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教案 (1)

合集下载

体育课体能教案5篇

体育课体能教案5篇

体育课体能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提高体能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增强体能训练的科学性。

2.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力量、柔韧性、速度与灵敏性等体能素质。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体能训练方法与技巧的掌握,以及在实际训练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有氧耐力、力量、柔韧性、速度与灵敏性等体能素质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哨子、秒表、音乐播放器、训练器材(如:哑铃、跳绳、瑜伽垫等)。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毛巾、水杯等个人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动感音乐,引导学生进行轻松的热身活动,如慢跑、跳绳等。

2. 教学内容讲解与示范(10分钟)(1)有氧耐力训练:讲解有氧运动的概念、方法(如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及训练技巧。

(2)力量训练:示范力量训练动作(如深蹲、俯卧撑、哑铃卧推等),讲解动作要领。

(3)柔韧性训练:示范瑜伽动作,讲解动作要领,强调呼吸与动作的配合。

(4)速度与灵敏性训练:讲解训练方法(如折返跑、跳跃障碍等)及技巧。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例,讲解如何制定训练计划,如训练频率、时间、强度等。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有氧耐力、力量、柔韧性、速度与灵敏性训练,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分享训练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六、板书设计1. 提高体能的方法与技巧(1)有氧耐力训练(2)力量训练(3)柔韧性训练(4)速度与灵敏性训练2. 训练计划制定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制定一份为期四周的有氧耐力训练计划。

(3)拍摄一段柔韧性训练视频,分享至班级群。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1)学生是否掌握了提高体能的方法与技巧?(2)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如何?(3)如何针对不同体能水平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体能竞赛,提高竞技水平。

体能训练教案(全套

体能训练教案(全套

体能训练教案(全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体能训练展开,具体涉及教材《体育与健康》第5章“体能训练”的三个章节,分别是:第一节“体能训练概述”,第二节“有氧耐力训练”,第三节“力量训练”。

详细内容如下:1. 体能训练概述:了解体能训练的定义、分类、作用及训练原则;2. 有氧耐力训练:掌握有氧耐力训练的方法、强度、频率和注意事项;3. 力量训练:学习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训练原则及训练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训练原则,掌握有氧耐力训练和力量训练的方法;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培养学生独立进行体能训练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能训练的兴趣,养成良好锻炼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量训练的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的掌握;2. 教学重点:有氧耐力训练的强度、频率和注意事项,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秒表、哨子、音乐播放器;2.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瑜伽垫、哑铃、跳绳。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优秀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分类、作用及训练原则,引导学生了解体能训练的重要性;3. 实践情景引入(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有氧耐力训练,如慢跑、跳绳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有氧耐力训练的强度、频率和注意事项;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训练原则及训练方法,并进行示范;5. 随堂练习(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力量训练,如深蹲、俯卧撑、哑铃卧推等,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六、板书设计1. 体能训练概述定义、分类、作用、训练原则2. 有氧耐力训练方法、强度、频率、注意事项3. 力量训练基本动作、训练原则、训练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体能训练的定义、分类和训练原则;(2)列举三种有氧耐力训练的方法,并说明其强度、频率和注意事项;(3)示范三种力量训练的基本动作,并说明其训练原则。

体能训练教案_大学

体能训练教案_大学

一、课程名称:大学体能训练二、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各种体能训练的基本技巧。

2.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等体能素质,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兴趣和热情,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对象:大学一年级学生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地点:田径场、体育馆六、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理论部分:- 介绍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讲解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等体能素质的定义、重要性及训练方法。

2. 实践部分:- 进行全身性热身活动,提高学生的肌肉温度和关节活动度;- 力量训练:进行深蹲、卧推、引体向上等基本力量训练,提高学生的肌肉力量;- 速度训练:进行短跑、立定跳远等速度训练,提高学生的爆发力;- 耐力训练:进行长跑、游泳等耐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 灵敏性训练:进行折返跑、障碍跑等灵敏性训练,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反应速度;- 柔韧性训练:进行瑜伽、拉伸等柔韧性训练,提高学生的关节活动度。

第二课时:1. 理论部分:- 分析第一课时训练的效果,总结训练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2. 实践部分:- 进行针对性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柔韧性训练;-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

七、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体能训练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体能素质;2. 难点: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有效锻炼。

八、教学评价:1. 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情况;2. 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兴趣和热情;3. 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纪律性等。

九、教学准备:1. 教学器材:哑铃、杠铃、跳绳、瑜伽垫等;2. 教学场地:田径场、体育馆;3. 教学课件:体能训练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等。

体能训练计划精品教案体能训练计划(实用8篇

体能训练计划精品教案体能训练计划(实用8篇

体能训练计划精品教案体能训练计划(实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体能训练计划相关内容。

主要依据教材《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第3章“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以及第4章“体能训练计划制定与实施”。

具体内容包括:解各种体能训练方法,掌握制定个性化体能训练计划原则和步骤,以及如何根据不同训练目标调整训练计划。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并掌握体能训练基本方法与手段。

2. 培养学生制定适合自己体能训练计划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体能训练计划实施过程中调整与优化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体能训练方法、训练计划制定原则与步骤。

难点:如何根据个人特点制定并调整体能训练计划。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教材、PPT、白板、笔。

2. 学具:训练计划模板、训练记录表、运动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运动员训练图片和视频,引出体能训练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过程:观看运动员训练场景(5分钟),讨论体能训练作用(5分钟)。

2. 新课内容讲解:①体能训练方法(15分钟):介绍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训练方法。

②体能训练计划制定原则与步骤(15分钟):讲解个性化训练计划制定原则,引导学生掌握制定步骤。

3. 实践操作:①分组讨论:根据所学内容,小组讨论如何制定适合本组成员体能训练计划(15分钟)。

②制定训练计划:各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制定训练计划(15分钟)。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①讲解例题:分析具体训练案例,讲解如何根据训练目标调整训练计划(10分钟)。

②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给出训练计划进行分析与评价(10分钟)。

六、板书设计1. 体能训练方法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柔韧训练2. 体能训练计划制定原则与步骤原则:个性化、针对性、阶段性、科学性步骤:目标设定、训练方法选择、训练周期安排、训练负荷调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为自己制定一份为期四周体能训练计划。

体能训练教案

体能训练教案

体能训练教案教案:体能训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第五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训练方法以及体能训练的实践操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的体能水平。

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知道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掌握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技巧进行自主训练,提高自身的体能水平。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能训练的兴趣,增强自信心,克服困难的勇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训练方法以及实践操作。

难点:体能训练方法的运用,实践操作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教学课件、音响设备、跳绳、毽子等。

学具:笔记本、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如跳绳、毽子等,引导学生体验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讲解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训练方法以及实践操作。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技巧,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体能训练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体能训练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规范的动作。

6. 板书设计(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设计(5分钟)作业题目:请根据所学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技巧,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体能训练计划,并坚持执行。

作业答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性化地设计一个体能训练计划,包括训练内容、训练时间、训练强度等。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5分钟)六、板书设计体能训练基本概念体能训练方法体能训练实践操作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根据所学的体能训练方法和技巧,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体能训练计划,并坚持执行。

体能训练大学生教案

体能训练大学生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体能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

4. 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一、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平时参加的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二、基本动作训练1. 力量训练:- 俯卧撑:每组10次,共3组。

- 仰卧起坐:每组20次,共3组。

- 深蹲:每组15次,共3组。

2. 速度训练:- 短跑:10米冲刺,每组5次,共3组。

- 听声起跑:每组5次,共3组。

3. 耐力训练:- 长跑:800米,每组1次,共2组。

- 持久跑:400米,每组1次,共2组。

4. 柔韧性训练:- 压腿:每组30秒,共3组。

- 腰背肌拉伸:每组30秒,共3组。

5. 协调性训练:- 蛇形跑:每组10次,共3组。

- 折返跑:每组10次,共3组。

三、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和训练成果。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坚持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平时参加的体育活动。

2. 基本动作训练:- 力量训练:进行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动作,每组10次,共3组。

- 速度训练:进行短跑、听声起跑等动作,每组5次,共3组。

- 耐力训练:进行长跑、持久跑等动作,每组1次,共2组。

- 柔韧性训练:进行压腿、腰背肌拉伸等动作,每组30秒,共3组。

- 协调性训练:进行蛇形跑、折返跑等动作,每组10次,共3组。

3.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和训练成果,鼓励学生在课后坚持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

2. 学生掌握了体能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有所提高。

4.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团队协作精神。

体育体能训练教案

体育体能训练教案

体育体能训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主要涉及体能训练的相关知识。

具体包括:1. 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2. 体能训练的方法和原则;3. 体能训练的实践操作。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则。

2. 培养学生自觉进行体能训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 通过对体能训练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则。

难点:体能训练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向学生介绍体能训练在体育竞技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理论讲解:讲解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则,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体能训练的理论知识。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体能训练实践,教师指导并纠正动作,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体能训练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效果。

5. 随堂练习:设置随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体能训练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则。

七、作业设计2. 答案:(1)基本概念:体能训练是一种针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训练,旨在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

(2)方法:包括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力量训练等。

(3)原则: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全面发展、因材施教。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自觉进行体能训练,参加各类体育活动,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细节补充1. 体能训练的基本概念:体能训练是一种针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训练,旨在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和适应能力。

它包括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力量训练等,涵盖了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方面。

2. 体能训练的方法:有氧运动是通过持续、中低强度的运动来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体能训练教案设计(优秀8篇)

体能训练教案设计(优秀8篇)

体能训练教案设计(优秀8篇)体能训练教案设计篇一设计思考:跳跃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项基本内容,跳跃训练对幼儿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的提高有特别的帮助。

但是由于做连续性的跳跃动作对身体的体力和体能要求较大,幼儿容易产生兴趣上的疲劳和怕苦怕累的情绪,所以一直没能发挥其特有的锻炼作用。

青蛙是幼儿喜欢观赏和模仿的小动物之一,因为它跳得远、跳得高,常为人们除害而为幼儿喜爱和钦佩。

于是我们以小青蛙为角色设计了这个体能活动,以期达到玩中学习、学中练习、乐中锻炼的目的。

目的要求:1.在活动中,学会自然、协调地挥臂向前跳,感受挥臂向前的带动力。

2.激发对跳跃运动的兴趣,发展爆发力、平衡性和下肢耐力。

教学重点:进行双脚并拢向前连跳、纵跳取物动作技能的教学与练习。

活动准备:青蛙头饰(与幼儿人数相同),害虫(多于幼儿数量),塑料板(其中一面有单脚或双脚的脚印)、胶圈、"禾苗"若干。

活动过程:1.幼儿集中在场地一侧做青蛙冬眠状。

录音机传来春天轰隆隆的打雷声。

这时小青蛙们醒来跟随妈妈一起跑到场地上走、跑交替,欢快地活动四肢和身体。

2.青蛙妈妈: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太阳出来了,我们一起来做操。

跟着青蛙妈妈做摇头、转头、甩臂、弯腰、蹲站、扭腰、转膝、踢腿、踮脚等身体动作。

3.青蛙妈妈:小青蛙们,你们都有什么本领?(幼儿回答后)青蛙妈妈:大家在一起到草地上去展示一下自己会有几种本领。

幼儿分散在场地上做跳、跑、爬、扑、游泳等动作。

4.集中进行双脚并拢向前跳跃的教学示范与动作要领讲解。

双脚并拢-双脚弯曲-双手前后摆动-双脚瞪地向前上方跳起-双脚落地。

教师示范后,幼儿在教师动作要领的提示下进行动作模仿活动。

反复多次,直到熟悉动作要领。

5.在场地上用四张凳子和橡皮筋拉出一个大长方形,皮筋与地面的高度为28厘米左右。

幼儿自由地在四周跳入出练习动作。

6.再加五张椅子和皮筋,将大的长方形分割成四个方形。

青蛙妈妈:春天到了,田里水稻、玉米、青菜和河里的莲藕都发芽了,过几天害虫要出来吃这些植物了,大家赶紧到田里去练习跳跃本领幼儿分成四组分别在青菜地、玉米地、稻秧地、莲藕田里进行跳跃锻炼7.进行小组轮换,每只青蛙都要到其他的田里锻炼一下跳跃的本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能训练教案课目:体能训练目的:通过训练,增强受训者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为以后的军事训练下坚实的基础。

内容:一、体能训练常识二、练习部分三、练习分类四、常见训练伤的自我处理方法:理论讲解、动作练习、考核验收时间:X小时地点:体能训练场要求:1、认真听讲,好好体会动作要领2、严格遵守训练场纪律作业进程作业准备……………………………………………………………X分钟1、清点人数,整理着装2、宣布作业3、器材保障作业实施……………………………………………………………X分钟第一个内容:体能训练常识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范例己经证明,军人的体能素质是构成单兵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就是战斗力。

下面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体能训练常识。

体能训练常识的内容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

(一) 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又称“热身运动”,是预防训练伤病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它分为全身性准备活动和局部性准备活动。

全身性准备活动,一般以动力性全身整体活动为主,主要内容包括:跑步(慢跑、高抬腿跑、变速跑等)、跳跃(原地跳、跨步跑、蛙跳等)、体育游戏、练习性球类活动。

请看示范:慢跑、高抬腿跑、原地跳、跨步跑、蛙跳。

局部性准备活动,是预防肌肉、韧带、关节损伤的关键环节之一,一般以静力性牵拉和动力性练习为主。

主要内容包括:转动关节(如转腰、膝、揉踝等)、动力性牵拉(如踢腿、压腿等)、静力性牵拉(如持续后扳腿)等。

请看示范:转腰、膝、揉踝、踢腿、压腿、持续后扳腿。

(二) 整理活动整理活动又称“放松运动”,是指剧烈训练后进行的系统调整活动。

这是取得良好训练效果、预防训练疾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整理活动以慢跑、调理呼吸、按摩放松肌肉为主。

按摩手法包括:抖动、揉捏、拍打、轻踩、牵拉等。

按摩方向应与血液、淋巴液流动方向一致。

请看示范: 抖动、揉捏、拍打、轻踩、牵拉。

第二个内容:练习的基本方法这里我主要介绍几种大家常见的训练方法。

一、上肢练习1、俯卧撑(一)理论提示俯卧撑是提高上肢伸肌和躯干肌肉力量,锻炼上肢的推撑力量和胸大肌力量。

(二)讲解示范动作:左(右)脚向前一大步,两手手指向前在左(右)脚两侧着地(两手距离约与肩同宽),左(右)脚后撤伸直,两脚并齐成俯撑,做两臂屈伸动作。

屈臂时两肘内合,伸臂时两臂挺直,身体保持平直。

请看示范。

(三)动作练习(1)手倒立控时间练习;(2)俯撑爬行练习;(3)脚垫高的俯卧撑练习;(4)俯卧撑推起空中击掌练习。

请看示范。

2、引体向上(一)理论提示引体向上是锻炼悬垂拉引力量,提高上臂的肱二头肌和前臂的屈指肌群肌力量。

(二)讲解示范动作:两脚跟提起,两膝分开成半蹲,两臂自然后摆起跳,双手正握抓杠成直臂悬垂;两手用力屈臂拉杠使身体向上,下颌过杠后还原成悬垂;再拉杠做第二次、第三次引体;完成后,跳下落地,恢复成立正姿势。

(三)动作练习辅助练习方法:(1)助力引体向上;(2)负重引体向上;(3)站立位提拉杠铃、哑铃或沙袋;(4)站立位手持小杠铃和哑铃的弯举练习。

二、腿、腰、腹肌的练习1、单腿深蹲起立(一)理论提示单腿深蹲起立是提高腿部伸肌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

(二)讲解示范动作:左(右)腿向前抬起,身体重心落于右(左)腿,上体稍向前倾,右(左)腿屈膝下蹲,使大腿与小腿间的夹角小于90度,左(右)脚不得触地,然后,用力伸直右(左)腿,成单腿站立姿势。

依此反复动作。

请看示范。

2、仰卧起坐(一)理论提示仰卧起坐是提高腹肌力量,增强腰背部肌力和柔韧性。

(二)讲解示范动作:平仰卧于地面,五指交叉于枕部,起坐时,腹部用力,含胸缩头,使上体抬起成屈体坐,然后,上体后倒还原成预备姿势。

反复做。

请看示范。

3、立位体前屈(一)理论提示立位体前屈是提高腰部及腿部后侧肌肉、肌健及皮肤的弹性和伸展性,增强腿、腰部关节的柔韧性。

(二)讲解示范动作:直立,两臂上举并随上体前屈下潜,两腿挺直,臀部稍后移,两手同时触地。

请看示范。

三、跑步1、100米跑(一)理论提示100米跑是提高速度素质,改善心肺功能,发展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快速出击的作战能力。

1、起跑,可采取蹲踞式或站立式,其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阶段。

采用蹲踞式起跑时,听到“各就位”的口令,两手撑地,成蹲踞式;听到“预备”的口令,从容地抬起臀部,重心前移落在前腿和两臀上;听到枪响、哨音或口令,两臂屈肘离地快速有力摆动,两腿用力伸蹬,使身体向前上方冲出,前脚掌着地迅速跑出。

请看示范。

2、途中跑:要求大腿迅速前摆,步幅要大,两臂自然用力摆动,加大腿的前摆幅度,加快步速。

请看示范。

3、终点跑:在离终点15—20米处,尽量保持上体前倾,距离终点2-3米处上体急速前倾,撞压终点线。

请看示范。

2、3000米跑(一)理论提示3000米跑是提高耐力素质,培养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质。

(二)讲解示范动作:尽量做到放松自然,步幅均匀,用前脚掌或前脚掌外侧先着地;上体正直或稍向前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采用“二步一呼、二步一吸”或“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的方法呼吸,在距终点400米左右时,应尽全力进行冲刺跑,一直跑过终点。

在此不做体现。

第三个内容:练习分类体能训练又称素质训练,主要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活动。

体能训练能加强人的耐力、毅力、暴发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

达到柔韧性、灵活性、技术性、反应灵活、动作大方为一体,体能训练是军事训练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体能训练的方法,通常有讲解法、示范法、完整法和分解法、练习法。

主要是练习法,训练法是根据训练任务有目的地反复做某一动作的方法。

一般有以下几种: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方法,综合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游戏法与比赛法,通常采用的方式游戏比赛,训练比赛,测验比赛,模拟比赛,正式比赛。

体能训练主要是突出柔韧性、灵活性、技术性、耐力毅力、暴发力等方面。

重点体现在头部、上肢、躯干、下肢等部位。

在此只重点介绍下肢力量练习的组织与实施。

体能训练通常在集体长跑之后进行,一般在5000——10000米之间,最少不能低于3000米。

而后,根据天气、条件、场地、器材和人体的需要来定训练强度和数量,编排要合理,组织要紧凑,气氛要高涨。

通常是结合有氧和无氧训练。

激发练兵热情,提高练兵士气。

重点注重打基础和练技术紧密结合起来。

一、灵敏性练习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变换的条件下,战士能够在复杂变换的条件下能迅速、准确、协调地做出某引起相应的动作。

1、往返跑:主要练习快速,改变方向后的速度和团体的速度。

动作:在预先画好50米事或100米线的场地上,以百米跑的速度,到线后迅速向后团体两手着地,重新加速快跑。

易犯的错误:1,两手不着地或单手着地。

2,身体转不到位。

2、转身冲拳:主要练习转身冲拳的力量。

动作:跑进中,脚迅速有力地跳起,转身向后的同时将拳冲出,可以单手出拳,也可双手冲拳。

易犯的错误:跳不起,身体转不正,出拳无力,前进慢。

要求:跳起快,转体快,冲拳有力,起步快。

灵敏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1、因人而异。

对体重大的战士要加强身体移动能力的练习。

多做转体,变向跑等练习,提高屡次出击和快速跑的能力。

2,训练时,指挥员要注意采用多种有效手段消除战士的恐惧心理和紧张状态。

3,训练要在战士体力充沛,精神饱满时进行,防止发生不必要的训练伤。

二、柔韧性训练1、柔韧性训练,分为肩部、腰部、腿部等,腿部柔韧性训练基本分为两类:一种是压、扳、撕、劈、控,另一种就是多种踢腿及空踢腿。

踢腿是腿伸直从正,侧、后面等向上踢腿,是拉长肌肉的韧带的一种方法,经常练习能使腿轻而快。

动作:左腿向前上步后去撑身体,右脚尖猛踢,两眼平视,脚着地,再向前上步,左脚尖勾起向前一步猛踢。

也可以在原地练习,右脚踢后体后,然后上右脚踢左脚,如上反复练习。

易犯的错误:弯腰过大,腿伸不直。

要求:挺胸收腹,立腰,两腿挺直,踢腿时要坐髋,起落速度要快,要有弹性,耐劲。

1、十字腿(又称斜踢腿)主要是提高斜踢腿的技能。

动作:略同正踢腿,唯有向斜上方踢腿,左腿向右面耳侧方踢出,右面腿向左耳侧方踢出,左右面交替练习。

易犯的错误:站立腿转动,弯曲,其它同正踢。

要求:踢腿的脚稍内扣,其它同正踢。

2、展腹跳:为跑进中前扑打基础,主要练习腰部的柔韧性。

动作:在跑进中两脚迅速用力磴地跳起,向前挺腰,手向后挥臂而后展腰收腹。

易犯的错误:跳不起,腰部力量用不上,收腹不快。

要求:跳起快,挺腰快,收腹快。

3、纵跳:主要锻炼脚踝腕的力量。

动作:两脚尖着地用脚踝部的力量将身体弹起,两腿挺直。

易犯的错误:两腿伸不直,上体后仰过大。

要求:两脚尖着地快,两腿挺直。

三、暴发力训练暴发力既瞬间发出的力量,分为上肢、下肢、腰部等暴发力。

1、收腹跳:主要是锻炼腹部力量,为前背摔打下基础。

动作:两脚用力蹬地,同时膝撞击胸部,收腹,向下猛挥臂。

易犯错误:蹬地无力,两膝不到位,挥臂无力。

要求:蹬地狠,收腿快,挥臂快。

2、左右侧踹:锻炼腾起后的踹腿力量。

动作:在跑进中,用单腿起跳的力量,将身体弹起在空中将另一腿向侧方踹出。

要求:单腿跳的力量要狠,踹腿时展髋。

3、二起脚(又称腾空飞脚)锻炼腿部的柔韧性和灵活性,提高腾空和落地的控制能力。

动作:左脚在体前站立,右脚向前上步,左向前摆起,随即右腿起跳,右脚尖绷平向前上踢出,在空中右掌拍击右脚面,左手勾手摆至身体左侧斜上方,目视前方,也可以垫步接上步再接腾空飞脚。

易犯错误:右脚弹力不够,腾空不高,落地不稳;助跑速度慢,容易出现身体后倒现象。

要求:起跳时向上提气,腾空要高,落地要稳。

4、背手蹦:主要锻炼裸关节和腿部力量。

动作:两手后背,用两脚和腿部力量向前蹦跳,落地时按照脚尖先着地,尔后继续前进。

易犯错误:两脚用力不当,落地后不稳,身体后仰。

要求:脚、腿力量结合紧凑,落地后上体稍向前上顶。

5、俯卧撑:主要是锻炼臂部的力量。

动作:两手撑地,两脚用力支撑,身体成斜面,快速曲臂,撑臂。

易犯错误:腰部下垂,两臂放不到位,点头。

要求:身体挺直,两臂放到位。

暴发力训练,不易在人体疲劳时进行,除在休息之后进行,要根据人体的生理机能而定。

四、力量训练摔擒中要将对手擒住或摔倒,需要有一定的擒摔技巧,也要求有相应的身体素质为基础,诸如力量、柔韧性、暴发力等,否则光有一定的技术是不成的。

(一)上肢力量练习:1、引体向上训练:主要锻炼背阔肌,其次锻炼腰腹肌。

动作:两手与肩同宽正握单杠,两肩放松,身体下垂;两手用力屈臂拉杠使身体向上,下颌过杠后还原成悬垂;重复数次为一组。

易犯的错误,两臂放不到位,身体摆动大。

要求:向上引体时,两肩胛骨尽量向脊柱靠拢,以使两肩充分伸展,向上引体时,要用背阔肌突然收缩的力量完成,向上引时吸气,放下还原时呼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