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高级教程-角度计算
【优质】台球角度技巧-范文word版 (1页)

【优质】台球角度技巧-范文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台球角度技巧
台球已发展成为多种多样:有中式八球、俄式落袋台球、英式落袋台球、
开伦台球、美式落袋台球和斯诺克台球,其中斯诺克最为普遍,已成为一项比
赛项目。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台球的角度技巧,内容如下:
瞄准技巧一,瞄准自己的母球打到别的球的时候,首先就是母球的球心跟
自己目标球之间的瞄准。
这样才是关键。
瞄准技巧二,我们在瞄准好球心之间的距离的时候,首先就是需要对自己
的出杆的角度进行瞄准。
瞄准技巧三,在准备击发母球的时候,首先就是保证自己的杆球以及母球,还有目标在同一直线上面。
在自己准备打直线的球的时候,只要是瞄准了球心与球心之间的角度就是
可以的只要自己打准了,就是能大中的。
我们在打台球的时候,就是需要注意有时候打的一些的球是不在同一个直
线上面,就是需要一个角度的转折的。
我们在打球的时候就是主要注意这个球桌上面的角度是需要跟自己的击发
的点是要有所对应的。
台球技巧击球角度解析

台球技巧击球角度解析台球是一种优雅而有技巧性的运动,击球的角度是决定击球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台球技巧中,正确的击球角度可以提高球的击打精度,使球得到理想的运动轨迹,从而使运动员能够更好地控制比赛局面。
下面将详细解析几种常见的台球技巧中的击球角度。
1.直线击球直线击球是最简单和最基础的击球技巧之一、在直线击球中,球杆要垂直于要击打的球面,并与球面保持一致的击球角度。
这样可以确保球以直线运动。
直线击球通常用于直线击球练习、开球和简单的击球动作。
2.垂直击球垂直击球是一种击球角度,在垂直击球中,球杆的方向垂直于球面,但是与球面的夹角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微调。
垂直击球通常用于制造有效的切球效果,尤其是在击打球边缘时,可以使球旋转,在碰撞后改变球的运动轨迹。
3.水平击球水平击球是指球杆与球面平行的击球技巧。
水平击球的角度通常用于产生停球效果,即在撞击球后使球停在撞击点。
水平击球技巧对于精确控制球的位置和速度非常重要,尤其是在需要保持局势的情况下。
4.偏角击球偏角击球是指球杆在击球时与要击打的球面产生一定夹角的击球技巧。
偏角击球可以产生旋转效果,使球绕击球点整体或局部旋转,改变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
通过调整击球角度和力量,运动员可以选择产生前旋球、后旋球、侧旋球等不同旋转效果。
5.上角击球和下角击球上角击球和下角击球是指球杆在击球时相对于水平位置的夹角。
上角击球使球产生上旋效果,使球在碰撞后逆时针旋转(对右手运动员来说),改变球的抛物线运动轨迹。
下角击球使球产生下旋效果,使球在碰撞后顺时针旋转(对右手运动员来说),同样可以改变球的抛物线运动轨迹。
上角击球和下角击球可以用于制造花样球技、击球进攻和防守等情况。
在实际比赛中,击球角度的选择取决于许多因素,如球杆的位置、球的位置和运动状态以及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等。
不同的击球角度可以产生不同的运动效果,因此运动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比赛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击球角度。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运动员可以掌握不同的击球角度,并将其应用于比赛中,提高击球的准确性和技巧性。
台球瞄准方法角度的计算

台球瞄准方法--角度的计算台球瞄准方法--角度的计算提示:本文所写的方法操作起来比较难,我已经写了更简便的方法,见《台球瞄准方法详解(改进版)》然而对于普通的非专业人士,估计α的大小仍然有较大困难,但可以有一些方法来提高这一估计的准确性,尤其是在感觉失灵的时候。
3.1 手杆量角法第一种方法是手杆量角法,顾名思意就是用手和杆配合来量α角的大小。
这个看上去有点龌龊,但实际上只是提供了一种看角度的思路,一开始可能确实要用手来量一量,一但熟练了之后,对自己手的大小形成了很好的概念后就基本上可以只用杆不用手,目测就可以了。
我想很多人都有用手卡着量东西的经验,就是把手张开,用拇指和中指的距离来量。
首先需要用手量杆,目的是找到球杆上离杆头距离刚好是用手着量6次(以下称为6卡点)的那一点。
由于一般的球杆上都有很多花纹,这个点很好记忆,如果是常用的球杆都不用量了。
然后在观察角度时,先将杆放在球台上(用手拿着后端也可以),杆头点在假想球的中心点(不用考虑精确性,误差很大也没关系),并使杆的方向恰好与袋口中心线与目标球中心连线方向一致(要做到比较精确)。
这时再找到杆的6卡点,顺这一点划出一圆弧(不精确也没关系),直到与母球与假想球中心点连线相交,然后仔细观察这段圆弧的距离是几卡,如果恰好是1卡,那么α的大小就恰好是10度,因为10度的正弦是1/6左右,如果是2卡则是20度,依次类推。
如果在3到4卡之间那当然是35度左右了。
据我的体会这一方法在估计不太大的角度时非常准确(那当然,毕竟是量出来的),在角度很大时,可以再用一点小技巧,比如使用3卡点来量,如果在三卡点时圆弧的距离是1卡则是20度,或者先目测出圆弧的中点,量出α的一半时再乘以2。
对于我来说,我还可以借助于身体,因为我身体的宽度恰好是两卡。
不过如果目标球比较靠近库边的时候就很容易出现杆的6卡点不在台面上,圆弧与母球与假想球中心点连线交点也不在台面上的情况,这时准确性就会降低。
台球瞄准方法图文详解二:偏离角

台球瞄准方法图文详解二:偏离角“半球法”固然是一切瞄准方法的基础,却不怎么具有实际操作性。
无论假想球也好,尾巴也好,都不是一个物理上明确可见的点,也找不到什么有效的参照物来定位这一点。
如果趴在目标球的正上方,也许可以比较准确的看出这个点的位置,但你走回到母球后面准备击球时,这一点又会消逝在无形的空气中了。
即便定位在目标球表面存在的B点也是相当困难的。
在九球或者美式台球中,由于球上有些图案,运气好的时候,这个点恰好在某个易于定位的图案位置上,这时可以利用这个点来瞄准(后面会介绍这一方法即“倍角法”)。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点的四周仍然是茫茫一片纯色,根本无法记忆。
在斯诺克台球中,所有的球都是纯色的,这个方法更是完全失效。
既然直接定位瞄准点通常不可行,要使瞄准方法实用,关键是为瞄准点确定在准备击球时可见的参照物。
最实用的参照物通常只有两个:目标球的球心与目标球的左右边缘,因此瞄准点的确定也应以这两点为基础。
对于母球、目标球与袋口成一线的直球,只要瞄准目标球的中心点即可。
其它情况下,只要知道瞄准点与这两点的相对位置,在击球时根据这清晰可见的两点,定位瞄准点即不会存在大的问题。
度量瞄准点与这两参考点的相对位置的方法理论上有两种。
一是使用绝对尺度,如瞄准点在目标球中心偏移1厘米处等等,但这一方法有两个问题。
首先绝对尺度显然与球的大小有关,这样同样的方法在九球和斯诺克中就不能通用;其次同样大小的物体在离人眼近的时候显得大,在离人眼远的时候显得小,根据距离远近的不同,无法判断出来一段距离到底是多长。
因此更可行的是采用相对的度量方法,即以球的半径为单位,而计算瞄准点与参考点的距离为球半径的比例,即偏离比例法。
一般来说,人在识别使用比例表述的相对距离时的能力是非常优秀的。
我曾经做过测试,在一张白纸上划下从2厘米到5厘米不等的多条线段,然后评感觉标出离其中一个端点1/5处所在的点,再用尺来验证。
结果发现误差非常小,最大的误差也不会超过2%,即5厘米中偏移了1毫米,而我并没有在这方面经过什么特殊训练。
台球技巧如何准确计算弹跳角度

台球技巧如何准确计算弹跳角度台球作为一项精密的运动,需要运动员在击球时准确计算弹跳角度,以保证球的运行轨迹和击球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台球技巧,帮助台球爱好者掌握准确计算弹跳角度的方法。
一、使用反弹角公式计算台球弹跳角度是指球从被击打下去后,到达另一个物体或边界时的角度。
在没有外力干扰的情况下,球的弹跳角度与入射角度相等。
通过计算入射角度,我们可以准确得到弹跳角度。
方法如下:1. 确定球的运动路径和目标位置。
2. 根据球击打前的位置和目标位置,计算击球的直线入射角度。
3. 借助球和目标位置之间的物体或边界,观察球的弹跳角度。
4. 根据入射角度,得出弹跳角度。
二、利用反射定律反射定律是物理学中关于光线在物体表面折射的规律,同样适用于台球运动中球的弹跳。
反射定律表明入射角度等于反射角度。
因此,通过观察入射角度和反射角度的关系,我们能够准确计算弹跳角度。
具体方法如下:1. 找到球的入射角度和反射角度。
2. 观察球击打前的入射角度和击打后的反射角度。
3. 应用反射定律,利用入射角度等于反射角度的关系,计算出弹跳角度。
三、考虑球的自旋效应球击打时如果带有自旋效应,会对球的弹跳角度产生影响。
通过合理运用球的自旋效应,我们可以调整球的弹跳角度,达到更准确的目标。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自旋技巧:1. 顶球自旋:以击球点为中心向上打出一定高度的顶球,让球在被击打物体或边界上旋转,从而改变弹跳角度。
2. 底球自旋:以击球点为中心向下打出一定高度的底球,使球在被击打物体或边界上产生下旋,从而减小弹跳角度。
3. 侧旋:通过向球施加旋转力,使其在击打物体或边界上产生侧旋效果,从而改变弹跳角度。
四、实践与经验积累准确计算弹跳角度不仅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实践和经验的积累。
台球爱好者应该多加练习,通过观察球的落点、弹跳轨迹等,总结经验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技术。
总结:准确计算弹跳角度是台球技巧中的重要一环。
运用反弹角公式、反射定律和自旋效应,结合实践与经验,台球爱好者能够提高击球的准确性和技巧水平。
台球与数学如何利用几何原理提高击球准确性

台球与数学如何利用几何原理提高击球准确性在台球运动中,击球的准确性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而要提高准确性,数学中的几何原理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介绍如何运用几何原理来提高台球击球的准确性。
一、角度的选择在击球时,选取合适的击球角度是决定击球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几何学中的角度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选择击球角度。
几何学中的垂直线和水平线是决定角度的基本工具。
首先,需要观察球杆和目标球的相对位置,利用几何原理,找出垂直于目标球的直线。
然后,以目标球为圆心,画出合适的圆弧,找出水平线。
击球角度就是两者交汇点与目标球的连线所形成的角度。
而具体选择何种角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不同的击球距离、目标球位置等都会对角度起到影响。
因此,通过几何原理来提供合适的击球角度是至关重要的。
二、碰撞角度的计算在台球运动中,当白球和目标球相撞时,了解碰撞角度的计算能够帮助我们预测和控制球的移动轨迹。
在几何学中,我们可以利用碰撞角度和入射角度之间的关系来计算碰撞后球的运动情况。
当白球撞击目标球时,入射角度等于出射角度。
通过利用几何原理,可以计算出初始碰撞角度和速度,从而帮助我们预测球的运动轨迹。
此外,还可以使用几何原理来计算不同碰撞角度下球杆对白球和目标球施加的力。
通过合适的施力计算,可以使得球的运动更加精准和准确。
三、球的旋转问题球的旋转是台球运动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问题。
不同的旋转方式会对球的运动轨迹产生不同的影响。
利用几何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球的旋转情况。
在几何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球的形状和旋转轨迹,利用旋转的几何原理来计算球的旋转速度和转动方向。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调整球杆的击球方式和力度来达到控制球旋转的目的,从而使球的移动更加准确和可控。
四、距离和击球力度的控制除了角度的选择和球的旋转控制外,了解几何原理还可以帮助我们在击球过程中控制击球力度和距离。
几何学中的直线距离概念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白球和目标球的距离,并据此调整击球力度。
台球教程+台球高级教程-角度计算(范本)

最近对打旋转球也就是俗称的加塞,有了一些心得。
在写作此文之前,也看过不少台球方面的理论文章和视频。
当时本人还处于一加塞基本就进不去球的水平,于是便很少使用这种杆法,而平时所看到的这方面的内容多少有些讲解不清楚和不完整,有时甚至是谬误。
在咨询别人的时候,一个人又有一个人的观点,而且叫法也不大一样(注:个人建议使用左、右塞的叫法比较清楚,因为顺、逆塞在有的情况下无法区分,具体情况将在下文解释),这样,即缺乏理论指导又没有实践经验,自然对加塞这种杆法懵懵懂懂,经常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
就在今年秋天,这种情况发生了改变。
我认识了一位台球水平较高的业余台球爱好者,他基本上杆杆用塞走位,使用频度几乎为10分之8,这也正是他准度不够的原因之一。
可习惯使然,他自己虽然认识到这点,却很难纠正过来。
在与他第三次打球时,不知怎的,我忽然提高了加塞进球的准度。
在这之前,只有主球与目标球距离较近且目标球是袋口球的时候,才敢加塞进球。
但现在中距离,角度不太大的球(注:本文把主球与目标球或目标球与袋口的距离分为5种,短、中短、中、中长、长)也敢加塞了,进球率也能达到50%,短球则几乎为100%。
这样,实践经验有了,再配合平时对理论方面的留意,以及一段时间的深度思考(这一点由其重要!),终于对加塞有了较为完整和清晰的认识。
由于自己体会过对加塞不理解时的迷茫和焦急心态的痛苦,因此成就此文,希望与众多的业内人士进行交流的同时,能够对某些尚在迷惑中的台球爱好者们有所启迪。
(一)众所周知的加塞台球一般有三种加塞球的叫法,一是左、右塞或称左、右偏塞,二是高、低塞或称上、下塞,三是顺、逆塞或称正、反塞。
第一、二种叫法都是根据球手正面面对主球时的击打位置命名,只是一个从上下来划分,一个从左右来划分。
左上塞(即左高塞)、左中塞、左下塞(即左低塞)可以统称为左塞,右塞亦然。
左高塞(即左上塞)、中高塞、右高塞(即右上塞),统称为高塞,低塞亦然。
(图1)图1中主球的击打点是9个,对于我来说一般就打这9个点(注:我用的是司诺克杆),在少数情况下也会打到17个点。
台球比赛中的角度计算技巧如何球的运动轨迹

台球比赛中的角度计算技巧如何球的运动轨迹在台球比赛中,准确计算球的运动轨迹对于球员来说至关重要。
角度计算技巧是掌握台球运动规律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台球比赛中用于计算角度的技巧和方法。
一、基础知识回顾在讨论角度计算技巧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些基础知识。
台球运动符合抛物线运动规律,即球在被击球后,以一定的角度和初速度从被击球点出发,经过一段时间后,落在目标球或者袋口。
二、使用几何原理计算角度1. 基本角度计算方法台球比赛中,我们常常遇到需要计算击球角度的情况。
以撞击一个球为例,我们需要预先计算出撞击球的角度,以确保球能够准确进袋。
这里,我们可以运用几何原理来计算角度。
2. 使用三角函数计算角度三角函数是计算角度的常用工具。
在台球比赛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球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撞击球的角度。
这涉及到球与目标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球的半径以及球的直径等因素。
三、考虑运动物体的角度台球运动中,除了计算撞击球的角度外,还需要考虑运动物体的角度。
例如,在斜边袋角位置进行击球时,我们必须考虑球的轨迹,以正确判断击球时所需的角度。
四、考虑落点与目标点的角度差在台球比赛中,我们往往需要将球准确地击打到目标点上。
然而,由于球的运动速度、摩擦力等因素的存在,落点与目标点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这时,我们需要调整击球的角度,以便将球准确地打在目标点上。
五、利用图形模型计算角度图形模型是一种辅助计算角度的方法。
在台球比赛中,我们可以将球桌上的各个组件抽象成图形,以便更好地计算击球时所需要的角度。
例如,可以将球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和夹角表示为直角三角形,从而运用几何原理计算出正确的角度。
六、结合实际练习提高技巧以上角度计算技巧需要通过实际练习来提高。
通过不断的练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球的运动规律,掌握角度计算技巧。
此外,观看职业台球比赛和学习他们的技巧也是提高自己的好方法。
总结:在台球比赛中,准确计算角度是取胜的关键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言瞄准是台球运动中两项最为基础的基本功之一,几乎在每次击球中都需要用到。
台球运动中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将目标球精确的送入袋口,为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确定瞄准点,即应该将母球向什么方向击出才能将目标球击进袋,其次再是运杆击球,将母球精确的击向瞄准点。
倘若瞄准点估计错误,那么击球再精确,也不可能将目标球击进袋。
因此确定正确的瞄准点实在是台球运动中的重中之重。
提高瞄准能力的方法与台球中的很多其它能力都有所不同,很多其它台球技能如力度的控制等主要依赖多练习来形成感觉。
瞄准当然也需要练习,但也依赖于正确的瞄准方法,这些方法基于物理学与数学原理,是有迹可寻的。
如果不清楚这些原理,而单纯靠多练习形成感觉,则未免事倍功半,并且球感也容易时好时差,状态起伏不定。
反之如果知道原理,再辅以练习就可以获得更快的进步,并且状态的波动也会小一些。
对于专业球手,通过无数次的练习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球感,可能不一定需要在打球时根据这些原理来确定瞄准点,因此很多专业的台球教程上对瞄准的方法都不多谈(我不是专业球手,这里仅仅是猜测而已)。
但对于向我这样普通的业余人士,则希望有一种科学的方法为指导,改变打球瞄准时凭感觉,时灵时不灵的局面。
幸运的是根据最近半年来的体验,一种科学、易于操作且精确的瞄准方法是存在的。
对于球台上有定位星的美式台球或九球,这一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且能够处理任何情况,并且大部分情况下也具有很高的精确度。
接下来本文就来讲解这一瞄准方法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2、台球瞄准的基本原理台球瞄准最基本的数学原理是所谓“半球法”,如图一所示,即正确的瞄准点(A点)在袋口中心点与目标球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目标球中心距离一颗球(也即与目标球表面接触点(B点)距离半颗球)。
不论母球与目标球位置如何,即图中角α是多少度,击球时只要对准A点打,就一定能将目标球送进袋口(当然α角一定要小于90度才行)。
由于这一方法可以先假想有一个虚拟的台球与目标球刚好相切,且两球连线对准袋口,而瞄准点即为这一假想球的球心,因此这一方法也称为“假想球法”。
又由于瞄准点在袋口中心点与目标球心连线的延长线上,像是这条线长出了一截长度为半颗球的尾巴,因此也俗称“找尾巴”。
图一、瞄准原理“ 半球法”之所以有效是基于一系列物理学与数学原理。
首先,根据物理学原理,一个物体受到的压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学过中学物理的人我想一定都深谙此道吧。
由于台球的表面非常光滑,因此我们只需要考虑压力,不用考虑摩擦力(这一点我做过试验,发现摩擦力的影响确实是根本无法察觉)。
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一个物理受到朝某个方向的压力,当然就会产生这一方向的加速度,向这一方向运动(废话,这谁都知道)。
再根据数学,当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为两圆半径之和时,两圆有且仅有一个接触点,且这一接触点正好在两圆心的连线上。
同样还是根据数学,圆周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总是垂直于该点与圆心的连线。
另外我们还知道母球跟目标球的大小是一样的(啊,废话太多了)。
这样,只要将母球对准了A点打过去(严格的说是将母球的中心点对准A点打过去),那么母球运动到A点后就会刚好在B点与目标球相撞,向目标球送进袋。
“半球法”或“假想球法”是瞄准的最基本原理,因此一般的台球教程上都会有说明,但通常也就仅此而已。
3、偏离比例与三角函数3.1 偏离比例:定位瞄准点的方法“半球法”固然是一切瞄准方法的基础,却不怎么具有实际操作性。
无论假想球也好,尾巴也好,都不是一个物理上明确可见的点,也找不到什么有效的参照物来定位这一点。
如果趴在目标球的正上方,也许可以比较准确的看出这个点的位置,但你走回到母球后面准备击球时,这一点又会消逝在无形的空气中了。
即便定位在目标球表面存在的B点也是相当困难的。
在九球或者美式台球中,由于球上有些图案,运气好的时候,这个点恰好在某个易于定位的图案位置上,这时可以利用这个点来瞄准(后面会介绍这一方法即“倍角法”)。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点的四周仍然是茫茫一片纯色,根本无法记忆。
在斯诺克台球中,所有的球都是纯色的,这个方法更是完全失效。
既然直接定位瞄准点通常不可行,要使瞄准方法实用,关键是为瞄准点确定在准备击球时可见的参照物。
最实用的参照物通常只有两个:目标球的球心与目标球的左右边缘,因此瞄准点的确定也应以这两点为基础。
对于母球、目标球与袋口成一线的直球,只要瞄准目标球的中心点即可。
其它情况下,只要知道瞄准点与这两点的相对位置,在击球时根据这清晰可见的两点,定位瞄准点即不会存在大的问题。
度量瞄准点与这两参考点的相对位置的方法理论上有两种。
一是使用绝对尺度,如瞄准点在目标球中心偏移1厘米处等等,但这一方法有两个问题。
首先绝对尺度显然与球的大小有关,这样同样的方法在九球和斯诺克中就不能通用;其次同样大小的物体在离人眼近的时候显得大,在离人眼远的时候显得小,根据距离远近的不同,无法判断出来一段距离到底是多长。
因此更可行的是采用相对的度量方法,即以球的半径为单位,而计算瞄准点与参考点的距离为球半径的比例,即偏离比例法。
一般来说,人在识别使用比例表述的相对距离时的能力是非常优秀的。
我曾经做过测试,在一张白纸上划下从2厘米到5厘米不等的多条线段,然后评感觉标出离其中一个端点1/5处所在的点,再用尺来验证。
结果发现误差非常小,最大的误差也不会超过2%,即5厘米中偏移了1毫米,而我并没有在这方面经过什么特殊训练。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已经能够保证将球击进袋了。
(大家也可以做下这个测试,如果你的成绩确实很差,比如误差通常达到5%,那可能这里讲的所有方面都不适合你,或者你不适应台球这项运动。
)3.2 偏离比例计算的几何学既然已经确定了定位瞄准点的好方法:偏离比例,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来计算出正确的偏离比例。
这里还要用到几何学中的三角函数。
偏移比例的计算原理如图二所示。
图二、偏离比例在准备击球时,我们易于辨识的两个参考点是目标球的球心C与目标球的右边缘D,CD连线与我们的视线刚好是垂直的。
我们要确定是的新的瞄准点A',该点在CD连线上,便于根据C、D两点定位。
为计算出A'的位置,最明显的方法是观察到CAA'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因此就有:CA' / CD = 2×sin(α)即A'点的偏移比例为角α正弦值的两倍。
我们只需要估计出角α的大小,就可以根据上述公式算出A'点的偏移比例。
据《台球技法练习图解(吕佩)》这本书介绍,国外大部分球员使用的都是这一方法,先估计出α角的大小,再根据上述公式来计算出偏移比例。
当然计算时不需要去查三角函数表,只要记住常用几个角度的偏移比例,其它角度的偏移比例也可近似得出,当然这要求我们记住常见角度的正弦值。
由此可以制作出一张角度与偏移比例之间的换算表如下,需熟记心中:角度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60 70 80偏离比例1/6 1/3 1/2 2/3 5/6 1 1+1/7 1.3 1.4 1.55 1+3/4 1.9 1.9930度的正弦是0.5,因此偏移比例刚好是1。
在30度以下,只要记住每5度偏移比例增加1/6即可。
更大的角度要稍微难记一些,但也不过几个数字而已。
4、角度的计算到目前为止,内容与上次写的方法还是完全相同的。
从前面的说明中,我们知道要找到瞄准点,必须要计算出正确的偏离比例,而要计算出正确的偏离比例,就要得到准确的母球行进路线与目标球进袋路线的夹角。
因此现在剩下的问题就是怎么样算出这个夹角的角度。
由于业余选手打球时间短,持续性不能保证。
在实战中要想直接看出图二中的夹角是相当困难的,精确性也不能保证。
比较实际的方法是利用一些辅助手段来计算出角度的值。
4.1 定位星对应的角度值在美式台球或花式九球的球台上,库边四周都有一些定位星。
如图三所示。
底库有3颗定位星,将底库分为等长的四段。
边库有6颗定位星,连同中袋口就将边库划分为等长的八段。
由于边库是底库长度的两倍,因此每相邻两颗定位星之间的长度都是相等的。
根据这些定位星,我们就可以非常容易得计算出任何球与袋口连线的角度。
首先记忆一下各定位星与底袋之间的角度,与其它袋口之间的角度也可以非常自然的得出。
图三、定位度对应的角度如图三,设底袋口中心点为K,底库为KA,边库为KB。
沿着库边从底库到边库共有9个定位星,两个袋口。
我们把袋口也看作是一个定位星,这样就有11个定位星,记为X1, X2,..., X11。
每个定位星与袋口的连线对应两个角度,一是连线与底库的夹角,即角AKXn,另一个是连线与边库的夹角,即角BKXn。
这样每个定位星对应的角度就如下表所示:定位星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X11角AKXn 14 27 37 45 51 56 60 63 69 76 83角BKXn 76 63 53 45 39 34 30 27 21 14 7根据相邻两个定位星的角度值可以估算得到角度值。
4.2 角度算术记住了球与袋口连接对应的角度,那么任何情况下,我们要关注的母球先进路线与目标球与袋口连接之间的夹角也不难计算出来。
具体的情况有很多种,但只要大家具备了粗浅的初中几何学知识,计算应都不在话下。
下面举几例说明。
图四、角度计算例1如图四所示的球势(图中黑色球表示目标球,白色球表示母球),计划将目标球送入上左底袋,是一个俗称的所谓反角球。
我们的目标是要计算出α的角度,为此,可以把α分为两部分,β和γ。
β很容易,做一条上左底袋口与目标球的连线,根据上一节的角度对应表,可以很方便的估算出β大约为18度左右。
为了估计γ,我们做一条母球行进路线的平行线,且经过下左底袋。
这样γ就与γ'相同,而γ'根据上一节的角度对应表可以方便的估算出为25度左右。
因此最终计算出α为43度。
图五、角度计算例2再举一个例子,如图五所示。
这次准备将目标球送入上中袋。
同样我们的目标是计算α的角度。
首先不难看出α = β - γ。
γ很好计算,所图所示根据上一节的对应表可以算出为21度左右。
为了计算β,我们做一条母球行进路线的平行线,这样β就等于β'。
β'根据上一节的对应表可以算出为50度左右。
这样就可以算出α为29度。
5、小结自此为止,台球瞄准的方法已经全部说明完毕。
上述说明由于包含了一些数学原理的解释,看上去似乎比较复杂,实际上,只要掌握以下的一招三式,那么台球瞄准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
1、记忆4.2节中各定位星与角度的对应表及3.2节中各角度与偏离比例之间的对应表;2、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初中几何学知识计算出母球行进路线与目标球与袋口连线的夹角;3、根据夹角计算出偏离比例,找出瞄准点。
版权声明:此文档搜集自网络,仅供学习讨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