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电网规划介绍-电科院总工-印永华
智能电网重点研究的十项关键技术教学提纲

北极星自动化网讯:在日前举办的中国智能电网高峰论坛上,中国电力科学院总工程师印永华介绍了中国电网新技术应用展望,印永华提到:电力系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新技术的应用与电力系统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也是推动电网发展的强大动力。
我们国家现在的电网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成了一个特高压的骨干网架,根据电网电压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正在稳步推进。
要实行电网智能话发展,存在很多技术性问题和挑战。
中国电力科学院总工程师印永华要解决风电场大规模并网,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评估分析及对策等问题。
解决变电站自动化调度中心自愈能力。
分布式发电并网、需求式管理。
攻克新型直流输电、大规模储能,超导电力等技术问题。
在电力市场方面,要解决市场体系设计、电价机制设计、电力发展机制等问题。
印永华同时讲到,目前我国智能电网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十项关键技术上:1.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1)2011年12月份,特高压科技工程顺利投入运行,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顺利通过了500万千瓦的输电能力考验,具备了大电源在集体外送输电工程中往外运送的条件,我们一期工程最大只能输送240万千瓦左右的能力,经过扩建以后,增加了变压器,输送能力超过了500万千瓦12月8日12时~15时,工程在电网全接线运行方式下,稳定运行在500万千瓦水平,平均功率518.7万千瓦。
其中14时12分~48分,进行了超500万千瓦功率运行实验,平均功率533.8万千瓦。
(2)大容量特高压开关我国在国际上率先建立了63千安特高压开关的试验能力,并首次研制成功电力等级最高、电流开断能力最强的特高压开关,实现了世界高压开关试验和制造技术的重大突破。
(3)特高压升压变压器能源基地大型发电机组通过特高压升压变压器直接接入电网,有利于提高电源送出通道输送能力,发挥特高压大容量书店的优势。
特高压升压变压器属世界首次研制,国网公司组织三大变压器厂联合攻关,在世界上首次研制成功额定容量100万千伏安的双柱特高压变压器,代表了国际同类设备制造的最高水平。
特高压规划介绍

一、建设特高压电网的必要性
2. 我国西水、北煤和东部负荷比重大的基本特征 要求大幅度提高跨区资源优化配置规模
以500千伏交流和±500千伏直流为纽带的区域 电网联网规模和输送能力,都难以满足大电源 集中开发、远距离大容量输送的需要
发挥特高压电网的规模优势,才能与大规模电 源基地大容量、远距离输送规模相匹配。这是 电力工业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能源产业政策 的重要举措。
6
一、建设特高压电网的必要性
3.短路电流水平问题 从2005年到2010年,主要受端系统500千伏电
网短路电流水平大部分将接近或超过50千安。 到2015~2020年,主要受端系统短路电流水
平将接近或超过63千安,短路电流超标问题成 为电网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 4. 站址、输电走廊越来越紧张,输变电工程建设 拆迁等本体外的费用大幅度增长。
14
特高压电网规划介绍(一)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印永华
1
主要内容
一、建设特高压电网的必要性 二、交流特高压技术的可行性 三、特高压电网的初步规划 四、特高压电网的初步技术分析
2
一、建设特高压电网的必要性
我国发展特高压指的是在现有 500千伏交流和±500千伏之上采用 更高一级电压等级输电技术,包括百 万伏级交流特高压和±800千伏级直 流特高压两部分,简称国家特高压骨 干电网。
13
二、交流特高压技术可行性
4. 综上所述,发展百万伏级电压输电技术的优点如下: (1)能满足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需要 (2) 适用于电网本身容量较大,电网间交换功率较多的
电网 (3) 节省输电走廊 (4) 减少输电损耗 (5) 降低短路电流 (6) 减少输电瓶颈,适应电力市场开放 (7) 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
印度电力建设及其特高压交直流输电规划-图文(精)

印度电⼒建设及其特⾼压交直流输电规划-图⽂(精)何⼤愚:印度电⼒建设及其特⾼压交直流输电规划第2期国外电⼒印度电⼒建设及其特⾼压交直流输电规划何⼤愚(国电信息中⼼,北京100761摘要:印度的电⼒⼯业和输电电⽹的发展也较快速,但更引⼈注意的是近2a 中在其输电电⽹规划中的巨⼤变化:由2005年公布的“发展765kV 输电⽹和国际联⽹”改变为2007年的⼤⼒发展特⾼压交、直流输电组成的全国电⽹,并在⼏个五年计划⽔平上提出了远景特⾼压输电的全国电⽹结构,以及该电⽹中的主要运⾏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关键词:印度电⽹;特⾼压直流输电;特⾼压交流输电;全国电⽹;电⽹控制中图分类号:TM715⽂献标识码:A⽂章编号:1004-9649(200802-0065-04收稿⽇期:2007-11-13作者简介:何⼤愚(1931-,男,陕西西安⼈,⾼级⼯程师(教授级,前总⼯程师,兼职教授,CSEE 和IEEE ⾼级会员,从事电⼒信息调研和分析⼯作。
E -mail :0引⾔印度由分别包括⼏个邦(相当于我国的省的东部(ER 、北部(NR 、西部(WR 、南部(SR 和东北部(NER 5个⼤区组成。
东北部⼤区和北部⼤区之间由⼀狭长地区相连,称为“鸡脖地区(Chicken Neck Area ”,即印度将发展形成的“输电⾛廊”。
其能源丰富,以煤炭和⽔电为主,太阳能和风⼒资源也较充⾜。
将建成雅鲁藏布江下游⼤型2100万kW ⽔电⼚,200万kW 左右的⼤⽕电⼚也已建成⼗多座,以及百万千⽡级的核电⼚多座,并计划于2007年将核电发展到730万kW ;到2010年发展到2000万kW ,达到总装机量的7% ̄10%[1-2]。
由于主要电源位于东北部地区和东部地区,还有建在不丹境内的电⼚;电⼒负荷⼜主要集中在南部、西部和北部地区。
所以印度全国电⽹中的输电⽅向主要为“东电西送”,再辅以“北电南送”。
印度的电⼒⼯业由其“电⼒部(M inistry of Pow er ”全⾯负责,其所属的“中央电业管理局(Central Electricity Authority ,CEA ”负责技术,⾦融和经济⽅⾯以及协调统⼀⽅⾯的决策。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二O一一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院简介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成立于1951年,是中国电力行业多学科、综合性的科研机构,承担着为国家电网公司提供技术支撑和推动我国电力科技进步的重要使命,主要从事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关键技术、大电网安全稳定与控制技术、智能电网关键技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能源转换、信息与通信等技术研究,研究范围涵盖电力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各个方面。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自1978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是我国第一批具有研究生学位授权科研单位之一。
截至2010年6月底,拥有员工619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1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33人,中央直接联系的专家9人。
高水平的导师队伍为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30年来,中国电科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质量为本,为我国电力科技事业培养了大批高层次人才,他们绝大多数已成为电力战线上的中坚力量,为我国电力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我国学科最全、综合研究实力最强的国家级电力科研机构,中国电科院目前拥有11个研究所、12个产业公司、9个部级质量检验测试中心、1个研究生部、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和1个杂志社,建有主要实验室39个,其中:电网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力系统仿真国家工程实验室、特高压工程技术(北京)国家工程实验室、输配电及节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实验)中心、国家能源智能电网技术研发(实验)中心为国家级实验室。
中国电科院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接受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权。
产业发展方面,在电力电子、电网和变电站自动化、直流工程、电厂与工业控制技术、电力系统稳控装置、高压电气设备、新能源及能源转换、信息集成与信息安全、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产品、施工设备、施工机具、电站辅机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持续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并已经培育出一定的产业规模。
电网结构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中国电科院印永华)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印永华
2010年3月
1
内容提要
一、电网互联和规模扩大是电网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国外典型电网结构分析 三、关于我国互联电网构建方案 四、关于我国电网的安全稳定标准 五、关于加强电网结构和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性 六、特高压电网的安全性论证
2
前
言
建设坚强的电网,能够实现在更大范围内合理开发资 源,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和供电的可靠性与经济性,改 善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能,缓解环保及运输压力,取 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因此,结合我国国情,认真总结世界电网发展的历史经 验,充分认识和把握电网发展的客观规律,规划和建设 坚强的电网,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可靠的物质基 础,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
13
二、国外典型电网结构分析
瑞典1983年12月27日也发生类似事故:
一个400kV变电所在操作时电流互感器与断路器间的刀 闸损坏接地而全停,相当于长距离的南北共七回半输电 线断了两回;
55秒后剩下的线路也因过载、电压严重下降,导致保 护跳闸。
接着受端系统几个核电站跳闸,系统全停。
14
二、国外典型电网结构分析
如下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联网除了获得输电效益以外,还 取得了共享事故备用和调峰容量、水电互 补、跨流域补偿、提高供电可靠性、资源 优化利用等综合效益。
9
一、电网互联和规模扩大是电网发展的客观规律
(2)跨国界输电将使得供电紧张的国家 和地区有机会从相邻电网获得支援,从而 促进电力市场发展。 (3)互联电网都经历了由初期弱联系到 结构逐步加强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电网 的输送能力和安全稳定性能都相应得到提 高。 (4)大规模联网对电源、负荷分布及电 力市场变化的适应性强。
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系统调试概况

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系统调试概况
印永华;房喜;朱跃
【期刊名称】《电网技术》
【年(卷),期】2005()20
【摘要】国家电网公司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是我国第一个750kV电压等级的输变电工程,该工程的建设对西北电网750kV网架和国家百万伏级特高压电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介绍了该工程系统调试的概况,主要包括:系统调试的组织管理,系统调试工作大纲和调试方案,高新技术及新试验设备在试验调试中的应用,系统调试的试验项目和结果以及对该工程主要设备的评价。
【总页数】9页(P5-13)
【关键词】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超高压输电;系统调试;电力系统
【作者】印永华;房喜;朱跃
【作者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北电网有限公司;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2
【相关文献】
1.我国首条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概况及重要意义 [J], 严行健;薛一如;付慧
2.750kV示范工程系统调试中发电机自励磁研究 [J], 牛拴保;焦丽;史可琴;范越;万筱钟
3.750kV示范工程系统调试综述 [J], 杨万开;史可琴;范越;万筱钟;牛拴保;印永华
4.西北电网750kV兰州东至银川东输变电工程系统调试启动 [J], 赵瑞莉
5.西北750kV输变电示范工程系统调试结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特高压直流输电重要性丁宁

浅析特高压直流输电重要性丁宁发布时间:2021-09-10T00:47:50.901Z 来源:《福光技术》2021年11期作者:丁宁[导读] 随着国名经济的持续、高水平增长,电力需求日益旺盛,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加快。
预计到 2020 年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00GW。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山西太原 030032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用电量日益增长。
其中所有发达国家的发电量都能满足其负荷的需求,他们能做到大功率、高电压、长距离的输送电能。
而在我国供电能力却远远跟不上负荷的需求,电力行业的落后直接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里还需长期进行基础建设和基础工业的建设,这需要强大的电力能源来做为快速发展经济建设的坚实后盾。
在电力输送技术中,特高压直流输电具有输送距离长、容量大、控制灵活、调度方便的优点。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随着国名经济的持续、高水平增长,电力需求日益旺盛,电力工业的发展速度加快。
预计到 2020 年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00GW。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输电工程具有更高的输电能力和输电效率,实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大容量、远距离送电。
特高压直流输电就是满足这种要求的重要技术之一。
一、特高压直流输电的重要性特高压电网建设的迫切性特高压建设的必要性源于东部持续的电荒。
我国的用电需求主要集中在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 而能源富集地区则集中在西北部。
用电需求和供给发展不平衡 , 亟需加强跨区域送电能力。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
以南方五省区为例,云、贵两省一次能源保有量占 90%,但是广东经济总量占 67%,全社会用电量是其他四省区总量的 1.6 倍。
这种能源资源与消费市场‘逆向分布’,使西电东送成为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的必然选择。
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与南方电网分别规划了共约 5300 亿元的特高压直流及特高压交流输电。
美加_8_14_大停电事故初步分析以及应吸取的教训_印永华

10
Power System Technology
Vol. 27 No. 10
及时有效的信息交换,因此在事故发展过程中,无法 做到对事故处理的统一指挥,导致了事故蔓延扩大。 国际电网公司(ITC)追踪到大停电以前 1h 5min 的数 据,认为如果能够早一点得到系统发生事故的一些异 常信号,就可能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制止大停电事故 的发生。
美加“8·14”大停电事故初步分析以及应吸取的教训
印永华,郭剑波,赵建军,卜广全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5)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LARGE SCALE BLACKOUT IN INTERCONNECTED NORTH AMERICA POWER GRID ON AUGUST 14 AND LESSONS TO BE DRAW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特高压电网的初步规划
6.“十二五”初特高压电网初步规划方案
特高压交流电网将初具规模,受端形成联结华北-华中-华东的特 高压交流双环网; 陕北、蒙西煤电基地电力通过陕北-晋东南、蒙西-北京东两个特 高压交流输电通道送至受端特高压交流双环网;
四川水电基地通过乐山-重庆-恩施-荆门的经双回交流特高压线 路向重庆和受端特高压交流双环网输送;
15
特高压电网规划介绍(二)
2009.12
16
三、特高压电网的初步规划
1. 指导方针 科学论证、示范先行、自主创新、加快推 进。 2. 基本原则 符合国家发改委组织完成的电力“十一五” 规划。在电源上只是增加配合特高压工程 的坑口电站项目;在电网上主要是解决好 百万伏级骨干通道与500千伏联络线的过 渡配合问题,尽量避免重复建设。
23
三、特高压电网的初步规划
“十二五”初期特高压电网输送容量分析: “十二五”初国家特高压及跨区电网输送 容量达到6410万千瓦以上,约占全国总负 荷的10%。其中: 通过750kV、500千伏交流和±500千伏 直流输送容量约为3800万千瓦; 通过交流特高压输送容量约2610万千瓦。
14
二、交流特高压技术可行性
4. 综上所述,发展百万伏级电压输电技术的优点如下: (1)能满足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需要 (2) 适用于电网本身容量较大,电网间交换功率较多的 电网 (3) 节省输电走廊 (4) (5) (6) (7) 减少输电损耗 降低短路电流 减少输电瓶颈,适应电力市场开放 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臵
7
一、建设特高压电网的必要性
3.短路电流水平问题
从2005年到2010年,主要受端系统500千伏电网 短路电流水平大部分将接近或超过50千安。
到2015~2020年,主要受端系统短路电流水平 将接近或超过63千安,短路电流超标问题成为 电网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之一。
4. 站址、输电走廊越来越紧张,输变电工程建设 拆迁等本体外的费用大幅度增长。
29
三、特高压电网的初步规划
(2)开展试验示范工程具备的条件 特高压交流输变电是国际上最先进的输变电技 术,目前仅有个别国家做过工业性应用尝试。 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又是我国特高压的首个工 程,工程的建设方需要拥有充足的技术力量、 强大的研究能力、完备的试验手段和丰富的工 程建设管理经验。 国家电网公司在超高压电网的科研、规划、试 验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特别是西北750千伏 输变电示范工程的建设为组织实施百万伏级交 流示范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
三、特高压电网的初步规划
大型水电和煤电基地超远距离送电采用±800千伏级直 流方式。主要包括: 金沙江一期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二期乌东德和白鹤 滩等水电站送电华东、华中;锦屏水电站送电华东; 宁夏煤电基地送电华东; 呼盟煤电基地送电京津地区等。 特高压电网规划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 条件的变化,需要进行滚动、调整和优化研究。
30
三、特高压电网的初步规划
(3)交流特高压输变电试验示范工程的选择
本着上述“自主创新、标准统一、安全可靠、规模适 中” 的试验示范工程建设原则,经深入研究综合比较 提出供选方案,以求选择结果具有广泛意义上的示范作 用,达到指导今后交流特高压工程建设的目标。交流特 高压试验示范工程供选的两个方案如下:
5
一、建设特高压电网的必要性
1.实现电源和电网在统一规划下协调发展的需要
全国电网负荷水平、装机容量成倍增加,预 计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和装机容量是2005年水 平的2倍;一个国家预计在短短的15年内净增5 亿千瓦以上装机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发挥特高压电网的规模优势,引导电源集约 化开发,避免电源大起大落,最大限度地减少 重复建设。这是保证国家能源安全,服务于国 家宏观调控大局的一项战略性举措。
一级电压等级输电技术,包括百万伏
级交流特高压和±800千伏级直流特
高压两部分,简称国家特高压骨干电
网。
4
一、建设特高压电网的必要性 2005年是国家制定“十一五”发展 规划的关键之年。前一时期,国家电 网公司组织对各区域电网的中长期目 标网架进行了规划论证,重点研究了 主网架结构和电网发展的一些战略性 问题,包括需要引入更高一级电压等 级问题的必要性,归纳起来,主要有 以下几点:
27
三、特高压电网的初步规划
7. 关于交流特高压输变电试验示范工程 (1)交流特高压输变电试验示范工程的基本原则 自主创新的原则。交流特高压输电技术属于国 际前沿技术,极具挑战性,我国发展交流特高 压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同时,必须结合我 国电网发展趋势和特点走自主创新之路。 标准统一的原则。要以试验示范工程为依托, 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特高压技术规范和标准,经 过实践验证后加以推广。
目前,西北750千伏输变电设备国产化已取得较大突破, 为百万伏级特高压技术装备研发和使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12
二、交流特高压技术可行性
最近,国内外科研、设计、设备制造等企 业对特高压设备制造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 深入研究,一致认为,国内科研、设计单 位和输变电设备制造企业基本具备自主开 发研制百万伏级输变电设备的条件和基础。 通过技贸结合可以逐步实现特高压设备国 产化。
28
三、特高压电网的初步规划
安全可靠的原则。试验示范工程应避开高海拔、 重冰区。系统联结方案应有利于电网安全稳定 运行。同时,试验示范工程要与500千伏电网有 效衔接,当特高压线路故障时500千伏电网在不 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应保持稳定运行。 规模适中的原则。发展特高压的目标之一是实 现远距离大容量输电。因此,为充分反映特高 压技术运行特性,试验示范工程长度不应少于 300千米,最好选择在400~800千米的范围。
24
三、特高压电网的初步规划
在特高压电网输送的2610万千瓦容量中:
按电源结构和布局分类,晋陕蒙等煤电 1280万千瓦(送华北、华中、华东分别为 360、340和580万千瓦);西南水电550万 千瓦(送华中东部、华东分别为400、150 万千瓦);受端电源780万千瓦。
25
三、特高压电网的初步规划
特高压电网规划介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总工程师 印永华
1
特高压电网规划介绍(一)
2009.11
2
主要内容
一、建设特高压电网的必要性 二、交流特高压技术的可行性 三、特高压电网的初步规划 四、特高压电网的初步技术分析
3
一、建设特高压电网的必要性 我国发展特高压指的是在现有500
千伏交流和±500千伏之上采用更高
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将形成两个送端、一个受端环网的格局。
华北-华中-华东的特高压交流大同步网将采用直流与西北电网、 东北电网和南方电网实现联网。全国形成华北-华中-华东、西北、 东北、南方四个主要的同步电网。
21
三、特高压电网的初步规划
7.2020年特高压目标电网初步规划方案
在华北、华中和华东进一步构建坚强的交流特高压网架,蒙西、 陕北、晋东南、内蒙锡盟、宁夏和关中煤电基地以交流特高压分 散接入南北方向多条大通道上; 四川水电经交流特高压通道向重庆、华中和华东输送; 2020年或 稍后,川渝断面将包括3回特高压线路和7回500kV线路,在川渝东 西方向特高压网架形成“一个通道、三回线路、三个站点(雅安、 乐山、铜梁)”的格局,东送能力可达到1800万千瓦。 淮南坑口电站和徐州坑口电站也接入特高压输电网架中间枢纽点 上; 为节省走廊,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优先考虑按同塔双回路建设。
11
二、交流特高压技术可行性
2.国内情况
我国将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列入国家“七五”、“八五” 和“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科研机构做了大量工作,取 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包括:我国更高一级电压输电 方式和电压等级选择问题;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和典型变 电所的分析论证;特高压输电系统过电压、绝缘配合及 输电线路对环境影响的研究等等。
26
三、特高压电网的初步规划
在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送的2.01亿千瓦容量中:
按交流和直流分类,通过百万伏级交流特高压 输送的容量约为1.25亿千瓦,通过±800千伏级直 流输送的容量约为7600万千瓦。 按电源结构和布局分类,晋陕蒙宁、哈密、呼 盟等煤电1.05亿千瓦,西南水电5000万千瓦,受 端电源3400万千瓦,俄罗斯远东水电630万千瓦, 哈萨克火电630万千瓦。
10
二、交流特高压技术可行性
1.国外情况 上世纪自60年代开始,美国、前苏联、意大 利、日本及巴西等国家都先后制定了特高压输 电规划和开展试验研究工作;前苏联和日本分 别建设了交流百万伏级输变电工程,目前均降 压500千伏运行。 国外特高压技术发展迟缓主要是由于用电市 场趋于饱和,增长空间有限,在已有的交流输 电网上采用FACTS技术可以满足发展需要。俄罗 斯则主要与前苏联解体有关。
19
三、特高压电网的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规划
5.特高压电网的发展思路 着眼于能源资源优化配臵的需要,以构建华中-华北坚 强的同步电网为核心,以晋陕蒙宁煤电基地和西南水电 开发为契机,在华北与华中电网率先建设贯通南北的百 万伏级交流通道,将华中与华北构筑成为联系紧密的同 步电网。 由于华东电力市场空间庞大,需要大规模地接受来自晋 陕蒙煤电基地和西南水电基地的电力,华中-华北同步 电网的范围将通过百万伏级交流特高压扩大到华东电网。 在华北、华中和华东建成坚强的特高压网架,西南水电 外送采用特高压交流或直流,共同形成覆盖大电源基地 和负荷中心的特高压电网。 全国电力流向总体上呈现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格局。
8
一、建设特高压电网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