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性访谈对血糖增高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动机访谈干预模式在癌症病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_刘谆谆

广泛应用于慢性 疾 病 研 究 中,发 现 动 机 访 谈 在 促 进 健 为转变理论模式,动机访谈的具体实施分两个阶段:①
康相关行为的改变的同时,还能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 通过一般的咨询技术及动机访谈技术满足病人的 基 本
近年来,国内研究 者 引 入 了 动 机 访 谈 并 将 其 应 用 于 糖 尿病、高血压病护理中[2],在癌症领域也有 关 于 动 机 访
中 图 分 类 号 :R473.73 文 献 标 识 码 :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5.04.004 文 章 编 号 :1009-6493(2015)02A-0395-04 动 机 访 谈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MI)是 由 持自我效能;OARS技术包括提出开放性问题,肯定病 Miller[1]针对酒精依赖 病 人 的 戒 断 过 程 提 出 的 一 种 干 人能 力,反 馈 式 倾 听,概 括 性 小 结;引 导 行 为 改 变 的 谈
变理论模式等心 理 社 会 理 论 为 基 础,形 成 了 动 机 访 谈 模式的研究取得 了 阳 性 结 果,但 这 些 干 预 模 式 都 属 于
理论[5],主要 包 括:动 机 访 谈 原 则,OARS 技 术 (open- affirmation-reflections-summaries,OARS),引 导 行 为 改变的谈话以及动机谈话精神。其中动机访谈的 4
效 管 理 癌 性 疲 乏 (P <0.005)。 2.1.3 癌 症 相 关 抑 郁 管 理 许 多 实 证 研 究 表 明 ,药 物 治疗和心理社会治疗对癌症相关抑郁是有效的。有研 究 显 示 ,癌 性 疲 乏 和 抑 郁 会 同 时 出 现 ,因 为 其 病 理 学 基 础是一样的[17]。de Jong等 对 [18] 接受化疗的乳腺癌 病 人的动机访谈干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虽然这也可以 间接表明动 机 访 谈 干 预 对 癌 症 相 关 抑 郁 管 理 是 有 效 的,但仍需要更多 实 证 研 究 来 证 明 动 机 访 谈 在 癌 症 相 关抑郁管理方面的有效性。 2.2 促 进 健 康 相 关 行 为 2.2.1 戒 烟 有 研 究 显 示 ,早 期 癌 症 诊 断 能 激 励 病 人 减少吸烟量,但几乎没 有 病 人 能 戒 烟 成 功 。 [19] 动 机 访 谈 被 纳 入 英 国 临 床 实 践 指 南 后,Heckman 等[20] 对 2000年—2008年8月 发 表 的 动 机 访 谈 对 戒 烟 干 预 的 研究做的系统综 述 表 明,动 机 访 谈 干 预 对 戒 烟 的 影 响 是 有 意 义 的 (OR =1.45),而 干 预 者 的 不 同 对 戒 烟 效 果 没有影响 。 [21] 一项多中心 随 机 对 照 试 验 报 道,在 乳 腺 癌术前2周开始对乳腺癌病人进行动机访谈干预及个 体化尼古丁替代 疗 法 能 提 高 戒 烟 率 (RR =2.49,95% CI 为1.10~5.60)[22]。Bastian等 以 [23] 电话干预的方 式对肺癌病人进 行 动 机 访 谈 干 预 结 果 显 示,年 轻 病 人 (年龄 <50 岁)干 预 前 后 戒 烟 率 的 提 高 是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的 (P =0.046)。 2.2.2 饮 食、锻 炼 和 体 重 管 理 美 国 癌 症 协 会 (A- 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最 新 出 台 的 《癌 症 预 防 的营养与运 动 指 南 》[24]中 的 大 量 流 行 病 学 数 据 显 示, 肥胖、超 重 与 癌 症 风 险、癌 症 死 亡 有 密 切 的 联 系。 对 此,针 对 癌 症 病 人 减 轻 体 重 的 干 预 研 究 随 之 增 加。 Morey等 对 [25] 乳 腺 癌、前 列 腺 癌、结 肠 癌 幸 存 者 进 行 了1年的动机访 谈 电 话 干 预 和 书 面 教 育,结 果 显 示 饮 食和活动均有改善,体重也较干预前得 到 了 控 制(P< 0.001)。但 Campbell等 以 [26] 同 样 的 干 预 模 式 来 提 高 结 肠 癌 病 人 的 活 动 量 以 及 对 蔬 菜 、水 果 的 摄 入 量 ,结 果 表明动机访谈干预模式确实能改善病人的饮食情况, 但 对 活 动 量 并 没 有 影 响。Djuric等 将 [27] 动 机 访 谈 应 用于化疗中的乳 腺 癌 病 人 的 饮 食 和 活 动 干 预,发 现 病 人 体 重 较 干 预 前 有 所 下 降 (P =0.010)。 3 动 机 访 谈 干 预 在 癌 症 领 域 应 用 的 启 示 3.1 癌症病人动 机 访 谈 干 预 模 式 的 临 床 应 用 随 着 动机访谈技术的 不 断 发 展,根 据 临 床 中 使 用 者 的 不 同 及使用目的不同,以 动 机 访 谈 技 术 为 核 心 衍 生 出 了 不 同的 干 预 模 式,如 动 机 增 强 疗 法 (motivational en- hancement therapy,MET)、简 短 动 机 访 谈 法 (brief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BMI)和 行 为 改 变 咨 询 (be-
动机式访谈法介入青少年自伤行为咨询的实践探索

□ 谢 娟〔摘要〕青少年是自伤行为的高风险人群,该行为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青少年一旦被发现有自伤行为,往往“被迫”接受咨询,阻抗明显,同时又存在一定的改变动机。
动机式访谈法是一种协作的对话风格,能帮助人们解决有关改变的矛盾心态。
动机式访谈不以专家姿态直接给青少年意见和建议,而以导向性语言改变青少年的认知、情绪、行为,强化改变的动机。
本文通过应用案例表明,在自伤行为咨询中应用动机式访谈法,为青少年顺利实现改变计划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自伤行为;动机式访谈法;青少年〔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7-0027-04动机式访谈法介入青少年自伤行为咨询的实践探索自伤行为的医学名称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指在没有明确自杀意图的情况下,个体故意、重复地改变或伤害自己的身体组织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为社会所认可,且不具致死性或致死性较低[1]。
青少年是自伤行为的高危人群,研究调查显示,青少年自伤发生率在12%~38%,年龄集中在12~14岁,在青少年晚期至成人早期达到峰值,之后逐渐减少,平均持续时间为2年,也有部分会持续终生[2]。
青少年自伤行为对青少年的身体造成直接危害,伤口存在感染风险。
研究显示,虽然不能把自伤行为与自杀直接等同,但是反复的自伤行为有可能发展成为自杀行为,或者造成意外死亡。
青少年处在发展期,同伴关系更加紧密,个体的自伤行为容易在群体中“传染”开,同伴之间相互模仿导致危害扩大。
对青少年自伤行为,家庭和学校都高度重视,特别是当青少年的自伤行为刚刚被发现的时候,家长容易陷入恐慌和焦虑,希望能得到专业的帮助。
在实际工作中,青少年咨询工作难度较大。
处在青少年期的个体,身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生理发育接近成人,但是心智水平仍然处于半成熟状态。
大脑发育处于“狂风暴雨”期,也使得青少年的行为具有冲动性,控制性较差。
抗抑郁药常见的副作用

抗抑郁药常见的副作用抗抑郁药常见的副作用虽然目前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的副反应比较小,但长期应用后仍可能导致明显的副反应而导致患者自行停药。
目前的主要副反应有以下几点1体重增加有部分患者在长期服用药物后导致肥胖,而自行停药,这一因素在青年女性中尤其明显。
氟西汀有减轻体重的作用,所以必要时可换用它维持治疗。
2性功能障碍有许多抗抑郁药对性功能都有影响,如抑制勃起和性乐高潮等。
新一代的抗抑郁药物对性功能的影响要比老的抗抑郁药要小的多。
有报道称米氮平(瑞美隆)对性功能基本没有影响。
3失眠氟西汀最易引起失眠,故氟西汀一般在早上服用。
4嗜睡三环类抗抑郁药和米氮平(瑞美隆)可引起明显的嗜睡。
5其他如便秘、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也相应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而导致停止维持治疗。
65-色胺综合征抗抑郁药几乎都是存在一种罕见但具潜在危险的反应,称作5-羟色胺综合征。
该综合征表现为高热、肌张力增高(肌阵挛、震颤、肌肉强直、反射亢进),精神障碍(易激动、不安、意识模糊、躁狂、癫痫发作),以及自主神经障碍(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速、多汗)。
针对这一综合征的预防,是在需要换用另一种抗抑郁药时,应该留有足够的间隔时间,以保证前一种药物从体内已经排出,间隔时间约为1-7周。
注意对于药物的副反应,如果一旦出现,患者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
抗抑郁药导致体重增加,怎么办?首先应改变饮食及增加运动,其次辅助心理治疗,然后考虑转诊至营养师。
在此基础上,考虑换用增重风险较低的抗抑郁药,或在可耐受的情况下联用安非他酮。
如果以上措施均无效,再考虑抗肥胖药物。
在美国,体重超标者的比例已创历史新高,超重(BMI≥25)或肥胖(BMI≥30)成年人已达68.5%,其中34.5%为肥胖,6.4%为极度肥胖(BMI≥40)。
体重增加的原因包括躯体及膳食因素,但也可为医源性。
许多药物具有增重副作用,包括大多数抗抑郁药及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服药过程中,体重开始增加的时间可预示体重增加模式:首月出现显著增重,意味着日后增重的风险很高。
社会工作概论动机式访谈

社会工作概论动机式访谈什么是动机式访谈?动机式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简称为MI)由William·Miller和Stephen·Rollnick于1990年代创立并逐渐完善,最早应用于治疗酗酒及其他的物质使用障碍,尝试解决来访者无治疗动机或抗拒治疗等问题。
概括来说,动机式访谈(MI)是一种「以来访者为中心」又「兼具方向性」的助人模式,注重合作与引导,着力培养个体的内部动机与改变决心:当助人者/咨询师熟练运用MI时,会通过探索及解决个案的矛盾心态,并从整体的改变历程出发,依据来访者所处的不同改变阶段,提供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帮助他们面对自己的问题行为,有效提升改变的动机,化解矛盾心态与阻抗,促进健康的行为改变(Miller, W. R., & Rollnick, S.,2012.)。
MI历经三代,也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实证研究,已被研究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助人模式。
特别是近些年来,心理学界对于心理咨询/干预效果的研究,发现共同因素(common factors)对于效果的贡献更大,而共同因素实操化的集大成者,目前就是动机式访谈(Wampold, B. E., & Imel, Z. E.,2015.)。
MI历经三代,通过三十余年的实证研究,已被研究证明是一种有效的助人模式。
MI的应用范畴现已涵盖:心理咨询与治疗、医疗护理、校园教育、社工实务、司法矫治、运动员培养、营养健身以及组织管理等领域。
作为咨询师或者其他领域的助人者,也许我们对以下经历和体会并不陌生:1、“我们明明制定了目标,但是来访者总是变来变去,推进不下去啊....”2、“心理教育好像不难,但水过地皮湿.....来访者吸收的并不好......我该怎么办?”3、“我在使用询证的方法与概念化,为什么却进展不下去呢?我该怎么办?”4、“他/她在上次会谈中谈到,完成家庭作业蛮有把握的,怎么再回来却没做呢?之前的态度好像也变了......”5、“我在引导来访者,但很难让他/她相信其他的可能.....我该怎么办?”6、“我的来访者很健谈,但每次都讲个没完,我该怎么办?打断他/她,发起新的话题?这样做,对方好像不太高兴的样子哎......不这样做,效率好像又不高.....而且,他/她也明确拒绝设定会谈的议题了......我该怎么办?”7、“我的来访者话很少,都是我在找话题.......艰难而尴尬......”8、“我怎么处理来访者的阻抗?”……诸如以上,我们作为助人者/咨询师,无论新人还是老手,无论是自身亲历,还是来自同行们的分享,似乎都不是太过陌生的话题——“这是为什么?又该怎么办?”——也许,通过一起探索和学习动机式访谈,我们可以拓展一些思路,储备一些技巧,当融会贯通之后,我们自己就可以尝试回答这些问题了,同时在实务工作中,也收获了一些应对之法。
动机访谈的四大基本技术包括

动机访谈的四大基本技术包括
动机访谈的四大基本技术:
1、表达共情(expressempathy)。
共情需要咨询师从来访者的立场、想法、情感出发,理解来访者的世界。
反过来,共情也可以让来访者产生信任感,更深层地分享自身经历。
2、呈现矛盾(developdiscrepancy)。
动机源于矛盾——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
因此,在动机式访谈中,咨询师要帮助来访者认识到其生活现状是如何阻碍他们实现理想状态和个体目标的。
矛盾的呈现和分析有利于增强进行改变的动机。
3、应对抵抗(rollwithresistance)。
当来访者感到自由和自主性被侵犯时,可能会对咨询师和治疗产生抵抗情绪。
在动机式访谈中,为了避免抵抗情绪,咨询师不会站在与来访者对抗的立场;而当抵抗情绪出现时,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不是在“摔跤”,而是在“共舞”咨询师进行咨询的核心仍是让来访者自己发现问题、解释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4、促进自我效能感(supportself-efficacy)。
动机式访谈相信来访者本身具有进行改变的能力,因此需要咨询师令来访者有更强的自我效能感——我是可以做出改变的。
来访者经常会因为以往不成功的改变经历而对自己产生怀疑、丧失信心。
咨询师需要对于来访者的进步、能力的增强
进行积极的肯定。
成人代谢综合征防控健康教育专家共识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
2016
具有以下3项或3项以上者: (1)腹型肥胖: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 (2)FPG≥6.1 mmol/L 和(或)2 h PG≥7.8 mmol/L和(或)已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3)血压≥130/85 mmHg和(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4)空腹TG≥1.7 mmol/L; (5)空腹HDL-C<1.0 mmol/L
目录
代谢综合征概述
1
代谢综合征健康教育目标与理论模式
2
代谢综合征健康教育方法与传播媒介
3
代谢综合征健康教育流程与内容
4
代谢综合征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5
2 代谢综合征健康教育目标与理论模式
一、代谢综合征健康教育目标
总目标
提高代谢综合征高危及患病人群的疾病防控意识、健康素养及自我管理能力,促使他们建 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提高其生存质量,从根本上预防或逆转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最终降低代谢综合征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成人代谢综合征防控 健康教育专家共识
目录
代谢综合征概述
1
代谢综合征健康教育目标与理论模式
2
代谢综合征健康教育方法与传播媒介
3
代谢综合征健康教育流程与内容
4
代谢综合征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5
1 代谢综合征概述
一、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
31.1% > 4.5 亿
>10亿 全球患者
中国大陆
我国患者
50岁
全球约超 10 亿人患有代谢综合征,美国成人发病率为 37.1%,非洲为16.0%,亚 洲 50岁前男性发病率高于女 为21.3%,欧洲为10.5%,中国大陆为31.1%,据估算我国代谢综合征人数超4.5亿人 性,50岁后女性高于男性
代谢综合征 --发病率明显增高的现代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发病率明显增高的现代综合征
许樟荣
【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
【年(卷),期】2003(015)012
【摘要】@@ 大多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多种危险因素集簇.这些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甘油三酯(TG)增加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和微量白蛋白尿、纤维蛋白原和凝血因子以及血管活性激素增加.
【总页数】3页(P723-725)
【作者】许樟荣
【作者单位】100101,北京市·解放军306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9
【相关文献】
1.动机性访谈对血糖增高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J], 王秀芳
2.普查发现乳腺增生性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情况报告 [J], 李爱民;伍春燕;黄洁珊
3.利拉鲁肽对血糖增高的代谢综合征疗效分析 [J], 刘霞;赵晏铎;张永莉
4.贵阳城区40岁以上非超重居民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增高的危险因素分析* [J], 袁新;李红;时立新;张巧;彭年春;胡颖
5.代谢综合征女性心脏病发病率与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有关 [J], 葛红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5.动机式访谈的基本沟通方式包

45.动机式访谈的基本沟通方式包
什么是动机访谈
动机访谈是指美国心理学及精神医学教授米勒(Miller)和英国心理学家罗尔尼克(Rollnick)创立。
指的是通过独有的面谈原则和谈话技巧,协助人们认识到现有的或潜在的问题,从而提升其改变的动机。
[1]
米勒在1983年研究物质滥用治疗时提出,并首次应用在酒精成瘾性治疗中,让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合作性的沟通,引导来访者发现和加强改变动机的,以人为中心的沟通方式。
动机访谈的6个基本沟通方式
1、问引发性问题:多问开放性问题,这种问题需要来访者详细的解释和深层的思考,可以帮助来访者发现改变的塬因和可能性。
2、探讨关于改变的不同可能性:问问来访者,改变对他们有什幺好处和坏处?保持不变又有什幺好处和坏处呢?
3、适当追问细节和例子:当有关改变的谈话发生时,尽量和来访者多聊一些细节。
“能不能再多和我讲一讲刚才说的事情?”“上一次发生这种情况时什幺时候?”
4、向后看:问间来访者,在(需要改变的)这个行为出现之前,他的情况有什幺不同?是不是比现在好?
5、向前看:问问来访者,如果保持现状,未来会是什幺样子?试一-试问这个问题:“如果你在改变这个问题行为,上得到了100%
的成功,困扰你的问题全都解决了,你的生活会发生什幺不同?5年后,你的人生又会是什幺样?”
6、探索目标和价值:和来访者讨论对他来说中最重要的一些价值观是什幺,他们希望自己的人生是什幺样的?然后再问问,当下的这个行为是否和他们的价值观相符?继续这个行为能对追求他们理想的人生有帮助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关键 词】 动机性访谈 ; 血糖 ; 代谢综合征 ; 护理
中图分类号 : R 4 7 3 . 5 文献标识码 : A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7 2 5 6 . 2 0 1 5 . 1 1 . 0 1 3 文章编号 : 1 0 0 6— 7 2 5 6 ( 2 0 1 5 ) 1 1— 0 0 0 0一O 0
( F P G) 、 餐后 2 h血糖 ( 2 h P G) 、 空腹胰 岛素 ( F I N S ) 、 甘 油三酯( T G) 、 胆 固醇( T C ) 、 高密度 脂蛋 白 一胆 固醇( H D L—C) 、 低 密度脂
蛋 白 一胆 固醇( L D L—C ) 等改善情 况优 于对照组 ( P< 0 . 0 5 ) 。结论 : 动 机性访谈 对血糖 增 高的代谢 综合征 患者 临床 疗效 具有显
I mp ac t o f mo t i v a t i on a l i n t er v i e w on t h e t he r ap e u t i c e f ec t o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me t a b ol i c s y n dr ome a s s o c i a t ed wi t h t h e i n cr e a s e of b l o o d gl u c os e
t h e b i o c h e mi c a l i n d i c a t o r s l i k e f a s t i n g i n s u l i n,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 b l o o d l i p i d a n d s e r t l m a d i p o n e c t i n we r e c o mp  ̄e d 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 . R n g ( T h e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o f B o x i n g C o u n t y 。 B o x i n g S h a n d o n g 2 5 6 5 0 0, C h i n a )
c i a t e d w 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 Me t h o d s : 1 0 0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me t a b o l i c s y n d r o me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 o f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w e r e
齐鲁 护 理杂 志 2 0 1 5年 5月第 2 l卷第 1 1 期
动机 性 访 谈 对 血糖 增 高 代谢 综 合 征 患 者 的
影 响
王 秀芳
( 博 兴县人 民 医院 山 东博 兴 2 5 6 5 0 0 )
【 摘
要】 目的 : 探讨动机性访谈对血糖增 高代谢综合征 患者 治疗效果 的影 响。方法 : 将1 0 0例血糖 增高 的代谢 综合征 患者随机
L i r a g l u t i d e , i n a d d i t i o n, t h e mo t i v a t i o n a l i n t e r v i e w w a s c a r r i e d o u t i n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 T h e c o u r s e o f t r e a t me n t w a s 3 mo n t h s , a n d t h e n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 0例 , 两组均给予利拉 鲁肽治疗 , 观察 组进行动机性 访谈 , 疗程均为 3个 月, 比较 两组 空腹胰 岛素、 血 糖、
血脂、 血清脂联 素等生化 指标 。结果 : 治疗后 , 观察 组 体 质指 数 ( B MI ) 、 腰 围( WC) 、 收缩压( S B P ) 、 舒张压( D B P) 、 空腹 血 糖
r a n d o m 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a n d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ro g u p ( 5 0 c a s e s i n e a c h ro g u p ) . T h e p a t i e n t s i n b o t h ro g u p s w e r e t r e a t e d w i t h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 T o d i s c u s s t h e i m p a c t o f m o t i v a t i o n a l i n t e r v i e w o n t h e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f e c t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m e t a b o l i c s y n d r o m e a s s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