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ppt课件

合集下载

子宫内膜癌培训演示ppt课件

子宫内膜癌培训演示ppt课件

社会支持
03
利用社区资源,为患者提供康复指导、互助小组等社会支持网
络,让患者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THANKS 感谢观看
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但研究表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 雌激素过度刺激、遗传因素、肥胖、 高血压、糖尿病等。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子宫内膜癌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 瘤中占比较高,发病率逐年上升

年龄分布
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和绝 经后女性,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
地域和种族差异
不同地域和种族间子宫内膜癌的发 病率存在差异,发达国家发病率高 于发展中国家,白人女性发病率高 于黑人女性。
02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生理
病理分型与特点
内膜样腺癌
占80%~90%,根据腺体分化程 度分为3级,属高分化腺癌。
浆液性癌
占1%~9%,恶性度高,易有深 肌层浸润和腹腔播散,以及淋巴 结及远处转移,无明显肌层浸润 时也可能发生腹腔播散,预后差

01
03
02 04
黏液性癌
占5%,肿瘤50%以上由细胞外 黏液组成。
淋巴结转移
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较差 ,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
肌层浸润深度
肌层浸润越深,预后越差。当肌层浸润深 度≥1/2时,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
03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通过经阴道或腹部超声,观察子宫内 膜厚度、形态及回声情况,判断是否 存在异常。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放化疗相关并发症应对
放射性肠炎
表现为腹痛、腹泻等,可给予止泻药、抗炎药等治疗,同时调整 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骨髓抑制

子宫内膜癌ppt课件

子宫内膜癌ppt课件
精选编辑ppt
转移途径
➢血行转移
• 少见 • 晚期转移至肺、肝、骨等处
精选编辑ppt 14
子宫内膜癌FIGO-2009分期
精选编辑ppt 15
临床表现
阴道 流血
绝经后 阴道流血
未绝经 者经量增 多、经期 延长或经 间期出血
阴道 排液
疼痛
全身 症状
早期多为 浆液性或 浆液血性 排液
晚期合并 感染脓血 性排液, 并有恶臭
癌瘤浸润 周围组织 或压迫神 经 侵犯宫颈, 宫腔积脓 时,下腹 胀痛及痉 挛样疼痛
晚期病人
消瘦 发热 贫血 恶病质 全身衰竭
16
精选编辑ppt
诊断
诊断根据: 病史、症状、体征
确诊: 分段刮宫病理检查
➢ 病史 高危因素 老年、肥胖、长期服用雌激素, 他莫西芬 绝经延迟、不孕或不育
➢ 临床表现 症状 体征
60-70岁 不常见 萎缩 乳头状浆液性或混合 性、透明细胞癌等 不清楚 迅速
腹膜 不常见 差 10%~20%
精选编辑ppt
内膜癌与HVPCC
遗传性非息 肉病性结直肠癌
HNPCC
子宫内膜腺癌 是HNPCC的部 分症状,约60% 的HNPCC妇女 发生子宫内膜
病变
16%以上的子宫 内膜癌患者有 患子宫内膜肿 瘤的一级亲属, 其中部分病例 可能是继发于 HNPCC
5.2%呈冲洗液阳性,5年生存率67%;而没有阳性冲洗液 的肿瘤5年生存率为85%
24
精选编辑ppt
治疗---手术加放射治疗
➢ Ⅰ期患者腹水中找到癌细胞 ➢ 淋巴结可疑或已有转移 ➢ 深肌层已有癌浸润
术后加用60Co或直线加速器外照射 Ⅱ、Ⅲ期患者根据病灶大小,可在术前 放疗,放 疗结束后进行手术

子宫内膜癌PPT课件

子宫内膜癌PPT课件
个体化治疗
根据每个患者的基因组、表型和临床特征,制定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跨学科合作
加强医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的合 作,以加速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的进程。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调有关。
病理学诊断
组织病理学诊断
通过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肿 瘤细胞的形态、大小、染色深浅等特 征,确定肿瘤的性质和分化程度。
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肿瘤细 胞表面的抗原标志物,有助于鉴别肿 瘤的类型和来源。
分期与分级
分期
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是根据肿瘤侵犯的深度和范围来划分的,通常采用国际妇产 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
内分泌失调
遗传因素
长期无排卵或稀发排卵,以及雌激素水平 过高,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部分子宫内膜癌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 可能与遗传有关。
炎症与感染
其他因素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宫颈糜烂、宫颈息肉 等慢性宫颈炎,以及阴道滴虫、真菌等感 染可能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也是子宫内膜癌 的高危因素。
子宫内膜癌PPT课件
目录
• 子宫内膜癌概述 •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 •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与护理 • 子宫内膜癌的科研进展
01 子宫内膜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在子宫内膜的 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是女性生 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分类
根据组织学类型,子宫内膜癌可 分为腺癌、腺鳞癌、透明细胞癌 等。
放疗与化疗
放疗
放疗与化疗的副作用
通过放射线杀死癌细胞,适用于晚期 或局部复发的患者。

子宫内膜癌护理PPT课件

子宫内膜癌护理PPT课件

肥胖:肥胖女性患 子宫内膜癌的风险 较高,可能与雌激 素水平过高有关。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
01 03 05
阴道出血:不规则阴 道出血,月经周期紊 乱,经期延长或缩短
盆腔肿块:盆腔检查 可发现肿块,可能与 肿瘤生长有关
贫血:由于长期出血, 可能导致贫血,表现 为头晕、乏力等症状
02 04
腹部疼痛:下腹部疼 痛,可能与肿瘤压迫 或侵犯周围组织有关
影像学检查:通过B超、CT、MRI等检 0 2 查,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和扩散情况
肿瘤标志物检测:通过血液检查,检测 0 3 肿瘤标志物水平,辅助诊断
临床症状分析: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 0 4 征,综合分析诊断结果
3
子宫内膜癌的治 疗
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包括子宫切 除术、淋巴结清扫术等
放射治疗:包括外照射、 内照射等
03
及时治疗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炎、 04
避免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如避
子宫肌瘤等。
孕药、激素替代疗法等。
05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 06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吸烟、饮酒、
保持外阴清洁等。
接触辐射等。
护理效果评估
评估指标:包括患者生活质量、
01
疼痛程度、心理状态等 评估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 02 观察等方式进行 评估频率:定期进行评估,如每
子宫内膜癌护理PPT 课件
x
目录
01. 子宫内膜癌概述 02.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 03.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04. 子宫内膜癌的护理
1 子宫内膜癌概述
子宫内膜癌的定义01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发生在子宫 内膜的恶性肿瘤
03
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激素水 平异常、肥胖、糖尿病等

子宫内膜癌介绍PPT培训课件

子宫内膜癌介绍PPT培训课件
预防性抗生素使用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情况,合理选用抗生素,预 防术后感染的发生。
切口护理
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切口感 染。
出血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
术前评估
01
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
等,以了解患者的出血风险。
术中止血措施
02
在手术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如使用止血药、电凝等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提 供心理支持和康复治疗服务, 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和治疗 过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 自信心。
推动多学科协作和综合治 疗
加强妇科、肿瘤科、放疗科、 化疗科等多学科之间的协作和 交流,推动综合治疗模式的发 展和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加全 面和有效的诊疗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常用药物包括紫杉醇、顺铂、阿霉素等,可单独使用或联 合用药。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
注意事项
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副作用,需密切监测患者反应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患者需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术后感染防控策略
严格无菌操作
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 范,减少术中污染的可能性。
B超可用于监测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 果,如观察肿瘤缩小情况、评估子宫 内膜厚度变化等。
B超能清晰显示子宫肌层与内膜的界 限,有助于评估肿瘤浸润肌层的深度 ,为临床分期提供依据。
MRI在子宫内膜癌中诊断优势
高分辨率成像
MRI具有高分辨率成像能力,可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癌的病灶大小 、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辅助分期
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 ,CT可辅助进行子宫内膜 癌的分期,为制定治疗方 案提供依据。

子宫内膜癌科普宣传PPT课件

子宫内膜癌科普宣传PPT课件

靶向治疗
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逐渐应用于子 宫内膜癌的治疗。
这类治疗方法的效果和适应症正在不断研究 中。
如何改善生活质量?
如何改善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
癌症患者需重视心理健康,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参与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交流可以减轻焦虑。
如何改善生活质量? 营养管理
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耐受性。
谁会得子宫内膜癌?
高风险人群
绝经后女性、肥胖女性和有家族史的女性等 属于高风险人群。
此外,长期服用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女性也需 特别关注。
谁会得子宫内膜癌? 症状
子宫内膜癌的常见症状包括异常阴道出血、 经期延长和盆腔疼痛。
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检查。
谁会得子宫内膜癌?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体重、定期体检和合理饮食是预 防子宫内膜癌的方法。
建议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减少高糖高脂饮食。
如何改善生活质量? 定期随访
治疗后定期随访以监测复发情况和身体状况。
遵循医生建议,制定合理的随访计划。
谢谢观看
确诊后,医生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有哪些?
治疗方案有哪些?
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通常包 括子宫切除术。
手术后可能需要进行放疗或化疗以进一步降 低复发风险。
治疗方案有哪些? 放疗与化疗
放疗可用于局部控制癌症,而化疗通常用于 转移性疾病。
治疗方案的选择需根据具体病情而定。
适当的体育锻炼也有助于降低风险。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就医指引
如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其他相关症状,应及时就 医。
早期发现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
何时就医?
检查方式

子宫内膜癌护理PPT课件

子宫内膜癌护理PPT课件
心理护理
提供情感支持,倾听患者的感受,减少焦虑 情绪。
可以组织患者参与支持小组,分享经验和感 受,增强归属感。
如何护理子宫内膜癌患者?
随访管理
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方 案。
有效的随访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 降低复发风险。
何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
何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 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患者,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手术后需进行术后随访,以监测恢复情况。
何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
放疗与化疗
对于晚期患者,可能需要放疗或化疗等辅助治疗 。
这些疗法可能伴随一定的副作用,需做好相应的 护理。
何种治疗方法可供选择?
靶向治疗
近年来,靶向治疗逐渐成为子宫内膜癌的新兴治 疗选择。
靶向治疗的副作用相对较小,患者可耐受性较好 。
何时就医?
心理支持
患者在就医过程中需重视心理健康,寻求专业心 理咨询。
心理支持可以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增强治疗 信心。
如何护理子宫内膜癌患者?
如何护理子宫内膜癌患者?
身体护理
关注患者的身体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饮食健康。
适当的运动和均衡饮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 疫力。
如何护理子宫内膜癌患者?
谢谢观看
高风险人群
绝经后女性、肥胖者、糖尿病患者及有家族 史的人群。
定期健康检查和泌尿生殖系统评估对于高风 险人群尤为重要。
谁需要关注子宫内膜癌?
症状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不规则阴道出血、盆腔痛、排 尿困难等。
及时就医可提高早期诊断率,降低病情恶化 。
谁需要关注子宫内膜癌? 早期筛查
通过超声波、宫腔镜等检查手段进行筛查。
子宫内膜癌护理

子宫内膜癌课件

子宫内膜癌课件

2
糖尿病患者:糖 尿病患者患子宫 内膜癌的风险增

4
雌激素水平异常: 雌激素水平异常 可能导致子宫内
膜癌的发生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 包括宫颈涂片、B 超等
定期进行子宫内膜 活检,了解子宫内 膜情况
定期进行HPV检测, 了解HPV感染情况
定期进行子宫内膜 癌筛查,及时发现 并治疗子宫内膜癌
1
2
临床表现
阴道出血: 不规则阴道 出血,月经
周期紊乱
腹痛:下腹 部疼痛,持 续时间较长
腹部肿块: 腹部可触及 肿块,质地
坚硬
体重下降: 体重明显下 降,食欲不

诊断方法
妇科检查:观察子宫大小、 形状、质地等
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内膜厚 度、形态、血流等
宫腔镜检查:观察子宫内 膜病变情况
病理检查:取子宫内膜组织 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演 讲 人




子宫内膜癌定义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发生在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 主要症状包括阴道出血、腹痛、腹部肿块等
发病原因包括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肥胖等 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子宫内膜癌病史 激素水平:雌激素水平过高或孕激素水平过低 肥胖:肥胖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增加 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增生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
0 4 术后护理: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药物治疗
激素治疗:如雌激素、孕激素等,用于抑制肿瘤 生长
化疗:如紫杉醇、顺铂等,用于杀死肿瘤细胞
靶向治疗:如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等,用于 抑制肿瘤生长 免疫治疗:如PD-1/PD-L1抑制剂等,用于激活 免疫系统,杀死肿瘤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21
Ⅱ期应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双侧盆腔淋 巴结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III期及IV期的晚期患者手术范围与卵巢癌 相同,应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手术。
2020/10/21
放疗 有效方法之一
单纯放疗:有手术禁忌或无法手术切除的 晚期患者。
术前放疗:II、III期患者 术前加用腔内或 腔外照射,放疗结束后1-2周手术。
② 局灶型:多见于宫腔底部或宫角部,癌灶小,呈息肉或 菜花状,易侵润肌层。
2020/10/21
转移途径
直接蔓延 淋巴转移 主要转移途径.与癌灶部位有关 血行转移 晚期 常见于肺、肝、骨
2020/10/21
手术-病理分期(FIGO.2000)
Ⅰ期 Ⅰa Ⅰb Ⅰc
Ⅱ期 Ⅱa Ⅱb
癌局限于宫体 癌局限在子宫内膜 侵犯肌层≤1/2 侵犯肌层>1/2 累及宫颈,但未超越子宫 仅累及宫颈管腺体 浸润宫颈间质
其他辅助诊断方法
细胞学检查 宫腔镜检查 CA125 CT MRI等
2020/10/21
鉴别诊断
绝经过渡期功血 老年性阴道炎 子宫黏膜下肌瘤或内膜息肉 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合并宫腔积脓 宫颈管癌、子宫肉瘤
2020/10/21
治疗
手术治疗
首选的治疗方法
放疗
孕激素治疗
抗雌激素制剂治疗
化疗
2020/10/21
诊断
病史及临床表现
➢ 高危因素 ➢ 长期应用雌激素、三苯氧胺 ➢ 有乳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
B超检查
子宫增大,宫腔内有实质不均回声区,或宫腔线消失, 肌层内有不规则回声紊乱区等表现
2020/10/21
诊断
分段诊刮
➢ 是确诊的方法 ➢ 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管腺癌 ➢ 明确子宫内膜癌是否累及宫颈管
适应症:同孕激素 机制:抑制雌激素对内膜的增生作用 提高 激素水平 大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可抑制癌细胞的有丝分裂 药物:他莫西芬 副作用:围绝经期综合征,骨髓抑制
2020/10/21
化疗
适应症:晚期不能手术或治疗后复发者 药物:顺铂、紫杉醇、阿霉素、环磷酰胺、
氟尿嘧啶等
➢ 浆液性内膜癌患者术后应化疗
2020/10/21
2020/10/21
临床表现
症状 极早期无明显症状 阴道出血
主要表现为绝经后出血 经期延长 经量增多 月经紊乱
阴道排液
早期为浆液性或浆液血性排液 晚期合并感染为脓血性排液,有恶臭
疼痛
晚期癌浸润 癌堵塞宫颈管宫腔积脓
全身症状
晚期贫血,消瘦,恶病质
2020/10/21
临床表现
体征
早期妇检子宫正常大小,晚期可有子宫明显增大,合并 宫腔积脓时可有明显触痛,宫颈管内偶有癌组织脱出, 触之易出血,癌灶侵润周围组织时,子宫固定或在宫旁 扪及不规则结节状物。

访
随访时间:
➢ 术后2年内,每3-6个月1次;
➢ 术后3-5年,每6-12个月1次;
➢ 5年后,每1年1次。
随访内容:盆腔检查,阴道细胞学检查,胸片, 晚期可选CT MRI等
2020/10/21


普及防癌知识,定期检查
正确掌握使用雌激素的指征
对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或不规则阴道出血 患者应先诊刮以除外内膜癌
2020/10/21
手术-病理分期(FIGO.2000)
Ⅲ期 Ⅲa Ⅲb Ⅲc
Ⅳ期 Ⅳa Ⅳb
癌播散于子宫外的盆腔内,未累及膀胱、直肠
累及浆膜和(或)附件,或腹腔细胞学检查阳性
阴道转移 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累及膀胱及直肠(粘膜明显受累),或盆腔外远处 转移 累及膀胱和(或)直肠粘膜
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转移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非雌激素依赖型
发病与雌激素无明确关系,病理形态属少见型,如子宫内膜浆液 性乳头状癌、透明细胞癌、腺鳞癌等。
2020/10/21
病因
长期持续的雌激素刺激
体质因素 内膜癌三联征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不育 绝经延迟
不孕
遗传因素 20%有家族史
2020/10/21
巨检
病理
① 弥散型:子宫内膜大部分或全部为癌组织侵犯,并凸向 宫腔,常伴有出血、坏死,较少有肌层侵润。
子宫内膜癌
2020/10/21
子宫内膜癌
是发生在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以来 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
为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 高发年龄为58-61岁,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
20%-30%,近年有上升趋势。
2020/10/21
发病机制
雌激素依赖型
在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下,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症(单 纯型或复杂型,伴或不伴不典型增生),甚至癌变。
问题: 进一步诊断的方法? 如是内膜癌该如何治疗?
2020/10/21
患者,女,35岁,结婚7年不孕,近3个月 不规则阴道出血,量时多时少,妇检:子 宫饱满,宫颈光滑。B超提示内膜明显增厚。
问题 : 进一步诊断的方法? 治疗的方法?
2020/10/21
2020/10/21
手术治疗 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Ⅰ期患者应行筋膜外子宫切除术及双附件切除术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
巴结取样和(或)清扫术 ① 病理类型为透明细胞癌、浆液性癌、鳞癌; ② 子宫内膜样腺癌G3; ③ 侵犯肌层深度>1/2; ④ 癌灶累及宫腔面积超过50%或有峡部受累。
绝经后出血要高度警惕内膜癌
注意高危因素,高危患者
2020/10/21
重点
子宫内膜癌的转移途径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及手术分期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癌的确诊方法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
2020/10/21
患者,女,56岁,绝经3年,不规则阴道出 血20天,妇检: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 双附件未及异常,B超提示宫腔占位。
术后放疗:内膜癌最主要的术后辅助治疗 深肌层侵润、淋巴结转移、盆腔或阴道残 留病灶
2020/10/21
孕激素治疗
适应症:晚期或复发患者、不能手术切除或年轻、 早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
机制:延缓DNA、RNA的复制 药物:甲羟孕酮 己酸孕酮 副作用 水钠潴留 药物性肝炎
2020/10/21
抗雌激素制剂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