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和糖尿病

合集下载

糖尿病与肝脏的关系

糖尿病与肝脏的关系

糖尿病与肝脏的关系目前的高脂血症、探讨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与2型糖尿病脂肪肝(DFL)的关系。

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患者进行身高、体重、空腹血糖(FBG)、血脂(TG、TC、HDL、LDL)、血浆胰岛素(FINS)测定,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体重指数(BMI),同时检查是否合并其他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并与2型糖尿病非脂肪肝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与未并发脂肪肝组相比TG、TC、LDL、FINS、FBG、BMI均升高,HDL、ISI降低(P<0.05或P<0.01)。

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存在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超重,而且大血管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对2型糖尿病尽可能防止高胰岛素血症,控制血糖,维持正常血脂,减少胰岛素抵抗(IR),对预防和减少2型糖尿病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对6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化验室检测及肝脏超声,对56例脂肪肝患者进行糖耐量试验,两项结果对照比较。

结论:4%~46%的脂肪肝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近乎50%糖尿病患者有脂肪肝;约30%~70%的糖尿病患者可有无症状性的肝肿大和轻度的肝酶异常。

T2DM易合并脂肪肝,约75%的患者两病共存。

脂肪肝虽然在早期基本没有什麽症状,但肝细胞中长期堆积的大量脂肪会导致肝细胞的损伤,坏死,造成脂肪性肝炎。

储存了大量脂肪的肝细胞其解毒代谢糖脂的能力均下降,由于其糖脂代谢能力下降可加重糖尿病及血脂紊乱的程度。

脂肪肝可以是糖尿病的后果,根据近年来的文献,肥胖、2型糖尿病、脂肪肝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脂肪肝患者81%存在超重或肥胖,44%有2型糖尿病。

与肥胖、胰岛素反抗有着密切关系,是近年来代谢性疾病的热点领域之一。

、2型糖尿病、脂肪肝的关系研究进展做一回。

瘦素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1瘦素与胰岛素反抗胰岛素反抗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特征之一。

IR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下降,即一定量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正常水平,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等的共同发病基础。

糖尿病并发脂肪肝的患者该怎么吃?

糖尿病并发脂肪肝的患者该怎么吃?

糖尿病并发脂肪肝的患者该怎么吃?作者:暂无来源:《祝您健康》 2016年第4期糖尿病并发脂肪肝多见于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的患者,其发病率为21%-78%。

成人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脂肪肝较多,发生脂肪肝并发症的原因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糖尿病并发脂肪肝患者要控制脂肪的摄入,戒烟忌酒,适量运动,使脂肪肝早臼消除。

发病症状轻度糖尿病并发脂肪肝大多没有明显症状,若血糖得不到合理控制,随着病情的加重会出现上腹不适、厌食、腹胀、呕吐,甚至肝脏肿大等症状。

饮食关键点控制食物摄入总量:严格根据食物热量安排日常饮食,减少糖精摄入,多吃杂粮或粗粮。

适当减肥,让体重达到或接近与身高相匹配的标准水平。

限制含嘌呤食物的摄入量:嘌呤代谢异常,在体内会被氧化成尿酸,导致体内尿酸含量过高,从而引发脂肪肝。

因此,高血压并发脂肪肝患者要尽量减少动物肝脏、浓肉汤、鱼子等食物的摄取量。

补充水分:每曰水分摄取量不要少于8杯,可以通过水果、蔬菜、汤粥等来补充。

少吃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容易刺激人体,抑制尿酸的排放,导致突发性尿酸偏高,易诱发痛风。

戒烟忌酒:吸烟会刺激人体机能,酒精容易导致体内乳酸增加,继而诱发脂肪肝。

膳食纤维功效:膳食纤维具有减缓葡萄糖吸收的作用,从而减少胰岛素的分泌,缓解餐后血糖上升过快,尤其以水溶性膳食纤维的作用最为明显。

膳食纤维还能调节脂类和糖类的代谢,从而降低体内脂肪和血糖的含量。

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菠菜、大白菜、空心菜等新鲜蔬菜,苹果、橙子、柚子等水果,燕麦、糙米、小米等杂粮。

铬功效:铬能够提高葡萄糖耐量,调节人体糖代谢,从而维持血糖值的稳定。

铬还能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功效,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

富含铬的食物:猪瘦肉、海产品、豆类、核桃、腰果、葵花子、全谷食物等。

锌功效:锌能够调节血脂代谢异常。

锌是胰脏制造胰岛素的必需元素,当身体缺少锌时,会导致血脂和血糖代谢混乱,从而加重脂肪肝患者的病情。

脂肪肝是ii型糖尿病的根源

脂肪肝是ii型糖尿病的根源

&#160;脂肪肝是II型糖尿病的根源脂肪肝是II型糖尿病的根源脂肪肝是II型糖尿病的根源血糖出现的一个常见问题就是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

到今天为止,几乎所有的医学论著、医生和营养师都在说Ⅱ型糖尿病的病因在胰岛或胰岛素或胰岛素的受体的异常等等。

在这里笔者想给各位读者一个新的视角来审视糖尿病。

笔者认为上述的观点是不准确的,甚至是错误的。

糖尿病的真正病因不在胰岛和胰岛素,而在于肝脏。

1、为什么糖尿病的根源不是胰岛胰岛素第一,在糖尿病的早期,尤其是潜伏期,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是偏高的,至少在正常水平,即使在正常水平,也说明胰岛的功能是正常的,也不能把糖尿病归罪于胰岛和胰岛素。

而到糖尿病的后期,胰岛素的水平下降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糖尿病导致全身的血管发生病变,当然也会影响到胰岛内的血管,进而导致胰岛发生进一步的病变; 第二,糖尿病患者至少是三大代谢紊乱,即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糖代谢都是紊乱的。

在临床上往往都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出现糖代谢障碍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也就是说临床上往往是高血脂之类的脂代谢紊乱先于高血糖的出现。

所以糖尿病患者的三大代谢紊乱不会是因为胰岛素分泌紊乱造成的。

更何况糖尿病的早期胰岛素的分泌往往是正常的。

第三,肝才是蛋白质、脂肪和糖三大代谢的中心,所以只有肝的功能异常才会导致三大代谢发生这种形式的紊乱。

从血糖的胰岛素调节也可以看出肝功能紊乱在糖尿病中扮演的角色(图20)。

当血糖升高,胰岛就会感受到而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胰岛素作用于执行器官肝、肌肉等,告诉它们赶快回收血液中多余的糖,执行器官一起行动,血糖就降下来了。

当执行器官,其中主要是肝功能紊乱后,通过糖异生的糖原合成能力就会下降,导致肝对血糖的回收能力下降,而血糖升高。

为什么是肝而不是肌肉?因为血糖调节的执行器官主要是肝而不是肌肉,一方面,血糖升高后肝会通过糖异生合成糖原,即把血液中的葡萄糖打包、贮存在肝内。

另一方面,肝也会把多余的糖转变成脂肪而贮存起来。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祖国医学称糖尿病为消渴,根据本病三多症状的孰轻孰重分为上、中、下三消应为I型糖尿病。

消渴与五脏相关。

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属中医学“消渴病”合并“胁痛”“腹痛”或“积聚”。

病因多为情志不畅、饮食不节、久卧少动、过度肥胖等应为II型糖快活病。

近年来研究显示,4%~46 %的脂肪肝患者合并有糖尿病;近乎50%糖尿病患者有脂肪肝;约30%~70%的糖尿病患者可有无症状性的肝肿大和轻度的肝酶异常,约75%的患者两病共存。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增高,与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胰岛素抵抗因素关系密切,也与长期高血糖有一定的关系,并且糖尿病合并脂肪肝者,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明显增高。

传统的观点认为其发病病机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主张上消治肺,中消治胃脾,下消治肾,从肺、胃、肾三消论治。

然笔者认为糖尿病不只是与肺、胃、肾三脏有密切的联系,肝脏与糖尿病发病亦有着内在联系,故应注重从肝论治。

五脏论治1、从肺、胃、脾、肾与肝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

肝为厥阴之脏,以血为本,以气为用,肝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的调节方面。

肺主降,而肝主升,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则多致气火上逆,木火刑金,肺阴被灼,耗伤阴津,故见口干舌燥,烦渴多饮。

肺主治节,燥热伤肺,治节失职,水不化津,直趋于下,故尿量频多,舌红苔黄脉弦数。

此为肝郁化火,燥热伤肺。

肝气郁结,郁而化火,肝火犯胃,胃火炽盛,腐熟力强,食入即化,故见消谷善饥。

阳明热盛,耗伤精血,无以充养肌肉,故见形体消瘦。

胃津被灼,大肠失其濡润,无水舟停,故见便秘,舌质干红,苔黄燥,脉弦数而有力。

此为肝火犯胃。

肝失调达,横逆侮脾,肝脾不和,脾失健运,精气不升,升化无源,水谷精微不能输布于脏腑而营养四肢百骸,故见神疲纳呆,虚胖乏力,或日渐消瘦,时有便溏,舌淡红,舌体胖嫩有齿痕,脉弦。

此为肝郁克脾,脾失健运。

脂肪肝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体会

脂肪肝合并糖尿病临床护理体会

护理研 究 ・
22 2 第9 第 期 0 年 月 l 6 1 卷
脂肪肝 合并糖尿病 临床护理体会
邓 国妹 邓 国 霞
1 西省 南 昌市 第 九 医 院肝 三科 , . 江 江西 南 昌
3 0 0 2江 西 艺术 职 业学 院 , 西南 昌 3 0 2;. 江
30 0 30 4
【 要】目的 探 讨 脂 肪肝 发 病 与 2型 糖 尿病 (2 M) 摘 T D 的临 床 护 理对 策 。 方 法 回顾 性 分 析本 院 2 0 09年 1 2 1 月~ 0 1年
4月 内科 诊 疗 随访 的 T D 非 酒 精 性 脂肪 肝 患 者 12例 的 临 床 资料 。 结果 通 过 对 I2例 肝病 合 并 糖 尿 病 患者 的 2M 1 1 护 理 可见 , 食护 理 、 防感 染 、 理护 理 和掌 握一 定 的 自我 监测 方 法 等 , 减少 发病 次 数 , 制并 发 症 提 高 护理 质 饮 预 心 可 控 量 。 结 论 在 2型 糖 尿病 中 , 在 明显 的脂 代 谢 紊 乱 , 以 三 酰甘 油 水 平 升 高 为甚 , 肪肝 形 成 与 血 三 酰 甘 油升 高 存 尤 脂
诊 断依 据 1 9 9 9年 WH O标 准 ; 2 排 除病 毒 性 、 物 性 、 毒 () 药 中 性肝 炎 、 自身 免 疫性 肝病 、 传 代谢 病 , 除饮 酒 或 折合 酒 精 遗 排 摄 人 每 周 >4 0 g者 ;3 N F D诊 断 依 据 2 0 ()A L 0 2年 中华 医 学 会肝 脏 病 学会 《 非酒 精性 脂 肪性 肝 病诊 断 标 准》 。 嗍
有 脂 肪肝 , 中 7 %为 酒精 滥 用者 。 由肝脏 疾 病引 起 的碳 水 其 0 化 合 物代 谢 障 碍 , 致糖 耐 量减 低 乃 至 血糖 升 高 而继 发 的糖 导

脂肪肝 糖尿病的“后备军”

脂肪肝 糖尿病的“后备军”

球 患病率 为 2
0
% 。
我 国 的情况 也 不 容
脂 肪 肝 糖 尿 病 的 乐 观 , 据 最 近 上 海 一 项 流 行 病 学 调 查
显 示 , 上 海市成人 脂 肪肝 患病率 已达
到 15

j
5% 。
按 上 海人 口
1 6 0 0 万 计算 ,
上 海 目前脂 肪肝人 数 约达 到 2 5 0 万
人 。
其 中大 约有 5 0 % 的人 群( 1 2 5 万 人 )
不重 视 , 以致部分 患者 出现 持续 的肝功能 异常时才来就诊 , 此时
存 在 不 同 程 度 的 糖 代谢 异 常 , 其 中达 到糖尿 病标 准的人 数 约达 3 6 万 , 那 些 已 经 进 入 到 糖 尿 病 前期 的 患者和 糖 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 更重要 的是 脂 肪肝 可 以预 测 将来
发生糖尿 病。
日本 、
美国 、
意 大 利 研 究报 道 ,
对 没有糖 尿 病的人 群进 行 7 年 追踪研
究发现 , 那 些 患有脂 肪 肝 的病人 经 过
7 年之 后 更容 易发生 2 型 糖尿 病。 因
此 , 又 将现 在还 没 有糖 尿 病 的 脂 肪 肝
对于 脂肪 肝 患者我们给 出的 建议 : 重视脂肪肝 , 警惕糖尿病。
摘 自 《家 庭 医 药 》
不痛不痒 , 许 多患者对 脂肪 肝并 动处 方 。 需 要提 醒 的是减肥速度
18 20 0 8 年第 6 期
肝 损 伤 的程 度 与肝 脏 脂 肪 含 量 有密切 关 系 , 脂肪 沉 积越多, 肝 脏损伤越重 。 因此需要 测定肝脏 脂肪 含量 , 国 内有些单位 已 经 开 展 C T 半 定量 的方 法 , 我们 医 院 同 时开始进行磁 共振波谱定量 分析 ,

两个糖尿病,一个脂肪肝——范建高教授畅谈糖尿病合并脂肪肝

两个糖尿病,一个脂肪肝——范建高教授畅谈糖尿病合并脂肪肝
保 肝 药物治疗 胞膜



也 必 须 按 医生 的
大增 加
同时

出现 脂肪 肝 的患 者

来决定 是 否需 要 进 行
此外

胰 岛素 抵 抗
糖代谢 紊乱等病理 状


及 时修 复 肝 细
记者

范教授


您能给我们
况 又 会进

步加重
尤 其 是 重 度脂

恢 复 肝 脏 功 能 也是 治 疗脂肪 肝

尽管

天 的能 量 摄 取 量 相 同






糖尿病

高脂 血 症合 并 肝 损 伤 等方 面 有很 深 的 造 诣
( 专家 门诊 : 星 期 三 上 午 ; 特 需 门诊 : 星 期 四 上 午 )
重 于 晚 餐 的进 食 方式 比规 律 性 的

餐进食 更 容 易 发 胖
'
、 、

晚饭 高 热 量

应 出现 异 常

因此

脂肪 肝 的治疗 既
两 个 糖 尿 病 患 者 之 中就 有 生脂肪肝

个会 发
脂 肪 肝 会给 糖 尿病 患
脂肪 肝 患 者

尤其 是 并发 肝 功能损 害

者带来 什么 样 的危 害?

的脂 肪 性 肝 炎 患 者
除 了 坚 持 基础 治
糖尿 病患 者较容 易 患脂 肪 肝
疗饮食 控制 之 外

可 以在专业 医 师 的
糖尿 病病 情

糖尿病与肝脏健康的关系

糖尿病与肝脏健康的关系

糖尿病与肝脏健康的关系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与肝脏健康息息相关。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与肝脏健康的关系,并介绍饮食、运动和药物管理对于维护肝脏健康的重要性。

一、糖尿病对肝脏的影响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有脂肪肝的风险。

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者对胰岛素的抵抗,导致血糖升高,促使肝脏大量转化血糖为脂肪,进而沉积在肝脏内部,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不仅会引起肝脏功能受损,还会增加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患病风险。

二、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1. 控制总能量摄入量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合理控制饮食总能量的摄入。

合理分配主食、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避免摄入过多的糖类和油脂。

选择低糖、低脂的食物,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

2. 合理分配餐次和饮食时间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进餐,避免过度饥饿或饱腹状态。

分多次进食,每次食量适中,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减轻胰岛素负担。

3. 控制饮食的糖分含量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食用过多的糖分含量高的食物,如糕点、甜饮料等。

可以使用低糖或无糖替代品作为甜味剂,控制血糖升高。

三、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管理1.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脂肪的燃烧,并能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糖尿病患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跳舞等,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

2. 耐力训练耐力训练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的代谢水平。

糖尿病患者可以进行适当的举重、引体向上等耐力训练,每周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

四、糖尿病患者的药物管理1. 胰岛素治疗对于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胰岛素,并定期检测血糖水平,调整用药方案。

2. 口服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可以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等。

使用口服药物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使用,并定期进行血糖监测,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3. 中草药辅助治疗一些中草药被认为对糖尿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如苦瓜、花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肝和糖尿病
糖友合并脂肪肝很常见。

在门诊经常遇到糖友拿着体检报告,询问发
现脂肪肝应该处理?今天就针对脂肪肝,简要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一、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是一种俗称,准确的称法应该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NAFLD是以胰岛素抵抗为发病机制,表现为肝脏脂肪过度堆积的一种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

那么怎么样才算是“肝脏脂肪过度堆积”呢?
最新的NAFLD标准,定义为肝脏组织学分析存在5%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变性,或通过磁共振质子波谱或定量脂肪/水选择性磁共振成像,评估质子密度脂肪组分超过5.6%。

由上可见,要确诊NAFLD,一是要做肝穿;二是做磁共振波谱。

但这两种检查,一种有创伤,另一种价格昂贵,所以我们大多数人还是通过彩超来判断是否存在NAFLD。

二、脂肪肝很常见吗?
随着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流行,NAFLD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脏疾病,普通成人患病率高达15%以上。

2型糖尿病与肥胖患者中NAFLD患病率高达60%~70%。

体重正常人群中有7%也存在NAFLD,尤其多见于年轻女性,虽然肝功能正常,但肝脏疾病可能已在进展。

三、怎么了解自己脂肪肝的严重程度?
NAFLD包括两种预后不同的病理诊断:即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后者病变程度更为严重,包括: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超声是诊断NFALD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血清生物学标志物和肝纤维化评分也可辅助诊断肝脂肪变性。

但这两种方法都不能区分NASH和肝脂肪变性,肝活组织检查是区分NAFL与NASH唯一可靠的方法。

磁共振波谱技术虽然能定量诊断肝脏脂肪变性程度,但费用昂贵,无法广泛用于临床。

因此,临床医生经常把生物学标志物、肝纤维化评分与彩超瞬时弹性成像联合应用,来监测肝纤维化进展程度,避免肝穿刺活检诊断。

四、为什么会得脂肪肝?
机体在正常情况下会将摄入过多的热量,转化为脂肪形式储存起来。

但如果长期摄入过多的热量,肝脏不能处理太多的脂肪,脂肪颗粒存在肝细胞内,形成了脂肪肝。

NAFLD进展可引起转氨酶增高,长期的肝细胞功能障碍会造成肝硬化。

研究表明NAFLD的发生与环境及遗传均有关。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相当重要作用,如:高热量饮食、过量饱和脂肪、精制碳水化合物、含糖饮料、高果糖摄入和西方饮食结构。

高果糖摄入会增加NASH和进展期肝纤维化的风险。

目前发现有几种基因修饰因子与NAFLD相关,但是仅有少数被证实,如PNPLA3和TM6SF2。

五、脂肪肝会带来什么后果?
NAFLD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NASH特别是合并进展性肝纤维化患者,肝病死亡率明显增高,高达13.3%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六、脂肪肝和糖尿病是什么关系?
脂肪肝与糖尿病互为因果,这两种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是一对孪生兄弟。

72%的糖尿病患者存在NAFLD,17.1%的患者存在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糖尿病与NAFLD的严重程度、NASH进展和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这是因为糖友的糖脂代谢存在障碍,致使大多数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转变为脂肪,沉积在肝内,最终导致脂肪肝。

反过来,NAFLD也是糖尿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为脂肪肝严重时,影响了正常的糖代谢,不能将过高的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储存,造成血糖持续升高,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研究表明:经超声证实的NAFLD发生糖尿病风险是普通人群的4.6倍。

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NAFLD患者中,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高达50%,其中糖尿病前期达35.5%,新诊断糖尿病达到了14.5%。

因此,针对NAFLD个体,必须常规筛查糖尿病,预防糖尿病要从控制脂肪肝开始。

七、脂肪肝应该怎么治疗?
1、生活方式的改变
无NASH或肝纤维化的患者只接受健康饮食(特别要避免前文中提到的那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锻炼即可,无需进行药物治疗。

限制每天能量摄入,排除促NAFLD食品(如加工食品、添加高果糖的食品及饮料)。

根据地中海饮食调整饮食结构,或有助于改善NAFLD。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NAFLD患者,建议减重7%~10%,有助于改善肝脏组织学、降低肝酶水平。

但要避免体重急剧下降!
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要相结合,方可最有效地降低肝脏脂肪。

具体的训练方式应当基于自己的爱好,并长期坚持。

2、药物治疗
不是所有的NAFLD都需要药物治疗,但存在以下三种情况推荐起始药物治疗:
进展期NASH;
纤维化进展风险增加的早期NASH(定义为年龄>50岁、糖尿病、代谢综合征、ALT升高);
炎症活动程度较高的活动期NASH。

目前治疗NASH的药物有限,而且疗效尚未完全确定,可以考虑联用吡格列酮维生素E。

其它的一些药物,如降血脂药与n-3多不饱和脂肪酸,虽然有明确降脂作用,但没有明确的改善脂肪肝的证据。

本文内容部分节选自2016年欧洲肝病学会、欧洲糖尿病学会和欧洲肥胖学会共同推出的关于NAFLD的诊断、治疗和随访的临床实践指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