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高血压的21种常用中药

合集下载

治疗高血压的21种常用中药

治疗高血压的21种常用中药

治疗高血压的21种常用中药(1)龙胆泻肝丸:具有清肝火,泻湿热的作用。

适用于年龄较轻,病程较短,见头痛、头胀、头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等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

按肝火症状的轻重适量服用。

口服每次6~9克,日服2~3次。

(2)当归龙荟丸:具有清肝泻火、通便导滞的作用。

适用于体质壮实,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头痛头晕较剧,甚至呕吐抽搐等肝火较盛的高血压病。

每次6克,日服2~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3)益安宁丸:具有补气活血,益肝健肾,养心安神,治疗气血,虚弱肝肾不足所致的胸闷气短畏寒肢冷手足麻木对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腰膝酸软也有一定疗效,采用十大名贵中药,是非常好的心血管中成药,口服每日1至2次每次12至18丸。

适用长期服用。

(4)清脑降压片:具有滋阴清肝,潜阳降压的综合作用,适用于头目眩晕,失眠烦躁,耳鸣耳聋,舌红少苔等肝阴虚,肝火旺的高血压病。

口服每次4~6片,孕妇禁忌。

(5)杞菊地黄丸:具有滋肾阴,清肝热的作用。

适用于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眩晕,眼花目涩,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年老体弱,病程较久的高血压病。

每次9克,日服2次,适用长期服用。

(6)安宫降压丸。

功用:清热镇惊、平肝降压。

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晕目眩、脑涨项痛、心悸、失眠、多梦、易烦易躁等症。

每次1~2丸,一日2次。

(7)降压避风片。

功用:清热平肝、降火。

主治:肝火上炎型高血压,头痛、目赤、口苦、烦躁易怒等。

每次3~6片,一日2次。

本品是一种中西药配伍组方的中成药,含有利尿剂,请勿与西药利尿降压药合用,糖尿病者慎用。

(8)复方羚角降压片。

功用:平肝抑阳。

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晕目眩、风气内动,及有中风先兆等。

每次4片,一日3次空腹服。

本品可预防脑卒中。

(9)降压灵片。

功用:清热利水、平肝潜阳。

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痛、头晕、耳鸣、眼涨、烦躁易怒。

每次6片,一日3次。

(10)降压袋泡茶。

功用:清热泻火、平肝明目。

主治:肝火上炎或肝火亢盛型高血压,头痛、目赤、面红、耳鸣、口苦、小便黄赤等。

延生堂大药房收集17种降血压的中药及配方

延生堂大药房收集17种降血压的中药及配方

17种降血压的中药及配方延生堂大药房祖国医学认为高血压是因肝肾失调、阴虚阳亢所致,中药治疗高血压多从调整肾阴肾阳入手,作用虽然缓慢然而药效持久,对于轻型高血压病及临界高血压有肯定疗效,对重度高血压可配合其它降压药物以达标本兼治的效果。

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很多,但也需辨证施治,可用单方,也可配伍使用。

现介绍如下:1.罗布麻:味淡涩性惊,有平肝降压、清热利尿作用,用于肝阳上亢或肝热型高血压症,见于头晕头痛、烦躁失眠者,可单用本品以开水泡汁作饮料,也可配合夏枯草、野菊花、钩藤同煎。

2.稀莶草:味苦性寒,有祛风通络、清热降压作用,可同臭梧桐等配伍,用于高血压及风湿病。

3.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有清肝、散结、化痰、降压作用。

由于本品有良好清泄肝火作用,可泡服或煎服,用于高血压病属肝热、阳亢者。

4.钩藤:味甘性微寒,具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作用,对高血压引起的头胀头痛症状疗效较好。

5.杜仲:性味甘温,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功效,与石决明、夏枯草、白芍等配伍可降血压,且对体虚之人降血压无寒凉之弊。

6.决明子:性味甘寒,清肝明目,润肠通便,有降低血脂及血压功效,对防止血管硬化有效,尤适于兼有便秘的中老年患者。

7.石决明:味咸性寒,有清肝明目、平肝潜阳功效,与生地、白芍、钩藤、菊花等配伍善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者。

8.茺蔚子:本品为益母草的果实,味甘性微寒,能活血调经、凉肝明目和降血压,常与决明子、生地、钩藤等配用。

9.青木香:味辛苦性微寒,可单用或配伍其它降压中药内服。

10.地龙:即蚯蚓,性咸味寒,有良好的降压作用,服法为研粉,每次2克,每日2次,开水吞服,也可配合它药使用。

11.葛根:味甘辛性凉,用于高血压脑病,并对改善头晕头痛、肢麻、耳鸣等症状有良效。

12.生槐花:味苦性微寒,近年临床用于高血压病,可降血压及改善毛细血管脆性。

13.黄苓:味苦寒,无论是煎剂、浸剂,均有较明显的降压作用,常与菊花、钩藤等配伍治疗神经性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可使血压降低,头痛、胸闷、烦躁等症状明显改善和消失。

治疗高血压中药方剂

治疗高血压中药方剂

治疗高血压中药方剂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药方剂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治疗高血压的中药方剂。

1. 降压安神汤
组成:
- 黄芩10g
- 牡丹皮10g
- 青皮5g
- 熟地15g
- 龙眼肉10g
- 瓜蒌仁10g
- 龙骨15g
- 丹参10g
用法:
- 将以上药材一起加水煎煮30分钟,去渣后分2次服用,每日1剂。

功效:
- 该方剂具有降压、安神的作用,对于高血压伴有心悸、失眠等症状有辅助治疗效果。

2. 茯苓丸
组成:
- 茯苓30g
- 赤苓6g
- 天花粉12g
- 牡丹皮9g
- 丹参15g
- 黄芩9g
- 石决明6g
用法:
- 将以上药材研磨成细粉,每次取9g左右,用温水送服,每日1剂。

功效:
- 茯苓丸有利尿、降压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伴有水肿、头晕等症状的治疗。

3. 天王血压丸
组成:
- 紫珠草15g
- 石决明12g
- 菟丝子15g
- 白花蛇舌草20g
用法:
- 将以上药材研磨成细粉,每次取10g左右,加水冲服,每日2次。

功效:
- 天王血压丸具有降压、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适用于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这些中药方剂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一定的疗效,但请在使用前咨询医生的建议,并按照医嘱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降血压的中药推荐

降血压的中药推荐

降血压的中药推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除了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外,中药也被广泛应用于降低血压的治疗中。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降血压的中药推荐。

1. 丹参丹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降血压的功效。

丹参中含有众多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血管壁的损伤,从而有效降低血压。

2. 千金藤千金藤是一种中草药,具有降低血压的药效。

该草药富含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可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弹性,并促进尿液的排出,有效降低血压水平。

3. 金莲花金莲花是一种中药材,被广泛用于降血压的治疗中。

金莲花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减少心脏的收缩力和心输出量,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4. 菊花菊花是一种常见中药材,具有降血压的功效。

菊花中富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维生素C等成分,能够保护心血管系统,降低血管收缩,同时还具有抗氧化的作用,有助于降低血压。

5. 薏苡仁薏苡仁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利尿降压的功效。

薏苡仁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增加尿液的排出,降低体内液体的积聚,减轻心脏负担,从而降低血压。

总结起来,中药在降低血压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然而,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使用中药治疗时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此外,中药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如果病情严重或者长期无效,应及时就医并结合西药进行治疗。

补充说明:本文所提及的中药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的专业意见。

在使用中药治疗时,请务必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并按照医嘱合理用药。

同时,中药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个别不良反应,请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并及时告知医生。

民间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

民间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

民间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除了现代医学的治疗方式,一些传统的中药配方也被民间广泛
使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民间治疗高血压的中药配方:
1. 天麻降压汤天麻降压汤
- 天麻30克,黄芪20克,麦冬15克,丹参10克,山楂10克,红枣5枚。

- 将以上药材加水煎煮,取汁,每日分2次服用。

- 这个配方有助于降低血压,平稳心律。

2. 山楂薏米茶山楂薏米茶
- 山楂15克,薏米30克,红糖适量。

- 将山楂和薏米一起煮沸,加入适量红糖。

- 每日饮用1-2次,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胆固醇。

3. 黄芪茶黄芪茶
- 黄芪30克。

- 将黄芪用开水冲泡,每日两次。

- 黄芪具有补气和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有助于控制高血压。

4. 当归生姜糖水当归生姜糖水
- 当归适量,生姜适量,红糖适量。

- 将当归和生姜切片加入热水中,加入红糖调味。

- 每日饮用1-2次,有助于调节血压和血液循环。

请注意:
- 这些民间中药配方仅供参考,并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 在使用任何中药配方之前,应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并遵循其指导。

- 患有高血压的人士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惯,饮食健康,适量锻炼,并按照医生的建议接受规范的治疗。

以上是关于民间治疗高血压中药配方的文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处方

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处方

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处方
1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

方药:玉米须30克,香蕉皮30克,西瓜翠衣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2主治:高血压病。

方药:向日葵盘60克,玉米须30克,冰糖30克。

用法:水煎去渣,加冰糖调服,每日一剂,连服七至十天。

方药:鲜向日葵叶60克,土牛膝30克。

用法:水煎分2--3次服,每日一剂,连服7--10天。

3主治:高血压病。

方药:杜仲12克,夏枯草15克,土牛膝10克,野菊花9克。

用法:水煮煎服,每日一剂,连服10--15天。

4主治:高血压病。

方药:野菊花15克,青木香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5主治:高血压病。

方药:花生米适量。

用法:加醋泡7天,每晚睡前嚼服7粒。

6主治:高血压,动脉硬化。

方药:黑芝麻30克(炒),生首乌20克,槐花15克。

用法:水煎首乌,槐花去渣,加入芝麻(捣烂)食之,每日一剂7主治:高血压所致眩晕头病。

方药:好茶叶3克,白菊花10克,玫瑰花7朵。

用法:佛开水冲泡,待凉饮之。

8主治:高血压。

方药:珍珠母30克(先煎)野菊花9克,夏枯草15克,麦冬10克。

用法:水煎后分两次服,每日一剂。

9主治:高血压
方药:月季花13朵,槐花10克。

用法:开水泡服。

以上处方摘抄于周萍主编的《中国民间百草良方》一书。

周萍:湖南桂东人,1959年毕业于湖南省中医进修学院,现任湖南中医学院教授,国际卫生医学院高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专家。

中药土方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中药土方治疗高血压的方法

中药土方治疗高血压的方法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除了传统的西药治疗方法,中药土方也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中。

中药土方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多种多样,既有单味药,又有复方药,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土方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以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式。

1.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生姜羊肉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土方,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该土方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将当归、生姜和羊肉一同煮熬,每日适量饮用。

当归有舒筋活血、调经止痛的作用,生姜能够温中散寒,羊肉则具有暖胃补血的功效。

食用此药方可有效调节血压,缓解高血压症状。

2. 黄芪生地煲猪肚汤黄芪生地煲猪肚汤是一种常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中药土方。

黄芪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提高机体抵抗力,生地具有清热祛火、滋阴降压的功效,猪肚则具有滋补肾阳、健脾养胃的作用。

将这些原料一同煲煮,每日适量饮用,有助于平稳血压,改善高血压症状。

3. 茯苓杞菊地黄汤茯苓杞菊地黄汤是另一种值得推荐的中药土方。

茯苓有利尿作用,能够消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杞菊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地黄则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

这个汤剂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平衡体内的水分,调节血压。

将茯苓、杞菊和地黄一同煮沸,每日适量饮用,有利于高血压的治疗。

4. 玄参麦冬茯苓汤玄参麦冬茯苓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土方,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

玄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降压的功效,麦冬可以滋阴清热,茯苓有利尿作用。

将这些中药材一同煮沸,每日适量饮用,可以缓解高血压所带来的不适症状,降低血压。

5. 天麻丸天麻丸是一种常用于高血压治疗的中药制剂。

天麻具有镇静安神的功效,适用于由于情绪波动引起的高血压。

服用天麻丸可缓解紧张情绪,平稳血压,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

中药土方治疗高血压的方法众多,上述只是其中的几种代表。

在选择中药治疗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中医医生的建议进行。

同时,还需注意使用中药时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健康问题。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方剂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方剂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方剂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中医对高血压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理论体系。

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方剂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体质、病因、病状等因素来选择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
1.天麻钩藤饮:主要成分有天麻、钩藤、夏枯草、菊花等。

主要用于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

2.杜仲茶:主要成分有杜仲、桂枝、当归、川芎等。

主要用于肾阳不足型的高血压。

3.平肝熄风汤:主要成分有龙骨、牡蛎、石决明、夏枯草等。

主要用于肝风上扰型的高血压。

4.益母草煎剂:主要成分有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等。

主要用于血瘀阻络型的高血压。

5.黄连温胆汤:主要成分有黄连、黄柏、黄芩、生姜等。

主要用于湿热内蕴型的高血压。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高血压不仅仅是服用方剂,还需要结合饮食调理、生活习惯改变等综合措施。

此外,中药的选择和用法应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高血压的21种常用中药
(1)龙胆泻肝丸:具有清肝火,泻湿热的作用。

适用于年龄较轻,病程较短,见头痛、头胀、头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等肝经实热的高血压病。

按肝火症状的轻重适量服用。

口服每次6~9克,日服2~3次。

(2)当归龙荟丸:具有清肝泻火、通便导滞的作用。

适用于体质壮实,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大便秘结,头痛头晕较剧,甚至呕吐抽搐等肝火较盛的高血压病。

每次6克,日服2~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3)益安宁丸:具有补气活血,益肝健肾,养心安神,治疗气血,虚弱肝肾不足所致的胸闷气短畏寒肢冷手足麻木对失眠健忘神疲乏力腰膝酸软也有一定疗效,采用十大名贵中药,是非常好的心血管中成药,口服每日1至2次每次12至18丸。

适用长期服用。

(4)清脑降压片:具有滋阴清肝,潜阳降压的综合作用,适用于头目眩晕,失眠烦躁,耳鸣耳聋,舌红少苔等肝阴虚,肝火旺的高血压病。

口服每次4~6片,孕妇禁忌。

(5)杞菊地黄丸:具有滋肾阴,清肝热的作用。

适用于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眩晕,眼花目涩,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年老体弱,病程较久的高血压病。

每次9克,日服2次,适用长期服用。

(6)安宫降压丸。

功用:清热镇惊、平肝降压。

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晕目眩、脑涨项痛、心悸、失眠、多梦、易烦易躁等症。

每次1~2丸,一日2次。

(7)降压避风片。

功用:清热平肝、降火。

主治:肝火上炎型高血压,头痛、目赤、口苦、烦躁易怒等。

每次3~6片,一日2次。


品是一种中西药配伍组方的中成药,含有利尿剂,请勿与西药利尿降压药合用,糖尿病者慎用。

(8)复方羚角降压片。

功用:平肝抑阳。

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晕目眩、风气内动,及有中风先兆等。

每次4片,一日3次空腹服。

本品可预防脑卒中。

(9)降压灵片。

功用:清热利水、平肝潜阳。

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痛、头晕、耳鸣、眼涨、烦躁易怒。

每次6片,一日3次。

(10)降压袋泡茶。

功用:清热泻火、平肝明目。

主治:肝火上炎或肝火亢盛型高血压,头痛、目赤、面红、耳鸣、口苦、小便黄赤等。

本品是药品不是保健品。

沸水泡饮,每次1袋,一日3次。

(11)降压丸。

功用:清肝滋肾、泻火。

主治:肝阳上亢型或肝火上炎型高血压,头痛眩晕、耳鸣、腰痛等。

每次6克,一日3次。

(12)罗布麻降压片。

功用:平肝潜阳、熄风活血。

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头晕头眩、动脉硬化和血脂升高等。

每次4~6片,一日3次。

(13)高血压速降丸。

功用:清热熄风、平肝降逆。

主治:痰火壅盛型高血压,头晕目眩、头涨头痛、项强颈痛、颜面红赤、烦躁不宁、言语不清、步履不稳、知觉减退等症。

每次20小丸,一日2次。

(14)牛黄降压丸。

功用:清心化痰、平肝泻火。

主治:痰火壅盛型高血压,头目晕眩、烦躁不安等症。

小蜜丸每次20丸,一日3次。

(15)山绿茶降压片。

功用:清热解毒、平肝潜阳。

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高脂血症,眩晕耳鸣、头痛头涨、心烦易怒、失眠多梦。

每次4片,一日3次。

(16)山楂降压片。

功用:滋阴平肝。

主治: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眩
晕耳鸣、烦躁失眠、腰膝酸软、四肢麻木。

每次5片,一日3次。

胃酸过多者不宜服用。

(17)脑立清。

功用:清肝泻热、平肝潜阳。

主治: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眩晕耳鸣、头痛脑涨、心烦难眠、痰粘作呕等。

水丸1次10粒,一日3次。

孕妇忌用。

(18)菊明降压片。

功用:降压利尿。

主治:高血压病、慢性肾炎型高血压。

每次6克,一日3次。

(19)镇心降压片。

功用:降压宁心。

主治:各型高血压。

每次4~6片,一日3次。

(20)脉君安片。

功用:平肝熄风、解肌止痛。

主治:各型高血压。

每次5片,一日3次。

本品含西药双氯噻嗪,勿与西药利尿剂同用。

(21)降压片。

功用:平肝降压。

主治:各型高血压。

每次4片,一日3次。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