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

合集下载

走向高考,高中总复习,语文,第3篇2章作文序列化2

走向高考,高中总复习,语文,第3篇2章作文序列化2
指 点 迷 津
不上。谁也没料到,她竟然爱上了奇丑无比的小丑,并和 小丑商量准备举行婚礼。美事从天而降,小丑幸福得简直
例 文 赏 读
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距婚礼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小丑偷
偷地找到一名医术高明的整容师,花大价钱为自己整容, 他想给未婚妻一个意外的惊喜。经过精心整容后的小丑与 从前判若两人,看着镜子中英俊的面容,小丑别提有多高 兴了。
写 作 训 练
已把一切说明了„„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三篇
第2章
这些情景,正在我们平淡的生活中平淡地上演着。
许多人看轻这“平淡”,他们认为这是没有斗志的生活,
指 点 迷 津
是无聊而冗长的。但是,我认为“平淡才是真”,平淡也 是一种幸福,也只有在平淡中才能得到最多的幸福。 想那堂堂南唐君主——李煜,贵为天子,有别人所羡 慕的尊贵与地位。然而正是因为这君王的宝座,让李煜迷
例 文 赏 读
写 作 训 练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三篇
第2章
指 点 迷 津
(2009·福建)题目:这也是一种____________ 请先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形成完整的题目,
例 文 赏 读
然后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新 课 标 版 语 文
例 文 赏 读
(《三国英雄开会》)
(3)巧用题记
虽然没有树的伟岸,但你可以有草的碧绿;虽然没 有牡丹的娇艳,但你可以有野草的洒脱„„生命,可以不
写 作 训 练
辉煌,但必须伟大!——题记

《走向高考》贾凤山6-1电场力的性质

《走向高考》贾凤山6-1电场力的性质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6章

电 场
考点精析 1.库仑力的正负不表示力的大小,而表示库仑力的 . 库仑力的正负不表示力的大小, 性质.当两电荷同号时, 性质.当两电荷同号时,F>0,库仑力为斥力;当两电荷 ,库仑力为斥力; 异号时, 异号时,F<0,库仑力为引力.因此,用库仑定律进行计 ,库仑力为引力.因此, 算时,不必将符号代入,只需判断力的性质即可. 算时,不必将符号代入,只需判断力的性质即可. 2.两个带电体之间的库仑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 . 力. 3.库仑定律的公式F=k .库仑定律的公式 = 电荷(在空气中近似成立 . 电荷 在空气中近似成立). 在空气中近似成立 4.两导体球间库仑力可应用公式进行定性比较.用r .两导体球间库仑力可应用公式进行定性比较. 球球心之间 则当两球 带同种 表示两 球 球心之间 的距离 , 则当两球带同种 电 荷时 , F<k;反之,当两球带异种电荷时,F>k ;反之,当两球带异种电荷时,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6章

电 场
[解析 解析] 解析
如图所示,根据电场叠加原理知: 点场强 如图所示, 根据电场叠加原理知: O点场强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6章

电 场
2.电场强度 . (1)定义和定义式: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 电场 定义和定义式: 定义和定义式 力 ,与此电荷所带电荷量 的比值,叫电场强度.用 E 表 的比值,叫电场强度. 示.其定义式为:E= 其定义式为: = . .

走向高考高三英语总复习专项语法9 非谓语动词 117张

走向高考高三英语总复习专项语法9  非谓语动词  117张

必修5
专项语法九
走向高考 ·英语 ·人教实验版

(01 21·
浙江,1)te w tenltnhte 9 hy nh faogth I i i i, f
ta aegn t tuaudtec____ b te em r ogoorr n h t ____ yhi i o y i r etusuprr n scpots has e. it i A.biger ec ed nh e C.tbhed oeer ce B.bhed eer ce D.wrhed ecer ee
必修5
专项语法九
走向高考 ·英语 ·人教实验版

() 不 式 结 状 时 常 示 种 外 结 , 其 2 定作果语,表一意的果尤 是和oy 连 时 常 n l 用,用 Hatteo en stn r oti ha oyo nd lt o 。
oy _to_find the train had left. n l
他跑到火车站发现火车已开走。
必修5
专项语法九
走向高考 ·英语 ·人教实验版
三非语词错 、谓动易点 1. 动 在 词 awdsfrdem o , v, b, r t l a io ip i e 式宾;果面名或词宾,后动不 作语如后有词代作语其用词定 式宾补语 作语足。 awemrdds o pr fbav l / t i/ i o e / i
必修5
专项语法九
走向高考 ·英语 ·人教实验版

(01 21·
江苏,3) ena re____pief 1 c ys vy____rs Ret u l co
tesmgosnt odr tspr akthscud h a e odi w fe uemre a as in e s e hadeamncn etdbt oges e e z. a t i A.cmae o pr d C.cmae o pr s B.cmaig o pr n D.being compared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物理,3-2

2011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物理,3-2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A.将 A球上方弹簧剪断的瞬间,A的 . 球上方弹簧剪断的瞬间, 的 球上方弹簧剪断的瞬间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C. 将 A球下方弹簧剪断的瞬间 , A的加速度不为零 , . 球下方弹簧剪断的瞬间, 的加速度不为零 的加速度不为零, 球下方弹簧剪断的瞬间 B的加速度为零 的加速度为零 D. 将 A球下方弹簧剪断的瞬间 , A的加速度不为零 , . 球下方弹簧剪断的瞬间, 的加速度不为零 的加速度不为零, 球下方弹簧剪断的瞬间 B的加速度不为零 的加速度不为零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考点精析 1.牛顿第二定律的几个特性 . 对于牛顿第二定律, 不能仅仅满足于记住公式, 对于牛顿第二定律 , 不能仅仅满足于记住公式 , 在 使用时应熟练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几个特性:矢量性: 使用时应熟练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几个特性: 矢量性: a 的方向相同, 已知F 的方向, 可推知a的方向 的方向, 与 F 合 的方向相同 , 已知 F 合 的方向 , 可推知 a 的方向 , 反 之亦然;瞬时性: 与 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之亦然;瞬时性:a与F合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相对性: 相对性:用 a= = 惯性参照系); 惯性参照系 ; 求得的加速度a是相对地面的 或 求得的加速度 是相对地面的(或 是相对地面的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3章

牛顿运动定律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温故自查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它所受的合外力成 正比 , .内容: 跟物体的质量成 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与 合外力的方向 相 同. 2.表达式:F合=ma. .表达式: 3.物理意义: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物体的加速度跟 .物理意义: 它受的合外力 及物体本身质量的关系. 及物体本身质量的关系.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4-1-5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语文4-1-5

第四篇 第1章 第五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这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椽、檩、楹 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语汇”了。 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做“斗拱”。至 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它不仅可以承托 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 《孟子》里就有“椽题数尺”之句,意思说檐头出去之 远。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可能在 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
第四篇 第1章 第五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 一样,在一个城市部署方面,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 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
第四篇 第1章 第五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1.下列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 A.整座建筑物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是根据它 们相对于拱的宽度,按倍数或分数计算出来的。 B.用斗拱承托梁枋,是为了减缓梁枋直接压在木柱 上所产生的剪力,以消除梁折断的危机。
第四篇 第1章 第五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C.数千年来,遍及中国的构型各异的建筑,从富丽 堂皇的宫廷到简陋朴素的民居,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 落。 D.院落组织有主有次,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示 了古代中国人在空间处理上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答案】D
第四篇 第1章 第五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第四篇 第1章 第五节
走向高考 ·语文 ·新课标版
2.下列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 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屋顶的辉煌,表面上出自瓦脊、脊吻、 重脊和脊兽等的奇妙组合,实际上全都源自建筑物内部 的木构。 B.盖顶的瓦,有一些具有双重功能,既能在结构上 发挥作用,也能成为美化屋顶的饰物,如瓦脊、脊吻、 重脊、脊兽等。

走向高考高三英语总复习专项语法2 冠词 95张

走向高考高三英语总复习专项语法2  冠词  95张

必修1
专项语法二
走向高考 ·英语 ·人教实验版
②Hmseensdn hhsvrente e u t oy et oa e eth t h lt w e b o b u cors ti ua. yc i l n 他定我班一过座市学。 一是们唯去那城的生 ③TaeeynIeenkgr hsvrtigbeo nf. t h v loi o h ' ' 那是要的西 正我找东。
走向高考· 英语
人教实验版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走向高考 ·英语 ·人教实验版
必 修 5
U is nt 3~5
必修1 Units 3~5
走向高考 ·英语 ·人教实验版
专 语 二 项 法
冠词
必修1
专项语法二
走向高考 ·英语 ·人教实验版
要精 点析 冠 是 年 考 常 点 主 考 冠 在 体 境 词 历 高 的 考 。 要 查 词 具 语 中 的 用 考 内 包定 词 不 冠 的法 别 名 运 ,查 容 括 冠 和定 词 用 区 ,词 前用词情,指泛以习中冠用。 不冠的况特与指及语的词法
必修1
专项语法二
走向高考 ·英语 ·人教实验版
②Haerv en ne c af i
ya ahuteo. un nor s p nh ih
他这商每时五钱 在家店小挣元。 5. 示 餐 名 前 形 词 饰 , 不 冠 。 表三的词有容修时用定词 ①In aa apeeascd oy nmuprcuol. lw t s b ef sl o 由感晚我想一东。 于冒饭只吃点西 ②Poesaaeugo ep uy v t od l lh qe u i a 人在节通会一相丰的餐 们过时常吃顿当盛大。 dnrfsa nenvs i oe l t. i

走向高考演讲稿范文800字

走向高考演讲稿范文800字

走向高考演讲稿范文800字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XX学校高三XX班的同学,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对高考的一些想法和准备工作。

高考,是每一个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子们所面临的重要考验,它不仅检验着我们多年来的学习成果,更是一个对自己潜力的挑战。

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我相信每一位同学都会拼尽全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高考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对自己的一次全面的检验。

在备考阶段,我们需要注重的不仅仅是知识点的掌握,更需要培养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高考考察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更是我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因此,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多思考,多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多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问题。

其次,备考高考需要我们具备坚强的意志力和执着的毅力。

高考的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保持自信,保持耐心,勇敢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我们要相信,在每一个困难和挫折之后,都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等待着我们。

只要我们不放弃,坚持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备考高考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调节自己的心态。

虽然高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验,但我们不能让高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唯一。

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情,保持健康的身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从容地面对高考,更加轻松地度过这段时间。

同时,我们也要牢记,高考只是人生中的一个阶段,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拥有无限的潜力,相信未来是充满希望和可能性的。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备战高考,为自己的梦想和未来努力奋斗!相信自己,坚持不懈,成功一定会属于我们!谢谢大家!祝大家高考顺利,取得优异的成绩!谢谢!。

《走向高考》2013高考物理总复习 章末整合8 35张

《走向高考》2013高考物理总复习 章末整合8 35张

[解析]
() 打 y 轴 的 子 沿 个 周 动 离 1 到 上粒均半圆运, (如 轨 图 迹 ①)
O
最的子迹好两场界相 远粒轨刚与磁交线切
ym =2a a x
必考内容 第八章 章末整合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 速 最 的 子 2 率大粒在 其应圆角 对的心为
0<x≤a 中 动 间 运时 a 6° , 以 R= 0 所 s6° n0 i
合 手 则 洛 兹的 向 终 粒 的度 向 直 左 定 。 伦 力 方 始 和 子 速 方 垂 , 故伦力做,能变子动。 洛兹不功不改粒的能
必考内容 第八章 章末整合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2. 确 析 电 子 受 情 正分带粒的力况 除重力、弹力、摩擦力外要特别注意静电力和磁场力的 分 , 断 电 子受 力 否 略 计电 力 洛 析 判 带 粒 所 重 是 忽 不 , 场 和 伦 兹 的 小 方 怎, 些 必 根 题以 各 力 力 大 和 向 样 这 都 须 据 意 及 场 的 特作全的析 征出面分。
必考内容 第八章 章末整合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教版 ·物理
4. 于 功 能 角 分 问 善从 和 的度析 题 洛伦兹力的方向总是与速度方向垂直,任何情况下都不 做;重、电 可 做 而 起电 子 量 转。 功但力静 力 能功 引 带 粒 能的 化 5. 活 用 学 律 解 题 灵运 力 规求问 在正确而全面分析题意的基础上,画好必要的受力图和 运 轨 图 再 据 电 子 运 状 和 程 灵 地 动 迹 , 根 带 粒 的 动 态 过 , 活 运 用 如 衡 件 牛 运 定 、 能 系 力 规 来 诸 平 条 、 顿 动 律 功 关 等 学 律 求 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变 • 一、第五大题的语言文字运用中的16、 17两题均有点意外。16题的补写句子是 旧题新作,17题的图文转换题为新课标 首次出现,尽管此种题型并不新鲜。
• 三、探究题(提问方式)“变格”。 • 探究题是直接体现新课改理念的试题, 它的题目设计,以为考生提供多角度思 考平台为基准,如2012年实用类文本阅 读的探究题则要求“结合全文”谈对 “诚”的理解,虽可从不同方面思考,但 答案趋向于统一。2013年的题目要求考 生结合材料,谈谈对“陈纳德说自己是 ‘半个中国人’”的看法,考生在答题 时要注意围绕爱国的主题展开思路。名 为探究,但观点和论据均可在文本中找 到依据,实际上是筛选概括题的变形。
11年金开诚《诗经》
2012年自吕乃基《行进于 世界3的技术》
关于《诗经》
关于“科技黑箱”
2013年自李学勤《<老子> 老子其人其书 的年代》 的时代
份 考查内容 0 1.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缺少 7 伟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项是( ) 2.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 项是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 项是 0 1.下列关于“变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 8 项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
• 二、考查重点稳定。按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的要 求设置考点,考查重点相对稳定。 • 现代文阅读仍然是论述类文本,主要考查了对作者写作 本文的原因的理解、筛选信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 分析;文言文阅读选择的仍是人物传记,考查重点仍是 文言实词、筛选信息、文意理解、翻译文中的句子;古 代诗歌鉴赏材料以唐诗宋词为主,从思想内容、表达技 巧两个方面进行考查;名篇名句考查的句子,都在指定 的64篇范围内;文学类文本阅读仍选取小说,重点考查 对作品艺术特色的鉴赏、对思想内容的概括分析、对 人物形象的鉴赏、对作品思想内容及人文精神的探究; 实用类文本阅读仍然选取传记,重点考查对内容的概括 与分析、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探究文本反映的人生价 值和时代精神;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对成语,病句,语言 表达简明、连贯,图文转化等传统考点的考查。作文 仍是新材料作文。
考查的考点与能力 1. 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筛选分析能力 2. 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3.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1. 考查对重要概念的表述 2.考查对信息的筛选与整合理解 3.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归 纳
0 ⒈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 1. 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 9 的一项是 2.【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 ⒉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 纳和对中心意思的概括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考点】考查根据原文推断信 ⒊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息。 是(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 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抄写 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 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 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 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黄帝书》的引用阐发。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 推为战国中期,《黄帝书》不应更晚。至于《皇帝书》与《老子》的共通 之处也甚多,如《黄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 德。”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 而不宰,是谓玄德。”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此例甚多,那么 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 国时期。 观点一 • 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近 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 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如《论语·卫灵公》: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 矣。’”“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 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论语·宪问》:“或曰:‘以 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指 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 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 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观点二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会晚于战国时期,甚至比孔子还要早。
• • • •

• •

• •
• •



1. 下面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B 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清 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联系和发展 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韩非子》、《吕氏 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士,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 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2.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 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黄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 不见于《黄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黄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 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 德。’”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个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 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 “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 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 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 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 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 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 不彰,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 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 提出问题 •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 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用来印证《老子 》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 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 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 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 初步认识一 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 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 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能抄写于文帝初。这两本《老子 》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 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 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初步认识二
• 三、试题难易适度,保持平稳。 • 新课标全国卷现代文阅读(论述文)选文一直偏重于 社会科学类文章,多从哲学、文学、美学、史学著 作中选文。2012年高考中选择了科技类论述文, 2013年高考又回归了社会科学类文章的传统考查轨 道。 • 选择题有一定的难度,区分度较好,如第13题对成 语的考查,考查了“振振有词”“浩如烟海”“电 光石火”“平分秋色”。主观题,难易搭配合理,如 实用类文本阅读第(2)(3)两题的答案可从原文中直 接找到,也可通过简单整合、概括得出,相对较易; 而第(4)题,要求谈谈对“陈纳德说自己是‘半个中 国人’”的理解,体现多角度思考的要求,相对难些。
• 虽然网上评卷日益受到认可,但是毕竟给出分数 的是人。尤其是作文,网上评卷能避免因“文无 定法”,而导致不同老师评分相差很远吗?

由于作文评卷的主观性非常强,再加上作文的 分值又高,所以,给作文制定一个合理的评分标 准就显得尤为重要,省招考中心高考处副处长赵 本义介绍说: • “对一些立意新、内容好,有才华、有个性的 作文,我们鼓励打高分甚至满分。”赵本义解释 说,满分卷会自动进入仲裁组,经过多人重新评 定,以确保真正的人才不会被埋没。
考查内容及角度时间 07年雷达《伟大的时代为 何出不了伟大的作家》
考查内容
考查角度
当代中国缺少伟 ①理解文中重 大的作家 要概念的含义。 ②筛选并整合 08年:曾祖荫、曾新《怪 艺术上的“变形” 文中的信息。 异:明清启蒙美学之特征》 归纳内容要点 。 09年陈鹏举《诗与歌词》 唐诗与现代歌词 ③分析概括作 者在文中的观 10年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金石书画漫谈 点态度。
10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 文意思的一项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 一项是 11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 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 的一项是 【 】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 正确的一项是 12 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 的一项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 正确的一项是
1. 【考点】考查对重要概念含 义理解 2.考查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 3.【考点】考查概括作者在文 中的观点态度 1. 【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 理解和分析 2. 【考点】考查对信息的筛选 与整合理解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 理解和分析 1【考点】考查对重要概念的理 解和分析 2.【考点】考查对信息的筛选 与整合理解 3【考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 解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