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合集下载

高中音乐教案《历史悠久亚洲传统音乐》

高中音乐教案《历史悠久亚洲传统音乐》

高中音乐教案《历史悠久亚洲传统音乐》一、引言亚洲传统音乐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音乐文化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底蕴。

通过学习亚洲传统音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音乐形式,拓展他们的音乐视野,增长他们的艺术修养。

本教案旨在通过介绍亚洲传统音乐的起源、特点和代表性作品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亚洲传统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亚洲传统音乐的起源与发展;•掌握亚洲传统音乐的基本特点;•熟悉亚洲传统音乐中的代表性作品。

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理解亚洲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能够欣赏并表达对亚洲传统音乐作品的个人见解。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亚洲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欣赏多元文化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和艺术素养。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历史与起源亚洲传统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古代的亚洲各国。

这部分内容将介绍亚洲传统音乐的起源、流派和发展历程,并展示其独特的魅力。

2. 特点与风格亚洲传统音乐的特点与风格千差万别,每个国家甚至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

这部分内容将重点介绍亚洲传统音乐的特点、乐器、演奏方式和音乐风格,例如中国的古琴、日本的箏、印度的印度长笛等。

3. 代表作品欣赏通过对亚洲传统音乐的代表性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亚洲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

这部分内容将选择一些典型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如《流水行云》、《樱花草》、《印度之声》等,进行深入的解析和欣赏。

四、教学方法•授课讲解:通过讲解、示范和演示等手段,介绍亚洲传统音乐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等内容。

•听觉欣赏:通过播放亚洲传统音乐的录音或视频,引导学生聆听并欣赏音乐作品,培养其音乐审美能力。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亚洲传统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创作表演:鼓励学生创作属于自己的亚洲传统音乐作品,并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音乐才能和想象力。

高一音乐鉴赏课件第十节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高一音乐鉴赏课件第十节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星星索》欣赏:

作品分析: 《星星索》是一首印度尼西亚克隆宗歌曲。是一首在托巴湖地区,经常驾船在湖上航行, 在划船时用“星星索”的哼声为划船是船桨起落做节奏 伴衬,歌曲由此得名。 这是一首优美的情歌,表达对心爱的姑娘的深切思 念。曲调徐缓、悠扬、带有哀伤色彩,每句节奏前紧后 松,唱法柔和、松弛。全曲节奏徐缓而带有摇晃感,歌 声委婉、抒情、深沉、真挚。全曲以固定音型“星星索” 作为伴唱。
《四岁的红鬃马》表现了蒙古人对自己亲密伴 侣----马的热爱。体现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和交 融,歌声使人的心灵得以纯化和升华,令人进入 一种新的境界。
蒙古音乐欣赏:
《草原恋》蒙古歌曲 《万马奔腾》马头琴曲

• • •
小结:蒙古民间音乐的主要特点
蒙古族音乐以与游牧生活相联系的民歌和说唱 为主。 蒙古族音乐基本上是以不带半音的五声音阶构 成,其中每个音都可作为调式主音。 蒙古民族音乐的节奏大致有两类;一类是节奏比 较清楚,常见的是二拍子或四拍子,虽有复合 拍子,但其性质仍为二拍或四拍。另一类节奏 则很不明显,速度也较缓慢,实际上许多乐曲 的节拍是不能用小节线来划分的。因此可以说, 蒙古民歌是一种“曲调性强,节奏性弱”的歌 曲。 蒙古常用的乐器是马头琴、火不思、四胡、以 及笛子等。
《星星索》欣赏:
1.学习演唱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的
片段,谈谈克隆总歌曲的特点。
2.在欣赏和演唱歌曲时,用固定句型的
“啊,星星索”来作歌曲的伴唱。可用 四声部固定音型合作为歌曲的伴唱。
3.印度民间音乐
印度是世界上人种、宗教、文化和音乐方面种类最为 繁杂的地区之一。印度音乐受波斯、希腊、蒙古、阿拉 伯文化的影响。外来影响与印度原有文化相融合,形成 完整、独特、绚丽多彩、特色鲜明的印度音乐文化。印 度音乐与宗教、神话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古典音乐更 为突出。 “拉格”是一种旋律的程式、框架。“塔拉”是印 度音乐复杂节奏节拍体系的总称。印度音乐的特点之一, 是形成一种装饰性乐句和装饰音体系,而且种类繁多, 音乐的进行很少为直线式,而多为曲线形、波浪式和螺 旋式,形成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如怨如诉,绵延 不断的旋律。 印度音乐有丰富多样的器乐体系,有人称为“弦乐 之国”。印度民间音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多为歌舞 形式。(课本73页)

亚洲音乐

亚洲音乐

《四岁红鬃马》
1、这首歌曲表现了蒙古人的一种什么情感? 表达了蒙古人对自己亲密伴侣——马的热爱。体 现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和交融。各声使人的心灵得 以纯化和升华, 令人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2.乐曲开头属于蒙古民歌中的长调还是短调?
它是印度这个弦乐之国, 最精巧的一种弓弦乐器— —萨朗吉演奏的,这个印 度的“小提琴”,是由硬 木雕出来的,长方形,有 4根弦,10—20根共鸣弦, 演奏时可坐可站。在印度 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西方 传入的乐器如小提琴、吉 他等都彻底地印度化了, 灵魂完全属于印度,这件 乐器(出示演奏图)音色 和吉他非常接近,被称为 “西塔尔”,这些都说明 印度传统音乐强大的生命 力
二 ·印度 《 欢 迎 》
印度传统舞蹈的特点:
节奏感很强烈,善于用头、肩颈、跨和手夸张地舞动
印度传统音乐的特点: 波浪式、曲线式、螺旋式的音乐进行,如怨如诉、绵延不 断的旋律;蜿蜒曲折的西塔尔、令人肠断的笛声、浓郁带鼻 音的歌声;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强烈多变的鼓声和节 奏;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演奏……这些构成了一幅幅绚丽 多彩的印度音乐画面,使人为之惊叹、迷惑、倾倒和陶醉。
阿拉伯和伊朗等国的民间乐器——卡曼贾
引子 西塔尔、萨朗吉 . 鼓、铃 缓慢、自由
A
西塔尔、萨朗吉、鼓、铃 抒情、柔美
B
西塔尔、萨朗吉、笛子、鼓、铃 抒情、柔美
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
和谐
和平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一·蒙古国民歌
呼麦 这是一种叫“呼麦”的歌唱艺术,是蒙古 国人民和我国蒙古族人民中特有的一种民间唱 法,由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这种方法只有 经过特殊的练习才能掌握,一般传男不传女, 但最近已有女性进入这个领域,也引起了我国 音乐界的重视,现在内蒙古歌舞团的音乐家们 已开始学习“呼麦”。

印尼情歌星星索 教学设计

印尼情歌星星索 教学设计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印尼情歌《星星索》概述:本单元是第五单元第一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中的一个作品,印度尼西亚的歌曲《星星索》。

教学目标分析: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对印度尼西亚音乐产生兴趣,拓宽文化视野,尊重多元文化,树立多元文化价值观。

2、过程与方法:聆听、学唱《星星索》,对比欣赏《宝贝》《梭罗河》等具有印尼特色的作品,体验印尼音乐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欣赏、讨论、比较、实践等方法进行赏析。

3、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印度尼西亚音乐风格,了解什么是克隆宗唱法。

(2)学会判断克隆宗唱法中节奏前紧后松的特点,以及唱法。

(3)演唱《星星索》了解称词及旋律的特点。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1)设计思路:创设问题情境——视听结合欣赏——自主合作探究——总结提高(2)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学过程:导入:1、展示四件东西(帽子、太阳镜、等)猜猜本课课题2、导言今天,我们即将启航,开始一趟浪漫歌曲之旅,前往什么地方呢?我来为大家揭晓。

(播放课件:印度尼西亚风情图片,背景音乐《椰岛之歌》)3、开启之旅之前,我来考考我们这些聪明的游客,能不能请一位同学来说说你所了解到的印度尼西亚音乐具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印度尼西亚是个100多民族的国家有千岛之国的美称,音乐形态多种多样,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佳美兰音乐,是他们的国宝,不同类型的歌曲表现特定的内容,爱情、思乡,大多节奏缓慢)4、点明本课学习重点师:知识从来就是温故而知新的,到底什么原因让印度尼新亚的音乐有这样的特点呢?在我们的旅程中同学们自然会明白。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初步体验印尼歌曲风格特点,引出课题。

通过师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环节:一、印度尼西亚音乐简介欣赏《星星索》(1)想象画面,完整聆听(2)找找各种有特色的唱法小结:师生交流,回答问题(1)(2)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精神体现;给予学生的学习成果正面的肯定和评价,加深学生对印尼歌曲风格的理解。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走近印度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走近印度

师: , 好 我们 就采 用大 家觉 得适 合 的方式 来表 现 。( 用 敲 击桌 子 的方式 表现 )
体验 要 求 :1 )强 调强 、 拍敲 击方 式方法 弱 2 敲 击 过程 中努 力 表现 和 体会 印度 音 乐 动感 的风格 )
特 点
因?是 不是 也和 它 的节 拍有 密切 的关 联 呢 ?带着这 个 问题 ,
> > >
拍多 以组 合形 式 出现 , 比如 说 我们 刚 刚介 绍 的 2 42的 ++
组合 , 比如 说 3 4 3 1 拍 子 等 等 , 还 ++ 的 0 而且 塔 拉 是 一 种 节拍 周期 的形 式 ; 乐 中 , 音 他们 会 以某种 节 拍组 合 为 单位 拍 , 断循环 进行 , 不 甚至 把 原有 的节 拍进 行 即兴 的变 化发 展 , 生不 同 的重 音 , 而 形成 了 印度 音 乐动 感 , 情 的 产 从 激
生 : 乐给 人感 觉 很动感 , 音 激情
A 根据 节奏 特 点 , 择表 现 方式 、 选
师 : 么在 跟 随 音乐 之 前 , 想 先 问大家 一个 问题 , 那 我 刚刚我 们用 拍手 的方式 感 受 了这组 节拍 ,你们 觉 得 拍击
的效果 如何 ?
生 : — —
师 : 家 都 觉 得 印度 音 乐很 明快 , 感 , 弱 的对 比很 大 动 强
的表 现 一下这 组节 拍 , 打边 思考 。 边 3 表现 节奏 、
( 欣赏 歌 曲 o 》 感 受音 乐特 点 一) i, l 带 问题 欣 赏 : 、 思考 : 这首 歌 曲具有 什么 样 的风格 特 点 ? 2 讨 论交 流 : 成音 乐特 点 的原 因 、 形 师 : 首歌 在 音乐 风格上 有什 么特 点 ? 这

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 和谐

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 和谐

亚洲音乐的特点
东方音乐具有与西洋音乐明显不同的风格和 特殊的艺术魅力。千姿百态、色彩斑斓的亚 洲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折射出亚洲各地区、 各民族人民的多彩生活,他们发端于东方文 明,具有悠久的历史,根植于人民的生活。 东方各国的音乐艺术是亚洲各民族人民根据 自己的审美标准创造出来的,为他们所喜闻 乐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印度歌舞
印度音乐的特点
印度音乐的特点之一,是形成一种装饰性乐句 和装饰音体系,而且种类繁多,音乐的进行很少 为直线式,而多为曲线形、波浪式和螺旋式, 形成各种各样的滑音、装饰音,如怨如诉、 连绵不断的旋律。 印度传统音乐的表演具有很强的即兴性。 印度音乐有丰富多样的器乐体系,有人称之 为弦乐之国。 印度的民间音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多为 歌舞形式。
亚洲音乐神韵——大自然 和谐 和平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欣赏《四岁的红鬃马》



《四岁的红鬃马》是一首蒙古国民歌。演唱形式是 马头琴伴奏的男声“呼麦”演唱。歌曲表现了蒙古 人对自己的亲密伴侣——马的热爱。 “呼麦”这一特有的音乐演唱形式丰富了这首乐曲 的表现力,它巧妙地将人声演唱技巧与器乐技巧相 结合,形成了乐曲的独特音乐风格和特有的民族音 乐表现形式。 歌曲分为前后两个部分。
欣赏《欢迎》


《欢迎》是印度拉 贾斯坦的一首著名 民间乐曲。乐曲具 有鲜器。 乐曲分为引子和两 个乐段(A、B)
乐器介绍
萨朗吉
印度民间乐器,是最精巧的弓弦乐 器,被称为”印度的小提琴”,音色 柔美、抒情,善于模仿人声.
蒙古歌舞
蒙古民间音乐的主要特点:
• 以游牧生活相联系的民歌和说唱为主. • 蒙古民族音乐基本上是不带半音的五 声音阶构成,其中每个音都可作为调式 主音. • 蒙古民族音乐的节奏大致有两类:一类 是节奏比较清楚;另一类节奏很不明显, 速度也较慢.

高中音乐教案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1)

高中音乐教案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1)

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和《星星索》等几首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2、学生学唱《星星索》,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亚洲音乐,特别是东南亚---印尼和南亚——印度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分四个声部视唱《星星索》并用肢体语言,感受克隆宗歌曲的特点;用手划出划旋律线,体现印度音乐旋律特点的线条。

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来看这幅地图,图上画的是哪个洲呢?(亚洲)我国和邻国所构成的亚洲就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

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音乐文化,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揭开亚洲音乐神秘的面纱!二、教授新课(一)亚洲传统音乐整体概知(提问) 亚洲可分为哪几个音乐文化区?影响各区音乐文化的国家或地区有哪些?(回答)完成图表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中国)、南亚(孟加拉、印度)、东南亚(中国、印度、伊斯兰、欧洲)、中亚和西亚(古希腊罗马古埃及、古波斯、伊斯兰(古阿拉伯音乐))。

(二)东亚-----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带着问题听音乐)1、在东亚有一种神奇的唱法,一个人唱出两种声音?有谁听说过吗?(了解呼麦唱法,书71)2、聆听乐曲分为几部分,属于蒙古民歌中的长调还是短调?你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提示学生根据以前听过的蒙古歌曲谈谈蒙古音乐长短调的风格特点)乐曲开始,马头琴奏出徐缓悠扬的前奏。

第一部分,响起呼麦的声音具有蒙古长调的特点,节拍自由,节奏徐缓、宽松,乐曲非常辽阔、奔放、抒情、恬静。

第二部分具有短调特点,节奏密集,曲调欢快、跳跃,情绪热烈欢快。

刻画了生气勃勃的红马的形象,像是按奈不住的激情迸发而出,表现出草原上欢快的情景。

3、表达了人们什么情感呢?书71(三)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1、第二站我们去“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去听一听。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新课标”视野下中学音乐课主题式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组——善美仁心主题教学设计《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教学设计课程名称: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课时:1课时学段学科:高中音乐教材版本:人音版作者:张雪云学校:陇县第二高级中学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卡姆》与《星星索》音乐作品,感受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激发对不同形式音乐的热爱之情。

2.通过学习聆听体会让学生认识民族传统的音乐是全人类共同创造的宝贵财富,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从区域、民俗看亚洲民间音乐,这才是人类生命的本真反映。

3.“言之不足,歌之、歌之足,舞之蹈之”,以此让学生来感知向真、向善、向美的旋律语言,认识音乐语言表现人们在生活劳动中情绪的喜、怒、哀、乐是不分国界的。

【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听——唱——分析——律动——讨论——活动实践——点评”的方法对作品进行层层深入地学习。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对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亚洲音乐的聆听认识亚洲五个区域音乐的特点。

2.通过听《四岁的红鬃马》、模唱、做律动《星星索》,《巴雅提木卡姆》、用笔画符号线条《欢迎》,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曲子西亚的音乐的艺术魅力。

3.让学生通过体验和声和体验呼麦的神奇,通过律动和学唱东南亚《星星索》的曲风感受音乐的节奏感。

4.认识西亚音乐木卡姆音乐风格创作特点,无论是五声音阶还是七声音阶和十四平均律都构成不同的区域音乐,认识马头琴、三味线、萨朗吉、卡曼贾的音色和构造,体味其独特性。

二、导学重难点A教学重点1、亚洲音乐的概况及其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的学习。

2、了解“呼麦、萨朗吉、克隆宗”的音乐特点。

B教学难点1、分声部视唱《星星索》并用肢体语言,感受克隆总歌曲的特点。

2、用小小的标志号随手画出印度《欢迎》音乐的旋律特点,感知南亚音乐多样的音阶调式和独特的的装饰音。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同于专业的音乐学习者,他们对于音乐文化大部分是陌生的,没有专业的音乐基础,没有进行过准确的发声练习,缺乏音乐熏陶的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歌曲中的人声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总结:
1、表达了蒙古人对自己亲密伴侣——马的热爱。体现了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和交融。各声使人的心灵得以纯化和升华,令人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2、乐曲开头属于长调,舒缓。
3、这是一种叫“呼麦”的歌唱艺术,是蒙古国人民和我国蒙古族人民中特有的一种民间唱法,由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这种方法只有经过特殊的练习才能掌握,一般传男不传女,但最近已有女性进入这个领域,也引起了我国音乐界的重视,现在内蒙古歌舞团的音乐家们已开始学习“呼麦”。
接下来,我们就来观看一段印度影片《兄弟情谊》片段中的歌舞表演,注意其节奏和舞蹈动作,他们善于使用身体的哪些部位来表现情感?能够用手和脚等跟随一起舞动。
学生回答:节奏感很强烈,善于用头、肩颈、跨和手夸张地舞动。
总结印度传统音乐的特点:(出示课件,学生完成拓展与探究第3题)
波浪式、曲线式、螺旋式的音乐实行,如怨如诉、绵延持续的旋律;
请坐下!
二、导入
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亚洲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亚洲传统音乐具有悠久的历史,亚洲灿烂的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
(屏幕上出示亚洲区域图,由学生上来指出五个音乐文化区的位置)
欣赏阿塞拜疆《巴雅提木卡姆》的片段,学生结合书本,感受中亚的音乐风格(调式、节奏和音乐情绪)
总结:独特的旋律小调——木卡姆调式,节奏变化多样,风格柔和持重,抒情含蓄。
我国新疆也有木卡姆,课件出示“十二木卡姆”演奏图片,欣赏新疆“十二木卡姆”片段并与阿塞拜疆《巴雅提木卡姆》比较:前者是热烈奔放的风格。(结合拓展与探究第5题)
教学重点
掌握亚洲音乐,特别是南亚——印度和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用手划出体现印度音乐旋律特点的线条;分两个声部视唱《星星索》并用肢体语言感受克隆宗歌曲“一松一紧”的特点
课间大屏幕显示课题: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背景音乐是《梭罗河》)
一、组织教学
上课!(学生起立)
同学们,今天老师将以一种新的方式向你们问好,Namaste!它表示早安、晚安和你好的意思。你们能够双手合十表示回敬,一起说:“Namaste!”
历史悠久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洲传统音乐
教学目标
1.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欢迎》、《巴雅提木卡姆》和《星星索》等几首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2.学生自学亚洲音乐的概况,了解亚洲各地区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密切关系,加深对亚洲传统音乐风格的理解。
3.学生观看印度影片片段、分两个声部学唱《星星索》,理解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
钢琴上弹段旋律(《樱花》),提问是什么音乐?学生回答。师介绍这首歌曲属于日本的都节调式:
师哼唱正在热播的《大长今》主题歌《希望》,提问这是哪个国家的音乐,学生回答是韩国。对了,它的创作素材来自于朝鲜古老民歌《拮梗谣》。这首曲子和《樱花》,都是吸收了中国传统音乐而被民族化了,它们都属于亚洲哪个文化区域呢?回答:东亚。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印度拉贾斯坦的一首民间乐曲,由萨朗吉主奏的《欢迎》片段,请思考用怎样的线条来表示这首曲子的音乐实行?
课件出示:(印度泰姬陵背景出示《欢迎》的结构和音乐情绪)
引子AB
西塔尔、萨朗吉西塔尔、萨朗吉、鼓、铃西塔尔、萨朗吉、笛子、鼓、铃
缓慢、自由抒情、柔美抒情、柔美
欣赏的时候给予提示:特别是演奏乐器和音乐情绪。
蜿蜒曲折的西塔尔、令人肠断的笛声、浓郁带鼻音的歌声;
各式各样的滑音、装饰音,强烈多变的鼓声和节奏;
变化多端的即兴演唱、演奏……
这些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印度音乐画面,使人为之惊叹、迷惑、倾倒和陶醉。很多现代音乐家,都热衷于从印度音乐中寻找灵感。
(二)
对于南亚音乐,同学们是否了解了呢?那么,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文化区域的音乐呢?
三、新课
(一)
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老师所说的Namaste是哪个国家的语言吗?(学生都在猜测)
它是印度语言,处于哪个音乐文化区呢?(学生回答:南亚)这个国家虽然经济文化相对比较落后,但文化相当繁荣,比如印度的美女(课件出示四张印度美女像),最近的几届世界小姐选举都由印度小姐当选。
下面,请同学们看“拓展与探究”第4题,聆听三个音乐片段,判断它们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背景是一张印度音乐的演奏图)
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东亚另外一个国家——蒙古国,还记得在《独特的民族风》中介绍过我国蒙古族的代表性乐器——马头琴吗?蒙古国却把马头琴的演奏和人声的演唱实行了结合。
欣赏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回忆并思考(课件):
1、这首歌曲表现了蒙古人的一种什么情感?给你怎样的心境?
2、乐曲开头属于蒙古民歌中的长调还是短调?
有的同学已经会用手臂和手指大胆地划出旋律的音乐实行,有:波浪线、曲线、螺旋线等,然后鼓励大家一起跟着音乐感受。
印度音乐根深叶茂,除了刚才欣赏的民间音乐以外呢,还有五类,分别是:古典音乐、轻古典音乐、部落音乐、泰戈尔音乐和电影音乐,几乎每一部印度影片中都有歌舞表演,这与他们传统的艺术保护政策相关,印度政府、工商企业乃至于全社会都对传统音乐和舞蹈实行保护。
第一段:小提琴优美、含蓄第二段:二胡柔美、深沉第三段:?
它的音色有点接近什么啊?(学生回答:小提琴)
对了,它是印度这个弦乐之国,最精巧的一种弓弦乐器——萨朗吉演奏的(出示图片),这个印度的“小提琴”,是由硬木雕出来的,长方形,有4根弦,10—20根共鸣弦,演奏时可坐可站。
在印度有一种奇特的现象,西方传入的乐器如小提琴、吉他等都彻底地印度化了,灵魂完全属于印度,这件乐器(出示演奏图)音色和吉他非常接近,被称为“西塔尔”,这些都说明印度传统音乐强大的生命力。
(三)
这首采用“人声器乐化”的演唱形式具有东亚音乐的特点,但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有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那么,属于伊斯兰文化的中亚音乐又有怎样的风韵呢?这首《巴雅提木卡姆》将给你们带来别样的风情。它的主奏乐器是流行于阿拉伯和伊朗等国的民间乐器——卡曼贾。
课件出示图片:卡曼贾:弓弦乐器,用半个椰子壳做成,4根弦,流行于我国西藏地区的卡曼贾称为“根卡”。(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