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练习教案
体育课体能教案5篇

体育课体能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提高体能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增强体能训练的科学性。
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力量、柔韧性、速度与灵敏性等体能素质。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体能训练方法与技巧的掌握,以及在实际训练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有氧耐力、力量、柔韧性、速度与灵敏性等体能素质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哨子、秒表、音乐播放器、训练器材(如:哑铃、跳绳、瑜伽垫等)。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毛巾、水杯等个人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动感音乐,引导学生进行轻松的热身活动,如慢跑、跳绳等。
2. 教学内容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有氧耐力训练:讲解有氧运动的概念、方法(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及训练技巧。
(2)力量训练:示范力量训练动作(如深蹲、俯卧撑、哑铃卧推等),讲解动作要领。
(3)柔韧性训练:示范瑜伽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4)速度与灵敏性训练:讲解训练方法(如折返跑、跳跃障碍等)及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例,讲解如何制定训练计划,如训练频率、时间、强度等。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有氧耐力、力量、柔韧性、速度与灵敏性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分享训练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提高体能的方法与技巧(1)有氧耐力训练(2)力量训练(3)柔韧性训练(4)速度与灵敏性训练2. 训练计划制定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制定一份为期四周的有氧耐力训练计划。
(3)拍摄一段柔韧性训练视频,分享至班级群。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学生是否掌握了提高体能的方法与技巧?(2)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3)如何针对不同体能水平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能竞赛,提高竞技水平。
初中体能练习全套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体能训练全套教案课时安排:共10课时,每周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参与度。
2. 通过体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柔韧性和耐力等方面的素质。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教学内容:1. 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力量训练: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等3. 速度训练:短跑、折返跑等4. 柔韧性训练:拉伸、瑜伽等5. 耐力训练:长跑、跳绳等6. 团队合作游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1. 教师介绍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体能训练对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2. 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3. 教师示范力量训练的动作要领,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第二课时:力量训练1. 教师讲解力量训练的动作要领,如深蹲、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2.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进行力量训练比赛,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三课时:速度训练1. 教师讲解速度训练的动作要领,如短跑、折返跑等。
2.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进行速度训练比赛,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四课时:柔韧性训练1. 教师讲解柔韧性训练的动作要领,如拉伸、瑜伽等。
2.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进行柔韧性训练比赛,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五课时:耐力训练1. 教师讲解耐力训练的动作要领,如长跑、跳绳等。
2. 学生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学生进行耐力训练比赛,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第六课时:团队合作游戏1. 教师组织团队合作游戏,如拔河、接力跑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教师对游戏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体能训练教案(全套)-体能训练完整教案

基 本 部 分
动态拉伸(动态(力)伸展技术:
伸臂摇摆、蠕动拉伸(手脚爬行)弓箭步走
(跪步走)弓箭步转腰、走步抬膝(提膝)、 弓步压肘(最伟大拉伸)、侧弓步走、侧弓 步蹲走、脚跟行走、脚尖行走(交替)、军
步走、侧向军步走•
学习
三、Pnf伸展
颈部:
胸锁乳突肌、斜角肌、斜方肌上束(三教师现场演示:
两人一组进行练习
重点练习PNF和主动分离式
场地
器材
体能馆或至外场地,瑜伽垫和牵拉绳
课后 小结
授课 内容
现代准备活动与动作准备(1伸展(拉伸)练习2、支柱力量练习3、动作准备)
目的 任务
学习准备活动与动作准备的第二部分:
2、躯干支柱力量练习(肩部、躯干、髋部)
重点
3、动作准备
)
这三个方面构成了现代准备活动的主要练习
内容。
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躯干支柱力量练习
针对动作代偿和关节过度磨损的问题, 躯 干支柱力量训练注重增强肩带、脊柱、骨
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具体可分为三个部分:
盆稳定性的动作练习, 以保证动力链支点
1、肩部训练
的稳定性,提高动力传递效能, 消除代偿
本
2、脊柱腰段训练
的稳定性,提高动力传递效能, 消除代偿
本
2、脊柱腰段训练
动作和关节劳损,为预防损伤、提咼训练
3、髋部训练。 动作分为:
1、卧姿动作
效率奠疋良好基础。
部
2、跪姿动作
3、站姿动作
每个动作模式可以分为
四点支撑
三点支撑
分
两点支撑 一点支撑。
所需要的器械瑜伽垫、瑞士球、迷你弹力带
课的 部分
体能训练教案(全套

体能训练教案(全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据《体能训练教程》第四章“力量训练”展开,详细内容包括: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方法及其在运动中的应用;重点讲解深蹲、卧推、引体向上等基础力量训练动作要领,并针对不同学生身体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运动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力量训练动作,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3. 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体能训练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方法及其应用,正确完成深蹲、卧推、引体向上等基础力量训练动作。
难点:针对不同学生身体条件进行力量训练动作的调整,以及训练过程中呼吸和动作的协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示范用力量训练器材。
学具:深蹲架、卧推凳、引体向上器、哑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运动员在比赛中因力量不足而失败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方法及其在运动中的应用。
3. 动作示范与讲解(15分钟)示范深蹲、卧推、引体向上等基础力量训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4. 学生分组练习(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力量训练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力量训练动作比赛,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2. 力量训练的方法3. 深蹲、卧推、引体向上动作要领4. 训练过程中呼吸与动作的协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
(2)列举三种力量训练方法。
(3)针对自己的身体条件,设计一套力量训练计划。
2. 答案:(1)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因人而异、动静结合。
(2)力量训练方法:重复法、逐渐加重法、间歇法、变换法。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体能训练教案设计(优秀8篇)

体能训练教案设计(优秀8篇)体能训练教案设计篇一设计思考:跳跃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项基本内容,跳跃训练对幼儿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提高有特别的帮助。
但是由于做连续性的跳跃动作对身体的体力和体能要求较大,幼儿容易产生兴趣上的疲劳和怕苦怕累的情绪,所以一直没能发挥其特有的锻炼作用。
青蛙是幼儿喜欢观赏和模仿的小动物之一,因为它跳得远、跳得高,常为人们除害而为幼儿喜爱和钦佩。
于是我们以小青蛙为角色设计了这个体能活动,以期达到玩中学习、学中练习、乐中锻炼的目的。
目的要求:1.在活动中,学会自然、协调地挥臂向前跳,感受挥臂向前的带动力。
2.激发对跳跃运动的兴趣,发展爆发力、平衡性和下肢耐力。
教学重点:进行双脚并拢向前连跳、纵跳取物动作技能的教学与练习。
活动准备:青蛙头饰(与幼儿人数相同),害虫(多于幼儿数量),塑料板(其中一面有单脚或双脚的脚印)、胶圈、"禾苗"若干。
活动过程:1.幼儿集中在场地一侧做青蛙冬眠状。
录音机传来春天轰隆隆的打雷声。
这时小青蛙们醒来跟随妈妈一起跑到场地上走、跑交替,欢快地活动四肢和身体。
2.青蛙妈妈: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太阳出来了,我们一起来做操。
跟着青蛙妈妈做摇头、转头、甩臂、弯腰、蹲站、扭腰、转膝、踢腿、踮脚等身体动作。
3.青蛙妈妈:小青蛙们,你们都有什么本领?(幼儿回答后)青蛙妈妈:大家在一起到草地上去展示一下自己会有几种本领。
幼儿分散在场地上做跳、跑、爬、扑、游泳等动作。
4.集中进行双脚并拢向前跳跃的教学示范与动作要领讲解。
双脚并拢-双脚弯曲-双手前后摆动-双脚瞪地向前上方跳起-双脚落地。
教师示范后,幼儿在教师动作要领的提示下进行动作模仿活动。
反复多次,直到熟悉动作要领。
5.在场地上用四张凳子和橡皮筋拉出一个大长方形,皮筋与地面的高度为28厘米左右。
幼儿自由地在四周跳入出练习动作。
6.再加五张椅子和皮筋,将大的长方形分割成四个方形。
青蛙妈妈:春天到了,田里水稻、玉米、青菜和河里的莲藕都发芽了,过几天害虫要出来吃这些植物了,大家赶紧到田里去练习跳跃本领幼儿分成四组分别在青菜地、玉米地、稻秧地、莲藕田里进行跳跃锻炼7.进行小组轮换,每只青蛙都要到其他的田里锻炼一下跳跃的本来。
体能训练计划教案体能训练计划(实用8篇

体能训练计划教案体能训练计划(实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体能训练计划展开,教学内容包括《体能训练指南》第四章第一节:有氧耐力训练,第二节:力量训练,第三节:柔韧性训练。
详细内容涵盖有氧耐力训练的方法与技巧、力量训练的动作要领、柔韧性训练的重要性及实践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有氧耐力、力量、柔韧性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增强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提高运动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力量训练的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
重点:有氧耐力训练的方法、力量训练的动作要领、柔韧性训练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示范器材。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瑜伽垫、哑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精彩瞬间,引发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有氧耐力训练:介绍有氧耐力训练的定义、作用和方法。
(2)力量训练:讲解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
(3)柔韧性训练:阐述柔韧性训练的意义和操作方法。
3. 实践操作:(1)有氧耐力训练:进行慢跑、跳绳等有氧运动,时间为20分钟。
(2)力量训练:分组进行哑铃卧推、深蹲、引体向上等力量训练,每组12个,共3组。
(3)柔韧性训练:进行瑜伽、拉伸等柔韧性训练,时间为10分钟。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体能训练计划。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为自己制定一份体能训练计划。
六、板书设计1. 有氧耐力训练:定义、作用、方法。
2. 力量训练:重要性、动作要领、训练方法。
3. 柔韧性训练:意义、操作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制定一份为期四周的体能训练计划。
2. 答案要求:包括有氧耐力、力量、柔韧性训练的具体内容、时间、频率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体能训练书籍,了解更多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完整版体能训练教案全套

完整版体能训练教案全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教材第四章“力量训练”部分,详细内容涉及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在提高身体综合素质中的应用。
特别强调抗阻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同类型的抗阻训练方法。
2. 学习并正确执行核心力量训练动作,增强身体稳定性。
3. 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培养自我锻炼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力量训练的正确执行与技巧掌握,核心力量的稳定性控制。
教学重点:抗阻训练的动作要领,核心训练的练习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抗阻带、哑铃、平衡垫、力量训练图解。
学具:运动服装、运动鞋、水杯、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运动员训练视频,引出力量训练在实际运动中的重要性。
展示视频(2分钟)。
学生讨论视频中的训练方法和效果(3分钟)。
2. 理论讲解(15分钟):力量训练基本原理介绍(5分钟)。
抗阻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动作要领讲解(10分钟)。
3. 实践示范(15分钟):教师示范抗阻训练动作(5分钟)。
教师示范核心力量训练动作(5分钟)。
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5分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6分钟)。
各组展示练习成果,互相评价(4分钟)。
5. 课堂小结(5分钟):学生分享训练感受(2分钟)。
六、板书设计1. 力量训练基本原理2. 抗阻训练动作要领3. 核心力量训练动作要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自行设计一个力量训练计划,包括热身、训练和拉伸环节。
答案要求:计划中至少包含3个抗阻训练动作和3个核心力量训练动作,每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对训练过程中动作执行情况、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反思。
2. 拓展延伸:邀请专业教练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讲解力量训练的科学性和先进方法。
组织学生参加体能挑战赛,检验训练成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体能训练公开课教案

最新体能训练公开课教案一、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跑步训练:包括慢跑、快跑、间歇跑等3. 力量训练:包括深蹲、俯卧撑、引体向上等4. 柔韧性训练:包括瑜伽、普拉提等5. 团队体能游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各种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合理安排训练强度,避免运动损伤。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基本概念、训练方法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
3. 练习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4. 游戏法:团队体能游戏,增加课堂趣味性。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介绍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跑步训练:讲解跑步技巧,学生进行慢跑、快跑、间歇跑练习。
3. 力量训练:讲解力量训练的方法,学生进行深蹲、俯卧撑、引体向上练习。
4. 柔韧性训练:讲解柔韧性训练的方法,学生进行瑜伽、普拉提练习。
5. 团队体能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团队体能游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训练注意事项。
六、训练原则与方法1. 训练原则:让学生了解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包括循序渐进、全面发展、针对性训练等。
2. 训练方法:介绍不同的训练方法,如循环训练法、分解训练法、金字塔训练法等。
七、有氧与无氧运动1. 有氧运动:讲解有氧运动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2. 无氧运动:讲解无氧运动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常见的无氧运动项目,如举重、俯卧撑、短跑等。
八、体能训练计划制定1. 制定原则:让学生了解如何制定个性化的体能训练计划,包括根据个人需求、目标、时间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
2. 计划示例:提供一些体能训练计划的示例,让学生参考和借鉴。
九、运动营养与恢复1. 运动营养:讲解运动营养的基本知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作用以及如何在训练中合理摄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能练习教案你知道体能练习教案该怎么写吗?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体能练习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体能练习教案课目:体能训练目的:通过训练,增强受训者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为以后的军事训练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一、体能训练常识二、练习部分三、练习分类四、常见训练伤的自我处理方法:理论讲解、动作练习、考核验收时间:X小时地点:体能训练场要求:1、认真听讲,好好体会动作要领2、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作业进程作业准备 X分钟1、清点人数,整理着装2、宣布作业3、器材保障作业实施....................................................... ..............X分钟第一个内容:体能训练常识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范例己经证明,军人的体能素质是构成单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就是战斗力。
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体能训练常识。
体能训练常识的内容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
(一) 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又称“热身运动”,是预防训练伤病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它分为全身性准备活动和局部性准备活动。
全身性准备活动,一般以动力性全身整体活动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跑步(慢跑、高抬腿跑、变速跑等)、跳跃(原地跳、跨步跑、蛙跳等)、体育游戏、练习性球类活动。
请看示范:慢跑、高抬腿跑、原地跳、跨步跑、蛙跳。
局部性准备活动,是预防肌肉、韧带、关节损伤的关键环节之一,一般以静力性牵拉和动力性练习为主。
主要内容包括:转动关节(如转腰、膝、揉踝等)、动力性牵拉(如踢腿、压腿等)、静力性牵拉(如持续后扳腿)等。
请看示范:转腰、膝、揉踝、踢腿、压腿、持续后扳腿。
(二) 整理活动整理活动又称“放松运动”,是指剧烈训练后进行的系统调整活动。
这是取得良好训练效果、预防训练疾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整理活动以慢跑、调理呼吸、按摩放松肌肉为主。
按摩手法包括:抖动、揉捏、拍打、轻踩、牵拉等。
按摩方向应与血液、淋巴液流动方向一致。
请看示范: 抖动、揉捏、拍打、轻踩、牵拉。
第二个内容:练习的基本方法这里我主要介绍几种大家常见的训练方法。
一、上肢练习1、俯卧撑(一)理论提示俯卧撑是提高上肢伸肌和躯干肌肉力量,锻炼上肢的推撑力量和胸大肌力量。
(二)讲解示范动作:左(右)脚向前一大步,两手手指向前在左(右)脚两侧着地(两手距离约与肩同宽),左(右)脚后撤伸直,两脚并齐成俯撑,做两臂屈伸动作。
屈臂时两肘内合,伸臂时两臂挺直,身体保持平直。
请看示范。
(三)动作练习(1)手倒立控时间练习;(2)俯撑爬行练习;(3)脚垫高的俯卧撑练习;(4)俯卧撑推起空中击掌练习。
请看示范。
2、引体向上(一) 理论提示引体向上是锻炼悬垂拉引力量,提高上臂的肱二头肌和前臂的屈指肌群肌力量。
(二)讲解示范动作:两脚跟提起,两膝分开成半蹲,两臂自然后摆起跳,双手正握抓杠成直臂悬垂;两手用力屈臂拉杠使身体向上,下颌过杠后还原成悬垂;再拉杠做第二次、第三次引体;完成后,跳下落地,恢复成立正姿势。
(三)动作练习辅助练习方法:(1)助力引体向上;(2)负重引体向上;(3)站立位提拉杠铃、哑铃或沙袋;(4)站立位手持小杠铃和哑铃的弯举练习。
二、腿、腰、腹肌的练习1、单腿深蹲起立(一) 理论提示单腿深蹲起立是提高腿部伸肌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
(二) 讲解示范动作:左(右)腿向前抬起,身体重心落于右(左)腿,上体稍向前倾,右(左) 腿屈膝下蹲,使大腿与小腿间的夹角小于90度,左(右)脚不得触地,然后,用力伸直右(左)腿,成单腿站立姿势。
依此反复动作。
请看示范。
2、仰卧起坐(一) 理论提示仰卧起坐是提高腹肌力量,增强腰背部肌力和柔韧性。
(二) 讲解示范动作:平仰卧于地面,五指交叉于枕部,起坐时,腹部用力,含胸缩头,使上体抬起成屈体坐,然后,上体后倒还原成预备姿势。
反复做。
请看示范。
3、立位体前屈(一) 理论提示立位体前屈是提高腰部及腿部后侧肌肉、肌健及皮肤的弹性和伸展性,增强腿、腰部关节的柔韧性。
(二) 讲解示范动作:直立,两臂上举并随上体前屈下潜,两腿挺直,臀部稍后移,两手同时触地。
请看示范。
三、跑步1、100米跑(一) 理论提示100米跑是提高速度素质,改善心肺功能,发展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快速出击的作战能力。
1、起跑,可采取蹲踞式或站立式,其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阶段。
采用蹲踞式起跑时,听到“各就位”的口令,两手撑地,成蹲踞式;听到“预备”的口令,从容地抬起臀部,重心前移落在前腿和两臀上;听到枪响、哨音或口令,两臂屈肘离地快速有力摆动,两腿用力伸蹬,使身体向前上方冲出,前脚掌着地迅速跑出。
请看示范。
2、途中跑:要求大腿迅速前摆,步幅要大,两臂自然用力摆动,加大腿的前摆幅度,加快步速。
请看示范。
3、终点跑:在离终点15 20米处,尽量保持上体前倾,距离终点2-3米处上体急速前倾,撞压终点线。
请看示范。
2、3000米跑(一) 理论提示3000米跑是提高耐力素质,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
(二) 讲解示范动作:尽量做到放松自然,步幅均匀,用前脚掌或前脚掌外侧先着地;上体正直或稍向前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采用“二步一呼、二步一吸”或“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的方法呼吸,在距终点400米左右时,应尽全力进行冲刺跑,一直跑过终点。
在此不做体现。
第三个内容:练习分类体能训练又称素质训练,主要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活动。
体能训练能加强人的耐力、毅力、暴发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达到柔韧性、灵活性、技术性、反应灵活、动作大方为一体,体能训练是军事训练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体能练习教案教学要求:通过身体素质一的练习,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等方面的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和体育运动成绩;养成团结互助的学风。
教学重点:发展速度素质的练习是本次课的重点,当中提高步频步幅增加下肢力量的.练习是速度素质练习的重点。
教学难点:小步跑练习和后蹬跑练习是本次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集体讲授、分组练习。
使用教具:4x50米的直跑道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 :一、开始部分:(3分钟)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相互问好;3.教师简单介绍教学计划及安排;4.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5.安排见习生见习内容,检查运动着装;6.慢跑热身400米。
二、准备部分(7分钟):慢跑结束成体操队形散开做徒手准备活动:1.手腕、踝关节活动4X8拍;2. 膝关节绕环4X8拍;3. 扩胸运动4X8拍;4. 振臂运动4X8拍;5. 体侧运动 4X8拍;6. 体转运动4X8拍7. 踢腿运动4X8拍8. 腹背运动4X8拍9. 弓步压腿4X8拍10. 仆步压腿4X8拍11. 丁步压腿4X8拍12. 深蹲纵跳男10次;女5次。
三、基本部分:(28分钟)教师讲解小步跑及后蹬跑动作要领,边讲边示范;学生跟着教师练习。
(1).小步跑(如图)身体稍前倾,大腿抬起与水平线约成35-45度角,膝关节放松,然后大腿下压小腿顺下压的惯性前伸,并很快以前脚掌积极着地,脚趾完成最后“扒地”动作;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小步跑要求步幅小,频率快而放松。
放松,小腿自然伸开用前脚掌着地,支撑腿三关节充分伸展,骨盆前送,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
(2).后蹬跑(如图)1.上体稍前倾,支撑腿后蹬充分蹬直,而摆动腿屈关节领先向前摆出,然后大腿积极下压,用前脚掌着地,两臂前后摆动配合两腿动作。
2. 高抬腿跑,3. 单脚跳,4. 连续蛙跳,5. 弓箭步走,6.50米冲刺跑四、结束部分:(2分钟) 集体集中拍打抖动放松大腿前后肌肉,垫步跳放松,布置课外练习,早操时男生:50米冲刺跑2组,女生弓箭步走50米2组。
教师宣布下课。
体能练习教案立定跳远【活动设计】近期观察中班幼儿在晨间操跳瓶子体能练习的环节中,有小部分幼儿动作不够规范,而立定跳远也是中班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
本次课通过先学习立定跳远后再学习双脚连续向前跳,使幼儿后续体能练习中能很好完成技术动作。
【活动目标】1、学习立定跳远技术,掌握两脚同时起跳和轻巧落地的跳跃方法。
2、增强幼儿的弹跳力以及灵敏、协调身体素质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脚用力蹬地起跳,动作配合协调。
难点:落地缓冲后的身体平衡。
【活动准备】电脑多点数控播放录象片段、塑胶操场、营养快线小瓶子人手2个、音乐【活动过程】一、准备活动:激趣热身(预计用时5')课流程:课前观看立定跳远技术要领视频片段-播放音乐,游戏:大小风吹;高人矮人。
“中一班的小朋友,今天黄老师和你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但有个要求,认真看片段里哥哥姐姐们都做了那些动作?”游戏“大风吹,小风吹”:幼儿想象大风、小风、龙卷风中的情景,根据自己的想象,用身体、动作、语言(声音)表现出来。
教师变化口令,幼儿跟随练习。
当教师喊“风停了”学生做“站如松”,迅速站好。
(反复几次)游戏高人矮人:围大圆圈,教师于圆圈中,当教师是高人(站立)时,幼儿反之是下蹲。
(反复几次)二、基本部分:自主练习(预计用时21')课流程:讲解、示范-探索跳瓶子-向下跳:定点跳伞。
1、“谁告诉我刚才在片段里哥哥姐姐们都做了那些动作?”幼儿示范(围大圈示范幼儿站于圆圈中)-教师示范、讲解:步骤:①预备腿稍屈,臂后摆,上体稍前倾,可弹动一次。
②起跳 -腿蹬直,臂向前上摆,展体,使身体向前跳出。
③落地屈腿全蹲。
用形象1-2-3、立-定-跳-远数、字代表动作技术分解步骤。
2、“今天黄老师和中一班的小朋友一起来玩你们平时做操的瓶子,大家尝试用刚才学过的本领去进行练习。
”巡回引导幼儿摆放不同位置的瓶子进行练习,重点引导由(近远)调节摆放及幼儿两脚用力蹬地起跳及动作连贯性。
(鼓励胆小幼儿能跳出第一步)3、巩固练习:定点跳伞从30CM高的台阶往下跳到定点的圆圈中,跳到圆圈的幼儿进行奖品奖励,鼓励胆小幼儿。
重点引导幼儿落地缓冲后的屈腿全蹲。
三、结束部分:(预计用时4')音乐放松游戏:木头人(不许动时规定幼儿做立定跳远预备、落地动作;)小结。
(延伸活动:观看视频活动内容)【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体育教学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完成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等领域的教学目标。
如“大风吹、小风吹”,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照顾到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需求,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了教学。
设计了自主尝试、小组讨论、发表分享、展示归纳等教学流程,提高了幼儿自主学习能力,对幼儿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3、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缺憾,如在探索跳瓶子、定点跳伞的环节中,教师的引导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