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合集下载

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陈独秀借‚民主‛和‚科学‛两个名 词英文译音的第一个音节,称‚民主‛为 ‚德先生‛(Democracy),“科学‛为 ‚赛先生‛(Science)。
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 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 民主政治制度。
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思 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 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 科学知识。
中国人向西方寻求
真理的路径
器 物 地主阶级 改革派 科学技术 制 度
鸦片战 争时期 洋务运 动时期 改 良 派 革 命 派 维新 运动
“师夷之长 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资 产 阶 级
君主立 宪制
资产阶 级民主 共和制
辛亥 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文化 (观念形 态的革命)
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 底性;
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 这是指五四运动体现了近代以来历 次斗争所不具有的广泛性、群众性。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毛泽东说:‚五四运动时中国无产 阶级开始有了觉悟,五四运动发生在 1919年,1921年便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 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的同 时,也开始领导中国农民运 动。
广州、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2、实行国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1927年 ‚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13位代表: 李 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毛泽东、 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烬美、邓恩铭、 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

自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自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其意义?①内容:民主和科学②意义:第一,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以磅礴的气势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第二,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潮流。

第三,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适宜的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

二.新文化运动具体过程?【常考小题】①文化方面: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必考)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必考)批判孔子,但并没有因此就否定中国全部传统文化。

(了解即可)②文学方面:鲁迅写了两本书《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

(必考)《狂人日记》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

(必考)三.十月革命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李大钊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在中国大地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

四.五四运动①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②五四运动的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③五四运动的特点和历史意义?第一,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第二,五四运动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了群众,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第四,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五.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哪三类人?(了解)①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李大钊,陈独秀②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③中国同盟会会员: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小题,常考书名)①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②新民学会,互助社,觉悟社,③陈独秀在上海创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北京大学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④影响较大的还有《新青年》《每周评论》《星期评论》《少年中国》《觉悟》《湘江评论》《国民》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政治上:军阀黑暗统治,民族矛盾社会矛盾激化。

袁世凯妄图复辟帝制,实行独裁统治,列强加紧侵略,民族危机加深;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根本原因),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思想文化:封建思想仍占统治地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尊孔复古逆流,矛盾激化,两不相容。

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五四运动以前新文化运动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盲从,切中时弊。

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并没有否定孔学的历史作用,而是为了反对孔学对人们的思想禁锢,是为了动摇孔学的绝对权威地位,从而使人们独立思考,追求真理。

3、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五四运动以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1、偏心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所以从根本上说,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并不能为人民提供一种有效的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2、偏重于对国民性的改造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3、偏向于片面的观察问题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他们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

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持有某种程度的怀疑和保留的态度的原因1、在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已经比较充分地暴露出来。

2、一战以极端的形式进一步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视频《五四运动》
13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v
14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五四运动的经过
第一阶段: 1919.5.4--1919.6.5 中心: 北京 主体: 知识分子
5月4日 北大等13所大专学校的学生3000余人在天 安门前集会游行,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 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口号。下午4时许,涌至曹 宅前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32名学生被捕。次日, 北京学生宣布罢课。
9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启示和影响
• 启示: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 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新的革命方法和经验. • 影响: 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 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 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总之,十月革命推动了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 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1923.2 二七惨案发生后,全国工 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
毛泽东去安源 (油画)
29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这些罢工斗争,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坚定的
革命性和坚强的战斗力,也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教
训。
一是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的。要战胜强大的 敌人,仅仅依靠无产阶级孤军奋战是不够的,必须争取
26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一大后,党首先以主要力量从事工人运动。以1922年1月 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终
点,掀起中国工人
运动的第一个高潮 全国罢工180余次, 持续时间13个月, 参加人数达30万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三)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
1、五四运动的爆发 2、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1、五四运动的爆发
(1)五四运动发生的条件 ) (2)直接导火线 ) (3)五四运动的经过 ) (4)五四运动的结果 )
(1) 历史条件 ) 历史条件:
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和壮大 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 之萌动.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之萌动.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 之在人身,青年兴则社会兴, 之在人身,青年兴则社会兴,青年 亡则国家亡! 亡则国家亡! ______ 敬告青年》 《敬告青年》


(1891--1962) ) 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 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 史学、文学家,哲学家。 史学、文学家,哲学家。以 倡导“五四” 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 于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 于世。历任北京大学教授、 北京大学校长、 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 究院院长等。 究院院长等。
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性 质: 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 1915年 青年杂志》 标 志: 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基本口号: 民主、 基本口号: 民主、科学 主要阵地: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 主要阵地: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
李大钊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 者和共产主义者, 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 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创始人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 前途无限忠诚。 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 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 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中共中央撰写的碑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改良文学须从八事入手……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 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 无病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 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 不避俗字俗语。‛
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蔡 元 培 (
) 浙 江 绍 兴 人
1868—1940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其次,启蒙的形式不一样。西方启蒙运动是源自世 俗生活基础的自下而上的个体自我确证之渴望,是一种 大众化的思想解放运动,反对的是高高在上的权威,有着 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参与意识,是一项影响深远的世俗化 运动,因而是一种正向的自身觉悟式的启蒙和现代性的 诞生路径。但是,中国的情况与此殊异,社会基础的缺乏 使得启蒙运动不可能生发自强烈的个体意识,也不可能 自下而上地进行启蒙,而是自上而下地由知识精英们对 大众进行灌输式的逆向式启发的文化启蒙,结果启蒙成 为‚化大众,而不是大众化‛。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 文小说,也是他开始鲁迅笔名射向封 建礼教的第一支标枪。
‚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 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 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 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 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 字是‘吃人’。‛ ——鲁迅
视频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 人和广大市民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不仅规 模之大遍及全国,而且斗争方式是崭新的。
在五四运动中,爱国的青年起到了先锋作用。
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 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概念的分梳:文化运动还是政治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章)

1991年版。
5、王光远《蒋介石与北伐》,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0年版。
谢谢、结束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展现了崭新的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 领,为中国人民指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开始采取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
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
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时间 时间 原因 领导人 结局
1922.1-3 香港海员 罢工
鲁迅杂文语录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 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 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 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 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 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 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 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1921年7月23日-31日,中国共产党一大
上海:李达 北京:张国焘 长沙:毛泽东 济南:王尽美 武汉:董必武 广州:陈公博 旅日:周佛海

李汉俊 刘仁静 何叔衡 邓恩铭 陈潭秋
包惠僧、马林、尼克尔斯基
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
确立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用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 党的纲领: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专政 消灭阶级,实现社会主义
明确中心任务:组织工人阶级
领导工人运动
中央局(陈独秀、张 选举领导机构:国焘、李达)
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历史特点及意义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制定反帝反封 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第一次提出民主革命 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 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2.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 方法。
中 共 二 大 宣 言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1.掀起了第一个工 人运动高潮。 2.开始从事发动农 民的工作。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2.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进行独立思考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 中国的全部传统文化。 再次,他们也 没有把孔学说 得一无是处。
首先,他们指出,孔学 并不等于全部国学。
其次,他们并没有否 定孔学的历史作用。
第一节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三)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没有中断或取消五四以前开始的反 封建的思想启蒙工作。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以往启蒙 者的弱点,把反封建的启蒙运动有力地推向了前进。 中国的先进分子以唯物史观为武器,从反对封建思想 入手,进而提出必须反对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制度。 把反封建思想的斗争的立足点,从争取个人的个性 解放,扩展到争取人民群众的社会解放的高度。 把反封建的斗争方式,从少数人进行的思想 批判,逐步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其次,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
其代表为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
杨 匏 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B 1、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B、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C、无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D、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运动B 2、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蔡和森B 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七大C 4、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B、三大政策C、新三民主义D、资产阶级民主主义A 5、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国民党一大B、中共三大C、国民党二大D、中共四大D 6、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最终失败的标志是( )A、中山舰事件B、四一二政变C、马日事变D、七一五政变D 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发起者是()。

A、蔡元培B、李大钊C、胡适D、陈独秀C 8、()杂志和北京大学成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A、《青年文摘》B、《青年研究》C、《新青年》D、《青年博览》B 9、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胡适C 10、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A、华盛顿会议B、雅尔塔会议C、巴黎和会D、波茨坦会议C 11、在五四运动中,中国()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A、资产阶级B、农民阶级C、工人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D 12、最早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是()。

A、陈独秀B、董必武C、李达D、陈望道B 13、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的会议,改在()的游船上举行。

A、杭州西湖B、嘉兴南湖C、无锡太湖D、南京玄武湖D 14、明确提出工人阶级领导民主革命的会议是()。

A、党的一大B、党的二大C、党的三大D、党的四大B 15、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召开。

A、上海、天津B、上海、嘉兴C、北京、上海D、南京、上海B 16、()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五四运动C、二七大罢工D、八七会议C 17、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A、认清革命性质B、认清革命发展前途C、认清革命的敌人和朋友D、认清革命的发展过程A 18、在中国最早酝酿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是()。

A、李大钊、陈独秀B、李大钊、毛泽东C、陈独秀、毛泽东D、毛泽东、周恩来C 19、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 )。

A、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B、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C、民主与科学D、民主与法制A 20、宣传新文化的主要刊物是( )。

A、《新青年》B、《共产党》C、《民国日报》D、《工人月刊》C 21、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 )。

A、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C、巴黎和会上中国的外交失败D、李大钊《庶民的胜利》的发表D 22.“问题与主义”争论的双方主要人物是( )。

A、陈独秀与胡适B、李大钊与张东荪C、李大钊与梁启超D、李大钊与胡适C 23.中国共产党就国共合作的方针和方法做出正式决定的是在哪次会议上?(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B 24.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B、国民党“一大”C、中共“二大”D、中共“三大”D 25.中共创立时的领导人是( )。

A、李达B、张国焘C、毛泽东D、陈独秀D 26.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

A、新文学运动B、民主、民权运动C、反封建礼教的运动D、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运动C 27.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 )。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B 28、大革命开始时的革命根据地在何处?( )。

A、湖南B、广东C、广西D、江西D 29、大革命中()的工人阶级接连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

A、天津B、武汉C、广州D、上海D 30、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A、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阶段的政治纲领B、联俄、联共政策C、中国国民党一大宣言D、新三民主义A 31、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

A、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B、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B 32、导致国民革命失败的最主观原因是()。

A、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失误B、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C、反革命力量过于强大D、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革命B 3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新文化运动C 34、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 )。

A、戊戌变法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C 35、近代中国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C 36、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梁启超在上海主办《时务报》B、严复在天津主办《国闻报》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D、周恩来在天津创办《觉悟》杂志B 37、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 )。

A、保路运动的兴起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护法运动的兴起D、五四运动的兴起A 38、1915年9月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的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胡适D、鲁迅A 39、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

A、提倡民主和科学B、宣传公平和正义C、弘扬民族文化D、主张文学革命C 40.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孔乙己》B、《药》C、《狂人日记》D、《阿Q正传》A 41、在新文化运动中诞生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

A、《狂人日记》B、《阿Q正传》C、《孔乙己》D、《药》C 42、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知识分子是( )。

A、陈独秀B、陈望道C、李大钊D、毛泽东C 43、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 )。

A、北洋军阀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B、北洋军阀与日本签订“西原借款”合同C、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D、中国外交在华盛顿会议上的受挫B 4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是( )。

A、护国战争B、五四运动C、五卅运动D、北伐战争A 45、1919年6月3日后,五四运动的主力( )。

A、从学生转为工人B、从工人转为学生C、从农民转为工人D、从工人转为农民B 4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是( )。

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五卅运动D、国民革命A 47、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是在( )。

A、五四运动B、京汉铁路罢工C、五卅运动D、省港大罢工B 48、中国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在( )。

A、辛亥革命以后B、五四运动以后C、北伐战争以后D、南昌起义以后C 49、1925年国民政府将所辖各部队统一改编为()。

A、国民军B、东征军C、国民革命军D、北伐军D 50、北伐战争开始的时间是()。

A.1925年7月B.1927年7月C.1926年5月D.1926年7月二、多项选择题:AD 1、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

A、民主B、人权C、个性解放D、科学B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中国共产党成立D、中共二大BCD 3、五四运动前后李大钊发表的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主要有( )。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庶民的胜利》C、《Bolshevism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C 4、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它的诞生需要两个基本的条件,分别是( )。

A、马克思主义B、民主主义C、中国工人运动D、中国革命运动ABC 5、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为扩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进行了斗争,主要是( )。

A、胡适的改良主义B、张东荪、梁启超的基尔特社会主义C、黄凌霜、区声白的无政府主义D、胡适的好政府主义ACD 6、在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提出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其进步性表现在( )。

A、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B、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C、民权主义强调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D、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ABD 7、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下列哪些军阀?( )。

A、孙传芳B、张作霖C、段祺瑞D、吴佩孚BC 8、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

A、列强对蒋介石集团的支持B、蒋介石、汪精卫等反革命力量的强大C、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D、共产党没有发动工农群众BD 9、新文化运动的主将有( )。

A、梁启超B、陈独秀C、胡适D、鲁迅BCD 10、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孙中山提出的“三大政策”包括( )。

A、平均地权B、联俄C、联共D、扶助农工AD 11、大革命中革命政府收回了哪些地方的英租界?( )。

A、汉口B、天津C、广州D、九江BD 12、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基本口号是( )。

A、自由B、民主C、创新D、科学ABCD 13、五四运动发生的时代条件有( )。

A、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B、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BCD 14、迫于五四运动中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罢免了哪些官吏的职务?( )。

A、梁士诒B、曹汝霖C、章宗祥D、陆宗舆BC 15、在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想流派中宣扬无政府主义的代表人物包括( )A、胡适B、黄凌霜C、区声白D、张东荪ABCD 16、作为国民党反动政权经济基础的国家垄断资本的首要人物包括( )。

A、蒋介石B、宋子文C、孔祥熙D、陈立夫AC 17、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北京大学B、中山大学C、《新青年》编辑部D、《湘江评论》编辑部AB 18、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主要包括提倡( )。

A、民主B、科学C、白话文、新文学D、社会革命CD 19、在率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过程中,李大钊讴歌十月革命的代表作有(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马克思主义观》C、《庶民的胜利》D、《Bolshevism的胜利》BC 20、五四运动在1919年6月3日后发生的重要转变是( )。

A、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西安B、运动的中心从北京转到上海C、运动的主力从学生转为工人D、运动的主力从工人转为农民AB 21中共一大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中央局领导成员有( )。

A、李大钊B、陈独秀C、张国焘D、李达三、思考题:1、为什么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