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3-3-6

合集下载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2-3-6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2-3-6

国,领导立法,
带头守法,保证 执法,不断推进
会发展规律,以科
学的思想、制度和 方法领导中国特色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国家经济、政治、 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 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 爱国统一战线 文化、社会生活 的法制化、规范 化
社会主义事业
必修二
第3单元
第6课高考政治总复习 Nhomakorabea科学执政
民主执政
依法执政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二
第3单元
第6课
高考政治总复习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 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1)科学执政:就是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 设规律、⑥________规律,以科学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法是统筹兼顾
必修二
第3单元
第6课
高考政治总复习
特别提醒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
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
地位
主体
是党的生命
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 属于政党层面,是非国 家形态的民主 适用于执政的中国共产 党党内政治生活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命
全体中国人民,其中当然包 括中国共产党党员 属于国家层面,是国家形态 的民主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
24 25 (5)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________,核心是 ○ 26 27 ________ , 基 本 要 求 是 ○ ________ , 根 本 方 法 是 ○ 28 ________。它科学地回答了○________问题。它是与马克
人 教 实 验 版
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选修3-5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选修3-5
人 教 实 验 版
选修三
专题5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高考政治总复习
(3)联合国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 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应继续成为维护和平的使者、 推动发展的先驱。 当然,联合国也有失误和不足。联合国是国际现实的 缩影,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现象在联合国事 务中也有反映。另外,联合国不是一个世界政府,只要成 员国意见不一致,联合国就显得无所作为。
人 教 实 验 版
选修三
专题5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高考政治总复习
(2)经社系统制定指导性原则、 政策框架以及行动纲领, 规范国际社会各成员的行动方向,推动某些发展问题逐步 得到解决。
人 教 实 验 版
选修三
专题5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高考政治总复习
①经社系统主持召开重大国际会议,从战略高度协调 国际社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动;②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制定了千年发展目标,为国际发展合作确立了路线图和时 间表;③经社系统长期从事开发活动,向有关国家提供发 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并帮助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 献;④在解决全球环境问题方面,联合国做了大量开创性 工作。
高考政治总复习
3.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 (1)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承担的义务:进一步降低关税;
取消非关税壁垒;取消被禁止的出口补贴;开放国内市场, 人
特别是服务市场;扩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放宽和改 善外资政策;增加贸易政策的透明度等。
教 实 验 版
选修三
专题5 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
高考政治总复习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享受的权利:享受多边、无条件、 稳定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参与世贸组织各机构的所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选修3-3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选修3-3
人 教 实 验 版
专题3
选修三
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
高考政治总复习
三权分立的实质
1.三权分立是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 (1)三权分立制的含义:是指立法、行政、司法这三种 国家权力,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独立行使,同时又相互 制约, 保持权力均衡, 按照这种权力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来组织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专题3
选修三
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
高考政治总复习
2010 年初,在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来临之际,富国银行 和美国商会等为了防止国会的金融监管改革对其产生不利 的影响,在游说国会方面投入了 5000 多万美元。 (1)上述材料反映了美国的什么政治现象? (2)简要评析美国的这一政治现象?
人 教 实 验 版
人 教 实 验 版
专题3
选修三
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
高考政治总复习
③司法权属于联邦各级法院。最高法院有终审权、司 法审查权。但法官由总统提名,经议会同意后任命,并以 此影响法院的组成。 ④国会负责立法,总统负责实施法律,法院负责审查 法律。
人 教 实 验 版
专题3
选修三
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
1.美国联邦制的特点 联邦制是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其特点主要体现在联邦 政府与地方各州的权力分配上。
人 教 实 验 版
专题3
选修三
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以美国为例
高考政治总复习
(1)联邦与州分享政治权力。依据联邦宪法,联邦政府 享有宪法“列举的权力”,州政府拥有“保留的权力”。 联邦政府只能行使宪法明确列举的权力,以及根据最高法 院解释可以从“列举的权力”中引申出来的权力。一般来 说,州的权力主要是处理本州范围内的事务。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历史,3-6-36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历史,3-6-36

一、选择题1.(2011·苏州二模)英国文学史上有三位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萨缪尔·柯勒律治和罗伯特·骚塞。

他们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居住,被称为“湖畔派”。

他们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制下的乡村生活,对法国大革命抱着矛盾的态度,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

他们的创作风格是()A.古典主义B.现代主义C.批判现实主义D.浪漫主义[答案] D[解析]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繁,动乱不已。

政治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期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结合题干中诗人的特点可知他们的创作风格是浪漫主义,故选D项。

2.(2011·山东烟台一模)某中学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演讲的主题包括:司汤达的小说创作、巴尔扎克与《人间喜剧》、列夫·托尔斯泰与俄国革命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柴可夫斯基之夜”。

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A.印象派的文化风格B.浪漫主义的文艺C.批判现实主义的文艺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答案] 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这些文学作品都反映的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流派。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3.(2011·沈阳市市重点联考)下列东西方文学作品中同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有()①《西风颂》②《儒林外史》③《红楼梦》④《人间喜剧》A.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 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文学流派掌握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故应该排除①。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4.(2011·青岛二模)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个基本要素。

具体地说,文字和形象是所谓“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八分之七”。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选修3-2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选修3-2

类型
英国
政党 两党制,由议会
法国
多党制,往往是几个党派 联合形成议会多数派并组 成多党联合政府 总理由总统任命,权力较 之英国首相要小得多
人 教 实 验 版

同 点
制度 多数党组阁
政府 首脑
首相由议会中多
数党领袖担任, 权力很大
专题2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选修三
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高考政治总复习
类型 从政体与国
人 教 实 验 版
专题2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选修三
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高考政治总复习
法国的民主共和制
(一)法国的政体——半总统半议会制 1.法国的总统 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 任期五年, 由 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法国不设副总统, 一旦总统不能履行职 务,由参议院议长代理总统。总统利用宪法赋予的权力,在 法国政治舞台上发挥主要作用, 总统通过任免总理和组织政 府、主持内阁会议,直接领导国家行政权力的实施,尤其在
人 教 实 验 版
专题2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选修三
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高考政治总复习
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结构来看,君主、议会、内阁都 是资产阶级和贵族的代表,它们的阶级属性和实施的政策 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君主立宪制这一政体在本质上是为 资产阶级服务的,是一种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人 教 实 验 版
英国
法国
英法两国的政体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形 式。两国的政权都是资产阶级政权,执政的根 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 服务 英法两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都体现了资
人 教 实 验 版

同 点
体的关系来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必修四 第3单元 归纳提升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必修四  第3单元  归纳提升
必修四 第3单元 归纳提升
人 教 实 验 版
高考政治总复习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四
第3单元
归纳提升
高考政治总复习
BBS、电子邮箱、QQ、博客、微博等网络名词不断涌 现。“今天你织围脖了吗”已经成为最新的网络问候语。 “围脖”(微博)就是微型博客,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 即时聊天工具等多种途径随时随地发布文字、图片、视频, 同时可以实时“follow”(跟随)及转发某些用户发布的信息。 微博的特点是简单、迅捷、互动性强,和博客相比更有人
必修四
第3单元
归纳提升
高考政治总复习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四
第3单元
归纳提升
高考政治总复习
体现类主观题解题方法 1.题型特点 体现类主观题属于高考的高频考题, 往往以“体现”、 “反映”、“说明”、“蕴含”、“怎样体现”、“如何 反映”等词语为题眼,实现了背景材料与基础知识的有机 结合,既能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又能考查学 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高考命题以能力立意为 主、 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 重视“新材料、 新情景”
必修四
第3单元
归纳提升
高考政治总复习
材料二
国家发改委在通知中要求山西省要以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按照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处理好转型、 发展与改革的关系。要秉持先行先试的精神,抓住与资源 型经济转型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进改革, 率先突破。要通过改革试验,率先走出一条在更大范围内 实现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为全国其它地区加快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四
第3单元
归纳提升
高考政治总复习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选修3-4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选修3-4
人 教 实 验 版
专题4 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
选修三
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高考政治总复习
4.民主和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人民的 民主权利,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 集思广益,才能实现正确的集中,制定出真正符合最广大 人民根本利益的方针、政策。离开民主就不可能有正确的 集中。另一方面,集中是民主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和保障, 离开必要的集中,民主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就不 会有统一的意志和行动, 人民当家作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只有在集中指导下,才能有健全的民主生活。
选修三
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高考政治总复习
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合理分工、协 调一致地工作; ④国家权力的运行,既有统一的目标,又形成有效的 监督和制约。
人 教 实 验 版
专题4 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
选修三
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高考政治总复习
例 2 (2011· 福建文综)材料一
人 教 实 验 版
专题4 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
选修三
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高考政治总复习
(1)据材料, 指出我国的国家管理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 (2)据材料,分析我国的国家管理形式为什么能有效保 证国家机关的协调高效运转。
人 教 实 验 版
专题4 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
选修三
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专题4 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 人 教 实 验 版
选修三
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高考政治总复习
5.如何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1)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辩证 统一的关系。 (2)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反对官 僚主义、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必修三 第2单元 归纳提升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政治,必修三  第2单元  归纳提升

必修三
第2单元
归纳提升
高考政治总复习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三
第2单元
归纳提升
高考政治总复习
启示类主观题解法 1.题型特点 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 景,要求谈谈该事例、事件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文 化的启示,其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 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 文化的启示等等。重点是考查学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 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第2单元 归纳提升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三
必修三 第2单元 归纳提升
人 教 实 验 版
高考政治总复习
二是回归课本,找到知识的对应点。在上述分析材料 的基础上,再回归课本,把分析得出的结论与教材基本原 理、 基本观点对应起来, 即弄清材料对我们的启示——“应 该怎样做”或“不应该怎样做”,在课本上的内容到底是 哪些,然后把材料与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即可。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三
第2单元
归纳提升
高考政治总复习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三
第2单元
归纳提升
高考政治总复习
京杭大运河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 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 京杭大运河是一个流动的、还活着的遗产,是一个连接各 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正因为有了运河,才能孕育出这 么多运河城市,有效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 展。京杭大运河的价值和风貌传承千万不能在我们这一代 人手中“断流”。 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京杭大运河不能在我们这 一代人手中“断流”对我们有何启示。
人 教 实 验 版
必修三
第2单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在贵州,苗寨人用牛角盛酒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以牛角为基本元素,由5支不同颜色的牛角组成,形成盘龙的图腾纹样,寓意平等和谐的56个民族是一家;5支牛角形成了“贵”字拼音的首字母“G”和数字“9”,表示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贵州举办;5种色彩形成相互追逐的动感,象征各民族体育健儿奋力拼搏、赛场争辉。

材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C.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D.—方水土,一方文化[答案] C[解析]苗寨人用牛角盛酒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体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同时会徽以牛角为基本元素等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正确,排除B。

A不符合题意。

5种色彩形成相互追逐的动感,象征各民族体育健儿奋力拼搏、赛场争辉,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C不选。

2.林肯作为美国总统,他对政敌的友好态度曾引起某官员的不满,他批评林肯不应该试图跟那些人做朋友,而是应该消灭他们。

“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林肯十分温和地说,“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敌人吗?”林肯的做法与中华文化的________相吻合。

() A.包容性B.独特性C.久远性D.稳定性[答案]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

林肯的话是在强调要和自己的对手和睦相处,即做到“求同存异”,这正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基本内涵之一,故A符合题意。

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

3.“键盘冲击”催生网络时代的汉字保卫战。

之所以要保卫汉字,是因为()①汉字本身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汉字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繁衍、发展的重要信息载体④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A[解析]题干要求说明汉字的作用,①②③的说法符合要求。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注意汉字与文字的差别,④错误。

4.有人说:“中华文化是在台湾人的骨子里,流在血液里,喝在水里,是DNA。

能改变吗?不能。

”这表明()A.台湾文化通过中华文化表现出来B.台湾文化存在于中华文化之中C.中华文化存在于台湾文化之中D.中华文化可以分为台湾文化和大陆文化[答案] C[解析]中华文化具有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共性,当然中华文化也存在于台湾文化之中,而台湾文化除了有民族共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性,故选C项。

5.民谣:“东北虎,西北狼,南方人是只大绵羊。

”我国历史上北方(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便是其代表人物;南方则多风流儒雅的文人骚客,作《离骚》的屈原便是其代表。

这表明()A.地理环境影响民族文化气质B.地理环境决定民族文化气质C.不同地域文化之间没有联系D.各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答案] A[解析]题干说的是不同地域的文化对人们的影响,A的说法正确。

B错在“决定”上。

C说法错误。

D的说法与题意无关。

6.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受到了高度重视。

国务院公布的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项目共有367项,占36%。

这有利于()①繁荣民族文化②增强民族凝聚力③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④推动城市文明建设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繁荣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体现了①②。

③④与材料无关。

7.2011年6月1日,深受两岸瞩目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举行。

传世名画此次合壁,既是文化盛事,又是见证两岸同根同源的民族盛事,圆了几代人的梦想和追求。

材料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②海峡两岸对中华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④文化交流可以增强两岸的民族凝聚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B[解析]合璧展出传世名画,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见证两岸同根同源的民族盛事,圆了几代人的梦想和追求”,这说明②④可选。

①与题意无关。

8.《论语》和《老子》分别为儒道两家的经典,对于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论语》主要讲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世之方,而《老子》五千言之主旨在于把握客观事物变化之常规,从而顺其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之境地。

这说明中华文化()A.异彩纷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B.其核心在于传播传统道德精神C.正确把握了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就是儒道文化[答案] A[解析]通过《论语》和《老子》两部经典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来说明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异彩纷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9.白胡子圣诞老人和五光十色的圣诞树之间,装饰着大红的中国结或喜庆的红灯笼——每年岁末,走在上海热闹繁华的商业街区,类似土洋结合、中西合璧的“圣诞装饰”令人眼花缭乱。

“中国式圣诞节”体现了()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D.中华文化的继承性[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包容性。

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化,这体现了包容性,故选择B。

10.中华文化虽历尽沧桑,却犹如浩浩荡荡的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始终显示出顽强生命力和无限魅力,除了其蕴涵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一个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中华文化()A.是提升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和源泉B.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深远持久C.具有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包容性D.比其他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把握和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考查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生命力和无限魅力的原因,答案为C。

11.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由隋代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 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这一工程说明了()①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征③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的精神④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和最具创造性的民族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B[解析]①②③正确说明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地位、作用和特点,④表述不当,故应选B项。

12.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

汉朝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唐代的玄奘到“西天”(印度)取经,明代的郑和“七下西洋”,都带回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

这体现了()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C.中华文化一脉相传D.继承性是中华文化的最大优点[答案] B[解析]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一个以各国人民为师、不断学习和创造的过程,这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B正确。

A、C 与题意不符。

D观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材料一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人类文明,是促成世界和平、和谐的重要保证。

中国历史上曾多次吸收外来文化,包括佛教的传入,明朝以来的“西学东渐”,儒、释、道长久以来的和谐共处等,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在近代,最为典型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输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之一。

材料二文化,正是由于差异而精彩纷呈,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和借鉴,是让彼此相互理解、共同繁荣的重要过程。

不同文化不应刻意排斥,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为什么要以包容的心态来对待人类文明?[答案]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人类文明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繁荣。

③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人类文明,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14. 材料一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新疆的沙粒画、维吾尔族舞蹈等都极具民族特色,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疆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材料二新疆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

居住在那里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都能歌善舞,艳丽的服饰和热情奔放的表演呈现出新疆歌舞浓郁的塞外风情。

长期以来,新疆各族人民交流合作,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新疆文化,大大丰富了中华民族艺术宝库。

解放后,中央加大对新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力度,十二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2)从文化生活角度对材料二进行解读,简要回答所得出的基本观点。

[答案](1)①新疆民族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具有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文化色彩。

②新疆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③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与发展,这是新疆民族文化得以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2)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出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③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④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纠错笔记]我做错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错因及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师支招]老师讲评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笔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