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教案
体育课体能教案5篇

体育课体能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提高体能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增强体能训练的科学性。
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力量、柔韧性、速度与灵敏性等体能素质。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体能训练方法与技巧的掌握,以及在实际训练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有氧耐力、力量、柔韧性、速度与灵敏性等体能素质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哨子、秒表、音乐播放器、训练器材(如:哑铃、跳绳、瑜伽垫等)。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毛巾、水杯等个人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动感音乐,引导学生进行轻松的热身活动,如慢跑、跳绳等。
2. 教学内容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有氧耐力训练:讲解有氧运动的概念、方法(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及训练技巧。
(2)力量训练:示范力量训练动作(如深蹲、俯卧撑、哑铃卧推等),讲解动作要领。
(3)柔韧性训练:示范瑜伽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4)速度与灵敏性训练:讲解训练方法(如折返跑、跳跃障碍等)及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例,讲解如何制定训练计划,如训练频率、时间、强度等。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有氧耐力、力量、柔韧性、速度与灵敏性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分享训练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提高体能的方法与技巧(1)有氧耐力训练(2)力量训练(3)柔韧性训练(4)速度与灵敏性训练2. 训练计划制定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制定一份为期四周的有氧耐力训练计划。
(3)拍摄一段柔韧性训练视频,分享至班级群。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学生是否掌握了提高体能的方法与技巧?(2)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3)如何针对不同体能水平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能竞赛,提高竞技水平。
体能训练教案(全套

体能训练教案(全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体能训练展开,具体涉及教材《体育与健康》第5章“体能训练”的三个章节,分别是:第一节“体能训练概述”,第二节“有氧耐力训练”,第三节“力量训练”。
详细内容如下:1. 体能训练概述:了解体能训练的定义、分类、作用及训练原则;2. 有氧耐力训练:掌握有氧耐力训练的方法、强度、频率和注意事项;3. 力量训练:学习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训练原则及训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训练原则,掌握有氧耐力训练和力量训练的方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体能训练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能训练的兴趣,养成良好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量训练的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的掌握;2. 教学重点:有氧耐力训练的强度、频率和注意事项,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秒表、哨子、音乐播放器;2.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瑜伽垫、哑铃、跳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优秀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分类、作用及训练原则,引导学生了解体能训练的重要性;3. 实践情景引入(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有氧耐力训练,如慢跑、跳绳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有氧耐力训练的强度、频率和注意事项;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训练原则及训练方法,并进行示范;5. 随堂练习(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力量训练,如深蹲、俯卧撑、哑铃卧推等,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六、板书设计1. 体能训练概述定义、分类、作用、训练原则2. 有氧耐力训练方法、强度、频率、注意事项3. 力量训练基本动作、训练原则、训练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体能训练的定义、分类和训练原则;(2)列举三种有氧耐力训练的方法,并说明其强度、频率和注意事项;(3)示范三种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并说明其训练原则。
体能训练教案(全套

体能训练教案(全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依据《体能训练教程》第四章“力量训练”展开,详细内容包括: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方法及其在运动中的应用;重点讲解深蹲、卧推、引体向上等基础力量训练动作要领,并针对不同学生身体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运动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力量训练动作,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3. 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体能训练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方法及其应用,正确完成深蹲、卧推、引体向上等基础力量训练动作。
难点:针对不同学生身体条件进行力量训练动作的调整,以及训练过程中呼吸和动作的协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示范用力量训练器材。
学具:深蹲架、卧推凳、引体向上器、哑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运动员在比赛中因力量不足而失败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方法及其在运动中的应用。
3. 动作示范与讲解(15分钟)示范深蹲、卧推、引体向上等基础力量训练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
4. 学生分组练习(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力量训练动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错误。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力量训练动作比赛,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2. 力量训练的方法3. 深蹲、卧推、引体向上动作要领4. 训练过程中呼吸与动作的协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
(2)列举三种力量训练方法。
(3)针对自己的身体条件,设计一套力量训练计划。
2. 答案:(1)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循序渐进、全面发展、因人而异、动静结合。
(2)力量训练方法:重复法、逐渐加重法、间歇法、变换法。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体能训练计划精品教案体能训练计划(实用8篇

体能训练计划精品教案体能训练计划(实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体能训练计划相关内容。
主要依据教材《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第3章“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以及第4章“体能训练计划制定与实施”。
具体内容包括:解各种体能训练方法,掌握制定个性化体能训练计划原则和步骤,以及如何根据不同训练目标调整训练计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并掌握体能训练基本方法与手段。
2. 培养学生制定适合自己体能训练计划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体能训练计划实施过程中调整与优化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体能训练方法、训练计划制定原则与步骤。
难点:如何根据个人特点制定并调整体能训练计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教材、PPT、白板、笔。
2. 学具:训练计划模板、训练记录表、运动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员训练图片和视频,引出体能训练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过程:观看运动员训练场景(5分钟),讨论体能训练作用(5分钟)。
2. 新课内容讲解:①体能训练方法(15分钟):介绍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训练方法。
②体能训练计划制定原则与步骤(15分钟):讲解个性化训练计划制定原则,引导学生掌握制定步骤。
3. 实践操作:①分组讨论:根据所学内容,小组讨论如何制定适合本组成员体能训练计划(15分钟)。
②制定训练计划: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制定训练计划(15分钟)。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①讲解例题:分析具体训练案例,讲解如何根据训练目标调整训练计划(10分钟)。
②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给出训练计划进行分析与评价(10分钟)。
六、板书设计1. 体能训练方法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柔韧训练2. 体能训练计划制定原则与步骤原则:个性化、针对性、阶段性、科学性步骤:目标设定、训练方法选择、训练周期安排、训练负荷调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为自己制定一份为期四周体能训练计划。
体能训练教案设计(优秀8篇)

体能训练教案设计(优秀8篇)体能训练教案设计篇一设计思考:跳跃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项基本内容,跳跃训练对幼儿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提高有特别的帮助。
但是由于做连续性的跳跃动作对身体的体力和体能要求较大,幼儿容易产生兴趣上的疲劳和怕苦怕累的情绪,所以一直没能发挥其特有的锻炼作用。
青蛙是幼儿喜欢观赏和模仿的小动物之一,因为它跳得远、跳得高,常为人们除害而为幼儿喜爱和钦佩。
于是我们以小青蛙为角色设计了这个体能活动,以期达到玩中学习、学中练习、乐中锻炼的目的。
目的要求:1.在活动中,学会自然、协调地挥臂向前跳,感受挥臂向前的带动力。
2.激发对跳跃运动的兴趣,发展爆发力、平衡性和下肢耐力。
教学重点:进行双脚并拢向前连跳、纵跳取物动作技能的教学与练习。
活动准备:青蛙头饰(与幼儿人数相同),害虫(多于幼儿数量),塑料板(其中一面有单脚或双脚的脚印)、胶圈、"禾苗"若干。
活动过程:1.幼儿集中在场地一侧做青蛙冬眠状。
录音机传来春天轰隆隆的打雷声。
这时小青蛙们醒来跟随妈妈一起跑到场地上走、跑交替,欢快地活动四肢和身体。
2.青蛙妈妈: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太阳出来了,我们一起来做操。
跟着青蛙妈妈做摇头、转头、甩臂、弯腰、蹲站、扭腰、转膝、踢腿、踮脚等身体动作。
3.青蛙妈妈:小青蛙们,你们都有什么本领?(幼儿回答后)青蛙妈妈:大家在一起到草地上去展示一下自己会有几种本领。
幼儿分散在场地上做跳、跑、爬、扑、游泳等动作。
4.集中进行双脚并拢向前跳跃的教学示范与动作要领讲解。
双脚并拢-双脚弯曲-双手前后摆动-双脚瞪地向前上方跳起-双脚落地。
教师示范后,幼儿在教师动作要领的提示下进行动作模仿活动。
反复多次,直到熟悉动作要领。
5.在场地上用四张凳子和橡皮筋拉出一个大长方形,皮筋与地面的高度为28厘米左右。
幼儿自由地在四周跳入出练习动作。
6.再加五张椅子和皮筋,将大的长方形分割成四个方形。
青蛙妈妈:春天到了,田里水稻、玉米、青菜和河里的莲藕都发芽了,过几天害虫要出来吃这些植物了,大家赶紧到田里去练习跳跃本领幼儿分成四组分别在青菜地、玉米地、稻秧地、莲藕田里进行跳跃锻炼7.进行小组轮换,每只青蛙都要到其他的田里锻炼一下跳跃的本来。
体能训练计划教案体能训练计划(实用8篇

体能训练计划教案体能训练计划(实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体能训练计划展开,教学内容包括《体能训练指南》第四章第一节:有氧耐力训练,第二节:力量训练,第三节:柔韧性训练。
详细内容涵盖有氧耐力训练的方法与技巧、力量训练的动作要领、柔韧性训练的重要性及实践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有氧耐力、力量、柔韧性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增强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提高运动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力量训练的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
重点:有氧耐力训练的方法、力量训练的动作要领、柔韧性训练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示范器材。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瑜伽垫、哑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精彩瞬间,引发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有氧耐力训练:介绍有氧耐力训练的定义、作用和方法。
(2)力量训练:讲解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
(3)柔韧性训练:阐述柔韧性训练的意义和操作方法。
3. 实践操作:(1)有氧耐力训练:进行慢跑、跳绳等有氧运动,时间为20分钟。
(2)力量训练:分组进行哑铃卧推、深蹲、引体向上等力量训练,每组12个,共3组。
(3)柔韧性训练:进行瑜伽、拉伸等柔韧性训练,时间为10分钟。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体能训练计划。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为自己制定一份体能训练计划。
六、板书设计1. 有氧耐力训练:定义、作用、方法。
2. 力量训练:重要性、动作要领、训练方法。
3. 柔韧性训练:意义、操作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为自己制定一份为期四周的体能训练计划。
2. 答案要求:包括有氧耐力、力量、柔韧性训练的具体内容、时间、频率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体能训练书籍,了解更多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体能训练教案

体能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体能的定义和重要性。
2.掌握一些提高体能的基本方法和训练原则。
3.培养学生的体能意识和锻炼习惯。
二、教学内容:1.体能的定义和重要性。
2.提高体能的方法:(1)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2)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可以增强肌肉力量。
(3)柔韧训练:如瑜伽、拉伸等,可以增加关节灵活性。
(4)速度训练:如短跑、跳绳等,可以提高爆发力和反应速度。
3.训练原则:(1)适度性原则:根据个体差异和训练目标,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
(2)逐渐增加负荷原则:从易到难、由低到高地增加训练负荷。
(3)循序渐进原则:分阶段地进行训练,逐步提高运动强度。
(4)综合性原则:综合运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体能。
三、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运动员的训练视频和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体能的重要性。
2.理论讲解(10分钟):介绍体能的定义和重要性,并简要介绍提高体能的方法。
3.讨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提高体能的方法,并在班级分享自己的想法。
4.实践训练(20分钟):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能训练,如跑步、俯卧撑、拉伸等。
5.训练反思(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训练效果的反思和总结。
6.训练计划制定(15分钟):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制定一个个人的体能训练计划。
7.训练计划展示(10分钟):学生将自己制定的训练计划展示给班级,并接受同学的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理论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效果。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五、教学辅助工具: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的视频和图片。
2.运动器材:如跑步机、哑铃等,用于实践训练。
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参与情况:评价学生在讨论和实践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2.训练计划的合理性:评价学生制定的训练计划是否合理、具体、可行。
完整版体能训练教案全套

完整版体能训练教案全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使用《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教材第四章“力量训练”部分,详细内容涉及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在提高身体综合素质中的应用。
特别强调抗阻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力量训练的基本原理,掌握不同类型的抗阻训练方法。
2. 学习并正确执行核心力量训练动作,增强身体稳定性。
3. 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培养自我锻炼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力量训练的正确执行与技巧掌握,核心力量的稳定性控制。
教学重点:抗阻训练的动作要领,核心训练的练习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抗阻带、哑铃、平衡垫、力量训练图解。
学具:运动服装、运动鞋、水杯、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运动员训练视频,引出力量训练在实际运动中的重要性。
展示视频(2分钟)。
学生讨论视频中的训练方法和效果(3分钟)。
2. 理论讲解(15分钟):力量训练基本原理介绍(5分钟)。
抗阻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动作要领讲解(10分钟)。
3. 实践示范(15分钟):教师示范抗阻训练动作(5分钟)。
教师示范核心力量训练动作(5分钟)。
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5分钟)。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6分钟)。
各组展示练习成果,互相评价(4分钟)。
5. 课堂小结(5分钟):学生分享训练感受(2分钟)。
六、板书设计1. 力量训练基本原理2. 抗阻训练动作要领3. 核心力量训练动作要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自行设计一个力量训练计划,包括热身、训练和拉伸环节。
答案要求:计划中至少包含3个抗阻训练动作和3个核心力量训练动作,每个动作3组,每组812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学生对训练过程中动作执行情况、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反思。
2. 拓展延伸:邀请专业教练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讲解力量训练的科学性和先进方法。
组织学生参加体能挑战赛,检验训练成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能训练教案?课目:体能训练?目的:通过训练,增强受训者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为以后?的军事训练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一、体能训练常识?二、练习部分?三、练习分类?四、常见训练伤的自我处理?方法:理论讲解、动作练习、考核验收?时间:X小时?地点:体能训练场?要求:?1、认真听讲,好好体会动作要领?2、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作?业?进?程?作业准备……………………………………………………………X分钟?1、清点人数,整理着装?2、宣布作业?3、器材保障?作业实施……………………………………………………………X分钟?第一个内容:体能训练常识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范例己经证明,军人的体能素质是构成单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就是战斗力。
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体能训练常识。
体能训练常识的内容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
?(一)?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又称“热身运动”,是预防训练伤病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它分为全身性准备活动和局部性准备活动。
?全身性准备活动,一般以动力性全身整体活动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跑步(慢跑、高抬腿跑、变速跑等)、跳跃(原地跳、跨步跑、蛙跳等)、体育游戏、练习性球类活动。
?请看示范:慢跑、高抬腿跑、原地跳、跨步跑、蛙跳。
?局部性准备活动,是预防肌肉、韧带、关节损伤的关键环节之一,一般以静力性牵拉和动力性练习为主。
主要内容包括:转动关节(如转腰、膝、揉踝等)、动力性牵拉(如踢腿、压腿等)、静力性牵拉(如持续后扳腿)等。
?请看示范:转腰、膝、揉踝、踢腿、压腿、持续后扳腿。
?(二)?整理活动?整理活动又称“放松运动”,是指剧烈训练后进行的系统调整活动。
这是?取得良好训练效果、预防训练疾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整理活动以慢跑、调理呼吸、按摩放松肌肉为主。
按摩手法包括:抖动、揉捏、拍打、轻踩、牵拉等。
按摩方向应与血液、淋巴液流动方向一致。
?请看示范:?抖动、揉捏、拍打、轻踩、牵拉。
?第二个内容:练习的基本方法?这里我主要介绍几种大家常见的训练方法。
?一、?上肢练习?1、俯卧撑?(一)理论提示?俯卧撑是提高上肢伸肌和躯干肌肉力量,锻炼上肢的推撑力量和胸大肌力量。
?(二)讲解示范?动作:左(右)脚向前一大步,两手手指向前在左(右)脚两侧着地(两手距离?约与肩同宽),左(右)脚后撤伸直,两脚并齐成俯撑,做两臂屈伸动作。
屈臂时两肘内合,伸臂时两臂挺直,身体保持平直。
请看示范。
?(三)动作练习?(1)手倒立控时间练习;(2)俯撑爬行练习;(3)脚垫高的俯卧撑练习;(4)俯卧撑推起空中击掌练习。
请看示范。
?2、引体向上?(一)?理论提示?引体向上是锻炼悬垂拉引力量,提高上臂的肱二头肌和前臂的屈指肌群肌力量。
?(二)讲解示范?动作:两脚跟提起,两膝分开成半蹲,两臂自然后摆起跳,双手正握抓杠成直臂悬垂;两手用力屈臂拉杠使身体向上,下颌过杠后还原成悬垂;再拉杠做第二次、第三次引体;完成后,跳下落地,恢复成立正姿势。
?(三)动作练习?辅助练习方法:(1)助力引体向上;(2)负重引体向上;(3)站立位提拉杠铃、哑铃或沙袋;(4)站立位手持小杠铃和哑铃的弯举练习。
?二、?腿、腰、腹肌的练习?1、单腿深蹲起立?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1下载券??500人已下载下载还剩12页未读,继续阅读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我要定制简历(一)?理论提示?单腿深蹲起立是提高腿部伸肌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
?(二)?讲解示范?动作:左(右)腿向前抬起,身体重心落于右(左)腿,上体稍向前倾,右(左)?腿屈膝下蹲,使大腿与小腿间的夹角小于90度,左(右)脚不得触地,然后,用力伸直右(左)腿,成单腿站立姿势。
依此反复动作。
请看示范。
?2、仰卧起坐?(一)?理论提示?仰卧起坐是提高腹肌力量,增强腰背部肌力和柔韧性。
?(二)?讲解示范?动作:平仰卧于地面,五指交叉于枕部,起坐时,腹部用力,含胸缩头,使上体抬起成屈体坐,然后,上体后倒还原成预备姿势。
反复做。
请看示范。
?3、立位体前屈?(一)?理论提示?立位体前屈是提高腰部及腿部后侧肌肉、肌健及皮肤的弹性和伸展性,增强腿、腰部关节的柔韧性。
?(二)?讲解示范?动作:直立,两臂上举并随上体前屈下潜,两腿挺直,臀部稍后移,两手同时触地。
请看示范。
?三、?跑步?1、100米跑?(一)?理论提示?100米跑是提高速度素质,改善心肺功能,发展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快速出击的作战能力。
?1、起跑,可采取蹲踞式或站立式,其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阶段。
采用蹲踞式起跑时,听到“各就位”的口令,两手撑地,成蹲踞式;听到“预备”的口令,从容地抬起臀部,重心前移落在前腿和两臀上;听到枪响?、哨音或口令,两臂屈肘离地快速有力摆动,两腿用力伸蹬,使身体向前上方冲出,前脚掌着地迅速跑出。
请看示范。
?2、途中跑:要求大腿迅速前摆,步幅要大,两臂自然用力摆动,加大腿的前摆幅度,加快步速。
请看示范。
?3、终点跑:在离终点15—20米处,尽量保持上体前倾,距离终点2-3米处上体急速前倾,撞压终点线。
请看示范。
?2、3000米跑?(一)?理论提示?3000米跑是提高耐力素质,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
?(二)?讲解示范?动作:尽量做到放松自然,步幅均匀,用前脚掌或前脚掌外侧先着地;上体正直或稍向前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采用“二步一呼、二步一吸”或“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的方法呼吸,在距终点400米左右时,应尽全力进行冲刺跑,一直跑过终点。
在此不做体现。
?第三个内容:练习分类?体能训练又称素质训练,主要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活动。
体能训练能加强人的耐力、毅力、暴发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达到柔韧性、灵活性、技术性、反应灵活、动作大方为一体,体能训练是军事训练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体能训练的方法,通常有讲解法、示范法、完整法和分解法、练习法。
主要是练习法,训练法是根据训练任务有目的地反复做某一动作的方法。
一般有以下几种: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方法,综合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游戏法与比赛法,通常采用的方式游戏比赛,训练比赛,测验比赛,模拟比赛,正式比赛。
?体能训练主要是突出柔韧性、灵活性、技术性、耐力毅力、暴发力等方面。
重点体现在头部、上肢、躯干、下肢等部位。
在此只重点介绍下肢力量练习的组织与实施。
? 体能训练通常在集体长跑之后进行,一般在5000——10000米之间,最少不能低于3000米。
而后,根据天气、条件、场地、器材和人体的需要来定训练强度和数量,编排要合理,组织要紧凑,气氛要高涨。
通常是结合有氧和无氧训练。
激发练兵热情,提高练兵士气。
重点注重打基础和练技术紧密结合起来。
?一、灵敏性练习?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变换的条件下,战士能够在复杂变换的条件下能迅速、准确、协调地做出某引起相应的动作。
?1、往返跑:主要练习快速,改变方向后的速度和团体的速度。
?动作:在预先画好50米事或100米线的场地上,以百米跑的速度,到线后迅速向后团体两手着地,重新加速快跑。
?易犯的错误:1,两手不着地或单手着地。
2,身体转不到位。
?2、转身冲拳:主要练习转身冲拳的力量。
?动作:跑进中,脚迅速有力地跳起,转身向后的同时将拳冲出,可以单手出拳,也可双手冲拳。
?易犯的错误:跳不起,身体转不正,出拳无力,前进慢。
?要求:跳起快,转体快,冲拳有力,起步快。
?灵敏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1、因人而异。
对体重大的战士要加强身体移动能力的练习。
多做转体,变向跑等练习,提高屡次出击和快速跑的能力。
2,训练时,指挥员要注意采用多种有效手段消除战士的恐惧心理和紧张状态。
3,训练要在战士体力充沛,精神饱满时进行,防止发生不必要的训练伤。
?二、柔韧性训练?1、柔韧性训练,分为肩部、腰部、腿部等,腿部柔韧性训练基本分为两类:一种是压、扳、撕、劈、控?,另一种就是多种踢腿及空踢腿。
?踢腿是腿伸直从正,侧、后面等向上踢腿,是拉长肌肉的韧带的一种方法,经常练习能使腿轻而快。
?动作:左腿向前上步后去撑身体,右脚尖猛踢,两眼平视,脚着地,再向前上步,左脚尖勾起向前一步猛踢。
也可以在原地练习,右脚踢后体后,然后上右脚踢左脚,如上反复练习。
?易犯的错误:弯腰过大,腿伸不直。
?要求:挺胸收腹,立腰,两腿挺直,踢腿时要坐髋,起落速度要快,要有弹性,耐劲。
?1、十字腿(又称斜踢腿)主要是提高斜踢腿的技能。
?动作:略同正踢腿,唯有向斜上方踢腿,左腿向右面耳侧方踢出,右面腿向左耳侧方踢出,左右面交替练习。
?易犯的错误:站立腿转动,弯曲,其它同正踢。
?要求:踢腿的脚稍内扣,其它同正踢。
?2、展腹跳:为跑进中前扑打基础,主要练习腰部的柔韧性。
?动作:在跑进中两脚迅速用力磴地跳起,向前挺腰,手向后挥臂而后展腰收腹。
?易犯的错误:跳不起,腰部力量用不上,收腹不快。
?要求:跳起快,挺腰快,收腹快。
?3、纵跳:主要锻炼脚踝腕的力量。
?动作:两脚尖着地用脚踝部的力量将身体弹起,两腿挺直。
?易犯的错误:两腿伸不直,上体后仰过大。
?要求:两脚尖着地快,两腿挺直。
?三、暴发力训练?暴发力既瞬间发出的力量,分为上肢、下肢、腰部等暴发力。
?1、收腹跳:主要是锻炼腹部力量,为前背摔打下基础。
?动作:两脚用力蹬地,同时膝撞击胸部,收腹,向下猛挥臂。
?易犯错误:蹬地无力,两膝不到位,挥臂无力。
?要求:蹬地狠,收腿快,挥臂快。
?2、左右侧踹:锻炼腾起后的踹腿力量。
?动作:在跑进中,用单腿起跳的力量,将身体弹起在空中将另一腿向侧方踹出。
?要求:单腿跳的力量要狠,踹腿时展髋。
?3、二起脚(又称腾空飞脚)锻炼腿部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提高腾空和落地的控制能力。
?动作:左脚在体前站立,右脚向前上步,左向前摆起,随即右腿起跳,右脚尖绷平向前上踢出,在空中右掌拍击右脚面,左手勾手摆至身体左侧斜上方,目视前方,也可以垫步接上步再接腾空飞脚。
?易犯错误:右脚弹力不够,腾空不高,落地不稳;助跑速度慢,容易出现身体后倒现象。
?要求:起跳时向上提气,腾空要高,落地要稳。
?4、背手蹦:主要锻炼裸关节和腿部力量。
? 动作:两手后背,用两脚和腿部力量向前蹦跳,落地时按照脚尖先着地,尔后继续前进。
?易犯错误:两脚用力不当,落地后不稳,身体后仰。
?要求:脚、腿力量结合紧凑,落地后上体稍向前上顶。
?5、俯卧撑:主要是锻炼臂部的力量。
?动作:两手撑地,两脚用力支撑,身体成斜面,快速曲臂,撑臂。
?易犯错误:腰部下垂,两臂放不到位,点头。
?要求:身体挺直,两臂放到位。
?暴发力训练,不易在人体疲劳时进行,除在休息之后进行,要根据人体的生理机能而定。
?四、力量训练?摔擒中要将对手擒住或摔倒,需要有一定的擒摔技巧,也要求有相应的身体素质为基础,诸如力量、柔韧性、暴发力等,否则光有一定的技术是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