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课内文言文复习ppt
合集下载
文言文知识梳理(必修四)PPT

(状语后置句)
译文: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
(10)子卿尚复谁为乎 (宾语前置句)
译文:还打算为谁守节呢?
(11)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判断句)
译文:汉皇帝是我的长辈啊。
(12)见犯乃死,重负国 (被动句)
译文: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制作:江西省泰和二中曾礼群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制作:江西省泰和二中曾礼群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3、形容词活用
(1)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壮)
(2)空以身膏草野 (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肥沃)
(3)完璧归赵
(完,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完整)
(4)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奇)
(5)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怪,形容词作动词,责怪)
古义:相抵新押课标
(13)我丈人行也
今义:岳父
古义:老人,长辈
(14)厚赂单于 今义:指贿赂
古义:赠送礼物
制作:江西省泰和二中曾礼群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5)置币遗单于 今义:货币
(16)卧起操持 今义:料理,筹办
(17)皆为陛下所成就 今义:业绩
(18)兄弟亲近 今义:动词,靠近
(19)且陛下春秋高 今义:指季节或春秋战国时期
以货物与常
(介词,把)
宋人执而问其以
(原因)
(14)虽
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即使)
田虽薄恶,收可亩十担
(虽然)
虽有明君能决之又能塞之 (只有)
制作:江西省泰和二中曾礼群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必修四文言文复习最新版.ppt

.精品课件.
31
特殊句式
【判断句】
•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 人,尊贤而重士
• 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 迁徙之徒也
• 3、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 之业也
• 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精品课件.
32
【倒装句】
1、定语后置:
• 铸以为金人十二 2、宾语前置:
• 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 天赋)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
更,再;“暴”通“.精品曝课件”. ,日晒)
13
古今异义
(2)古今异义
• 参 古义:验,检查。
•
今义:参加,参考。
•
• 假 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精品课件.
14
• 金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今义:金子。
• 11.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形容词作名词, 坚固的地方)
.精品课件.
28
古今异义
• 务耕织(从事)
•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两手相合, 比喻轻而易举)
•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继承)
• 西举巴蜀(攻取)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 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 相与为一(一体)
.精品课件.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
.精品课件.
6
古今异义
1.河内凶。河:(古义:黄河。今义:天然或人工的 大水道)
2.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
3.或百步而后止。或:(古义:有的人。今义:或许、 也许)
高中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文言知识复习ppt课件

• 词类活用
• 1、毕礼而归之 • 2、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风险8——2分题
• 找出通假字
• 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2、一时收禽
生死题
• 前两轮总得分前两名小组可以进入“生死 题”,在前两轮没有参加作答的组员中挑选 一名同学参加第三轮“生死题”,本轮分红 蓝两组题,每组三道题,请慎选两道作答, 答对加相应分,反之,扣分。
风险5——3分题
• 词类活用
1、时天下承平日久 2、左右欲刃相如 3、秦王恐其破璧
风险6——3分题
• 下列文字属于张衡“淡泊名利”的一组是 ( ) • ⑴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 ⑵常从容淡静 ⑶举孝廉不行 • ⑷连辟公府不就 ⑸拟班固《两都》作《二 京赋》 A 、⑴⑵⑶ B、⑷曰:事见相职必辱之
谢谢观看!
5组题
• 1、《雨霖铃》中描写月色的著名词句是: • 杨柳岸,晓风残月。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手 叠词 法) 3、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 遂通五经,贯六艺。(翻译)
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 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 五经,贯通六艺 4、大臣辞职,请求赐还身体: 乞骸骨
红二
• 一词多义(5分):
⑴负 (依仗,凭借) ①秦贪,负其强 (辜负,对不起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违背)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 (使...承担 (背着) 偿城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蓝二
• 指出古今异义并翻译(5分)
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⑴请以咸阳为赵王寿 去,离开;亲戚,近 亲及姻亲 • ⑵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指示,指给...看 前进,上前进献 • ⑶请指示王 宣言,扬言,到处说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四文言文复习49页PPT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四文言文 复习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பைடு நூலகம்,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பைடு நூலகம்,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检查复习ppt

心的朋友 贫贱之交:贫困时结交的朋友 布衣之交:普通百姓结交的朋友 竹马之交:幼年之交 忘年之交:不计年岁,以德为主的交往 君子之交:看上去平淡,实际上很重道义的朋友 肺腑知交: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 金兰之交:兄弟般的朋友 莫逆之交:情投意合的朋友
1、选出加点字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B 例句:“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 ) A.春风不度玉门关 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三智三勇话蔺相如
相如决策————一见其智(对话描写)
复取玉璧————二见其智
以诈对诈————三见其智 愿意入秦————一见其勇 怒斥秦王————二见其勇 迫秦斋戒————三见其勇(行动描写,语
言描写)
总结廉颇与蔺相如主要性格特点 本文通过对比体现人物性格: 完璧归赵 缪贤 -蔺 有智谋 渑池之会 秦王、群臣-蔺 大智大勇 将相交欢 廉 -蔺
设疑:你认为蔺相如能够“完璧
归赵”的原因是什么?
1、相如之智 先礼后兵,使秦理亏;察言观色,巧 用小计;善分清形势,度人心理;既 据理力争,又留有余地。 2、相如之勇——决心以死报国 3、客观形势——秦无力击赵
“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白起、 王翦、李牧
语言: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 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 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 了台!”
D
4.下列加线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 一项( B ) A.舍相如广成传 B.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C.左右欲刃相如 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5.加点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②璧有瑕,请指示王 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④决负约不偿城 ⑤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⑥明年复攻赵 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⑧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1、选出加点字的意思和例句相同的一项 B 例句:“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 ) A.春风不度玉门关 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三智三勇话蔺相如
相如决策————一见其智(对话描写)
复取玉璧————二见其智
以诈对诈————三见其智 愿意入秦————一见其勇 怒斥秦王————二见其勇 迫秦斋戒————三见其勇(行动描写,语
言描写)
总结廉颇与蔺相如主要性格特点 本文通过对比体现人物性格: 完璧归赵 缪贤 -蔺 有智谋 渑池之会 秦王、群臣-蔺 大智大勇 将相交欢 廉 -蔺
设疑:你认为蔺相如能够“完璧
归赵”的原因是什么?
1、相如之智 先礼后兵,使秦理亏;察言观色,巧 用小计;善分清形势,度人心理;既 据理力争,又留有余地。 2、相如之勇——决心以死报国 3、客观形势——秦无力击赵
“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白起、 王翦、李牧
语言: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 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 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 了台!”
D
4.下列加线字词类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 一项( B ) A.舍相如广成传 B.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C.左右欲刃相如 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5.加点词都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②璧有瑕,请指示王 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④决负约不偿城 ⑤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⑥明年复攻赵 ⑦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⑧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复习课件

《张衡传》 张衡传》 (18)游于三辅:游学 18)游于三辅: . (19)遂通五经: 19)遂通五经: 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书》《礼》《易》《春秋》 春秋 (20)公车特征拜郎中:汉代官署名 20)公车特征拜郎中: . . (21)再迁为太史令: 21)再迁为太史令: 升官 22)又多豪右: (22)又多豪右:豪族大户
.
. 15)且庸人尚羞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为羞 (15)且庸人尚羞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羞。 为羞。 . (1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为先, ……为后。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为先 为后
二、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
.
.
.
4. 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1)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名词作状语,向西。 名词作状语,向西。 . (2)间至赵矣: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间至赵矣: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 卒廷见相如: (3)卒廷见相如: 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
通: 现” 表现 , “ 通: 叛” 背叛 , “ , 通: 毡” 毛织的毡毯 “ , 通: 弆” “ , 通: 无” “ , 通: 沾” “ 通: 襟” , “ 通: 诀” , “ 收藏 没有 沾湿 衣襟 辞别 已经
.
.
.
. (11)因泣下霑衿 因泣下霑衿, (11)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 . .
.
(9)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名词作动词, 名词作动词,穿,怀里藏着。 怀里藏着。 10)赵王鼓瑟: (10)赵王鼓瑟: 名词作动词, 名词作动词,弹。
【高中语文】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检查复习ppt精品课件

设疑:你认为蔺相如能够“完璧
归赵”的原因是什么?
1、相如之智 先礼后兵,使秦理亏;察言观色,巧 用小计;善分清形势,度人心理;既 据理力争,又留有余地。 2、相如之勇——决心以死报国 3、客观形势——秦无力击赵
“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白起、 王翦、李牧
语言: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 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 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 了台!”
检查复习
古今异义
⑴拜为上卿
拜,授予官职
⑵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 患,忧虑,担心 ⑶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⑷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 ⑸请指示王 指示,指给...看 ⑹于是相如前进缶 前进,上前进献 ⑺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宣言,扬言,到处说 ⑻布衣之交
B
)
7、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及含义 A.臣愿奉璧往使 通 ,解释: B.拜送书于庭 通 ,解释: C.召有司案图 通 ,解释: 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通 ,解释: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文言知识复习ppt课件

1
2
3
7
8
4
5
6
风险1——3分题
• 说出《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三个 典故和相应的诗句
全对加3分,说对1个扣两分,说对2个扣1 分;
风险2——2分题
• 1、慢词之祖,婉约之宗的词人是: •Hale Waihona Puke 2、“不辱使命十九年来忠勇守节”描
写的事哪位人物?
•负
风险3——3分题
秦贪,负其强 肉袒负荆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 曲
A京、赋⑴》⑵⑶ B、⑷⑸⑺
风险7——2分题
• 词类活用
• 1、毕礼而归之 • 2、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风险8——2分题
• 找出通假字
• 1、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2、一时收禽
生死题
• 前两轮总得分前两名小组可以进入“生死 题”,在前两轮没有参加作答的组员中挑选 一名同学参加第三轮“生死题”,本轮分红 蓝两组题,每组三道题,请慎选两道作答, 答对加相应分,反之,扣分。
1组题
• 1、《雨霖铃》中表现主题的句子是 ______多_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手法) 借代
3、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 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翻译)
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一下子 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
• ⑵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亲指者及示姻,亲指给...看
• ⑶请指示王
前进,上前进献
• ⑷于是相如前进缶
宣言,扬言,到处说
• ⑸宣言曰:事见相职必辱之
谢谢观看!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手法) 借代 3、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张(衡翻不译趋)附当时的权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多年没 有4、改指变官。员到职工作:视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省略句(一般省略主、谓、宾和介词)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ຫໍສະໝຸດ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省略宾语:之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阡陌之中 省略介词:于
5.介词结构后置(主要是“以”和“于”两种情况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谪戍之众非亢九国之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虽董之以严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一)词类活用之用作动词
规律总结:
•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等实词才 有活用的情况。
• 根据语境确定其词性。 • 不及物动词如果带了宾语,那么就
会活用作使动、意动或为动。
(二)典型虚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递进,而且
吾尝终日而思矣
连词,表修饰
动词的 使动用 法
追亡逐北。 逃亡的人 动词作名词
(一)词类活用之形容词的活用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变小、变弱 形容词作动词
会盟而谋弱秦 使…削弱
以弱天下之民 使…削弱
以愚黔首 使…愚昧
积善成德
善良的品行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明的人 形容词作名词
小学而大遗 小(大)的方面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1.判断句 是社稷之臣也。
掌握标志词
非我也,岁也。
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2.宾语前置句
何以伐为?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被动句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意念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不拘于时
序八州而朝同列 控制,统治
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用破瓮做,用草绳系 吾师道也
不耻相师 学习
名词 作动 词
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名词的意动用法
(一)词类活用之动词的活用
既来之,则安之 使…到来 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退却 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朝拜 外连衡而斗诸侯 使…争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使…灭亡
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 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小学而大,吾未见其明也。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 足羞,官盛则近谀。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不贤于 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 已。
二 、知识点归纳整合
通过语境来掌握字词的用法。
(一)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 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 天下云集响应
一、名词作状 语,像…一样
• 赢粮而景从
• 内立法度, • 外连衡而斗诸侯
二、方位名词作状语, 向…,在…,从…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三、时间名词作状语,每日。
(一)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1、_________,_________?惑而不从 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或师焉,或不焉, 小学而大,吾未见其明也。
4、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_____, ______。 5、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默写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 寒于水。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 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 异也,善假于物也。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成江海. 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考纲要求: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 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省略句
固定句式
何以伐为 无乃尔是过与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必修四课内文言文复习
一、检查课文熟悉程度
• 默写
1、青,______,_____;冰,水为之,而寒于 水。 2、故木受绳则直,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乎己,_______。 3、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吾尝跂而望矣, _______。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 _______。 5、_______,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______. 6、_______,朽木不折;锲而不舍,_____。
规律总结: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作 状语修饰谓语动词的,古代汉语中 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确实相当普遍 的现象,可以表比喻或者动作的方 位、时间、方式、态度、处所等。
(一)词类活用之名词作动词
无乃尔是过与 责备
填然鼓之
击鼓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穿上
树之以桑
种植
然而不王者 称王
谨庠序之教 谨慎从事
假舟辑者,非能水也 游水
6.定语后置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7.主谓倒装句 甚善也,子之治东阿
多用于感叹句、疑 问句中加强语气, 一般为强调谓语
(四)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虽有槁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生非异也
“直”通“只”,不过 “无”通“毋”,不要 “颁”通“斑”,斑白 “涂”通“途”,道路 “輮”通“煣”,用火烤 “有”通“又”,“暴” 通“曝” “知”通“智”,智慧 “生”通“性”,天赋,
介词,在
师不必贤于弟子 介词,比
不拘于时
介词,被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代词,他
其 夫庸知其年之后生于吾乎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代词,他们的 代词,他们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副词,大概,推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副词,难道,反问
(三)特殊句式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连词,表并列
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连词,表转折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连词,表转折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焉。连词,表承接, 于是,就
填然鼓之
王道之始
之 未之有也
申之以孝悌之义
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助词,的 代词,这样的事情 代词,老百姓
而耻学于师
介词,向
于 其皆出于此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