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小儿烧伤面积的计算和口诀

合集下载

烧伤面积口诀表

烧伤面积口诀表

烧伤面积口诀表:快速估算烧伤程度
在日常生活中,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

了解烧伤面积的估算方法对于及时救治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介绍烧伤面积口诀表,帮助您快速估算烧伤程度。

一、成人烧伤面积口诀表
发、面、颈部均是3,双手、双前臂、双上臂是567,躯干前、躯干后、双大腿是13、13、21,成年女性足部-1、臀部+1(各为6%)。

这个口诀简单易记,能够帮助我们快速估算出成人的烧伤面积。

二、儿童烧伤面积计算注意事项
12岁以下的儿童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与成人有所不同。

这是根据小儿的特点即小儿头大、腿短而制定的。

小儿头部的体表面积=9+(12-年龄)(%),双下肢的体表面积=46-(12-年龄)(%)。

小儿双上肢及躯干体表面积的计算和成人相同。

三、烧伤新九分法
头颈面333(9%×1),手臂肱567(9%×2),躯干会阴27(9%×3),臀为5足为7,小腿大腿13,21(9%×5+1%)。

这个方法将人体划分为九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相应的面积比例,有助于我们更精确地估算烧伤程度。

通过掌握烧伤面积口诀表,我们可以快速估算出烧伤程度,为及时救治提供依据。

同时,了解儿童烧伤面积的计算方法也至关重要,因为儿童的体表面积与成人存在差异。

最后,掌握烧伤新九分法能够更精确地估算烧伤程度,有助于提高救治效果。

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口诀

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口诀

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口诀九分法是医学上计算烧伤面积的一种方法。

虽然计算烧伤面积比较抽象,但是通过九分法,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地进行估算,从而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

九分法的口诀是“头九一半,手九一半,脚九十一。

”具体而言,将人体分为头部、手臂、腿部三个部位,头部标准面积为九分之一,手臂标准面积为九分之一,腿部标准面积为九十分之一。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对于头部:如果烧伤部位仅仅包括头部,那么就直接算九分之一即可。

如果伤及头颈和肩部,那么采用估算方法,将伤面积乘以 1.25。

对于手臂:如果烧伤部位只包括手臂,那么就直接算九分之一即可。

如果烧伤部位包括手臂和手掌,那么算九分之一时要小一些,约为 8.5%。

如果烧伤部位既包括手臂又包括手掌和手指,那么手臂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会更小,通常为 4.5%。

对于腿部:如果烧伤部位只包括大腿和小腿,那么就直接算九十分之一即可。

如果烧伤部位还包括脚底和脚趾,那么九十分之一的面积比例会相应减小。

如果烧伤部位涉及骨盆,也需要采用估算方法,将伤面积乘以1.75。

以上是九分法计算烧伤面积的基本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粗略的估算,并且只适用于局部烧伤。

对于广泛烧伤和全身烧伤,采用其他方法进行计算,更为准确。

除了九分法,医护人员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进行烧伤面积的计算。

例如,可以利用比例计算法,根据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等指标进行估算。

还可以使用新进烧伤面积(Ninle)评分法、烧伤类型评分法(Burd)等方法。

总之,九分法是一种简便、易于掌握的方法,可以为烧伤患者提供较为准确的治疗指南。

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估算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医护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

外科烧伤面积计算口诀

外科烧伤面积计算口诀

外科烧伤面积计算口诀
外科烧伤面积计算的口诀是根据烧伤面积的百分比来估算。

以下是根据烧伤程度的不同,常用的烧伤面积计算口诀:
1. 九成法(九倍法):
头部,前额、后脑、两侧各占1%。

上肢,前臂、后臂、手掌各占9%。

前胸、后背、腹部、臀部、下肢各占18%。

腹股沟区域占1%。

生殖器区域占1%。

2. 增加法:
头部,前额、后脑、两侧各占1%。

上肢,前臂、后臂、手掌各占3%。

前胸、后背、腹部、臀部、下肢各占9%。

腹股沟区域占1%。

生殖器区域占1%。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口诀只是一种估算方法,实际烧伤面积还需要医生进行专业的测量和评估。

另外,这些口诀适用于成人,对于儿童的烧伤面积计算可能会有所不同。

烧伤面积的准确计算对于烧伤的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该由专业医生进行测量和判断,以确保准确性和安全性。

烧伤九分法与烧伤分级一览表

烧伤九分法与烧伤分级一览表

烧伤九分法与烧伤分级一览表1、成人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注:烧伤面积可以简单概括为:333,567;十三,十三,二十一;双臀占五会阴部之一;十三对腿和七只脚。

2、烧伤的分级(三度四分法)3、烧伤严重性程度(成人)4、静脉输液的护理①烧伤病人补液总量为: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Ⅱ~Ⅲ度烧伤)×1、5ml(成人1、5ml,小儿1、8ml,婴儿2ml)加每日生理需水量2000ml,即为补液总量。

电解质和胶体溶液的比例一般为2:1,深度烧伤为1:1,即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充电解质溶液和胶体溶液各0、75ml。

伤后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计算量的一半,日需量不变。

第三个24小时补液量根据病情变化决定。

②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液,其次选用等渗盐水等。

胶体液首选血浆,以补充渗出丢失的血浆蛋白,也可用血浆代用品和全血,Ⅲ度烧伤应多输新鲜血。

补液原则一般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胶、晶液体交替输入,尤其注意不能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输入大量不含电解质的液体,以免加重低钠血症。

③尿量:是判断血容量是否充足的简便而可靠的指标。

成人每小时尿量大于30ml,有血红蛋白尿时要维持在50ml以上。

知识拓展:患者,女性,21岁。

烧伤入院。

体重50kg,其烧伤面积一度10%,二度30%,三度10%,护士输液时除生理需要量外,第一个24小时应补胶体、晶体液量约A、2000mlB、3000mlC、3500mlD、5000mlE、4300ml【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输液公式,应补液体量=烧伤面积×体重×1、5+2000ml,其中2000ml为生理需要量,故第一个24小时应补胶体、晶体液量约3000ml。

想了解更多2020护士资格证考试的精髓,欢迎关注医教网2020护士资格证考试专栏!下面是2020护士资格证考试的政策动态、必备信息和备考技巧!。

烧伤面积计算公式

烧伤面积计算公式

烧伤面积计算公式:一、是以烧伤部位与浑身体表面积百分比计算的。

成人1、新九分法:头、颈、面各占3%,共占 9%;双上肢(双上臂7%、双前臂 6%、双手 5%)共占 18%;躯干(前 13%、后 13%、会阴 1%)共占 27%;双下肢(两大腿21%、两小腿 13%、双臀 5%、足 7%)共占 46%。

2、手掌法:伤员自己掌的面积,等于自己身风光积的1%计算。

3、小儿头大,肢体较大小,需用以下公式计算。

小儿二、小儿的躯干和上肢所占体表面积的百分率与成人同样,头大下肢小,并跟着年纪增大而改变,可按以下简化公式计算:头面颈部面积%= 9+( 12-年纪)臀部及双下肢面积%=46-( 12-年纪 )烧伤补液公式胶 -晶混淆公式胶体液和电解质溶液补液公式(即胶 -晶混淆公式)是当前国内、外最常用的补液公式。

1.Brooke 公式伤后第 1 个 24h 补液量为胶体液( ml)+乳酸钠林格液( ml)+5%葡萄糖液 2000ml(基础水分)。

胶体液( ml)=Ⅱ、Ⅲ度烧伤面积( %)×体重( kg)×0.5。

乳酸钠林格液( ml)=Ⅱ、Ⅲ度烧伤面积( %)×体重( kg)×1.5 计算所得总补液量的多半在烧伤第 1 个 8h 内补给,第 2 个和第 3 个 8h 各增补其总量的。

伤后第 2 个 24h 补液量:除基础水重量不变外,胶体液和乳酸钠林格液按第 1 个 24h 实质增补量的半量补给。

2.国内常用的公式伤后第 1 个 24h 补液量( ml)=Ⅱ、Ⅲ度烧伤面积( %)×体重( kg)×1.5(胶体液和电解质液)+2000~3000ml(基础水分)。

胶体液和电解质液一般按 1:2 比率分派;假如Ⅱ度烧伤面积超出70%或Ⅲ度烧伤面积超出50% 者,可按 1:1 的比率补给。

估量补液总量的半量应在伤后6~8h 内补给,伤后第2 和第 3 个 8h 各补给总量的量。

烧伤面积计算法口诀

烧伤面积计算法口诀

烧伤面积计算法口诀
烧伤分度口诀,叫做三三三,五六七,躯干前后二十七,两个臀部一个五,七加十三二十一。

这是新的九分法上的分度口诀,通过这个口诀可以更直接明了的来划定烧伤的面积和分度。

烧伤病人想要恢复更快更好,后期护理也是非常重要,一定要有耐心,好好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嘱咐的注意事项。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很多高温物质的存在,一不小心就会让人受伤,比如被明火烧到,被热油溅到,被蒸汽烫到,被化学物质腐蚀等都可以称之为烧伤。

烧伤由于是高温所致,因此在烧伤的第一时间要对伤患处进行处理,让患处降温以免烧伤面积进一步扩大。

对于烧伤面积小的,可以用冷水冲洗,再采取冰敷处理、涂抹烫伤膏等。

中国新九分法烧伤面积的计算口诀

中国新九分法烧伤面积的计算口诀

中国新九分法烧伤面积的计算口诀
1. 烧伤面积咋计算,新九分法有妙言,头面颈啊像个球,三三三来记心头。

2. 双上肢就像两根棍儿,五六一溜儿记精准。

3. 躯干前后加会阴,仿佛一个大桶身,三三三呀二一来分。

4. 臀就像个大馒头,占个五呀别遗漏。

5. 双下肢像两根大柱子,大腿小腿脚指头,五七五来凑一凑。

6. 头大得像个小星球,烧伤面积占三三。

7. 颈部像根细鸭脖,三三里面也有它。

8. 面部如同大圆盘,烧伤也是三的面。

9. 上肢像两把小剑叉,一手六成一手五。

10. 双手似一对小翅膀,总共占了六分强。

11. 躯干像个大纸箱,前面后面会阴装,一共占了十三个方。

12. 屁股圆得像个饼,烧伤占五别犯病。

13. 大腿粗得像树干,一侧就占二十一,双侧可就了不得。

14. 小腿瘦点像树枝,双小腿占个十四呀。

15. 双脚像两个小扁舟,双足占个七悠悠。

16. 头面颈组合像个小丑帽,烧伤面积总共九。

17. 上肢伸开像个十字架,面积总共两个六。

18. 下肢长得像两根长棍糖,烧伤面积五七五。

烧伤面积新九分法的记忆口诀

烧伤面积新九分法的记忆口诀

烧伤面积新九分法的记忆口诀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外伤,常常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身体和心理伤害。

因此,准确地评估烧伤面积是非常重要的,而新九分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

下面是关于新九分法记忆口诀的详细内容:新九分法是当前最常用的烧伤面积评估方法之一。

当我们面对一个烧伤患者时,需要使用这种方法来评估烧伤面积的大小。

新九分法是将人体分为多个区域,并给每个区域分配一个与总体皮肤面积的百分比。

通过计算每个区域烧伤面积的百分比,我们可以得出患者总共烧伤面积的大致范围。

新九分法将人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腰部、臀部、两条上肢和两条下肢等七个区域。

它还将每个上肢分为三个部分,即上臂、前臂和手掌区域;每个下肢也分为三个部分,即大腿、小腿和足部区域。

每个区域都有一个对应的百分比,用于评估该区域烧伤面积的大小。

具体来说,新九分法的记忆口诀如下:头部占人体面积1/9,胸部占人体负9/18,腹部正下方使劲算,一样占据了这18。

腰部臀部占三分之一,再多一分半在下肢;上肢中段手占三分之二,此占全肢四分之一;上肢分三等分,它们是18;在肢的首方记住这9。

下肢一分占1/9,肢占3分又三分之一,来记住这12;下肢再归结,18就得到。

这是对新九分法进行记忆的口诀,通过这个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新九分法的具体划分方式。

当给一个烧伤患者评估烧伤面积时,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口诀来确定每个区域的百分比,然后计算出总体的烧伤面积。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记忆口诀只是一个助记工具,我们在实际应用新九分法时,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评估。

不同程度的烧伤需要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如果烧伤面积超过总体皮肤面积的10%或者涉及到关节、头颈部、生殖器官等特殊部位,就需要立即进行专业的医疗救治。

总之,烧伤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外伤,新九分法是一种常用的烧伤面积评估方法。

通过记忆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应用新九分法,从而更准确地评估烧伤面积,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治疗和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小儿烧伤补液原则
烧伤2日内,因创面大量渗出而致体液不足,可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液体疗法就是防治烧伤休克主要措施。补液得原则:一般就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晶体胶体交替输入。
(一)早期补液方案 我国常用得烧伤补液方案就是按公式法计算:烧伤补液量计算公式
1、伤后第一个24h补液量:病人每千克体重每1%烧伤面积补液1、5ml(小儿1.8ml,婴儿2ml);
Ⅱ°浅Ⅱ°
伤及真皮浅层,水疱大、壁薄、创面肿胀发红
感觉过敏
2周可愈合,不留瘢痕
Ⅱ°深Ⅱ°
伤及真皮深层,水疱较小,皮温稍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可见网状栓塞血管
感觉迟钝
3~4周愈合,留有瘢痕
Ⅲ°
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达皮下、肌肉、骨等。形成焦痂。创面无水疱、蜡白或焦黄,可见树枝状栓赛血管,皮温低
消失
肉芽组织生长后形成瘢痕
1.人体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
部位
成人各部位面积(%)
小儿各部位面积(%)
头额
9×1=9(发部3面部3颈部3)
9+(12-年龄)
双上肢
9×2=18(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
9×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躯干
9×3=27(腹侧13背侧13会阴1)
9×3
双下肢
9×5+1=46(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
46-(12-年龄)
(三)广泛深度烧伤者,常伴有严重得酸中毒与血红蛋白尿,为纠正酸中毒与避免血红蛋白简介产物在肾小管得沉积,可在输液成分中增配1.25%碳酸氢钠。
(四)补液得监测
1、成人尿量以维持30~50ml/h为宜;
2、心率〈120次/分,收缩压为90mmHg,脉压20mmHg以上;
3、呼吸平稳
2、第一个24h补液总量=体重(kg)*烧伤面积(%)*1、5+日生理需水量2000ml
3、补液量晶体溶液与胶体溶液比例:2:1;广泛深度烧伤1:1
4、伤后第二个24h补液量为第一个24h得一半,日生理需要量不变。
5、烧伤后第一个8h渗液最快,首个8h输入上述总量得1/2;其余在后16h输入、
(二)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溶液,因可避免高氯血症与纠正部分酸中毒,其次可选用等渗盐水、5%葡萄糖盐水等。胶体液首选血浆以补充渗出丢失得血浆蛋白,如无条件可选用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暂时代替。全血因含红细胞,在烧伤后血浓缩时不适宜,但深度烧伤损害多量红细胞时则适用。
(二)手掌法: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得l%,用于散在得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二、烧伤深度得估计按国际通用得三度四分法
不同深度烧伤得评估要点
深度
局部体征
局部感觉
预后
Ⅰ°(红斑)
仅伤及表皮,局部红肿、干燥,无水疱
灼痛感
3~5天愈合,不留瘢痕
内容
标记
成人、小儿烧伤面积得计算
一、人体体表面积按100%计,烧伤面积得估算有:
(一)中国九分法:
九分法口诀:3、3。3(发部3面部3颈部3)—5.6、7(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13、13、1(腹侧13背侧13会阴1)—5、7.13。21(双臀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
333、567。13131、5713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