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步骤椎间孔镜手术
椎间孔镜安全三角区

椎间孔镜安全三角属于椎间孔镜手术步骤了,在此非专业人士不敢乱说,但是本人很是好学,翻翻课本,会百度,会谷歌,于是椎间孔镜安全三角的概念有了一点眉目。
和大家共同学习下:看到资料需要病人取俯卧位,与相应的椎间隙水平,从棘突向患侧旁开7-9cm,穿刺方向与躯体矢状面呈40°-60°夹角进针,其路径为:皮肤-皮下脂肪-深筋膜-腰方肌-神经根下方-安全三角区。
总之椎间孔镜安全三角进行手术的话,病人处在清醒的状态,医生和病人之间可以交流,熟练地情况下手术很是简单手术时长不超过1小时,椎间孔镜治疗在椎间孔,后路,侧路均可以做,同时椎间孔镜的成功率是相当高的,一般在椎间孔镜安全三角进行手术的话,工作套管放在硬膜外腔,神经根的下部,因此可以避免损伤神经根,给患者一个完美的治疗。
传统治疗椎间盘突出有很大的局限性,我们大家都回想下我们近十年所用的例如溶解、汽化、毁损、臭氧、热凝等各种介入手段,共性在于目标盲目,内置情况不可视,属于盘内间接减压,范围不可控,治疗程度无客观评价标准。
残余组织没有移出体外,需靠人体自然吸收,最主要的是这些所有的介入疗法,都是盘内减压,治疗后影像并没有大的改变,也就是说突出的部分还是存在,达不到椎间盘摘除的目的。
解除不了突出压迫引起循环受阻的根本原因,所以复发率高,远期疗效差。
但是在椎间孔镜安全三角进行的手术解除神经根水肿无菌性炎症致炎根源,间盘治愈必须达到两点才能减少症状反弹。
一、摘除突出的椎间盘,解除对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的压迫。
彻底解决循环受阻,避免再次神经根水肿和无菌性炎症。
二、修复纤维环或固缩液状髓核溢出,预防液状髓核由破裂口溢出目前的进口椎间孔镜或者说是狼牌椎间孔镜实际上是整合了骨科治疗疼痛的四款产品。
1.椎间孔镜(同轴内窥镜);2.特殊研制的专利器械,逐级套管工具;3.双频射频机;4、臭氧治疗仪。
椎间孔技术应用于脊柱外科、疼痛科、神经外科。
是通过特殊的逐级套管,直接到达纤维环外侧突出部位,直接摘除,适用于膨出、突出、脱垂、游离、粘连、椎管狭窄、术后内窥镜翻修等。
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

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手术记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神经根压迫症状而进行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本手术记录将详细介绍该手术的步骤和过程,以及术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医生:XXX医生手术步骤:1. 患者定位:患者采取俯卧位,并根据术前CT/MRI影像确定手术部位。
2. 局部麻醉:在手术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使患者感到轻微疼痛。
3. 皮肤切开:医生在定位后,通过医用刀具在患者的腰部进行皮肤切开,露出手术部位。
4. 钢针导向:医生通过X光引导下将钢针插入到患者的椎间孔位置,确保手术的精确性。
5. 制作通道:医生在钢针导向下逐步扩大通道,最终露出神经根和椎间盘突出部位。
6. 摘除髓核:医生使用椎间孔内窥镜等微创器械,将压迫神经根的椎间盘突出部分或髓核摘除,减轻神经根的压迫症状。
7. 清理术野:医生清洁手术部位,并确保术野内没有残留的碎片或出血。
8. 定位封闭:医生将手术部位进行局部止血,并逐层缝合皮肤,完成手术。
术后护理:1. 术后密切观察:术后患者需要在病房内密切观察,注意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
2. 术后卧床休息:术后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提重物。
3. 术后用药:根据医嘱服用消炎镇痛药物,帮助患者减轻术后疼痛。
4. 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观察手术部位的愈合情况及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
5. 康复锻炼:术后患者可以根据医嘱进行康复锻炼,帮助加速康复和预防复发。
总结: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一种微创的神经根减压手术,能够有效缓解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神经根压迫症状。
术后的合理护理和康复锻炼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希望患者能够按照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第二篇示例:腰椎后路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用于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该手术通过椎间孔镜技术,将突出的髓核组织摘除,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神经压迫症状。
椎间孔镜 穿刺技巧

椎间孔镜穿刺技巧
椎间孔镜穿刺技巧是指在进行椎间孔镜手术时,将椎间孔镜引入椎间孔的过程。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椎间孔镜穿刺技巧:
1. 术前准备:确定手术部位、选择适当的椎间孔、测量椎间孔的大小和角度等。
2. 术中定位:使用透视或导航系统来辅助确定椎间孔的位置和方向。
3. 皮肤切口:在确定的椎间孔位置上,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做一个小的皮肤切口。
4. 穿刺导丝:通过皮肤切口,使用针头穿刺进入椎间孔,然后将导丝引入椎间孔内。
5. 扩张器插入:沿着导丝,逐步插入扩张器,将椎间孔扩张到足够的大小以容纳椎间孔镜。
6. 椎间孔镜引入:在完成椎间孔的扩张后,将椎间孔镜引入椎间孔内,通过椎间孔镜进行手术操作。
7. 手术操作:根据具体的手术目的,使用椎间孔镜进行相关的治疗操作,如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等。
8. 结束手术:完成手术操作后,将椎间孔镜和扩张器等工具逐步拔出,清洁创口,并进行必要的缝合。
需要注意的是,椎间孔镜穿刺技巧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前术中都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注意手术安全。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

感染:术后可能 出现感染,需要 及时进行抗感染
治疗
出血:术后可能 出现出血,需要 及时进行止血治
疗
脊柱不稳:术后 可能出现脊柱不 稳,需要及时进 行脊柱固定手术
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A
B
C
D
术前评估:详细了解患 者病情,制定合适的手
术方案
术中操作:严格遵循手 术规范,避免损伤神经
和血管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 者病情,及时发现和处
缓解症状
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的病因和症状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的操作步 骤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的疗效和 并发症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的发展趋 势和前景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简介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的优势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的适应症 和禁忌症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与其他治 疗方法的比较
其他腰椎疾病的治疗
椎间盘突出症:椎 间孔镜手术可以治 疗椎间盘突出症, 减轻疼痛和神经压 迫症状。
心理准备:保持 积极心态,配合 医生治疗,减轻 焦虑和恐惧
术后康复指导和注意事项
术后卧床休息:术后24小 时内尽量卧床休息,避免 剧烈运动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清淡, 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 刺激性食物
康复锻炼:术后一周开始 进行康复锻炼,如腰背肌 锻炼、关节活动等
定期复查:术后一个月、 三个月、半年、一年进行 复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理并发症
患者教育:加强患者对 椎间孔镜手术的认识,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Part Six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 的患者教育
术前告知和心理准备
01
手术目的:缓解 椎间盘突出引起 的疼痛和神经压 迫
02
手术风险:麻醉 风险、感染风险、 神经损伤风险等
椎间孔镜的器械使用流程

椎间孔镜的器械使用流程准备工作1.确保手术室内无菌环境,仪器器械已经经过消毒并摆放在操作台上。
2.确认手术部位、手术标记、椎间孔的位置和大小等信息。
椎间孔镜器械准备1.准备椎间孔镜主体和椎间孔镜套管,确保其完整无损并经过消毒。
2.与椎间孔镜相配的器械包括:椎间孔内导向器、椎间孔扩张器、椎间孔镜导引针、椎间孔镜工作通道及其他辅助器械。
3.检查器械包内的所有器械,确认无损并清晰标记。
椎间孔镜器械搭配1.将椎间孔内导向器连接到椎间孔扩张器。
2.将适当尺寸的椎间孔鞘连接到椎间孔扩张器。
3.将椎间孔镜导引针放入椎间孔鞘中,并固定好。
椎间孔镜器械引导1.在手术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和消毒。
2.根据手术部位和标记,用适当的工具在皮肤上做一个小切口。
3.使用椎间孔内导向器和椎间孔扩张器,逐步扩张椎间孔,直至大小适合椎间孔镜通道的通行。
4.将椎间孔镜导引针通过椎间孔鞘引导至椎间孔。
椎间孔镜操作1.通过椎间孔镜导引针,将椎间孔镜主体沿着导引针轻轻推入椎间孔内。
2.椎间孔镜镜体进入椎间孔后,通过摇杆或旋钮进行调节,使镜体获取所需的视野。
3.使用椎间孔镜工作通道,通过通道进入椎间孔内进行相关手术操作。
4.根据需要,可使用其他辅助器械进行手术。
手术结束1.完成手术后,将椎间孔镜主体缓慢退出椎间孔。
2.轻轻拔出椎间孔镜导引针,并撤除椎间孔鞘、椎间孔扩张器和椎间孔内导向器等器械。
3.清理手术部位,为患者进行伤口创面处理。
4.清点和清洗所有使用过的器械,并进行消毒和包装。
以上是椎间孔镜的器械使用流程,每个步骤都需要医生和手术团队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
在术前、术中和术后都需要注意仪器器械的消毒和清洗工作,以保持无菌操作环境和器械的良好状态。
全部步骤(椎间孔镜)手术

端尾侧左 1S-5L 后术手
根经神的后压解
片碎随核髓出突
端尾侧左 1S-5L 前术手
观向轴路入术手
观面背路入术手
观面侧路入术手
核髓的出突除摘区角三全安在械器套配应相和镜孔间椎用
区角三全安
示图理原术技镜孔间椎™SYSSET 。快更复恢、显明更果效、小更伤损、创微更、广更症应适术 技镜孔间椎 ZROTS�比相术技除摘核髓创微柱脊的它其前目与。成完室术手诊门在以可术手。院出 以可就天当后术手在人病�时小 1 到不以可程过术手个整�单简程过术手。术手施实位卧俯或位卧 侧取采况情据根以可。流交相互以可间之人病和生医�下态状的醒清全完在人病�时术手。环维纤 的损破闭封�理原的缩收热部局用利和、血止、织组余残融消术技极双 xelF-reggirT 的用专机频射 频双的度角曲弯和度长制控可、的计设特独司公 namlle 国美用使�后织组核髓的出突除摘下视直镜 窥内在�械器术手的整完套一的计设特独 ZROTS 用使外之环维纤盘间椎从�隙间椎在放不管套作 工。根经神伤损免避以可�此因�部下的根经神�腔外膜硬在放管套作工�术手施实区角三作工在 �孔间椎入进方后侧或方侧体身人病从�械器术手套配的应相和镜孔间椎的计设特独、的利专司公 ZROTS 国德由用使 。术技 ” �ni-edistuo� 内向外由“ 种一是术技镜孔间椎™SYSSET 的 ZROTS 国德 念概 骤步作操术技镜孔间椎 ZROTS
后术手
根经神的后压解
片碎核髓的出突
出突盘间 椎向侧外 4L-3L 前术手
3
线路针进定确�步二第
。曲 屈持保节关膝和节关髋�架支或头枕个一放部腰在。上朝侧出突核髓�位卧侧取采果如�位体人病 。侧外和侧头向偏要点入进�核髓的掉下向对 �们我诉告验经。些一大要离距的开旁人病的病节关性假面节关小、小狭孔间椎、胖肥。整调当适作 度程胖肥和小大体身的人病依要需还离距开旁的际实。入进 mc 41-21 线中开旁在择选�平水 1S-5L 和 5L-4L 在出突盘间椎果如。入进 mc 01 线中开旁在择选�平水 4L-3L 和 3L-2L 在出突盘间椎果如 。度高的脊髂和小大的孔间椎定确片 X 的面侧拍。质性的出突定确 IRM 的面断横和位状矢拍要需 备准前术手�步一第 骤步术手
椎间孔镜

点。 • 4、手术野皮肤消毒铺巾,上至两腋窝连线,两侧至腋中
线,切口周围粘贴手术贴膜,作好防水保护。 • 5、局麻:1%利多卡因穿刺点局部麻醉,麻醉成功后尖刀
片切开穿刺点皮肤约0.6cm。定位针穿刺,缓慢刺入病变 椎间隙,C臂机透视确定后,穿刺针进针,回抽无回血时 麻醉至靶点位置,注入1%利多卡因。
椎间孔镜
椎间孔镜适应症
• 1、单侧下肢持续性放射痛、麻木、无力。 • 2、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及体检相符且为
单间隙病变者。 • 3、经正规保守治疗三月无效者。 • 4、剧烈疼痛且有髓核脱出者。 • 5、出现足下垂表现和大小便功能障碍者。
术前பைடு நூலகம்备
• 1、病人准备:完善各项检查,指导病人先 行俯卧位的体位练习。
• 8、放置椎间孔镜:固定连接吸引器管,冲引管,连接射 频线、磨钻手柄及连线,连接椎间孔镜至光源和摄像机。 打开光源,调节白平衡,达到最佳视图。把椎间孔镜放入 工作套管。调节合适的水流量和压力,持续生理盐水冲洗。
• 9、摘除突出的髓核:转动工作套管,可见突出椎间盘, 用椎板咬骨钳行后纵韧带及纤维环开窗,使用各类抓钳及 髓核钳摘除突出的髓核,应用双极射频止血,消融髓核, 封闭修复纤维环。骨质增生明显,椎间孔狭窄者,用磨钻 去除骨质,行椎间孔扩大成形。
• 10、镜下观察无活动性出血,无明显游离的髓核碎片,神 经根清楚可见,退出内镜及工作套管。
• 11、缝合切口:4-0角针可吸收缝线缝合切口,敷贴覆盖 切口。
• 谢谢!
• 2、物品准备:多功能骨科手术床、椎间孔 镜成像系统、双极射频机、C臂、椎间孔镜 椎管减压器械、椎间孔镜镜头、光源线、 射频刀、剖腹孔巾、手术衣、亚甲蓝、3L 袋、手术薄膜、C臂套、1%利多卡因。
椎间孔镜的使用流程

椎间孔镜的使用流程介绍椎间孔镜是一种常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显微镜技术。
它可以通过微小的切口进入人体内部,提供清晰的可视化效果,帮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
本文档将介绍椎间孔镜的使用流程,包括准备工作、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准备工作在使用椎间孔镜进行手术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1.预备设备:–椎间孔镜系统:包括显微镜、光源、摄像系统等。
–手术器械:包括导向针、引导器、镜柄等。
–消毒液和消毒工具:用于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
–手术台和麻醉器械:用于放置患者并进行麻醉。
2.仔细检查设备:–检查各个器械的工作状态,确保没有损坏或故障。
–校准椎间孔镜系统,以确保显微镜的清晰度和对焦准确度。
3.准备手术区域:–患者需要进行局部麻醉或全麻手术,麻醉师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将手术区域(通常是背部)进行消毒,使用无菌纱布覆盖周围皮肤。
操作步骤一般情况下,椎间孔镜的使用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定位:–通过影像学(如X光、CT等)确定手术部位的准确位置。
–根据影像学结果,在患者皮肤上标记出切口位置。
2.穿刺导航:–使用无菌导引针穿刺到目标部位。
导引针可以通过X光或导航系统进行引导,以确保准确的穿刺位置。
3.扩张器放置:–在导引针的引导下,将扩张器逐层放置到切口位置。
–扩张器的作用是扩大手术通道并保持稳定。
4.椎间孔镜装置:–在扩张器的作用下,将椎间孔镜装置插入到手术通道中。
–椎间孔镜应该被正确安装在光源、摄像系统等设备上,确保光线充足和画面清晰。
5.手术操作:–医生通过椎间孔镜观察手术部位,并使用合适的器械进行手术。
–椎间孔镜系统可以提供高清晰度的视野,并且允许医生进行细微的手术操作。
6.手术结束:–在手术结束后,逐层拆除扩张器和椎间孔镜装置。
–对手术切口进行处理和缝合。
注意事项在使用椎间孔镜进行手术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在手术过程中,必须遵守严格的无菌操作,以防止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ORZ 隹间孔镜技术操作步骤概念德国STORZ 的TESSYS?椎间孔镜技术是一种“由外向内(outside-in ) ”技术。
使用由德国 STORZ公司专利的、独特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手术器械,从病人身体侧方或侧后方进入椎间孔,在 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工作套管放在硬膜外腔,神经根的下部,因此,可以避免损伤神经根。
工作套 管不放在椎间隙,从椎间盘纤维环之外使用 STORZ 独特设计的一套完整的手术器械,在内窥镜直视 下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后, 使用美国 ellman 公司独特设计的、 可控制长度和弯曲角度的双频射频机专 用的 Trigger-Flex 双极技术消融残余组织、止血、和利用局部热收缩的原理,封闭破损的纤维环。
手 术时,病人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医生和病人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可以根据情况采取侧卧位或俯卧位 实施手术。
手术过程简单,整个手术过程可以不到 1 小时,病人在手术后当天就可以出院。
手术可以 在门诊手术室完成。
与目前其它的脊柱微创髓核摘除技术相比, STORZ 椎间孔镜技术适应症更广、 更微创、损伤更小、效果更明显、恢复更快。
TESSYS?椎间孔镜技术原理图示椎间孔镜STORZ 提供两个系列的椎间孔镜。
一个是独特设计的专门配合其光电 一体机的椎间孔镜,另一个是可以与其它光源和摄像系统兼容的椎间 孔镜。
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最大可以达到3.7 mm 。
手术器械 STORZ 提供一整套完整的手术器械。
既可以实施椎间孔镜下手术, 也 可以实施经皮穿刺手术。
环钻STORZ 专门为扩大椎间孔设计的环钻可以安全有效地扩大椎间孔, 不 会损伤到神经和其它软组织。
射频机:脊柱外科专用的 Ellman(Elliquence) 4.0/1.7 MHz 双频射频机。
专门为髓 核消融和纤维环收缩设计的两档双极功能(双极消融和加力双极消 融)。
专利的独特设计的可伸缩、可弯曲双极射频电极可以通过椎间 孔镜的工作腔达到工作部位,根据手术的需要任意改变工作方向。
治疗椎管狭窄器械STORZ 专门为治疗椎管狭窄独特设计的一套完整手术器械可以通过 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治疗椎管狭窄。
光源摄像一体机STORZ 专门为脊柱微创手术独特设计的光源摄像一体机。
图像缩放旋转器 该产品可以连接到椎间孔镜观看和记录手术过 程。
可以 360 度旋转图像、无级放大和缩小手 术视野,由脚踏开关控制,医生根据自己的需 要自行控制。
安全三角区手术入路侧面观 手术前 L5-S1左侧尾端 手术前 L3-L4 外侧向椎间盘突 出 标准配置器械和设备用椎间孔镜和相应配套器械在安全三角区摘除突出的髓核 手术入路背面观 突出髓核随碎片解压后的神经根 突出的髓核碎片 解压后的神经根 手术入路轴向观 手术后 L5-S1 左侧尾端 手术后选配件灌流泵STORZ 专门为脊柱微创手术独特设计的灌流泵可以精确调节速度、流量、压力。
文件管理系统 STORZ 独特的文件管理系统可以存储视频、图像、病人档案。
可以通 过触摸屏或声控两种方式控制。
无线声控系统STORZ 独特的无线声控系统使手术中医生可以用声音遥控文件管理 系统。
脊柱手术专用手术床STORZ 独特设计的脊柱手术专用手术床通过液压技术, 可以任意调节病人的体位以达到最佳效果。
可以方便手术操作,改善病人的舒适程 度,提高手术质量。
由于没有腹部压力,在实施开放手术时可以避免 积压腹主动脉和静脉,减少出血。
手术步骤第一步:手术前准备需要拍矢状位和横断面的 MRI 确定突出的性质。
拍侧面的 X 片确定椎间孔的大小和髂脊的高度。
如 果椎间盘突出在L2-L3和L3-L4水平,选择在旁开中线10 cm 进入。
如果椎间盘突出在 L4-L5和L5-S1 水平,选择在旁开中线12-14 cm 进入。
实际的旁开距离还需要依病人的身体大小和肥胖程度作适当调 整。
肥胖、椎间孔狭小、小关节面假性关节病的病人旁开的距离要大一些。
经验告诉我们,对向下掉 的髓核,进入点要偏向头侧和外侧。
病人体位:如果采取侧卧位,髓核突出侧朝上。
在腰部放一个枕头或支架,髋关节和膝关节保持屈曲。
第二步:确定进针路线首先沿着脊突标记正中线,然后标记髂脊。
如果要进入L5-S1,进针点一般要旁开中线 12-14 cm 。
当 C 型臂放在侧位时,用一个长的器械,如抓钳,帮助确定进针路线。
当达到突出的髓核时,画一条进 针路线。
然后在水平距离线上再画交叉点。
此点即为进针点。
用抓钳标记进针路线 用抓钳标记进针路线的解剖示意 C 型臂显示进针路线 第三步:局部麻醉局麻进针点针头插到小关节突 理想的进针位置是稍微到达小关节突的 头端 手术采用局麻,常用的参考配方如下(可根据情况作适当调整):第四部:椎间盘显影局麻进针点(5ccXylocaine 和肾上腺素)。
插入一个18G 的针到安全三角区,到达突出髓核的后外侧。
在18G 的针里插入一个21G 或22G 的针,到达突出的髓核。
向椎间盘内注入2cc 与青兰胭脂红(indigo carmi ne )混合的对比显影液。
通常可以看到损伤的髓核。
青兰胭脂红通常把髓核组织染成蓝色或蓝绿 色。
首先插入穿刺针确定位置,然后插入导丝到达预定位置。
在18G 的针里插入一个21G 或22G 的针 下边是常见的五种典型的椎间盘变化插入18G 穿刺针进针的解剖示意 C 型臂显示进针的位置 深层穿刺 注射造影剂椎间盘显影第五步:放置导丝先插入18G的针,再沿着18G的针插入21G或22G的针直达椎间盘。
然后,退出21G或22G的针, 插入导丝。
沿着导丝退出18G的针,导丝保留在原位。
用锋利的小手术刀在进针点皮肤切开一个大约8 mm 的切口。
沿着导丝向小关节方向插入带有绿色标记的导杆。
如果是L5-S1 则需要插入一个特制的头部弯曲的有绿色标记的导杆。
STORZ 按照交通灯的概念设计导杆的插入顺序。
第一插绿色标记的导杆,第二插黄色标记的导杆,最后插红色标记的导杆。
他们在这里的意义是:绿色:安全,直径5.0mm。
黄色:注意,直径6.5mm。
红色:警惕,直径7.5mm。
在导杆外沿着导杆逐级放套管向外扩张软组织。
套管也根据绿-黄-红的次序逐级加大直径。
如果需要额外的局麻,可以拔出黄色套管,用21G或22G的针插入红绿套管之间向小关节注射局麻药。
向小关节注射局麻药插入导杆 C 型臂下显示插入导杆在L5-S1 水平的椎间盘突出采用 C 型臂下显示前部弯曲的导杆放置的位置STORZ 特制的前部弯曲的导杆横切面解剖示意图显示 C 型臂下显示前部弯曲的导 C 型臂下显示前部弯曲的导杆放置的位置杆放置的位置第六步:用环锯扩椎间孔(深色代表粗齿,浅色代表细齿)如图所示,环锯套在套管的外边,套管放在导杆的外边。
沿着套管放置环锯,去掉小关节远端增生的骨质,扩大椎间孔。
因此,通过环锯切掉部分上关节突扩大椎间孔远端。
使用环锯前后用C型臂上下、水平从前后和侧面确定器械和环锯顶端的位置。
环锯的最前端不能超过中线!在锯小关节时,可以退出导杆。
从水平(侧位)影像显示,环锯的前端保持在正好处于终板的后角。
从前后位的影像显示前端正好在脊突的中线,位于重叠的脊突顶端的位置。
环锯也根据绿-黄-红的次序逐级加大直径。
首先使用绿色环锯,依次使用黄色环锯,最终使用红色环锯。
针对椎间孔特别狭窄的病人,STORZ 还有小直径(4.0mm)的有蓝色标记的环锯。
环锯的锯齿采用特殊设计,当顺时针方向旋转时不会损伤周围的软组织。
环锯一旦接触到骨头时,就应该尽快沿着顺时针的方向旋转切割增生的骨质。
前进或后退时都要保持顺时针旋转。
在这个步骤时保持止痛是最重要的。
导丝-导杆-套管- 环锯的关系插入导杆插入套管C型臂看套管的位置c型臂看套管的位置环锯应该放置的位置C型臂看环锯的位置C型臂看环锯的位置红线为环锯的警戒线下一步更换直径大一些的黄色导杆和黄色环锯。
在更换导杆和环锯时,一定注意导丝保留在原位。
使用黄色环锯时,也遵循上述的方法定位。
更换步骤依次是:退出绿色环锯、小心地反时针旋转退出绿色套管、退出绿色导杆;导丝保持在原位不动,然后再放入黄色导杆、放入黄色套管、放入黄色环锯。
按照前述的方法用C型臂确定黄色环锯的位置。
注意避免刺激或损伤神经根。
用环锯去除部分小关节用旋转手柄卡住环锯环锯顶端不能超过红色警戒线用环锯去除部分小关节突用环锯去除部分小关节突环锯不能超过脊突中间线遵循上述方法更换红色环锯。
完成扩大椎间孔的工作。
注意:如果病人椎间孔大,导杆和套管有可能滑过中线刺激或损伤神经根。
第七步:放置工作套管扩完椎间孔后,取出环锯,沿着红色导杆放置工作套管。
STORZ 设计有多种样式的工作套管,以满足不同医生的特殊需要。
标准配置提供的是最常用的工作套管,所有工作套管的外径都一样是7.5 mm。
确定放好工作套管以后,取出导丝和红色导杆。
用C型臂确定工作套管放置的位置。
正确的位置应该是放在神经根下方,椎间盘水平,顶端正好在中线,开口朝向突出的髓核。
工作套管示意图沿着套管放置工作套管用蓝垫锤敲击工作套管用 C 型臂从侧面和前后位影像确定工作套管的位置工作套管顶端所在的位置独特设计的套管顶端可以满足人体 独特设计的套管顶端可以保护神经根免遭损 沿着工作套管放置手术器械或椎间孔镜 各种情况保护神经根免遭损伤 伤第八步:放置椎间孔镜 连接椎间孔镜到光源和摄像机。
打开光源,调节白平衡,达到最佳彩色效果。
把椎间孔镜放入工作套 管。
调节合适的水流量和压力对取得良好效果很重要。
插入椎间孔镜后可以看到各种组织结构。
由于 髓核染色,可以清楚地区别突出的髓核、神经根和硬脊膜。
如果病人有中央椎管狭窄, STORZ 有独特设计的专用手术器械和方法可以解决椎管狭窄。
镜下看到突出髓核碎片 镜下看到突出髓核碎片和硬膜囊 镜下看到突出髓核碎片和神经根 第九步:摘除突出的髓核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病人必须保持清醒和配合。
STORZ 是专业的脊柱微创器械和设备制造企业,有完 整的椎间盘摘除器械,如神经探子、神经钩、神经提拉器、抓钳、咬钳、打孔器、切割器等。
这些器 械都可以通过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操作。
如果突出的髓核比较大,也可以不用通过椎间孔镜,用大号 的髓核钳通过工作套管直接摘除突出的髓核。
全部摘完突出的髓核后,通过椎间孔镜可以清楚地看到神经根。
转动工作套管观看周围组织检查是否 还有游离的髓核碎片。
摘除髓核示意图C 型臂下显示 椎间孔镜下看到 椎间孔镜下看到摘取髓核碎片 摘除的髓核碎片 手术后神经根清晰可见第十步:应用双极射频 采用独特设计的可伸屈和转向的射频双极电极可以通过椎间孔镜的工作通道达到工作区域用于止血、 消融髓核、以及通过组织收缩的作用封闭纤维环直径 3mm 以下的裂口。
STORZ 具有一整套有着名脊柱外科医生发明的、 专利的、 独特设计的治疗椎间孔狭窄和椎管狭窄的手术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