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市地名命名与分布规律

合集下载

《高要市白土镇总体规划(2010-2020)》规划简介

《高要市白土镇总体规划(2010-2020)》规划简介

《高要市白土镇总体规划(2010-2020)》规划简介1、规划区范围与年限(1)本次总体规划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即白土镇域镇村体系规划和规划区总体规划。

白土镇域镇村体系规划范围是整个白土镇域,规划区范围是白土镇的规划区范围为广肇高速以南的白土镇镇域范围,面积约85.57平方公里,包含中心镇区和金龙湖养老度假基地两个片区,其中规划重点是中心镇区,范围东至高速公路连接线,南至白土镇的行政界线,西至规划道路,北至高压走廊和污水处理厂,中心镇区规划控制总面积为23.78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设用地16.47平方公里。

(2)规划年限是2010-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0-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

2、城镇发展目标与性质定位(1)发展总体目标:按照“繁荣活力、文明法治、和谐安康、生态环保”的总体目标要求,在规划中突出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结合,重视环境指标,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注重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将优化产业布局与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结合起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储备产业发展空间,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建设成广东省宜居城乡奠定坚实的基础。

(2)性质定位:白土镇域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以五金铸造、新型建材、服装制衣为主导,积极发展新兴产业,是商贸繁荣、物流发达、城镇经济兴旺的综合型城镇。

3、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1)城镇人口:至规划期末,白土镇域总人口约21万人,中心镇区总人口约16万人,城镇化水平约75.8%。

(2)用地规模:至规划期末,中心镇区建设用地规划为16.47平方公里,金龙湖养老度假基地建设用地面积约414.72亩(折合27.64公顷),其中属于城镇建设用地约114.11亩(折合7.6公顷),属于村庄建设用地约300.61亩(折合20.04公顷)。

4、中心镇区规划(1)规划结构:构建“一心、两轴、三组团”的格局。

一心:指在利用废弃的工业用地,构建镇区的城镇中心,提升城镇等级,增强城镇辐射能力。

广东地名学

广东地名学

茂名地名由来




茂名市名起源于人名,由人名而至县名,由县名而至市名 名称来源于西晋道士潘茂名,后人为了纪念潘茂名用丹药扑灭了 此地的瘟疫 。 就把他住过的山叫做潘山,把他炼丹所在地叫潘仙坡,把潘仙坡 附近一带地方称作茂名。传说镇南大将军冯游后来来到两山间筑 城,取潘道士的名字,建了潘州的茂名县。 隋始置茂名县。其实东晋就已置茂名县,后废,南朝梁复置, “隋唐因之”。 宋开宝五年(972年),废潘州为高州,茂名改属高州。明清的 茂名县,仍为高州府治。中华民国期间,废高州府,茂名县先后 属高雷绥靖处督办、南路行署第七专区所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茂名县先后属南路、高雷、粤西、湛江 专区(行政区)所辖 。
一、地名与地理分布及地理特征

“澳”在粤东方言里指海边曲岸, 因而带“澳” 字的地名也都在海边, 如海岛县南澳就有 “南澳、支澳、深澳、青澳、东澳、九溪澳、 隆澳、三澳、澳前”等地名。
一、地名与地理分布及地理特征

在粤东闽语区, 能够反映海滨特点的地 名,还有个“埭”字。“埭”字潮音读to(音同 “袋”) , 指拦潮土坝。既然是拦水大坝, 那 么,叫“埭”的地方也肯定是滨海地区了, 光 澄海市就有“尾埭 ( 美埭)、上埭、上埭 尾 ( 上岱美)、下埭尾 ( 下岱美) 、埭头、 海埭 ( 海岱)”等。
佛山地名由来
秦至晋属南海郡番禺县地。隋开皇十年(公元 590年)始属南海县,称季华乡。唐贞观二年(公 元628年)乡人在塔坡岗上掘得东晋时剡宾国(今 克什米尔)僧人遗下的铜佛三尊,乃重建塔坡寺 供奉,并立石榜曰“佛山”, 始得名佛山。又 称禅。 所以佛山有这样一句传统谚语:“未有佛山,先 有塔坡”。到元末,这寺毁于战火。
粤东地名之趣事

(高要市)各镇行政区域代码及人口资料表

(高要市)各镇行政区域代码及人口资料表

37
441283105211
37
441283105212
37
441283105213
37
441283105214
37
441283105215
37
441283105216
37
441283105217
37
441283105218
37
441283105219
37
441283106000
00
441283106001
441283106215
37
441283106216
37
441283107000
00
441283107001
31
441283107201
33
441283107202
33
441283107203
33
441283107204
37
441283107205
33
441283107206
33
441283107207
33
441283109203
33
441283109204
33
441283109205
37
939 3326
7571 2975 3278 2356 1493 3155 2563 4315 1462 4615 1756 1767 741
1583 1846 2895 1663 2107 2631 2427 1372 892 1263 2996 1405 1585 1630 1451 1627 1370 1096 938 1340 1290 1272 1180
广东省农业普查普查区地址编码库
高要市
地名
行政区划代码

高要县志

高要县志

高要县志第三节姓氏一、姓氏概况据1993年调查统计,散居在县内的人口姓氏有232个,万人以上的大姓有梁、•陈、李、黄、邓、伍、张、何、钟、吴、莫、林、苏、赵、冼、黎等16姓,五千人以上的有夏、陆、廖、罗、谭、冯、朱、区、麦、刘、叶、赖、周、谢、杜等15姓。

各姓氏按人数多少依次排列如下:梁、陈、李、黄、邓、伍、张、何、钟、吴、莫、林、苏、赵、冼、黎、夏、陆、廖、罗、谭、冯、朱、欧、麦、刘、叶、赖、周、谢、杜、蔡、杨、容、孔、卢、焦、温、姚、曾、余、王、宋、严、甘、吕、翟、胡、唐、龙、江、邹、程、戴、慕容、伦、许、彭、潘、文、符、徐、蓝、覃、郭、禤、岑、聂、范、欧、翁、韩、孙、白、萧、郑、申、邱、蒙、骆、高、熊、诸、邝、汤、钱、阮、董、鲁、肖、宾、成、毛、金、子、龚、练、邬、关、雷、曹、项、全、袁、霍、习、马、石、涂、蒋、仲、宗、凌、邵、秦、祝、裘、巢、庞、方、尹、艾、任、卫、利、丁、沈、包、薛、贺、俞、简、植、车、中、安、康、纪、古、侯、密、韦、魏、陶、姜、卓、仇、路、颜、崔、乐、帅、童、带、供、孟、尚、傅、陀、于、游、巫、洪、泽、梅、甄、施、盘、瞿、芙、招、贤、庄、日、劳、易、盛、宁、官、万、佘、欧阳、戚、业、辛、家、艺、宫、尤、贾、池、侬、封、柳、满、米、超、项、幕、樊、华、佐、蕉、蒲、炎、阙、詹、武、云、栋、磨、裴、朗、琴、毕、梦、田、谈、冀、闲、霞、墨、勿、逢、旁、桃、雁、付、粟、房、季、呈、司徒。

二、姓氏源流本县姓氏繁多,支派复杂,源远流长。

今选择了1万人口以上的16个姓氏,将其来源、分布、人数、户数等情况辑录如下:(一)梁姓全县约有46590人,10900户,分布在全县各镇的130多个管理区,220多条自然村。

河台镇都权梁姓,始祖梁志闾于明初从南雄珠玑巷迁来。

至民国36年(1947年,下同)传二十三世,现有2049人,468户。

乐城镇伍村梁姓,•一族是惠州客籍,于清朝时迁入。

•另一族梁恭致于明正德间(1506~1521年)从城北朝天坊迁来。

《高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简要说明

《高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简要说明

《高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简要说明一、规划期限与范围1、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12-2020年。

其中,近期为2012-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2020年以后为城市发展远景。

2、规划范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范围即行政辖区范围,含1个街道和16个镇,总面积2196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是高要市经济最发达、联系最为紧密的地区。

包括南岸城区、金渡镇、新桥镇、莲塘镇、白土镇、大湾镇的镇域范围以及砚坑紫云谷旅游基地、华南中医药城、回龙镇50 平方公里旅游基地,总面积约662.98 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范围中心城区北以西江为界,东至烂柯山,西至蛇山,南抵莲塘镇,包括南岸街道的全部、金渡镇的大部分以及莲塘镇北部等地区,总面积约为138.65平方公里。

二、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1、城市发展目标珠三角核心区城镇化主要扩散区域;肇庆市城区和产业空间的主要拓展区;粤港澳区域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2、经济发展目标以城市为依托、乡村为基础、中心镇为纽带,发挥城乡两个积极性,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形成既服务城市,又提高乡村的自增力,推动农业产业化与特色旅游业的发展,形成城乡结合、工农结合开放型的富裕城乡。

3、产业发展方向——农业精细化,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

按照“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加快推进绿色蔬菜、水产养殖、岭南四季佳果、肉桂生产加工、禽畜饲养、农业生态旅游、优质大米、名优经济林木等农业“八大工程”建设,打造高要罗非鱼、活道生态米、西江优质肉桂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农业品牌。

——工业集约化,建设创新力强的产业园区。

根据现有产业优势和潜力,重点培育壮大五金制品、精密压铸、新型建材等主导产业;充分发挥五金技术创新中心、五金产品展销中心和五金产品出口服务中心功能,建设中国建筑五金产业基地;壮大精密压铸产业规模,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精密压铸生产基地;继续接受佛山等地的陶瓷产业的转移,加快金陶陶瓷产业基地的建设,打造成为生态环保、可循环发展的陶瓷产业基地。

高要市简介

高要市简介

辖区规划
• 2000年,高要市辖19个镇:南岸镇、白土 镇、白诸镇、大湾镇、活道镇、回龙镇、 小湘镇、河台镇、蛟塘镇、金渡镇、金利 镇、乐城镇、莲塘镇、禄步镇、马安镇、 水南镇、笋围镇、蚬岗镇、新桥镇。
高要地图
文化
• 早在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高要这 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初创了古老的史前文 化。在高要境内能找到属于新石器时代的 人类生活痕迹。金利镇茅岗石路村的干栏 式水上木构建筑,标志着高要城区、西江 沿岸已经从母系氏族公社过渡到父系氏族 公社。而在北岭松山出土的战国墓及有关 的铜器,表明古代高要深受楚文化的影响。
特殊人物
• 高要人文荟萃,唐代有一代禅宗大师石头希迁 (陈希迁),在六祖惠能门下出家,在其后的禅 宗五家,曹洞、云门、法眼三家的传承都渊源于 希迁;宋代高要县城明直里梁氏一门两代三进士, 明代莲塘梁氏一族考取了10名进士举人,贡太学 者20人;明末清初,高要文风渐炽,书院林立, 大批学者来此讲学传道,推动了高要教育的发展, 东河总督苏廷魁、吴桂丹、冯誉骥等人考进了翰 林院以及清代江南提督张国梁,何昆玉金石篆刻 成就斐然,邓子舟灰塑艺术名扬省港,邓福所创 洋篮飘洋过海,蔡九仪将少林武术带进岭南开创 南拳新流派。
民间节日
• • • • 民间节日有河台的开耕节 莲塘、白土一带农村的“茶裹节” 金渡行村节(放炮节) 金利龙舟节。
• 因为我家就在白土,所以就简单地介绍一 下“茶裹节”。 • 每条村子都有一个特定的节日是茶裹节, 那时,村子里的家家户户都大摆宴席,邀 请亲戚朋友来做客,吃特色茶果。那时候, 村子里的街巷都会被摩托车、小车塞得满 满的,车水马龙,水泄不通。整条村子十 分热闹,每家每户都忙着午(晚)餐,其 他人就聊天叙旧,这是一个有利于密切人 际关系的热闹日子。

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绍兴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绍兴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绍兴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绍兴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12.29•【字号】绍政发〔2017〕33号•【施行日期】2018.0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区划地名正文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绍兴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绍政发〔2017〕33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现将《绍兴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绍兴市人民政府2017年12月29日绍兴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地名管理,实现地名的规范化、标准化,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地名管理条例》、《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和《浙江省地名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地名管理工作。

海域地名的管理,国务院和省政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办法所称地名,是指为社会公众指示具有特定方位或者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名称。

主要包括:(一)山、河、湖、岛、滩、涂、湿地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二)市,区、县(市),乡镇(街道)及社区、村(居)等名称;(三)各类经济区及农场、林场、牧场、渔场、专业市场、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纪念地等名称;(四)街、路、巷、弄和自然村、住宅区及其他需命名的大型建筑物等名称;(五)铁路、公路、航道、隧道、桥梁、车站、轨道交通站点、机场、港口、码头、水库、海塘、江堤、水闸、电站、公共广场、公园、文化体育场馆等交通、水利、市政公共设施名称;(六)其他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

第三条地名管理工作应遵循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兼顾历史和现状,尊重群众意愿,保持地名的相对稳定和延续,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地名文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第四条加强对地名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地名管理协调机构,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民政部门。

地名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

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肇庆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肇府规〔2017〕7号

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肇庆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肇府规〔2017〕7号

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肇庆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正文:---------------------------------------------------------------------------------------------------------------------------------------------------- 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肇庆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肇府规〔2017〕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肇庆高新区管委会,肇庆新区管委会,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肇庆)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肇庆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已经2017年2月20日市政府第十三届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民政局反映。

肇庆市人民政府2017年3月21日肇庆市地名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对地名的管理,适应城乡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根据《广东省地名管理条例》、《广东省建筑物住宅区名称管理规定》(粤民区〔2009〕17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我市行政区域内地名的管理,包括地名的命名与更名、地名的标准化处理、标准地名的使用、地名标志的设置和管理、地名档案的管理等,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地名,是指用作标示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名称,包括:(一)山、河、湖、沙滩、滩涂、湿地、水道、关隘、沟谷、地形区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二)行政区划名称,包括各级行政区域名称和各级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所辖区域名称;(三)圩镇、自然村、农林牧渔场、盐场、矿山及城市内和村镇内的路、街、巷等居民地名称;(四)大楼、大厦、花园、别墅、山庄、商业中心等建筑物、住宅区名称;(五)台、站、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水库、渠道、堤围、水闸、水陂、电站等专业设施名称;(六)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纪念地、公园、广场、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文化设施名称;(七)交通道路、桥梁、隧道、立交桥等市政交通设施名称;(八)其他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要市村名的地理学分析马丽娟(山西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临汾 041004)摘要:地名是人在地理环境基础上活动的产物,探索地名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发挥地名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高要市地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统计法、分类及归纳比较法等研究方法,从地名的命名与分布规律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相关性入手,对高要市的地名进行了系统研究。

将高要市村名分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两大类,分析了村名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探究了其形成的原因,所得结论可为促进区域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要市;村名;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The geography of the village Gaoyao analysisMaLiJuan(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Urban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College)Abstract: The place is in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product of activities, explore places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lace to play the rol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places Gaoyao as the research object, using a statistical method, classification and induc tion, comparison research method etc from place naming and distribution rules and the local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geography environment of the correlation of the name of Gaoyao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e golden gaoyao village is divided into natural places and humanistic place two kinds big, analyzes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village, has probed into its cause of formation, the conclusion can be to promote region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provide theoretical foundation.Keywords: Gaoyao; Village;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Human geography environment1 引言地名是人们赋予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具有社会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性,地名的命名与某一区域的自然地理状况与人文地理状况有着很大的联系。

我国对地名语源的研究历史悠久。

《春秋·谷梁传》中提出了“水北为阳,水南为阴”的地名命名原则。

东汉的《十三州志》、《地理风俗记》对地名语源做了大量研究。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系统总结了地名命名的原则,对我国地名语源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现代,史为乐主编的《中国地名考证文集》、贾文毓的《中国地名辞源》对地名语源作了详尽的阐述。

总的来说,对于村名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比较成熟的系统,尤其对某一特定区域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以高要市地名为对象,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2 高要市概况2.1高要市地理环境概述高要市位于广东省中部西江中下游,东经112°11′~112°50′、北纬22°47′~23°26′,属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东与珠江三角洲腹地接壤,西与粤西相连,处于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和资源丰富的西江经济走廊结合部,水陆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现辖端州、鼎湖2区,辖区面积658平方千米。

人口50万。

市政府驻端州区。

地处西江下游谷地,三面环江,北靠北岭山。

交通有三茂铁路、公路321国道横贯全境;肇庆港有航线上达梧州,下通广州、香港。

高要市矿产资源丰富,是广东著名的“黄金之乡”。

已发现的矿种有黄金、煤炭、砚石、石灰岩、泥炭土、独居石、花岗岩、天然气、云母、萤石、石膏、钾长石、硫铁、锰、铅锌、钼、钨、磷、白云石等30多种,其中黄金储量居华南之首,主要分布在河台、金利等镇。

高岭土可开采储量近1亿吨,分布在河台尚德、水南石牛头、大湾五柳等地。

市内较著名的矿产企业有高要河台金矿。

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

星湖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鼎湖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是广东省四大名山之一。

有梅庵、崇禧塔、阅江楼、肇庆府学官、元魁塔等古迹。

2.2 高要市历史沿革建县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县东北有高峡山。

据《水经注》:有“高要峡口”而得名。

曾是广州都督府、两广总督府驻地。

1988年将县城迁往西江南岸,1993年9月撤县设市。

2000年,高要市辖19个镇:南岸镇、白土镇、白诸镇、大湾镇、活道镇、回龙镇、小湘镇、河台镇、蛟塘镇、金渡镇、金利镇、乐城镇、莲塘镇、禄步镇、马安镇、水南镇、笋围镇、蚬岗镇、新桥镇。

总人口625125人。

2002年,高要市辖19个镇(南岸、金渡、金利、蚬岗、白土、回龙、蛟塘、莲塘、活道、新桥、白诸、马安、大湾、禄步、笋围、小湘、河台、乐城、水南),324个村委会、26个居委会2003年4月18日,撤销马安镇,并入南岸镇,全市由19个镇改制为18个镇,324个行政村,26个居委会,总面积2196平方千米。

市政府驻南岸镇。

总人口72.89万人,外来人口26441人。

2004年3月,高要市调整部分镇行政区划:撤销笋围镇,将其行政区划并入小湘镇;撤销南岸镇,设立南岸街道。

3月8日,南岸街道办事处成立并举行挂牌仪式。

南岸街道办事处管辖原南岸镇区划,有6个居委会、10个村民委员会,面积为70.75平方千米。

撤销笋围镇,将其行政区划并入小湘镇工作在3月4日完成。

撤销笋围镇并入小湘镇后,小湘镇人民政府管辖原小湘镇和笋围镇的行政区划,有2个居民委员会、19个村委会,面积200.43平方千米。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高要市辖1个街道(南岸)、16个镇(金渡、金利、蚬岗、白土、回龙、蛟塘、莲塘、活道、新桥、白诸、大湾、禄步、小湘、河台、乐城、水南)。

3 高要市自然地理实体村名的分类与分布特征3.1 高要市村名的自然地理实体类型地理学大致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大类。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功能、动态及其空间分异规律的学科。

地形、水文、方位等都是自然地理中的重要部分。

本文就高要市村名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可以将高要市村名按自然地理状况分成地形、方位、水文、植物、形态、动物、颜色、作用、形象、地势、地物、物产、土壤、地质、自然、矿物十六个方面。

总共417个,站统计总数的77.9%。

表1 高要市自然地理实体类型村名统计分类地形方位水文植物形态动物颜色作用形象地势地物物产土壤地质自然矿物数量137 64 57 43 34 21 16 10 8 7 5 4 4 4 2 13.1.1 地形与村名高要地理位置独特,史称“当西南之要冲,扼两广之咽喉”,是岭南传播古代中原文化的重要通道,亦为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遗留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古迹,是肇庆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密不可分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要的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的架构,以吴川-禄步-四会之深断裂层为界,其东属粤中坳陷带,沉积了泥盆纪至三迭侏罗纪地层;其西为粤西隆起带,分布着前泥盆系地层。

山脉集中于西北部,其中北部的三县顶海拔918米,高度为全县之最。

中南部为丘陵,东部属冲平原与低塱地区。

整个地貌呈“六山一水三分地”的状态,全县总面积2196平方公里,山坡地占67%,水面占9.3%,耕地占23.7%。

高要市村名的命名中,以地形来命名的有137个,如沙坪、大乌坑、龙源山、大石坑、围坪、西陀坑、谷坑、枫木坪、西坑、外坑、桐油崀、马岗、黄洲、瑯口等。

占统计总数中以自然地理实体类型命名的村名的32.9%。

由此可见在高要市村名的命名中,地形因素的影响所占比例较大。

3.1.2 方位与村名方位是地理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标识,它对指示地理事物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同样,人类最原始的居住地——村落,也有很多体现了人类对方位的辨识度。

方位地名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与一定的自然地理实体或人文地理实体要素相结合,从而使方位具有特定的参照标志,这样才能判断出地名所反映的地理位置。

一般表示方位的有:东、西、南、北、上、下、前、后、里、外等。

方位地名与生活息息相关,不仅便于人们记忆,而且较强的指示性,往往给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高要市村名的命名中,以方位来命名的有64个,如西陀坑、西坑、上围、前村、南蛇塘、南坑、朝北、上高山、东坝、上塘等。

占统计总数中以自然地理实体类型命名的村名的15.3%。

可见方位因素对高要市村名的命名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3.1.3 水文与村名水是生命之源,河流作为水源的重要来源,影响着人类聚落的形成,人类的活动往往是先从水边开始逐步向离河较远的地方开发。

河流具有许多自然特征,河流也附有一定的文化,通过这些特征人们可以对地名进行命名。

人们在命名时,往往对其明显的特征或关系最为密切的进行命名。

高要市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属于西江水系。

西江及其支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242亿立方米,其中产水量为22亿立方米,容水量为2220亿立方米。

西江是高要的主干流,自西向东流经禄步、笋围、水南、小湘、大湾、南岸、金渡、金利等镇。

西江在高要的一级支流有13条,二级支流有21条。

主要支流有新兴江、大小榕水、大小湘水、大湾水、笋洞水、白诸水、莲塘水、宋隆水、金利水、大迳河等,河网密度为0.355公里/平方公里。

高要市村名的命名中,以水文来命名的有57个,如石洋口、天湖江、深塘、大塘、白水带、水坑、江溪、云河、河洞、河村、波洞、沥水、冷水、长塘、水边、江村等。

占统计总数中以自然地理实体类型命名的村名的1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