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新城疫病毒毒价的血凝价,ELD50和TCID50值相关性比较
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以新城疫为例)()

实践三 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以新城疫为例)实践目的:1.掌握血凝(HA )和血凝抑制(HI)试验的原理 2.掌握鸡新城疫病毒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操作方法 实践原理:某些病毒(如鸡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等)能够与人或动物的红细胞发生凝集,此即为红细胞凝集现象。
这种红细胞凝集现象可于病毒悬液中加入特异性抗体(免疫血清)所抑制,即为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
实践内容:1.红细胞凝集试验(HA 试验) 主要是测定病毒的红细胞凝集价,以确定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所用病毒稀释倍数(抗原单位)。
有试管法和微量法两种,现以常用的微量法进行说明。
鸡新城疫病毒的HA 试验现采用微量法,在V 形微量反应板上进行。
(1)首先用微量移液器向每个孔加入稀释液即灭菌生理盐水一滴(25μl)。
(2)用微量移液器取病毒抗原液25μl 加入第1孔内,吸头浸于液体中缓慢吸吹几次使病毒与稀释液混合均匀,再吸取25μl 液体小心地移至第2孔,如此连续稀释至第11孔,第11孔吸取25μl 液体弃掉;病毒稀释倍数依为1:2~1:2048,第12孔为红细胞对照。
(3)再以微量移液器每孔加1.0%红细胞悬浮液1滴(25μl)。
(4)在振荡器上振荡混匀约l ~2分钟,再置37℃作用15分钟后观察结果。
(5)每次测定样品都应同时做红细胞对照。
表1 鸡新城疫血凝效价(HA)的测定术式(微量法)孔号 12345678910 11 12病毒稀释倍数 1:21:41:81:161:321:641:1281:2561:5121:1024 1:2048 对照生理盐水 25l 25l μ病毒液25ll l l l 25l l l l l l μl 弃去 1%红细胞悬液 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25μl感作 置振荡器上混匀1~2分钟,放37℃静置15分钟# 表示100%完全凝集 ++ 表示50%凝集 - 表示不凝集 结果判定:将反应板倾斜成45度角,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沿着倾斜面向下呈线状流动者沉淀,表明红细胞未被或不完全被病毒凝集;如果孔底的红细胞铺平孔底,凝成均匀薄层,倾斜后红细胞不流动,说明红细胞被病毒所凝集。
鸽新城疫病毒弱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Gl u n b i a 羊 血琼 脂 和 麦 康 凯 琼 脂 平 板 上 未 见 有
细 菌生长 。 2 . 2 新城 疫病 毒 荧光 R T - P C R检 测
测得 F 。 代 尿囊 液 的 E I D ∞为 l 0 ・ ∞。 2 . 6 分 离株 的 1日龄 雏 鸡脑 内接 种致 病指数
2 结 果
HA价为 l: 2 。 , 其血凝 作用可 被 N D V标 准 阳性血 清 所抑制 , 而 不被抗 AI V和 E D S标准 阳性 血清所抑制 , 说 明所 分离到 的有 血凝性 的病原为新 城疫 病毒 。
2 . 5 半 数 鸡 胚 感 染 量
2 . 1 细 菌学诊 断
1 mg / mL ) , 然 后调 p H 7 . O ~7 . 4 , 3 7℃作用 1 h , 再 1 0 0 0 r / mi n 离心 1 0 mi n , 取上清液 , 将 上 清 液 接 种
于普 通营养 琼脂 和普 通 营养 肉汤 , 3 7℃培养 2 4 h c 引。 1 . 2 . 3 . 2 病 毒 的分离 取 细菌 检 验 阴性 的上清 液 ,
病鸽 确 为感 染 了新 城 疫 病 毒 , 同时 其 鸡 胚 分 离 物具 展 。 有血凝 特性 , 其血凝 价 HA 为 1:2 。 , 该 血 凝性 可 以 参考 文献 :
Ta b l e 1 I nt r a c e r a b r a ]p a t h o g e n i c i t y i n d e x of o n e - d a y c h i c k l i n g
观察 天数 / d D a y s 鸡 只 状 态
S t a t u s o f c h i c k e n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TCID50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TCID50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孟凡峰;范建华;徐步;董宣;崔治中;赵鹏【期刊名称】《中国兽医杂志》【年(卷),期】2015(051)009【摘要】为比较不同方法在测定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组织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上的差异,将ALV-J传染性克隆rNX0101株同一病毒保存液以10倍梯度稀释后按照常规方法分别接种已长满DF-1细胞和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96孔板,维持7d后取所有细胞培养上清以ALV-p27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p27抗原,细胞固定后以ALV-J特异性单克隆抗体JE9进行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确定病毒感染孔后按照Reed-Muench法分别计算两种方法在两种细胞上的TCID50.结果显示,ELISA法测定该病毒在DF-1细胞和CEF细胞上的TCID50分别为10-5,4 TCID50/0.1 mL和10-4.666TCID50/0.1 mL,而IFA法测定该病毒在DF-1和CEF 细胞上的TCID50分别为10-6.333 TCID50/0.1 mL和10-5.2 TCID50/0.1 mL.结果表明,IFA比ELISA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并且ALV-J在DF-1细胞上复制能力比CEF更强,在DF-1细胞上测定ALV-J的TCID50更为科学.【总页数】3页(P31-33)【作者】孟凡峰;范建华;徐步;董宣;崔治中;赵鹏【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8;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科学研究所,江苏扬州225125;中国农业科学院家禽科学研究所,江苏扬州225125;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8;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山东泰安271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2.65+9.3【相关文献】1.不同品种鸡源J亚群禽白血病毒株致肿瘤差异性研究 [J], 罗青平;邵华斌;张蓉蓉;温国元;张腾飞;王红琳;艾地云;汪宏才;罗玲;李兰珍2.中国三种不同地方品系鸡对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NX0101株易感性的比较 [J], 栾怀彪;王一新;许书珍;房立春;崔治中;常爽;赵鹏3.A和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gp85基因的表达及其抗血清的亚群特异性比较 [J], 王丽;张青婵;赵鹏;武专昌;崔治中4.B亚群禽白血病病毒SDAU09C2株的TCID50与p27抗原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 李薛;董宣;赵鹏;牛星;崔治中5.不同亚群禽白血病病毒5'LTR序列及启动子活性分析 [J], 冯少珍;李娇;吴晓婵;曹伟胜;廖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城疫抗体监测-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中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

新城疫抗体监测-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中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作者:唐艳荣张海云曹院章等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12期唐艳荣,张海云,曹院章,张雪梅,齐海霞,王艳红(北京市朝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0018)摘要:对新城疫抗体监测-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中的各种影响因素逐一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和具体操作方法。
关键词:新城疫抗体监测;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影响因素;解决办法近年来,城区养鸡业的发展日益衰减,赛鸽和肉鸽的饲养占据了大半的养禽业的领域,公棚鸽饲养日益兴起,而在公棚中,新城疫极其变异是对公棚鸽最大的危害。
为了加强禽类疫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和免疫效果,有效防止疫情发生和传播,减少经济损失。
新城疫抗体监测工作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部分,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目前实验室监测新城疫抗体中最常用的方法,此方法在实验中操作简单,判定方便,但是很容易因操作不规范,技术不娴熟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现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分析讨论,以供大家参考。
1 红细胞的配制1)由于鸡的个体差异,红细胞对病毒敏感性也不同,从而影响HI效价,一般需要采集至少三只公鸡或无新城疫抗体的非免疫鸡的抗凝血液混合在一起,放入离心管中,加入3~4倍体积的PBS混匀,以2 000r/min离心5~10min,去掉血浆和白细胞层,重复洗涤三次,这样可以减少自凝现象的干扰。
2)有抗体鸡提供的红细胞需要多洗涤几次,以便减少血液中的抗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洗好的红细胞,最后吸取压积红细胞用PBS配置成0.5%~1%浓度较为合适,浓度过大时,血点过大,浓度过小时,沉降的血点太小,不易判断,并且沉降速度慢。
2 PBS稀释液的配制1)稀释液的pH为7.0~7.2时红细胞沉淀最充分,也最易判断。
稀释液的pH过于小,一般小于6.0以下,红细胞容易出现自凝现象,pH为7.6以上凝集的红细胞容易洗脱加快。
所以最好配制的稀释液pH值为7.2。
【2017年整理】TCID50和PFU的换算公式

【2017年整理】TCID50和PFU的换算公式在病毒学研究中,TCID50(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和PFU(空斑形成单位)是两种常用的衡量病毒感染能力的指标。
这两种指标在病毒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在病毒感染动力学、病毒传播、病毒免疫等方面。
然而,由于实验条件和操作方法的差异,不同实验室或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的TCID50和PFU数值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如何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TCID50和PFU之间的换算,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TCID50的定义和计算方法TCID50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使50%的细胞培养物出现细胞病变的病毒量。
TCID50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ReedMuench法,该方法通过测定病毒在不同稀释度下的感染能力,计算出50%细胞感染所需的病毒量。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TCID50 = 10^(1/d) × [1 + (0.5 0.5^d)] / (1 0.5^d)其中,d为病毒稀释度的对数,通常取值为1、2、3等。
二、PFU的定义和计算方法PFU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使50%的细胞培养物形成空斑的病毒量。
PFU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Karber法,该方法通过测定病毒在不同稀释度下的空斑形成能力,计算出50%细胞形成空斑所需的病毒量。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PFU = 10^(1/d) × [1 + (0.5 0.5^d)] / (1 0.5^d)其中,d为病毒稀释度的对数,通常取值为1、2、3等。
三、TCID50和PFU之间的换算由于TCID50和PFU的计算方法相同,且都采用ReedMuench法或Karber法,因此在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TCID50和PFU之间的换算,实际上就是将一种指标的计算公式转换为另一种指标的计算公式。
具体换算方法如下:1. 将TCID50的计算公式转换为PFU的计算公式:PFU = TCID50 × (1 0.5^d) / (1 + 0.5 0.5^d)2. 将PFU的计算公式转换为TCID50的计算公式:TCID50 = PFU × (1 0.5^d) / (1 + 0.5 0.5^d)其中,d为病毒稀释度的对数,通常取值为1、2、3等。
TCID50,EID50等数据的计算

中和试验动物受到病毒感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中和抗体,并与相应的病毒粒子呈现特异性结合,因而阻止病毒对敏感细胞的吸附,或抑制其侵入,使病毒失去感染能力。
中和试验 (Neutralization Test)是以测定病毒的感染力为基础,以比较病毒受免疫血清中和后的残存感染力为依据,来判定免疫血清中和病毒的能力。
中和试验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固定病毒量与等量系列倍比稀释的血清混合,另一种是固定血清用量与等量系列对数稀释(即十倍递次稀释)的病毒混合;然后把血清-病毒混合物置适当的条件下感作一定时间后,接种于敏感细胞、鸡胚或动物,测定血清阻止病毒感染宿主的能力及其效价。
如果接种血清病毒混合物的宿主与对照(指仅接种病毒的宿主)一样地出现病变或死亡,说明血清中没有相应的中和抗体。
中和反应不仅能定性而且能定量,故中和试验可应用于:1.病毒株的种型鉴定:中和试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利用同一病毒的不同型的毒株或不同型标准血清,即可测知相应血清或病毒的型,所以,中和试验不但可以定属而且可以定型。
2.测定血清抗体效价:中和抗体出现于病毒感染的较早期,在体内的维持时间较长。
动物体内中和抗体水平的高低,可显示动物抵抗病毒的能力。
3.分析病毒的抗原性。
毒素和抗毒素亦可进行中和试验,其方法与病毒中和试验基本相同。
用组织细胞进行中和试验,有常量法和微量法两种,因微量法简便,结果易于判定,适于作大批量试验,所以近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定血清-稀释病毒法(病毒中和试验)1.病毒毒价的测定毒价单位:衡量病毒毒价(毒力)的单位过去多用最小致死量(MLD),即经规定的途径,以不同的剂量接种试验动物,在一定时间内能致全组试验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
但由于剂量的递增与死亡率递增不呈线性关系,在越接近100%死亡时,对剂量的递增越不敏感。
而一般在死亡率越接近50%时,对剂量的变化越敏感,故现多改用半数致死量(LD50)作为毒价测定单位,即经规定的途径,以不同的剂量接种试验动物,在一定时间内能致半数试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鸽新城疫病毒毒价的血凝价,ELD50和TCID50值相关性比较

鸽新城疫病毒毒价的血凝价,ELD50和TCID50值相关性比较崔晓萍;郑明
【期刊名称】《中国兽药杂志》
【年(卷),期】1998(032)003
【摘要】本文比较了用血凝反应,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的TCID50及发育鸡胚做ELD50来测定鸽新城疫病毒毒价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鸽NDV毒价的TCID50和ELD50的值的基本相同。
HA滴度虽然与TCID50值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远不如TCID50准确。
接种病毒后死亡鸡胚的新鲜尿囊液经冻融后,其中鸽NDV的HA滴度和TCID50均逐渐下降。
【总页数】3页(P1-3)
【作者】崔晓萍;郑明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扬州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2.65
【相关文献】
1.用转化BHK-21细胞测定口蹄疫A、O和Asia-Ⅰ型病毒TCID50与LD50毒价对比试验 [J], 薛英;王玉红;黄炯;潘晓梅;徐亚萍;刘宏;张莉;田晓敏
2.伪狂犬强毒S株TCID50与LD50毒价对比试验 [J], 刘景利;孙建宏;胡井雷;王杰
3.鹅副粘病毒不同来源分离株血凝特性及ELD50的比较 [J], 周继宏;王永坤;田慧芳;宦海霞;郭海龙
4.反向间接血凝与兔体热反应法测定猪瘟兔化毒毒价的比较试验 [J], 江业超;王成业
5.兔瘟脏器病变与病毒血凝价比较研究 [J], 吴世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株赛鸽新城疫强毒株的致病特性及分子特征分析

1株赛鸽新城疫强毒株的致病特性及分子特征分析李珮瑶; 徐彤; 高晶萍; 田勇; 王存连; 徐明举; 利凯; 李军; 张瑞华; 兰金苹【期刊名称】《《河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48)010【总页数】7页(P140-146)【关键词】赛鸽; 新城疫; F基因; 致病特性; 分子特征【作者】李珮瑶; 徐彤; 高晶萍; 田勇; 王存连; 徐明举; 利凯; 李军; 张瑞华; 兰金苹【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北张家口075000; 河北北方学院生命科学研究中心河北张家口0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5.3鸽新城疫是由鸽Ⅰ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Ⅰ,PPMV-Ⅰ)引起的常流行于鸽群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鸽群肠炎、下痢、扭头转圈等神经症状[1],因发病症状与鸡新城疫神经型相似,故将其称为鸽新城疫,是危害鸽养殖业的重要疾病之一。
鸽新城疫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东地区[2],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我国肉鸽、赛鸽以及观赏的鸽子数量庞大,尤其因赛鸽的放飞、集训等导致其活动范围十分广泛,而且据报道,目前有250余种鸟类可自然或人工感染新城疫病毒(NDV)[3],因此,赛鸽作为自然宿主也可使其他易感动物交叉感染发生新城疫。
KOMMERS 等[4]发现,鸽新城疫病毒在白羽来航鸡体内传代后毒力增强,引起2周龄鸡感染后出现明显临床病症并导致死亡。
张淑霞等[5]发现,用LaSota油佐剂灭活疫苗免疫的肉种鸽对鸽新城疫病毒SX株人工感染的保护率仅为66.7%。
由此可见,鸽在新城疫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病毒携带者的角色,故对鸽新城疫的防控要足够重视。
新城疫病毒基因组按3′到5′端的顺序为NP-P-M-F-HN-L 6个基因片段,其中F蛋白是重要的致病性因子,与新城疫病毒的毒力强弱密切相关,是新城疫病毒分子病毒学重点研究对象[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