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励志小故事
体育运动员励志故事

体育运动员励志故事体育运动员励志故事(一)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C罗)来自葡萄牙的大西洋美丽海岛马德拉岛。
和与他名字差不多的两位巴西球星罗纳尔多和罗纳尔迪尼奥一样,C罗的家境并不富裕,他的父亲迪尼斯阿贝罗是个花匠,同时在一家小型俱乐部里管理设配,家里还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
他的父亲因为崇拜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而给他起名罗纳尔多,不过他对政治并不感兴趣,崇拜里根的原因是当年看过一些里根出演的电影。
C罗的父亲对足球的喜爱影响了年幼的C罗,当年在自家后院一直踢的那个足球是他形影不离的朋友,“说真的,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爱它,但我就是这样。
”C罗这样说。
可是并不富裕的丰沙尔并没有多少合适的场地踢球,“我非常容易就会开心——在圣诞节,在我的生日,我最想得到的礼物都是足球。
在那些日子,虽然我们家没有钱,但如果我能得到一个球,我就很高兴。
我总想得到手工缝制的足球,因为它们能踢很久。
我有自己的球场,是水泥地的,那就是大街。
我总是在踢球,有时候还逃学去踢球。
”他开始变着花样的过人,而且学会了永不服输,“街上踢球的孩子都比我更大,我只能晃过他们才能继续前进,当然他们经常把我推倒或是铲翻,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挑衅,你不能服软,必须站起来,然后用足球击败他。
”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在世界上任何一块球场,C罗依然做着同样的事情,一次次被对手铲倒,一次次爬起来继续突破。
体育运动员励志故事(二)张呈栋20XX年的最后一天,在西甲第17轮巴列卡诺坐镇主场迎战马德里竞技的比赛中,张呈栋在第81分钟替补登场,成为了首位在西甲比赛中登场亮相的中国球员。
虽然这场值得铭记的比赛巴列卡诺最终以0-2告负,但在20XX年1月7日西班牙国王杯1/8决赛首回合中,张呈栋表现抢眼,不仅帮助球队取得关键进球,还硬抗死守托雷斯、多次精彩解围,可谓是复仇马竞。
张呈栋虽然无缘国王杯第二回合比赛大名单,但他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为自己、为中国取得了许多进步,张呈栋已经成为中国留洋球员新的旗帜。
奥运会运动员励志故事

奥运会运动员励志故事奥运会运动员励志故事1:在伦敦奥运会男子400米预赛中,有一名选手格外引人注目。
他没有双脚,有的却是一对金属假肢。
他就是被誉为“刀锋战士”的南非选手奥斯卡皮斯托瑞斯。
皮斯托瑞斯1986年11月出生于约翰内斯堡,由于双腿先天缺少腓骨,他在11个月大时接受了截肢手术。
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日后对运动的热爱。
上学期间,皮斯托瑞斯曾打橄榄球、水球和网球。
因为父亲曾是摔跤运动员,他甚至还参加过摔跤比赛。
2003年6月,皮斯托瑞斯在橄榄球比赛中受重伤,运动生涯不得不改向。
2004年1月,他开始练习短跑,不久就成绩斐然,第一次参加200米比赛就跑出了24.1秒的成绩,第一次100米比赛的成绩是11.78秒,此后还创造了残疾人100米跑世界纪录。
小时候,皮斯托瑞斯经常跟哥哥卡尔一起参加运动。
每天早上,母亲希拉会告诉他们:卡尔,穿上你的鞋子;奥斯卡,戴上你的假肢。
因此,在皮斯托瑞斯看来,假肢就是他“与众不同的鞋子”而已。
但国际田联并不这么认为,20XX 年1月,国际田联认定假肢会让他比健全人更有优势,因此不许他参加健全人的体育比赛。
皮斯托瑞斯随后上诉,国际田联的决定虽在当年5月被推翻,但皮斯托瑞斯还是因为没有及时获得参赛资格而错过了北京奥运会。
年皮斯托瑞斯参加了田径世锦赛,国际田联要求他在接力比赛中必须跑第一棒,因为怕他的假肢伤害到其他运动员。
在伦敦奥运会前,国际田联终于表示他可以和其他运动员一样跑任意一棒。
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皮斯托瑞斯在8月5日的男子400米预赛中跑出了45秒44,成功晋级半决赛,完成了自己在赛前制定的目标。
“这真是最令人惊叹的经历!”皮斯托瑞斯在预赛后说,“我不知道是应该笑还是应该哭。
”的确,虽然只是在奥运会的预赛中亮相,但是皮斯托瑞斯的经历却非其他人能够想象。
“奥斯卡跑进了奥运会历史,”南非《星期日时报》和南非通讯社在报道皮斯托瑞斯时说,他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位双腿截肢运动员,他在伦敦创造了历史。
小学生的体育教育故事四篇

小学生的体育教育故事四篇一、故事一:篮球明星梦故事梗概:小明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对篮球有着浓厚的兴趣。
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去学校的篮球场练习投篮和运球。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小明的篮球技术逐渐提高,他开始梦想成为一名篮球明星。
故事细节:1. 小明第一次接触篮球是在一年级的时候,他看到学校的篮球队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小明每天放学后都会去篮球场练习,他模仿NBA球星的动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3. 小明参加了学校的篮球培训班,通过专业教练的指导,他的技术更加精湛。
4. 在一次学校举办的篮球比赛中,小明带领班级获得了第一名,他因此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5. 小明决定将来要成为一名篮球明星,他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和训练,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二、故事二:跑步小能手故事梗概:小红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她非常喜欢跑步。
每次学校的运动会,她都会报名参加跑步项目。
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训练,小红成为了一名跑步小能手。
故事细节:1. 小红在一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她报名参加了跑步项目,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 小红发现自己对跑步有着天赋的热爱,她开始每天放学后去操场跑步,不断提高自己的速度和耐力。
3. 老师发现了小红的潜力,建议她参加学校的田径队,小红欣然接受,并开始接受专业的训练。
4. 在田径队的训练中,小红通过教练的指导,掌握了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技巧,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5. 在二年级的校运会上,小红包揽了女子组所有跑步项目的冠军,她成为了学校的跑步小能手。
三、故事三:足球小将故事梗概:小华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对足球充满了热情。
他经常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通过不断的努力和训练,他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足球小将。
故事细节:1. 小华在一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足球活动,他第一次接触足球,就爱上了这项运动。
2. 每天放学后,小华都会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他通过观察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
励志人物及其事迹(体育类)

励志人物及其事迹(体育类)1. 姚明背景:中国著名篮球运动员,NBA休斯顿火箭队前主力中锋,现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
事迹:姚明在篮球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他并非一开始就专注于篮球。
据透露,他小时候还练过水球,担任过守门员。
然而,那段经历很短暂,姚明最终还是选择了篮球,并凭借其身高优势和不懈努力,成为了中国篮球的标志性人物。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天赋与努力并重,才能在某一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2. 刘翔背景:中国男子田径队110米栏运动员,中国体育田径史上、也是亚洲田径史上第一个集奥运会冠军、室内室外世锦赛冠军、国际田联大奖赛总决赛冠军、世界纪录保持者多项荣誉于一身的运动员。
事迹:刘翔最初在跳高领域训练,但由于身高不够出众,教练认为他在跳高方面的发展前景有限。
于是,他转而练习跨栏,并凭借出色的速度和技巧,迅速在跨栏领域崭露头角。
刘翔的故事激励了无数人,证明了在遇到困难时,勇于尝试和改变方向的重要性。
3. 伊辛芭耶娃背景:俄罗斯撑杆跳高运动员,多次打破世界纪录的撑杆跳高名将,被誉为“撑杆跳高女皇”。
事迹:伊辛芭耶娃小时候练的是体操,并梦想成为体操世界冠军。
然而,随着身高的增长,她在体操领域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于是,她转行练习撑杆跳高,并凭借出色的身体素质和不懈的努力,迅速成为该领域的佼佼者。
伊辛芭耶娃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改变方向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4. 勒布朗·詹姆士背景: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NBA克利夫兰骑士队和洛杉矶湖人队的前锋,被誉为“天之骄子”。
事迹:勒布朗·詹姆士从小就对篮球和橄榄球充满热情。
在学校里,他最初是美式橄榄球队的一员,并表现出色。
然而,由于一次受伤,他不得不面临选择:要么换位置,要么放弃橄榄球。
最终,他选择了篮球,并凭借出色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成为了NBA的超级巨星。
詹姆士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坚持自己的梦想和选择同样重要。
5. 王家超背景: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在铁人三项、游泳等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
奥运会的10个励志故事分享_奥运会上的励志故事

奥运会的10个励志故事分享_奥运会上的励志故事不要由于一点瑕疵而放弃一段坚持,没有一份工作是轻松的,没有人是完善的。
急躁点,顽强点;总有一天,你承受过的痛苦会有助于你。
生活从来不会刻意亏欠谁,它给了你一块阴影,会在不远的地方撒下阳光。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奥运会的10个励志故事共享,盼望大家能够喜爱!奥运会励志故事(一)标枪王国”的神话——雅尔维宁,一位来自标枪王国——芬兰的标签选手,从小立志要成为奥运会标枪冠军。
不过,他在少年时的成果不抱负。
在全国中同学运动会上得了个倒数第一名,彼二人讥笑,并认为他自不量力。
但是他不在乎,从失败中奋起,不断进行高强度训练。
最终在1932年第10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以72.71米的肯定优势独占鳌头,不仅折桂,而且把原来的奥运会纪录提高了6米之多。
奥运会励志故事(二)为祖国而战——“我的祖国从7000英里的远方把我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头竞赛的,而是让我结束竞赛的。
”坦桑尼亚选手约翰•阿赫瓦里在带伤跑完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马拉松竞赛时如是说。
约翰•阿赫瓦里在竞赛过程中严峻摔伤,但他要坚持完成竞赛。
它远远落在别人后面,跑进体育时,只剩寥寥数位观众。
余下的观众为他齐声欢呼,把他们全部的支持都给了这位绷带已浸满鲜血的运动员!奥运会励志故事(三)中国第一个奥运会冠军——许海峰,以为让中国人值得傲慢的选手!他曾下乡当过知青,他曾做过供销社的营业员,他曾幻想成为军人却一次次失败,他曾由于年龄大而被拒绝参与省射击队。
但他用自己的实力在省运动会上夺得了射击冠军,并把省纪录提高了26环。
他又以自己永不言败的精神为国家赢得了第一枚奥运金牌。
正如他所说:“我生在农村,除非没有给我机会,给我机会我肯定胜利!”奥运会励志故事(四)那是2022年11月广东的九运会,刘翔的奶奶由于胰腺癌在那个时候已经快不行了,但老人家由于一桩心事未了,她要等着孙子刘翔拿全运会金牌。
在决赛的那天,刘翔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他始终在祈祷,能够以一块金牌献给奶奶。
以体育为主题的十大励志小故事

以体育为主题的十大励志小故事,并不是让弱者取代另一个人成为强者,而是让一个弱者能与强者比肩,拥有实力相当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今天,YJBYS小编特意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以体育为主题的十大励志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1、帕耶从导购员到欧洲杯红星已经29岁的帕耶可谓大器晚成。
他在勒阿弗尔梯队练了4年被辞退,俱乐部告诉当时只有15岁的帕耶,以他的水平,不可能踢上法乙。
大受打击的帕耶被南特收留,当年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边踢球边到商场做服装导购。
通过给大妈导购,帕耶的球迷数飞涨,很快就成为在法甲联赛上演处子秀最年轻的球员,只有16岁。
上赛季,效力西汉姆的他已经是英超仅次于厄齐尔的助攻手。
本届欧洲杯,帕耶成为了法国队的当红球星。
2、冰岛从鱼腩球队到欧洲杯8强仅有30多万人口的冰岛能闯入欧洲杯八强,堪称欧洲杯上最动人的。
要知道,冰岛全年有7个月都处于冰封状态,非常不适合踢球,因此冰岛足球曾是欧洲著名的“鱼腩”球队,世界排名曾比中国队还低不少。
本届欧洲杯,他们的主帅是牙医。
不过,这一切并不能阻止冰岛人对足球的热爱,最终,冰岛队历史性的杀入8强。
3、葡萄牙夺冠打脸众名宿本届欧洲杯,葡萄牙的小组赛表现十分糟糕,他们仅以小组第三出线,但最终拿到了欧洲杯冠军。
一路走来,没多少人能够看到葡萄牙夺冠,就连名宿菲戈也欧洲杯前承认了这一点。
但最终,葡萄牙在法国的主场夺冠。
4、北爱尔兰前锋4年前还是邮差四年前的欧洲杯,一个邮递员通过电视观看着大牌球星们的表现,而四年后的今天,他踢了欧洲杯!北爱尔兰队前锋康诺尔-华盛顿,就是这样一位欧洲杯“励志哥”。
四年前,20岁的华盛顿还是个邮递员,业余时间踢球。
今年1月份,他以250万英镑加盟女王公园,最终,北爱主帅马丁-奥尼尔得以将他召入队内。
5、意大利屌丝打爆豪华比利时意大利欧洲杯首战,他们2-0击败群星云集的比利时。
贾凯里尼成为了比赛的主导者,他率先帮助球队打破了僵局,而且还策划了第2粒入球。
《米兰体育报》称:“最不起眼的贾凯里尼成为了全场最闪耀的人。
坚持梦想的励志故事6个

坚持梦想的励志故事6个当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是一种励志的行为。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6个励志故事,这些故事将展示那些不屈不挠、坚持梦想的人们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故事一:刘翔的专注与奋斗刘翔是中国著名的田径运动员,曾经是男子110米栏的世界纪录保持者。
然而,在他追逐自己的梦想的过程中,他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他多次因伤放弃比赛,并经历了一段痛苦的康复过程。
然而,刘翔并没有放弃他的梦想,他继续专注于训练和恢复,并最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获得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枚金牌。
尽管他在之后的比赛中再次受伤,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并成为了中国体育的代表。
故事二:贝多芬的音乐才华贝多芬是古典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激励了许多人。
然而,他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贝多芬在年轻时就发现了自己的音乐才华,并渴望在音乐领域取得成功。
然而,他在30岁时听力开始下降,并最终变得聋的。
这对于一个依靠听觉创作的音乐家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贝多芬没有放弃他的梦想。
尽管他无法听到自己的音乐,但他仍然创作了一系列美妙的作品,并留下了经典的音乐遗产。
他的故事激励着许多人,告诉他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
故事三:海伦·凯勒的勇气与毅力海伦·凯勒是美国的盲聋女作家和演说家,她以她对生活充满希望和坚持追求教育的精神而闻名。
在海伦·凯勒两岁的时候,她因一场疾病而丧失了听力和视力。
然而,她的老师安妮·沙利文帮助她学习了手语和盲文,为她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海伦·凯勒面对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但她坚信只要付出努力就能克服一切。
她毕业于哈佛大学,成为了一位成功的作家和演说家,她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无论处境有多么艰难,我们都可以通过坚持不懈来追求梦想。
故事四:贾跃亭的创业精神贾跃亭是中国知名的企业家,他创办了乐视网,曾经是中国科技界最成功的创业者之一。
然而,贾跃亭的创业之路并不平坦。
体育给人生带来积极引导的例子

体育给人生带来积极引导的例子NO1:郭晶晶寂若无人,4000多人的跳水馆静极了,连观众都出现了一种少有的平静,因为前四轮动作比下来,跳板上的郭晶晶已经成了“无敌”的代名词,郭晶晶最后一轮走上跳板时很平静,毕竟,她已历经了17年的水拍浪打。
国歌响起,郭晶晶再次登上奥运冠军领奖台,第四次,这是她熟悉的舞台。
这一刻,所有围绕着她的喧嚣都停止了,也只有在这样的时刻,郭晶晶回归到了她作为一个运动员的本质。
只有这样的舞台,是她迷恋的舞台,也是真正属于她的舞台,因为她是“跳水皇后”郭晶晶。
NO2:刘翔15岁时,他现在的恩师孙海平慧眼识英才,把他带进了跨栏的世界。
在孙海平的栽培下,刘翔进步神速,此后的5年间,刘翔从全国冠军到亚运会冠军,并最终跻身世界顶尖高手的行列,刘翔也以飞翔的姿态一步步登上高峰。
他将永远都是我们的骄傲,他更将永远都是田径赛场上的骄傲!他用自己坚强的毅力,成功的谱写了一曲“刘翔决不放弃”的励志故事!NO3:伏明霞伏明霞,这个中国的小明星,像天边一道绚丽彩霞,11岁就照亮了天际,成为亿万人瞩目的世界冠军;14岁成为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跳水金牌得主,4年后又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两枚跳水金牌,成为当今跳水界乃至整个体育界的走红人物。
NO4:杨威杨威,退役中国体操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团体、个人全能冠军。
“他不再是千年老二,而是千年老大。
千年后的今天,回忆起来,体操全能还是杨威老大。
”——杨威夺冠后,留守北京的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主任高健特意发来这样一封短信,为他“正名”。
这是一个关于体操冠军杨威的励志故事。
NO5:刘璇冠军只有一个,也许这个冠军不是最有实力的那一个,也不是最能跑的那一个,而往往是普通至极且坚持到底的那个人。
这个人你可能并不认识,但是他的成功却是你的一面镜子。
与很多从小就显露出体育天赋的运动员不同,体操冠军刘璇是一个大器晚成者。
小时候,她并不是教练眼中最优秀的学生,但却有一股同龄孩子所没有的韧劲儿,从5岁开始练体操,一直到21岁,经过漫长的16年时间,终于拿到三枚奥运会奖牌,成为中国女子体操第一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励志小故事【篇一:体育励志小故事】每一个运动员在成长路上都会遇到过很多很值得一提的,那么名人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体育名人励志小故事篇1:孙杨孙杨,邦德杰出学员,邦德教育公益形象大使,2012伦敦奥运双冠王他与邦德教育,同样有着梦想,坚持,感恩,他们携手一起,为传递正能量而来!父母眼中的孙杨:聪明,懂事,和父母无话不谈,性格单纯,逐渐成熟父亲孙全洪用两个词描述了儿子孙杨:聪明、懂事。
在父亲眼里,儿子孙杨一直都比较聪明,在体育专业之前,他在学校的成绩一直不错。
有一次孙杨在武汉比赛,孙全洪提起:他很小的时候,有一次我出了一个歇后语:大热天盖被子,让他猜一个地方名。
结果他马上说捂汗(武汉) 。
这孩子还是比较聪明的,这几天还跟我提起了这件事,呵呵。
我也见过身边很多例子,男孩子到了15、16岁,就到了一个叛逆期。
一般这个时候不愿意和父母交流。
在这点上我们孙杨感觉很好,他非常愿意和我们沟通。
他和我们的关系一直很亲密,什么事情都愿意和我们讲。
进入公众视野以来,孙杨给人的印象是哭了好几次,孙全洪说: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次,一次是2008年绍兴全国冠军赛,当时他觉得练得不错,能和张琳拼拼了,但是没想到张琳发挥得太好,他和张琳差距拉得很大,他挂着银牌哭得一塌糊涂。
另一次是去年的亚运会,400米他是奔着朴泰桓去的,但是没想到差了一点点,后来1500米夺冠他喜极而泣。
他是个单纯的孩子,哭可能是他的一种情感上的宣泄,这点我能理解。
最近两年孙全洪感觉到儿子越来越成熟了:有一次张院长(张亚东)跟我说,你儿子最大的优点,就是。
自2009年罗马世锦赛后,教练布置任务,他不光想着完成任务,还想着要超额完成。
我也相信他会逐渐成熟起来。
有一次我邀请同事去看我儿子训练,众所周知,他的训练要游2万米,结果同事看一会就不敢看了,想想我也心疼。
孙全洪说: 2003年儿子被选拔到游泳队的时候,我们也没有要求孙杨一定要得什么奖,只是告诉儿子做什么事,都一定要做到最好,却没想到儿子会有今天这样的成绩,我们也很欣慰!体育名人励志小故事篇2:郭晶晶寂若无人,4000多人的跳水馆静极了,连观众都出现了一种少有的平静,因为前四轮动作比下来,跳板上的郭晶晶已经成了无敌的代名词,郭晶晶最后一轮走上跳板时很平静,毕竟,她已经历了17年的水拍浪打。
错练跳水17年前的她只有6岁,还在幼儿园。
当时体校教练来挑小队员,一眼就看上了她,她以为是去学游泳,便乐呵呵地跟教练去了。
到跳水池前一站她就有点后悔,怎么都不肯往下跳,被教练逼着跳了一次吧,嘿,就选上了。
11岁时,郭晶晶一次随队赶赴南京集训,被当时的国家队教练于芬看上了。
于芬问她:想到国家队来么? 她天真地回答:想! 一条辉煌的冠军之路便逐渐在她面前铺开。
1994年全国跳水锦标赛,郭晶晶独揽女子十米台和三米板的两枚金牌后,人们都惊呼:中国又出了一个年仅13岁的奇才!曾经沧海1994年和1995年两年的异彩乍放,让国人对她的期望值迅速攀升,但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给她带来了人生中第一次重大挫折。
虽然在女子十米跳台的奥运预赛时,她的积分还领先于所有对手,但到决赛时却因失误终落第五。
之后她从板台兼顾改到了专攻跳板,而跳水天后伏明霞的复出,使得郭晶晶往往只能屈居亚军。
来雅典前,郭晶晶参加了两届奥运,只捞回两枚银牌。
出征雅典不管外界对郭晶晶是何种看法,中国跳水队教练非常清楚郭晶晶的实力所在。
带过她的几个教练都说这个队员起跳有力,动作协调性好,悟性也高,若非野心不足,伏明霞在役时恐怕也会被郭晶晶击败。
事实的确如此。
多年的积累使郭晶晶在伏明霞退役后迅速巩固了中国在女子跳板上的霸业。
2001年世锦赛、2002年世界杯、2003年世锦赛,每年跳水最高级别赛事的女子三米板单人冠军都没逃出她的手心。
出征雅典,心里有底的郭晶晶,求胜心很强。
首战便和队友吴敏霞合作,夺取了双人三米跳板的金牌。
心静夺冠单人预赛她跳砸了一个动作,但曾经沧海的她已经磨出了一颗平常心。
平静地比过半决赛后,郭晶晶规定动作的积分已经升到了第一位,决赛四轮动作下来,郭晶晶几近完美,将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最后一跳,郭晶晶平静了理头发,走板起跳,向外翻腾一周半接转体两周半,她在空中干净地完成了动作,刷的一声入水,现场的五星红旗立即挥舞不止。
出水后的郭晶晶笑容像碧池中的涟漪漾了开来。
体育名人励志小故事篇3:邓亚萍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
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
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邓亚萍是乒乓球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
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
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腿肿了!手掌磨破了! 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
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
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
为对付,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
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看了体育名人励志小故事的人还看了:【篇二:体育励志小故事】篇一:邓亚萍的故事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
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
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因为受当时体育教练父亲的影响,立志做一名优秀的运动员。
但是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要求,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敞开。
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父亲学起了乒乓球,父亲规定她每天在练完体能课后,必须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
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自己的球技更加熟练,基本功更加扎实,便在自己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举步维艰来形容!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训练的父亲,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由于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
邓亚萍为了训练经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眼睛,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训练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得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
长时间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训练,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很多部位都是伤病。
为对付腰肌劳损,她不得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时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
就算是伤口感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篇二:郭晶晶的寂若无人,4000多人的跳水馆静极了,连观众都出现了一种少有的平静,因为前四轮动作比下来,跳板上的郭晶晶已经成了“无敌”的代名词,郭晶晶最后一轮走上跳板时很平静,毕竟,她已经历了17年的水拍浪打。
错练跳水17年前的她只有6岁,还在幼儿园。
当时体校教练来挑小队员,一眼就看上了她,她以为是去学游泳,便乐呵呵地跟教练去了。
到跳水池前一站她就有点后悔,怎么都不肯往下跳,被教练逼着跳了一次吧,嘿,就选上了。
11岁时,郭晶晶一次随队赶赴南京集训,被当时的国家队教练于芬看上了。
于芬问她:“想到国家队来么?”她天真地回答:“想!”一条辉煌的冠军之路便逐渐在她面前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