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性能受杂质的影响有哪些
微量杂质元素对铜性能的影响

0.004 0.020 0.046 0.092 0.22 0.47
222 226 225 234 236 234
58
56.4
10) 铅
销不同浴于制,呈黑色质点分布于易;恪共 lEl体巾,存在于 lT1 界上。 Pb 对制的电导学与热
导率无JIA 著影响,还能大幅度提高制的可切削性能。约介1. 0%Pb 的制什金川寸二加工高达切
600 C i医火
0
0.25 0 .45 1.05 2 .42
lh
126 134
7) 刑 在共晶温度时,刑在铜巾的浴解度 nJ达 6.77% 。少量刑 nJ 改善含氧铜的加 T'性能,对力
学性能的影响很小 ,并能显著提高制的再纣品强度,但是却降低制的导电 、导热性能 。时 -nJ
与铜中的 CU20 起反问形成高熔点的币Ij3酸铜质点,消除了晶界上的 Cu 十 CU20 共晶体,从 而提高了铜的塑件。
54 50 56 53 49 55 30
火 30min
94 91 84 77 77 130
冷状态
0.036
123
134
120
纯铜巾的痕量杂质 Fe、 Sn 、 P 等,提高制的电导率,莉:杂质含量较多, ý!IJ 氧的这种作)口就 显不出米。氧能部分削弱 Sb、 Cd 对铜导电性的影响,但小改变 As 、 S 、 Se、 Te 、 Bi 等对铜 导电性的影响 。
抗拉强度
伸长率
电导率
IMPa 356 356 362 356 360 359 61 55 55 57 58 62
IMPa 366 373 375 373 374 384 228 230 232 232 233 234
1%
黄铜金属材质参数

黄铜金属材质参数引言黄铜是一种常见的合金材料,由铜和锌两种金属元素组成。
由于其良好的可塑性、导电性和耐腐蚀性,黄铜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建筑业和电子行业等领域。
为了确保黄铜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对其材质参数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黄铜的主要材质参数,包括成分、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质等方面。
1. 成分参数黄铜的成分参数主要指其含有的铜和锌的比例。
根据不同的用途,黄铜的成分比例也有所不同。
常见的黄铜合金有黄铜70-30、黄铜80-20和黄铜90-10等。
例如,黄铜70-30表示铜和锌的比例为70%和30%。
成分参数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到黄铜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质。
2. 力学性能参数黄铜的力学性能参数主要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等。
抗拉强度指黄铜在拉力作用下的抵抗能力,通常以MPa为单位进行表示。
屈服强度指黄铜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时所受到的最大应力。
延伸率则是指黄铜在断裂前的延展能力,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测试或者查阅相关文献获得。
3. 物理性质参数黄铜的物理性质参数包括密度、熔点、热导率和电导率等。
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黄铜的质量,通常以g/cm³表示。
熔点则是指黄铜转变为液态的温度,通常以摄氏度表示。
热导率是指黄铜导热的能力,通常以W/(m·K)表示。
电导率则是指黄铜导电的能力,通常以MS/m表示。
这些物理性质参数对于黄铜的应用和加工具有重要的影响。
4. 表面处理参数黄铜在制造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其外观和耐腐蚀性。
常见的黄铜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镀镍、镀铬、喷砂和打磨等。
这些表面处理参数会影响到黄铜的外观质量、抗腐蚀能力和摩擦性能等。
5. 典型应用黄铜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和耐用性,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建筑业中,黄铜常用于制作门窗、把手和装饰品等。
在制造业中,黄铜常用于制作零件、工具和管道等。
在电子行业中,黄铜常用于制作接线端子和插头等。
黄铜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选择合适的黄铜材质和参数。
黄铜中的含铜量

黄铜中的含铜量黄铜是一种合金,主要由铜和锌组成。
铜是其主要的组成成分,因此黄铜中的含铜量非常重要。
黄铜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合金之一,早在公元前3000年,人们就开始使用黄铜制造工具和装饰品。
黄铜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导电性,其耐腐蚀性也相对较好,因此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黄铜的组成比例可以根据具体的用途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黄铜中的铜含量在60%至90%之间。
换句话说,黄铜的含铜量通常在60%至90%之间。
含铜量高于90%的黄铜被称为纯铜,纯铜具有非常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能,并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然而,纯铜的塑性相对较差,难以进行形状复杂的加工。
相反,含铜量低于60%的黄铜被称为低铜黄铜,其塑性较好,适用于各种加工方式。
黄铜中含铜量的变化也会对其性能产生影响。
铜含量越高,黄铜的导电性和热导性能越好,同时也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
然而,含铜量高的黄铜通常更加脆性,不易加工。
相反,含铜量低的黄铜虽然塑性较好,但其导电性和耐腐蚀性能相对较差。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的需求和使用环境,可以选择不同含铜量的黄铜。
例如,高含铜量的黄铜适用于需要良好导电性和耐腐蚀性的电子元器件制造;较低含铜量的黄铜可以用于制造需要较好塑性的装饰品或机械零件。
除了铜和锌之外,黄铜中可能还含有其他杂质元素,如铅、锡、铝等。
这些杂质元素的含量通常很低,不会对黄铜的主要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然而,某些特殊要求的应用中,杂质元素的含量需要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总之,黄铜中的铜含量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可以选择不同含铜量的黄铜。
对于需要良好导电性、热导性和耐腐蚀性的应用,可以选择高含铜量的黄铜;对于需要较好塑性的应用,则可以选择低含铜量的黄铜。
在制造过程中,还需要控制杂质元素的含量,以确保黄铜的质量和性能。
各杂质元素对铜的影响——检测中心

—
铸造铜
— — 170 — — 400 — — 1570
7
T1、TU1牌号铜线坯的化学成分(GB/T 3952-2008)
元素组
杂质元素
质量分数/%,不大于
元素组总质量分数/%,不大于
Se硒
1
Te碲
0.000 2 0.000 2
0.000 30
0.000 3
Bi铋
0.000 2
Cr铬
晶格常数,10-10m 密度(0℃),g/cm3
熔点, ℃
数值
名称
数值
63.64
体积电阻率(20 ℃), 105·Ω·cm
1.673
面心立方 电阻温度系数(20 ℃),1/ ℃
0.0043
3.6147 8.93
导电率(20 ℃),%IACS 抗拉强度,N/mm2
软:100~102 硬:96~98
软:195以上 硬:345以上
纯 铜
T2
99.90
—
— 0.001 0.002 0.002 0.005 — 0.005
—
0.005
—
—
T3 99.70
—
— 0.002
—
—
—
—
0.01
—
—
—
—
无 TU1 99.97 0.002 — 氧 铜
TU2 99.97 0.002 —
0.001 0.002 0.002 0.004 0.002 0.003 0.002 0.004 0.003 0.002
各杂质元素对铜的影响
精选ppt
1
主要内容
一、纯铜的简单介绍 二、各杂质元素对铜的影响
精选ppt
铜合金熔炼与铸锭1

铜合金熔炼与铸锭要得到合格的铜合金制品,必须先制得合格的铜、铜合金液。
故此,铜合金的熔炼和铸造是获得优质铜合金制品和材料的关键工效之一。
铜合金铸造成锭坯的常见缺陷,如力学性能不合格、气孔、氧化夹杂、偏析等。
主要原因之一是熔炼工艺控制不当造成。
所以,对铜合金液的质量有如下的要求。
①必须严格控制铜合金的化学成份,要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指标。
②铜合金液要纯净,不得含有气体和氧化物。
③铜合金液不得过烧,不得有偏析。
要获得合格的合金液,除了严格控制熔炼工艺外,首要的是要有合格的原材料。
在熔炼铜合金是所用的原材料有新金属、回炉料和中间合金。
1.1铜合金熔炼时的金属损耗和配料1、我司黄铜用料:电铜、锌锭、光亮丝、纯漆线、Q料、拉伸料、普通角料(回料)、四类搭用料。
2、我司磷铜用料:镀白磷、镀锡紫铜、普磷、普紫铜。
3、熔炼时的金属损耗金属熔炼损耗通常是指熔炼过程中,金属的挥发、氧化烧损、与炉衬作用的消耗等全部损耗的总和。
1)金属的挥发在熔炼过程中,金属的挥发是难以避免的,尤其是一些易挥发的元素有所回因挥发损失过大致使控制成份发生困难;故在熔炼工艺上应视其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2)氧化烧损熔融金属中合金元素的氧化烧损,与合金元素对氧的亲合力及含量有关,凡与氧的亲合力比基体金属大、表面活性强的金属,必然易烧损。
4、降低熔炼损耗的途径①用熔池面积小的炉子熔炼。
②制定合理的工艺操作规程。
易氧化、挥发的合金元素应制成中间合金在最后加入,或在溶剂覆盖下溶化。
③碎屑散料应打包。
④选用适宜的覆盖剂覆盖。
⑤正确选用溶剂,同时采取高温扒渣或捞渣,降低渣中金属损耗。
5 配料原则与配料计算1)配料原则①确定合金各组元的配料比及易耗组元的补偿量。
②在保证合金的主要成份及杂质含量合乎国家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用新金属,以扩大低品位原料及回料的使用量。
③在保证合金质量的前提下,对合金中贵金属尽可能按标准的下限含量配料。
④为保证某些制品的特殊要求,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科适当调整某些元素的含量,及制度生产中实际控制的内部标准。
黄铜和紫铜光谱成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黄铜和紫铜光谱成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黄铜和紫铜是两种常见的合金材料,它们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黄铜的主要成分是铜和锌的合金,而紫铜则是由铜和少量的其他元素组成。
这两种材料的光谱成分是研究它们特性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重点探讨黄铜和紫铜的光谱成分。
首先,我们将介绍黄铜的光谱成分,包括其中的主要要点。
接着,我们将转向紫铜的光谱成分,并展示其中的重要特征。
通过对这些成分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黄铜和紫铜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在本文的结尾部分,我们将对黄铜和紫铜的光谱成分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对这些材料更深入的研究方向。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阐述,能够为相关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工程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促进黄铜和紫铜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发展。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讨论黄铜和紫铜的光谱成分。
具体结构如下:1. 引言引言部分将对黄铜和紫铜的光谱成分进行概述,并阐明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2. 正文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分别探讨黄铜和紫铜的光谱成分。
2.1 黄铜光谱成分在该部分中,将重点研究黄铜的光谱成分。
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个要点:介绍黄铜的光谱特性,包括可见光、紫外光等光谱范围内的特征。
- 第二个要点:探讨黄铜的元素组成和化学结构对光谱成分的影响。
- 第三个要点:分析黄铜的光谱峰值和光谱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存在的变化原因。
2.2 紫铜光谱成分该部分将重点研究紫铜的光谱成分。
具体内容包括:- 第一个要点:介绍紫铜的光谱特性,包括可见光、红外光等光谱范围内的特征。
- 第二个要点:探讨紫铜的元素组成和化学结构对光谱成分的影响。
- 第三个要点:分析紫铜的光谱峰值和光谱强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存在的变化原因。
3. 结论结论部分将对黄铜和紫铜的光谱成分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我们将全面系统地探讨黄铜和紫铜的光谱成分,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方向。
黄铜合金成分

黄铜合金成分黄铜合金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合金材料,它运用广泛,在工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黄铜合金是以铜为主要成分,其他元素(如锌,铅,锰等)加入其中而形成的新型合金材料。
合金中铜和其它元素比例不一,以达到所需的物理性能。
黄铜合金以其耐腐蚀性、优良的强度和能抗低温的特性而受到社会的欢迎。
黄铜合金的化学成分图可以从中看出,它的主要成分是铜,其他含量比萃取的占有量更加多样化,其他元素如锌、铅、锰、锡、铝、镍、硅、锗、锆等,占比也不尽相同。
黄铜合金的性能通常受到不同元素添加量的影响,不同元素添加量也会影响合金的性能。
添加锌:锌对黄铜合金具有极大的影响,它可以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并增加抗腐蚀性、抗氧化性和耐磨性,同时可以促进黄铜合金产生米耐里硬度。
添加铅:铅对黄铜合金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降低合金的熔点,提高熔铸性能,改善其塑性,同时可以提高合金的抗腐蚀能力。
添加锰:锰是黄铜合金的一种重要元素,它可以提高合金的强度,耐磨性及抗氧化性,同时可以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抗屈服性和抗蠕变性能。
添加锡:锡可以提高黄铜合金的韧性和塑性,同时可以使合金的抗氧化性能更高,给合金的耐腐蚀性和抗疲劳性能提供较强的支持。
添加铝:铝可以抑制合金的氧化,降低合金的熔点,改善合金的韧性,提高其耐热性,并增加抗疲劳性能。
添加镍:镍是一种抗腐蚀元素,它有助于增加黄铜合金的抗腐蚀性,提高其耐热性,增强其硬度和耐腐蚀性,并抑制其磨损性。
添加硅:硅可以抑制合金的氧化,改善其韧性,提高其耐热性,给合金的抗拉强度提供较高的支持。
添加锗:锗能够提高黄铜合金的耐热性和抗拉强度,并且有助于改善其耐腐蚀性,可以在较低温度下保持良好的硬度。
添加锆:锆可以改善合金的耐蚀性,有助于降低合金的熔点,抑制其磨损性,增加合金的韧性,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可以在较低温度下保持良好的硬度。
由于黄铜合金不同成分的添加,它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抗氧化性、热强度和耐磨性也都有很大的改善,所以它被广泛应用于精密机械、冶金、船舶、冶金、电器、石油、化工等行业。
金属材料学第10章 铜合金

黄铜力学性能与Zn量有关,含锌量超过45%的铜锌 合金无实用价值
图10.4
图 10.5 图 9.5微量元素对28%Zn黄铜中温脆性的影
响。1-28%Zn,2-0.15%Ce,3-0.05 %Ce
黄铜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即流动性高,偏析 倾向小,适用于铸造复杂和精致的铸造制品。 H96、H90等:有金色黄铜之称。导热性、 抗蚀性好。用于冷凝器、散热器和工艺品等
图10.2单相黄铜的显微组织
图10.3双相黄铜的显微组织
(a)铸态(b)经过形变与再结晶退火后
不同电流强度下合金铸锭的宏观组织 (a)I=0A (b)I=100A
图9 不同电流强度下合金铸锭的微观组织 (a)I=0A横截面上部(b)I=0A横截面中部(c)I=0A横截面下部 (g)I=100A横截面上部(h)I=100A横截面中部(i)I=100A横截面下部
Cu-Cr-Zr棒坯
(a)
20mm
未施加电磁场时铸坯的表面和凝固组织
20mm
施加电磁场后铸坯的表面和凝固组织
一、纯 铜
密度8.94, 熔点1083℃, 无晶形转变 导电、导热性好,仅次于银 化学稳定性好,耐蚀 成形加工性优良,可焊,无磁
热脆:Bi / Pb在晶界处形成低熔点组织; 冷脆:S / O → Cu2O、CuS,硬脆
布在晶界;HPb59-1是双相(α+β)铅黄铜。
因为HPb59-1切削性特别好,称为易切黄铜, 有足够高的强度、耐磨性和耐蚀性。广泛用作 钟表机芯的基础部件和汽车、拖拉机等机械零 件如衬套、螺钉、电器插座等。
10.2青铜bronze
10.2.1青铜的牌号及表示方法
青铜制品
除黄铜和白铜外的其他铜合
铝 作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黄铜性能受杂质的影响有哪些
杂质对普通黄铜性能的影响会有哪些呢?
普通黄铜中常见的杂质有铁、铅、铋、锑、磷和砷等,它们会影响黄铜的性能。
1、铅和铋
铅和铋在普通黄铜中是有害杂质。
铅在黄铜中常呈颗粒状分布在晶界上的易熔共晶中,当α黄铜的铅含量大于0.03%时,黄铜在热加工中出现热脆性。
铋常呈连续的脆性薄膜分布在黄铜晶界上,产生热脆性和冷脆性。
在黄铜中加入锆,可以分别和铅、铋形成高熔点稳定的化合物,以抵消铅、铋的有害影响,改善黄铜的热加工性能。
2、磷
磷很少固溶于铜—锌合金中,在α黄铜中超过0.05%~0.06%磷,就出现脆性相Cu3P,降低黄铜的塑性。
磷显著提高冷加工黄铜的再结晶温度,在退火时易产生晶粒大小不均匀现象,但少量的磷可使黄铜铸锭晶粒细化,提高黄铜的力学性能。
3、砷
室温时砷在黄铜中的溶解度小于0.1%,过量则产生脆性化合物Cu3As,分布在晶界上,降低黄铜塑性。
黄铜中加入0.02%~0.05%砷,可防止黄铜脱锌,提高黄铜的耐蚀性。
4、铁
铁作为杂质,对普通黄铜的力学性能无显著影响,具有细化晶粒的作用,可提高强度和硬度。
当同时存在硅时两者形成高硬度的硅化铁质点,使切削性能变坏。
在H60中加入0.3%~0.6%铁,可提高板材的深冲性能。
但作抗磁用黄铜零件时,含铁量要求小于0.03%
5、锑
锑亦是普通黄铜的有害杂质。
锑含量小于0.1%时就会析出脆性化合物CU2Sb,呈网状分布在晶界上,不仅严重损害黄铜的冷加工性能,而且促使黄铜产生热脆性。
加入微量锂可以减锑对黄铜塑性的有害影响,因锂与锑能形成高熔点(1145℃)的Li3Sb质点,较均匀地分布在晶粒内部,从而减轻其危害性。
淬火也可提高锑黄铜的冷加工塑性。
本文摘自变宝网-废金属_废塑料_废纸_废品回收_再生资源B2B交易平台网站;
变宝网官网:/tags.html?qx
买卖废品废料,再生料就上变宝网,什么废料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