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课件

1. 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并不难,对于我们往往是 举手之劳。下面这几种行为你都做到了吗?除 了下面这几种行为,你还能说出哪些?
示例:出门随手关灯;作业本、铅笔等文 具用完再扔;少让父母开私家车接送;洗 手洗脸的水用来浇花或冲厕所等。
2. 围绕“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从我 做起”,收集相关资料,设计板报 或举办主题班会。
类类
型 齐
型
全
,
耕
地
比 重 小
现 状
课堂小结
耕地、草地、林地 → 农业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 → 建 设用地 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 → 通常情况下难以 利用的土地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
可利用土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 备耕地资源不足
要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地区分 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 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区 布不均 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 草地源自要分布区合理利 用每一 寸土地
存在的问题: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污 染、乱占耕地
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
解决 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 措施 切实保护耕地
全国土地日:每年6月25日
集约用地
阅读卡
集约用地,就是通过合法安排用地结构、 挖掘用地潜力,使每块建设用地都最大限 度地提高投入产出比例,提高土地配置和 利用效率。
南方雨水较少, 干旱缺水
活动 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 经济发展的影响
活动 认识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 1. 将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运用相关地图
和所学知识,分别讨论耕地、草地、林地 和难以利用土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其自然 环境特点。 2. 将讨论结果填入表3.1中。
半湿润区 干旱、半干旱区 湿润、半湿润区 干旱、半干旱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水资源

←北方旱地 南方水田→
旱灾
涝灾
知识点二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 因
2.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 施
(1)解决时空分布不均的措施 时 空不 均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
思考:
请观察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回答以下问 题: 南水北调工程有几条路线? 哪条线距离最近,解决的是什么地方的缺水问题? 中线方案起点的水库是哪一座? 沿京杭大运河的是哪一条线?
改变灌溉方式、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广 喷灌、滴灌技术
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 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工业用水:
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 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 用率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1)洗脸水用后可以洗脚,然后冲厕所。 (2)家中应预备一个收集废水的大桶,它
世界七个水资源总量丰富国家比较
人均径流量(立方米/人)
径流总量(万立方米)
巴西 俄罗斯
加拿大
美国 印尼 中国 印度
世界
120 000 90 000 60 000 30 000 0
0
人均量2000多立方米
20 000
40 000
60 000
总量2.7亿立方米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而人均水资源仅
2.以下有关我国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空间分布是西北多,东南少 B.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 C.时间分布是冬多,夏少 D.时间分布是春多,夏少 3.右图反映了( C )。 A.水资源浪费 B.水资源分布不均 C.水资源污染 D.农业对水资源需求大
B) 。
4.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B )。 A.南水北调会导致南方水资源短缺 B.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之 一 C.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水调到东北地区 D.南水北调可以解决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的问题
八年级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学习笔记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1、自然资源的含义: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及利用二、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和特点2、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存在的问题: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还将大幅度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短缺,人均不足且仍在下降的状况更加突出。
(2)解决措施:①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②开发新材料、新能源;③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增殖使用;④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
第二节土地资源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1、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2、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但是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一少”、“一多”、“一不足”、“一突出”(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耕地不足、人口与耕地矛盾突出)3.土地资源的优势:我国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工矿业生产和城乡建设。
4.后备耕地不足:我国荒漠、石山、永久积雪等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二、地区分布不均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存在的问题:我国破坏土地资源的现象严重,其中,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问题尤为突出。
3、基本国策: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土地资源的保护措施:(1)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2)在农耕地区,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基本农田保护。
(3)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保护天然草场。
(4)在易遭受风沙侵袭、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营造防护林,治理沙化、盐碱化。
第三节 水资源一、时空分布不均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1、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主要措施:兴建水库。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答案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目录1.自然资源定义: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资源,如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称为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必备的两个条件:①存在自然界中②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3.自然资源分类①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
例: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利用方式:合理利用,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
②非可再生资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的是非可再生资源。
例:矿产资源,如煤、石油、铁矿等。
利用方式:珍惜和节约使用4.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空间分布不均衡。
◎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我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5;◎我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径流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
5.保障自然资源供给的主要途径:①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
②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③改进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回收和循环利用、增殖使用。
④扩大铁矿石、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渠道。
1.我国的土地资源特点: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人均占有量少;山地多,平底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耕地资源不足。
2.读土地资源类型图,填空。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名称:A.以水田为主的耕地,B.以旱地为主的耕地,C.林地,D. 草地。
(2)A、B 两类土地利用类型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区、半湿润区(填干湿区),两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界线是秦岭—淮河,该界线与我国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及1 月份0°C 等温线大体一致。
(3)图中 C 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东北、东南、西南的山区,而西北和北部高原的大部分地区这种土地利用类型很少分布。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基础知识1、这些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或水和水能)等等都是自然资源。
2、有些自然资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循环利用),属于(可再生)资源。
例(水资源)等。
如果利用合理,便能实现(永续利用)。
3、有些自然资源,总是用一点就少一点,是(非可再生)资源,例如(矿产)资源等。
4.我们吃的稻米和小麦等粮食,都是利用(土地)资源收获的农产品,写字用的铅笔芯是用矿产资源石墨制作的。
5.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6.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我国自然资源国情,从而科学合理的去(利用)资源,(保护)资源。
7、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8.根据土地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等。
9、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多,(后备资源)不足 .10.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人均资源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人与耕地)矛盾突出。
11.东部季风区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耕地林地),是我国农、林、渔的主要分布区。
12、耕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这里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地形以(平原及低缓的丘陵)为主。
13、林地主要分布在(季风)区,这里属于(湿润)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
14、草地主要分布在(非季风区),这里属于(半干旱)地区,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15、西部内陆地区集中了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因而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
16.从农田类型看,我国北方以(旱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17、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80万平方千米。
我国耕地逐年减少,流失严重,加剧了(人口与耕地)的供需矛盾。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一、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1)类型:耕地、林地、草地A(比重最大)(2)耕地占世界第四位,林地占世界第六位二、几类土地资源的分布:(1)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2)草地、难以利用的土地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3)我国三大林区:a东北林区(最大的自然林区);b西南林区(树种最丰富的林区)c 东南林区(最大的人工林区)三、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①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②山地多,平地少。
(山区为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的统称)③后备耕地资源缺乏。
(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边远省区)四、我国土地政策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节约与保护水资源一、水资源:(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指可用的淡水资源。
(2)中国利用的淡水资源: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3)目前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4)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
一个国家水资源的多少主要以径流量来衡量。
(5)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办法:①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修建水库)。
②空间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跨流域调水)。
三、我国水资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原因: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②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
措施:①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②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
四、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我国北方水资源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淮河、海河、辽河。
五、跨流域调水工程包括:A:引滦入津、B:引黄入晋、C:引黄济青、D:引滦入唐、E:南水北调东线方案、F:南水北调中线方案、G: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南水北调:把我国长江流域的水调往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分为东线方案、中线方案、西线(主要缓解西北地区缺水)方案。
八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活动课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及分类:(1)含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第3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核心知识梳理)(商务星球版)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核心知识梳理【思维导图】【知识梳理】自然资源概况一、分类二、基本国情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种类相当齐全;但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要点提示】一、①土地生物水气候可再生保护培育②矿产非可再生节约二、总量丰富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一、土地资源的特点1.分类根据利用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土地分为、、和等不同类型。
2.构成我国土地,其中、和比重较大,比重较小。
➢我国难利用土地:我国难利用土地面积广大,主要分布在部地区。
①西北地区地势较为平坦,但多处于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难以利用的沙漠、戈壁、石山广布;②西南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但地形,地貌广布,难以利用的石质荒漠较多;③西藏气候寒冷,、广布。
3.分布4.特点土地资源总量,但人均,特别是人均面积很少;同时,我国耕地总体;另外,我国耕地严重不足,且开发难度较大。
二、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严峻的形势:2.措施①国家制定并颁布了《法》、《法》、《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②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科学规划用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实行制度。
【要点提示】一、1.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2.利用类型齐全草地林地难利用土地耕地拓展材料西干旱崎岖岩溶冰川冻土3.①旱地②水田③林地④草地⑤西北4.丰富占有量小耕地质量较差后备资源二、1.城市用地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污染2.土地管理草原森林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农田保护水资源一、水资源的分布1.来源及分布特点陆地上的水资源,主要来自,呈现出的特点。
2.时间分配季节大部分地区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在汛期,灾害频繁;季节降水少,河流水量小,干旱缺水严重。
此外,我国降水变化也比较大。
3.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出从向递减的特点。
南方地区特别是流域水资源较丰富,北方地区特别是平原水资源较少,地区是我国水资源最贫乏的地区。
4.影响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使得一些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尤其是。
土 地 资 源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 地理课件、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 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主要 地形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未利用 土地
季风区 湿·润地
区
季风区 湿·润地
区 非季风区 干旱地区
非季风区 干旱地区
平原 低矮丘陵
山地
高原 盆地 山地 高原 盆地
所在方位
东部 东部 西部 西部
南北方水与土的矛盾
南北方水土资源搭配不 合理,对农业生产不利。
北方旱田
南方水资源占80%,土地资源占40%; 北方水资源占20%,土地资源占60%。
措施: “开源”与“节流”
开荒、控制用地、提高单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一、复述巩固:
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___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约___万平方千米。
辽阔的国土,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
二、设问导读:
1、读课本54页文字,明确
(1)自然资源是指______的能为_______物质和能量。
可见自然资源必须同时具备2个条件:a、必须是_____的;b、现在要能为我们_____。
(2)自然资源主要包括_____资源
____资源、_____资源、____资源、_____资源、以及___资源。
2、完成本页活动题:
下列哪些属于自然资源?属于哪种自然资源?
闪电、巧克力、天然宝石、皮革、羊毛衫、东北虎、煤油、水泥、农村沼气、阳光、塔里木油田、大熊猫
属自然资源的有___________。
3、读54—58页的文字,概括自然资源的五大特征:
(1)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2)自然资源的数量是___的,又是___的。
(3)自然资源的质量有_____。
(4)自然资源的分布有___性和____性。
(5)自然资源的状况处在______之中
4、读“我国矿产资源”,回答(1)我国矿产资源总的特点是_____但____。
(2)总量占世界的__%,居世界第__位;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的__%,居世界第__位
(3)具有世界性优势的矿产有___、___、___、___、___等,不仅明储量可观,居世界第1或第2位,人均占有量___世界人均水平,而且资源___,____条件好,有较强的竞争力。
(4)具有区域性优势的矿产有___、____等。
(5)具有潜在优势的矿产有___、____等。
我国____地区新增矿产储量潜力很大。
(6)探明储量不足的矿产有___、_____、___、___等。
短缺的矿产有___、___、___等。
三、自学检测
1、下列现在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空气
B、风景
C、海啸、地震、风暴
D、金丝猴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人口的增加,资源也将越来越多
B、随着生产的发展,某些资源将越来越少
C、所有的矿产资源质量都一样,没有贫富之分
D、自然资源的分布无规律可寻,因为它们分布不均匀,而且状况不断变动。
3、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共同特点是
A、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都不污染环境
C、都是能源矿产
D、都分布在我国北方
四、巩固训练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答案: 一、复述巩固: 960 300 二、设问导读:
1、存在于自然界的为人类提供福利 自然界 提供福利 气候、水、土地、生物、矿产、海洋
2、完成本页活动题: 东北虎、大熊猫(生物资源) 天然宝石、塔里木油田(矿产资源) 阳光(气候资源)
3、巨大 有限 规律性 不均匀 不断变动
4、(1)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2)12 3 58 53 五
(3)稀土 钨 锡 钼 锑 超过 质量高 开发利用 (4)煤 汞
(5)锌 铝土 中西部
(6)石油、天然气、煤、铁 铬、铂、金刚石
三、自学检测 C B C
五、拓展探究
1、4500-5000 5500-6000 6000-6500 7000-7500
2、东多西少,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及青藏高原地区高。
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与当地云雾量降水量的
多少相关,云雾量越大,太阳辐射量越小。
我国降水分布规律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
陆递减,因而太阳辐射量分布与之相反。
3、青藏四川
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的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太阳辐射能量多。
而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盆地形状,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的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