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烧伤的护理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1. 引言1.1 研究背景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类型,经常导致疼痛和严重的并发症。
在烧伤的护理过程中,引流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旨在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传统的引流方法包括使用纱条或引流管,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是一种新兴的引流技术,在烧伤护理中显示出了良好的效果。
VSD通过创建负压环境,促进伤口排出渗出物和促进组织再生,有助于加速烧伤愈合过程。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VSD 在烧伤护理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一些局限性。
为了更好地了解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潜在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VSD的操作步骤、风险和注意事项,以及通过临床案例分析来评估其实际效果。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希望能够为烧伤护理提供更有效的引流方法,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康复体验。
1.2 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系统地总结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其意义,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VSD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为烧伤患者提供更为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提高烧伤患者的生存率和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讨论,能够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VSD在烧伤护理中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材料和方法、数据分析等内容。
在进行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时,我们首先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确定研究的范围和方向。
然后在实验设计中,我们将按照严格的研究流程和步骤进行实验,确保实验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和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和研究要求,选取适当的烧伤护理病例进行研究,并采用先进的VSD技术进行治疗。
在数据分析方面,我们将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
通过以上研究方法的合理运用,我们期望能够全面、深入地探讨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広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烧伤创面的手术护理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于烧伤创面的手术护理体会目的总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应用于烧伤创面中的手术护理要点。
方法将我院烧伤科54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27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干预组给予精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脓性引流物。
治疗早期干预组有2例局部轻微疼痛,但能耐受,多在30 min内自行缓解;对照组有3例局部疼痛且不能耐受,予对症处理后缓解。
干预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
随访愈合皮肤均表面平整牢固,瘢痕轻。
结论VSD应用于烧伤创面疗效确切。
实施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标签:负压封闭引流;烧伤创面;手术;精心护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一种新型的外科引流技术,具有引流效率高、伤口积液少、伤口/创面愈合快等特点,近年来被逐渐广泛地应用到各种复杂难愈性创面的治疗中,并取得良好效果。
安全有效的护理是确保引流效果、提高引流安全性及缩短治疗时间的关键[1]。
本文选取我科54例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总结VSD用于烧伤创面中的手术护理要点,以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院烧伤科收治的54例住院患者,男35例,女19例;年龄18~56岁,平均(40.7±5.2)岁。
其中肢体烧伤34例,臀部烧伤20例。
烧伤面积15%~40%。
所有患者均于烧伤后10~15 d内行VSD治疗。
随机双盲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包括遵医嘱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心理护理、皮肤准备,术中器械、体位、病情等护理,术后创面、心理、饮食护理等方面。
1.2.2干预组给予精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
1.2.2.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烧伤往往突发,患者及其家属情绪不稳,表现为较强的焦虑、恐惧等心理,手术的耐受性及配合性较差。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是一种新型的烧伤处理方式,其优点是能够较好地保护创面、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感染和疼痛感,并可能减少疤痕的形成。
本文将介绍我在烧伤护理中
应用VSD的体验。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认真的评估,确保VSD是适合其情况的处理
方式。
在操作前,需要对创面进行消毒、局麻处理,并进行清创术。
之后,应将VSD环绕
在患者的创面上,确保其紧密贴合,并开启负压引流功能。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VSD和引流管,避免感染和渗漏的发生。
在实施VSD治疗后,我们注意到,在创面清洁、愈合促进和疼痛缓解等方面,VSD具
有非常良好的效果。
随着治疗的深入,我们还发现VSD对于保护创面与预防局部感染的效
果也非常显著,对于大面积烧伤的患者,VSD更是减少了大量的疤痕的产生,提高了整体
的治疗成效。
但是,在应用VSD进行烧伤治疗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定期更换VSD和
引流管,以避免感染的发生。
另外,由于VSD会产生负压作用,因此其使用需要严格遵循
相关的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与舒适感。
综合来看,负压封闭引流术在烧伤治疗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
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操作,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我们相信,通过我们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体会,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未来的烧伤护理中一定会得到更为
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是一种在烧伤护理中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它通过在伤口表面施加负压来促进伤口愈合和引流伤口分泌物,从而减少感染和加速愈合过程。
本文将介绍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一、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1. 促进伤口愈合VSD通过在伤口表面施加负压,可以有效地促进伤口愈合。
负压刺激了伤口内细胞的生长,促进了新生组织的形成,从而加速了伤口愈合的过程。
这对于烧伤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烧伤会造成严重的伤口,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愈合。
2. 引流伤口分泌物烧伤伤口通常会产生大量分泌物,如果不能及时引流,容易导致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VSD可以通过施加负压来引流伤口分泌物,从而减轻了伤口的压力,减少了感染的风险。
3. 减少疼痛VSD可以有效地减少伤口的疼痛,因为它可以减少伤口的压力,减轻了疼痛的感觉。
这对于烧伤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烧伤通常会伴随着剧烈的疼痛。
1. 有效性通过临床实践,我们发现VSD在烧伤护理中非常有效。
它可以显著地促进伤口愈合,减少了感染的风险,减轻了病人的疼痛。
相比传统的伤口敷料,VSD的效果明显更好。
2. 方便性VSD在使用过程中非常方便。
只需要简单地将VSD设备放置在伤口表面,就可以实现负压引流的效果。
而且VSD设备可以长时间使用,减少了更换敷料的频率,减轻了护理人员的负担。
3. 安全性VSD在使用过程中非常安全。
它可以在不影响病人正常活动的情况下实现伤口治疗和引流,不会对病人的生活造成太大的影响。
而且VSD设备本身的设计也十分安全,不会对病人造成任何损害。
4. 经济性尽管VSD设备的价格相对较高,但考虑到其效果和方便性,我们认为它是非常经济和划算的。
使用VSD可以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风险,从长远来看,可以大大减少医疗费用。
5. 操作技能VSD的操作技能相对简单,只需经过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护理人员就可以熟练掌握VSD 的应用。
VSD负压吸引、封闭引流技术辅助治疗深度电烧伤创面体会

VSD负压吸引、封闭引流技术辅助治疗深度电烧伤创面体会摘要】目的分析VSD负压吸引、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电烧伤创面中的作用。
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电烧伤后使用负压吸引、封闭引流技术处理创面的病人总结分析。
结果使用负压吸引、封闭引流后,创面消肿快,感染低,创面肉芽生长旺盛,并发症少。
结论 VSD负压吸引、封闭引流技术对于重度电烧伤的创面处理是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 VSD负压吸引封闭引流技术电烧伤创面【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111-02电烧伤发生率近年来呈明显增高的趋势,电烧伤时人体与电源直接接触后电流进入人体,电在人体内转变为热能而造成大量的深部组织损伤[1]。
电接触性烧伤损伤部位深,组织缺损范围大,肌腱、骨关节常常外露,又常由于血管、神经、肌肉等组织的坏死或变性而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和伤残,是目前医学治疗上的一大难题。
如何有效的保护创面,避免因坏死组织清理不尽等导致的创面感染、创面坏死,是治疗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如何尽早修复电烧伤创面,尽可能保留肢体长度,也一直是烧伤界医生的追求。
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使用VSD负压吸引、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处理电烧伤创面15例,发现应用VSD负压吸引、封闭引流技术能加快创面愈合,减少截肢率或增加肢体保留长度,临床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性14例,女性1例;年龄19~51岁,平均37. 5岁。
致伤原因及电烧伤面积:高压电烧伤(380伏特以上)13例,平均烧伤面积20%;低压电烧伤(220伏特) 2例,平均烧伤面积小于1%TBSA,全部治愈。
烧伤部位:上肢13例,包含有腕、前臂、肘。
下肢7例,包含有足、臀、会阴部位。
1.2 治疗材料:VSD系统主要由3部分组成: (1) 医用PVA泡沫: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维斯第材料,有极好的组织相容性,对组织的细胞毒性、皮肤刺激性、致敏性都符合国家规定,不会引发二次感染;护创材料张力强,缝合时能承受一定的牵拉力度,取出时不会脱落小块材料在创面,同时能承受负压吸引;材料不降解,无纤维脱落,不进入血液循环;多孔隙海绵状结构,有良好的透水性,不阻碍液体及小颗粒通过,可较远的有效传导负压,并可作药物载体。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烧伤的护理体会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烧伤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烧伤的体会。
方法:随机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患者30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进行治疗。
结果:在术后10小时后取下负压引流的敷料和装置,30例患者创面均有缩小,29例烧伤患者均痊愈出院,1例患者因创面过大而恢复较慢,病情稳定后转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
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护理烧伤患者可减少其创面愈合所需时间、抗生素的使用减少、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有极大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术;烧伤;护理通过不间断的的负压引流将患者创面及腔隙间渗出的各种坏死组织清洁掉、加快创面水肿消除速度、减小创面发生感染概率[1]的新型治疗伤口的方法就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历经十几年的临床应用与发展后,VSD技术在近年来广受临床医师们的关注与使用。
为了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烧伤方面的临床护理情况,本文选取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于我院治疗的烧伤患者30例,选用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护理与研究分析,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患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1岁-49岁,平均年龄(38.9±7.6)岁。
创面感染面积在3%-24%之间,创面面积在6cm×5cm-15cm×9cm之间,患者血常规检查异常,有局部疼痛、发热等现象。
创面位置有肩膀6例,手臂9例,膝盖10例,背部5例。
1.2方法1.2.1治疗方法首先进行严格的创面清洁,切除深部坏死的组织以及外部焦痂并完全止血,接着将剪切成与创面形状大小相符合的VSD敷料完好地贴合于创面上并谨慎缝合,将创面周围的皮肤消毒擦净,采用生物半透膜封闭创面。
连接VSD敷料硅胶管,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使用三通管合并所有的引流管,连接中心负压引流装置并适时调节负压值,8h持续引流。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是一种新型的烧伤伤口治疗方法。
它利用负压来促进伤口愈合和排除污液,减少了患者的疼痛和烦恼,并提高了治疗效果。
近年来,我们在烧伤患者中广泛应用VSD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在应用这一技术之前,我们首先要确保患者伤口干净、无感染、坚硬且容易固定。
然后,我们会在伤口周围留置一个管道,将加压胶布上的塑料垫固定在伤口上,形成一个闭合的空间。
然后我们会连接负压泵到管道上,负压将在空间中形成,从而刺激创口边缘的血管扩张,并加速愈合速度。
VSD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 不用经常更换敷料,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情绪。
这种方法减少了烧伤患者治疗的痛苦,也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2. 减少感染。
通过闭合空间,可以有效地避免由外部环境引起的感染。
同时,负压可以将污物排出伤口,降低了感染的风险。
3. 促进愈合。
负压可以刺激创口周围的血管扩张,增加新鲜血液和营养物质,从而促进愈合。
同时,负压还可以移除伤口污物和分泌物质,避免因分泌物质导致的细菌感染。
虽然这种新型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从实际操作中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些经验和体会。
首先,我们需要对伤口进行详细的评估。
高质量、安全的VSD需要基于完整的伤口管理,并需要合适的后续处理方案。
其次,我们需要在实际使用中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负压引流技术的应用需要根据病情和疾病阶段有针对性地调整和监控。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患者随时产生的反应和副作用。
这种技术需要频繁地监测和观察,定期评估伤口愈合进展,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治疗方案。
总之,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已经成为了烧伤伤口治疗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以通过促进愈合、减轻疼痛和避免感染等方式为患者带来诸多益处。
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和加强这种技术的使用,为烧伤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治疗。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VSD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改善烧伤创面的愈合情况。
在烧伤创面形成后,通过负压
装置建立局部低压环境,能够促进创面内新生血管的形成和血液循环的改善,有效地提高
局部氧合水平,促进创面修复。
负压引流系统可以去除创面上多余的液体和废物,减少创
面的感染风险,提高愈合速度。
VSD技术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更快地恢复病人的功
能和躯体外貌,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在实际操作中,我对VSD技术有以下几点体会。
VSD技术需要专业的操作和严密的定
期护理,如果操作不当或者缺乏护理,会增加创面感染的风险,甚至导致并发症。
护士在
使用VSD技术时,应该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定期更换引流器材,保持引流通畅。
VSD技术的引流量要进行合理的控制。
引流量的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创面的康复。
过多的引流会带走过多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延缓创面愈合;过少的引流则可能导致创
面积液堆积,增加感染风险。
护士要密切关注引流量的变化,及时调整引流装置。
VSD技术需要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
烧伤治疗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工作,VSD技术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
在应用VSD技术时,还应与其他治疗手段相结合,如局部药物敷料、抗感染治疗、物理疗法等,以提高疗效。
VSD技术需要与病人密切配合。
病人要主动参与治疗过程,定期回诊,按时更换敷料,保持创面清洁和干燥,避免创伤,以促进创面愈合。
护士要给予病人足够的宣教和指导,
帮助他们正确理解VSD技术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发热 、 局部疼痛等症 状。创 面的部位 : 左大 腿外 侧 5例 , 脚 踝部 7例 , 右前臂 背侧 8例。 1 . 2 方法: 首 先将创 面处 的异 物 及坏 死组 织尽 可 能清 除 干 净, 之后 用 N a C 1 溶 液和 3 %的过氧化氢溶液将组织 冲洗 干净 ,
洗净后根据创 面的大小修整负压封闭引流术专 用的敷料及 用 品, 使敷料与创面处接触完全 , 用缝线将其 固定 。敷料应 有 良 好 的粘贴性及透气性 , 确保皮肤 汗孑 L 的蒸发 , 避 免皮肤 出现过 敏反应 。创面周 围的皮肤 干燥并 清洁后 , 使用 足够长 的薄 膜
[ 1 ] 杨小 燕 , 徐
珊. 气 管切 开 护理技 术 进 展 [ J ] . 国外 医
学 ・ 护理学分册 , 2 0 0 4 , 2 3 ( 8 ) : 3 3 9 .
[ J ] . 南方军医学院学报 , 2 0 0 3 , 2 5 ( 1 ) : 3 2 . [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0 7 — 2 3 编校 : 朱林 ]
内容物抽 吸干净 , 及时夹闭引流管 , 然 后再利用 瓶 内负压吸入 含氯 消毒 液 , 充分摇 匀后使 用 电动吸 引器抽 吸 干净。反 复进
取得明显疗效 ”。2 0 1 1年 1月 一2 0 1 3年 5月对 我科 2 0例烧 伤患者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 效果显著 , 现将具体情 况总结
行 多次 , 直到高负压引流瓶干净为止 。使用 持续 负压源 时 , 引 流瓶 内置含氯消毒液 5 0 0 m l , 并用胶 布作标记 , 记录2 4 h引流 液的量及 性状。为防止 引流管 内液体 回流到 V S D敷 料 内 , 先 用血 管钳夹闭引流管、 关闭负压源后更换 引流瓶 , 更换 完毕重
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资 料 : 选择烧伤患者 2 0例 , 其 中男 1 2例 , 女 8例 , 年
龄2 0—5 5岁 , 平均 3 9岁 。创面面积在 8 a m× 6 c m一1 3 a m× 8 c m之间 , 烧伤创面面积 为 1 % ~2 5 % 。患者 血常 规异常 , 出
新 调整负压。 3 . 3 . 4 预防感染 : 每 天两 次用 温 水擦 洗 患 者创 面 周 围 的皮
封闭, 创面要保持严密封闭。最后接通负压吸引。
2 结 果
本组 资料中 , 所有患者均顺利 完成 手术 , 创面愈合 时间最 短7 d , 最长 4 8 d , 平均 2 4 . 3 d , 创 面肉芽组织生长呈现 出 良好 态势 , 修复后皮肤表面平 整 , 护理效果理想。
3 护 理 方 法
肤; 保持患者床单位的干燥和清洁 ; 操 作过程要 严格遵 守无 菌 操作 原则 , 并认真观察引流液的量 、 性质 、 颜色等 ; 按 时更换 患
Hale Waihona Puke 者的引流瓶。 3 . 1 心 理护理 : 烧伤患者因为肢体残缺 , 存在毁容 的风险 , 所 以心理 压力大 , 所 以要求 护理 人员在 实施前对 患者 进行 合理 的心理疏 导 , 可使用温和的态度和患者亲切交流 , 使患者 重新
・
7 554 ・
吉林医学 2 0 1 3年 1 2月 第 3 4卷第 3 5期
切开术患 者进行心 理护理 、 切 口护理 、 吸痰 的护理 、 套管 的护 理等一系列护理措施后 , 能显著 降低 感染 的发生 , 促进患 者顺 利康复。
5 参考文献
[ 2 ] 李
枫, 李爱华 , 荆 素卿 . 一次性气管套管纱布 垫的 临床
负压封 闭引流技术 引入烧伤患者 的临床护理中 , 有利于患者 的康 复 , 是一种方便 、 实用而有效 的护理方法 。 [ 关键词 ] 负压封闭引流 ; 烧伤 ; 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 V S D) 应 用 于四肢感染 性创 面治 疗 ,
者注意力 , 如 选择 听音乐 、 看 电影 等放松 方式。对疼 痛剧烈 的 患者适 当给予镇痛药缓解疼 痛。 3 . 3 . 2 保持引流通畅 : 如果 发现创 面渗 出物多 时 , 应将 持 续 吸引时 间适 当延长 , 如有必 要可在 V S D治 疗期 间全 部选用 持 续负压吸 引 ] 。理想的负压 引流效 果 为引流 管通 畅 , 及 时将 血性 和脓性引流液引 出, 确保V S D材料塌陷紧贴创面 , 内管形 态 明显 凸现。适 当对 患者 的体位进 行 调整 , 尽最 大努 力避 免 引流 管压迫 或折叠 ; 易受压部 位使用 软枕 、 垫圈 , 以免引流 管 受压 ; 定 时查看 负压 表 , 发 现异常及 时处 理 ; 避 免负 压表周 围 物 品影 响负压 表开关 , 导致 压力 过大或过小 ; 选 用透 明吸引瓶 和 吸引管 , 便于观察引流液性质 和量 。 3 . 3 . 3 引流瓶清 洁及更换 : 每天 均需要对 高负压 引流瓶 进行 及时、 有 效地清洗 , 具体操 作方 法为 : 先使用 电动 吸引器将 瓶
应用[ J ] . 护士进修 杂志 , 1 9 9 7 , 1 2 ( 1 2 ) : 3 1 . [ 3 ] 韩维红. 气管切口敷料更换法[ J ] . 山西护理杂志, 2 0 0 0 ,
1 4 ( 3 ) : 1 3 3 . [ 4 ] 许 丰, 孙
琴, 李 雯佳 , 等. 介 绍一种 气管 套管 固定 带
负压 封 闭 引流 术 治疗 烧 伤 的护 理 体 会
陈海英 ( 江苏省邳州市人 民医院烧伤科 , 江苏 邳州 2 2 1 3 0 0 ) [ 摘 要】 目的 :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 V S D) 治疗烧伤 的护理体会。方法 : 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 V S D ) 治疗烧 伤患者2 O例 , 观察 和总结利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烧伤创面的护理 体会 、 治疗效果 以及 伤 口愈合 时间。结果 : 2 O例患者均痊 愈出院 。结论 : 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