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恩格尔系数失灵的原因及修正
恩格尔系数新解 (3)

恩格尔系数新解摘要:恩格尔系数自从在1857年被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以来,一直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
2001年恩格尔系数被引进我国,政府用它作为一个标准来衡量政府的工作状况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这个在西方国家屡试不爽的恩格尔系数却在我国遇到了失灵的尴尬,面对这一现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来找出其失灵的原委,就像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适当变通一样,我们应该走有中国特色的恩格尔系数,用符合中国国情的恩格尔系数来衡量我国的人民生活状况,地区以及国家的发展状况。
所以,我们有理由也有使命用创新的思维去完善以及创新恩格尔系数,找到真正适合我们的恩格尔系数的新算法。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失灵创新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我国人民总体生活水平是否达到小康的一个标准,恩格恩格尔系数新解摘要:恩格尔系数自从在1857年被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以来,一直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
2001年恩格尔系数被引进我国,政府用它作为一个标准来衡量政府的工作状况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
然而这个在西方国家屡试不爽的恩格尔系数却在我国遇到了失灵的尴尬,面对这一现象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来找出其失灵的原委,就像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的适当变通一样,我们应该走有中国特色的恩格尔系数,用符合中国国情的恩格尔系数来衡量我国的人民生活状况,地区以及国家的发展状况。
所以,我们有理由也有使命用创新的思维去完善以及创新恩格尔系数,找到真正适合我们的恩格尔系数的新算法。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失灵创新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我国人民总体生活水平是否达到小康的一个标准,恩格尔系数的算法以及它的适用性对我们国家的居民生活水平衡量就有着深远的影响以及无法比拟的重要性。
但是传统的恩格尔系数只是对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一种度量。
由于我国的多民族文化和复杂的国情以及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已不再适合单独作为衡量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
从而提出新的更加贴近实际的恩格尔系数新解有效于解释一些存在于社会上的经济现象。
恩格尔系数失灵的若干影响因素分析

[收稿日期]2011—12—13[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联应用研究课题(11SC-078)[作者简介]姜国刚(1974—),男,黑龙江佳木斯人,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区域均衡发展与环境政策。
●财经透视【DOI 】10.3969/j.issn.1007-5097.2012.03.021恩格尔系数失灵的若干影响因素分析姜国刚(常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摘要]文章所探讨的恩格尔系数失灵,是指恩格尔系数在中国现实情况下被低估而不能正常反映现实经济情况的现象。
文章认为,导致恩格尔系数失灵的因素包括房地产价格上升、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食品安全问题等,这些因素都会降低居民食物的显性支出。
文章提出,恩格尔系数的划分标准是居民生活质量重要的评判依据,但不是惟一的评判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恩格尔系数须结合GDP 、人均GDP 、基尼系数等指标一同搭配使用,才能更好的作为测定居民生活水平的依据。
政府应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规制,提高恩格尔系数对现实经济运行的解释力,弱化并消除恩格尔系数失灵的现象。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失灵;实际居住支出;食物支出;消费挤占[中图分类号]F126.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097(2012)03—0099—03Analysis of Several Factors Which Cause Engel ’s Law FailureJIANG Guo-gang(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angzhou University ,Changzhou 213164,China )Abstract :Engel ’s Law failure mentioned in this paper means Engel's Law has been underestimated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present situation in China and can not reflect the real economy situat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Engel ’s Law failure can caused by several factors ,such as price of real estate rising ,social security system not perfect ,gap of income distribution ex ⁃panding ,poor food quality ,and these factors will reduce the real food expenditures of reside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Engel ’s Law is an important judging indicator to measure resident ’s living standards but not the only one ,it should be com ⁃bined with other indicators in practice ,such as GDP ,per capita GDP ,Gini Coefficient ,so that can play its role better .And government should improve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Engel ’s Law to real economy through macroeconomic policies regula ⁃tion ,at last eliminate the phenomenon of Engel ’s Law failure .Key words :Engel ’s Law failure ;actual living expenditure ;food expenditure ;consumption squeezed一、恩格尔系数失灵的表述恩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的局限性

浅谈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在居民消费分析中,恩格尔系数是一个重要指标。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是一个普遍规律。
因此,恩格尔系数可以作为判断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的辅助指标。
其计算公式如下: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
19世纪中叶,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对153户比利时家庭的家庭预算和支出作了分析。
恩格尔把家庭支出分为四大类:食品、住房、奢侈品和储蓄。
他发现,当家庭收入增加时,食品开支的比重会下降,住房开支比重基本不变,奢侈品开支比重会上升,储蓄的比重也会上升。
他特别指出:“越是贫穷的家庭,其消费支出中的食品开支比重就越大。
”此后许多学者作了相应的统计和研究,认为恩格尔的研究发现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联合国统计局曾提出恩格尔系数的数量界限,认为系数在60%以上为绝对贫困,50%-60%为勉强度日,40%-50%为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20%以下为最富裕。
由此,人们把恩格尔关于“越是贫穷的家庭,其消费支出中的食品开支比重就越大”的表述,称为“恩格尔定律”,把家庭食品开支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称为“恩格尔系数”。
但是,对于中国这一个特殊国情的国家来说,恩格尔系数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恩格尔系数在中国失灵了。
比如,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30%~40%之间为富裕。
2005年,广州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31%,这是否意味着广州城镇居民已进入富裕阶段?山西在2003年恩格尔系数就达到33.5%,2004年宁夏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6.0%,这是否意味着山西、宁夏居民比广州居民更早进入富裕阶段?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为什么不能据此认为山西和宁夏的城镇居民就比广州人富裕,我认为,我国是个多元化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风俗习惯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恩格尔系数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下载时间:2009年11月2日
恩格尔系数的修正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造 成恩格尔系数的横向分析失效的原因是 不同地区的食品消费结构的不同所导致 的,因此.。恩格尔系数的‘食物支 出’应该有明确的统计含义”(王少 飞,2002),为此我们将“食物支出” 定义为在各个收入水平下,维持生活所 必需的食品支出.即。生活必需型食 物”。此时.恩格尔系数的定义修正
’
2003
0.2l 0.20
2002
o.2l
20IH
O.22
2000
l蝴
0.23 O.26
1998
O,29
1997
0.3l
1996
0.33
199再
0.35
民食品消费构成中各种食物消费的收入 弹性系数。计算公式为:
Ry:蝗}唑。 “ Q}Yd
其中,△Q为该食品1995—2004年的 人均消费额之差,Q表示1995—2004年 该食品的入均消费额的均值. △圪表示199,.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
其次,为何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恩 格尔系数反而比西部地区的恩格尔系数 要高(尤其体现在城镇方面)7这主 要要从居民的消费结构上去分析。从上 世纪90年代初经济转型后.居民的消 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居民的生 活消费开始逐渐以温饱型消费向营养 型、休闲型消费转变。在居民的食品 消费中,营养型、休闲型的消费比重 逐渐增加,而这种食品消费的支出一般 较高。例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方 居民收入较高.生活节奏也较快.因 此在饮食消费观念上.在外用餐的消费 额在食品消费中所占的比例要远远高于 一些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因此使得其恩 格尔系数较高。
化的幅度不大.即该食物的收入弹性系 数小.类似的.在居民的食物消费中,
中国恩格尔系数失真现状及对策探析

严 重的“ 土不 服” 其 失 真程度 遭受 专家和 民众 的普 水 ,
遍质 疑 。本文拟 基 于对 恩 格 尔 系 数失 真 现状 及 原 因
的分析 , 出解 决恩 格 尔 系 数 失真 问题 的对 策 , 就 提 并
此 求教 于 同仁 。
一
5 之 间 , 该属 于“ O 应 小康 ” 畴 。看 到这样 乐 观 的数 范 据 , 们不禁 质 疑 , 人 中国 现在 到底 是 发 展 中 国家 还 是
发 达 国家 ?
、
我 国恩格 尔 系数品支 出 占总消 费 支 出 的 比例随 收入提 高 而 逐渐 变 小 的 趋 势 。根据 联 合 国粮 农 组织 提 出的 标 准 , 格 尔 系 数 在 3 以 下 的 为最 恩 0 富裕 , 0/ O/ 富裕 ,O ~5 为小康 ,O ~ 3 ~4 为 9 6 9 6 4 0 5 5 为温饱 ,9 以上 为 绝对 贫 困 。一 般 来 说 , 个 9 5 一 国家 、 区或家庭 的生 活水 平 越 低 下 , 格 尔 系数 就 地 恩 越大 : 恩格 尔系数 越小 , 生活 水平 越高 。可是 , 在我 国 有些地 方却 不尽 然 . 至 出现截 然相 反的情 况 。 甚 ( ) 一 从伞 国范 同来看 , 恩格尔系数普遍“ 降低 。 被” 白改 革开 放 以来 . 着我 国经 济 的持 续增 长 , 随 城
困群 体 . 囝的贫 困人 1基数 之大 可想而 知 。如果 按 我 : 3
照 世 界银行 规定 的最新 贫 困线 标 准( 天每 人生 活 费 每
乡居 民的恩格尔 系数 逐渐 下降 , 民的生 活水平 逐渐 人
4 . 、 7 2 、5 5 、3 、3 1 、 3 7 。根 据 5 6 4 . 4 . 4 4 . 4 .
恩格尔系数在我国运用中的局限性及适应条件

恩格尔系数在我国运用中的局限性及适应条件作者:何传超来源:《经济师》2010年第09期摘要:文章从恩格尔定律本身出发,从食品种类、食品价格、消费体制和生活消费支出四个方面分析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因素,从而得出在我国的适应条件。
关键词:思格尔系数局限性适应备件中图分类号:F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9-070-03200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9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3.7%。
根据恩格尔定律的判断。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已经从小康进入宽裕阶段。
恩格尔系数作为国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是由德国人1857年提出的。
是西方国家的产物。
距令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作为一个外国的产物,它能否正确地反映我国经济运行的状况呢?我们有必要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恩格尔定律的内容恩格尔系数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的,是表示一个国家国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也是当今世界上多数国家用来评价和衡量国情国力的统计指标。
恩格尔系数主要表述的是一国国民的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
其计算公式如下:思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额/生活消费支出额×100%恩格尔认为,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与恩格尔系数成反比。
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恩格尔系数就越大,随着国家的不断富裕,每个国民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将呈下降趋势,恩格尔系数就越小,当国民的食物支出额占总支出额的比重超过59%。
表明该国处于只能维持食物需求的贫困状态,然后。
随着食物开支的不断下降,当国民的食物支出额占总支出额的比重不1/4时,表明该国处于生活水平富裕的状态,联合国粮食组织(FAO)根据各国的消费习惯,利用恩格尔系数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提出了一个相对关系。
恩格尔系数与国民生活水平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二、思格尔系数的局限性恩榕尔系数提出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当初思格尔根据经验统计资料发现了家庭收支中食品支出的规律。
质疑恩格尔系数

对恩格尔系数失灵现象的若干探索08级经济二班王瑞芳饶璨摘要: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的一个系数。
恩格尔系数在衡量国家和家庭间的生活贫富程度上屡试不爽,是联合国公认的标准。
但是根据中国近些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恩格尔系数所得出的结论存在着一些偏差。
我们姑且把这种偏差叫做恩格尔系数的失灵,那么为什么恩格尔系数会水土不服,我们对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了若干探索。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失灵表现修正一关于恩格尔系数的一些信息⑴概念和公式恩格尔系数描述的是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定律的公式: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100%=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⑵恩格尔系数的应用现状恩格尔系数自提出后,曾经在各国屡试不爽,成为衡量一国或者一国家庭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
现在,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恩格尔系数提出了一下参考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根据以上标准,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是在1995年末期下降到50%以下的,1999年继续下降到41.9%,2000年下降到40%,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购买食品支出2014元,在支出比1993年增长1.90倍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从1993年的50.13%降到了37.9%。
根据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到2001年中国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已经达到了30%——40%的区间,可以定义为富裕的水平。
关于恩格尔系数失灵的思考

关于恩格尔系数“失灵”的思考内容提要:本文对恩格尔系数在中国的失灵现象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阐释,并指出居民因医疗、教育、住房的刚性需求而压制食品消费支出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本文所提出的恩格尔系数普适的三种具体情形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失灵消费结构适用在中国历史上,对“食”的认识是很有深度的。
有两句话足以代表其水准,一句是“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郦食其传》),另一句是“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
时至今日,我们见面打招呼用得最多的仍然是:“吃了没有?”但是,把“吃”上升到经济理论的高度,则是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
1857年,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
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
国际上通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恩格尔系数的降低意味着生活水准的提高。
近几年来,这一概念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新词之一。
各级政府也比较关注本地区的恩格尔系数,藉此来衡量本地居民生活状况。
分析恩格尔系数,对于研究经济社会运行情况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笔者以为,对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要“慎待”,其参考价值值得商榷。
如果过于看重这一指标,则过犹不及,往往会一叶障目,误导我们的决策和工作。
恩格尔系数带来“富裕幻觉”笔者所在的荆州市是中部的一个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不发达的中等城市。
如果我对你说,荆州的城镇居民现在已进入富裕阶段,而且比武汉市要提前两年。
你肯定会认为笔者是在信口雌黄。
但是,从两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来看,理论上的确如此——《荆州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荆州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上年的38.9%下降到38.8%。
《武汉市2005年暨“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武汉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上年的41 %下降到38.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恩格尔系数失灵的原因及修正徐继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阜新(123000)E-mail:marklord@摘要: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却不能总是有效的反应我国的国情。
这不仅是因为理论应用的背景不同,更主要的是由于制度的改革引致消费结构的变迁,在中国居民消费支出主要向住房倾斜。
这引起了恩格尔系数在中国的水土不服,本文构建了两个主要的指标(S指数R指数),以此来使恩格尔系数更好的反映我国的实际经济水平。
关键词:恩格尔系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收入水平中图分类号:F832.481.引言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E.Engel)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
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其公式表示为: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金额/生活消费总支出*100%。
恩格尔定律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近年来我国统计部门也定期公布恩格尔系数,但有些统计结果却违反恩格尔定律。
例如,广州市统计局统计,2005年广州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31%,如果按国际标准来衡量的话,广州可说是进入富裕阶段了。
而山西省在2003年恩格尔系数就已降至33.5%;2004年宁夏城镇恩格尔系数为36.0%,均低于同年广东的相关数据,更低于广州2005年的这一指标。
如果仅用上述标准来衡量,山西和宁夏的城镇居民就比广东、广州人富裕。
[1] 事实并非如此。
实际上,恩格尔系数在我国是否适用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
2. 恩格尔系数失灵的原因2.1理论前提与范围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
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在使用恩格尔系数时应注意,一是恩格尔系数是一种长期趋势,时间越长趋势越明显,某一年份恩格尔系数波动是正常的;二是在进行国际比较时应注意可比口径,在我国城市,由于住房、医疗、交通等方面存在大量补贴,因此进行国际比较时应调整到相同口径;三是地区间消费习惯不同,恩格尔系数略有不同。
2.2社会保障水平不同恩格尔系数在一般情况下,这个数据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被统计人群的生活状况,比如美国、英法或日本等国。
这些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时期,已经形成了与经济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这样的前提下,单纯的恩格尔系数就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居民的生活质量,而我们的社会文化、居民抗风险能力和社会保障则不能构成这种保障基础,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可能在总消费支出中比重逐年有所降低,但省下来的钱绝对不是闲得用来进行文化精神消费,钱舍不得花,攒着是防备着老了看不起病、吃不起药,是怕孩子上学交不起费用。
在当前社会保障很不健全的情况下,用恩格尔系数不能正确反映居民的生活质量。
2.3制度变迁与消费结构的变化纵观1993年以来的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结构,食品、衣着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支出基本上呈下降趋势,具有上升倾向的是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文教和城镇居住支出。
其中,医疗保健、娱乐文教和居住支出具有较强的制度变迁特征,医疗制度、教育体制与住房制度改革导致了这些支出的较大幅度上升,居民支出的增加具有强制性。
[3] 居民教育支出大幅攀升。
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促进了居民教育消费支出的迅速增加。
1993-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用于文化教育支出的比重呈大幅上升之势,其中,城镇居民消费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消费的比重由9.2%上升到13.8%,年均增加0.4个百分点。
农村该项支出的比重由7.6%提高到11.6%,年均增加0.33个百分点。
2005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支出成为城镇居民居食品之后位列第二。
[2]居民医疗负担加重。
从增长速度来看,由于药品价格和医疗费用的成倍增长,居民医疗费用和医疗支出的增长幅度已经大大超过了居民收入的增长水平。
1993-2005年的12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年均增幅分别为21.7%和16.4%,比同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幅分别高9.3和5.3个百分点。
住房保障制度不完善、房价上涨过快加重了居民购房负担。
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居住消费在居民总消费中的比重提升很快。
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消费占总支出的比重由1993年的6.6%提高到10.2%;住房支出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5.43%提高到7.71%。
农村居民住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高于城镇,而且自1993年以来一直维持在13.9%-16.4%的高水平,是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仅次于食品居第二位的主要支出。
初步估算,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用于教育和医疗的额外支出对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产生的挤出效应达到5810.7亿元。
以此推算,如果政府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到位(5810.7亿元约占当年财政支出的17.2%),城乡居民用于教育和医疗的支出比重得以降低至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居民消费率可以从目前的38.2%提高到41.3%,最终消费率可由目前的52.1%提高到55.2%,比目前水平高出3.1个百分点。
3. 检验恩格尔是否有效的一个指标3.1理论依据根据马思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
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吃饭、穿衣、住宅、医疗等等。
若不满足,则有生命危险。
这就是说,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
显然,这种生理需要具有自我和种族保护的意义,以饥渴为主,是人类个体为了生存而必不可少的需要。
当一个人存在多种需要时,例如同时缺乏食物、安全和爱情,总是缺乏食物的饥饿需要占有最大的优势,这说明当一个人为生理需要所控制时,那么其他一切需要都被推到幕后。
3.2 S指数和R指数居民消费是指居民家庭日常生活的全部支出(生活消费总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居住及杂项商品和服务八大类。
[4]在居民消费支出中,食品始终占据着较大的份额。
人类的消费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消费层次也随之不断改进与升级。
当人类消费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居住提出更高要求,这就促进了住宅产业的快速发展;当居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休闲娱乐提出更高要求,这就促进了非必需品生产的发展。
基于这一理论和恩格尔系数统计中的基础数据,提出了S指数和R指数。
S指数=食品消费支出/房产消费支出R指数=房产消费支出/非必需品消费支出其中,食品消费支出+房产消费支出+非必需品消费支出=生活消费总支出。
当S指数减小时,说明房产消费支出大于食品消费支出;R指数增加说明房产支出相对于非必需品消费支出增加。
当R增大时,而S变小,可知恩格尔系数变小,这种变小是由房产消费增加而引起的。
此外,R指数可以用来预测房地产风险,如果R曲线斜率出现骤然增长就预示着房地产的过热投资,接下来可能出现房地产泡沫破裂的风险。
3.3实例运用表1:美国、日本和中国上海的经济技术指标美国日本中国上海年份1950 1970 1979 1950 19791987 1990 1997 2006恩格尔30.3 23.8 21.3 50.7 27.9 25.7 56.5 46.6 35.5系数S指数2.68 1.52 0.85 4.97 1.80 1.31 8.09 5.24 3.01R指数0.19 0.26 0.47 0.26 0.27 0.36 0.19 0.20 0.39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住宅产业发展阶段判研判》Robert的地产研究所上表显示上海的R指数从1990年到1997年增长了0.01,1997年到2002年增长了0.19,R曲线斜率出现了很大的不稳定性,房地产投资过热。
房地产投资的过热也导致了中国上海市恩格尔系数的偏低。
4. 结论我国的居民虽然普遍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至今最基本的需要,如住宅、医疗等仍然需要个人不断储蓄、积累资金去解决。
S指数和R指数对恩格尔系数是否有效起到了检验作用。
参考文献[1] 吴新娣、王春枝.对恩格尔系数的质疑[J].当代经济研究,2006(12).[2] 李玥.恩格尔系数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现象剖析[J].统计与决策,2007(09).[3] 姬雄华.对恩格尔系数计量研究发展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6(14).[4] 廖继标、吴云凤.我国恩格尔系数的变动与修正研究[J].商业时代,2005(23).The reason and amendment for Engelian coefficientmalfunction in ChinaXu Jiwei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Fuxin (123000)AbstractEngelian coefficient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measure the standard of living in a country or region, however, it is not effective in China. This is not only attributable to the different background of theroy application, but also the changes of consumption sturcture caused by the reform of system。
The resident’s expense is mainly focused on housing, which leads to the diffrence and malfunction of Engelian coefficient in China, so this passage creats two index, S and R, to further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elian coefficient.Keywords:Engelian coefficient,Maslow's Need Hierarchy Theory,income leverl作者简介:徐继伟(1982-),男,山东青岛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经济数据的统计和数据挖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