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奶酪》公开课教案 优秀教学设计3
2024年《一块奶酪》教案

《一块奶酪》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理解文章中出现的新词汇,如“奶酪”、“老鼠”、“诱饵”等。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奶酪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通过朗读和复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食物的珍惜意识,懂得食物来之不易。
(2)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和毅力,面对困难不轻言放弃。
二、教学内容1.课文:《一块奶酪》2.课文大意:本文讲述了一只老鼠为了得到一块奶酪,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成功的故事。
3.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奶酪的特点。
4.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食物的珍惜意识,教育学生要有耐心和毅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块奶酪,引导学生观察奶酪的形状、颜色、气味等特点。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奶酪特点,教师总结并板书。
2.学习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读音、语调和停顿。
(2)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词语学习(1)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学生认读生词。
(2)教师引导学生用生词造句,巩固词语运用。
4.课文复述(1)教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注意使用课文中的词语。
(2)学生分组进行复述比赛,评选最佳表现者。
5.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老鼠要历经千辛万苦去拿奶酪?(2)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总结:食物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食物,懂得感恩。
6.总结延伸(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四、作业布置1.抄写生词,每个词语写5遍。
2.复述课文,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3.写一篇关于食物来之不易的作文,200字左右。
五、板书设计《一块奶酪》奶酪:形状、颜色、气味老鼠:历经千辛万苦,成功获得奶酪珍惜食物,懂得感恩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朗读和复述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学会了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奶酪的特点。
《一块奶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一块奶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三上11一块奶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文化自信:①通过童话故事感受中国当代儿童文学魅力,增强对本土文学认同感。
②体会故事中的团队合作与纪律意识等文化内涵,感悟童话独特魅力,提升文化底蕴。
语言运用:①认识“酪、宣"等字,学习多音字“处”理解课文,体会生动语言,正确流利朗读,提升表达能力。
②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字词,学会用恰当语言描述情节与人物。
思维能力:①分析蚂蚁队长行为决策,培养逻辑思维与批判性思维。
②引导学生思考若自己是蚂蚁队长的做法,拓展思维深度。
审美创造:①感受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之美,培养审美情趣。
②体会蚂蚁们的可爱及团队精神之美,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美。
思政元素:学习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爱弱小、严守纪律的品质,培养责任感与公正意识,树立正确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品质。
引导学生交流对蚂蚁队长的看法,培养表达与批判性思维。
教学难点理解蚂蚁队长面对诱惑时的内心挣扎与选择。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体会情感,理解内容。
2. 讨论法:组织讨论促进思维碰撞与合作学习。
3. 问题引导法:以问题引导思考,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过程1.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我们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走进了许多奇妙的故事世界。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群可爱的小蚂蚁和一块特别的奶酪。
想知道在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精彩的故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块奶酪》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3)全班齐读生字词,巩固读音。
(4)强调多音字“处"(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课文主要讲述了蚂蚁队长带领小蚂蚁们搬运奶酪时,面对美味的奶酪渣,以身作则、严守纪律,最终把奶酪渣分给最小蚂蚁的故事。
11《一块奶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1《一块奶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一块奶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奶酪的制作过程和口感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奶酪的制作过程和口感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奶酪的美味和营养价值,培养学生对传统食品的热爱和尊重,同时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奶酪的制作过程和口感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难点:理解课文中描述的奶酪的美味和营养价值,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奶酪吗?你们知道奶酪是怎么来的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块奶酪》讲述了一个关于奶酪的有趣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奶酪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食物,它还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看看奶酪背后隐藏的奥秘吧!通过这样的导入,我们引起了学生对奶酪的兴趣,同时也设置了悬念,让学生期待接下来的故事内容。
这样的导入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加投入课文的学习。
二、生字学习1. 酪(lào):奶酪(nǎiyóu)- 奶酪是一种美味的食品。
造句:他很喜欢吃奶酪。
2. 宣(xuān):宣布(xuānbù)- 宣布一件重要的事情。
造句:老师宣布了新的考试时间。
3. 处(chǔ):到处(dào chù)- 到处都是美丽的风景。
造句:春天来了,到处都是鲜花。
4. 诱(yòu):诱人(yòurén)- 那个香味诱人的蛋糕。
造句:那个香味诱人的蛋糕让我忍不住流口水。
5. 舔(tiǎn):舔嘴(tiǎn zuǐ)- 小猫在舔嘴。
造句:小猫在舔嘴,看起来很可爱。
6. 毅(yì):毅力(yìlì)- 他有很强的毅力。
造句:他每天坚持锻炼,显示出很强的毅力。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三单元一块奶酪 优质版教案

课题11*一块奶酪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蚂蚁队长在面对美食奶酪时的矛盾心理,明白严于律己、同情弱小的道理。
语言运用: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思维能力:结合课文内容,能对蚂蚁队长作出简单的评价。
审美创造:学会观察课文插图,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课前解析】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二篇略读课文,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巩固略读方法的又一个很好的文本。
学习本课,可以运用“粗知文章大意”的方法,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里的揣摩,体会人物当时的想法,把握人物形象。
感受课文写作方法,为本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奠定基础。
关注题目:“一块奶酪”是文章的主线,是引起阅读兴趣的焦点。
关注结构:课文结构清晰,围绕“一块奶酪”这个主线,按故事发展的顺序介绍了蚂蚁队长在面对美食奶酪时的矛盾心理,揭示了严于律己、同情弱小的道理,带给学生以思考。
◇第一部分(1-3自然段):讲述了蚂蚁队长宣布搬运纪律。
◇第二部分(4-12自然段):讲述了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矛盾心理,最终战胜自己,遵守规定,命令最小的蚂蚁吃了奶酪渣。
◇第三部分(13自然段):讲述了大家看到蚂蚁队长的做法后干劲更足。
关注细节描写:文章情节生动有趣,具有悬念。
最大的看点就是第二部分对蚂蚁队长矛盾心理的刻画,文章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让一个严于律己、爱护弱小的人物形象树立起来。
伟大的形象下,同样是真实的、有复杂情感的人物。
这样的描写,读者会有很强的代入感。
【教学目标】1.认识“酪、宣、诱”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能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作出简单的评价。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3)猜谜语:忙碌小兵丁,工事勤又精,力气何其大,合作又热诚。
《一块奶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一块奶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一块奶酪》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教学目标】1.认识“酪、宣"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处”。
2.默读课文,能借助情节阶梯图,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3.感受童话故事中动物有想法、会思考的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并掌握文中出现的新字词,理解其含义和在句子中的运用。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角色特点。
2.感受蚂蚁队长的形象:通过分析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让学生体会其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
引导学生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并学习其身上的优秀品质。
3.领悟故事寓意: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中蕴含的道理,即面对诱惑时要有自制力,坚守责任和原则。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能力,同时也为学生进行童话创作提供范例。
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不仅停留在理解故事表面,而要深入挖掘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和道德寓意。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将课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道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道德原则。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让他们学会在集体活动中以身作则,遵守纪律,关心他人。
2.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创造性写作等,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锻炼其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设计】板块一:情境创设,梳理故事内容创设情境,任务驱动:(1).在今天的童话嘉年华活动上,我们要参加“森林好公民"评选会。
蚂蚁部落推荐的人选是蚂蚁队长,它能当选吗?我们就来当大众评审员,好好评审一番。
(2).蚂蚁队长有怎样的事迹可以被推荐参评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课文,读课题,注意读准“酪”的读音。
《一块奶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3

《一块奶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三上《一块奶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酪”“宣”“诱”等11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处”“稍、2.借助课文台阶图能说出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
3.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蚂蚁队长的品质。
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
(出示奶酪)你们看,这奶酪多诱人呀!师:孩子们,这块奶酪闻起来O生:香香的。
师:看起来O生:大大的,十分诱人。
师:如果让你摸起来呢,__________ O生:滑溜溜,软乎乎的。
师:是啊,孩子们,如此诱人的奶酪,我们光是看着它都要流口水了,更不要说吃了,那么我们这篇文章围绕一块奶酪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一块奶酪》来看一看吧。
2.板书课题,学习“酪”字。
师:“酪”是我们今天要认读的生字,既要读准字音又要留意字形,谁有需要提醒大家的地方?生:“酪”是左右结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在田字格中的比例差不多。
师:你提醒得非常好。
生:写“酪”字的时候,左边的“酉”的第六笔“短横”不能丢。
师: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
那我们就按照他们的提示来写一写这个字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发现书写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掌握生字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板块二智慧探究活动一:争当“小小朗读者”师:作者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
读课文之前,先看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回读。
(生齐读要求。
)师:稍后我们按照这个标准评选“小小朗读者",有没有信心来挑战?生:有。
(生自由读课文。
)师:(出示要求二)请同学们读一读蚂蚁队长说的话,一人一句。
读得好,给他点赞;读错了,帮帮他。
《一块奶酪》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一块奶酪》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块奶酪》教案一、教学目标1. 会认“宣、诱”等10个生字,会写“蚁、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蚂蚁、奶酪”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队长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的美好品质。
3. 学习蚂蚁队长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要自觉遵守集体纪律,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蚂蚁队长的品质。
例如,当蚂蚁队长发现了一块大奶酪时,它面临着极大的诱惑,但它却能克制自己,没有私自享用。
通过对课文中描写蚂蚁队长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语句分析,如“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
怎么办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让学生体会到蚂蚁队长在纪律和诱惑面前的矛盾心理,进而理解它以身作则的品质。
2. 教学难点- 理解蚂蚁队长的矛盾心理,并能从蚂蚁队长的故事中受到启发,明白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一难点时,可以联系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比如在班级分发零食或者奖品时,有的同学可能也会面临类似的诱惑,是否能像蚂蚁队长一样遵守纪律呢?通过这样的类比,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 在导入新课环节,可以创设一个蚂蚁觅食的情境。
通过播放一段蚂蚁在草丛中寻找食物的视频,然后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这些小蚂蚁在做什么呢?如果它们发现了一块很大很美味的食物,会发生什么呢?”这样的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学习氛围。
2. 问题引导法- 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分析蚂蚁队长的心理活动时,提出问题:“蚂蚁队长为什么会七上八下呢?”“它最后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挖掘蚂蚁队长的品质。
3. 小组合作法- 在讨论蚂蚁队长的行为以及对我们的启示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
一块奶酪 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一块奶酪》优质教案年级:小学一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编写人:[你的名字]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学生能够认读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提高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课文中所传递的友谊、分享和团结的精神。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和分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读生字词。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体会课文所传递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块奶酪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一块奶酪的故事吗?”从而引出本课《一块奶酪》的内容。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理解课文大意。
3. 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和情节,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5.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课文中所描述的情景,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6.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所传递的价值观的理解。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故事,并尝试用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写一个小故事。
8.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以及所传递的价值观。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搜集:有关蚂蚁的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一)新课导入
导入语:家里的冰箱里放着一块你非常爱吃的奶酪,但妈妈不允许你吃,你会怎么做?
(二)板书课文题目
过渡语: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一块奶酪》,来看看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
(三)资料分享
有关蚂蚁的资料。
二、先学环节
(一)出示自学清单
(2)做动作识字:舔、跺、稍(息)。
(3)拆部件识字:豫=予+象。
(4)识记多音字:处、稍。
3.组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巩固每个字的读音。
4.利用投影仪展示小组长整理的生词表,组织学生交流生词的意思。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生词的意思。
(2)组织学生到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词语的句子,大声朗读。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1.一块奶酪人教部宣、处、诱、舔、强、犯、禁、稍、豫、跺、聚”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蚂蚁队长的美好品质。
4.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集体交流中,体会蚂蚁队长勇于战胜自我、关心幼小的美好品质。
1.展开识字学词活动。
(1)一边读一边圈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一查字典,也可以问一问同学。
(2)将自己不能理解的生词或读不准的生字提供给小组长,记录下来。
2.根据屏幕上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如果自己也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就一定要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们的想法。
(1)仔细观察每组中两个字的字形,找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重难点
结合文章的重点句体会蚂蚁队长战胜诱惑的心路历程,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课前准备
1.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查找关于蚂蚁的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用时:4分钟)
1.课件出示谜语,组织学生展开猜谜活动:远看像芝麻撒地,近看像黑驴运米,不怕山高路陡,只怕跌入锅里。
(2)做“舔、跺、稍(息)”的动作,并想一想字形和字义的关系。
(3)用部件组合识字。
(4)“处”在词语“处罚”中读chǔ,另一个读音是chù,如“别处、到处”。“稍”在词语“稍息”中读shào,在“稍微”等词语中读shāo。
3.朗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读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4.大声朗读投影仪中的词语,并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六、拓展阅读
书籍:《蚂蚁》
故事:《蚂蚁的故事》
电影:《小蚁雄兵》《蚂蚁总动员》
三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1《一块奶酪》人教(部编版)
11*一块奶酪
导学案设计
课题
一块奶酪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宣、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任务: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读一读:借助课文中的拼音大声朗读三遍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标一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新词,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词语每个读两遍。
新词如下:宣布、处罚、诱人、舔一下、禁令、稍息、犹豫、跺脚
容易读错的:
写一写:给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生字表下面),并选择一个生字进行拓展(形近字、名言、诗句等)。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用时:16分钟)
1.引导学生展开自主识字活动。
(1)组织学生先默读课文并圈画生字及不理解的词句,再借助工具书等解决这些问题。
(2)引导小组长展开难字难词整理活动。
2.利用投影仪展示小组长整理的难字表,组织学生共同商议解决方法。教师相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指导:
(1)形近字对比识字:诱—绣、处—外、稍—梢。
对于课文主要内容,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灵活纠正指导。
预设3感悟人物品质
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善待幼小,善于分享。
可以从蚂蚁队长自己没有吃掉那一点奶酪渣,把它给了最小的一只蚂蚁中看出来。
四、检测环节
自学检测反馈
过渡语:孩子们,老师看你们学得都很认真,相信你们的自学效果也肯定不错。请小组内先自测一下!
1.用“——”画出正确读音或生字。
我选择的生字是
我给它找的形近字是
我能给它们分别组词:
我看到这个字想到了:
温馨提示:自学完成后,小组组长检查“自学清单”中的任务并做好评价记录。
想一想: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题目是《一块奶酪》,作者围绕它主要写的故事,表现了蚂蚁队长
的精神。
(二)组内交流
交流内容:
1.朗读课文;
2.读会认字,提示哪些字容易读错;
2.出示课题,指名读课题。
3.引导质疑交流:蚂蚁和奶酪有什么联系?一块奶酪在蚂蚁群中引发了什么故事?赶紧读一读课文吧!
1.读谜语,根据谜面猜出谜底:蚂蚁。
2.读课题。
3.表达交流,注意带着自己的疑问读文,并做到有理有据地表达。
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清楚表达、有序表达、抓住问题的关键处表达。
3.“诱人”是理解的难点,结合课文可以发现诱人是说奶酪太吸引人了。
(1)想一想在哪里遇到过这个词,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词义,遇到困难时可以查词典。
(2)大声朗读句子,一边读一边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本课生字识记困难较大,“豫、舔”等字都不太常见,因此,教师要注意识字时间和内容的有效分配,“强、禁”等容易识记的字,以学生自主识记为主,将更多的精力放在难字上。
2.识字方法是多元的,还可以引导学生归类识字。例如,形声字有:诱、舔、稍、跺。还可以联系生活经验识字,例如,“禁”,公共场合有禁烟标志,上面有这个字。体育课上,体育老师常常喊“稍息”,就有“稍”这个字。
3.初步感知课文。
(三)全班展示
按照自学清单,请四个小组展示自学情况。
分别展示:“读一读”“标一标”“想一想”
三、后教环节
精彩预设与点拨
预设1会认字
提示:
诱:声母是y,不是x,不能只读右半部分;
稍:是多音字,在“稍息”中读“shào”,在“稍微”中读“shāo”。
点拨:结合身体部位学习“舔、跺”。
预设2
诱(yòuxiù)惑禁(jīnjìn)令
(宣喧)布犹(豫欲)
2.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强()()
()()
稍()()
()()
3.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这是一个的蚂蚁队长,从中可以看出来。
五、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课文中感受到了蚂蚁队长的优秀品质,请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学生能梳理自己的收获或反思自己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