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刨床机构运动分析课程设计

牛头刨床机构运动分析课程设计
牛头刨床机构运动分析课程设计

江苏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牛头刨床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

系别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年1月8日

目录

一、概述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工作原理—————————————————— 2

1.3、设计要求—————————————————— 3

1.4、设计数据—————————————————— 4

1.5、创新设计内容及工作量———————————— 4

二、牛头刨床主传动机构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2.1、方案分析—————————————————— 5

2.2、主传动机构尺寸的综合与确定————————— 5

2.2、杆组拆分—————————————————— 6

2.4、绘制刀头位移曲线图————————————— 7

三、牛头刨床主传动机构的运动分析及程序

3.1、解析法进行运动分析————————————— 8

3.2、程序编写过程(计算机C语言程序)—————— 10

3.3、计算数据结果——————————————— 12

3.4、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运动曲线图与分析————— 13

四、小结

心得体会——————————————————— 18五、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9

一、概述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目的:

机械课程创新设计是培养学生机械系统方案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程,他是机制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是以机制专业课程的学习为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本专业课程有关的具体机械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悉机械系统设计的步骤及方法,其中包括选型、运动方案的确定、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整体设计等,并进一步提高计算、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以及查阅和使用文献的综合能力。

1.2、工作原理

牛头刨床是一种靠刀具的往复直线运动及工作台的间歇运动来完成工件的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图1为其参考示意图。电动机经过减速传动装置(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执行机构(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完成刨刀的往复运动和间歇移动。刨床工作时,刨头6由曲柄2带动右行,刨刀进行切削,称为工作行程。在切削行程H中,前后各有一段0.05H的空刀距离,工作阻力F为常数;刨刀左行时,即为空回行程,此行程无工作阻力。在刨刀空回行程时,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带动棘轮机构,棘轮机构带动螺旋机构使工作台连同工件在垂直纸面方向上做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a)机械系统示意图(b)刨头阻力曲线图

(c)执行机构运动简图

图1 牛头刨床

1.3、设计要求

电动机轴与曲柄轴2平行,刨刀刀刃E点与铰链点C的垂直距离为50mm,使用寿命10年,每日一班制工作,载荷有轻微冲击。允许曲柄2转速偏差为±5%。要求导杆机构的最大压力角应为最小值。执行构件的传动效率按0.95计算,系统有过载保护。按小批量生产规模设计。

1.4、设计数据

题号 1

导杆机构运动分析

转速n

2

(r/min) 48 机架l O2O1 (mm) 380

工作行程H(mm) 310

行程速比系数K 1.46 连杆与导杆之比l BC / l O1B0.25

1.5、创新设计内容及工作量

1)根据给定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数据确定机构的运动尺寸;

2)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用解析法求出刨头6的位移、速度、加

速度及导杆4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并编程绘制运动线图

3)编写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与运动分析说明书,包括问题的数学

模型、程序框图、源程序及计算结果图表等内容。

二、牛头刨床主传动机构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2.1、方案分析

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自由度为F=3n-(2h P

P 1)=3×5-(2×7+0)=1,曲柄为机构原动件;

2.通过曲柄带动摆动导杆机构和滑块机构使刨刀往复移动,实现切

削功能,能满足功能要求

3.工作性能,工作行程中,刨刀速度较慢,变化平缓符合切削要求;

摆动导杆机构使其具有急回作用,可满足任意行程速比系数K的要求;

4. 传递性能,机构传动角恒为90°,传动性能好,能承受较大的载荷,机构运动链较长,传动间隙较大;

5. 动力性能,传动平稳,冲击震动较小;

6. 结构和理性,结构简单合理,尺寸和质量也较小,制造和维修也较容易;

7. 经济性,无特殊工艺和设备要求,成本较低。

2.2、主传动机构尺寸的综合与确定

由已知数据经过计算得

图(2)牛头刨床机构简图

由θ

θ

-180180?+?=

K 得出θ=33.66°

)

(110)2/66.33sin(380)2/sin(211mm O O A O =??==θ

)(535)2/sin(/)2/(1mm H B O ==θ

)

(13425.0535/11mm L L B O BC B O BC =?=?=

)

(5232/))2/cos((111mm B O B O B O H =--=θ

2.3、杆组拆分

Ⅰ级杆组

Ⅱ级杆组 Ⅱ级杆组

2.4、绘制刀头位移曲线图

θ1Se

120°-0.230

150°-0.246

197°-0.298

343°0.020

三、牛头刨床主传动机构的运动分析及程序

3.1、解析法进行运动分析

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并标出各杆矢量及方位角。利用两个封闭图形ABCA及BDEGB。投影方程式为

图(3)牛头刨床结构分析图

1133cos cos θθl s = (1) 11633sin sin θθl l s += (2)

0cos cos 4433=-+E S l l θθ (3)

'

6

4433sin sin l l l =+θθ (4)

① 求333αωθ、、、 由公式(1)和(2)得:

1

63cos sin arctan

11

1θθθl l l += 221πθπ<≤- (5)

163cos sin arctan

111θθπθl l l ++= 2

321π

θπ<≤ (6)

上式等价于 1

161

13sin cos cot θθθl l l arc += (7)

求3θ对时间一阶导得:

1

1621261

61113sin 2sin θθωωl l l l l l l +++=

)( (8)

求对时间二阶导:

2

1162

1261

211621263)sin 2(cos )(θθωαl l l l l l l l ++-= (9) ② 求滑块E 的E E E S αν、、 由(3)、(4)式得:

4433cos cos θθl l S E += (10)

4

3

3sin arcsin

4l l H θθ-= (11)

求对时间一阶导得:

4

43

334cos cos θθωωl l -

= (12)

4

4333cos )

sin(θθθων--

=l E (13)

求对时间二阶导得:

443

33442

433234cos cos sin sin θθαθωθωαl l l l -+=

(14) 4

4

2

4433234333cos )cos()sin(θωθθωθθααl l l E --+--

= (15) 根据设计要求,不同位置的速度、加速度、位移都不同,将利用C 语言编写程序,达到输出各个位置的速度、加速度以及位移的目的。程序的源代码以及执行程序之后显示结果均予以显示。

3.2、程序源代码(计算机C 语言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PI 3.1415926 void main() {

double a=0.110,b=0.535,c=0.134,d=0.380,e=0.523,f=5; /*O1A=AB,b=O1B,c=BC,d=O1O2,e=H,f=ω1 */ double B,C,E,F,G,I,L,M,O; /*B=θ3,C=θ4, E=Se ,F =ω3,G=ω4, I= Ve ,L=а3,M=а4, O=аe */ double x=0;

printf(" @1 @3 @4 Se W3 W4 Ve A3 A4 Ae \n"); while(x<6.3) {

B=atan((d+a*sin(x))/(a*cos(x))); /*求θ3*/ if(B<0)B=PI+B;

C=PI-asin((e-b*sin(B))/c); /*求θ4*/

if(C<0)C=PI+C;

E=b*cos(B)+c*cos(C); /*求 Se */

F=(a*f*(a+d*sin(x)))/(d*d+a*a+2*d*a*sin(x)); /*求ω3*/

G=-(F*b*cos(B))/(c*cos(C)); /*求ω4*/

I=-(F*b*sin(B-C))/cos(C); /*求 Ve */

L=((d*d-a*a)*d*a*f*f*cos(x))/((d*d+a*a+2*d*a*sin(x))*(d*d+a*a+ 2*d*a*sin(x))); /*求а3*/

M=(F*F*b*sin(B)+G*G*c*sin(C)-L*b*cos(B))/(c*cos(C)); /*求а4*/ O=-(L*b*sin(B-C)+F*F*b*cos(B-C)-G*G*c)/cos(C); /*求аe */ printf("%3.0f %3.3f %3.3f %3.3f %3.3f %3.3f %3.3f %3.3f %3.3f %3.3f\n",x*180/PI,(B*180)/PI,(C*180)/PI,E,F,G,I,L,M,O);

x=x+PI*10/180;

}

}

以上程序在C语言环境下运行,执行文件执行输出结果显示见表 1

3.3、计算数据结果

表 1.各构件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θ1θ3θ4Seω3ω4νeа3а4аe / (°)/ (rad/s)/ (rad/s2)

/ m/ (m/s)/ (m/s) 073.856176.1070.0150.3870.430-0.203 5.645 5.694-3.000 1074.814177.1420.0060.5660.593-0.296 4.655 3.622-2.520 2076.098178.430-0.0050.7130.684-0.373 3.792 1.655-2.104 3077.648179.835-0.0200.8320.711-0.435 3.045-0.101-1.738 4079.410181.235-0.0360.9270.680-0.485 2.396-1.603-1.411 5081.341182.524-0.053 1.0000.602-0.525 1.827-2.838-1.112 6083.399183.617-0.072 1.0550.485-0.557 1.319-3.802-0.833 7085.549184.446-0.092 1.0930.340-0.5790.856-4.494-0.568 8087.760184.962-0.113 1.1150.175-0.5940.421-4.911-0.312 9090.000185.138-0.133 1.1220.000-0.6010.000-5.050-0.061 10092.240184.962-0.154 1.115-0.175-0.598-0.421-4.9110.190 11094.451184.446-0.175 1.093-0.340-0.586-0.856-4.4940.444 12096.601183.617-0.195 1.055-0.485-0.565-1.319-3.8020.706 13098.659182.524-0.214 1.000-0.602-0.533-1.827-2.8380.982 140100.590181.235-0.2320.927-0.680-0.489-2.396-1.603 1.278 150102.352179.835-0.2480.832-0.711-0.435-3.045-0.101 1.603 160103.902178.430-0.2620.713-0.684-0.368-3.792 1.655 1.966 170105.186177.142-0.2740.566-0.593-0.288-4.655 3.622 2.377 180106.144176.107-0.2820.387-0.430-0.195-5.645 5.694 2.846 190106.708175.469-0.2870.170-0.196-0.085-6.7547.662 3.379 200106.799175.363-0.288-0.0860.0990.043-7.9419.164 3.968 210106.337175.891-0.284-0.3840.4320.193-9.1019.668 4.576 220105.240177.085-0.274-0.7190.7550.366-10.0298.518 5.115 230103.446178.860-0.258-1.077 1.0000.558-10.396 5.126 5.406 240100.933180.979-0.235-1.433 1.0850.755-9.774-0.627 5.183 25097.745183.046-0.206-1.7440.9390.931-7.784-7.803 4.171 26094.022184.572-0.171-1.9590.550 1.052-4.364-14.088 2.282 27090.000185.138-0.133-2.0370.000 1.0900.000-16.634-0.200 28085.978184.572-0.096-1.959-0.550 1.040 4.364-14.088-2.665 29082.255183.046-0.062-1.744-0.9390.9187.784-7.803-4.520 30079.067180.979-0.033-1.433-1.0850.7509.774-0.627-5.502 31076.554178.860-0.010-1.077-1.0000.56310.396 5.126-5.701 32074.760177.0850.007-0.719-0.7550.37610.0298.518-5.384 33073.663175.8910.017-0.384-0.4320.2019.1019.668-4.813 34073.201175.3630.021-0.086-0.0990.0457.9419.164-4.169 35073.292175.4690.0200.1700.196-0.089 6.7547.662-3.552 36073.856176.1070.0150.3870.430-0.203 5.645 5.694-3.000

3.4、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运动曲线图与分析(MATLAB程序、图)>> clear all;clc;

w1=5;l1=0.110;l3=0.535;l6=0.380;l61=0.523;l4=0.134;

for m=1:3601

o1(m)=pi*(m-1)/1800;o31(m)=atan((l6+l1*sin(o1(m)))/(l1*cos(o1(m))));

if o31(m)>=0

o3(m)=o31(m);

else o3(m)=pi+o31(m);

end;

s3(m)=(l1*cos(o1(m)))/cos(o3(m));o4(m)=pi-asin((l61-l3*sin(o3(m)))/l4);

se(m)=l3*cos(o3(m))+l4*cos(o4(m));

if o1(m)==pi/2

o3(m)=pi/2; s3(m)=l1+l6;

end

if o1(m)==3*pi/2

o3(m)=pi/2; s3(m)=l6-l1;

end

A1=[cos(o3(m)),-s3(m)*sin(o3(m)),0,0;sin(o3(m)),s3(m)*cos(o3(m)),0,0;0,-l3*sin(o3 (m)),-l4*sin(o4(m)),-1;0,l3*cos(o3(m)),l4*cos(o4(m)),0];

B1=w1*[-l1*sin(o1(m));l1*cos(o1(m));0;0];D1=A1\B1;E1(:,m)=D1;ds(m)=D1(1);w3 (m)=D1(2);w4(m)=D1(3);ve(m)=D1(4);

A2=[cos(o3(m)),-s3(m)*sin(o3(m)),0,0;sin(o3(m)),s3(m)*cos(o3(m)),0,0;0,-l3*sin(o3 (m)),-l4*sin(o4(m)),-1;0,l3*cos(o3(m)),l4*cos(o4(m)),0];

B2=-[-w3(m)*sin(o3(m)),(-ds(m)*sin(o3(m))-s3(m)*w3(m)*cos(o3(m))),0,0;w3(m)* cos(o3(m)),(ds(m)*cos(o3(m))-s3(m)*w3(m)*sin(o3(m))),0,0;0,-l3*w3(m)*cos(o3(m

)),-l4*w4(m)*cos(o4(m)),0;0,-l3*w3(m)*sin(o3(m)),-l4*w4(m)*sin(o4(m)),0]*[ds(m) ;w3(m);w4(m);ve(m)];

C2=w1*[-l1*w1*cos(o1(m));-l1*w1*sin(o1(m));0;0];B=B2+C2;D2=A2\B;E2(:,m)= D2;dds(m)=D2(1);a3(m)=D2(2);a4(m)=D2(3);ae(m)=D2(4);

end;

o11=o1*180/pi;y=[o3*180/pi;o4*180/pi];w=[w3;w4];a=[a3;a4];figure;

subplot(221);h1=plotyy(o11,y,o11, se);

title('位置线图');xlabel('\it\theta1(°)');ylabel('\it\theta3 \theta4,(°) Se(m)');grid on subplot(222);h2=plotyy(o11,w,o11,ve);

title('速度线图');

xlabel('\it\theta1(°)');ylabel('\it\omega3 \omega4(rad/s) Ve(m/s)');grid on

subplot(212);h3=plotyy(o11,a,o11,ae);

title('加速度线图');

xlabel('\it\theta1(°)');ylabel('\it\alpha3 \alpha4(rad/s^2) \alphaE(m/s^2)');grid on

F=[o11;o3./pi*180;o4./pi*180;se;w3;w4;ve;a3;a4;ae]';G=F(1:10:3601,:)

图(4)牛头刨床运动位置线图

分析:

随着摇杆的摆动,θ1的增大和减小,但摇杆牵引连杆,使得θ4的角度变化幅度不大,呈浮动装态。因为θ3和θ/2之间的关系,其大小变化和θ1的变化相反,而牛头刨床车刀的位移也随着θ3的大小变化做相应变化,当θ3的角度最大时,则车刀的位移量最小,当θ3达到实际运动中最小位置时,车刀的位移量最大。

图(5)牛头刨床运动速度线图

分析:

根据图来进行分析,摇杆的角速度ω3随θ1的角度变化而变化当θ在60°~120°范围内时,ω3达到最大,而θ1在260°~280°,ω3最小。连杆4的角速度根据运动的状况,其角速度呈浮动状态,其运动情况如图中所示。θ1为0°(360°)时,牛头刨床的车刀正等待下一次切削(切削完毕),当θ1角度从零开始增大时,车刀的速度先减速,在θ1达到80°~100°时,Ve达到最小,然后速度开始增大,开始切削,在θ1到达270°左右的时候,速度最大,然后减速,由于设计要求,刨刀前后都有一段空行程。

图(6) 牛头刨床运动加速度线图

分析:

刨刀的加速度在θ1为零的时候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在θ1为90°左右时,开始做加速度增加的加速运动,在θ1到达230°左右的时候加速度最大,然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在θ1到达270°左右的时候开始做加速度小于零的减速运动,当加速度最小时,刨刀开始往回运动,运动到θ1初始位置,开始下一周期的切削循环。连杆4的加速度上下波动,周期循环。摇杆的加速与因为角度关系,和刨刀的加速度相反,其运动状态与刨刀的运动基本相反

四、小结

流星的光辉来自星体的摩擦,珍珠的晶莹来自贝壳的眼泪,成功的背后需要我们为之付出很大的努力。通过几天的奋斗,在老师悉心的指导下,在同学们的密切配合下,我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终于完成了。虽然我的设计可能还有不少的错误和误差,但心中还是无比的喜悦。

在这几天中,我有很多的体验,同时也有我也找到许多的毛病,比如:专业知识的不能熟练应用,作图时绘图不是太合理。但是通过这次实践设计,我觉得我的能力有了很打的提高。比如:通过这次设计我学会了查找一些相关的工具书,并且巩固复习了一些设计数据的计算方法(速度、加速度、力)。

虽然这次的课程设计有些不足,但希望在今后的设计中,能够得到正真的提升,使自己的设计能力进一步趋向成熟。当然我也会努力学习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日益深厚。我在这次设计中感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将使我受益终生。

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坎坷,无论它们有多么的棘手,但我相信,只要努力,成功就一定会在眼前!

最后,衷心感谢王繁森老师耐心的指导,我们才能完成这次的课程设计。

五、参考文献

彭文生李志民《机械设计(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郑文纬吴克坚《机械原理(第七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邹慧君《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平等《MATLAB基础与应用简明教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德)K.洛克(Kurt Luck)K.—H.莫德勒(Karl-Heinz Modler)孔建益(译)陆锡年(校)《机械原理*分析*综合*优化》机械工业出版社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心得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心得 篇一:牛头刨床的设计与分析 一、概述 、课程设计的任务 机械原理课程是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本、专科学生较全面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特别是机械原理部分已学过的知识的知识第一次较全面地对一项工程实际的应用问题从任务分析、调查研究、方案比较、方案确定、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进行机械运动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训练,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在于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用创新思想确定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案及其有关尺寸,并学会将方案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确定的机构运动简图进行机构运动分析及动力分析,学会按任务进行调研、实验、查阅技术

资料、设计计算、制图等基本技能。、课程设计的任务 (1)按设计任务书要求调研、比较设计的可能方案,比较方案的优劣,最终确 定所选最优设计方案; (2)确定杆件尺寸; (3)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4)对机械行运动分析,求出相关点或相关构件的参数,如点的位移、速度、 加速度;构件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列表,并绘制相应的机构运(5)根据给定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飞轮; (6)根据方案对各机构进行运动设计,如对连杆机构按行程速比系数进行设 计;对凸轮机构按从动件运动规律设计凸轮轮廓曲线;对齿轮机构按传动比要求设计齿轮减速机构,确定齿轮传动类型,传动比并进行齿轮几何尺

寸计算,绘制齿轮啮合图。按间歇运动要求设计间歇运动机等等; (7)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 (8)编制设计计算程序及相应曲线、图形;编写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的方法 (9)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图解法的几 何概念气清晰、直观,但需逐个位置分别分析设计计算精度较低; 1速度分析: 1、曲柄位置“1”速度分析,(列矢量方程,画速度图,加速度图) 取曲柄位置“1”进行速度分析。因构件2和3在A处的转动副相连,故V A2=V A3,其大小等于W2lO2A,方向垂直于O2 A线,指向与ω2一致。 ω2=2πn2/60 rad/s=/s υA3=υA2=ω2·lO2A=×/s=/s(⊥O2A) 取构件3和4的重合点A进行速度

牛头刨床机构运动分析

高等机构学 题目: 牛头刨床机构运动分析 院系名称:机械与动力学院 专业班级:机械工程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2015年12 月17日

目录 一问题描述................................................................................................................................ - 1 -二运动分析................................................................................................................................ - 1 - 2.1矢量法构建机构独立位置方程 ............................................................................. - 1 - 2.2机构速度分析 ............................................................................................................. - 2 - 2.3机构加速度分析......................................................................................................... - 2 - 2.4机构运动线图绘制.................................................................................................... - 3 -三总结......................................................................................................................................... - 4 -附录一:Matlab程序............................................................................................................... - 4 -

牛头刨床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中南大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说明书 班级:机械1007 姓名:台永丰 学号:0806100904 指导老师:何竞飞 分组:Ⅵ方案 题目:牛头刨床

目录 第1章 1.1设计题目........................................ (3) 1.2机构简介 (3) 1.3设计任务 (4) 第2章 2.1电动机的选择 (5) 2.2齿轮变速装置设计 (5) 2.3导杆机构尺寸设计 (6) 2.4机构的运动分析 (7) 2.5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16) 2.6速度波动的调节与飞轮设计 (19) 第3章 3.1体会心得 (22) 参考文献 (23)

第1章 1.1设计题目 牛头刨床 1.2机构简介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图1-1 a。电动机经一级带传动和二级齿轮传动驱动执行机构,使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直线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加工,称为工作行程,要求速度较低并且均匀。刨头左行时,刨刀不进行切削,称为空回行程,要求速度快以节省时间。因此刨头在整个运动循环中受力变化大,对主轴(曲柄2)匀速运转有很大影响,故需安装飞轮来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以提高切削质量和减小电动机功率。同时,要求刨刀不进行切削的过程中,工件随工作台实现自动进给运动。 图1-1

1.3设计任务 (1)电动机的选择; (2)设计齿轮变速装置; (3)设计导杆机构; (4)设计刨程及其位置的调节方法; (5)机构运动分析; (6)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7)速度波动的调节与飞轮设计。 图1-2

第2章2.1电动机的选择 电动机转速选择1440r.p.m 2.2齿轮变速装置设计 如图1-2 i13H=n1?n H n3?n5=?z2z3 z1z2 ……………………………………[2-1] * 式中i——转速比 n——转速 z——齿数 i45=n4 n3=?z5 z4 …………………………………………[2-2] i67=n6 n7=?z7 z6 …………………………………………[2-3] 联立以上各式,并令n1n H n H n7 =24,可选取z1=50,z2=50,z3=150,z4=55,z5=78 可得各齿轮数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牛头刨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系部名称: 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机自093 姓名: 学号:

目录 概述 (3) 设计项目...............................1.设计题目 (4) 2.机构简介 (4) 3.设计数据 (4) 设计内容...............................1.导杆机构的设计 (5) 2.凸轮机构的设计 (12) 3.齿轮机构的设计 (17) 设计体会 (20) 参考文献 (21) 附图·····························

概述 一、机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 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基本目的在于: (1)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 (3)使学生得到拟定运动方案的训练,并具有初步设计选型与组合以及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械的主体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以及其他机构)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并根据给定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凸轮、齿轮;或对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编写说明书。 三、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图解法几何概念较清晰、直观;解析法精度较高。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设计主要应用图解法进行设计。

牛头刨床机构运动分析

牛头刨床机构运动分析 程序编写: #include #include #define PI 3.1415926 void main() { double a=0.115,b=0.630,c=0.170,d=0.300,e=0.620,f=3.5; double B,C,E,F,G,I,L,M,O,P,Q; double x=0; printf(" @1 @3 @4 Se W3 W4 Ve A3 A4 Ae S3 S33 \n"); while(x<6.3) { B=atan((d+a*sin(x))/(a*cos(x))); if(B<0)B=PI+B; C=PI-asin((e-b*sin(B))/c); if(C<0)C=PI+C; E=b*cos(B)+c*cos(C); F=(a*f*(a+d*sin(x)))/(d*d+a*a+2*d*a*sin(x)); G=-(F*b*cos(B))/(c*cos(C)); I=-(F*b*sin(B-C))/cos(C); L=((d*d-a*a)*d*a*f*f*cos(x))/((d*d+a*a+2*d*a*sin(x))*(d*d+a*a+ 2*d*a*sin(x))); M=(F*F*b*sin(B)+G*G*c*sin(C)-L*b*cos(B))/(c*cos(C)); O=-(L*b*sin(B-C)+F*F*b*cos(B-C)-G*G*c)/cos(C); P=a*cos(x)/cos(B); Q=-f*a*sin(x-B); printf("%3.0f %3.3f %3.3f %3.3f %3.3f %3.3f %3.3f %3.3f %3.3f %3.3f %3.3f %3.3f\n",x*180/PI,(B *180)/PI,(C*180)/PI,E,F,G,I,L,M,O,P,Q); x=x+PI*2/180; }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1)待续 2008-11-21 02:13 目录 一、概述 §1.1、课程设计的题目---------------------------------------2 §1.2.、课程设计的任务和目的-----------------------------2 §1.3、课程设计的要求---------------------------------------3 §1.4、课程设计的数据---------------------------------------3 二、运动分析及程序 §2.1、拆分杆组------------------------------------------------4 §2.2、方案分析------------------------------------------------4 §2.3、程序编写过程------------------------------------------5 §2.4、程序说明------------------------------------------------6 §2.5、C语言编程及结果------------------------------------6 §2.6、位移,速度,加速度图------------------------------10 三、各运动方案的分析与评价 §3.1 方案一的运动分析和评价--------------------------12 §3.2 方案二的运动分析和评价--------------------------13 §3.3 方案三的运动分析和评价--------------------------15 §3.4 方案四的运动分析和评价--------------------------16 四、小结--------------------------------------- 19 五、参考文献---------------------------------20 一、概述 §1.1.课程设计的题目 此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牛头刨床的主传动结构的设计. §1.2.课程设计的任务和目的 1)任务: 1 牛头刨床的机构选型、运动方案的确定; 2 导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3 导杆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根据要求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设计4到5种牛头刨床的主传动机构,使其可以满足牛头刨床的传动需要。 2)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是机械原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是以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为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具体机械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悉机械系统设计的步骤及方法,其中包括选型、运动方案的确定、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整体设计等,并进一步提高计算、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以及查阅和使用文献的综合能力。 §1.3.课程设计的要求 牛头刨床的主传动的从动机构是刨头,在设计主传动机构时,要满足所设计的机构要能使牛头刨床正常的运转,同时设计的主传动机构的行程要有急回运动的特性,以及很好的动力特性。尽量是设计的结构简单,实用,能很好的实现传动功能。 §1.4.课程设计的数据 方案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报告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报告

1题目要求 如下图所示牛头刨床的功能简图。刨刀水平作往复直线运动,切削安装在工作台上的工件。刨刀每切削一次,工作台沿着刨刀运动的水平垂直方向进给0.3,0.4,0.5mm/次,分3档 2题目解答 2.1工艺动作分析 由设计题中牛头刨床的功能可得,牛头刨床加工平面(槽)时由两个工艺动作协调完成。即刨刀每刨削一次,工作台沿着刨刀运动水平垂直方向(上下垂直方向)进给一定的距离,为了避免两个动作发生干涉,工作台沿着刨刀运动的水平垂直方向(上下垂直方向)移动,必须在刨刀切削运动完成后在退刀运动时进行;为了避免工作台的进给与退刀时刀具产生干涉,刀具装有自动弹起装置。据此,可以画出牛头刨床的运动循环图。 刨刀工作行程(切削)空回行程 工作台停止进给停止 2.2运动功能分析及运动功能系统图 ①动机及其运动形式分析

一般情况下,牛头刨床是在工厂车间使用。在工厂车间里的设备大多是电动机,具有连续回转的运动特点。由题知电动机转速n=1420r/min,因此牛头刨床原动机的运动功能单元符号表达如图。 ②机械传动部分及其运动形式分析 根据牛头刨床使用功能描述,牛头刨床每分钟切削102,126,158次,一般原动机转速要远大于这个值。因此需要减速,即传动比i>1,也就是说,机械传动部分应具有传动缩小功能,把一个转速较大的输入传动转换为转速较小的输出运动,其运动功能单元符号如图。

③ 过载保护及其分析 金属加工机床的原动机与传动部分之间通常会加载一个过载保护单元,以便在过载时保护机床免于损坏。多数情况下,这一过载保护单元同时还有减速功能,表达符号如图。 ④ 滑移齿轮变速机构及其分析 在过载保护与机械传动输出之间 ,要实现牛头刨床每分钟切削102,126,158次,要采用有级变速。由于电机转速为1420r/min 。为了输出转速达到要求的值则传动比为: 99 .8158142027 .11126142092.131021420 321====== z z z i i i 过载保护系统的传动比为3.21,让传动比为 92.13102 1420 == 总i ,经过过载保护后,33.421 .392 .13=='i ,机械传动部分采用两个变速齿轮使其转速降至102r/min 。得:

(完整版)牛头刨床运动分析实例

例: 如图所示为一牛头刨床的机构运动简图。设已知各构件尺寸为:1125mm l =, 3600mm l =,4150mm l =,原动件1的方位角1=0~360θ??和等角速度1=1rad/s w 。试用 矩阵法求该机构中各从动件的方位角、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以及E 点的位移、速度和家速度的运动线图。 解:先建立一直角坐标系,并标出各杆矢量及方位角。其中共有四个未知量3θ、4θ、3s 及 E s 。为求解需建立两个封闭矢量方程,为此需利用两个封闭图形ABCA 及CDEGC ,由此 可得, 613346,'E l l s l l l s +=+=+ (1-1) 写成投影方程为: 3311 33611334433446cos cos sin sin cos cos 0sin sin ' E s l s l l l l s l l l θθθθθθθθ==++-=+= (1-2) 解上面方程组,即可求得3θ、4θ、3s 及E s 四个位置参数,其中23θθ=。 将上列各式对时间取一次、二次导数,并写成矩阵形式,即可得以下速度和加速度方程式。 速度方程式:3331133331131334443344cos sin 00sin sin cos 00cos 0sin sin 1000cos cos 0E s l s s l w w l l w l l v θθθθθθθθθθ??--????????????????=??????---?????? ???????? g (1-3)

机构从动件的位置参数矩阵:333 33333443344cos sin 00sin cos 000sin sin 10cos cos 0s s l l l l θθθθθθθθ-????????---???? 机构从动件的的速度列阵:334E s w w v ?????? ???????? g 机构原动件的位置参数矩阵:1111sin cos 00l l θθ-???????????? 1w :机构原动件的角速度 加速度方程式: 333 333333344433443333333 3333333 33344433344cos sin 00sin cos 000sin sin 10cos cos 0sin sin cos 00cos cos sin 000cos cos 00 sin sin E s s s l l l l w s s w w s s w l w l w l w l w θθθθαθθαθθαθθθθθθθθθθ??-???????????? ??---?? ???????? ----=-----g g g g 11131113144cos sin 000E l w s l w w w w v θθ? ???-????????? ?-????+????????????? ??????? ????g (1-4) 机构从动件的位置参数矩阵求导:3333333 33 33333333444333444sin sin cos 00cos cos sin 000cos cos 00sin sin 0w s s w w s s w l w l w l w l w θθθθθθθθθθ? ? ---??? ?-????--? ?--???? g g 机构从动件的的加速度列阵:334E s ααα?? ???? ???????? g g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7点11点汇总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牛头刨床设计 学校:广西科技大学 院(系):汽车与交通学院 班级:车辆131班 姓名: M J 学号: 指导教师: 时间: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学生第一次全 面的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起 目的在于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有关课程实际问 题的能力,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设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 念,具备计算,和使用科技资料的能力。在次基础上,初步掌握电算程序的编制, 并能使用电子计算机来解决工程技术问题。 2、课程设计的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器的主题机构进行运 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并根据给定的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次基础上设计;或对 各个机构进行运动设计。要求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编制计算程序和 编写说明书等。 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图解法几何概念 比较清晰、直观;解析法精度较高。 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作机构的运动简图,再作机构两个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图,列矢量运动方程; 2.作机构两位置之一的动态静力分析,列力矢量方程,再作力的矢量图; 3.用描点法作机构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与时间的曲线。 4、设计数据 设计 内容 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符号n2 L0204 L02A L04B L BC L04S4 X S6 Y S6 G4 G6 P Y P J S4 单位r/min mm N mm kgm2 方案Ⅰ60 380 110 540 0.25 L04B 0.5 L04B 240 50 200 700 7000 80 1.1 Ⅱ64 350 90 580 0.3 L04B 0.5 L04B 200 50 220 800 9000 80 1.2 Ⅲ72 430 110 810 0.36 L04B 0.5 L04B 180 40 220 620 8000 100 1.2 表1-1

牛头刨床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含内容和排版简要说明)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学院: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81 学号:20080201019 学生:刘浩然 指导老师:胡之杨 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教务处 2010 年12 月23 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评阅书

目录 1摘要 (2) 1概述 (2) 2任务: (2) 2 运动分析: (4) 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4) 2 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速度分析 (5) 速度分析 (5) 加速度分析 (6) 3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8) 3.1 (8) 3.2分离3,4构件进行运动静力分析, (8) 4总结 (10) 5方案比较 (11) 6参考文献 (13)

1摘要 1概述 机械原理课程是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本、专科学生较全面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特别是机械原理部分已学过的知识的知识第一次较全面地对一项工程实际的应用问题从任务分析、调查研究、方案比较、方案确定、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进行机械运动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训练,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在于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用创新思想确定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案及其有关尺寸,并学会将方案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确定的机构运动简图进行机构运动分析及动力分析,学会按任务进行调研、实验、查阅技术资料、设计计算、制图等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初步掌握计算机程序的编制,并能用计算机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学会运用团队精神,集体解决技术难点的能力。 2任务: 1.按设计任务书要求调研、比较设计的可能方案,比较方案的优劣,最终确定所选最 优设计方案; 2.确定杆件尺寸; 3.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4.对机械行运动分析,求出相关点或相关构件的参数,如点的位移、速度、加速度; 构件的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列表,并绘制相应的机构运动线图如位移与原动件角曲线;速度与原动转角曲线;加速度与原动件转角曲线; 5.根据给定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飞轮;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完整图纸)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系部名称: 机电系 专业班级: 04机制三班 姓名: 学号: 0405110057 目录

. 概述 (3) 设计项目...............................1.设计题目 (4) 2.机构简介 (4) 3.设计数据 (4) 设计内容...............................1.导杆机构的设计 (5) 2.凸轮机构的设计 (12) 3.齿轮机构的设计 (17) 设计体会 (20) 参考文献 (21) 附图····························· 概述

. 一、机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 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基本目的在于: (1)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 (3)使学生得到拟定运动方案的训练,并具有初步设计选型与组合以及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械的主体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以及其他机构)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并根据给定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凸轮、齿轮;或对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编写说明书。 三、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图解法几何概念较清晰、直观;解析法精度较高。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设计主要应用图解法进行设计。 [设计名称]牛头刨床 一.机构简介: 机构简图如下所示: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5、12点

课程设计说明书—牛头刨床 1. 机构简介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低并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率。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作用的导杆机构。刨刀每次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带动螺旋机构,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刨头在工作行程中,受到很大的切削阻力,而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因此刨头在整个运动循环中,受力变化是很大的,这就

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运转,故需安装飞轮来减少主轴的速度波动,以提高切削质量和减少电动机容量。 图1-1 1.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已知曲柄每分钟转数n2,各构件尺寸及重心位置,且刨头导路x-x位于导杆端点B所作圆弧高的平分线上。 要求作机构的运动简图,并作机构两个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以及刨头的运动线图。以上内容与后面动态静力分析一起画在1号图纸上。 1.1设计数据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切削。此时要求速度较低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此刨床采用急回作用得导杆机构。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机构带动螺旋机构,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刨头在工作行程中,受到很大的切削阻力,而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因此刨头在整个运动循环中,受力变化是很大的,这就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运转,故需装飞轮来减小株洲的速度波动,以减少切削质量和电动机容量。 设计 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内容 符号n2L O2O4L O2A L o4B L BC L o4s4xS6yS6 mm 单位r/mi n 方案 60 380 110 540 0.25l o4B0.5 l o4B240 50 Ⅲ 1.2曲柄位置的确定

牛头刨床机构运动分析报告

高等机构学 题目:牛头刨床机构运动分析 院系名称:机械与动力学院 专业班级:机械工程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2015年12月17日

目录 一问题描述........................................................ - 1 -二运动分析........................................................ - 1 - 2.1矢量法构建机构独立位置方程................................ - 1 - 2.2机构速度分析.............................................. - 2 - 2.3机构加速度分析............................................ - 2 - 2.4机构运动线图绘制.......................................... - 2 -三总结............................................................ - 4 -附录一:Matlab程序............................................... - 4 -

牛头刨床机构运动分析 一 问题描述 如图1-1所示的牛头刨床机构中,800h mm =,1360h mm =,2120h mm =, 200AB l mm =,960CD l mm =,160DE l mm =。设曲柄以等角速度15/rad s ω=逆时针方向 回转,试对其进行运动分析,求出该机构中各从动件的方位角、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以及各机构的运动线图。 图1-1 牛头刨床机构 二 运动分析 2.1矢量法构建机构独立位置方程 如图2-1所示,以E 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并标出各杆矢量及其方位角。其中共有四个未知量334,,,c S S θθ。 图2-1 坐标系建立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定稿版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目录工作原理............................................................ 一.设计任务......................................................... 二.设计数据......................................................... 三.设计要求......................................................... 1、运动方案设计................................................. 2、确定执行机构的运动尺寸....................................... 3、进行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4、对导杆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四.设计方案选定..................................................... 五.机构的运动分析................................................... 2.加速度分析.................................................... 2.加速度分析.................................................... 七.数据总汇并绘图................................................... 九.参考文献.........................................................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

摘要 机械原理课程是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类专业本、专科学生较全面地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特别是机械原理部分已学过的知识的知识第一次较全面地对一项工程实际的应用问题从任务分析、调查研究、方案比较、方案确定、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进行机械运动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基本训练,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在于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用创新思想确定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方案及其有关尺寸,并学会将方案绘制出机构运动简图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确定的机构运动简图进行机构运动分析及动力分析,学会按任务进行调研、实验、查阅技术资料、设计计算、制图等基本技能。并进一步提高计算、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以及查阅和使用文献的综合能力,学会运用团队精神,集体解决技术难点的能力。

9

总结参考文献 一、设计任务 1.1 、牛头刨床的机构简介 1.2 、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 1.3 、设计内容 1.4 、画机构的运动简图 二、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2.1 、速度分析 2.2 、加速度分析 三、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3.1 、运动副反作用力分析 3.2、曲柄平衡力矩分析目录 .3. .6.. 9.. .1.0.. 1..1.

9 1.1、牛头刨床的机构简介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图所示。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 动,带动曲柄2 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 &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 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低 并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 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率。为此刨床采用有急回作用的导杆机构。 刨刀每切削 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凸轮 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带动螺旋机构, 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刨头在工作行程中, 的切削阻力,而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因此刨头在整个运动循环中, 很大的,这就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运转,故需安装飞轮来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 削质量和减小电动机容量。 受到很大 受力变化是 以提高切 r ?fe 电动机 * P 0仍片 ——H

牛头刨床机构运动分析 课程设计.

江苏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牛头刨床机构设计及运动分析 系别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年1月8日 目录 一、概述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工作原理—————————————————— 2 1.3、设计要求—————————————————— 3 1.4、设计数据—————————————————— 4 1.5、创新设计内容及工作量———————————— 4 二、牛头刨床主传动机构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2.1、方案分析—————————————————— 5 2.2、主传动机构尺寸的综合与确定————————— 5 2.2、杆组拆分—————————————————— 6 2.4、绘制刀头位移曲线图————————————— 7 三、牛头刨床主传动机构的运动分析及程序 3.1、解析法进行运动分析————————————— 8 3.2、程序编写过程(计算机C语言程序)—————— 10 3.3、计算数据结果——————————————— 12 3.4、位移、速度和加速度运动曲线图与分析————— 13 四、小结 心得体会——————————————————— 18五、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9 一、概述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目的: 机械课程创新设计是培养学生机械系统方案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程,他是机制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是以机制专业课程的学习为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本专业课程有关的具体机械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悉机械系统设计的步骤及方法,其中包括选型、运动方案的确定、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整体设计等,并进一步提高计算、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以及查阅和使用文献的综合能力。 1.2、工作原理 牛头刨床是一种靠刀具的往复直线运动及工作台的间歇运动来完成工件的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图1为其参考示意图。电动机经过减速传动装置(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执行机构(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完成刨刀的往复运动和间歇移动。刨床工作时,刨头6由曲柄2带动右行,刨刀进行切削,称为工作行程。在切削行程H中,前后各有一段0.05H的空刀距离,工作阻力F为常数;刨刀左行时,即为空回行程,此行程无工作阻力。在刨刀空回行程时,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带动棘轮机构,棘轮机构带动螺旋机构使工作台连同工件在垂直纸面方向上做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说明书(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牛头刨床机构设计 设计者: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2007 年 1 月 6 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二.工作原理与结构组成

三.设计方案确定 四.拟订传动系统方案 五.确定机构尺寸参数 六.运动分析及参数计算 七.对整机设计的结果分析,本机的优缺 点和改进意见 八.收获体会和建议 九.参考文献 牛头刨床机构的分析与综合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

课程,它是机械原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是以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为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具体机械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悉机械系统设计的步骤及方法,其中包括选型、运动方案的确定、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整体设计等,并进一步提高计算、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以及查阅和使用文献的综合能力。 2、任务 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牛头刨床的机构选型、运动方案的确定;对导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态静力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飞轮转惯量,设计牛头刨床上的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 二、工作原理与结构组成 牛头刨床的简介 牛头刨床是用于加工中小尺寸的平面或直槽的金属切削机床,多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为了适用不同材料和不同尺寸工件的粗、精加工,要求主执行构件—刨刀能以数种不同速度、不同行程和不同起始位置作水平往复直线移动,且切削时刨刀的移动速度低于空行程速度,即刨刀具有急回现象。刨刀可随小刀架作不同进给量的垂直进给;安装工件的工作台应具有不同进给量的横向进给,以完成平面的加工,工作台还应具有升降功能,以适应不同高度的工件加工。

牛头刨床六杆机构的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通过答辩 概述 一、机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 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基本目的在于: (1)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 (3)使学生得到拟定运动方案的训练,并具有初步设计选型与组合以及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械的主体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以及其他机构)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并根据给定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凸轮、齿轮;或对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编写说明书。 三、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图解法几何概念较清晰、直观;解析法精度较高。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设计主要应用图解法进行设计。

目录 概述 (1) 一、机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 (1)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 (1) 三、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 (1) 第一章机构简介: (3) 第二章设计数据: (4) 第三章设计内容: (4) 第一节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4) 第二节凸轮机构的设计 (10) 第三节齿轮机构的设计: (16) 第四章设计总结 (18) 第五章参考资料: (19)

[设计名称]牛头刨床 第一章机构简介: 机构简图如下所示: 牛头刨床机构简图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如上图所示。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1-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低并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刨床采用具有急回特性的导杆机构。刨刀每切削完成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带动螺旋机构(图中未画),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方案..

海南大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牛头刨床 小组成员: 20110504310007 20110504310006 专业班级:11级交通运输(一)班 指导老师:陈致水 2013年6月26日

目录 一、概述........................................................... (2) 二、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3)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4 四、参考文献 (11) 五、设计小结 (12)

一、概述 1.课程设计的题目 牛头刨床 2.课程设计的任务和目的 1)任务: a.导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b.导杆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 c.齿轮机构设计; 2)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是机械原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其目的是以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为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具体机械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悉机械系统设计的步骤及方法,其中包括选型、运动方案的确定、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整体设计等,并进一步提高计算、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以及查阅和使用文献的综合能力。 .3.课程设计的要求 牛头刨床的主传动的从动机构是刨头,在设计主传动机构时,要满足所设计的机构要能使牛头刨床正常的运转,同时设计的主传动机构的行程要有急回运动的特性,以及很好的动力特性。尽量是设

计的结构简单,实用,能很好的实现传动功能。 二.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2.1机构简介 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电动机经皮带和齿轮传动,带动曲柄2和固结在其上的凸轮8。刨床工作时,由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头6和刨刀7作往复运动。刨头右行时,刨刀进行切削,称工作切削。此时要求速度较低且均匀,以减少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刨头左行时,刨刀不切削,称空回行程,此时要求速度较高,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此刨床采用急回作用得导杆机构。刨刀每切削完一次,利用空回行程的时间,凸轮8通过四杆机构1-9-10-11与棘轮机构带动螺旋机构,使工作台连同工件作一次进给运动,以便刨刀继续切削。 2.2设计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