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学与检验习题集
临床输血与检验试题

***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级本科****学年第一学期《临床输血与检验》期末考试试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括号中)()1. 在输血史上第一个实施人—人输血的医生是:A. BlundellB. HarveyC. LowerD. Denis()2. 输血安全的问题包括哪些方面:A. 输血可能传播传染病病原体的问题B. 输血相关的免疫性不良反应C. 过敏性输血反应和其他输血反应D. 以上都是()3. 临床合理用血不包括:A. 合理输血B. 全血输血C. 自体输血D. 成分输血()4.在A、B、O血型反定型中,A红细胞(—),B红细胞(+),O红细胞(—),此血型结果为:A.A型B.B型C.O型D.AB型()5. 一个人的血型为A型,那么他的基因型是:A.AOB.AAC.OOD.AO或者AA()6. A抗原主要有两种亚血型,称为Al 和A2 (构成全部A 型血液的99 . 99 % )。
在直接凝集反应中,两种红细胞与抗A 试剂均发生强的凝集反应。
Al 和A2 间的血清学区别,是依于抗试剂做试验获得的结果为基础:A.AB.A2C.A1D.A和A1()7. RH血型系内有45种不同的抗原,其中最为主要的是:A.CB.DC.ED.e()8. 在红细胞ABO血型系统被发现后,第二个被发现的血型系统是:A. Rh血型系统B. MNS血型系统C. Lweis血型系统D. Kell血型系统()9. 经典HLA-I 类分子(HLA-A , B , C )分子以形式表达在几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非经典HLA-I 类分子的表达有别于经典HLA-I 类分子,但是不同细胞上HLA 分子的数量变化很大:A. 脂蛋白B. 糖蛋白C. 糖脂D. 糖蛋白、脂蛋白都有()10. HLA 基因及其复合体具备某些不同于其他真核基因系统的遗传特点,其中不包括那一项:A. 单体型遗传方式B. 多态性现象C. 单倍体D. 连锁不平衡()11. HLA-B27的测定的临床意义中,那种疾病的诊断阳性率最高:A. 虹膜炎B. 血管炎症C. 肉芽肿D. 强直性脊柱炎()12. HLA 基因水平分型方法中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聚合酶链反应是下面哪一种:A. PCR-SSOPB. PCR-SSPC. PCR-RFLPD. PCR-SSCP()13. 199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A. 16-55B. 18-60C. 18-55D. 16-60()14. 一般认为男性三个月献血一次,女性四个月献血一次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三)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 )A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B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在800毫升至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
C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门批准,方可备血。
2.不合格的血标本应拒收,包括:( )A血标本无标签或填写不清不收;B血标本与申请单所填项目不符不收;C血标本量少于2ml不收;D血标本被稀释不收;E血标本溶血不收(溶血性疾病例外);F非医护人员送标本不收;3.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发出:( )A标签破损、字迹不清;B血袋有破损、漏血;C血液中有明显凝块;D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E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F过期或其他须查证的情况。
G末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H红细胞层呈紫红色;二判断题1、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2、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3.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4.急性输血反应:输血后立即或24小时内发生。
()5.迟发性输血反应:输血后48小时发生。
()6.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
()答案一、1ABC 2ABCDEF 3ABCDEFGH 二、判断1√2√3√4√5×6√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父母血型为AXB型,一般子代血型可能为()型A 、 A或BB 、A、B或OC 、A、B或ABD 、 A、B、O或AB2.下列哪一项属于红细胞血型系()A 、RH血型B 、P血型C 、MN血型,D 、以上均是3.特殊情况下,AB型血浆()A 、只能输给AB型人B 、能输给AB型或O型人C 、能输给 A型、B型或AB型人D 、能输给 A型、B型、O型或AB人4.A型人血清中含有抗体为()A 、抗AB 、抗BC 、抗OD 、抗A及抗B5.RH阴性一般是指()A 、C抗原阴性B 、D抗原阴性C 、E抗原阴性D 、CDE抗原阴性6.输血有很多危险性,其中()与输入血液抗体的含量有直接关系A 、输血后肝炎B 、细菌性反应C 、致敏作用D 、非心源性水肿7.输血前的血型血清学试验,通常包括()A 、ABO、RH定型B 、抗体筛选和鉴定C 、红细胞交叉配合试验D 、以上均是8.用CPD-A保养液采集的全血保存期为()A 、14天B 、21天C 、28天D 、35天9.手术或外伤失血在500毫升以下()A 、必须输血B 、不要输血C 、输注血浆D 、必须输注多种成分血10.中国汉族人群中,RH(D)阴性的发生率是()A 、 99.40%B 、 96%C 、 4%D 、 0.4%11.冷沉淀物主要成份为()A 、VIII+IX因子B 、I+II+VII因子C 、II+V+VII+IX因子D 、纤维蛋白原+ VIII因子+纤维结合蛋白12.液态血小板保存的适宜温度是()A 、4℃B 、-20℃~-40℃C 、20~24℃天D 、37℃13.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可能原因有()A 、产生RH抗体B 、产生HLA抗体C 、产生GM抗体D 、以上均不是14.HLA系统存在于()A 、RBC上B 、WBC+RBC上C 、WBC+RBC+BPC上D 、WBC+BPC+组织细胞上15. HLA定型可应用于()A 、器官移植B 、长期输注血小板C 、某些疾病诊断D 、以上均是16.全血输注不是缺点()A 、因含有WBC、BPC可使受血者产生抗体B 、含有的WBC、BPC和凝血因子的量很少C 、对血容量正常的病人,输注后不会引起循环超负荷D 、易引起发热反应17.新鲜全血中粒细胞丧失功能为第()天A 、1天B 、7天C 、14天D 、21天18. VIII因子在全血内保存()后活性下降50%A 、1天B 、7天C 、14天D 、21天19.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TA-GVHD)是由于()引起?A 、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血小板D 、单核细胞20.最有效预防TA-GVHD的方法有()A 、贫血者尽量输注红细胞B 、输血前血制品进行г线照光C 、使用白细胞过滤器D 、输注病毒灭活血浆二、问答题:1. 简述目前临床应用的血制品种类?2. 输血可引起哪些不良反应及相关性疾病?输血答案一、选择1.D2.D3.D4.B5.B6.C7.D8.D9.B 10.D 11.D 12.C 13.B 14.D 15.D16.C 17.A 18.A 19.B 20.C二、问答1、○1全血; ○2红细胞; ○3血小板输注; ○4血浆; ○5冷沉淀;2、输血不良反应1) 过敏性反应或类过敏反应2) 发热反应3) 溶血反应4) 细菌污染的输血反应5) 循环负荷过重6) 枸橼酸盐中毒7) 氨血症与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8) 肺微栓塞9) 输血后紫癜与血小板无效输注10) 含铁血黄素症11) 出血倾向12) 空气栓塞13) 低温反应14) 输血后静脉炎输血相关性疾病1) 输血后肝炎2) 艾滋病3) 梅毒4) 疟疾5)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6) 成人T细胞白血病7) 弓形体病8)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临床输血学及检验技术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临床输血学及检验技术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1.不需要做ABO反定型的人群是
参考答案:
新生儿
2.血液经离心后,最下层的是什么成分
参考答案:
红细胞
3.输注洗涤红细胞的适应症不包括
参考答案:
急性外伤大失血患者
4.正常红细胞上的A或B抗原,转化自
参考答案:
H抗原
5.ABO血型鉴定反定型结果如下:与A细胞不凝集,与B细胞凝集,与O细
胞不凝集,其血型是
参考答案:
A型
6.关于免疫性抗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参考答案:
能被血型物质中和
7.成分输血的优点是
参考答案:
以上都是
8.Rh抗原除了分布在红细胞表面之外,在体内其它细胞和体液中
参考答案:
完全不存在。
输血检验笔试题及答案

输血检验笔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输血前必须进行的检查是()。
A. 血型鉴定B. 血常规检查C. 肝功能检查D. 肾功能检查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输血的并发症?()。
A. 过敏反应B. 感染性疾病C. 免疫抑制D. 药物过敏答案:D3. 以下哪种血型系统与输血关系最为密切?()。
A. Rh血型系统B. ABO血型系统C. HLA血型系统D. Kell血型系统答案:B4. 输血时,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型必须()。
A. 相同B. 相容C. 不相容D. 无关答案:B5. 以下哪种情况下,输血是禁忌的?()。
A. 贫血B. 严重感染C. 血友病D. 血容量过多答案:D6. 以下哪种血液成分可以用于治疗凝血功能障碍?()。
A. 红细胞B. 血浆C. 血小板D. 白细胞答案:C7. 以下哪种血液成分可以用于治疗贫血?()。
A. 红细胞B. 血浆C. 血小板D. 白细胞答案:A8. 以下哪种血液成分可以用于治疗低蛋白血症?()。
A. 红细胞B. 血浆C. 血小板D. 白细胞答案:B9. 输血时,以下哪种情况需要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A. 血型相同B. 血型相容C. 血型不明确D. 血型不兼容答案:D10. 以下哪种血液成分可以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
A. 红细胞B. 血浆C. 血小板D. 白细胞答案:C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输血时,只要血型相同就可以进行输血。
()答案:错误2. 输血前不需要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答案:错误3. 输血可以治疗所有类型的贫血。
()答案:错误4.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以通过输注红细胞来治疗。
()答案:错误5. 血浆可以用于治疗低蛋白血症。
()答案:正确6. 交叉配血试验是检测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是否存在不兼容抗体。
()答案:正确7. 输血时,供血者与受血者的Rh血型系统必须相同。
()答案:错误8. 输血可以治疗血友病。
()答案:正确9. 血容量过多不需要输血。
临床输血与检验习题

[单选,A型题]临床输血的原则()A.输新鲜血B.同型输注,患者缺什么成分输什么成分,输成分血C.全血比较全,输全血D.依患者的要求E.大量输注[单选,A型题]下列哪一项属于红细胞血型系()A.Rh血型B.P血型C.MN血型D.Kell血型E.以上均是[单选,A型题]特殊情况下,AB型血浆()A.只能输给AB型人B.能输给AB型或O型人C.能输给A型、B型或AB型人D.输给A型、B型、O型或AB型人E.只能输给O型人[单选,A型题]A型人血清中含有抗体为()A.抗AB.抗BC.抗OD.抗A及抗BE.抗A、抗B、抗O[单选,A型题]Rh阴性一般是指()A 抗原阴性B.D抗原阴性C.E抗原阴性D 抗原阴性E 、c、D、E抗原阴性[单选,A型题]输血有很多危险性,其中下列哪种反应与输入血液抗体的含量有直接关系()A.输血后肝炎B.细菌性反应C.致敏作用D.非心源性水肿E.输血后梅毒[单选,A型题]输血前的血型血清学试验,通常包括()ABO定型B.抗体筛选和鉴定C.红细胞交叉配合试验D.Rh定型E.以上均是[单选,A型题]用CPD-A保养液采集的全血保存期为()A.14天B.21天C.28天D.35天E.45天[单选,A型题]手术或外伤失血在500mL以下()A.必须输血B.不要输血C.输注血浆D.必须输注多种成分血E.大量输血[单选]含有空洞的肺结核,空洞无变化,需要观察多久才能判断为临床治愈()A.半年B.1年C.3年D.2年[单选]肺结核的分期包括()A.肺结核不分期B.进展期、好转期、稳定期、痊愈期C.进展期和好转期D.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E.进展期、好转期和稳定期[单选]肺结核咯血的最常见原因为()A.病灶钙化B.病灶形成纤维化C.渗出和空洞病变D.病灶出现硬结E.血小板减少[单选]结核病的传染源是排菌患者,一个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平均每年可以传染的人数是()A.1~2个B.2~3个C.3~5个D.5~10个E.100个[单选]肺结核的治疗原则是()A.早期、规律、适量、全程、联合B.早期、规律、适量、短程、联合C.早期、规律、足量、全程、联合D.中期、规律、适量、全程、联合E.中期、规律、足量、全程、联合[单选]初治涂阴肺结核的治疗方案()A.强化期2个月/巩固期3个月B.强化期1个月/巩固期8个月C.强化期2个月/巩固期4个月E.强化期3个月/巩固期9个月[单选]肺结核间歇用药方案下列正确的是()A.隔日1次或每周3次B.每周2次C.每周1次D.两周3次E.两周1次[单选]复治涂阴肺结核的治疗方案可写为()A.2HRZES/4~6HRB.4HRZES/4~6HREC.2HZES/4~6HRED.2HZES/4~6HRSE.2HRZES/4~6HRE[单选]对于肺结核的中毒症状,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方法下列正确的是()A.泼尼松,15~20mg,毒性症状减轻后逐渐减量,至4~8周停药B.泼尼松,15~20mg,毒性症状减轻后逐渐减量,至3~4周停药C.地塞米松,15~20mg,毒性症状减轻后逐渐减量,至6~8周停药D.地塞米松,15~20mg,毒性症状减轻后逐渐减量,至4~6周停药E.甲泼尼龙,40mg,2周[单选]霍乱剧烈水样腹泻的发病机制为()A.肠黏膜杯状细胞分泌亢进B.霍乱肠毒素抑制肠液吸收C.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亢进D.肠黏膜广泛炎症渗出E.肠黏膜炎症渗出及肠液吸收障碍[单选]关于菌痢的病理改变叙述不正确的是()A.病变主要累及乙状结肠和直肠B.急性期肠黏膜基本病变是渗出性炎症C.病变通常可侵犯黏膜肌层E.慢性期可有肠壁增厚、息肉形成[单选]伤寒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发热B.消化道症状C.皮肤瘀点、瘀斑D.脾大E.相对缓脉[单选]伤寒极期的表现不包括哪种表现()A.相对缓脉B.皮肤瘀点、瘀斑C.稽留高热D.肝大、脾大E.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单选]下列检查均可用于霍乱的诊断除外()A.大便悬滴法检查B.大便碱性蛋白胨水培养C.大便涂片革兰染色D.霍乱血清凝集试验E.血培养找霍乱弧菌[单选]休克时反映生命器官血液灌流最简单、最可靠的指标是()A.意识B.体温C.血压D.呼吸E.尿量[单选]霍乱弧菌最重要的致病物质是()A.荚膜B.鞭毛C.霍乱肠毒素E.菌毛[单选]造成流脑大流行的主要因素是()A.人群免疫力下降,新的易感者增加B.菌群致病力增加C.菌群变异D.菌株增多E.细菌产生耐药[单选]可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病是()A.甲型病毒性肝炎B.乙型病毒性肝炎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D.霍乱E.细菌性痢疾[单选]4个月婴儿,因母乳不足需辅以动物乳类,如辅以羊乳,为保证婴儿健康成长还应给该婴儿添加()A.维生素C及维生素BB.维生素B及铁剂C.维生素B及叶酸D.维生素B及铁剂E.钙和锌[单选]100ml牛奶所产生的能量约为()A.50kCalB.60kCalC.65kCalD.75kCalE.80kCal[单选]小儿最易发生意外的年龄期是()A.新生儿期B.婴儿期D.学龄前期E.学龄期[单选]2岁小儿标准体重、身长、头围是体重(kg)身长(cm)头围(cm)()A.97040B.108042C.118546D.128548E.149048[单选,共用题干题]某小儿,9天,因体重下降就诊,医生检查后,诊断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题库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题库【实用版】目录一、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概述1.输血学检验技术的定义2.输血学检验技术的重要性二、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的分类1.血型鉴定2.交叉配血3.输血反应检测4.血液保存与运输三、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的实践与应用1.输血申请管理制度2.输血备血量的分级管理3.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正文一、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概述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是指在临床输血过程中,对供血者与受血者的血液进行检验和鉴定的技术手段。
其目的是保证输血的安全性,防止因血型不合、输血反应等导致的严重后果。
输血学检验技术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输血治疗的关键环节。
二、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的分类1.血型鉴定:血型鉴定是输血学检验技术的基础,主要包括 ABO 血型系统和 Rh 血型系统的鉴定。
2.交叉配血:交叉配血是指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混合,观察是否发生凝集反应。
这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手段。
3.输血反应检测:输血反应检测包括血清学检测和细胞学检测,用于监测输血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4.血液保存与运输:血液保存与运输是输血学检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血液的保存方法、保存时间、运输条件等。
三、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的实践与应用1.输血申请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对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进行分级管理。
2.输血备血量的分级管理:根据患者病情和需要,将输血备血量分为三个级别,分别由不同级别的医师提出申请和核准签发。
3.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输血学检验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自动化、智能化、个性化等方面。
总之,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在保障输血安全、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二)

临床输血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 )输血2000ml,应10%补葡萄糖酸钙:A.5mlB.10mlC.15mlD.20mlE.25ml2. ( C )输血时患者出现腰背剧痛,尿呈酱油色,应立即:A.减慢点滴速度B.取端坐位C.停止输血D.加压给氧E.以上都不对3. (B )对血液病患者尤为适用的是:A.库存血B.新鲜血C.血尿D.成分血E.代血浆4. (C )保存库血适宜的温度和日期为:A.2℃,2~3周B.2℃,4~8周C.4℃,2~3周D.4℃,4~8周E.35℃,4~8周5. (D )输血前后或两袋血之间应选用何种溶液静脉滴注:A.10%葡萄糖溶液B.5%葡萄糖溶液C.林格氏液D.0.9%氯化钠溶液E.注射用水6. (B )直接输血法时,每100ml血中加入3.8%枸橼酸钠溶液:A.5mlB.10mlC.15mlD.20mlE.25ml7. (C )患者发生溶血反应时,排出的尿液呈酱油色,主要因为尿中含:A.胆红素B.红细胞C.血红蛋白D.淋巴液E.以上都不对8. (C )当大量使用保存期长的库血,会引起:A.碱中毒,低血钠B.碱中毒,低血钾C.酸中毒,高血钾D.酸中毒,高血钠E.酸中毒,低血钾9. (D )父母血型为A、B型,一般子代血型可能为:A.A或B,B.A、B或O,C.A、B或AB,D.A、B、O或AB10 . (D )下列哪一项属于红细胞血型系A.RH血型,B.P血型, C .MN血型,D.以上均是11. (D )特殊情况下,AB型血浆:A.只能输给AB型人,B.能输给AB型或O型人,C.能输给A型、B 型或AB型人,D.能输给A型、B型、O型或AB人12. (B )A型人血清中含有抗体为:A.抗A,B.抗B,C.抗O,D.抗A及抗B13. (B )RH阴性一般是指:A.C抗原阴性,B.D抗原阴性,C.E抗原阴性,D.C、D、E抗原阴性14. (C )输血有很多危险性,其中哪种反应与输入血液抗体的含量有直接关系:A.输血后肝炎,B.细菌性反应,C.致敏作用, D .非心源性水肿15. (D )输血前的血型血清学试验,通常包括:A.ABO、RH定型,B.抗体筛选和鉴定,C.红细胞交叉配合试验,D.以上均是16. (B )手术或外伤失血在500毫升以下:A.必须输血,B.不要输血,C.输注血浆,D.必须输注多种成分血17. ( C )液态血小板保存的适宜温度是A.4℃,B.-20℃~-40℃,C.20~24℃天,D.37℃18. ( A )免疫性原因造成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是输入了以下血型不配合的血所致:A.ABO血型B.Rh血型C.MN血型D.血小板血型E.白细胞血型19. (C )病人出现血红蛋白尿,此时,病人血浆内血红蛋白水平会超过:A.0.1g/L B.0.5g/L C.1.5g/L D.2.5g/L E.5g/L20. (D )下列哪种情况可不予以输血:A.严重感染B.急性大出血C.严重贫血D.血栓性静脉炎二、填空题1.目前临床常用的血液成分制品包括(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和(冷沉淀)四大类。
临床输血学与检验习题集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输血安全,第三章安全献血和输血管理,第四章免疫血液学,第五章血液成分制备,第六章临床输血,第七章输血不良反应,第八章输血相关传染病,第九章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输血学二、选择题1.1930 年下列哪个重要成果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A.ABO血型系统的发现B.血液抗凝剂枸橼酸钠的发现C.血液循环系统的发现D.1667年第一次实施给患者输(异种)血E.1818年第一次实施人T人输血2.现代输血主要包括以下领域A.无偿献血,输血质量管理,免疫血液学,输血计算机管理B:免疫血液学,输血安全,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C.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输血,血液代用品,输血安全D.输血安全,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造血干细胞E.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输血,输血厌量管理,输血不良反应3.下列哪项为输血发展的趋势之一A.血液成分输血B.有偿献血C.采供血质量管理 D,采供血集中化 E.自体输血4.下列哪种新的可经输血传播疾病/病原体可威胁我们的血液安全A.疟原虫(疟疾),梅毒B.甲肝,丙肝C.HIV,乙肝D.禽流感,巨细胞病毒E.西尼罗河病毒,新克-雅病(prion)三、简答题输血学和哪些相关的生物学和医学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输血学输血学围绕将供血者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这一中心,研究、开发和应用一切可采用的科技手段及管理措施,提高供患者输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包括血液代用品和人造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二、选择题 1.A 2.B 3.D 4.E三、简答题输血学和哪些相关的生物学和医学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输血学不仅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和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科,如生物化学、低温生物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工程学、病毒学、医用高分子学和卫生管理学等相互交叉和渗透。
输血学的发展为这些学科的进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而这些学科的发展又使输血学不断拓展新的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 3二、选择题------------------------------------------------------------ 3三、简答题------------------------------------------------------------ 3 参考答案---------------------------------------------------------------3 第二章输血安全------------------------------------------------------- 4一、名词解释---------------------------------------------------------- 4二、选择题------------------------------------------------------------ 4三、简答题------------------------------------------------------------ 5 参考答案---------------------------------------------------------------5 第三章安全献血和输血管理----------------------------------------------6一、名词解释-----------------------------------------------------------6二、选择题-------------------------------------------------------------7三、简答题------------------------------------------------------------13 参考答案--------------------------------------------------------------13 第四章免疫血液学-----------------------------------------------------17一、名词解释----------------------------------------------------------17二、选择题------------------------------------------------------------17三、简答题------------------------------------------------------------24 参考答案--------------------------------------------------------------24 第五章血液成分制备---------------------------------------------------27一、名词解释----------------------------------------------------------27二、选择题------------------------------------------------------------27三、简答题------------------------------------------------------------29 参考答案--------------------------------------------------------------29 第六章临床输血-------------------------------------------------------31一、名词解释----------------------------------------------------------31二、选择题------------------------------------------------------------31三、简答题------------------------------------------------------------42 参考答案--------------------------------------------------------------43 第七章输血不良反应---------------------------------------------------51一、名词解释----------------------------------------------------------51二、选择题------------------------------------------------------------51三、简答题-----------------------------------------------------------55 参考答案-------------------------------------------------------------56 第八章输血相关传染病------------------------------------------------57一、名词解释---------------------------------------------------------57二、选择题-----------------------------------------------------------57三、简答题-----------------------------------------------------------60 参考答案-------------------------------------------------------------60 第九章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62一、名词解释---------------------------------------------------------62二、选择题-----------------------------------------------------------62三、简答题-----------------------------------------------------------64 参考答案-------------------------------------------------------------64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输血学二、选择题【A型题】1.1930 年下列哪个重要成果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A.ABO血型系统的发现B.血液抗凝剂枸橼酸钠的发现C.血液循环系统的发现D.1667年第一次实施给患者输(异种)血E.1818年第一次实施人T人输血2.现代输血主要包括以下领域A.无偿献血,输血质量管理,免疫血液学,输血计算机管理B:免疫血液学,输血安全,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C.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输血,血液代用品,输血安全D.输血安全,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造血干细胞E.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输血,输血厌量管理,输血不良反应3.下列哪项为输血发展的趋势之一A.血液成分输血B.有偿献血C.采供血质量管理 D,采供血集中化E.自体输血4.下列哪种新的可经输血传播疾病/病原体可威胁我们的血液安全A.疟原虫(疟疾),梅毒B.甲肝,丙肝C.HIV,乙肝D.禽流感,巨细胞病毒E.西尼罗河病毒,新克-雅病(prion)三、简答题输血学和哪些相关的生物学和医学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输血学输血学围绕将供血者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这一中心,研究、开发和应用一切可采用的科技手段及管理措施,提高供患者输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包括血液代用品和人造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二、选择题【A型题】1.A2.B3.D4.E三、简答题输血学和哪些相关的生物学和医学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输血学不仅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和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科,如生物化学、低温生物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工程学、病毒学、医用高分子学和卫生管理学等相互交叉和渗透。
输血学的发展为这些学科的进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而这些学科的发展又使输血学不断拓展新的领域。
这方面突出的例子是在zO世纪80年代初病毒学的重要发展——HIV病毒的发现。
此重要发现使病毒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重要领域,同时,由于确认输血是HIV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使输血的安全性成为临床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大量的研究推动了输血学这方面的重大进展,显著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同时也使输血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章输血安全一、名词解释.1.世界卫生组织血液安全战略2. 病毒高危制品二、选择题【A型题】1.乙型肝炎病毒是威胁输血安拿的丰要病毒之一,原因是A.感染后造成肝脏损伤B.乙肝可以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C.普通人群中乙肝感染率很高D.乙肝病毒抵抗力强E.乙卉病毒为DNA病毒2.无偿献血是为了从低危险人群挑选安全的献血者,因此献血者A.应该都是重复献血者B.病毒标志物阳性率应该明显低于普通人群C.应该都具有稳定的经济收入D.应该都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E.应该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3.对病原体进行常规筛检必要性的前提条件是A.经血液传播是该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感染将导致临床后果(发病)B.病原体人群中感染率高C.病原体献血者中的感染率高D.检测该病原体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灵敏性高E.检测该病原体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特异性高4.巨细胞病毒(CMV)可以经输血传播,目前未进行血液常规检测的原因主要是A.人群对CMV免疫水平高,感染后大多数人不发病B.没有适合于大规模血液检测的试剂和方法C.检测试剂质量达不到要求D.血站检测的管理上存在困难E.可以通过除白细胞过滤等其他方法预防CMV经血传播5.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制品是安全的,但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制品却可以传播输血相关病毒,其主要原因是A.肌注丙球没有病毒污染,但静注丙球有病毒污染B.两种制品的制备工艺流程不同C.肌注丙球中含防腐剂D.两种制品的丙球浓度不同E.两种制品的注射途径(肌注/静注)和用药剂量不同(静注一次用量6.建立和不断改进国家协调的采供血机构体系是保证血液安全的A.物质保证B.法律保证C.人员保证D.组织基础E.最重要措施7.保证血液检测质量和可靠性从而保证血液安全的主要措施是A.建设高标准的检测实验室B.聘用高学历的技术人员C.加强血液检测的质量管理和改进检测试剂/方法并引进新的检测技术D.多次检测E.采用价格高的试剂8.临床合理输血的主要目的是A.节约血液B. 进=步提高输血安全C.减轻患者经济负担D.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E.降低全社会的医疗开支9.临床合理输血的主要原则是A.配合性输血B.选择低成本的血液制品C.优先保证急症抢救用血D.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E.保证重大手术用血三、简答题1.为什么输血必须同时兼顾输血安全和疗效?2.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已很小,为什么还要高度重视并进一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世界卫生组织血液安全战略为了全面推动和加强全球的安全输血工作,WHO制定了如下血液安全的战略,此应成为我们加强输血安全工作的指导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