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刨床课程设计7点11点

合集下载

南航牛头刨床课程设计

南航牛头刨床课程设计

南航牛头刨床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牛头刨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

2. 学生掌握牛头刨床的操作步骤、加工工艺参数的设定方法。

3. 学生了解牛头刨床的安全操作规程,提高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牛头刨床完成简单零件的加工。

2. 学生能够运用测量工具对加工零件进行精度检测,并分析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牛头刨床的维护保养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机械加工行业的热爱,增强职业责任感。

2. 学生树立安全生产观念,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 学生学会团队合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中职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和技能。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以实际操作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安全意识。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牛头刨床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牛头刨床的组成及其功能- 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与加工范围- 牛头刨床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2. 牛头刨床操作与加工工艺- 操作步骤及操作要领- 加工工艺参数的设定方法- 常见零件加工实例分析3. 牛头刨床安全操作规程与维护保养- 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常见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牛头刨床的日常维护保养方法4. 加工精度检测与分析- 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分析- 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5.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进度- 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进行,保证系统性和科学性- 进度安排合理,确保学生充分掌握所学内容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能够独立进行牛头刨床的操作和加工。

教师需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授课,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7点和11点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7点和11点

牛头刨床机构说明书设计题目:牛头刨床机构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10材料****学号:***********设计者:yeshuai指导老师:*********大学2012年6月4日机械设计说明书目录机械设计说明书目录 (1)一.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2)1.1机构简介 (2)1.2设计数据 (3)二.机构的设计及分析 (3)2.1速度分析 (3)2.2.加速度分析 (5)三.动态静力分析 (9)3.1曲柄位置为7 (9)3.1.1取构件5.6基本杆组为示力体如图 (9)3.1.2取构件3.4基本杆组为示力体(如图1-6) (10)3.1.3 取构件2为示力体为示力体如图(1-8) (10)3.2曲柄位置为11 (11)3.2.1.取构件5.6基本杆组为示力体(如图2-5) (11)3.2.2取构件3.4基本杆组为示力体(如图2-6) (12)3.2.3取构件2为示力体 (12)四.凸轮机构的设计 (13)4.1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 (13)4.2轮廓设计 (14)五.齿轮机构的设计 (16)5.1齿轮变位系数的选择 (16)5.2齿轮啮合图的绘制 (18)六.参考文献 (22)一.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1.1机构简介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主要由齿轮机构,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组成,如图1-1(a)所示。

电动机经减速装置(图中只画出齿轮z1,z2)使曲柄2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2-3-4-5-6带动刨刀做往复切削运动。

工作行程时,刨刀速度要平稳;空回行程时,刨刀要快速退回,即要有急回作用。

切削阶段刨刀要近似匀速运动,以提高刨刀的使用寿命和工件的表面加工质量。

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O2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O7D和其他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的。

为了减小机器的速度波动,在曲柄轴O2上安装一调速飞轮。

切削阻力如图1-1(b)所示。

图(a1.2设计数据二.机构的设计及分析2.1速度分析A)曲柄位置为7.(如图1-1)图1-11.速度分析:由运动已知的曲柄上A(A2,A3,A4 )点开始,列两构件重合点间速度矢量方程,求构件4上A 点的速度νA4。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设计随着科技不断的发展,机械英才的培养已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

机械原理作为机械类专业的重点课程之一,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我在接受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时,选择了一项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牛头刨床设计任务。

一、课程设计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目标如下:1.让学生了解牛头刨床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结构特点;2.提高学生的机械设计和制造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4.促进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验能力的提高。

二、课程设计步骤1.课程设计前期准备在进行具体设计之前,我对牛头刨床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归纳,学生们也需要认真学习刨床的相关知识。

同时,我还组织了互动的讲座和课堂讨论,以便于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

2.机械设计在机械设计过程中,我们采取的是课堂授课和实际组装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

课堂授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刨床的设计思路、工作原理、传动方式等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实验,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了解牛头刨床的结构和特点。

同时,我们还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

3.装配测试在机械设计完成后,我们对刨床进行了装配测试。

通过实际的组装和测试,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操作技能。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了误操作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4.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对刨床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演示,让学生可以熟练地操作和使用刨床。

同时,我们组织了一些实践操作题目,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三、收获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们都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首先,他们对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实验能力。

其次,在团队协作方面,学生们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提高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7点11点汇总

牛头刨床课程设计7点11点汇总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牛头刨床设计学校:广西科技大学院(系):汽车与交通学院班级:车辆131班姓名: M J学号:指导教师:时间: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1、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学生第一次全面的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起目的在于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有关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设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具备计算,和使用科技资料的能力。

在次基础上,初步掌握电算程序的编制,并能使用电子计算机来解决工程技术问题。

2、课程设计的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器的主题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动态静力分析,并根据给定的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次基础上设计;或对各个机构进行运动设计。

要求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编制计算程序和编写说明书等。

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

图解法几何概念比较清晰、直观;解析法精度较高。

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作机构的运动简图,再作机构两个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图,列矢量运动方程;2.作机构两位置之一的动态静力分析,列力矢量方程,再作力的矢量图;3.用描点法作机构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与时间的曲线。

4、设计数据表1-15、机构简介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由导杆机构2-3-4-5-6(有急回作用)带动刨头6和刨刀作往复运动。

刨头自左向右称工作行程;刨头自右向左称空回行程,回空行程无切削阻力。

6、选择设计方案(1)机构运动简图图1-1(2)选择表1-1中方案Ⅰ7、机构运动分析a、曲柄位置“7”速度分析。

因构件2和3在A处的转动副相连,故υA3=υA2,其大小等于ω2l O2A,方向垂直于O2 A线,指向与ω2一致。

ω2=2πn2/60 =6.28319rad/sυA3=υA2=ω2·l O2A=6.28319×0.11=0.6911509m/s(⊥O2A)取构件3和4的重合点A进行速度分析。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点和 点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点和 点
图1-2
取第I方案的第1位置和第7’位置(如下图1-3)。
图1-3
n2=60r/min;Lo2o4=38mm;LO2A=110mm;
LO4B=540mm;LBC=0.25LO4;LO4S4=0.5LO4B;
1.3速度分析以速度比例尺:(0.001m/s)/mm和加速度比例尺:(0.01m/s²)/mm
牛头刨床机构简图课程设计
1.1设计数据
设计内容
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符号
n2
LO2O4
LO2A
Lo4B
LBC
Lo4s4
xS6
yS6
单位
r/min

方案I
60
380
110
540
0.25Lo4B
0.5Lo4B
240
50
1.2曲柄位置的确定
曲柄位置图的作法为:取1和8’为工作行程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曲柄位置,1’和7’为切削起点和终点所对应的曲柄位置,其余2、3…12等,是由位置1起,顺ω2方向将曲柄圆作12等分的位置(如下图)。
aC6B5n=0
aC6B5τ=0.07642m/s2
aC6=3.8191m/s2
ω2=2πn2/60rad/s
υA3=υA2=ω2·lO2A=0.69115m/s(⊥O2A)
取构件3和4的重合点A进行速度分析。列速度矢量方程,得
υA4=υA3+υA4A3
大小?√?
方向⊥O4A⊥O2A∥O4B
1:作速度分析,取比例尺 ,
υB5=0
υC6=0
υC6B5=0
aA4n=0
aA4A3k=0
大小?0?√0?
方向?B→A⊥O4BA→O2⊥O4B(向右)∥O4B(沿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方案二7和11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方案二7和11

结构组成:介绍牛 头刨床的结构组成 ,包括床身、工作 台、刀具、传动部 件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周:介绍牛头刨床的工作过程和特点
切削过程:介绍牛头刨床的 切削方式、切削速度和切削 深度等方面的内容
切削参数:介绍牛头刨床的 切削参数设置、调整方法和
注意事项
工作过程:介绍牛头刨床的 工作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 事项
教学课件:提供有关牛头刨床的教学课件,包括基本原理、结构、工作过程、调整和使用方法 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案例:提供有关牛头刨床的教学案例,包括基本原理、结构、工作过程、调整和使用方法 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实验:提供有关牛头刨床的教学实验,包括基本原理、结构、工作过程、调整和使用方法 等方面的内容。
案例等
对重点难点进 行讲解和复习, 包括对重点难 点的深入讲解、 对典型案例的 分析和解答等
总结和回顾机 械原理课程的 学习过程,包 括学习心得、 学习方法、学 习效果等方面 的总结和回顾。
汇报人:
牛头刨床的特点
牛头刨床的应用 领域
牛头刨床的操作 方法
掌握牛头刨床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学习牛头刨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牛头刨床的调整方法和技巧 学会使用牛头刨床进行加工操作 掌握牛头刨床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牛头刨床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通过刨刀的往复运动,对工件进行刨削加工
牛头刨床的结构:主要包括床身、工作台、刨刀架、传动机构等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操作、演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 牛头刨床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实验教学: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牛头刨床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操作教学: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牛头刨床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演示教学:通过演示,让学生掌握牛头刨床的调整和使用方法。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方案二7和11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方案二7和11

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方案二7和11方案二7: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方案设计目标:设计一个牛头刨床机械,能够实现材料的刨削加工,并且具备稳定且精确的刨床运动。

设计方案:1. 机械结构设计:- 选取适当的材料和尺寸,设计机械的底座、支撑架和刨床刀架等部件。

- 结构采用刚性的焊接连接,确保整体的稳定性和刚度。

2. 刨床刀具设计:- 选用适当的刨床刀具,如硬质合金刨刀或钢刨刀。

- 优化刀具的刀片形状和角度,以提高切削效率和表面质量。

3. 传动系统设计:- 使用驱动电机提供动力,通过齿轮传动或皮带传动将动力传递到刨床机械上。

- 选用合适的传动比例,以确保刨床运动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4. 控制系统设计:- 使用数控系统或微控制器来控制机械的运动。

- 设计合适的运动控制算法和界面,以实现刨削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5. 安全设计:- 设计适当的安全措施,如防护装置和急停按钮,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方案二11:牛头刨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方案设计目标:设计一个牛头刨床机械的自动上下料系统,能够实现材料的自动上下料和刨削加工,并具备稳定而高效的运行。

设计方案:1. 机械结构设计:- 在牛头刨床机械的基础上增加一个自动上下料系统,包括上料装置和下料装置。

- 上料装置采用输送带或机械臂等方式将材料送入刨床机械,下料装置将刨削好的材料自动取出。

2. 上料系统设计:- 设计一个自动上料装置,可以将材料从待加工区域送入刨床机械。

- 上料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动化控制,通过传感器感知材料的位置和状态,实现自动上料操作。

3. 下料系统设计:- 设计一个自动下料装置,可以将刨削好的材料自动取出。

- 下料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动化控制,通过传感器感知刨削完成的材料,实现自动下料操作。

4. 传动系统设计:- 保持原有牛头刨床机械的传动系统,确保刨床机械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 上下料系统的传动部分可以采用电机驱动和传送带等方式,以实现材料的自动送入和取出。

机械原理牛头刨床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牛头刨床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牛头刨床课程设计牛头刨床课程设计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牛头刨床的原理,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安全而且高效的操作机床,为以后的实验、制作做准备。

一、总述牛头刨床,是用来进行切铣或者刨削加工的机床,主要用于打凹槽、打丁、刨槽、切断、挤出、切透等工作。

由于它精度高,准确性好,可以用来在机械加工行业中制作同样形状的零件,因此十分流行。

二、物理原理牛头刨床是一种摩擦式加工机床,其工作原理是将工件把其用牛头刨刃进行切削,产生摩擦动力发生滑动现象,从而实现对工件的加工加工非常有效率。

它特点体现在机床的构造,通常由一个垂直的刨花杆,一个活动的刨刃和一个垂直的工件夹紧装置组成。

三、机床结构牛头刨床,基本包括:主轴系统,分度齿轮系统,臂节系统,工件夹紧系统,床身系统和润滑系统等结构。

主轴系统由主轴、轴夹等组成,分度齿轮系统由主齿轮、主动齿轮、位移齿轮和分度齿轮组成,臂节系统由夹紧臂、轨道臂、杠杆调整臂、弹簧臂和臂轮组成,工件夹紧系统由夹紧框、夹紧杆、紧固螺栓及液压夹紧装置组成,润滑系统由油箱、油泵和油管组成。

四、机床操作1、在夹紧上就好紧固螺丝杆调整压力,根据工艺要求选择合适锥度的刨刃,按照顺序从大到小的刨;2、翻转夹件夹紧装置夹紧工件,使其与机床的定位位置一致;3、调整切削深度,即调整刨刃夹紧臂的位置,当刨刃完全进入工件时,开机进行加工;4、加工中要注意机床及工件的热量,使其保持在一定范围内;5、加工完成后,去除刨刃,清理刨花,进行刀具检查,并更换新的刀具。

五、课程内容1、讲解物理原理及机床结构;2、讨论加工工艺;3、实操演示加工技术;4、实验室测试本课程学习的技能;5、指导并完成机床制作机械部件的实际操作。

六、学习成果1、理解牛头刨床的原理,掌握机床的结构及各部件;2、熟悉牛头刨床内所有工艺加工流程及其步骤;3、掌握各种加工技术,能够正确熟练地操作机床;4、能够正确配置工艺,以满足加工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牛头刨床设计学校:广西科技大学院(系):汽车与交通学院班级:车辆131班姓名: M J学号:指导教师:时间: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1、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学生第一次全面的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起目的在于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有关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设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具备计算,和使用科技资料的能力。

在次基础上,初步掌握电算程序的编制,并能使用电子计算机来解决工程技术问题。

2、课程设计的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器的主题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动态静力分析,并根据给定的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次基础上设计;或对各个机构进行运动设计。

要求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编制计算程序和编写说明书等。

2、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

图解法几何概念比较清晰、直观;解析法精度较高。

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1.作机构的运动简图,再作机构两个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图,列矢量运动方程;2.作机构两位置之一的动态静力分析,列力矢量方程,再作力的矢量图;3.用描点法作机构的位移,速度,加速度与时间的曲线。

4、设计数据表1-15、机构简介牛头刨床是一种用于平面切削加工的机床,由导杆机构2-3-4-5-6(有急回作用)带动刨头6和刨刀作往复运动。

刨头自左向右称工作行程;刨头自右向左称空回行程,回空行程无切削阻力。

6、选择设计方案(1)机构运动简图图1-1(2)选择表1-1中方案Ⅰ7、机构运动分析a、曲柄位置“7”速度分析。

因构件2和3在A处的转动副相连,故υA3=υA2,其大小等于ω2l O2A,方向垂直于O2 A线,指向与ω2一致。

ω2=2πn2/60 =6.28319rad/sυA3=υA2=ω2·l O2A=6.28319×0.11=0.6911509m/s(⊥O2A)取构件3和4的重合点A进行速度分析。

列速度矢量方程,得υA4 = υA3+ υA4A3大小? √?方向⊥O4A⊥O2A∥O4B取速度极点P,速度比例尺μ1=0.01 (m/s)/mm ,作速度多边形如图1-2则由图1-2知,υA4=4Pa·μ1= 35.7701×0.01=0.357701m/sυA4A3=4a·μ1=59.1387×0.01=0.591387m/s3a由速度影像定理求得:υB5=υB4=υA4·L O4B/L O4A=0.357701×0.540/0.4250888=0.45439m/s 又ω4=υA4/ l O4A=0.841474rad/s取5构件作为研究对象,列速度矢量方程,得:υC5=υB5+υC5B5大小? √?方向∥XX⊥O4B⊥BC取速度极点P,速度比例尺μ1=0.01(m/s)/mm,则由图1-2知,υC5=5Pc·μ1=44.4554×0.01=0.444554m/sυC5B5=55cb·μ1=11.2405×.0.01=0.11245m/sωCB=υC5B5/l CB= 0.112405/0.135=0.83263rad/s图1-2b.加速度分析:取曲柄位置“7 ”进行加速度分析。

因构件2和3在A点处的转动副相连,故a n A2=a n A3,其大小等于ω22l O2A,方向由A指向O2。

ω2=6.28319rad/s,a n A3=a n A2=ω22·L O2A=6.283192×0.11=4.34263m/s2a n A4=ω42·L O4A=0.8414742×0.4250888=0.30099m/s2取3、4构件重合点A为研究对象,列加速度矢量方程得:a A4 = a n A4+ a A4τ= a A3n + a A4A3K + a A4A3r大小:? ω42·L O4A ? ω22·L O2A√?方向:B→A ⊥O4B A→O2⊥O4B∥O4B取速度极点P',速度比例尺μ2=0.1 (m/s)/mm ,作速度多边形如图1-3图1-3由图1-3得:a A4A3K=2ω4·υA4A3=2×0.841474×0.591387=0.99527m/sa A4τ== A4'A4·μ2=27.2051×0.1=2.72051m/s2α4= a A4t/l O4A = 2.72051/0.425088=6.39986 m/s2a A4 = P'A4·μ2 = 27.3712×0.1=2.73712 m/s2用加速度影象法求得a B5 = a B4 =a A4·L O4B/L O4A=2.73712×0.540/0.4250888=3.47702m/s2又a BC n=ω52·L BC =0.832632×0.135=0.093518m/s2取5构件为研究对象,列加速度矢量方程,得a c5= a B5+ a c5B5n+ a c5B5τ大小? √ω52·L BC?方向∥XX √ C→B ⊥BC取加速度极点为P',加速度比例尺μ2=0.1(m/s2)/mm,作加速度多边形如图1-4所示.图1-4则由图1-4知, a C5B5t= B5'C5·μ2 =4.8198×0.1 =0.48198m/s2a C5 = P'C5·μ2 =33.6884×0.1m/s2 =3.36884m/s2c、曲柄位置“11”速度分析。

因构件2和3在A处的转动副相连,故υA3=υA2,其大小等于ω2l O2A,方向垂直于O2 A线,指向与ω2一致。

ω2=2πn2/60 =6.28319rad/sυA3=υA2=ω2·l O2A=6.28319×0.11=0.6911509m/s(⊥O2A)取构件3和4的重合点A进行速度分析。

列速度矢量方程,得υA4 = υA3+ υA4A3大小? √?方向⊥O4A⊥O2A∥O4B取速度极点P,速度比例尺μ3=0.01 (m/s)/mm ,作速度多边形如图1-5图1-5则由图1-5知,υA4=4Pa·μ3=65.59×0.01=0.6559m/sυA4A3=43aa·μ3=21.79×0.01=0.2179m/s 由速度影像定理求得:υB5=υB4=υA4·L O4B/L O4A=0.6559×0.540/0.27404=1.29246m/s 又ω4=υA4/ l O4A=0.6559/0.27404=2.39945rad/s取5构件作为研究对象,列速度矢量方程,得υC5=υB5+υC5B5大小? √?方向∥XX⊥O4B⊥BC取速度极点P,速度比例尺μ3=0.01(m/s)/mm,则由图1-5知:υC5=5Pc·μ3=129.52×0.01=1.2952m/sυC5B5=55cb·μ3=11.87×.0.01=0.1187m/sωCB=υC5B5/l CB=0.1187/0.135=0.87926rad/s d、加速度分析:取曲柄位置“ 11”进行加速度分析。

因构件2和3在A点处的转动副相连,故a n A2=a n A3,其大小等于ω22l O2A,方向由A指向O2。

ω2=6.28319rad/s,a n A3=a n A2=ω2·L O2A=6.283192×0.11=4.34263m/s22a n A4=ω2·L O4A=2.399452×0.27404=1.57775m/s24取3、4构件重合点A为研究对象,列加速度矢量方程得:a A4 = a n A4+ a A4τ= a A3n + a A4A3K + a A4A3r 大小:? ω42·L O4A ? √2ω4·υA4A3?方向:B→A ⊥O4B A→O2⊥O4B∥O4B 取速度极点p',速度比例尺μ4=0.1 (m/s)/mm ,作速度多边形如图1-6图1-6由图1-6得:a A4A3K=2ω4·υA4A3=2×2.39945×0.2179=1.04568m/s2a A4τ== A'A4·μ4=24.18×0.1=2.418m/s2α4= a A4t/l O4A = 2.418/0.27404=8.82353 m/s2a A4 = p'A4·μ4= 28.87×0.1=2.887 m/s2用加速度影象法求得a B5 = a B4 =a A4·L O4B/L O4A=2.887×0.540/0.27404=5.6889m/s2又a BC n=ω52·L BC =0.879262×0.135=0.10437m∕s2取5构件为研究对象,列加速度矢量方程,得a c5= a B5+ a c5B5n+ a c5B5τ大小? √ω52·L BC?方向∥XX √ C→B ⊥BC取加速度极点为P',加速度比例尺μ4=0.1(m/s2)/mm则由图1-6知, a B5'C5t= B'C5·μ4=26.5894×0.1 =2.65894m/s2a C5 =P'C5·μ4=49.4984×0.1 =4.94984m/s29、机构运态静力分析导杆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已知各构件的重量G(曲柄2、滑块3和连杆5的重量都可忽略不计),导杆4绕重心的转动惯量Js4及切削力F P的变化规律。

要求求各运动副中反作用力及曲柄上所需要的平衡力矩。

取“7”点为研究对象,分离5、6构件进行运动静力分析,作阻力体如图1─7所示。

图1-7已知G6=700N,又a c6=a c5=3.36884m/s2,那么我们可以计算:Fi6=G6/g×a c6 =700/9.8×3.36884=240.631428N 又ΣF=F P+G6+Fi6+F R45+F R16=0,作为多边行如图1-8所示,μ5=50N/mm图1-8由图1-8力多边形可得:F R45=|F R45|·μ5=135.2964×50N=6764.82NF R16=|F R16|·μ5=19.4396×50N=971.98N分离3,4构件进行运动静力分析,如图1-9所示,已知:F R54=F R45=6764.82N,G4=200N由此可得:Fi4=G4/g×a S4 =35.47985NM S4=J S4·αS4=1.1×6.399986=7.039984N·m7在图1-9中,对O4点取矩得:ΣM O4=F R54·h BO4-Ms4-F I4·h s4O4-G4·H S4O4-F R23·l O4A=0图1-9代入数据,得F R23=8334.86536N又ΣF=F R54+F R23+Fi4+G4+F R14=0,作力的多边形如图1-10所示,µ6=100N/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