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体系构建研究

合集下载

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体系的构建——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体系的构建——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划 ,建 立有 效 的考 核 激励 机 制 、完 善 的 岗位 聘 任和 专 业 技 术 职 务晋 升 机 制 、 充 足 的经 费 师的关系。
( 二 )完善新教 工岗前培训
1 .岗前 集 中培 训 从2 0 0 6年 开 始 ,西 北农 林 科 技 大 学每
保障、 同时还要处理好新进青年教师与老教 个暑 期对所有新进校的教职工开展为期 2 周 的岗前集 中培训工作 , 聘请高等教育研 究专 家为青年教师介绍 国家高等教育 改革趋势、 二、提 高青年教师整体素质的措施
立承 担较 大的科研 项 目, 还存 在着 一定 困难 。 集 中面试 、 校 长办 公会 议研究通 过 。 在 资格 审 从 整体 来 看 ,能跟 踪 前 沿知 识 、集 教学 、科 查 上 首先 必须 是 获得 博士 学位 、学 校层 次 为 研 、开发于一 身 的优 秀青年 教师少 ,成为学校 “ 2 0 1 1 工程” 建设大学 ,对于 引进 国 内外 高层
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的就更少 翻 。
次 的人才 ,除学历 、学校层 次要求外 ,对科研
同时在选 留的程 序上还 增 ( 三 )青年教 师培养保 障机制有待 完善 成 果有较 高的要求 ,
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是一个系统 加 了 3 —5 位 同行专家 的评审 。 工程 , 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规
1 4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 2 0 1 3 ・ 3
高 校 青 年 教 师 队 伍 建 设 和 培 养 体 系 的 构 建
以西北 农林 科技 大学为例
张爱 国 任 武刚
( 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 陕西 杨凌 7 1 2 1 0 0 )
关 键 词 高校 青年教师 队伍建设 培养体 系 内容摘要 本文围绕高校青年教 师队伍现状和存在 的问题 ,结合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在 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工作的实践 , 提 出通过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 , 完善 岗位聘任和晋 升制度 , 设立专项经费、 处理好人 才与现有 队伍之 间的关 系等保 障制度 来确保各类措施 的实 施, 为高校青年教 师队伍 的建设和培养提供参考。 ’

高校青年教师评价与培养体系构建

高校青年教师评价与培养体系构建

1引言根据2016年教育统计数据[1],全国普通高校39岁以下专任教师比例为54.99%,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为15.92%,通过统计数据看出,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比重大,职称低。

科学合理的青年教师评价与培养体系,有助于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从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竞争力。

2青年教师的特点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学历较高,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精力充沛,充满自信,渴望发展。

但青年教师成长也面临许多困惑和问题:一是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教学技能需要提高,良好师德需要树立;二是科研方向尚未定型,高级别科研项目获取难度大,科研能力需要提升;三是由于教师精力的有限性,教师时间精力投入会根据利益获取情况在教学和科研之间平衡,由于青年教师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和不稳定,教学和科研投入失衡概率更高。

3青年教师评价体系青年教师评价体系构建,应充分考虑学校发展和青年教师成长需要,将两者有机结合,合理设置评价周期、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最大限度消除青年教师在评价工作中的对立情绪,使青年教师通过积极参与评价,促进自身成长。

3.1评价主体高校评价主体有:教师自评、同行评价、学生评教、领导考核等。

在评价过程中,应多维度发现青年教师存在的不足,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与改进,促进其专业发展,特别是教学督导等同行评价结果的反馈,同时应关注青年教师自我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反省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3.2评价周期教师完成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周期,因工作性质的不同,需要时间差异性很大,应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合理设置评价周期。

一门课的教学时间普遍为一个学期,所以教学按学期考核较为适合。

科研成果的产出需要酝酿、积淀,产出周期较长,科研成果的评价应设置较长时间,但又应有相应激励机制,督促青年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所以青年教师科研评价周期应设置为五年左右,同时通过个人年度科研总结、年度优高校青年教师评价与培养体系构建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of Young Teachers i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何锦东(云南师范大学,昆明650500)HE Jin-dong(YunnanNormalUniversity,Kunming650500,China)【摘要】高校青年教师是推动高校发展的新生力量,高校青年教师数量多,学历高,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精力充沛,充满自信,渴望发展。

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主要研究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高校作为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其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

本文将首先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相关研究进行概述,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和存在的不足。

将深入探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现状,包括其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将分析影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将提出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

二、文献综述关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尤其在扩招政策实施后,随着大量青年教师加入高校教师队伍,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成为教育学界的热门话题。

研究关注点主要包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构成研究:虽然在2009年以前,学者们已经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近五年来,仍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例如,张大良认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一个立体多维的结构,从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角度进行了划分蔡宝来根据教学层次划分理论,将教学能力划分为一般教学、学科教学及特殊教学能力[2]。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研究: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学者们通过各种方法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了调查和总结,普遍认为高校青年教师学历高、有活力,但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经验[3]。

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个案研究、课堂观察和自我反思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应根据具体研究目标和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

目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总体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足、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欠缺、学生评价与反馈机制不完善、教学反思与改进意识不强等。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教育工作也愈发重要。

尤其是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更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青年教师在教学上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如教学方法不当、知识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

因此,建立一套适合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机制,尤为关键。

二、研究意义
通过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此外,研究和建立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机制,不仅有助于提高整个高校教育的水平,还能够培养更多有发展潜力的教师,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三、研究内容
1. 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分析青年教师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2. 教学能力培养体系构建
根据青年教师的培养需求和现状调查结果,建立适合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体系。

例如:制定教学能力培养内容,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

3. 教学评估机制完善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机制,为青年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文献研究等方法,收集和分析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方面的相关数据,为建立有效的教学能力培养机制提供有力的支持。

五、预期成果
通过本次研究,将得出适合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体系,建立起完善的教学评估机制,并向高校和有关部门推广应用,以提高高校教育水平和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

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一、概述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深化,青年教师已成为我国高校教学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的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

研究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青年教师数量也随之增加。

由于青年教师多数缺乏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他们在教学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同时,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本研究将全面了解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影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有效策略。

本研究的成果将为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1. 研究背景:介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对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推动教育创新以及培养未来社会的精英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教育环境日趋复杂多变,高校青年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和需求。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青年教师普遍缺乏教学经验,对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由于科研压力、职称晋升等因素的影响,青年教师往往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能力的提升。

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成为青年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学校青年教师能力培养方案

学校青年教师能力培养方案

学校青年教师能力培养方案导言: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力量,他们的成长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职业发展,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学校应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能力培养,帮助他们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做好专业教育工作。

一、制定个性化发展计划针对每位青年教师的专业背景、职业发展目标和兴趣爱好等,学校应制定个性化的发展计划。

这个计划应包括学习培训、科研项目和教学实践等多种形式,帮助青年教师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二、加强师德教育教师素质的提升不仅体现在专业技能上,更需要在师德上得到加强。

学校应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搭建交流平台学校应该积极搭建青年教师之间和与资深教师之间的交流平台,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借鉴经验。

可以通过举办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学观摩等形式,促进青年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

四、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学校应根据青年教师的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提供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可以通过集中培训、定期考核、外出进修等形式,帮助他们获得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五、给予科研支持学校应为青年教师提供科研项目的支持,鼓励他们参与科研活动。

可以通过设立科研基金、邀请专家指导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

六、注重实践锻炼学校应注重青年教师的实践锻炼,让他们参与到教学实践中。

可以通过组织教学实习、指导教学和带领团队等方式,培养青年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教学经验。

七、鼓励参加学术交流学校应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会议、研讨会等。

通过与其他学校和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青年教师可以开拓视野,提高学术水平。

八、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科研设备等。

这些资源可以为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支持,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

九、建立评价机制学校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进行评估和反馈。

通过定期考核和评优评奖等方式,激励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试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试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

试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试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论文关键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论文摘要:在高等大众化的今天,青年教师已成为高校教学的主力,并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工作,其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我国的人才培养质量。

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已成为高教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整理归纳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和现状,探讨了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

“国将兴,必重师而贵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振兴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这些都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教师重要性的高度概括与认识。

教师是学校的重要教学资源,教学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更是教师的首要职责,其教学能力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而在青年教师成为高校教学主力的情况下,在我国致力于走教育强国、建设创新性国家,力争实现基本现代化的背景中,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进行研究,显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情况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49-1965);停滞发展阶段(1966-1976);改革发展阶段(1977一现在)。

各阶段由于所处的政治、、等各方面的不同,导致各阶段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

本文着重介绍恢复发展及改革发展阶段的相关情况,从中归纳出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发展脉络。

(一)恢复发展阶段(1949-1965)这一阶段,我国全面学习苏联模式,高等教育实行统招统分的政策。

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应新中国成立初期主义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各专业人才,尤其是工程专业人才。

专才教育的目的导致教学中过多注重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因此,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主要是教学内容的讲授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在这一阶段,我国的教育评价尚未兴起,统一分配的政策使得高校普遍忽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

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作者:孙浩王怡雯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4年第02期[摘要]近年来,随着青年教师日益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各高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也呈现出融合性、生成性、創新性等显著特征。

针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要优化教学观念和发展制度、建立以大数据时代为背景的教学能力培训平台、创设数字化校园和科教融合等提升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4) 02-0043-03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印发《教育部教师工作司2023年工作要点》(下文简称《要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1]新时代预示新特征、树立新目标和出现新问题,高等教育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新特征,识别新矛盾和新困境。

《要点》提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以高质量教师队伍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新时代推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教育改革是我国发展的基本主题。

[2]教师高质量发展中,教学能力发展是核心,新时代有必要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新要求,符合大数据时代我国对人才培养和高质量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一、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特征及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的讲话精神以及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等文件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课程思政能力等提出明确要求。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需要重新阐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并提出新要求。

(一)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特征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始进入教学活动,各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广泛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的同时,新时代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也呈现出融合性、生成性、创新性的显著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 色 的教 师教学 发 展 中心 , 积 极 开展 教 师 培 训 、 教 学
“ 要求各级政府积极引导高等学校建立适合本校 “ 职业倦 怠 ” 。 高校 在青年 教 师培 养 过 程 中重 点关 注 在 岗前 培
改革 、 研 究 交流 、 质 量 评估 、 咨 询 服务 等 各 项 工 作 , 提 训 、 学科 专业 能力 提 升 、 学 历层 次提 高 、 思 想道 德教 育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江苏 南京 2 1 0 0 4 4 )
摘要 :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是高校保证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 。通过对 高校青年教师教 学能力的特点、 现状分析, 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 的参与者和执行者角度 , 围绕政府政策引导、 制度保障、 经费支持 ; 学校创新培训、 激励 、 监督 、 考评等培养机制 ; 个体增 强教学能力发展意愿等多个层 面进行 系统性 的探 索, 构建青年教师教 批青 年教 师 。这些 新上 岗的青年 教 的培养 机制 。
师普 遍 学历层 次 高 , 专业 基 础 知 识 扎 实 , 科 研 能 力 较
二、 高校 青年 教师教 学 能力发 展体 系的构 建
强。但是 , 很多青年教师 , 特别是专业课教师 , 多数毕
教 师教学 能力 的提 升是 一个 实践 、 反思 、 总结 、 改
教 师 个性化 、 专业化发 展 和人 才培 养特 色的需要 。
关键词 : 高校 ; 青年教师; 教 学能力; 体 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 G 4 5 1 .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2 - 1 9 8 1 ( 2 0 1 3 ) 0 6 — 0 0 4 7 — 4 0
高等农 业教 育 , 2 0 1 3 — 6 , 6 : 4 7 - 5 0
Hi g h e r Ag r i c ul t u r a l Ed u c a t i o n, 2 01 3— 6, 6: 4 7— 5 0
高校 青年教 师教 学 能力发展体 系构 建研究
史金 联 , 张 永宏

4 8・






第 6期
进、 提 高 的螺旋 上升 过程 。实 现青 年教 师教学 能 力 的 培 养力度 , 为学校 可持 续发展 提供 强劲 的后 续力 量 。 全 面提升 , 应从 教师 教学 能力 发展 的参 与者 和执行 者 角度 , 围绕 政府 、 学 校 和个 体 三 个 层 面 构建 青 年 教 师 教学 能力 发展 体系 。
近年 来 , 我 国高等 教育 教学 工作 的重 点 已从规模 业 于综合 性大 学或 理工科 高 等学校 , 他 们在 没有 教育
扩张 向提高质量和深化 内涵发展转变。教育教学质 学理论 基 础 的情 况 下 就 开 始 自己 的教 学 生 涯 。 由于 教 学 训 练 及 助教 阶段 的锻 炼 , 量提 升 的关键 在 于教师 , 教 师提 升 的关 键是 教 师 的专 没有 经过 严格 的教 育 、 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的提高。在教育部颁 布的《 “ 十二 青年 教师 对教 育规 律 、 教学方法、 学 生 心理 特征 等 缺 五” 期间继续实施“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 少 了解 , 对 教学 环节 较为 生疏 , 教学 经验 、 能力 也 相应 革工程” 》 ( 教高[ 2 0 1 1 ] 6号) 、 《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 缺乏 。教 育现场 与 初 任教 师 固有 理 念 之 问 的 巨大 差 育质量 的若干意见》 ( 教高 [ 2 0 1 2 ] 4号) 中, 明确要求 异 , 致使青年教师在 刚走上工作岗位 时, 会遭遇转型 高校把 “ 教 师教 学能 力提 升 ” 作 为 重 要 的建 设 内容之 的 冲击 , 对教 育教学 实践容 易产 生厌倦 与懈 怠 , 即
要 组成 部分 。

教 师教 学能 力培 训 和指 导 不 够 ; 在 培 训计 划方 面 , 没 有 形成 促进 教学 能力 发 展 的培 养 体 系 ; 在 政 策保 障 、

高 校青 年教 师教 学能 力现 状及 问题
近年来 , 由于 高 校 规 模 急 剧 扩 张 和 师 资 新 老 更 经 费支 持 、 奖 惩措 施 等方 面 , 缺 乏促 进 教 学 能 力 发展
作者简介 : 史金联 ( 1 9 7 1 一) , 男, 教务处 , 科长 , 副研究员 。研究方 向 : 高等教育管理 。张永 宏 ( 1 9 7 4一 ) , 男, 教务 处 , 处长, 教授 , 博士。研究方向 : 机械制造及其 自动化 , 高等教育管理 。
■ 人才 与队伍建设 T A L E N T A N D T E A M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基金项 目: 中 国气象局软科学研究课题 : 局校合作机制下气象创新 人才培养 体系研 究 ( 2 0 1 3 6 0 ) ; 南 京信息 工程大 学教学建 设
与改革重点课题 : 青 年教 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与提升机制研究 ( 1 2 J Y 0 0 6 )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2 。 0 3
J 。应该说 , 以上针对青 年 高本校 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 满足教师个性化专业化 和师德教育等 四个方 面 发 展 和人才 培养 特 色 的需 要 。 ” … 教师 的教 学 能力 包 教师队伍实际情况开展的培养 、 培训工作都非常重要 括 教学 设计 、 教 学沟 通 、 教 学组 织 、 教 学评 价 与反 思等 且必不可少 , 然而, 我们也必须看到青年教师培养工 各 种能 力 的总 和 , 它 是教师 专业 发展 能力 结构 中的重 作 的不 足之 处和 薄 弱环 节 : 在培训师资方面 , 对 青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