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军医大正畸科进修笔记整理) 正畸临床要点之(直丝弓矫治托槽粘接)附图 (1)

合集下载

托槽粘结医学知识课件

托槽粘结医学知识课件

柔和的牙冠轮 廓与唇颊面及 切缘形态、分
明的牙尖
提升美观 形成良好的接触点 增加托槽与牙面之间的吻合度
建立匹配的咬合
黏结前先行牙冠改形以改善美观及托槽与牙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面之间的吻合度
几乎所有的尖牙 都需要接受黏结
前改形
上颌侧切牙唇 面微小的不规 则,前牙的舌面
转矩的选择 高转矩托槽的适应范围
大多数拔牙病例需内收前牙
安氏Ⅱ类病人需挂牵引时上颌牙使用 上前牙舌倾或直立
直立舌倾的牙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转矩的选择
在安氏Ⅱ类病人(非拔 牙)时上颌使用高转矩托 槽,下颌使用标准转矩 或低转矩托槽抵抗弹性
牵引
牙周情况不佳时下颌慎用 低转矩托槽
边缘嵴,接触点平齐 较传统定位习惯更偏龈向
与偏切缘的托槽黏结位 置相比,偏龈向黏结可 减少不利转矩的表达
遵循精确的托槽定位流程以保护微笑弧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排齐后牙段牙尖及边缘嵴
• 接触点平齐法
在石膏模型上标记出尖牙、前磨牙及磨牙的接 触点位置有助于建立(牙合)龈向黏结参考线

(牙合)龈向(O-G): 托槽槽沟切缘距牙齿切缘
深覆 (牙合)3.5mm。 开 (牙合)5mm。
遵循精确的托槽定位流程以保护微笑弧线,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排齐后牙段牙尖及边缘嵴
下 颌 尖 牙
近远中向( M-D): 底板中线与冠长轴 一致
牙合)龈向(O-G): 底板(牙合)缘位于牙齿

口腔正畸学实验教程-托槽粘合

口腔正畸学实验教程-托槽粘合

⼝腔正畸学实验教程-托槽粘合⼝腔正畸学实验教程实验⼗、⼗⼀⽅丝⼸托槽粘合技术(6学时)[⽬的和要求]初步掌握⽅丝⼸托槽的正确位置及粘合⽅法。

[实验内容]⒈讲解⽅丝⼸托槽的种类和结构。

⒉⽰教在⽯膏模型上粘合⽅丝⼸托槽。

⒊实习⽅丝⼸托槽的粘合⽅法。

[实验⽤品] ⽯膏模型、粘合剂、50%磷酸溶液、氧化锌粘固粉、定位器、杯状橡⽪轮、持托槽镊、红蓝铅笔、调⼑、玻璃板等。

[⽅法与步骤]⒈清洁⽛⾯在准备粘着托槽的⽛⾯上清除⽛⽯及软垢后,以杯状橡⽪轮⽤细浮⽯粉清洗⽛⾯,以清⽔冲洗并吹⼲。

⒉⽛⾯酸蚀处理⽤浸透50%磷酸溶液的吸⽔棉纸⽚或⼩薄棉花⽚,贴敷在已清洁⼲燥好的⽛⾯上,酸蚀60-90秒,除去棉⽚,⽤清⽔冲洗⽛⾯并吹⼲,此时酸蚀后的⽛⾯失去光泽呈⽩垩状,准备粘合托槽。

⒊托槽(bracket)的定位⽅丝⼸托槽的⾼度是指由⽛尖或切缘⾄托槽槽沟的§向底⾯间的距离。

⽤⼗字型定位器在要粘结托槽的⽛⾯上⾃切缘或⽛尖测量⾼度,并⽤铅笔做标记,以确定托槽粘合位置,托槽的位置必需正确,否则会影响矫治的结果。

⼀般常⽤的⾼度如下:6541 1456—————|————— 4.5mm7654 45672 2—————|————— 4.0mm3 3—————|————— 5.0mm3 3—————|————— 4.0mm21 12托槽的近远中位置,即托槽的中⼼与⽛冠的唇,颊⾯中⼼应⼀致。

⒋粘合剂的调制国内使⽤的粘合剂种类较多,可按各类粘合剂的不同成份及要求去调制,有偶连剂者则先调制偶连剂,⽤⼩棉球或塑料棒蘸后涂于⽛⾯上,然后再调制糊状粘合剂备⽤。

⒌⽅托槽粘合直接粘合是将托槽单个分别的粘着在⽛⾯上。

粘合时将调制好的粘合剂少许置于托槽带有⽹格的组织⾯上,然后⽤镊⼦将托槽粘合于⽛⾯已测定的正确位置上,并稍加以压⼒,在粘合剂未开始固化前若托槽放置位置不当,可稍做调整,但⼀旦粘合剂开始固化后,则不能移动托槽的位置,否则会造成粘着失败,影响粘合效果。

直丝弓矫治器ppt课件

直丝弓矫治器ppt课件

(二)直丝弓矫治器
straight wire appliance
1、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 2、直丝弓矫治器的组成部分:
矫治弓丝、托槽、带环、颊面管、附件 3、直丝弓矫治技术临床基本矫治步骤 1 排齐整平 2 关闭拔牙间隙
3
1、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
牙关突度=唇面醉突点 近远中接触点连线
4
1、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
(1)消除第一序列弯曲:调节托槽底板的厚度 5
颊面管补偿角度
6
牙齿近远中倾斜角度
7
1、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
(2)消除第二系列弯曲:托槽槽沟角度
8
牙齿唇舌向倾斜角度
9
1、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
(3)消除第三序列弯曲:托槽底加角度
10
1、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
依据临床牙冠长轴,而不是牙根长轴
11
1、直丝弓矫治器的原理
在拔牙病例,尖牙上的角度应根据尖牙向远中移 动的距离选择不同角度的锁槽。近远中向移动1— 2mm者为最小移动距,2.1—4mm者为中度移动距; 4mm及其以上考力最大移动距。Andrews测量白种人 上领尖牙正常的角度为11。,当尖牙为最小移动距 时槽沟的角度应选为13。(11。十2。);中度移动距 时榴沟角度应14。(11。十3。);最大移动距时槽沟 角度应为15。(11。十4。) 。而我国人种上颌尖牙近 远中向角度为6.3。,下尖牙为4.2。,应按移动 距分别加2。、3。及4。
(二)直丝弓矫治器
straight wire appliance
1
(二)直丝弓矫治器
straight wire appliance
又称预置矫治器 (preadjustedappliance)
托槽是矫治的关键部件 优点:很少弯制弓丝

口腔正畸学:直丝弓矫治器的组成部分

口腔正畸学:直丝弓矫治器的组成部分
10
直丝弓矫治器的组成部分
二、磨牙带环与颊面管 (1)磨牙带环:直丝弓矫治器有各种规格的带环供临床选择和使用, 带环选择要求同方丝弓矫治器。 (2)颊面管:直丝弓矫治器之颊面管类似托槽,它含有轴倾角,转矩 角和补偿角。
11
直丝弓矫治器的组成部分
(3)直丝弓矫治器磨牙颊面管角度
12
谢谢观看THANKS
直丝弓矫治器的组成部分
1
直丝弓矫治器的组成部分
部分组成和方丝弓矫治器相同,包括矫治弓丝、托槽、带 环、磨牙颊面管及其他一些附件。
不同的是直丝弓托槽与颊面管在某些部位的设计有别于方 丝弓矫治器。
2
直丝弓矫治器的组成部分
一、托槽: 直丝弓托槽槽沟0.022英寸×0.0028英寸,托 槽远中龈方有永久识别标志。
7
直丝弓矫治器的组成部分
5.按自锁结构分两类: (1)滑道式(被动式)自锁托槽
8
直丝弓矫治器的组成部分
(2)弹簧夹式(主动式)自锁托槽
9
直丝弓矫治器的组成部分
6.自锁直丝弓矫治器的特点: ①低摩擦力及滑动机制:最大的特点是减小了矫治系统内部的摩擦 力,更加适合滑动机制移动牙齿。不同自锁托槽系统的摩擦力又因托 槽本身的设计、作用状态不同而各有差异。 ②美观和舒适:减小了尺寸,更小巧美观。无结扎圈(丝),感觉更光 滑舒适,易于口腔卫生保持。 ③复诊时间及疗程:椅旁操作时间显著缩短,复诊间隔周期延长。 矫治效率高,疗程较短。
底厚(mm) 厚(1.3)
中(0.7) 薄(0.4) 薄(0.4) 薄(0.4)
5
直丝弓矫治器的组成部分
3.MBT直丝弓矫治器托槽:
6
直丝弓矫治器的组成部分
4.MBT 托槽区别于 Andrews、Roth 托槽主要在于: ①增大上切牙根舌向转矩角和下切牙冠舌向转矩角; ②上颌第二前磨牙托槽底增厚; ③增大上磨牙冠舌向转矩角; ④减小上,下前牙特别是尖牙的轴倾角; ⑤减小下尖牙和后牙特别是磨牙冠舌向转矩角。

(四军医大正畸科进修笔记整理) 正畸临床要点之(直丝弓矫治托槽粘接)附图 (1)

(四军医大正畸科进修笔记整理) 正畸临床要点之(直丝弓矫治托槽粘接)附图 (1)

以往临床医师确定托槽位置的指标是以临床冠长轴,牙冠长轴,切缘、邻面接触点、带环边缘距切端或牙尖顶点的距离等为参照.但是这些参照指标在Andrews的直丝矫治技术中均被否定。

(一) 学习直丝弓矫治技术之前,学习过其他矫治技术的正畸医师,按照以前所描述的方法粘着托槽,必然会对直丝弓矫治法中托槽的粘接表示困惑。

直丝弓矫治技术按照Andrews的规定有种种约束,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定.必然招致混乱。

托槽的正确位置是直丝弓矫治技术的核心.如果忽视这一点.就不能获得理想的咬合,因此.粘着直丝弓托槽时,以前所学习的关于托槽粘接的种种概念一定要忘记,只用Andrews所采用的指标.这样最容易理解。

确认FACC和FA点,以此为参照粘着托槽(图11-1)。

1.FACC(Facial Axis 0f the Clinical Crown)临床冠长轴除磨牙以外的牙齿.临床冠长轴位于牙冠颊侧中央发育叶最隆突的部位.磨牙的临床冠长轴为2个大的颊尖之间的颊沟。

2.FA点(Facial—Axis point)冠轴点(临床冠中心)冠轴点位于临床冠长轴龈牙合向的等分点处。

(1)如图11—2A所示.首先确定FACC然后利用托槽的结扎翼的垂直部分.使其与FACC平行,使托槽的中轴线与FACC重叠;(2)然后上下调整.使FA点与托槽中点重叠(图11-2B.C):’(3)从牙齿的远中面观察,牙冠的FA点与托槽底板的标志点以及槽沟底的中点应在同一平面上。

这样按顺序将托槽正确粘着于每一个牙齿.结果如下图所示。

如果托槽粘着的位置正确的话.就会达到Anarews所主张的3条标准。

第一.位置正确的托槽.即不会与牙根也不会与对&牙齿接触,第二.通常每个牙齿牙冠的轴倾角及颊舌向的倾斜度与牙齿的&面牙列的咬合平面维持一定的角度关系第三每一个托槽的中心应在同一平面及同一条牙弓弧线上。

然而,无论如何细心地粘着托槽.总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临床上什么情况下容易产生误差,产生误差后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FACC (临床冠长轴)及牙冠中心点(位于临床冠长轴龈&向中点)[img][/img]今天接着聊(二)粘着托槽时牙面的观察方法观察每个牙齿时必须尽量正对这个牙齿以确认FACC和FA点.一般来讲容易从牙齿的上方稍偏近中一点的地方观察。

直丝弓矫治技术

直丝弓矫治技术

力值:100~150克,弹性牵引
内收切牙
弓丝:0.018”×0.025”方丝
力值:100 ~150克,关闭曲形变1mm
3. 矫正切牙覆盖与磨牙关系
AngleⅡ类:
上切牙舌移,下切牙唇移,下磨牙近移
AngleⅢ类: 下切牙舌移、上切牙唇移、上磨牙近移 前后牙移动量及转距控制
4. 第二阶段常出现的问题 主要出现支抗丧失引发的多种情况
减小弓丝后牙段宽度,弓丝后牙段
加冠舌向转矩
第四阶段 矫治完成与保持
1. 完成前检查 X线复查:
评价头影测量及全口牙齿与牙周状况
咬合关系检查
功能咬合运动检查
TMJ检查
2. 完成与保持
固定保持1~3个月
Hawleys保持器
牙弓舌侧固定丝保持器
调整中线
2. 关闭间隙
①滑动法(Bennett与Mclaughlin 1993年提出)

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丝:0.020”圆丝→0.018 ” ×0.025 ”方丝
值:100~150克、颌内牵引(弹性牵引)
托槽与弓丝间摩擦力
影响因素:牙弓整平不够
弓丝、托槽、颊面管等变形、损坏
咬合干扰 牵引力过小
② 关闭曲法: 一步法关闭(下颌)、二步法关闭(上颌) 尖牙远中移动 弓丝:0.018”或0.020”不锈钢圆丝
(Torque:Labio-Lingual or Bucco-Lingual
Inclination) ──消除了弓丝的第三序列弯曲
直丝弓矫治器的设计
一、托槽
Andrews设计:非拔牙用(标准直丝弓托槽)
拔牙用(强、中、弱支抗托槽)
Roth 设计

托槽粘接

托槽粘接

下颌前牙用托槽的厚度比较
超薄型网状底板设计
原来的直丝弓托槽
OPA-K托槽
OPA-K直丝弓托槽优点
• 4 托槽底板的球型弧度是按亚洲人的牙面生理凸 度设计的,可使托槽与牙面更紧密的贴合,进一 步增加托槽的粘接强度,减少临床脱落率。 • 5 托槽咬牙合向翼较短,离咬合面较低,防止咬合 引起的托槽脱落,并增加病人的舒适感;托槽的 龈向翼稍长并贴向牙面,便于结扎,同时防止刺 激颊粘膜引起溃疡。 • 6 OPA-K直丝托槽的预成角度,根据亚洲人的正 常生理角度,由传统的Roth/Andrews标准改良 而成,矫治结果更符合亚洲人的正常标准及东方 美学要求。
• 确认FACC和FA点,以此为参照粘着托槽
• 1.FACC(Facial Axis 0f the Clinical Crown)临床冠长轴 • 除磨牙以外的牙齿.临床冠长轴位 于牙冠颊侧中心发育叶最隆突的部 位.磨牙的临床冠长轴为2个大的颊尖 之间的颊沟。 • 2.FA点(Facial—Axis point)冠轴 点(临床冠中心) • 冠轴点位于临床冠长轴龈牙合向的 用的方法,这种 方法简单易行,虽然托槽位置一直是正畸医师非 常重视的问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不能确保将 每个托槽都粘着到牙冠正确的位置。临床上经常 会遇到个别托槽的粘着位置不良,需要将其重新 粘着到正确位置的情况。所以我们进行此次探讨。
标准方丝弓托槽位置
• 托槽是方丝弓矫治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弓丝通过 托槽对牙齿施加各种类型的矫治力。托槽通过粘 合剂直接粘结固定在牙齿上。其基本结构为,在 托槽中部有容纳弓丝的水平槽沟,槽沟的宽度及 深度有两类:一类宽为0.018英寸,深为0.025英 寸;另一类宽为0.022英寸,深为0.028英寸。两 种类型的托槽分别简称为0.018托槽和0.022托槽, 配合相应规格的方弓丝使用。托槽的两端有为固 定弓丝所用的结扎丝沟,按托槽的形态和制作材 料可将其分为不同类型。

《正畸笔记》word版

《正畸笔记》word版

第一章绪论什么是错合畸形?口腔正畸学(orthodontics)是口腔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学科内容是研究错合畸形(malocclusion)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

错合畸形是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的遗传因素或后天的环境因素,如疾病、口腔不良习惯、替牙异常等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如牙齿排列不齐、上下牙弓间的合关系异常、颌骨大小形态位置异常等。

这些异常机制是牙量与骨量、牙齿与颌骨、上下牙弓、上下颌骨、颌骨与颅面之间的不协调。

因而近代错合畸形的概念已远不只是指牙齿错位和排列不齐,而是指由牙颌、颅面间关系不调而引起的各种畸形。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错合畸形定为“牙面异常”(handicapping dentofacial anomaly),不但影响外貌同时也影响功能。

•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一、错合畸形的临床表现错合畸形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

(一)个别牙齿错位包括牙齿的唇向错位、颊向错位、舌向错位、腭向错位、近中错位、远中错位、高位、低位、转位、易位、斜轴等。

(二)牙弓形态和牙齿排列异常1牙弓狭窄、腭盖高拱。

2牙列拥挤。

3牙列稀疏。

(三)牙弓、颌骨、颅面关系的异常1前牙反合。

2前牙反合,近中错合,下颌前突。

3前牙深覆盖,远中错合,上颌前突。

4上下牙弓前突,双颌前突。

5一侧反合,颜面不对称。

6前牙深覆合,面下1/3高度不足。

7前牙开合,面下1/3高度增大。

•错合畸形的患病率错合畸形的患病率在国内外的许多报告中差异甚大,其原因可能在于制订的各调查标准的差异所致。

因为目前尚无错合畸形的流行病的调查标准。

即使国内几个城市调查虽均选个别正常合作为标准,但也无统一的内容,而报告结果为29.33%~48.87%不等。

1955年北京医学院口腔系毛燮均教授等以理想正常合为标准调查系统资料其患病率为 91.20%。

表1-2为国外报告的各错合畸形的患病率。

个别正常合(individual normal occlusi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往临床医师确定托槽位置的指标是以临床冠长轴,牙冠长轴,切缘、邻面接触点、带环边缘距切端或牙尖顶点的距离等为参照.但是这些参照指标在Andrews的直丝矫治技术中均被否定。

(一) 学习直丝弓矫治技术之前,学习过其他矫治技术的正畸医师,按照以前所描述的方法粘着托槽,必然会对直丝弓矫治法中托槽的粘接表示困惑。

直丝弓矫治技术按照Andrews的规定有种种约束,如果不遵守这些规定.必然招致
混乱。

托槽的正确位置是直丝弓矫治技术的核心.如果忽视这一点.就不能获得理想的咬合,因此.粘着直丝弓托槽时,以前所学习的关于托槽粘接的种种概念一定要忘记,只用Andrews所采用的指标.这样最容易理解。

确认FACC和FA点,以此为参照粘着托槽(图11-1)。

1.FACC(Facial Axis 0f the Clinical Crown)临床冠长轴
除磨牙以外的牙齿.临床冠长轴位于牙冠颊侧中央发育叶最隆突的部位.磨牙的临床冠长轴为2个大的颊尖之间的颊沟。

2.FA点(Facial—Axis point)冠轴点(临床冠中心)
冠轴点位于临床冠长轴龈牙合向的等分点处。

(1)如图11—2A所示.首先确定FACC然后利用托槽的结扎翼的垂直部分.使其与FACC平行,使托槽的中轴线与FACC重叠;
(2)然后上下调整.使FA点与托槽中点重叠(图11-2B.C):’
(3)从牙齿的远中面观察,牙冠的FA点与托槽底板的标志点以及槽沟
底的中点应在同一平面上。

这样按顺序将托槽正确粘着于每一个牙齿.结果如下图所示。

如果托
槽粘着的位置正确的话.就会达到Anarews所主张的3条标准。

第一.位置正确的托槽.即不会与牙根也不会与对&牙齿接触,
第二.通常每个牙齿牙冠的轴倾角及颊舌向的倾斜度与牙齿的&面牙
列的咬合平面维持一定的角度关系
第三每一个托槽的中心应在同一平面及同一条牙弓弧线上。

然而,无论如何细心地粘着托槽.总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临床上什么
情况下容易产
生误差,产生误差后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FACC (临床冠长轴)及牙冠中心点(位于临床冠长轴龈&向中
点)[img][/img]
今天接着聊
(二)粘着托槽时牙面的观察方法
观察每个牙齿时必须尽量正对这个牙齿以确认FACC和FA点.一般来讲容易从牙齿
的上方稍偏近中一点的地方观察。

要防止这种现象.操作者的位置非常重要患者头部位置也很重要.将其控制在容易观察的位置.并固定另外不仅要从唇颊面观察还应从咬合面来检查。

(三)托槽粘接的临床误差
Andrews为了了解临床粘着托槽时的误差.请54名正畸医师做了1个实验.牙面画临床冠长轴时平均误差0.194o,92%的人误差在2o以内。

另外在正常中切牙牙冠长轴上确定中点的实验中平均误差0.165mm91%的人误差在0.5mm以内。

从以上结果得出结论粘着托槽时,确定临床冠长轴以及临床冠中心的误差,90%以上的情况在2o(O.5mm范围以内).然而这不过是实验结果。

(四)牙面的I-下位置与转矩度数的关系
托槽位置在FA点附近上下发生偏差会产生什么问题这点是必须认识的。

根据濑炯的研究结果以FA点为中心在牙面上下位置变化(纵轴)所带来的转矩角度的变化(横轴)上下位置变化大转矩的变化就大。

上颌第二双尖牙(从FA点向牙尖移动1mm转矩从7 o变成13 o而下颌第二双尖牙转矩的变化就更明显.从-23 o变为-32 o,前后差异近10 O,由此可见,牙面曲度较大的下磨牙部位托槽上下错位转矩的变化非常敏感。

(五)直丝法用升高或压低曲调整所带来的误差
除直丝弓矫治技术以外在其他的矫治技术中,从治疗初期到结束,由于总存在弓丝弯制,托槽位置稍有不准确用弓丝来修正也可以。

可是,直丝弓矫治技术如果弓丝与托槽的关系不正确从根本上就会产生误差.这点必须认识清楚。

(七)临床冠与临床冠中心在临床I-常出现的问题
直丝弓矫治技术中,临床冠长轴和临床冠中心作为托槽位置的指标如何正确确定,
Andrews已有论述.但是在临床中这些参照指标情况不明时有发生要引起注意。

1牙龈状况不佳,临床冠中心难以确认
Andrews是在牙周健康的理想&人群中确定临床冠中心为最稳定的点.粘着时托槽不会与牙龈接触。

然而实际上,错牙合畸形患者错位牙周围牙周状况不可能很好。

另外刚刚萌出的牙齿,很多情况下也不得不粘着托槽。

这种情况下,临床冠长轴以及临床冠中心的判定很困难。

2牙齿形态不良
按照临床冠和临床冠中心确定粘着托槽位置,如果牙齿形态欠佳会出现切端或牙尖不能达到咬合平面的情况,如果牙齿不是非常小,临床冠中心偏移不多可以以邻牙为参考.托槽粘着位置稍深点。

如果牙冠形态很差,临床冠中心偏差过大会对牙冠转矩产生影响的话.应对该牙外形修正以后再粘托槽。

常见于上侧切牙和第二双尖牙.3牙冠大而牙龈退缩
与情况1、2相反临床冠长的牙齿,为使其与全口牙齿所构成的咬合平面协调托槽粘着应稍偏向牙尖。

另外唇颊向错位的牙齿牙颈部牙龈退缩解剖上的牙冠釉牙骨质界暴露的情况也有这样应按正常情况下的临床冠形态确定临床冠中心,托槽粘接位置较浅。

(八)临床上应注意临床冠中心的设定
Andrews认为上下牙列的临床冠中心构成Andrews平面由根平直弓丝连续结扎即可获得。

对此有人提出质疑。

作者认为为避免混乱.原则是原则临床出现问题应该认真分析。

很多病例如果用与槽沟宽度相近的平直弓丝作为完成弓丝确实会出现咬合欠佳或有咬合干扰的情况。

(九)上颌第一磨牙带环的粘着
随着粘接剂强度增强,需装带环的牙齿数目极大地降低了。

由于第一磨牙常常需在舌侧安放矫治装置。

因此,原则上第一磨牙放置带环。

由于需要固定或扩弓等临床上安装顺序般先装带环。

上颌第一磨牙的颊面管的高度和角度有很重要的影响,因此带环安装必须慎重,高度与其他牙齿的托槽关系密切注意。

例如第一磨牙带环安装过深,为了能放入平直弓丝所用托槽的粘着均必须龈向,带环安装过浅.所有托槽的粘着也必须变浅。

矫治体系中.上颌第一磨牙带环用角度为O。

的预先焊接颊面管的带环。

近中和远中牙尖不平行.近中部分稍微龈向些使牙冠有5o~0o的近中倾斜。

根据上颌第磨牙的倾斜角度选择带环的安装方式如果远中部分粘着过深临床上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点应引起注意。

(十)托槽粘着时容易产生的错误
1相对冠长轴托槽近远中方向偏移时会出现医师所不希望的牙齿扭转。

2垂直偏移
沿着牙长轴托槽龈&向偏移会造成牙齿咬合接触不好或早接触,还会造成倾斜或颊舌向错误。

3轴倾度错误
托槽的垂直部分不平行于临床冠长轴,冠发生扭转,会对牙冠及牙根的倾斜角度发生影响.特别对牙根的影响较大。

综合来看,龈向偏斜最多,其次是扭转的情况。

为减少这种错误的发生.首先应充分训练另外操作时、司必须充分保证应考虑用光固化粘接剂间接粘着。

(十一)托槽粘着错误的修正
如果托槽粘着位置错误,应立即修正确认临床冠长轴及临床冠中心重新粘着。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最好在治疗早期就能及时修正。

一点小经验望对大家有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