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1-4-2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1-10

板块一 简明1.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部分的词语,有的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使修改后的这段文字衔接自然,语意简明、连贯,逻辑严密。
沈阿姨与母亲是一辈的。
她①的身体稍瘦,颧骨高高的,眼睛大而有神。
她②想给她③乡下的侄子写一封信,就找她④给乡下的侄子代写一封⑤。
母亲⑥知道她⑦虽然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但明事理。
母亲与沈阿姨如同亲姐妹一样,相处十分融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处改为“沈阿姨”;第二处改为“沈阿姨”;第四处改为“母亲”;第五处删去“一封”。
2.下面文字中画线部分,有的存在问题。
请指出并改正。
一个小女孩放学回家后长时间哭泣,样子很委屈。
父亲问她原因。
她断断续续地说:“有一个同学说我长得很丑,跑步的姿势也很难看。
”父亲听后,①他只是微笑。
突然,他说:“②我站着就能摸到咱们家的天花板。
”正在哭泣的小女孩很惊奇,③她不知道父亲想说什么?就问了一句:“你说什么?”④父亲又重复了一遍:“我站着就能摸到咱们家的天花板。
”⑤小女孩仰头望着天花板,忘了哭泣:这可是将近四米高的天花板啊!她怎么也不相信父亲站着就能摸到它。
父亲笑了,⑥父亲得意地说:“不信吧?⑦那你也不要信那同学的话,因为有些人说的话并不是事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句,删除“他”。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1-4-1

第一篇 第4章 第一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目前,一些网络游戏不同程度地__⑤__低俗、暴 力、色情等方面的内容,这严重__⑥__了那些沉迷于网 游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实施网游监护工程的目的是 要__⑦__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其合法权益,使他们 __⑧__不良网络游戏的侵害。
第一篇 第4章 第一节
【解析】投降:停止抵抗,放下武器,向对方屈 服。投诚:(敌人、叛军等)归附,根据语境宜用“投 降”。“分头”与“分别”的区别:(1)同一个主体对多 个客体,只能用“分别”,不能用“分头”。(2)不同主 体各自与不同客体一一对应,只能用“分别”,不能用 “分头”。②句符合“同一个主体对多个客体,只能用 ‘分别’”这个限制,因此,宜选用“分别”。“深孚
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________(称道/称奇) 的事。
解析 “称道”是称赞、称述的意思,“称奇”是
称赞奇妙的意思。“称奇”比“称道”词义重,根据语 言环境,这里应选“称奇”。
第一篇 第4章 第一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例2]
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成果会有不同的评价,但
是在众多的评价中,我们通常特别________(关心/关注) 该成果所属的技术领域中的行家的评价。
第一篇 第4章 第一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6.(2010· 天津)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 当的一组是( )
我们都知道,现在“种花”已经不能仅凭劳动力和 气候来__________收益了。如果没有优良的花卉品种、 先进的栽培技术、专业规模和品牌,__________有再好 的气候和再廉价的劳动力,也无法带来产业的快速 __________。而要获得更大的产业效益,则与科技进 步、资金投入、法制保障等因素__________。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1-5-1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春天如期而至,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本报社诚邀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晚报植树节”活动,参与者将在省会绿化基地栽种下各种树苗,为省会绿化添枝加叶。
B.专家指出:肥胖症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科学瘦身;乱服减肥药,虽然也可能减轻体重,但副作用很大,会使身材苗而不秀,有害身体健康。
C.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人们往往会抱怨,抱怨学习压力,抱怨生活烦恼,抱怨环境喧闹……抱怨在我们的世界里蔚然成风,然而生活并不会因抱怨而变好。
D.日本大地震后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坊间传言核辐射会污染海水,海水盐也会受到辐射污染,于是人们杯弓蛇影,我国许多地方发生了疯狂抢购碘盐的现象。
【答案】D【解析】A.添枝加叶:形容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夸张渲染,添上没有的内容。
语境错误。
B.苗而不秀:只长了苗而没有秀穗,比喻资质虽好,但是没有成就,也比喻虚有其表。
望文生义。
C.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褒词贬用。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全唐诗》是清初编修的唐代诗歌总集,共收录四万多首诗歌,洋洋大观,波澜壮阔,成为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B.在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深圳软件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软件出口额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令世人瞩目。
C.专家指出,强烈的地震极易引发海啸,沧海横流,巨浪奔腾,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应切实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D.台湾盲女歌手张玉霞在台北街头演唱《我只在乎你》,她那圆润清丽的歌声犹如空谷足音,吸引行人纷纷驻足倾听。
【答案】A【解析】波澜壮阔:比喻声势浩大,多用于诗文和群众运动等。
B.半壁江山:指在敌人入侵后保存下来或丧失掉的部分国土。
C.沧海横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
D.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大批博士涌入公务员队伍,或可改变一下地方的政治生态,使得其他官员一个时期、一定程度上对知识对科技存有一些敬畏,兴起学习之风,避免一些相得益彰的官场沉疴。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1-12

6.(2010· 安徽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在“设计理 念”“住宅特点”下的方框内填写恰当的词语。(每空不 超过5个字) 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 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按照上述理念进行设 计,住宅区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 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 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
第一篇 第12章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考点梳理
第一篇 第12章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 新特色的新题型。“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 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 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注重对考生语文综合能 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创造能力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 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 工具性的特点,成为近年来高考题中的新宠。 总结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形式,大致有以下类型。
第一篇 第12章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1)请你以东道主的身份,根据上图向大家介绍吉祥 物“津津”。要求描述其形象,并说明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篇 第12章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一、“图表→文字”转换型 在媒体信息交流和传递中,图表是主要的表现形式之 一,它能直观鲜明、简洁明了地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或作者的观点态度。所谓“图表”,指表示各种情况和注 明各种数字的图和表的总称,如统计表饼状图、柱状图 等。图表的特点在于将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形或表格转化为 直观的信息,来展现某种变化,进行相关比较,总结发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4-1-5

第四篇 第1章 第五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这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椽、檩、楹 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语汇”了。 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做“斗拱”。至 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它不仅可以承托 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 《孟子》里就有“椽题数尺”之句,意思说檐头出去之 远。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可能在 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
第四篇 第1章 第五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 一样,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 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
第四篇 第1章 第五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1.下列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 A.整座建筑物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是根据它 们相对于拱的宽度,按倍数或分数计算出来的。 B.用斗拱承托梁枋,是为了减缓梁枋直接压在木柱 上所产生的剪力,以消除梁折断的危机。
第四篇 第1章 第五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C.数千年来,遍及中国的构型各异的建筑,从富丽 堂皇的宫廷到简陋朴素的民居,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 落。 D.院落组织有主有次,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示 了古代中国人在空间处理上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答案】D
第四篇 第1章 第五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第四篇 第1章 第五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2.下列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 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屋顶的辉煌,表面上出自瓦脊、脊吻、 重脊和脊兽等的奇妙组合,实际上全都源自建筑物内部 的木构。 B.盖顶的瓦,有一些具有双重功能,既能在结构上 发挥作用,也能成为美化屋顶的饰物,如瓦脊、脊吻、 重脊、脊兽等。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1-3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1)语段中③④⑥⑦⑧⑩处,必须删去的一处是_______; 不能删去的一处是________。
(2)语段中①⑤⑪三处引号,用法不同的一处是_______; ②⑨⑫三处破折号,用法不同的一处是________。
【答案】(1)④;⑩。 (2)⑪;⑨。
第一篇 第3章
第一篇 第3章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2.(2011·湖北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不符 合规范的一项是( )
A.这是一句禅语啊!幸福指数全在自己掌握,如果 我们对自己说一句“已经很好了啊”(这是应该经常说 的),那么我们生活的枝头也会挂满幸福的露珠儿了吧。
B.某夜,独坐窗前,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 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 浊,读书则口不浊”。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
D.艺术节期间,这个县将举办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 活动、科技下乡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风情、美术、 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第一篇 第3章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A项 “模型”应该在引号外;C项去掉冒号;D项“科技下乡 活动”后的顿号改为逗号。
第一篇 第3章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3.(2011·重庆卷)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符合规 范的一项是( )
A.秦少游《踏莎行》曰:“雾失楼台,月迷津 渡。”一个迷字便摄住了月光的精髓。
B.很怀疑人类对这个物质世界的认识真有穷尽的一 天?按照事物的相对性推导,是否还存在一种与物质相 对的反物质?
考题回放
第一篇 第3章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1.(2011·江西卷)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 一项是( )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1-10

第一篇 第10章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③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 好的修辞可言。 ④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 ⑤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 A.④①⑤③② C.⑤②①④③ B.④③⑤①② D.⑤③④①②
【答案】A
第一篇 第10章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第一篇 第10章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③说不定人们会用墙体太阳能发电系统为自己的电 动汽车充电,我们的住宅和办公楼会更为节能、舒适。 ④而新能源在不远的未来会大踏步走进我们的生 活。 ⑤工业化国家通过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提高了自身的 福利水平,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不断提高能源消费 水平,存量有限的化石能源其实是在加速消耗中。
第一篇 第10章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考题回放
第一篇 第10章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1.(2011· 重庆卷)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重复累赘,请 予删除(只填序号)。要求:删除后应简明连贯、不损害原 意。 清晨7时, 重庆的 天空微微发亮,参加2011年重庆马
①
拉松赛的运动员已陆续赶到 比赛的起点南滨公园 。为
第一篇 第10章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篇 第10章
自-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第1篇4-2

第一篇第四章第二节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ﻩﻩﻩ( )儒家信徒以担荷道统自命,他们无论从政______“立言”,其终极目的就是“行道”,________说是以“道”化众,使人人都受到文化的熏沐。
这样我们就懂得了为什么司马迁把自己坚持在屈辱中写《史记》看得“重于泰山”,也就懂得了曹丕为什么说写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这些士人都有______的文化自觉,他们把创造文化和传播文化视作安身立命的基础。
A.或是或者充足B.或是甚至充分C.还是或者充分ﻩD.还是甚至充足【答案】C【解析】第一空应填“还是”,与前“无论”搭配,填“或是”也可;第二空应填“或者”,表选择关系,而“甚至”表递进关系,与文意不符;第三空应填“充分”(多用于抽象事物)。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ﻩﻩﻩﻩ( )①面对记者的拍照和采访,这位在华尔街工作的女士并不________自己的投票决定:“我投奥巴马的票,我的家人和朋友基本都一样。
”②过度的欲望与贪求无益于心理的健康。
因此要用心去品味人生中平凡的充实,在功名、财富的追求中多存几分________,使心灵清澄。
③冬天洗冷水浴时,冷水会引起皮肤血管________收缩,使大量血液流向人体深部组织;________皮肤血管又扩张,大量血液又流向体表。
A.隐讳淡泊剧烈继而B.隐晦淡泊强烈既而C.隐讳淡薄剧烈既而D.隐晦淡薄强烈继而【答案】A【解析】隐晦:意为(意思)不明显。
隐讳:指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
淡泊:不追求名利。
淡薄:(云雾等)密度小;(味道)不浓;(感情、兴趣等)不浓厚;(印象)因淡忘而模糊。
继而:状态副词,表两事发生紧紧相接。
既而:时间副词,表两事发生的时间相距不久。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ﻩﻩﻩﻩ()①世人________霍金,不仅仅因为他是智慧的化身,更因为他是人生的斗士。
②人可以抛舍很多,但绝不可能抛舍养育自己的土地,失去了对它的________,就失去了良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4)搭配不当 【例6】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 会主义法制。 【例7】为学生减负,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而是 整个社会的事。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例6中“无论”后面紧跟着“谁”“怎么”“什么” 等表疑问或选择的词语,表示在任何条件下,接下来所 说的那个结果都不会改变。所以,“和”换成“还是” 才能与“无论”搭配。 例7中“而是”表并列关系,“不只是”只能与“而 且是”搭配,表递进关系。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2.(2011· 广东卷)请在下列关联词语中,选取最恰当 的3个,分别填入句子的空格中。 既然 不管 尽管 无论 既而 因而 然而
①____古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 主义者,但是他们____②____是现实主义者,思想中就 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____③____他们能够从艺 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现实。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型,如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残缺、错用关联词(分句间本 来是这种关系却用成了表示另外一种关系的关联词,尤 其要注意分句语意在逻辑上不存在这种关系,还要用表 示这种关系的关联词去强化)、滥用关联词、关联词位置 不当。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1.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连词的语法特点是:①在句子中只有连接作用;② 不起修饰、限制作用;③连接句子时一般成对地使用, 不能随意更换;④在句子中的位置有约定俗成性。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连词可分为一般的连词和关联词语。一般连词常见 常考的有“和”“或(或者)”“及、以及”“还是”。 “和”所连接的词和短语之间是并列关系,并且并列的 各项不应有包含关系,它表示联合,两项或几项兼有。 “或”连接的是选择关系,或甲或乙,多项选一。 “及”和“以及”都可连接并列的名词、名词性短语, 但“以及”所连接的成分有的在意义上有主要和次要的 分别。“还是”和“或者”都表示选择,但用法不同, “还是”可以用于疑问句中,“或者”不能。
【答案】B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解析】A句中“征订”是指出版、发行机构向单位 或个人征求订购或订阅出版物,主客关系错误,可改为 “订阅”。B句中“悲天悯人”意为哀叹时世的艰难,怜 惜人们的痛苦,使用正确。C句中“的”为结构助词,表 领属关系,仅仅是“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十”,岂 能受嘉奖?应删除“的”字。D句中“巧夺天工”指人工 的精巧胜过天然生成的,只用来形容人的技艺高超,使 用对象不当。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答: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答案】①尽管 ②既然
③因而
【解析】①处根据下文的“但是”可知,分句前后 是转折关系,因而填“尽管”;②处根据下文“就”可 知应填“既然”;③处根据句意可知与前文是因果关 系,故填“因而”。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解析】在文段中填入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 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首先要联系上下 文,考虑分句之间的语意关系。①处前为果,后为因, 应填“因为”。②处后面句子中有“就”字,应考虑这 两个句子之间假设的因果关系,可填入“如果”。③处 前后有承接关系,应填入“而”。④处前后有转折关 系,可填入“却”。⑤处前后有转折关系,但与④处相 比,更有强调作用,可填入“但是”。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C.在岗位技术培训之后,小李成为了生产明星, 2010年,他完成的全年工作量超过规定指标的百分之四 . 十,获得了所在企业的嘉奖。 D.九寨沟之奇,奇在水,奇在云,奇在雾,奇在乍 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 人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解析】要通过分析句间关系,选择适当的词语。 ①要和后文对应,“凡”与“必”搭配;②应起强调作 用,“必定”表示判断或推论的确凿和必然;③表示幼 稚之处尚有,“其中”指在问题里面有一些幼稚问题; ④表示频次不多,“有时”合适;⑤注意与前文的照 应。
1
考题回放
2
考点梳理
4
课后强化作业
3
方法突破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考题回放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1.(2011· 全国卷)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 恰当的词语,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 明。( )
从读大学到当老师,我跟随郭先生十几年了。这十 几年间,每每有不懂的问题,就去先生家,__①__有 问,必有答。先生偶有记不清楚的,__②__亲自去图书 馆查来,抄得整整齐齐地给我。这些年来,问的问题不 计其数,__③__也不乏幼稚之处。__④__张开嘴后自己
5.(2010· 辽宁)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 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孩子上学后,父母应及时向他们讲述如何管理和使 用零花钱。__①__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消费欲望渐趋 强烈,需要用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这时__②__不加以 教育和引导,他们就可能会乱花钱,家长要经常关注孩 子的消费行为,以免孩子过度消费__③__产生某种不良
关联词语使用错误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错用误用 【例1】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 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例2】“耶路撒冷”是和平之城的意思,却又是遭 受劫难最多的城市,可是长期的冲突并没有使其失去迷 人的魅力,从而使旅游者望而却步。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解析】①前后分句为转折关系,应填“但是”。 ②前后分句是因果关系,结合语境可填“以致”。③由 固定搭配“一„„就”推知应填“就”。④该句紧承上 句,语意有转折,可填“其实”或“但”。⑤该句为因 果复句,可填“因为”。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考点梳理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虚词的考查主要涉及关联词、介词、副词等。虚词 的考查主要有两类:一是辨析虚词使用正确与否,二是 辨析选择用法相近或易混的关联词语。 虚词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即学生对复句或句 群中复句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情况,对句子内部结构及结 构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把握情况。 下面结合着几个重要的虚词,具体谈一谈它们的用 法。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清,或繁琐难懂。__④__这也不能全怪那些作者, __⑤__用非数学语言来表述那些新概念的确不是一件容 易的事。 答: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_ 【答案】①但是 ②以致 ③就 ④其实 ⑤因为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第 一 篇
语 文 运 言 字 用
第一篇
语言文字运用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第4章
正确是用词语(近义实词、易混虚词)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第二节
易混虚词的使用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都悔之不已,但是先生却认认真真地为我解答;有时先 生才说两句我就表示懂了,先生__⑤__要我说出来,看 我想得对不对。 答: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⑤________。
【答案】①凡;②必定;③其中;④有时;⑤则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后果,一般情况下,家长只可救“急”,不必救 “穷”,比如当孩子遇上非用钱不可__④__又无钱可用 的情况时,可让孩子预支一部分零花钱,__⑤__一定要 跟他说清楚:预支的部分必须在下次的零花钱中扣除。
【答案】①因为②如果来自③而④却⑤但是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3.(2011· 四川卷)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 一句是( )
A.我刊以介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主,内容丰 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炉,欢 迎广大读者到各地邮局征订本刊。 .. B.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 灵,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 .... 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4.(2010· 全国Ⅱ)在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 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 密。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学 说,__①__很少有人确切地了解这种理论。跟我们所熟 知的经典物理学相比,相对论学说中有关新概念的表述 充满了数学公式和演算,__②__目前常见的有关相对论 的科普书籍一涉及重要概念,__③__在表达上或含糊不
第一篇 第4章 第二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2)重复赘余 【例3】晚会上,广播艺术团的演员满腔热情地歌颂 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 出,都受到群众的称赞。 【例4】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 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 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