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洲公园景观分析调查规划报告(1)全解
橘子洲调查报告

游览小路橘子洲公园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橘子洲公园调查 调查时间:2009年3月7日 调查地点:长沙橘子洲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并分析橘子洲公园的改造方案 调 查 人:xxx橘洲,橘子之洲,是独立于湘江之中的江心小岛,四面环水,西望名山岳麓,东临古城长沙,绵延10里,是国内著名的江心洲,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城市内河绿洲。
作为长沙山、水、洲、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橘子洲的改造规划历来都是长沙提高城市品位的重点,同样也是难点,它的改造方案也是一拖再拖,终于在06年确定。
新的橘子洲景区规划以自然风光为主体,以生态、文化、旅游、休闲为主题,构建一个环境优美,主题鲜明的风景区。
两年多去过去了,如今再次登上这座久负盛名的绿洲,探寻昔日的遗迹,感受今朝的魅力。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主要游览了橘子洲大桥以南的橘洲部分——橘子洲风景核心区。
所以此次调查将围绕这一区域探讨橘子洲的改造。
下面就该区域的游线组织、景观节点和文化意境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游线组织与景观节点分析由于橘子洲狭长的地形限制,风景核心区的景点布置采用南北向串联式,层层递进,形成景观主轴线;东西向由外至内依次为亲水平台、林荫大道和风景游览区,形成两环。
通过亲水平台和林荫大道可以较快速地到达洲头,在游客数量很多时,也可以起到减缓中心风景区交通也压力的作用;在风景区内,游览路线则采取中国古典园林开路的手法,通过曲折的路线让游客可以慢慢细心地欣赏景色、体味意境。
通过观察与自己切身感受,游客通常选择内环的小路游览,往返时则选择通畅的林荫大道和亲水平台,这样的游线组织充分考虑了人的来、去时的心理需求,此外景区内的小路没有路缘石,绿草与路浑然一体,拉近了游客与自然的距离,给人更加舒适的感觉。
只有把握好人的心理,才能作出优秀的景观设计。
东侧的亲水区百米喷泉《沁园春长沙》诗词碑把自然与人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成为游览时的第一个小高潮。
而后是刻有《沁园春长沙》的诗词碑,诗词碑采用天然石黄腊石,整个诗词字体洒脱,奔放,线条简单,形态自然。
橘子洲开发建设柑橘景观分析

橘⼦洲开发建设柑橘景观分析1引⾔橘⼦洲的开发建设正在如⽕如荼地进⾏,柑橘作为橘⼦洲得名的树种,在橘⼦洲景观建设的树种应⽤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影响到橘⼦洲⽣态景观建设的成败,影响到橘⼦洲的品牌形象。
2柑橘与橘⼦洲的历史、⽂化渊源橘⼦洲历史悠久,据《湘中记》载:“晋惠帝永兴⼆年(305)⽣此洲”。
盛宏之在《荆州记》中说:“及⾄夏⽔怀⼭,诸洲皆没,此洲独存”。
北宋《太平寰宇记》也说:“江中时有⼤⽔,诸洲皆没,此洲独浮。
”橘⼦洲盛产美桔,以橘⼦命名洲始见于公元六世纪,北魏郦道元《⽔经注》:“湘⽔经南津城西,西对桔洲。
”唐杜甫有“桔洲⽥⼟仍膏腴”句,洲上肥沃,宜种柑橘。
唐齐⼰《桔洲⼈寄桔》也可见证于此。
宋《太平寰宇记》说:“洲上多美桔,故以为名。
”近代⽑泽东同志《沁园春?长沙》更使橘⼦洲响彻中外。
南宋《⽅舆纪胜》中还说,当时江中有四洲,分别名桔、誓、织、泉。
明清时期江中有上中下三洲,上洲⽜头洲,中洲⽔陆洲,下洲傅家洲。
现上、中洲连为⼀体,增⼀洲柳叶洲。
在宋代,⼋景⽂化⽐较发达,其中“江天暮雪”是在橘⼦洲的冬雪晚景被⽂⼈、闲客列⼊潇湘⼋景,北宋书画家⽶芾做诗序说:“岁暮江空,风严⽔洁,风冯夷剪冰,乱飘洒雪,洁歌者谁,⼀蓬载⽉,独鸿寒潭,明记清绝。
”应证了江天暮雪的景观。
3橘⼦洲地理、⼟壤、⽓候、⽔⽂情况3.1长沙地理位置简介长沙位于中国的中南部的长江以南地区,湖南的东部偏北。
地处洞庭湖平原的南端向湘中丘陵盆地过渡地带,与岳阳、益阳、娄底、株洲、湘潭和萍乡接壤。
总⾯积为11819平⽅公⾥,其中市区⾯积556.33平⽅公⾥,市区建成区⾯积186平⽅千⽶。
位于浏阳境内的⼤围⼭七星岭海拔1607.9⽶,为辖区最⾼处;岳麓⼭最⾼点海拔300.8⽶,为城区最⾼处。
湘江为长沙最重要的河流,由南向北贯穿全境,境内长度约75公⾥。
湘江也南北贯穿了长沙城区,把城市分为河东和河西两⼤部分。
河东以商业经济为主,河西以⽂化教育为主。
长沙市主要城市公园园林绿化景观的调查

长沙市主要城市公园园林绿化景观的调查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着丰富的园林绿化资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城市绿地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对于长沙市主要城市公园园林绿化景观的调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长沙市主要城市公园园林绿化景观进行详细调查,以期为城市规划和绿化建设提供参考。
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为长沙市内的几个主要城市公园,包括岳麓山风景区、橘子洲风景区、五一广场、湖南省博物馆等。
二、调查内容1. 绿化植被首先需要对公园内的绿化植被进行调查,包括树木的种类、数量和规模,花草的种类和布局等。
绿化植被是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增强城市景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园林景观其次需要对公园内的园林景观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包括湖泊、假山、亭台、廊桥和雕塑等。
园林景观不仅可以增添城市的景观效果,也可以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3. 公园设施公园内的设施也是城市绿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对休息椅、健身器材、游乐设施等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数量和质量,以及是否满足市民的需求。
4. 环境卫生环境卫生也是本次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需要对公园内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
包括垃圾桶的数量和分布、环卫人员的工作情况等。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实地调查可以直观地了解公园内的情况,而问卷调查则可以更好地了解市民对于公园绿化景观的需求和评价。
四、调查结果1. 绿化植被在岳麓山风景区,树木种类繁多,植被覆盖率高,林木茂盛,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而在橘子洲风景区,花草种类繁多,布局合理,为游客营造了良好的休闲氛围。
2. 园林景观在五一广场,假山、亭台、廊桥等园林景观丰富多样,给人以美的享受。
而在湖南省博物馆,雕塑的布置和设计也为游客增添了许多乐趣。
4. 环境卫生在环境卫生方面,公园内的卫生状况总体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垃圾桶不够的地方,需要加强环卫工作。
五、调查分析通过本次调查发现,长沙市主要城市公园园林绿化景观的整体状况良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橘子洲景区景点特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橘子洲景区景点特征-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橘子洲景区位于湖南长沙市岳麓区湘江之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旅游胜地之一。
橘子洲景区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自然特征和人文景观而闻名于世。
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橘子洲景区的景点特征,以及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首先,我们将回顾橘子洲景区的历史背景,了解其渊源。
橘子洲作为湘江之洲,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而吸引无数游客。
其在古代即是文人雅士赏景及写诗题画之地,凭借着湘江美景的陪衬,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的灵感源泉。
橘子洲曾是岳麓书院的所在地,孕育了无数优秀的文化传承和学术交流。
因此,橘子洲景区不仅具有千年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其次,我们将介绍橘子洲景区的自然特征。
橘子洲景区地处湘江两岸,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这里的山水相互交融,江水清澈见底,山峦起伏,美不胜收。
湘江水域中的橘子洲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像一片宽广的绿岛随水漂浮,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受。
橘子洲景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最后,我们会介绍橘子洲景区的人文特征。
橘子洲景区作为湖南文化的重要象征,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这里有众多文人题记和碑刻,记录了历代文人墨客对橘子洲的赞美和评价,使得景区更加富有诗意和浪漫色彩。
此外,橘子洲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建筑和纪念馆,展示了湖南地区的独特文化,让游客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通过对橘子洲景区景点特征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地方既有着千年的历史积淀,又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人文氛围。
未来,橘子洲景区有望进一步发展壮大,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
同时,景区管理部门也应注重文化传承和环境保护,以确保橘子洲能够永葆魅力,成为国内外游客旅行必到之地。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橘子洲景区的景点特征进行详细论述。
首先,将介绍橘子洲景区的历史背景,包括其建立的时代背景、创建的初衷和发展历程等方面的内容。
橘子洲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橘子洲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是湘江中的一个江心洲,与长沙市区隔江相望。
橘子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长沙市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橘子洲的历史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我们组织了一次橘子洲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详细报告。
二、实践目的1. 了解橘子洲的历史文化背景;2. 调查橘子洲的生态环境现状;3. 分析橘子洲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4. 为橘子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三、实践内容1. 橘子洲历史文化考察橘子洲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有橘子洲的记载。
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下“橘子洲头,望洞庭湖波连天”的名句,使橘子洲名声大噪。
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和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了橘子洲的历史文化。
2. 橘子洲生态环境考察橘子洲生态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香鸟语。
我们实地考察了橘子洲的植被、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发现橘子洲生态环境状况良好。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区域存在垃圾污染、乱砍滥伐等现象。
3. 橘子洲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考察橘子洲作为长沙市的标志性景点,旅游业发展迅速。
我们通过调查橘子洲周边的酒店、餐饮、购物等产业,了解到橘子洲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同时,我们还考察了橘子洲的居民生活状况,发现橘子洲居民生活水平较高。
四、实践结果与分析1. 橘子洲历史文化丰富橘子洲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唐代诗人刘禹锡、宋代文学家苏轼等都曾在此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橘子洲还曾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湖南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场所。
因此,橘子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2. 橘子洲生态环境良好橘子洲生态环境优美,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良好。
然而,部分区域存在垃圾污染、乱砍滥伐等现象,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3. 橘子洲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橘子洲旅游业发展迅速,带动了周边酒店、餐饮、购物等产业的发展。
然而,橘子洲的居民生活水平较高,部分居民对旅游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所担忧。
五、建议与展望1. 加强橘子洲历史文化保护,加大对历史文化遗址的修复和保护力度;2. 加强橘子洲生态环境治理,加大垃圾清理、植树造林等工作;3. 合理规划橘子洲旅游业发展,平衡旅游业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4. 加强橘子洲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连接,提高橘子洲的交通便利性;5. 加强橘子洲旅游品牌建设,提升橘子洲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园林绿地规划案例分析之橘子洲头概述.

生态公园 一廊 一湖
两观水台
• (4)景观节点分析.
三个景观节点相互遥望形成统一的整体,整个三角形构图稳 定又不显单调, 并能使游客的视线结点引到橘子洲主景——毛主 席雕像上。
3.功能分析.
• 1.入口分析.
2.动静分析.
亭者停也.亭所 停集也.亭廊用以驻 足观景,停憩休息.而 观景平台作为游览 观光,嬉戏场所.动除 了指人文活动以外, 也包括一些自然景 观,如观景平台周围 植物四季的变化.在 亭廊中观景,以静观 动,静寓动中,其变化 之多,造景之妙,层出 不穷.
②借景
借景把有限空间表现于无限之中,更有效地丰 富景色层次。正所谓“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 远近”。
③漏景
通过植物的遮挡形成若隐若现的效果,正是“犹抱 琵琶半遮面”之写照。
④点景
(3)对比分析
色彩对比
通过色彩上的对 比,能够呈现出“万绿 丛中一点红”的强烈视 觉冲突,从而更突出主 体建筑及景观。
苏铁树形古雅,主干粗壮, 坚硬如铁;羽叶洁滑光亮,四季 常青,为珍贵观赏树种。南方多 植于庭前阶旁及草坪内;北方宜 作大型盆栽,布置庭院屋廊及厅 室,殊为美观.
铁树
睡莲花叶俱美,花色丰富, 开花期长,深为人们所喜爱.一般 在园林上丛植 于湖,塘岸边,或 点缀于庭园水景和临水假山一隅, 有良好的观赏价值. 睡莲
2.枕江园景区.
枕江园全景图
枕江亭特写
• (1).简介 • 枕江亭位于橘子洲柑橘文 化园的北端。因“枕”于江心 ,可听见湘江水滔滔北去,可 看到“万类霜天竞自由”,为 此得名。 • 一组仿古式楼亭建筑,傍 水而立,错落有致,自然洒脱 ,看起来有着浓郁的江南园林 风格。
• (2).总平面分析图.
橘子洲景区优缺点分析报告

橘子洲景区优缺点分析报告xx年xx月xx日目 录CATALOGUE •景区概述•优点分析•缺点分析•对比分析•改进建议•总结与展望01景区概述橘子洲景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地处湘江中游,与岳麓山隔江相望,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地理位置与交通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橘子洲景区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游览胜地。
其得名于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五》中的“橘洲烟雨系孤舟”一句。
文化底蕴深厚景区内保存了大量历史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如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问天台、潇湘渔火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体验。
景区历史与文化旅游资源与特色旅游资源丰富橘子洲景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包括江滩、沙滩、草地、树林等多种生态环境,以及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
特色鲜明景区以“生态、文化、休闲”为主题,注重游客体验,推出了多种特色旅游项目,如橘子洲烟花秀、沙滩音乐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览。
02优点分析橘子洲位于湘江之中,四面环水,形成独特的江心洲地貌,为游客提供了优美的自然景观。
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植被美丽的江景景区内绿树成荫,植被丰富,拥有多种珍稀植物和花卉,为游客提供了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环境。
湘江流经橘子洲,形成了宽阔的江面和美丽的江景,游客可以欣赏到壮观的日落和湘江的壮丽景色。
030201自然景观优美橘子洲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里曾是古代文人墨客游览和吟咏的胜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历史文化橘子洲还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毛泽东等革命先驱曾在此进行革命活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红色文化景区内还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湘菜、湘剧、湘绣等,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和体验湖南文化的机会。
民俗文化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设施完善交通便捷橘子洲景区交通便利,游客可以通过多种交通方式抵达。
景区内还设有完善的交通网络,方便游客游览。
餐饮住宿景区内拥有多家餐厅和住宿设施,提供各种类型的餐饮和住宿服务,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
湖南橘子洲景点

湖南橘子洲景点橘子洲是湘江中最大的名洲,由南至北,纵贯江心,西瞻岳麓,东临古城。
橘子洲景区始建于1960年3月,1962年10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1972年6月10日改名为长沙市橘洲公园管理处,2001年被正式评为国家AAAA风景名胜区后,更名为“长沙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橘子洲景区管理处”。
橘子洲景区规划建设为四大区:橘子洲核心景区、沙滩公园区、旅游配套服务区、水上运动区。
其中橘子洲核心景区为四区中最重要部分。
(一)橘子洲核心景区核心景区从原橘子洲景区往北扩展,总用地面积37.43公顷,是原橘子洲景区面积的6倍。
园区主要充分利用和保留古建筑,积极营造以“红色旅游”为龙头,人文历史与植物景观相结合的景观氛围。
1、文化历史类景点(1)洲头广场、问天台及望江亭。
在橘子洲头的最南端为3000平方米的洲头广场,其中广场前的扇形问天台面积350平方米,取意毛泽东当年在此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
望江亭位于橘子洲头,面积为263平方米,始建于1968年,为亭廊结合的仿古建筑,历来是橘子洲标志性景点。
(2)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毛泽东艺术雕塑位于望江亭以北,面向东南,以1925年青年时期毛泽东形象为基础,富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与橘子洲风景区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突出表现了伟人青年时代胸怀大志、风华正貌的气概。
雕塑由广州美术学院进行艺术创作,黎明院长主创。
雕塑高32米,长83米,宽41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伟人艺术雕像。
雕塑基座部分为毛泽东纪念展厅和陈列室,面积约2000平方米,用于收集和陈列原景区大理石制诗词碑与毛泽东及其他在湘早期革命志士有关的各种历史文物和经典绘画作品、雕塑作品、摄影作品等。
(3)橘洲文化园橘洲文化园位于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以北,面积约60亩,植物配置主要以桔树为主,是目前城市内最大的桔园。
桔树品种包括宫川、兴津、大分一号、南丰广桔、南丰蜜桔、埃及长城、雪橙、甜橙、羊角柚、宫溪蜜柚等约27种,数量达600多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橘子洲生 态公园
4. 橘子洲头历史文化园:由于现有景观包括望江亭、 毛泽东青年雕像,又因毛泽东《沁园春 · 长沙》 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而闻名。 (1)由于橘子洲头地区江岸较平缓,故可在某些地 区改为缓坡与橘子洲生态公园相联系; (2)此区域人流量较大,可适当增加硬地铺装面积 (如广场、道路等),以保证游客观赏不至于太 拥挤。
橘子洲消失的生态河 岸——从橘子洲头看 河西地区软质驳岸
2.3.2.协调建设开发原则 (1)橘子洲公园的整体风貌应该与原生环境相协调,体现自然和原生;
(2)橘子洲公园人文建筑的风格应与橘子洲公园的整体风貌相协调,体现湖湘 文化的地域特征; (3)橘子洲公园的建设基于环保考虑应该采取有利于保护橘子洲环境的材料和 工艺;
2.3.规划原则
2.3.1.系统保护的原则 (1)保护公园的生物多样性:为各种生物的生存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营造适 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对生物的改变应该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 提高水陆洲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且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和演替。 (2)保护湿地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连贯性:保证城市生态系统同沙洲生态系统的 连续性;保证生物的避难所不受人类的破坏,人工设施避免大范围覆盖而对 生物造成不便。 (3)保护湿地和陆地环境的完整性:保持沙洲内水域环境和陆地环境的完整性; 避免城市发展和公园开发对环境的过度干扰。
南郊公园
评价
优势: 1.橘子洲公园的特殊位置可配合岳麓山、南郊公园等景观,将长沙市主体景观连 接在一条景观带上,方便人们观赏; 2.橘子洲公园附近景点集群性较高,而且景点的性质众多,能够吸引人们来此观 赏。 劣势: 1.橘子洲公园到岳麓山、南郊公园等景点的交通距离太长,不方便人们实地观赏, 站在岳麓山或南郊公园只能远眺橘子洲,如驾车等路途时间过长; 2.咸嘉湖等景点未开发完善,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景点集群性不足。
评价
1.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无法以人的意识而转移,但由于在河流中央,因距离城市有河流这一天 然屏障,不容易受到城市污染。
2.交通区位: 优势:位于长沙市中,建成地铁后可直达洲内,湘江一桥车流量大,相对便利; 劣势:现在只有一条陆路交通连接橘子洲,且湘江一桥交通相对拥堵,故在便利 的同时也有不便。 3.土地利用现状: 大量的林地、草地、开放空间和少量的历史保护建筑保证了生态公园在橘子洲公 园实行。
1. 沙滩、沿河绿地生态公园:位于橘子洲尾,利用现有环 境改造,整体为缓坡,保留沙洲上原有生态结构不被 破坏: (1)利用河沙以地转偏向力的淤积形成沙滩,采集河沙 加以完善,在河沙淤积地形成沙滩公园。 (2)其他地方除简单道路之外尽量较少开发,保护当地 原有自然环境。
2. 湖湘文化、橘洲历史人文景区:位于橘子洲中 部,即主入口南侧。该地域近代历史建筑较多, 可根据遗留建筑进行改善重建并开放,供游客 参观。 (1)将当地建筑与湖湘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合理 结合起来,重新开放给游人,而不是如今的紧 闭状态; (2)结合之前调查情况,为配合景观需要营造竖 直尺度的景观,可在建筑周围种植爬山虎,使 得建筑更加有生气; (3)在此区域内,可配设旅游配套服务区。
1.3.人文条件分析:
1.3.1建筑及景观小品分析: (1)现在园区内建筑包括旧时期的公馆,现代园林 建筑。甚至以前还包括了旧的船坞和厂房; (2)新建很多景观小品搭配建筑,但总体不是很协 调。
1.3.2.橘子洲内交通: (1)主入口:主入口在湘江一桥中间, 为南北两个车行匝道和一个旋转楼梯。 旋转楼梯只在湘江一桥的一侧,对于 选错方向想下桥游玩的游客不便;且 主入口在湘江一桥中间,步行距离远 且无公交车可到达。 (2)洲内环形车道:围绕橘子洲有一条 环形车道,便于自行车和洲内电瓶车 的驾驶。
橘子洲
长沙市
1.1.2.交通区位:橘子洲连接长沙河西与河东,随着河西的 开发,两岸的联系与交通日趋紧密。由于长沙地铁在建 以及主城区内桥梁数量过少,导致橘子洲和橘子洲大桥 成为长沙市内的交通腹地。并且规划的桥梁或隧道多与 橘子洲有连接。
湘 江 一 桥
1.1.3.土地利用现状:橘子洲土地利用现状多为林地、草地、开 放空间和建筑保护区域,是其成为生态公园的保证。 绿地(林地、草地):净化空气、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源。 保护建筑:创造人文景观区域,多重空间区域类型。 水体:调结温度、湿度。
橘子洲泛滥(图一)
1.2.3.洲内水体: 橘子洲内多有池塘和小湖泊,分散于各个景观节 点中。
评价
1.环境: 优势:相对于改造之前的橘子洲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总体环境状况较好。 2.生态: 劣势:由于改造橘子洲之后修建橘子洲堤坝和重新植被,导致橘子洲原本的自然 生态被破坏,打破了原本的生物链,生态情况不容乐观。 3.水文: 防洪大堤打断了生物的联系,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而且即使涨水时橘 子洲的地势也决定了被淹的命运,不是一个大堤或者加高能解决的。 4.洲内水体: 优势:众多池塘和小湖泊能够调节洲内环境和生态,有利于保持生物的多样性和 维持生物链; 劣势:水体大多是依附与建筑或形式而设计,实用性不高。而且水体与湘江水体 联系性不强。
(4)限定橘子洲公园中各类管理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确保不背离橘子洲公 园整体风格的基调和破坏当地的环境和生态;并规划好服务设施的位置,不 影响原生生物的生活。
2.4.概念分析
生态公园:城市,是一个尘埃和废弃集中的地区。人们为了追求利益,为了生存 打拼而在城市生活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 多的人都向往着回归以前的一种自然、环保、无污染的环境。而生态公园, 能够提供给城市人一个回归于生态的乐土。向往着清澈的河水、茂密的沙洲 原生树林、多种类的生物和谐生长,这才是给人回归自然的环境。 手绘意向图2.水文条件分析: (1)由于橘子洲是江心沙(内陆洲),加上今年 来长沙城内河东河西湘江堤坝的加高与加固, 橘子洲内部的高度比两岸堤坝要低4~5米。 (2)湘江发生洪灾时,橘子洲也会发生洪灾(图 一)。资料显示1951年以来,湘江每隔三年发 生一次洪灾。在高水位时橘子洲会淹入水中。
橘子洲头历 史文化园
四. 改造方案 4.1.总体改造
4.1.1.基地交通方面: 问题1:现在只有一条陆路交通连接橘子洲,且湘江一桥交 通相对拥堵,故在便利的同时也有不便。 问题2:入口与橘子洲头距离过远,不利于人们直接到达主 景区。目前橘子洲部分项目在修建,自驾自行车暂且不 允许,且洲内电瓶车票价过贵,很多人不得不选择步行 至橘子洲头,给游客带来不便。 问题3:橘子洲路口附近没有公交车站,人们需要从通程广 场或五一广场下车步行至橘子洲。 问题4:由于交通的不便,橘子洲景区通往岳麓山、南郊公 园的时间大量增加,不利于人们往返于各个景点游玩。
1.4.旅游价值分析
(1)从整体来看,橘子洲成为 了长沙城的一条视觉与景观 走廊带,打通了西到岳麓山, 东至南郊公园的景观带,并 与湘江两岸的湘江风光带相 呼应。
咸嘉湖 步行街
天心公园
(2)从景点集群性来看,橘子 岳麓山景区 洲公园景区附近有岳麓山、 咸嘉湖和南郊公园等自然景 观以及五一步行街、黄兴步 行街等休闲区域和天心公园、 杜甫江阁等人文景观,景点 橘子洲景区 的集群性较高。
橘子洲公园景观分析与规划
--山水洲城的生态公园
核心理念:
以自然为本 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人的需要而设计
注:本方案主要侧重规划方面。
目录
Content 三. 规划方案 3.1.方案要点 3.2.功能分区 四. 改造方案 4.1.总体改造 4.2.细部改造 五. 结语
一. 背景分析 1.1.基地位置 1.2.自然条件分析 1.3.人文条件分析 1.4.旅游价值分析
主入口
评价
1.建筑: 优势:改造之后建筑风格相对统一,经过重新装修或改造,外观和利用状况较好; 劣势:建筑风格与功能不协调统一,而且建筑与景观风格不协调,“以为了形式 而建筑”的建筑过多。
2.洲内交通: 优势:入口与城市内主干道相连,且洲内建有环洲公路,可乘坐电瓶车或自行骑 自行车游览; 劣势:入口与橘子洲头距离过远,不利于人们直接到达主景区。目前橘子洲部分 项目在修建,自驾自行车暂且不允许,且洲内电瓶车票价过贵,很多人不得 不选择步行至橘子洲头,给游客带来不便。
二. 总体思路 2.1.规划依据 2.2.规划理念 2.3.规划原则 2.4.概念分析
一. 背景分析及评价
1.1.基地位置:
1.1.1.地理位置: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区的湘江江心,是湘江下 游众多的冲击沙洲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橘子 洲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主城,四面环湘江,绵延数十里。 形状是个长条型岛,是长沙的重要名胜之一。
湖湘文化、 橘洲历史人 文景区
3. 橘子洲生态公园:根据当地现有情况,可将原有橘 子洲公园往北扩展至旅游配套服务区附近: (1)坡岸坡度较缓地段可取消垂直硬质河堤设置, 改为缓坡草地或沙地,一则让洲内水体同湘江结 合起来,二则打通洲内与湘江的生态通道,保持 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链的循环; (2)查阅洲内文献记载,确定洲内原生植物,并复 原洲内植物,重新营造沙洲独特生态环境; (3)生态公园内道路不宜太宽,且设置生物通道, 保证洲内原生生物尽量少受道路影响; (4)洲内各个地区可适当设立生物独立区,即灌木 茂密程度、河岸芦苇茂密程度让人感觉危险不愿 进入的区域,以保护生物的生活和繁殖尽量少受 游客影响。
2.人文理念: 在建筑方面,应当保留以前的标志建筑,进行开发后作为游客参观和了解当地历 史和文化的窗口; 在文化方面,不是简单的克隆,简单的拿来主义,简单的欧陆化,应该立足与湖 湘文化的基础上,批判和继承性的吸收文化。
3.发展理念: 在满足人们观赏和游玩的基础上,景观应该保持长期性和发展性,确保在一个较 长的时间内能够存在。 4.生态理念: 所做景观要”以自然为本,为人而设计“。在植被的选择,立体绿化的考虑以及 各种空间的营造上,要以生态自然为核心,符合人的需要,确保人与自然、 人与生态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