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
最新五年级音乐下册音乐知识整理

五年级音乐下册音乐知识整理一.填空。
1.我会唱的歌有《美丽的家乡》《长城放歌》《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吹起羌笛跳锅庄》《阿喽喽》《看大戏》《西湖美》《让我们荡起双桨》《送别》《梅花》《静夜思》。
2.歌唱的方式有齐唱、合唱、独唱。
3.常用的演奏方式有独奏、齐奏、二重奏。
4.我听过的音乐有《鸿雁》《花木兰》《映山红》《梅花三弄》《渔舟唱晚》《故乡是北京》5.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6.《美丽的家乡》这首歌曲选自歌剧《傲蕾一兰》,采用东北民歌《忠实的心哪想念你》的音调创作,演唱时要表达出歌唱者的喜悦情绪。
7.《鸿雁》原名《鸿嘎鲁》意思是“白天鹅”表达了草原人民浓浓的思乡之情。
这首歌作为片尾曲被用在电视剧《东归英雄传》中。
8.我了解的中国民族乐器有羌笛、二胡、琵琶、等。
9.羌笛是流行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吹管乐器,音色高亢,略有悲凉感。
10.《瑶族舞曲》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
全曲分三部分,生动的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的歌曲场面。
曲作者是刘铁山、茅阮。
11.课堂打击乐器有鼓、响铃、三角铁、响板。
12.《锦鸡出山》是湖南土家族民间音乐“打溜子”改编的,全曲分为(山间春色)(结对出山)(溪间戏游)(众御顽敌)(荣归)五部分。
13.中国非常有名的剧种有京剧、豫剧、秦腔、越剧、川剧、河北梆子等,其中被称作为国粹的是京剧。
14.豫剧的伴奏乐器有板胡、小三弦、笛子等。
15.锅庄舞是流行于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种歌舞形式。
16.《映山红》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曲作者是傅庚辰。
17.《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
18.《送别》是由我国著名音乐家李叔同填词改编的歌曲。
19.常用的表情术语有雄壮的、庄严地、激动地、欢快的、轻松地、活泼的、温柔的、悲伤地等。
《渔舟唱晚》演奏乐器是古筝。
《驯鹿》的演奏乐器是月琴。
《冬猎》的演奏乐器是柳琴。
《梅花三弄》的演奏的乐器是古琴。
第15章弹簧元件15.1 弹簧元件的的功用和类型弹簧受外力作用后能产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在机械设备中广泛应用弹簧作为弹性元件。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新编)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新编)第一单元音乐中的和声1. 什么是音乐中的和声?答:和声是指两个或多个不同的音同时发生时,它们所组成的音响效果。
2. 和声有哪些基本概念?答:基本概念包括音高、音长、节奏、音量、和声。
3. 什么是协和音?答:同时发声的不同音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听起来和谐悦耳的效果。
这种音叫做协和音。
第二单元合唱与1. 什么是合唱?答:合唱是指许多人同声演唱的一种音乐形式。
2. 合唱有哪些基本要素?答:基本要素包括声音的高低、强弱、有规律的节奏和正确的发声方法。
3. 什么是?答:是指将诗歌通过音乐形式进行演唱的一种艺术形式。
第三单元音乐与舞蹈1. 音乐与舞蹈有什么关系?答: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则是音乐的身体。
2. 各个时期的舞蹈有哪些特点?答: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舞蹈风格和表现手法,如古代舞蹈的庄重古朴,近代舞蹈的自由奔放,现代舞蹈的前卫新颖等。
第四单元乐器与演奏1. 什么是乐器?答:乐器是指能够发出声音的器具,通常包括弦、鼓、管、键四种。
2. 演奏的基本技巧有哪些?答:演奏乐器的基本技巧包括正确的姿势、准确的节奏、恰当的音质、感性的表达和协调的合奏。
3. 乐器有哪些分类?答:乐器的分类方式较多,如按原理分有弦鸣乐器、膜鸣乐器、气鸣乐器和电子乐器等;按演奏方式分有拨弦乐器、拉弦乐器、吹管乐器、击打乐器等;按音域分有高音乐器、低音乐器等。
第五单元音乐中的旋律1. 什么是旋律?答:旋律是指一段有组织、有层次、有情感表达的音符组合。
2. 旋律在音乐中扮演什么角色?答:旋律是音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最能表达曲调和情感的部分。
第六单元音乐与戏剧艺术1. 音乐与戏剧艺术之间有什么关系?答:音乐和戏剧是密不可分、相互呼应的,在舞台上相互烘托、相互铺陈。
2. 如何对音乐与戏剧艺术之间的关系进行认识与评价?答:通过欣赏、品味和鉴赏音乐与戏剧艺术的精品,特别是注意剧情、节奏、音效、音乐与舞美等方面的协调,了解音乐与戏剧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和意义。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乐理知识总结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乐理知识总结
乐理是音乐研究的基础,下面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乐理知
识的总结:
1. 音符的命名和时值:
- 有四分音符(一拍),八分音符(半拍),十六分音符(四
分之一拍)等。
- 音符的时值决定音符的持续时间,例如四分音符持续一个拍,八分音符持续半个拍。
2. 节拍与节拍线:
- 节拍是音乐中有规律的拍子,通常用节拍线表示。
- 节拍线位于五线谱的最左边,用来表示每个小节的起始点。
3. 休止符的命名和时值:
- 休止符用来表示不发声的时间,常见的有四分休止符,八分
休止符等。
- 休止符的时值与相应的音符相同,例如四分休止符持续一个拍。
4. 调号和音阶:
- 调号用来表示音乐作品中使用的音符。
- 音阶是一系列按照音程关系排列的音符,常见的包括C大调、G大调等。
5. 乐谱的基本符号:
- 乐谱中还有一些基本符号,例如加线符号(用于扩展音域),附点(表示音符时值增加一半)等。
以上是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下册乐理知识的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
知识,你将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并进行音乐演奏。
希望对你的学习
有所帮助!。
五年级音乐下册知识点

五年级音乐下册知识点
五年级音乐课程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学年中,学生们将接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音乐基础知识
- 音乐的三大元素:旋律、和声、节奏。
- 音乐记谱法: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包括音符、休止符、节拍、小节线等。
- 音阶和调式:大调、小调的构成,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表现。
音乐欣赏
- 学习欣赏不同风格和时期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
- 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如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等。
- 学习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和故事。
乐器知识
- 认识常见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吉他等,并了解它们的音色和演奏技巧。
- 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如口琴、打击乐器等。
音乐创作
- 学习音乐创作的基本技巧,如旋律创作、和声搭配等。
- 尝试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如歌曲或短小的乐曲。
音乐与文化
- 了解音乐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发展和变化。
- 学习音乐与舞蹈、戏剧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
音乐实践活动
- 参与学校的音乐活动,如合唱团、乐队等。
-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音乐技术应用
- 了解音乐制作的基本流程,包括录音、混音等。
- 学习使用音乐软件进行音乐创作和编辑。
课程结尾
五年级的音乐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还提高了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
通过这一年的学习,学生们将能够更好地欣赏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在音乐的世界中找到乐趣和灵感。
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音乐的陪伴下快乐成长。
五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打印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打印版)
音乐中的音符
- 音符是音乐的基本单位,用来表示声音的长短。
- 常见的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 音符上的附加符号如点、拍号等会改变音符的时长和节奏。
音乐的节奏与节拍
- 节奏是音乐中各个音符的长短和顺序,决定了音乐的速度和节奏感。
- 节拍是音乐中相等间隔的强音点,以其为基准来组织音乐的节奏。
- 常见的节拍有2/4拍、3/4拍和4/4拍等。
音乐的音阶与音程
- 音阶是一组有规律的音符连接而成的音列。
- 常见的音阶有大调音阶和自然小调音阶等。
- 音程是两个音高之间的音高距离,通常以音阶音符来计算。
音乐的节奏记号与速度记号
- 节奏记号用来表示音乐的节奏和强弱。
- 常见的节奏记号有加速线、减速线、三连音符号等。
- 速度记号用来表示音乐的速度。
- 常见的速度记号有快速、中速、慢速等。
音乐的乐器与演奏技巧
- 乐器是用来演奏音乐的工具,可以分为弦乐器、管乐器、击
乐器等。
- 演奏技巧包括弹奏、吹奏、敲奏等不同的方式和技巧。
- 不同的乐器和演奏技巧会产生不同的音色和效果。
音乐的风格与曲式
- 音乐的风格是指音乐作品所具有的独特特点和风格。
- 常见的音乐风格有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 曲式是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如ABAC、奏鸣曲式等。
以上是五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的要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完整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复习资料

(完整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复习资料
1. 音符和拍子 (150字)
- 音符是音乐的基本单位,用来表示音的时长。
- 常见的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
- 拍子是音乐的节奏的基本单位,用来表示音符的分割和组合。
- 常见的拍子有3/4拍子、4/4拍子等。
2. 主旋律和伴奏 (150字)
- 主旋律指引着音乐的发展和主题,通常由乐器或人声演奏。
- 伴奏是为了增强主旋律而配合演奏的音乐部分。
- 伴奏可以使用多种乐器,如钢琴、吉他、鼓等。
3. 音阶和音域 (150字)
- 音阶是音高按照一定规律排列形成的音组。
- 常见的音阶有C大调音阶、D小调音阶等。
- 音域是一个乐器或人声能够演奏的音的范围。
- 不同乐器和人声的音域各有不同。
4. 乐句和乐段 (150字)
- 乐句是音乐中的一个小节,具有完整的音乐意义和表达。
- 乐段是由多个乐句组成的一段音乐。
- 乐句和乐段的重复和变化是音乐中常见的形式。
5. 音乐节奏和速度 (150字)
- 节奏是音乐中有规律的音和音符的排列。
- 音乐的速度是指演奏时的快慢程度。
- 常见的速度有快速、中速、慢速等。
6. 音乐元素的表达 (150字)
- 音乐元素是指音符、音高、音色、节奏等组成音乐的要素。
- 音乐家通过演奏和表达来传达音乐元素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 音乐元素的组合和运用决定了音乐的风格和特点。
以上是五年级下册音乐复习资料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对学生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演唱形式为齐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歌曲节拍为2/4拍 G大调速度为进行曲2、《美丽的家乡》丁毅、田川作词王云之、刘易民作曲节拍为2/4拍 1=C 表情术语为欢快、喜悦地这首歌曲选自歌剧《傲蕾 .一兰》根据达斡尔族民歌(即东北民歌)《忠实的心哪想念你》改编。
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3、《驯鹿》选自《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演奏形式为月琴独奏,刘锡津作曲乐曲节拍为4/4拍演奏情绪为舒展地4《冬猎》选自《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演奏形式为柳琴独奏,刘锡津作曲乐曲A段表情术语为活泼欢快的B段表情术语为优美抒情地5、《鸿雁》是一首蒙古族民歌节拍为4/4拍速度为中速稍慢表情术语为抒情地。
《鸿雁》原名《鸿嘠鲁》,意思是“白天鹅”,后发展成现在的《鸿雁》。
表达了草原人民浓浓的思乡之情。
这首作品曾作为片尾曲被用在电视剧《东归英雄传》中。
6、《长城放鸽》王晓玲作词瞿希贤作曲 C大调节拍为2/4拍表情术语为抒情、豪迈地7、《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张东辉作词蒋雄达作曲 C大调速度稍快地应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这首歌曲8、《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一首羌族民歌周小泉作词作曲速度为中速稍快表情术语为欢快地9、羌笛流传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吹管乐器,音色高亢,略有悲凉感10、锅庄舞是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的一种歌舞形式11、《瑶族舞曲》演奏形式为民族管弦乐合奏刘铁山、茅沅作曲。
《瑶族舞曲》是大家广为熟知的民族管弦乐曲。
全曲分为三个部分,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
12、《木鼓歌》刘位循作词杨正仁作曲歌曲节拍为2/4拍速度为中速13、《锦鸡出山》根据土家族音乐改编田隆信改编《锦鸡出山》是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打溜子”改编的乐曲。
乐曲生动地描绘了锦鸡的各种生活情态,反映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
全曲分为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间戏游、众遇顽敌、荣归五个部分。
五年级部编版音乐下册背诵内容

五年级部编版音乐下册背诵内容第一课:音乐要素与乐规的初步认识一、乐规乐规是指音乐中所遵循的一些规则和约定,它们决定了音符的高低、节奏的快慢和强弱等特性。
常见的乐规有音高、节奏、速度、力度和音色等。
二、音乐要素音乐要素是指构成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节拍和音色等。
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
第二课:旋律的起伏与变化一、旋律旋律是音乐中的主要部分,由一连串音符组成,具有一定的节奏、音高和表达力。
旋律可以通过起伏和变化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二、起伏与变化起伏是指旋律中音高的升降变化。
变化是指旋律中音符的数量、音符的长短和音符的排列顺序等方面的变化。
起伏和变化的运用可以使旋律更具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第三课:节奏与乐曲的韵律感一、节奏节奏是音乐中时间的组织和安排,它通过音符的时值和排列顺序来表达音乐的韵律感。
节奏可以分为强弱节奏和快慢节奏两个方面。
二、韵律感韵律感是指乐曲在演奏或听听时所产生的节奏感。
通过合理运用节奏,可以使乐曲更加有节奏感,增强乐曲的表现力。
第四课:和声与乐曲的和谐感一、和声和声是指多个音符同时奏响时所形成的和声效果。
和声可以通过和弦、和弦的排列和音符的配合等方式来实现。
二、和谐感和谐感是指乐曲中各个声部之间、音符之间的协调和谐程度。
通过合理运用和声,可以使乐曲更加和谐,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第五课:节拍与乐曲的稳定感一、节拍节拍是音乐中有规律的重复脉动,它是乐曲的基础结构之一。
节拍可以通过均匀有序的音符排列来实现。
二、稳定感稳定感是指乐曲中节拍运行的稳定性和连贯性。
通过合理运用节拍,可以使乐曲更加有稳定感,让人感到舒适和安定。
第六课:音色与乐曲的表现力一、音色音色是声音的质地和特点,通过不同的乐器和演奏方式产生差异。
音色可以给乐曲带来丰富的层次和情感表达。
二、表现力表现力是指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通过合理运用音色,可以增强乐曲的表现力,使其更加感人和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音乐复习要点
1、本学期我会唱的歌曲有:《美丽的家乡》、《长城放歌》、《吹起羌笛跳锅庄》、《阿喽喽》、《梅花》、《看大戏》、《让我们荡起双桨》、《送别》、《读唐诗》等。
2、本学期我听过的音乐有:《驯鹿》、《冬猎》、《瑶族舞曲》、《木鼓歌》、《锦鸡出山》、《花木兰》、《迎春》、《纸风车》、《梅花三弄》、《渔舟唱晚》。
3、欣赏乐曲《驯鹿》《冬猎》都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曲作者是(刘锡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选自电影《风云儿女》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演唱形式为齐唱。
4、月琴和柳琴都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
这两种乐器都是(四)根弦,都用(拨子)弹奏,柳琴又被称为(“柳叶琴”)或(“土琵琶”)。
5、呼吸记号——“V”。
6、歌曲《美丽的家乡》,是歌剧(《傲蕾·一兰》)选曲,反映了(达斡尔)族民族女英雄傲蕾·一兰(反抗沙俄入侵)的故事。
7、《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一首(羌)族民歌,该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8、(锅庄舞)是流行于(藏族)、(羌族)一种歌舞形式。
9、《瑶族舞曲》是一首(瑶)族乐曲,演奏形式为(管弦乐合奏),曲作者是(刘铁山、茅沅)。
全曲分为三部分,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
9、《阿喽喽》是一首贵州(彝)族儿歌。
它由(2/4)拍子和(3/4)拍子混合标识。
10、《送别》是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李叔同)填词改编的歌曲。
11、豫剧又被称为(河南梆子),流行于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其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小三弦、笛子)。
12、《花木兰》是一首(民乐与管弦乐队合奏),曲调来源于(河北梆子)。
13、(河北梆子)是河北地区的戏曲剧中之一,其唱腔(苍劲悲壮、激越高昂)。
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笛子、梆子、笙)等。
打击乐器的锣鼓经与(京剧)基本相同。
20、越剧产生于(浙江嵊县),流行于(上海、浙江、苏南)等地,用(浙江方言)演唱、艺术风格(抒情细腻)。
如:《西湖美》。
21、《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其词曲
作者分别是(乔羽)、(刘炽)。
这首歌曲入选了(“二十世纪华人音乐
经典”)。
刘炽代表作《我的祖国》《英雄赞歌》
22、《映山红》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插曲,曲作者是(傅庚辰)
23、《迎春》和《纸风车》的演奏形式都是(管弦乐合奏),是电视剧(《大宅门》)配乐选段,曲作者是(赵季平)。
《梅花》王安石作词。
24、《风》是电影(《英雄》)配乐选段,曲作者是(谭盾)。
25、 4/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用符号记作(●○
●○),其意思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四拍)。
26、 3/4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用符号记作(●○○),其意思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
27、反复记号,本册接触过的反复记号有三种,如下:
第一种:‖指从头反复。
第二种‖::‖指反复两个记号之间的部分。
第三种 D.C. 是反复记号的一种形式。
指从头反复,
到Fine.结束。
例如:
该片段应该演奏或者演唱为:A∣B∣C∣D∣A∣B‖
28、连线。
《冬猎》古琴
《渔舟唱晚》古筝
《梅花三弄》月琴
29 、古琴代表作:《高山流水》《关山月》《阳关三叠》《梅花三弄》《广陵散》梅花三弄:“三弄”主题前后重复了三次。
PCR实验室人员配置及管理守则
时间:2009-1-7 15:06:07,点击:975 1.目的:保证实验室有足够数量的合格的具备开展该类实验能力的实验人员。
2.适用范围:适用于实验室人员配置、管理、培训及考核。
3.负责人:
4.细则:
4.1 人员要求
4.1.1 本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为医学检验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专科以上学历。
4.1.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参加卫生部或省临检中心举办的PCR技术培训,并取得
合格证。
4.1.3 对于新进入本室的人员,如尚未取得PCR技术培训合格证,应在实验室有培训合格证的上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工作,实验报告由有资格人员出具,并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上岗培训合格证。
4.2 人员配置
4.2.1 实验室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目前实验室有主管技师2人、技师1人,3人都已获得培训合格证,视工作量的增加和业务发展需要,会适当增加工作人员。
4.2.2 各级技术人员履行相应的工作职责。
4.3 人员培训及考核
4.3.1 实验室负责人或负责人指定人员参加每年卫生部PCR室间质评总结会。
4.3.2 实验室工作人员每1~2年至少参加1次PCR技术的省级或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参加相关学术交流会议。
4.3.3 安排未取得上岗培训合格证的工作人员在合适的时间内参加技术培训。
4.3.4 科室不定期组织实验室内部实验人员学习、更新核酸扩增方面的相关知识,提升自身的理论学习水平。
特别是在标本接收区采血、接收标本的人员,需定期对其进行有关核酸扩增技术,标本采集、保存、运输等知识的培训。
一些科室的送检标本由该科室的人员送到标本接收区,对这些临床医护人员也要定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