人如果一起去购物,父母为孩子买东西天经地义,已成年子女为父母代付钱也属正常。
常常会遇到,已成年子女抢着为年迈的父母付钱,双方抢来抢去,争个半天。
老外却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搭界。
甚至有些小孩买东西,也得自掏腰包,用他们帮助父母做家事挣得的零用钱来支付。
因此西方国家父母对“望子成龙”的期望也没有中国父母高。
以为培养出来优秀的孩子,跟自己关系不是特别大。
所以西方有更多的丁克家族。
中国的男士有传统的大男子主义观念,认为男主外,女主内。
很多人都认为结婚后女士就应该留在家里做家庭主妇,带孩子。
跟朋友出去吃饭也要抢着买单。
认为买单的人会比较有面子。
似乎跟传统的“亲兄弟,明算账”有些不符。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引进,这方面有所好转,也出现了不少女强人,事业干的红红火火。
而在西方国家却不一样。
大家都秉承着自费的原则,只要涉及到钱都是AA制。
甚至是情侣、兄弟姐妹也不另外。
因此在中西方人员交际过程中,一但谈论到关于家庭观念的话题,就会产生一定的交际障碍。
例如中国人无法理解西方人即时有钱有能力也会将年迈的父母送至养老院,而西方人也无法接受中国的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望子成龙的的期待。
(二)、中西双方礼仪差异与交际障碍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西礼仪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向来有礼仪之邦的称号,始终把道德文明作为名族文化的主体,强调民众的道德意识。
例如修身养性、人文关怀、和谐社会的建立等,把道德作为礼仪的源头和动力。
要求人们先做到“德辉动于内”,然后才是“礼发诸外”。
失去了内在的德,礼就成了形式主义,成了虚伪的表现。
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提倡真诚、质朴、自然,强调礼是内心敬意的自然流露,反对华而不实,做作。
对于礼节,只有原则的规定,而不过于强调细节。
所以在《礼记》一书中,探讨的主体是礼义,是礼背后的道德内涵极其价值。
而西方礼仪则比较注重礼仪的细节。
如西方在关于“入座”的礼仪就有特别多的小细节:落座时,右腿应后撤半步,轻稳地坐下。
起立时,右腿向回收半步,用小腿的力量将身体支起,并保持上身的直立状态。
再如西式的“握手”礼:行握手礼时,距对方约一步,上身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齐,拇指张开,并上下微动,礼毕即松开。
西式的微笑可以量化,标准是露出六颗牙齿。
可见非常重视形式,只要在形体上做得一丝不苟、中规中矩,礼的要求就完美地达到了。
至于内心如何,没有人会来深究。
其次中国的礼仪主张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距离,相见时用作揖或者跪拜的方式,反对肌肤直接接触,,过于亲密的接触,是轻浮的表现。
只有彼此保持恰当的距离,才有可能产生敬意。
强调男女有别,彼此要有分寸,尤其反对肌肤接触,认为那样是不尊重女性,有失体统。
西方相反,认为用身体、肌肤直接接触,如握手、亲吻、拥抱等,可以增加彼此的亲密感。
在“非典”盛行时,人们发现西方人的这种礼仪很不卫生,是多么糟糕,因此,有人建议采用中国传统的拱手礼。
同时中华礼仪的特色之一是讲究尊卑。
晚辈与长辈相见,长辈为尊,晚辈应该处处尊重长辈。
平辈之间相见,对方为尊,处处为对方考虑。
这是中华礼仪的传统。
人与人都有尊严,但是在交往的过程中,懂得谦卑自抑,“自卑而敬人”,把对方放在比自己更尊贵的地位上来对待。
中国人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以达到互相尊重、处处和谐的目的。
西方人主张人人平等。
无论是谁,都是上帝的儿子,人与人之间没有尊卑。
儿子可以给父亲起外号,父母老了应该进养老院,子女没有赡养的责任。
惟一受到尊重的是女性,处处都要女士优先。
甚至男子求婚,要向女子单腿下跪,而这是孩子对父母都没有的礼节。
最后中国人比较内向,低调。
要懂得尊重别人才会被尊重。
中国人崇尚自然美,而不喜欢浓妆艳抹。
喜欢用心与别人交流,不喜欢用外表去博得他人的好感。
西方人张扬个性,喜欢用外表来吸引人,例如非常夸张奇特的化妆,服装也是强调个性夸张,因此女性可以穿短裤、吊带背心、拖鞋出入公共场所,希望引起他人注意。
在公共场合,喜欢彼此互动,向观众讨掌声。
喜欢把某些东西画在脸上、衣服上,标新立异。
总之,由于文化差异,中西方礼仪也存在很多差异,当然,作为礼仪之邦我们也不能盲目的崇洋媚外,而应该取长补短,将祖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弘扬光大。
因此在中西方交际过程中礼仪方面的差异尤为显著,例如西方的亲吻、拥抱等亲密的问候方式中国人是难以接受的,特别是老一辈的人。
而对于中国人的保守和尊卑之分也无法理解(三)中西双方对待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国家利益的差异与交际障碍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国家利益、团队利益等。
坚决抵制和反对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
提倡英雄主义,奉献精神。
主张为祖国和集体荣誉而牺牲和奉献的精神。
而西方国家则更看重个人利益,追求独立,崇尚自由,认为必须要先保障个人利益,再谈集体利益。
因此在关于利益方面的交际过程中,中西双方也存在无可避免的交际障碍。
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自我提高,在对中西双方的融合和吸收后提高中西双方的交际效率。
致谢在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龙敬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
在我撰写论文的过程中,龙敬老师一直给予我提示和宝贵意见,特别是在论文初稿完成之前,给予了我极大地鼓励和信心。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犀利的语言和对我严格的要求是我更加专注于论文的撰写和修改。
,在此表示真诚地感谢和深深的谢意。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得到了许多同学的宝贵建议和支持,同时在实习岗位上也得到许多同事的帮助和鼓励,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1] 王前.中西文化比较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7[2]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45[3]daisyaa .2010—11—25,/view/541a6e1ea76e58fafab003e6.html[4]小魔女jin.2011—09—25,/view/24131dd628ea81c758f578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