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吞咽训练及护理效果
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训练及护理

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康复训练及护理张敏(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长春130021)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困难;康复训练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主要是由于延髓吞咽中枢受损,引起的延髓麻痹或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引起的假性延髓麻痹,其发病率约占45%,常引起呛咳、吸入性肺炎,重症患者也可因痰液阻塞呼吸道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或因假性延髓麻痹造成摄入不足,表现为严重的营养不良,即使程度较轻,也对饮食、发音、交流产生不利影响,尽管吞咽困难多可迅速改善,仍有少数患者可导致持久性残疾和残障,可引起脱水、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因此,必须尽早改善其摄食吞咽功能。
对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措施,进行系统的摄食训练,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目的吞咽困难训练的目的是预防吸入性肺炎,并避免因饮食摄取不足导致的液体缺失和营养不良,以及重建吞咽功能,提高独立进食的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更好地回归社会和家庭。
正常吞咽运动分为3期:第1期为口腔期,主要由口轮匝肌、咬肌参与;第2期为咽喉期,主要由舌肌、咽喉肌参与;第3期为食道期。
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困难障碍主要出现在第2期,表现为随意性舌运动的开始时间延迟及与吞咽有关的肌肉运动协调性降低,为解决进食难题,大多采用鼻饲方法或予胃造漏管术,使得患者缺乏积极主动的吞咽功能训练。
脑急性期导致的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困难,药物治疗作用是有限的,尤其是假性延髓性麻痹吞咽障碍4周以后,应该把该病的治疗中心放在针灸与康复训练方法结合为主要治疗手段上,采取能量、营养、水、电解质等维持疗法,同时积极进行针灸、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一方面可促进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并反射性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神经网络重组及侧支芽生,皮质感觉区扩大,另一方面早期训练可防止咽部肌群发生废用性萎缩,使患者逐步建立吞咽意识,提高与吞咽有关神经肌肉运动的协调性,使参与吞咽功能的神经肌肉逐渐恢复功能。
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个案护理

一旦发生吸入性肺炎,应立即停止进食,保持半卧位或侧卧位,并密切监测患者 的生命体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对症治疗。
营养不良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
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同时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营养支持,如使用鼻饲管 或肠外营养。
处理
对于已经出现营养不良的患者,应调整饮食计划,增加营养 摄入,同时可考虑使用肠内营养剂或静脉营养支持。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患者生活质量评估
评估指标
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是否恢复到正常水平,以及是 否能够正常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评估方法
通过观察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询问患者是否 有身体不适、心理压力等症状,以及进行相关的生活质量评估量 表测评。
评估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能够 正常地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且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护理经验总结与建议
总结
通过本次个案护理,我们认识到脑卒中并发 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重点在于密切观察患者 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情况,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进行持续 的吞咽功能训练和心理支持。同时,加强与 患者家属的沟通,使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护 理方案,以便更好地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
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个案护 理
2023-11-04
目录
• 病例介绍 • 护理干预措施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护理效果评估与总结 • 参考文献
01
病例介绍
病例基本信息
患者姓名:张先生 性别:男
年龄:65岁 职业:退休
病史及症状描述
01
02
03
脑卒中病史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及护理

判 断标 准 :采用 洼 田 饮 水试 验 判 断 吞
咽 障碍 的严 重 程 序 。 具 体方 法 是 :患 者 端
坐 , 按 照 自己 的 饮 水 习 惯 饮 温 水 3 0 m l 观 , 察所需 时 间 及 呛 咳 等情 况 。 1 级 :能 顺 利
1 次 咽 下 ;2 级 :分 2 次 以 上 咽 下 但 无 呛 咳
4 周 。 训练方法 包括直接 、 间接方法 。 直接 方 法 包 括 :① 有 食吞 咽 时体位 调
整 ,对于吞 咽启动延 迟 ,食团误 吸气管者 , 采用屈颈头前倾 。 对 于 患侧食 团滞 留 ,可 使头转 向吞 咽 功 能 差 的 一 侧 时 屈 颈 以 提
高声 门闭合 功 能 。 ② 特 殊 吞 咽 手法 。 声
临床护理
脑卒 中患者吞 咽 障碍 的康 复训 练及 护理
刘 莉 于 淑娥 赵 贺秋 13 6 2 0 0 吉林 省辽 源 市 中心 医 院
关键词 脑 卒 中 吞 咽 障碍 康 复训 练
护理 j d o i : 1 0 . 3 9 6 9 / . i s s n . 1 0 0 7 — 6 1 4 x . 2 0 0 9 .
或 时 间 延 长 至 5 秒 以 上 ;3 级 :能 1 次 咽
下 但 , 有 呛 咳 ;4 级 :分 2 次 以 上 咽 下 , 但 有 呛 咳 ;5 级 :频 繁 呛 咳 咽 , 下 困 难 。
康复训 练 方 法 :进 行 吞 咽 功 能训 练 治
疗
3,0来自分 钟/次 , 1次/ 日 ,5
次/周 , 共 进 行
状 ;增 加 咽 刺 激 , 增 加 食 物 黏 度 、 酸 度 , 增 加视 觉 刺激 。 ③ 咽 喉 运 动训 练 :对 咽部 食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护理及效果观察

CHAPTER 06
结论与展望
对康复护理价值肯定
提高生活质量
01
通过康复护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改善,
减轻误吸、肺炎等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缩短康复周期
02
康复护理有助于加速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缩短康复周期,减
轻医疗负担。
提升患者信心
03
有效的康复护理能让患者感受到进步,提升对康复的信心和依
效果观察结果展示
吞咽功能改善情况
经过康复护理,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具体表现为吞咽 障碍程度减轻、吞咽时间缩短等。
生活质量提升情况
康复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包括进食状况改善、 心理状况好转等。
并发症发生情况
在康复护理过程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得到及时处理和有 效控制。
结果讨论与解释
经验教训总结
重视患者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心理需求,提供必要 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信
心,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个体化康复方案
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 化康复方案,提高康复效果。
多学科团队协作
加强康复医师、护士、营养师 等多学科团队协作,共同为患 者提供全面、专业的康复护理 服务。
家属参与与教育
鼓励家属参与康复护理过程, 提供家属教育与支持,促进患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 者的康复护理及效果 观察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康复护理方法 • 效果观察指标 • 康复护理实践经验分享 • 效果观察结果分析 • 结论与展望
CHAPTER 01
引言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概述
吞咽障碍定义
脑卒中后,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 难、误吸等症状,称为吞咽障碍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效果研究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饮食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饮食护理+康复训练,评价护理成效。
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饮食护理和康复训练,能够改善吞咽功能,有利于改善猪呢和的生活质量,临床推广性好。
关键词:饮食护理;康复训练指导;脑卒中;吞咽障碍引言:脑卒中发病率高,预后差,发病原因多与神经功能损伤有关,进而引发认知、精神、运动等功能障碍,随着疾病进展推进,易出现合并症状,吞咽功能障碍是常见脑卒中并发症,影响患者进食,损坏了患者身心,患者生命质量也持续下降。
研究发现,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吞咽功能障碍,但是常规护理效果甚微。
有研究指出,饮食护理和科学的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障碍,预后更理想[1]。
基于此,本文于本院2022年03月~2023年03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随机选取82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食护理及康复训练指导的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分组,观察组(n=41),男性/女性:22例/19例,最小年龄32岁,最大年龄76(53.04±5.66)岁。
对照组41例患者中有23例男性和18例女性,年龄区间为34~75(52.38±6.04)岁。
纳入标准:①能够积极配合本试验者;②无精神系统疾病者。
排除标准:①无法完成本试验任务者;②肝肾功能不全者。
上述研究人员的有关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课题取得了患者家属的理解和支持,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认可。
1.2 方法将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中,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测。
观察组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和康复训练:(1)饮食护理:1)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食谱,优化患者的饮食结构,优选食物种类,首选易吞咽、质地软、黏度小的食物,降低患者进食难度,减轻患者的进食负担,提高患者进食依从性。
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综述

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综述脑卒中是脑血管的常见病,吞咽困难是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后引起吞咽困难的发生率可达20%-40%。
吞咽困难可造成营养成分摄入不足,脱水,腹泻,电解质紊乱,易出现吸入性肺炎,窒息,甚至生命危险,同时易引起患者悲观失望的心理,致使患者自我生存信心下降,影响疾病整个治疗过程[2]。
本文通过近年来相关脑梗塞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的探讨,对脑梗塞患者吞咽困难程度评价及康复评估的方法,护理模式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摄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予以总结。
1 吞咽困难程度评价及康复评估的方法1.1 床旁筛查及评价量表主要包括洼田氏饮水试验,反复唾液吞咽实验,医疗床旁评估量表,Burke吞咽困难筛查实验,Smithard床旁吞咽功能评价,标准吞咽功能评分,logemann制定的28条筛查实验Daniels制定的吞咽功能障碍临床筛查系统,临床护理用吞咽功能评估工具等[3]。
参照洼田氏饮水试验。
让患者自己喝下30毫升温开水,观察所需时间;呛咳情况;血氧变化,一级:5秒内顺利将30毫升温开水1次咽下;二级:5-10秒内分两次以上咽下,不呛咳;三级:5-10秒内能1次咽下,有呛咳;四级:5-10秒内2次以上咽下,有呛咳;五级:频繁呛咳,10秒内全量不能咽下[4]。
饮水后血氧饱和度下降2%以上为阳性标准。
1-2级为轻度,3-4级为中度,5级为重度。
1.2 仪器评估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为脉冲血氧定量法,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纤维内镜吞咽检查,视频测压技术,其他有超声检查,咽下压检查,视频测压技术,吞咽动作仪评估[3]。
2 护理模式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2.1 时间护理模式脑卒中病人吞咽困难目前临床上还没有特效药的治疗,主要依赖功能训练促进康复专业医护人员及早进行行之有效的吞咽功能训练可降低并发症[5]。
早期康复训练对于促进大脑的可塑性有好处,便于脑组织内残余细胞发挥代偿作用,促进损伤区域组织重构和细胞的再生,有效的预防脑神经的萎缩,从而病人各种功能尽早恢复和改善[6]。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

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脑卒中是指由于脑出血或脑梗死等原因,导致的脑血管意外,从而影响大脑的功能。
导致神经系统,或运动感觉系统出现的一些功能障碍,或吞咽言语、认知知觉功能障碍,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的特点。
其预后因发病部位、病变范围、患者体质、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等而异,一般来说呈现发病快、病情重、病程长、合并症多、预后不佳的特点,因为脑细胞是不可再生的细胞,脑卒中会导致脑细胞缺血缺氧而功能受损,病变核心区域脑细胞一旦死亡,就不可再生,因此脑卒中患者预后较差,发生后遗症几率高。
脑卒中的患者出现吞咽功能障碍的比例也较高,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进食困难,一方面导致患者饮食营养摄入不足,可能出现营养不良,进而影响身体抵抗力;另一方面吞咽功能障碍,也会增加误吸的风险,发生气道异物或坠积性肺炎,甚至发生窒息危及患者的生命;长期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常对进食产生心理恐惧,出现心理疾患。
所以应及早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中医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十分必要。
1.中医针灸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应用吞咽障碍是指由于下颌,双唇,舌头,咽喉,食道括约肌以及食道的结构或功能的损伤导致不能顺畅的将食物由口腔运送至胃内而达到吸收,就是我们的吞咽的器官出现直接的损伤而导致的吞咽异常。
中风吞咽功能的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合并症,严重者影响正常的进食,出现吃饭喝水时呛咳,从而恐惧喝水进食,长时间导致心理阴影,进而出现营养不良或脱水。
患者总是出现吞咽障碍,进食困难,不能正常的摄取人体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等等,容易出现消瘦,全身乏力,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比如: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中医可以根据症状及舌象脉象进行辨证施治,也可以采用针灸治疗,针灸取穴和治疗都是应按照中医辨证后确定治疗方法,或熄风通络,或化痰安神,或醒脑开窍,达到改善吞咽功能的目的。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吞咽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

摘
要 目的 : 察 胺 碘 酮 静 脉 与 口服 联 观
资料 与 方 法
方法 : 采用静 脉与 口服 相结 合的给药 方法 。对血流 动力学 稳定 的持续 性 室速 患者给予静 脉注射 胺碘 酮 。血 流动 力学 不稳定 的恶性 室性 心律失 常患 者先行 电 击复律 , 待血 流动力学稳定后再 静脉 注射
统计学方法 : 数据采用秩 和检 验。
结 果
04 3 10 0内蒙 古 包 头 北 方 重 工 集 团 医 院
仪, 将吞 咽障碍治疗仪 电极 片放 置在 舌骨 上 方、 舌骨与 甲状 上切迹 之间 , 可根 据病
情 调整位置 , 日2次 , 每 每次 3 0分钟 。
患者康复训练 5—1 能进水 及 流 5次 食 , 咳减少 , 呛 住院 l 0~1 出院。康 复 5天
皮质 或脑 干损伤产生的假性球麻痹所致 , 发生 率 4 %。吞咽障 碍患 者不 同程度 存 5
在食 物误 吸、 饮水呛 咳, 易发生肺部感染 , 影响疾病 康复和生活质量 。
关键词
脑 卒 中 吞 咽障碍
康 复 训 练
通 常以鼻饲来 维持吞 咽 功能 障碍患
者的营养 , 时问久 了会造 成营养 失调 , 吞
牛 铁 张 玲 刘 亚 荣
值得推 广。
糖尿病 l 。6例恶性 心律失 常发 作时 0例 出现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 , 予以紧急电击 复律 , 有病 例均 已除外 电解 质 紊乱 、 所 药
物所致心律失常 。
关 键词
疗 效
恶 性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胺 内科
练 后 的吞 咽 功 能优 于 训 练 前 。 结论 : 患 对
患 者坐起 或抬高床 头 4 。 实 际操 作 中因 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吞咽训练及护理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吞咽训练及护理效果。
方法19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吞咽训练组,各96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吞咽训练组饮水试验结果正常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吞咽训练组可进食普通食物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吞咽训练的临床效果显著,饮水及饮食功能明显发问,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吞咽训练;护理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sis the swallowing training and nursing effect of swallowing dysfunction in stroke. Methods A total of 192 patients with swallowing dysfunction after stroke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 and swallowing training group,with 96 cases in each group. Comparison was made on clinical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wallowing training group contained higher proportion of normal results in drinking test than the conventional nursing group,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swallowing training group also had higher proportion of taking normal food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Swallowing training in addition to conventional nursing can provide precisely clinical effect for swallowing dysfunction in stroke patients,and their drinking and eating function are all obviously improved. This method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Stroke;Swallowing dysfunction;Swallowing training;Nursing
脑卒中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其中以吞咽功能障碍为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据有关调查研究资料显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发病率高达40%以上,不仅对整体康复效果造成影响,同时影响了患者对营养的正常摄取[1,2]。
以往临床上仅给予常规护理,无法达到康复效果,现本院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旨在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5月收治的192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吞咽训练组,各96例。
常规护理组中男55例,女41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9.2±3.5)岁。
康复护理组中男53例,女43例,年龄54~76岁,平均年龄(68.5±3.1)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常规护理组护理人员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对吞咽功能障碍抱有一定的认知,积极配合参与到治疗及护理工作来。
保证患者的口腔清洁,并确保其颈部的关节活动度及灵活性,进行主动及被动的颈部旋转运动,每日根据患者具体康复情况调整次数。
1. 2. 2 吞咽训练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实施的护理方法为:①间接吞咽训练:空吞咽、吞咽小冰块训练;练习口唇、舌体、颊的主动及被动活动;模拟进行吞咽训练。
②直接吞咽训练:待患者病情稳定后,帮助患者取坐位,口干者给予1 ml的水,嘱其在30 s内连续吞咽3次,在进食期间确保周围环境安静。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反复空咽、点头吞咽等多种代偿吞咽方法,提醒进食过快的患者较食物充分咀嚼后再进食,将每一口的食物充分咀嚼15~30次以上。
1. 3 观察指标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在连续治疗4周的饮水试验结果及饮食分级情况,其中饮水试验结果评价等级包括正常、轻度障碍、中度障碍及重度障碍,饮食分级评价指标包括不能经口摄食、果冻状食物、糊状食物及普通食物。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实施χ2检验。
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饮水试验结果对比吞咽训练组饮水试验结果正常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饮食分级情况对比吞咽训练组可进食普通食物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作为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常易发生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及脱水等并发症,对患者的康复效果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以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最为常见。
对于此类疾病实施护理的关键在于在建立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摄食方法,从根本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将经口摄食作为最理想的方法[3]。
以往临床上实施的护理方法无法达到满意的康复效果,现本院在其基础上实施吞咽训练,临床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吞咽训练组饮水试验结果正常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吞咽训练组可进食普通食物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提示,实施有效的吞咽饮食训练不仅可防止吞咽肌群发生萎缩,显著提高其活动度及适应能力,同时可通过对吞咽发生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增加其协调性[4]。
另外,研究中发现,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多表现为吞咽动作无力,在行食物吞咽后无法完全吞咽而残留于咽喉部[5]。
原因
为患者在进食后,食物进入气管内或引起吞咽反射消失所致,而对其实施吞咽训练而可通过利用健全部位,从而达到减少咽部试验残留的目的[6]。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行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吞咽训练的临床效果显著,饮食及饮水功能明显改善,可作为一种理想方法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参考文献
[1] 于晓娜.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204-205.
[2] 刘丽芳,王丽芳,张重梅,等.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河北医药,2011,33(4):222-223.
[3] 于淑燕,王凤艳,徐建梅.早期综合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29(5):758-759.
[4] 许小玲,韦杏荣.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的循证护理.国际护理学,2010,29(5):547-548.
[5] 刘诗丹,陈启波,李荣祝,等.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6):669-701.
[6] 孔磊,谢金萍,宋献丽,等.高压氧结合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观察.护理研究,2010,24(4):20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