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的故事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合集下载

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

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

杂交水稻之父的故事
杂交水稻的发明者袁隆平,是中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的故事令人感动,也为世界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袁隆平出生在一个贫苦农家,从小就饱经艰辛。

然而,他对农业的热爱却从未减少。

在读大学期间,他立志要为中国农业做出贡献。

毕业后,他选择了留校任教,开始了他的科研之路。

袁隆平在水稻育种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深知杂交水稻对于解决中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然而,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科研经费有限,实验条件简陋,但袁隆平并没有放弃。

他带领团队日夜攻关,不断进行试验,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的育种方法。

经过多年的努力,袁隆平终于研发出了杂交水稻,这一成果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农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杂交水稻不仅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还大大缓解了粮食短缺的问题,为中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隆平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不畏艰难,勇攀科学高峰”的决心。


的坚持和努力,为世界农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如今,杂交水稻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的一张名片,袁隆平也因此
成为了中国乃至全世界农业领域的一位传奇人物。

他的故事激励着
我们,让我们明白只要肩负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就能创造出更
多的奇迹。

袁隆平的故事,就像一颗闪亮的星星,照亮了中国农业的未来。

他的杂交水稻成为了中国农业的一项伟大发明,也成为了中国人民
勤劳智慧的结晶。

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这位伟
大的科学家,也让我们明白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希望。

杂交玉米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杂交玉米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杂交玉米之父袁隆平的故事
袁隆平,生于1930年,是中国农业科学家和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袁隆平被誉为“杂交玉米之父”,是中国杂交水稻和稻田生态系统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袁隆平在农村长大,对农业的兴趣由此而来。

他在南京农业大学研究了植物学,并于1953年毕业后成为一名教师。

在教学的同时,袁隆平开始专注于农作物的育种工作。

20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粮食短缺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技术。

他希望通过交配不同品种的水稻,培育出高产、抗病虫害的新品种。

经过多年的努力,袁隆平成功地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这些新品种的产量较传统的水稻品种高出两倍以上,有效地解决了中国的粮食短缺问题。

袁隆平的成就被誉为“绿色革命”,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袁隆平不仅在水稻育种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也在玉米育种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他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了高产、抗病虫害的优质杂交玉米品种,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袁隆平的成就为他赢得了众多国内外的荣誉和奖项。

他被授予了许多科学院和农业机构的院士称号,也获得了诸如“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和“国际农业科学奖”等国际性的荣誉。

袁隆平的故事是一个激励人心的典范。

他通过不懈努力和创新精神,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世界农业发展树立了榜样。

参考资料:。

科学家的故事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科学家的故事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袁隆平的奋斗故事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八十几岁高龄的他仍然活跃在科研场上,为我国的水稻研究事业做着贡献。

袁隆平的励志故事充满了奋斗和坚持的色彩,不畏艰难,知难而进是袁隆平院士做科研一贯的原则。

“一颗种子改变世界”是对袁隆平所作贡献最好的诠释。

他的奋斗经历没有挨过饿的人不知道袁隆平先生的价值。

“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

”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我们几乎看不到因为吃不饱饭而晕倒的人, 更别说死于饥饿的人了。

吃树皮、吃草根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很远, 我们仅仅只是把他当做爷爷、奶奶辈讲的传奇故事罢了。

的确,我们是没有挨过饿的一代, 我们对袁隆平先生并不感冒, (蔡爽,不喜欢袁隆平,他种的杂交水稻不好吃)那可能是因为我们还不了解他。

但我们不能否认他所做出的贡献,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创造了一个风靡世界的“绿色神话” ,没有他的话,可能没有人能养活中国、养活世界。

袁隆平成长的年代, 正值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国。

年幼的他随父母四处迁徙, 尝尽逃难的艰辛。

于是他从小就懂了一个道理:弱肉强食。

从那时起,他树立了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想为国家发展做点什么。

起初因为看到袁隆平的照片, 再加上他最初是在安江农校教书, (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安江” ,它位于湘西南,是湘与云贵高原交界的地方,直到现在还是一个镇,是湖南省洪江市安江镇, 那地方挺穷的) 所以我对袁隆平的第一印象觉得他也就是农民出身。

其实他也是可以称为“官二代的” ,他父亲袁兴烈在抗日战争期间担任过孙连仲将军的秘书,在南京政府侨务委员会事务科任科长, 在报考大学的时候他父亲本来想让他报考南京重点, 日后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但他却因为自己的兴趣毅然选择了农学,选择了一个这么艰苦的职业, 我挺佩服他的勇气和毅力的。

毕业以后, 他父亲本来是可以给他安排一个好工作的, 但因为励志要改变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 于是服从分配来到了偏远的湘西农村。

科学家的故事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科学家的故事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在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很长时间之后, 袁隆平才从国外资料中了解到,早在1926 年,美国的琼斯就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现 象。最早开展这项研究的是日本的科学家, 当时是50年代。
此外美国、菲律宾的科学家也相继开始了 这项研究。尽管实验手段先进,但都因这 项研究难度确实太大,无法在生产中得到 应用。
袁隆平不打算退却,他很清楚他拥有的有 利条件是其他国家科学家少有的:进行这 项研究,中国有中国的有利条件,中国是 古老的农业国,又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之一,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 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有辽阔的国土和充 足的光温条件,海南岛是理想的天然温室, 育种者的乐园;
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交优势利用 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进行人工 去雄,如果用人工去雄杂交,就得 一朵花一朵花进行,产生的种子数 量极为有限,不可能在生产上推广 应用。再一条路就是培育出一个雄 花不育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 然后用其他品种的花粉去给它授粉 杂交,产生出用于生产的杂交种子。 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国际 上有著名学者断言:不可能。
3、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
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 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 株。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 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6天了。突然他的目 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 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
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 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 终于找到了。袁隆平的发现,开创了世界水稻 研究的新纪元,已经被证明残缺不全的陈旧理 论从此被历史封存。
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一、主要贡献
(1)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 的开创者和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人,先后成功研 发出“ 三系法”杂交水稻、 “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 稻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亩产 突破1000公斤

科学家的故事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科学家的故事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袁隆平奋斗的故事一、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八十几岁高龄的他仍然活跃在科研场上,为我国的水稻研究事业做着贡献。

袁隆平的励志故事充满了奋斗和坚持的色彩,不畏艰难,知难而进是袁隆平院士做科研一贯的原则。

“一颗种子改变世界”是对袁隆平所作贡献最好的诠释。

这个励志故事从袁隆平年轻的时候开始讲起。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

那时国家实行毕业分配政策,袁隆平被分到穷乡僻壤的安江农业学校当教师,负责教三门课。

然而就在这个落后的湖南乡下,袁隆平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18年岁月——这些日子里,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农业科研,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那个年代的人都深受饥饿的折磨。

1960年,严重的大饥荒像蝗虫般掠过中华大地,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袁隆平内心的壮志被激发起来了,他发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种高产的水稻,让自己的同胞吃饱!当时,科学家都认定水稻杂交没有优势,可是倔强的袁隆平不认输,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无数次实验、无数次失败,都没有使他气馁。

天才都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走在实验田里,突然发现一株特殊的稻穗,袁隆平在惊喜之下,继续潜心研究。

终于,在1973年,袁隆平在全国水稻科研会议上,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二、袁隆平坚守一个梦想的故事如果不是错失了两次机会,“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人生,也许会被完全改写。

袁隆平从小就热爱游泳,不到10岁时,就敢横渡长江;16岁时,在武汉读高中,参加湖北省举行的游泳比赛,他一举获得汉口赛区男子100米自由泳第一名和全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考上西南农业大学后,他是全校的游泳冠军。

一次,西南赛区进行游泳选拔赛,前三名,将被选入国家游泳队,成为专业游泳运动员。

很可惜,这一次,袁隆平只获得了第四名,因一名之差而落选。

袁隆平错失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机会再一次向袁隆平招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个人事迹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个人事迹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个人事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个人事迹精选篇1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曾这样评价过他“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还给全世界带来了福音”。

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湖南长沙开设了一片试验田。

他忘记自己是知识分子,烈日炎炎的夏日,袁隆平在似火的骄阳下,哈着腰、一株株、一穗穗的辨认寻找他梦寐以求的混生在稻田里的雄性不育系。

七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到田地里就像一个闷热的火炉,汗水流了一层又一层,在背上结了一层盐霜,皮肤晒得黑得透亮。

每天拖着沉重的身躯回到工作所,助手叫他明天在家休息,他去。

袁隆平说:“要不我们俩一起去,这样能快些找到雄性不育系。

”他这样艰辛的到稻田工作,就年常年家在水田里不怕苦的农民都自叹不如。

他的行动让人不解,很多农民兄弟都问他:“你个知识分子,月月有工资拿,每天讲讲课,做做实验多清闲啊。

和农民一起吃这个苦;遭这个罪是为啥呢?”是啊,为什么呢?他们不知道,袁隆平心中藏着一个造福全人类的梦想,让人类战胜饥饿的梦想。

每当这时,袁隆平都会手拿烟袋笑一笑,随即又钻进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

袁隆平就是这样安贫乐道,不惧困苦,不怕失落,他会从杂交水稻事业的每一个微小的进展中得到鼓励,得到灵感,而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个人事迹精选篇2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人。

大学学农的袁隆平因亲身经历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饥荒,让他不满足于在农业学校当了一名教师,于是转向研究杂交水稻。

半个多世纪以来,袁隆平将“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个人梦想与“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几十年来他披星戴月,寒来暑往,为我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产量增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荣膺“国家科学技术奖”、“共和国勋章”、“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等多项国家顶尖荣誉。

按理说,袁隆平专注水稻研究已几十年,早已功成名就,荣誉无数,完全可以光荣退休,安享余年,享受天伦之乐。

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的故事概括作文

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的故事概括作文

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的故事概括作文
《袁隆平爷爷与杂交水稻》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能每天都吃饱饭,这可多亏了袁隆平爷爷呀!
袁隆平爷爷是一位超级厉害的农业科学家。

以前的时候,好多人都吃不饱饭,袁隆平爷爷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大家都能吃上香喷喷的大米饭。

袁隆平爷爷天天都待在稻田里,不怕太阳晒,不怕辛苦。

他仔细地观察每一株水稻,就像照顾小宝宝一样。

有一次,袁隆平爷爷发现了一株特别的水稻,这让他有了新的想法。

经过很多很多次的试验,失败了也不放弃,终于成功发明了杂交水稻。

从那以后,咱们国家种的水稻越来越多,收获的大米也越来越多,大家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啦!袁隆平爷爷可真是个大英雄!
《了不起的袁隆平爷爷》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的故事,他就是袁隆平爷爷。

在很久很久以前,粮食不够吃,人们经常挨饿。

袁隆平爷爷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很难过,他决定要想办法让大家都能吃饱饭。

有一天,袁隆平爷爷在稻田里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水稻,这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他不断尝试,一次又一次,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从来没有放弃。

袁隆平爷爷成功了!他发明的杂交水稻让粮食产量大大提高,我们都能吃得饱饱的,身体棒棒的!袁隆平爷爷真的太厉害了,我们要永远记住他!。

中国现代科学家的故事200字

中国现代科学家的故事200字

中国现代科学家的故事200字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在各个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并赢得了国际上的赞誉。

下面将为您讲述一些中国现代科学家的故事。

一、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江西人,是中国现代农业科学的代表人物。

他是杂交水稻的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极大地增加了水稻的产量,解决了中国人口过多、粮食短缺的问题。

袁隆平奋斗了数十年,历经种种困难和挑战,最终成功培育出了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品种。

他的成果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帮助了许多发展中国家解决了粮食问题。

二、屠呦呦:青蒿素之母屠呦呦是中国现代医学领域的重要科学家,被誉为“青蒿素之母”。

青蒿素是一种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屠呦呦的研究成果使中国成为了全球青蒿素的主要生产国。

屠呦呦勇于探索,不畏艰难,通过对传统中药青蒿的研究,成功提取出了其中一种有效成分–青蒿素,并证明了它的抗疟疾作用。

屠呦呦的成果不仅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而且对全球的疟疾防治工作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三、张衡:天文学家与地震学家张衡是中国古代科学家,他对天文学和地震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设计并制造了武陵观象台,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天文观测设备之一。

张衡通过观测日食、日月合朔等天象现象,研究总结出了较为准确的天文数据。

此外,他还发现并研究了地震的一些规律,提出了“天地感应”和“山崩地裂”等地震现象与天象的关系,这对地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郭永怀:航天工程师郭永怀是中国航天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之一。

他在航天发射技术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参与并主持了多次重大航天工程的设计与实施。

郭永怀主持了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任务的设计与实施,并成功将航天员送入太空。

他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使得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国家的科技实力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屈原:诗人与科学家虽然屈原生活在古代,但他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化名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誉称号 ▪ 2002 袁隆平荣膺“科学中国人(2002)年度人物”称号 ▪ 2004 袁隆平获评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十
大人物之一 ▪ 2010-04-28 荣登2010中国心灵富豪榜首富榜 ▪ 2018-11 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 ▪ 2018-12-18 改革先锋
荣誉奖项
1953年西南农学院农学系毕业,被分 配到偏远的安江农校,开始了他从事农业 科学技术教育和研究的生涯。60年代初, 他开始研究世界性难题“杂交水稻”。1975 年,进行多点试种成功。
1989年4月,袁隆平应国际水稻研究 所的邀请,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参加 学术会议。讲坛上,袁隆平操着流利的英 语宣读了一篇论文《中国杂交水稻育 种》,接着,就大会提出的问题进行答 辩。与会人员对袁隆平精彩的学术报告和 答辩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袁隆平讲演结束 后,幻灯映出“杂交水稻之父”的字幕和他的 头像,全场为之欢呼,掌握不绝于耳。
▪ 2004-05 袁隆平获得沃尔夫奖,以色列总统为其颁奖
▪ 2004-09 袁隆平获得泰国国王金镰奖
▪ 2004-10 ▪ 2007
世界粮食奖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owerpoint/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oan/
PPT素材:/sucai/ PPT图表:/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PPT课件:/kejian/ 数学课件:/kejian/shu xue/ 美术课件:/kej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人教2013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湖北省咸安区宝塔初级中学 李汉阳
教学目标: 1、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科学家袁隆平的图片、故事、
人生经历等资料,学习袁隆平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 福人类的崇高品德。 2、了解袁隆平的故事和事迹,使学生受到科学的启蒙教育, 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3、初步了解水稻的繁殖方式以及三系法培育杂交水稻的原 理
▪ 1988 农学与营养奖
▪ 1988 第三次获国际科学大奖
▪ 1993 美国菲因斯特基金
▪ 1994 何梁何利基金奖
▪ 1996 日经亚洲奖
▪ 1997 杂种优势利用杰出先驱科学家称号
▪ 1998 越光国际水稻奖
▪ 荣20誉01奖-02项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2001-08 拉蒙·麦格赛赛奖
PPT论坛:
PPT课件:/kejian/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数学课件:/kejian/shuxue/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教学教育学生学习袁隆平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 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 操。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美好情感。 2、了解水稻的繁殖方式以及三系法培育杂交水稻的原理
人物简介
袁隆平,祖籍江西德安,1930 年农历七月出生于北平。 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8 月毕业后分配到湖南省安江 农校任教,在长达19年的教 学生涯中袁隆平一面教学, 一面从事生产实践、选择课 题进行科学研究,开始走上 了作物育种之路。
国际水稻研究所 所长斯瓦米纳斯博士 说:“我们把袁隆平 先生称为”杂交水稻 之父“,因为他的成 就不仅是中国的骄 傲,也是全世界的骄 傲。他的成就给全世 界带来了福音!”
荣誉称号
▪ 1979-12 国务院授予袁隆平中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与中国劳动 模范的称号
▪ 1984 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 1989 被评为中国先进工作者 ▪ 1997-08 获国际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杰出先驱科学家”荣
农 民 老 头 袁 隆 平
获 联 合 国 粮 食 安 全 保 障 奖
被 选 为 人 大 代 表
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 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于北平 (今北京)。历任研究员、湖南杂交水稻 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科院名誉院长、国 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1995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1981 获中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 籼型杂交水稻
▪ 1985 创造与发明金奖
▪ 1985 首次获国际奖: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发பைடு நூலகம்和
创造”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
▪ 1987
科学奖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