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常见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教师教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

学科:地理

学段:高中

授课年级:高一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依据新课程改革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的理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一讲到底的做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在具体讲授中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知识点即“三讲”;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不讲

学生通过自学也能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即“三不讲”。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主动探究,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①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②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课标中的行为动词为“简要分析”、“简述”,目的名词为“特点”、“原因及危害”,主题名词为“锋面等天气系统”,限定语为“运用简易天气图”、“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

2.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从教材结构上讲是本单元知识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于各种天气现象的产生与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本课是在综合前两节内容的基础上,阐述常见的天气现象的成因及在生活中的体现。教材首先介绍了有关锋面系统的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等;然后根据锋面移动过程中冷暖气团的主次地位介绍锋面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在此基础上说明冷锋、暖锋过境前、时、后的天气变化过程,最后介绍锋面系统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在学习本节时已是10 月中下旬,此时本地可能会出现冷锋天气,如果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对普及天气预报知识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认知基础

① 通过前两节大气知识的学习学生基本理解大气运动可能引起的天气现象,这为知识的衔

接做了很好的铺垫;②高一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的天性。

2.学生学习存在问题

① 学生对大气运动引起的天气现象的理解还不够透彻,思维的逻辑性还不够合理。在教学中分析单一气团和锋面控制的天气状况是可能会有一些困难。另外在描述天气状况是难以形成一个较完整的思路。②学生对地理课的重视程度尚待提高。

所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精讲单一气团和锋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为下面学生的自学做很好的铺垫;告诉学生从哪些方面来描述天气状况;另一方面搜集最近几天的天气变化过程,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然后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解决困惑,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地理就在我们生活当中,提高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方式和手段】

教师以启发式讲授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为主,学生以合作性学习为主;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学案辅助教学。

教学目标

1.理解冷、暖气团和冷、暖锋的概念。

2.掌握其成因、分布、运动变化规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通过绘制锋面示意图,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简易天气图,判断锋面系统,分析其天气特点。

【教学难点】:

单一气团和锋面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某地区的天气变化过程。

教学流程示意

新课反馈

欣赏天气预报图

学习主题一:单一气团和锋面控制下天气状况

(教师精讲部分)

学习主题二:在简易天气图和锋面剖面图中区分冷锋、暖锋(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主题三:冷锋、暖锋天气过程(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主题四:介绍常见的锋面天气原因及危害、准静止锋

课堂总结、反馈练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