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锌标准

合集下载

镀锌厚度标准

镀锌厚度标准

镀锌厚度标准镀锌是一种常见的防腐蚀处理方法,通过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锌,可以有效防止金属材料受到腐蚀的影响。

而镀锌厚度标准则是对镀锌工艺的质量要求进行规范,以确保镀锌层的厚度符合相关标准,从而保证其防腐蚀性能。

本文将就镀锌厚度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对此有更清晰的了解。

镀锌厚度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镀锌层的质量和防腐蚀性能,通常会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要求来制定相应的标准。

在一般的工业领域中,常见的镀锌厚度标准是根据镀锌层的重量来进行规定,通常以“g/m2”来表示。

例如,在一些国家的标准中,对于一般建筑结构中使用的镀锌钢材,其镀锌层的最低标准厚度可以达到275g/m2,而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场合,镀锌层的厚度要求可能会更高。

除了根据镀锌层的重量来规定厚度标准外,有些行业还会根据镀锌层的厚度进行规定。

例如在一些特殊的工程项目中,可能会要求镀锌层的厚度达到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其在特定环境下的使用寿命和防腐蚀性能。

这些标准的制定通常会参考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和经验,以确保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保证镀锌产品的质量,通常会对镀锌层的厚度进行严格的检测和控制。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磁感应法、涂层厚度仪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测量镀锌层的厚度,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

此外,还可以通过显微镜、电镜等方法对镀锌层进行观察和分析,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总的来说,镀锌厚度标准是对镀锌工艺质量的重要规定,其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镀锌产品的质量和防腐蚀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要求,对镀锌层的厚度进行准确的检测和控制,以确保其质量达到标准要求,从而为工程项目和产品的使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对镀锌工艺和标准进行研究和改进,以适应不同领域和要求的应用需求。

镀锌板 标准

镀锌板 标准

镀锌板标准一、概述镀锌板是一种广泛用于建筑、家电、汽车等领域的重要金属材料。

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较高的强度,镀锌板成为了金属表面处理的一种常见工艺。

本文将对镀锌板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标准规格、质量要求、检验方法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

二、标准规格镀锌板的尺寸和厚度范围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镀锌板的厚度在0.3毫米到3.0毫米之间。

尺寸则根据具体需求而定,常见的有1米 x 2米、1.2米 x 2.4米等。

在厚度和尺寸方面,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都有所规定,以确保产品的互换性和通用性。

三、质量要求镀锌板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面质量:镀锌板的表面应光滑、无气泡、无明显的划痕和凹坑等缺陷。

此外,表面还应具有一定的防腐蚀性能,以抵抗潮湿环境和腐蚀介质的影响。

2.机械性能:镀锌板应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如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等。

这些性能指标应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和使用条件进行规定。

3.化学成分:镀锌板的化学成分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以保证其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4.锌层厚度:镀锌板的锌层厚度应根据使用环境和防腐蚀要求进行规定。

太薄的锌层厚度会影响防腐蚀效果,而过厚的锌层则可能导致附着力不足和脆化等问题。

5.附着力:镀锌板应具有良好的附着力,以保证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落或开裂。

附着力测试是评价镀锌板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检验方法为了确保镀锌板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需要对成品进行质量检验。

以下是常见的镀锌板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通过目视或放大镜对镀锌板的表面质量进行检查,包括表面光滑度、气泡、划痕和凹坑等缺陷。

2.机械性能检验: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和冲击试验等,以测定镀锌板的机械性能。

3.化学成分分析: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镀锌板的化学成分,以评估其与标准要求的符合程度。

4.锌层厚度测量:采用涂层测厚仪对镀锌板的锌层厚度进行测量,以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

5.附着力测试:通过划痕试验、弯曲试验或胶带剥离试验等方法对镀锌板的附着力进行评估。

国标镀锌管壁厚标准

国标镀锌管壁厚标准

国标镀锌管壁厚标准国标镀锌管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壁厚标准直接影响着其使用性能和质量。

根据国家标准,镀锌管的壁厚应符合一定的要求,下面将详细介绍国标镀锌管壁厚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国标镀锌管壁厚标准的主要依据是GB/T 3091-2015《焊接钢管》和GB/T 13793-2008《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用镀锌钢管》等国家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镀锌管的壁厚公差、允许偏差、壁厚测量方法等内容,确保了镀锌管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其次,根据国家标准,镀锌管的壁厚公差应符合相关规定。

一般来说,镀锌管的壁厚公差应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以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和控制,确保镀锌管的壁厚符合标准要求。

此外,国家标准还规定了镀锌管的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镀锌管的壁厚允许出现一定的偏差范围。

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镀锌管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

另外,国家标准还规定了镀锌管壁厚的测量方法。

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对镀锌管的壁厚进行测量,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只有通过严格的测量方法,才能保证镀锌管的壁厚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总的来说,国标镀锌管壁厚标准是保证镀锌管质量和使用安全的重要依据。

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镀锌管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我们应该重视国标镀锌管壁厚标准的执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同时,加强对镀锌管壁厚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生产和使用人员的标准意识,共同维护镀锌管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

综上所述,国标镀锌管壁厚标准对于镀锌管的质量和使用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生产和使用,才能有效地保障镀锌管的质量和使用安全。

希望全行业能够共同遵守国家标准,共同维护镀锌管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

镀锌管壁厚国家标准

镀锌管壁厚国家标准

镀锌管壁厚国家标准
镀锌管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管材,它的防腐蚀性能很好,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市政管道等领域。

而镀锌管的壁厚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它直接影响着镀锌管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因此,国家对镀锌管壁厚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以确保镀锌管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根据国家标准,镀锌管壁厚分为一般壁厚和加强壁厚两种类型。

一般壁厚镀锌
管的壁厚标准为1.8mm,而加强壁厚镀锌管的壁厚标准为2.5mm。

这些标准的制
定是经过了严格的测试和研究,旨在保证镀锌管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在实际应用中,镀锌管的壁厚标准必须严格执行,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能。

如果镀锌管的壁厚不符合国家标准,将会影响其使用寿命和防腐蚀性能,甚至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生产和使用镀锌管的各方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确保镀锌管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厂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确保镀锌管的壁厚
符合标准要求。

在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也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选材和安装,确保镀锌管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除了壁厚标准外,国家还对镀锌管的其他性能和规格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如镀
锌层厚度、外径、长度等。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镀锌管的质量和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镀锌管壁厚国家标准是保障镀锌管质量和安全使用的重要依据,各方都
必须严格遵守。

只有在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的前提下,镀锌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建筑、工程、市政管道等领域提供可靠的管道系统,确保工程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镀锌板厚度国家标准

镀锌板厚度国家标准

镀锌板厚度国家标准镀锌板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防腐蚀、耐磨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家具制造、汽车制造等领域。

在使用镀锌板的过程中,其厚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着其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因此,国家对镀锌板的厚度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

根据国家标准,镀锌板的厚度主要分为常规厚度和特殊厚度两种。

常规厚度一般指的是镀锌板的厚度在0.4mm到3.0mm之间,这种厚度的镀锌板适用于大多数的建筑和工业领域。

而特殊厚度则是指超过3.0mm的厚度,这种镀锌板主要用于特殊工程和特殊需求的场合。

在实际应用中,选用镀锌板的厚度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建筑结构中常用的镀锌板厚度为0.8mm到1.5mm,这样的厚度能够满足建筑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

而在汽车制造领域,由于对材料的轻量化要求较高,因此常用的镀锌板厚度一般在0.5mm到1.0mm之间。

除了常规的厚度标准外,国家还对镀锌板的厚度公差进行了严格规定。

公差是指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的尺寸偏差范围,对于镀锌板的厚度来说,公差的控制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一般来说,国家标准规定了镀锌板的厚度公差在0.03mm到0.05mm之间,这样的公差范围能够保证产品的尺寸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使用镀锌板时,除了关注国家标准规定的厚度和公差外,还需要注意产品的表面质量和防腐蚀性能。

镀锌板的表面质量和防腐蚀性能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因此在选用产品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总的来说,国家对镀锌板的厚度制定了严格的标准和公差,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

在选用镀锌板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来选择合适的厚度和规格,同时也要关注产品的表面质量和防腐蚀性能。

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镀锌板在使用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效益和安全性。

国标镀锌钢管厚度标准

国标镀锌钢管厚度标准

国标镀锌钢管厚度标准
国标镀锌钢管厚度标准通常参考 GB/T 3091-2015《焊接钢管》、GB/T 9711.1-1997《石油天然气工业钢管技术条件第一部分:A级钢管》等标准。

其中,镀锌钢管厚度一般按照壁厚(单位:mm)来进行标注和分类。

常见的镀锌钢管厚度标准有:
1. 壁厚小于等于
2.5mm的为轻质镀锌钢管,
2. 壁厚大于2.5mm的为重质镀锌钢管。

此外,根据具体用途和要求,镀锌钢管厚度还可根据不同行业标准进行分类和规定。

以上仅为常见的一般性标准,具体标准可根据需要查阅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镀锌方管国标标准

镀锌方管国标标准

镀锌方管的国标标准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 材质:镀锌方管的原料应为热轧或冷轧的镀锌带钢或镀锌卷板。

2. 规格:镀锌方管的规格包括直径、壁厚、长度等。

国标中对于不同直径和壁厚的方管,有相应的壁厚范围和允许偏差。

3. 锌层厚度:国标规定,镀锌方管的锌层厚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 热镀锌管:锌层厚度不小于60μm;
- 冷镀锌管:锌层厚度不小于30μm。

4. 表面质量:镀锌方管的表面应光洁,无明显的划痕、毛刺和锌瘤等缺陷。

5. 力学性能:国标对镀锌方管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有相应的要求。

6. 耐腐蚀性能:镀锌方管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锌层稳定性较高。

具体执行标准为:
- 热镀锌方管:GB/T 3091-2008《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 冷镀锌方管:GB/T 13291-2008《冷轧钢板和钢带》。

镀锌标准

镀锌标准

电镀锌标准1.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为了防止铁和钢腐蚀而对金属基体进行的镀锌处理的要求。

此标准并未涉及钢线或钢板的镀锌处理(以下称镀锌)作出规定。

2.用语的定义2.1 光泽铬酸盐(Chromate)铬酸盐处理对镀锌生成防蚀皮膜的同时也进行化学研磨作用。

利用化学研磨作用可使镀层表面带有光泽。

包括了因处理方法而抑制了防蚀皮膜的生成,利用化学研磨作用得到光泽面的方法,以及防蚀皮膜生成后用碱液作用得到光泽面的方法。

2.2 有色铬酸盐(Chromate)以防蚀为目的生成的铬酸盐皮膜是有色的.因此,防蚀用铬酸盐皮膜又叫有色铬酸盐.根据皮膜的组成成分铬酸,铬(xCr2O3 yCrO3 Zh2O)的组成比率而显示有多种颜色的变化.呈黄色时,也叫黄色铬酸盐皮膜。

2.3 黑色铬酸盐(Chromate)电镀后,铬酸溶液中附加黑色处理药品后形成的处理液生成铬酸盐皮膜的方法,也叫硝酸皮膜。

2.4黄绿色铬酸盐(Chromate)电镀后,用特殊的含有负离子铬酸盐液进行处理,可以得到防蚀性能良好的厚膜型皮膜.称为绿色铬酸盐或者橄榄绿铬酸盐。

2.5 表面的干涉花纹在较薄的铬酸盐皮膜上,因电镀上面残留有眼睛无法看到的透明薄皮膜,表面受到白色光时,皮膜表面和电镀表面的反射光相互干涉影响,呈彩虹色,干涉花纹便是指这样产生的条纹。

2.6 表面的色泽偏差有色铬酸盐的色调根据皮膜组成而变化,这在铬酸盐处理时容易根据组成及组织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即使是同样的配件也会在各个配件上产生色调的差异,也可以说很难在同一表面上得到均一的色调而会产生色斑。

2.7 白色腐蚀生成物锌的腐蚀生成物和盐基性碳酸锌在大部分情况下会生产白色化合物,破坏铬酸盐皮膜使锌露置在腐蚀环境中,这样生成腐蚀生成物(锌锈)。

2.8 赤锈白色锈状态深化下去在金属基体上生成的红色的锈。

4. 镀层及制造要求4.1镀层必须使用电解生成的纯锌4.2 外观镀锌产品的表面应当在外形上统一,没有肉眼可见的镀层缺陷如砂眼、凹陷、气泡、过烧、粗糙、结节、粘砂、裂痕或未喷区域,或其他会影响镀层功能的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镀锌标准
电镀锌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零部件(以下简称“零件”)防锈及装饰用电镀锌镀层,(以下简称“镀层”)的技术要求。

2、术语定义
本标准中的术语定义如下。

*其它术语应与JISH0400(电镀术语汇编)中的定义一致。

(1)光亮铬酸盐处理
铬酸盐处理在锌镀层上生成防腐层,同时进行化学抛光。

光亮铬酸盐处理就是使用化学抛光的方法使镀层光亮。

化学抛光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使用铬酸溶液,它是在抑制防腐层形成的同时完成化学抛光。

另一种方法方法是使用碱溶液,是在防腐蚀层形成之后获得光亮镀层。

(2)有色铬酸盐、绿色铬酸盐及黑色铬酸处理用来防腐蚀的铬酸盐镀层厚且有色。

因此,这种防腐蚀镀层被称作“有色铬酸盐”。

其色调随镀层的主要成分铬酸铬(XCr2?yCrq3?ZH2O)的比例不同而变化;绿色色调的叫做“绿色铬酸盐”黑色色调的被称为“黑色铬酸盐”。

(3)表面干涉带
在镀层上相当薄的铬酸盐涂层里有着透明的及看不见的薄涂层。

当白色光照在其表面上时,涂层及镀层表面上的反光互相进一步干涉,显出彩虹般的色彩。

这种现象所引起的条纹图案称作“干涉带”。

(4)表面色散
有色铬酸盐的色调随涂层成分的不同而起变化。

而涂层成分又随铬酸盐处理浴的成分及操作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即使是同一批次的某种零件,每个零件的色调都有可能不同,即使在同一表面也很难获得均匀的色调,而导致色彩不匀。

(5)白色腐蚀物
锌的腐蚀物大多数情况下包括象碱性碳酸锌那样的白色混合物。

这种腐蚀物(锌锈)是在铬酸盐镀层受损,锌暴露在腐蚀环境中时产生的。

3、种类与代号
镀层被分为19类,其类型及代号示于表1
表1代号
种类代号零件适用零件举例
镀层厚度铬酸盐处理有关零件分类要求的特性
内部零件外部零件的内部外部零件
1类(铁金属)MFZn3 —B 0 鉴别(灰色)螺钉、垫圈、小匣—C 0 鉴别(黄色)
MFZn5 —B 0 外观(光亮)鉴别(灰色)小轴等螺钉、垫圈、小匣、小轴、油脂枪喷嘴和一般机械零件等。

—C 0 鉴别(黄色)抗腐性
—G 0 鉴别(绿色)抗腐性
—GS 0 鉴别(绿色)抗腐性包括白锈
—K 0 外观(黑色)并抗腐性
一类(铁基金属)MFZn8 —B 0 0 外观(光亮)螺钉、垫圈、小机匣
—C 0 抗腐蚀性
—G 0 抗腐蚀性螺钉、垫圈小轴、机匣、灯和一般机械零件等。

—GS 0 抗腐蚀性包括白色腐蚀
—K 0 外观(黑色)及抗腐性
MFZn13 (无)0 不要求铬酸盐处理的零件机匣、灯、护圈、一般机械零件、功能零件和附件等。

—B 0
外观(光亮)
—C 0 高耐腐蚀性
—G 0 高耐腐蚀性
—GS 0 高耐腐蚀性包括白色腐蚀
一类(铁基金属)MFZn13 —K 0 外观(黑色)及高耐腐蚀性MFZn20 (无)0 从外观要求看,不需要铬酸盐处理。

MFZn25 —C 0 特高耐腐蚀性刹车、管道等
2类(铜与合金基金属)MFZn2 (无)0 0 0 不要求美观螺钉、小机械零件等。

—B 0 0 0 外观(光亮)
备注:
1、代号尾部的B表示:“亮光铬酸盐处理”,C表示“有钯铬酸盐处理”,G表示“绿色铬酸盐处理”(通常叫作“黄褐色处理”),GS表示绿色铬酸盐处理中的腐蚀性能特好,K表示“黑色铬酸盐处理”。

2、内部指的是车体内部各场所,零件安装在这些地主不会直接或间接淋雨。

3、外部指非内部的场所。

然而,某个场所虽然位于内部,但仍有部分受到气候的影响,这应被看作外部。

4、质量
4、1外观
镀层外表应光滑,无烧伤,起泡,裸基底金属,及其它可能影响使用性的缺陷。

对于亮光铬酸盐及彩色铬酸盐处理,干涉带或表面散应该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对于绿色铬酸盐及黑色铬酸盐处理,色泽不均匀是不允许的。

注(1)*基底金属的缺陷,尽管不能用普通方法发现,但有时会在电镀后出现,仿佛它们是镀层缺陷。

4.2厚度
镀层厚度应与表2相符。

这时所述的厚度是指不包括铬酸盐处理涂层
的最小镀层厚度。

表?最小镀层厚度。

表2最小镀层厚度
代号最小镀层厚度(um)测试方法
MFZn3 3 按5.2节
MFZn5 5
MFZn8 8
MFZn13 13
MFZn20 20
MFZn25 25
MBZn3 2
4.3耐蚀性
按节的要求进行盐雾试验。

在表3所规定的时间内不应形成白色腐蚀物或红锈。

表3盐水喷雾时间要求(单位小时)
代号白色腐蚀物(白锈)
生成前的时间铁(红锈)
生成前的时间
镀层厚度铬酸盐处理
MFZn3 —B ——
—C 72
MFZn5 —B —56
132
—C 72
—G
—GS 120 180
—K 72 132
MFZn8 —B —96
—C 72 152
—G
—GS 120 200
—K 72 152
MFZn13 (无)—96
—B —144
—C 72 192
—G
—GS 120 240
—K 72 192
MFZn20 (无)—152
MFZn25 —C 72 400
4.4氢脆消除处理
(1)钢制产品,诸如螺栓、螺钉、弹簧垫、弹簧夹、销、及其它机械功能零件或类似产品,经热处理硬度达到最低MRC35,通过淬火及回火,通常应在电镀后8小时内接受氢脆消除处理。

操作条件如下:加热温度:190±5℃
时间:多于3小时。

(2)如果要求进行氢脆消除处理及铬酸盐处理,则应在氢脆消除后进行活性处理,然后再进行铬酸盐处理。

(备注)供参考:现将活性处理条件表述如下,
处理溶液:硝酸0.5至2.0%(按容积)
或硫酸1.0至2.0%(按
容积)。

温度:室温
浸泡时间:1.5至10秒
清洗:用清水充分冲洗。

4.5、弯曲试验
如果技术条件已拟定,则可按照5.4节的规定进行弯曲试验。

镀层应无脱落。

5、测试方法
5.1测试的表面准备
试件(2)应用适当溶剂除油和清洗。

为了测定涂层厚度,再测定前应通过适当的方法,用氧化镁或沉淀碳酸钙膏擦拭测定部位的铬酸盐涂层,然后清洗试件并晾干。

注:(2)如果上面有油漆等赃物,测定前应完全清除掉。

5.2、厚度测定
通常用显微镜测定厚度。

经双方协商一致,也可用磁性测厚仪,库仑测厚仪或冲击式测厚仪测定。

5.2.1显微镜厚度测定法
准备一个与被测镀层表面垂直的截面,将截面抛光(3),用显微镜测量镀层厚度。

为了使镀层边沿易于查看,建议充分酸洗(4)。

注:(3)镀层凹陷可导致测量误差增大。

因此,抛光时建议将试样置于支座或塑料夹内。

(4)用适当浓度的铬酸盐处理液或95ml水加5ml浓盐酸溶剂。

5.2.2磁性测厚法
使用由已知镀层厚度的标准试样校准过的磁性测厚仪,在有效表面上每一个位置至少测量三次,其平均值即为测定结果。

5.2.3库仑测厚法
按照JISH8610(钢铁电镀锌镀层)附录1进行测定。

5.2.4冲击测厚法
按照JISH8610附录2进行测量。

5.3盐雾试验
按JISH8610附录3进行试验。

试样必须是在铬酸盐处理后至少24小时的。

5.4弯曲试验
按JISZ2248(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法)规范,将一件宽25mm,长100mm,
厚1.0mm的试样弯曲180°。

6、标识
(1)镀层应用表1中的代号标注:
例:MFZn 8—B
(2)如果必要应在上述代号末标注“—H”表示氢脆消除。

例:MFZn 8—B—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