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7)《中国民族民俗》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西南大学2019年秋[0337]《中国民族民俗》作业资料答案
![西南大学2019年秋[0337]《中国民族民俗》作业资料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ce24e002d276a201292e5b.png)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名称:《中国民族民俗》课程代码:0337 学年学季:20192单项选择题1、十二木卡姆艺术是我国哪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塔尔族柯尔克孜族2、下面哪个节日的起源和宗教活动无关:()颁金节【√】关门节开门节雪顿节3、个人社会活动结束的标志人生礼仪:()周年成人礼丧葬【√】三朝4、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49%【√】8.42%8.9%8.34%5、下列民间体育中属于推拉比赛项目的是:()扭扁担扳手腕摔跤拔河【√】6、窑洞型民居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个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南地区西北地区【√】7、豆腐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F. 南北朝唐朝汉代【√】8、下面哪个民族历法与汉族历法基本相同:()彝族历法藏族历法【√】傣族历法伊斯兰历法9、下面舞蹈属于军事性舞蹈的是:()烟盒舞扁担舞刀舞【√】秧歌10、下面哪些属于物质民俗:()A. 民间文学饮食民俗【√】民间俗语节日习俗11、我国最后识别的少数民族是:()阿昌族基诺族【√】独龙族普米族12、长调是下面哪个民族的传统演唱方式:()塔吉克族蒙古族【√】傣族维吾尔族13、茶行业的行业祖师是:()缧祖葛洪黄道婆陆羽【√】14、下面哪项不属于口承语言民俗的是:()神话节日【√】谜语15、农事周期转换的标志性节日:()火把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16、回族几乎全部信仰的宗教是:()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道教17、土家族的传统民居的称呼是:()仙人柱吊脚楼【√】竹楼帐篷18、上座部佛教的最高等级僧人被称为:()巴祜巴佛爷祜巴勐【√】19、东北亚地区的满-通古斯语族对祭祀者的称呼为:()东巴毕摩释比萨满【√】20、下面节日是属于白族的传统节日是:()三月街【√】三月三二月二六月六21、下列那个节日不是伊斯兰教的节日:()圣诞节【√】古尔邦节开斋节圣纪节22、下列民族主要世居在西北的民族是:()鄂伦春族畲族彝族撒拉族【√】23、下列属于道教的经典是:()《圣经》《道德经》【√】《论语》《诗经》24、下面不是我国的四大菜系的是:()川菜鲁菜粤菜东北菜【√】多项选择题25、下列民族中主要世居在西北的民族是:()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撒拉族【√】26、下列属于佛教的经典是:()《心经》【√】《南华真经》《金刚经》【√】《圣经》27、下列民居要素中,属于北方四合院的是:中轴线对称【√】走马转角庭院宽大【√】天井28、世界三大宗教是指:()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29、民俗的社会功能除了教化功能,还包括:()审美功能【√】娱乐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30、下面不属于物质民俗的是:()节日习俗【√】民间文学【√】饮食民俗民间俗语【√】31、下面哪些民族会参加西北地区的“花儿”会活动:()塔塔尔族回族【√】藏族【√】土族【√】32、中国的四大名锦除了蜀锦,还包括:()陕锦云锦【√】宋锦【√】壮锦【√】33、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国人口超过千万的少数民族是:()回族【√】壮族【√】维吾尔族满族【√】34、重庆市的世居少数民族主要包括:()藏族土家族【√】彝族苗族【√】35、祖先神是人类把已故祖先加以神化的结果,其保护的对象是:()家庭【√】种族家族【√】氏族【√】36、下列属于农业民俗具有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全年性一次性周期性【√】季节性【√】37、南方气候炎热,潮湿多雨,下面属于南方民族的建筑风格是:()吊脚楼【√】竹楼【√】窑洞船屋【√】38、山东秧歌主要包括:()鼓子秧歌【√】海城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39、下面属于角力类体育活动的是:()扳手腕【√】扭扁担【√】秋千拔河【√】40、下列行业祖师崇拜中,正确的包括:()织布业——黄道婆【√】酿酒业——陆羽蚕丝业——缧祖【√】木匠业——鲁班【√】41、下面那些属于精神民俗:()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间巫术【√】民间娱乐习俗42、下面那些属于口承语言民俗:()方言【√】谜语【√】神话【√】节日43、下列属于人生仪礼的内容是:()诞生礼【√】葬礼【√】成年礼【√】婚礼【√】44、北方气候干燥寒冷,故多建造的房子多用:()土木结构【√】干栏式结构竹楼结构木石结构【√】45、圣诞节是属于下列哪个宗教的节日:()天主教【√】伊斯兰教东正教【√】基督教【√】46、下面哪些称呼代表乡村集市:()集【√】坝圩【√】场【√】47、师承关系的系谱性主要体现在师徒关系的()和工匠来源的()。
《中国民族民俗》试题卷3

《中国民族民俗》试题卷32013--2014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中国民族民俗》(35、36班)一、填空题(共40分,每空1分)1、成年礼仪又叫做“______”,或“冠礼”,是为成人青少年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______而举行的仪式,瑶族男孩子的成人礼叫______。
2、___________多见于见面致意和问候、祝贺、感谢以及辞别时的礼俗;交际礼俗有________、教育、_______和调节作用。
3、满族人将祖宗板置于________,表示对祖先虔诚的敬仰;鄂温克族以_____为图腾。
4、农业生产民俗的核心是_________民俗。
_________和________是人类最早开辟的基本交通设施。
5、鄂伦春族的仙人柱属于_____式民居,傣族的竹楼属于________式民居,中秋节属于_____类节日,纳西族的骡马会则属于_____类节日。
6、服饰是民俗文化的外在表现,是最______、最_______的民俗现象之一。
7、饮料的主要种类有水、______、酒、______,______蒙古族的主要饮料。
8、“漓江夜捕”属于现代_______生产民俗旅游,“栈道游”、“胡同游”属于______生产民俗旅游。
9、海外华人尽管身居海外多年,每到春节仍然会聚到一起,用最热闹、最开心的方式来庆贺,这反映了民俗_______性。
10、“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正是民俗_____性特征的最好写照,“移风易俗”最有用的特征是民俗的____性特征。
11、中华民族最早的祖先为________和___________。
12、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族的___________。
13、古典民间音乐________是维吾尔族的大型音乐套曲,带有_____音乐的韵味,被誉为__________,世所罕见。
14、_________是南部侗族现存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侗族______社会风俗的遗留。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春节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2.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 孔子B. 屈原C. 李白D. 杜甫答案:B3. 在中国民间,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A. 立春B. 雨水C. 立夏D. 立冬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A. 剪纸B. 皮影戏C. 京剧D. 油画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为________。
答案:乞巧节2.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________节。
答案:扫墓3.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是________。
答案:吃元宵4.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与________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答案:许仙5.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指________。
答案:角色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答案:春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
2. 请简述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
答案: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习俗包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
3. 请简述清明节的习俗和意义。
答案: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扫墓的节日,习俗包括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4. 请简述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答案: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屈原,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中国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
答案: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体现了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还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现代社会中,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同时也是人们放松身心、增进感情的重要时刻。
中华民族风俗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云南大学

中华民族风俗文化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云南大学云南大学第一章测试1.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A:俗 B:惯 C:习 D:风答案:风2.20世纪上半叶按照逻辑以大纲统属细目对民俗的分类的是()A:逻辑式 B:大纲式 C:纲目式 D:平列式答案:纲目式3.物质生活风俗包括()。
A:生产风俗 B:工商业风俗 C:游艺风俗 D:生活风俗 E:人生礼俗答案:生产风俗;工商业风俗;生活风俗4.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把民俗分为()。
A:社会的民俗 B:人生礼俗 C:经济的民俗 D:游艺的民俗 E:信仰的民俗答案:社会的民俗;经济的民俗;游艺的民俗;信仰的民俗5.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是()。
A:交相辉映 B:一体两面 C:精神相依 D:共同创造 E:互为表里答案:一体两面;互为表里第二章测试1.花秧箩是哪个民族(支系)的装饰物?()A:白族 B:花腰彝 C:花腰傣 D:彝族答案:花腰傣2.哪个民族的服装会用到艾德莱丝绸?()A:维吾尔族 B:塔塔尔族 C:赫哲族 D:土族答案:维吾尔族3.少数民族服饰的材质可以分为()四大类。
A:动物类 B:化合类 C:矿物类 D:植物类 E:金石类答案:动物类;化合类;植物类;金石类4.分析少数民族服饰的基本要素有()。
A:纹样 B:材质 C:配饰 D:颜色 E:款型答案:纹样;材质;配饰;颜色;款型5.少数民族著名的织锦有()。
A:傣锦 B:土家锦 C:壮锦 D:独龙毯 E:黎锦答案:傣锦;土家锦;壮锦;黎锦第三章测试1.“德基拉”是哪个民族的敬酒礼节()A:满族 B:土家族 C:蒙古族 D:布朗族答案:蒙古族2.满族喜欢喝的酒一般包括()A:清酒 B:松岑酒 C:汤子酒 D:黄酒答案:清酒;松岑酒;汤子酒;黄酒3.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饮茶方式都是一样的。
()A:对 B:错答案:错4.满族的饮食特点既保持了其民族传统,又有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农耕民族的共性。
关于传统习俗知识的单选题100题(附答案)

以下是关于传统习俗知识的单选题100题(附答案):1.春节传统习俗中,以下哪个不是“贴春联”的寓意?A.迎接财神B.驱邪避灾C.增加喜庆氛围D.表达美好愿望答案:A。
2.在传统婚俗中,新娘盖头最初的作用是什么?A.遮羞B.辟邪C.防止新郎提前看到新娘长相D.遵循古老仪式答案:B。
3.清明节扫墓的主要意义是什么?A.纪念祖先,表达追思B.祈求祖先保佑C.完成家族任务D.遵循节日规定答案:A。
4.端午节吃粽子最初是为了纪念谁?A.屈原B.伍子胥C.曹娥D.介子推答案:A。
5.中秋节赏月的习俗与下列哪个神话传说有关?A.嫦娥奔月B.牛郎织女C.后羿射日D.女娲补天答案:A。
6.重阳节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主要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避灾祈福B.欣赏秋景C.锻炼身体D.寻找神仙答案:D。
7.在传统习俗中,除夕守岁的含义是什么?A.驱赶年兽B.迎接新年,为父母祈福长寿C.熬夜娱乐D.防止小偷入室答案:B。
8.传统的成人礼中,男子的冠礼和女子的笄礼分别象征着什么?A.男子可以娶妻,女子可以嫁人B.男子成年可以承担社会责任,女子成年可以谈婚论嫁C.男子可以参军,女子可以做家务D.男子可以继承家业,女子可以刺绣答案:B。
9.传统习俗中,小孩满月时送红鸡蛋的寓意是什么?A.祝福孩子健康成长,红红火火B.庆祝家族添丁C.告知亲友孩子性别D.表示孩子运气好答案:A。
10.传统葬礼中,披麻戴孝的主要意义是?A.表示悲伤B.遵循古老传统C.显示家族地位D.对逝者的敬重和追思答案:D。
11.传统习俗中,腊月二十三祭灶神是希望灶神做什么?A.保佑家庭平安B.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C.带来财富D.保佑灶火旺盛答案:B。
12.在一些地方的传统婚礼中,跨火盆的寓意是什么?A.烧去霉运B.婚后生活红红火火C.检验新娘胆量D.一种仪式表演答案:A。
13.寒食节禁火的最初目的是什么?A.纪念介子推B.防止火灾C.节约燃料D.一种宗教仪式答案:A。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

传统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春节贴春联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2.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A. 孔子B. 屈原C. 李白D. 杜甫答案:B3. 在中国民间,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的习俗起源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A. 立春B. 雨水C. 立夏D. 立冬答案:B5. 下列哪项不是中国的传统民间艺术?A. 剪纸B. 皮影戏C. 京剧D. 油画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称为________。
答案:乞巧节2.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________节。
答案:扫墓3.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是________。
答案:吃元宵4.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与________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答案:许仙5. 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是指________。
答案:角色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答案:春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贴春联、放鞭炮、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
2. 请简述元宵节的起源和习俗。
答案:元宵节起源于汉朝,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习俗包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
3. 请简述清明节的习俗和意义。
答案:清明节是纪念祖先和扫墓的节日,习俗包括扫墓、踏青、放风筝等。
4. 请简述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答案: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屈原,习俗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中国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
答案: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体现了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还促进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现代社会中,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有助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同时也是人们放松身心、增进感情的重要时刻。
中国民俗文化试题及答案

1、研究文化方面的感受。
在中国,各少数民族人民都有着自己民族的风俗节日。
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其中婚嫁风俗最能代表各名族的文化特色。
我们小组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婚俗进行了研究探讨:中国古代婚俗传统的中国婚礼仪式包括6个必备步骤:说媒、定亲、聘礼、迎娶、拜堂(三鞠躬)、喝交杯酒。
各地婚俗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婚俗。
但无论是哪个民族,结婚仪式都很复杂。
结婚有哪些讲究婚礼是人一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大礼,历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婚礼中的礼仪。
古今婚姻制度中国古代婚姻制度曾经历了原始群婚、血缘群婚、亚血缘群婚、对偶婚等形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实行了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
我负责的部分是各地婚俗,包括我国各个地区的婚俗和各个民族的婚俗情况,各个地区的婚俗文化介绍有:山西北部地区(以大同为代表)、上海、福建、安徽、青岛;由不同民族分类,研究到的婚俗习惯有僳僳族婚俗、土家族婚俗、哈萨克族婚俗、朝鲜族婚俗、黎族婚俗布依族婚俗、佤族婚俗、白族婚俗、阿昌族婚俗、藏族婚俗、傣族婚俗、景颇族婚俗和侗族婚俗。
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就吓一跳,原来结婚的礼数是非常讲究的,个人感觉各地的婚俗都显得十分有趣,譬如上海婚俗新娘换鞋离娘家一路红伞到夫家;北京婚俗新郎虚箭射新娘同房先要吃饺子;佤族婚俗——杀鸡看卦和背对侧卧谈恋爱;阿昌族婚俗----偷鸡头与抬锅盖;黎族婚俗——爱你有多深,咬你有多深。
侗族婚俗----踩脚后跟试情意和火把迎亲等等。
从各个地区,不同名族的婚俗习惯中,我看到了我国千百年来凝结起来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我感叹我国的文化的伟大,对于婚俗文化的研究虽然结束了,我对婚俗文化研究的热情不会停止,我将抱着对中国博大民俗的热爱把研究进行下去。
2、婚俗(三书六礼)——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文化意义。
婚礼,是人一生中的“终身大事”,其在人生过渡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这一人生仪礼。
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中国民族民俗》试卷

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中国民族民俗》试卷参考班级酒店管理15 参考科目姓名学号得分一、名词解释(12’)1、民族2、民俗3、生产民俗4、交际民俗二、选择题(15’)1、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中国的部落联盟大体分为三大集团,其中不属于的是()A、苗蛮集团B、华夏集团C、东夷集团D、西戎集团2、黄帝、炎帝属于下列哪个集团()A、苗蛮集团B、华夏集团C、东夷集团D、西戎集团3、各少数民族的族称在()基本确立。
A、隋唐B、明清C、宋元D、秦汉4、“大一统”的思想在()形成,一直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基础。
A、隋唐B、明清C、秦汉D、宋元5、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A、满族B、壮族C、回族D、藏族6、民俗现象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得以传承和传播,下列不属于的是()A、书本传授B、口耳相传C、行为示范D、心理影响7、“习俗易人,贤君难免”指的是民俗的()。
A、实用功能B、凝聚功能C、教育功能D、规范功能8、史前民俗最显著的特点是()。
A、信仰B、巫术C、崇拜D、民俗规范9、()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A、生产B、劳动C、学习D、交流10、种植业、山林业、牧业、渔业,是以()为核心的。
A、种植业B、山林业C、牧业D、渔业11、酿酒业的祖师是()。
A、鲁班B、孙膑C、欧冶子D、杜康12、人类最早的熟食方式是()A、泡B、烧烤C、熏D、煮13、回族妇女的披肩盖头是根据年龄而定的,中年妇女姑娘用()。
A、白色B、黑色C、黄色D、绿色14、服饰差异表现方面很多,其中“结婚要穿凤冠、霞披”是属于()A、因性别、年龄不同B、因职业、地位不同C、因季节、气候不同D、因场合不同15、对于龙、虎、狗的崇拜属于()A、自然信仰民俗B、图腾信仰民俗C、祖先信仰民俗D、宗教信仰民俗三、多选题(10’)1、从中国民俗的发展状况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A、史前B、原始时期C、古代D、近现代2、民俗旅游的类型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37]《中国民族民俗》
第一次作业
[论述题]
1.民俗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民俗有哪些特征?
3.唐代服饰的特点?
4.中国传统副食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民俗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影响民俗的因素有:
1,经济因素;2,地理因素;3,政治因素;4,语言因素;5,宗教因素。
回答问题时请按这五点展开。
民俗有哪些特征?
民俗的特征有:
1,类型性和模式性;2,社会性和集体性;3,稳定性和变异性;4,传承性和播布性。
同学在回答问题时一定得根据这四点展开。
唐代服饰有哪些特点?
唐代服饰的特点有:
1,品官服色制度确立;
2,流行胡服;
3,妇女服饰内容丰富且暴露。
中国传统副食有哪些特点?
中国传统副食的特点是;
1,内容丰富;
2,有较强的地域性;
3,注重观赏性;
4,实用性强。
[论述题]
第二次作业: 1.唐代服饰有哪些特点?
2.试述中国传统副食的特点.
参考答案:
第三次作业: 1.列举你所在地区的酒令.
2.试述少数民族的茶饮. 第四次作业: 1.汉族有哪些纪庆性节日?
2.试述汉族婚姻"六礼".
第五次作业: 1.试述汉族的祖先崇拜.
2.试述小乘佛教的影响. 第六次作业: 1.试述中国的伊斯兰教.
2.试述北方秧歌.
第二批次作业
[论述题]
1.试论述唐代服饰的特点.
2.请列举中国传统服饰工艺.
参考答案:
第三批次作业
[论述题]
1.试论述中国传统副食的特点.
2.列举你所在地区著名菜品.
参考答案:
第四批次
[论述题]
1.汉族有哪些纪庆性的节日?
2.试述你所在地区的端午节。
参考答案:
汉族有哪些纪庆性节日?
汉族的纪庆性节日有: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同学在回答问题时将这几个节日展开就行。
试述你所在地区的端午节。
本题鼓励学生了解自己所在区域的民俗,根据同学了解的情况给分。
[论述题]
1.汉族有哪些纪庆性节日?
2.请谈谈你所在地区的端午节习俗.
参考答案:
第五批次
第六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