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小数2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2)》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2)》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小数(2)》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乘法原理,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理解小数加减法与小数乘法的区别和联系;3.能够灵活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小数乘小数(2)》,本节课重点围绕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展开,并引入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小数乘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小数乘法与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新知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感受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出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

2. 理论学习将小数乘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PPT或黑板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要求学生反复进行练习,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例如:0.3 × 0.4 = 0.123. 拓展应用通过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导学生进行小数乘法的应用拓展,让学生尝试将小数乘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一家商店每个月销售2000元,但是从第4个月起每个月都要增加8%,请问第10个月的销售额是多少?4. 总结归纳通过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对小数乘法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巩固和深入理解。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应的课内作业,以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理解和记忆,并要求学生完成与实际生活有关的小数乘法问题的解答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同时也增长了他们的知识见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实际问题的引入和拓展应用,以及注重学生的反复练习和思考。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小数乘小数2-苏教版秋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小数乘小数2-苏教版秋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乘小数2(苏教版秋季)教材版本:苏教版授课年级:五年级教学内容:小数乘小数2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技巧和实际应用教学准备:教材、PPT、计算器、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乘整数的规律。

2. 提问: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那么小数乘小数又是怎么计算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小数乘小数的规律。

2. 让学生尝试计算一些简单的小数乘小数的题目,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3. 讲解小数乘小数的运算技巧,如何快速准确地计算小数乘小数。

4.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小数乘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巩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师挑选一些典型的练习题,让学生上黑板演示,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 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纠正,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小数乘小数。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和运算技巧。

2. 强调小数乘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教材上的课后习题,巩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 家长签字确认,确保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总结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小数乘小数。

五年级数学家《小数乘以小数二》教案设计

五年级数学家《小数乘以小数二》教案设计

五年级数学家《小数乘以小数二》教案设计第1篇:五年级数学家《小数乘以小数二》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课本第3页例3,练习一的7-11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懂得在点积的小数点时,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提问:练习一的第6题,你是根据什么说出积有几位小数?2.计算6.15×0.327.3×0.16板演后请学生讲一讲计算过程。

二、揭示课题。

三、新授。

1.出示例3:0.056×0.152.学生尝试,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什么新问题?(乘积的位数比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的和少。

)3.应该怎么办?为什么要在前面用0补足?补足是什么意思?4.小结:在点小数点时,乘得的积小数的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

0.056×0.15=0.0084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四、巩固练习。

1.练一练0.025×0.0062.在下面各题里积里点上小数点。

注意:在点小数点时,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补足后小数末尾的”0“要划去。

3.练习一的第8题填表。

4.补充题。

0.125×0.0180.092×0.1030.007×0.019五、课堂练习。

练习一的第10、11题。

课后小结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五年级数学《小数乘以小数练习》教案教学要求:掌握小数乘法法则,系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口算。

0.4×51.3×0.20.125×80.25×100.01×0.010.12×0.40.786×0.14.012×00.001×0.0460.001×1000二、说出下列算式表示意义。

0.42×3表示3个0.42。

3×0.42表示3的百分之四十二。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小数乘小数(二)-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小数乘小数(二)-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小数乘小数(二)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计算小数乘小数的题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2.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3. 小数乘小数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熟练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探究的结果进行讲解,强调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解答学生的疑问。

5.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小数乘小数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小数乘小数的题目,让学生回家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2. 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3. 小数乘小数的实际应用。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小数乘小数的题目,巩固计算方法。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3. 拓展题:研究小数乘小数的更多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课后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3.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接触到掌握新知识的主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学生能否有效学习。

《小数乘小数(二)》教学设计

《小数乘小数(二)》教学设计
(二)教学例3。出示0.25×0.14=
1、学生独立试算。
2、交流。计算的这道题与前面几道题有什么不同?当积的位数不够时,你是怎么做的?
小结:当积的位数不够时,用0补位,再点上小数点。
3、观察、发现规律。
(1)这个算式中两个因数都比1小,积的大小比两个因数怎样?再看例1与例2的算式是这样吗?这说明什么?
课 题
小数乘小数(二)
设计者
教者
课 型
新课
课时
2
时间
年 月 日
总课时
4
第 周
星期
预习设计
我的再创造
息和数学问题?
2、有什么收获?
3、有什么疑问?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引入,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2、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经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过程,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说说比较大小的方法。交流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3、数学医院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交流错在哪里?
四、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的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小数乘小数(二)
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注意当积的位数不够时,用0补位,再点上小数点。
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小数乘小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我的再创造
预习
反馈
复习
引入
1、先说说积是几位小数,再计算。
9.6×8.4= 8.6×0.24=
2、揭示课题。

(精品课)《小数乘小数(2)》教学设计

(精品课)《小数乘小数(2)》教学设计

《小数乘小数(2)》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88~89页,完成练习十五第4~8题。

教学目标:1、巩固用整数方法计算小数乘法,积是几位小数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有关;2、通过知识的迁移,发现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3、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教学难点:补0的位置和补0的个数的处理。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学生准备:课堂练习本、课本教学过程:1、前置性探究一积是几位数2.7×3 34.8×515.4×8 1.14×8二笔算下面各题2.35×2.3 1.6×5.410.7×3.6 6.3×1.4三积的变化规律一个数()10,即这个数的小数点向()移动()位。

课件演示】:1、口算78.4×1078.4×10078.4×100078.4×10000一个数()10,即这个数的小数点向()移动()位。

填空2、【课件演示】:。

一个数除以10、100、1000、10000,等于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四位,这样可以得到结果。

尝试探索3【课件演示】:3竖式计算1.5×0.230.15×0.23尝试探索4【课件演示】:5探索新知【课件演示】:5练一练(一)6练一练(二)【课件演示】:7巩固练习(一)【课件演示】:8巩固练习(二)9巩固练习(三)8总结全课说说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还有哪些收获?。

小数乘小数(2)教学设计

小数乘小数(2)教学设计
二、新授:
同学们,你们见过鸵鸟吗?知道鸵鸟是一种跑得比较快的动物吗?有一只鸵鸟正在帮助2个小朋友解难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鸵鸟正驮着小朋友向前奔跑,后面一只凶猛的野狗紧紧追上来了!小朋友说:“哎呀,它追上来了!”鸵鸟说:“别担心,它追不上我!”
1、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柯桥区华舍小学教师备课签(课时教案)
课题
小数乘小数(2)
课 型
新授
本教案第一个上课班级时间
第( )周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2、让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尝试进行知识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P9页第13题
四、体验: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练习
作业
作业:P7பைடு நூலகம்一做。
第二课时:讲解练习二
教学
后记
个性化作业辅导
重点
难点
分析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一个因数比1小时,积比另一个因数小;当一个因数比1大时,积比另一个因数大。

































一、复习准备:

第3节《小数乘小数》(二)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第3节《小数乘小数》(二)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第3节《小数乘小数》(二)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初步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初步学会通过验算检查小数乘法计算的准确性。

3.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4、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验算方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三、预计教学时间:1 节四、教学活动(一)基础训练【口算】9.6×6=8.4×7=30×0.3=1.5×4=0.18×0.3=12-0.9=36÷9= 84+7.8=8.5×100=0.04×25=【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人步行每小时4千米,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的3倍,摩托车的速度是自行车的4倍。

摩托车每小时行多少米?(二)新知学习【典型例题】1.主题图引入。

(1)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

【小结】在倍比关系中,倍数也可以是小数。

2.学习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1)独立尝试验算。

(2)汇报交流,典型方法板书。

【小结】在小数乘法中,我们同样可以利用乘法交换律来验算。

(三)巩固练习【基础练习】1.课本第6页做一做。

2.课本第8页第7题。

3. 课本第8页第8题。

4.课本第8页第9题。

【提高练习】5. 课本第9页第10题。

6. 课本第9页第11题。

7. 课本第9页第12题。

8. 课本第9页第13题。

【拓展练习】9. 课本第9页第14题。

(四)全课总结在乘法中,一个数(0除外)乘比1大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比1小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1.不计算,判断下面各算式中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乘小数2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的计算后,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法则,明确乘法中积与因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利用具体情境,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入倍数是小数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养成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的准确性的习惯。

教材处理
通过小数乘法中积的位数不够和末尾有0两种特殊的情况学习
小数乘法的难点,从一般到特殊的情况处理小数乘法的内容。

通过有趣的故事引入倍数是小数的学习内容,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利用错误的答案引导学生养成验算的习惯,不要求一定要按哪种方法验算,学会使用合适的方法进行验算。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利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提高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仔细、认真计算的好习惯,养成及时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利用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进行验算。

备课时间:8月25日
上课时间:
二、教学过程
预构:复习引入
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6×0.4 0.56×0.5
学生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回顾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通过竖式计算的练习复习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巩固所学知识,为下面特殊情况的小数乘法的学习打下基础。

导构:互动新授
1、教学教材第6页例4。

(1)课件出示例4:0.56×0.04=____
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的积是几位小数,为什么?
(4位小数,因为因数中一共有4位小数。


学生自主计算,发现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该怎么点小
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2)课件出示0.56×0.05=____
学生自主计算,相互检查,讨论是先点小数点再去掉末尾的0
还是先去掉末尾的0再点小数点?
师总结:积末尾有0,要先点上小数点,再去掉末尾的0。

(3)总结小数乘法计算时需注意:
第一,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第二,积的末尾有0时,要先点上小数点,再去掉末尾的0。

【设计意图】通过对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和末尾有0两种情况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的学习,强调小数点位置确定的方法。

利用一系列有层次的学习,实现了计算教学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2、教学教材第7页例5。

(1)导入情境图:请学生说一说图中发生了什么事?
根据图得到信息: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鸵鸟的
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 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
时?
提问:“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是什么意思?
(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乘以1.3。


列式计算:56×1.3
(2)出示课本中计算过程,请学生检验是否正确。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验算的方法:
①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以下,乘一遍,看对不对。

②56×1.3,积应该比56大,所以肯定计算错了。

③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课堂小结:
1、小数乘法计算时需注意:
第一,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第二,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小数点,再去掉末尾的0。

2、小数乘法验算的一般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一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探索和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养成整体感知算式、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闯关练习
1、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1题。

计算下面各题。

3.7×
4.6 0.48×1.5 0.29×0.07 0.056×0.15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
大小,你能发现什么?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3、完成教材第7页做一做。

下面各题计算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2×2.5=0.8 2.6×1.08=2.708
先让学生观察两道算式中的因数的积,进行判断;再让学生独
立计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最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三、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2
0.56×0.04=0.0224 0.56×0.05=0.028
56×1.3=72.8(千米/时)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二第6、7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