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及有机化学品理化性质
最新汽油、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汽油、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见下表: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1汽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⑵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2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 凝点、密度、闪点依据GB252-2011《普通柴油》。
⑶燃料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理化性质性状:暗黄色粘稠而重的液体。
经与建设单位研讨,根据多年的经营经验,该公司经营的燃料油不属于沸溢性液体。
溶解性:不溶于水;相对密度(水=1):0.9~0.96燃烧性:可燃;燃烧热:45171KJ/kg;闪点:65℃以上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可蓄积静电,引起电火花。
分解燃烧产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氧化物。
健康危害皮肤接触重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
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重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因杂质和添加剂(如硫化脂类等)不同毒性有差异,一般皮肤接触可发生皮炎,表现为红斑、水疱、丘疹。
皮肤接触后,个别人可能发尘肾脏损害。
初三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一二百万年前 B.二三百万年前 C.三四百万年前 D.四五百万年前 2.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形态是 (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当今战火不断的伊拉克位于两河流域,这里曾是哪一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 ) 4.右图所示,创造这个世界文明遗产的文明古国是 ( ) A.古代埃及 B.古代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中国 5.公元前18世纪,统一两河流域的王国是 ( ) A.波斯王国 B.古巴比伦王国 C.犹大王国 D.以色列王国 6.一位游客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参观,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汽油、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汽油、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见下表: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1汽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标识中文名:汽油UN编号:1203危险货物编号:31001危险品类别:低闪点易燃液体理化性质主要成分:C4—C12脂肪烃和环烷烃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熔点(℃):<-50 相对密度(水=1):0.7—0.79 沸点(℃):40—200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烃燃烧爆炸危险特性燃烧性:极易燃烧闪点(℃):<-18引燃温度(℃):(415—530)爆炸极限(V%):(1.58—6.48)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
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
燃烧(分解)产物:CO、CO2、H2O禁忌物:强氧化剂毒性及健康危害最高允许浓度(mg/m3):300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
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
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
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
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
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
并可引起肝、肾损害。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病。
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
防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全面通风,工作现场严禁火种。
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耐油手套。
储运存储要保持容器密封,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⑵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2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标识中文名:普通柴油UN编号:2924危险货物编号:危险品类别:可燃液体理化性质主要成份:C15—C23脂肪烃和环烷烃性状:无色或淡黄色液体。
汽油、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教案资料

汽油、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汽油、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见下表:
⑴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⑵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 凝点、密度、闪点依据GB252-2011《普通柴油》。
⑶燃料油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理化性质
性状:暗黄色粘稠而重的液体。
经与建设单位研讨,根据多年的经营经验,该公司经营的燃料油不属于沸溢性液体。
溶解性:不溶于水;相对密度(水=1):0.9~0.96
燃烧性:可燃;燃烧热:45171KJ/kg;闪点:65℃以上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可蓄积静电,引起电火花。
分解燃烧产物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氧化物。
健康危害
皮肤接触重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
吸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重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因杂质和添加剂(如硫化脂类等)不同毒性有差异,一般皮肤接触可发生皮炎,表现为红斑、水疱、丘疹。
皮肤接触后,个别人可能发尘肾脏损害。
常用物质的理化性质及危害表(原油、硫化氢、一氧化碳、汽油、柴油、甲烷、乙烷、氮气)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
防护
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封,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牛奶或植物油,洗胃并就医。
泄漏
应急
处理
切断火源,应急处理人员戴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堵漏。严禁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沟等受限制空间。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收集至空旷处焚烧,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防护
措施
无色有恶臭的气味。溶于水、乙醇。相对分子质量34.08,熔点-85.5℃,沸点-60.4℃,相对密度1.19(空气=1),引燃温度260℃,爆炸上下限46.0%~4.0%,最小点火能0.077mJ,最大爆炸压力0.490 MPa,临界压力9.01 MPa,临界温度100.4℃。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强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很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防护措施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石油化工学院之石油及其产品的理化性质

液体油品的比重指数(API°)又称为API度。是欧美 各国表示油品相对密度的常用指标,它与相对密度
d 15.6 15.6
关系为:
API
141.5 131.5
d 15.6 15.6
随着相对密度增大,比重指数值下降。
5
将100ml试油置于规定仪器中,按规定条件加热蒸馏 ,流出第一滴冷凝液时的气相温度称为初馏点;烃 类分子按其沸点由低到高顺序逐渐蒸出、气相温度 逐渐升高,馏出物的体积依次达到10%、20%……90 %时的相应气相温度,分别称为试油的10%馏出温 度、20%馏出温度……,蒸馏最终所达到的最高气 相温度称为干点(汽油)或终馏点(煤、柴油)。
14
气体的密度用kg/m3表示,其相对密度是该气体 的密度与空气在标准状态(0℃,0.1013MPa) 下的密度之比。在较低压力下(小于0.3MPa) ,气体的密度和比容可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 。而当压力较高时,需要用计算真实气体状态方 程式来求取。
物质的比容是密度的倒数,其单位为cm3/g、 m3/kg或m3/mol。
一、蒸气压 在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气相和液相处于平衡状态时
的气相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物质的 蒸气压愈高,就愈易蒸发、气化。 纯烃与其它纯物质一样,其蒸气压与其分子气化潜 热和温度有关。物质的分子气化潜热愈小、温度愈 高、其蒸气压愈高。
3
油品(如汽油、喷气燃料等)质量标准中规定的 蒸气压是在38℃、气相与液相的体积比为4:1 的特定条件下测定的,称为雷德蒸气压 (GB8017),用kPa为单位表示。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1.6.2721.6.2715:04:5615:04:56June 27, 2021
油品理化特性及相关

汽油(Gasoline,Petrol)危规编号:31001 UN编号:1203包装类:I 包装标志:3熔点(℃):<-60 沸点(℃):40-200相对密度(水:1):0.70~0.79 相对密度(空气=1):3.5 稳定性:稳定聚合性:不聚合爆炸上限(%):6.0 爆炸下限(%):1.3分子式:C4-C9(脂肪烃和环烃)闪点(℃):-50危险性类别:3易燃液体污染类别:无意义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和脂肪。
外观形状:无以或淡黄色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用水灭火无效。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引着回燃。
溢出与泄漏:除去一切点燃源,危险区内禁止吸烟、明火、火花。
所有用来处理的设备必须接地。
不得接触或跨越溢流物。
如无风险且可能情况下制止泄漏。
防止泄出物进入排沟、下水道、地下室或其它围蔽处所。
用蒸气抑制泡沫覆盖可减少液体蒸气挥发。
用干土、沙或其它非可燃材料覆盖或吸收溢出物,并用干净不产生火花的容器将吸收物收集到容器中。
大量泄漏时:筑堤控制扩散待处理;水雾可以减少节气,但在封闭处所不能防止点燃。
健康危害:吸入或接触该物质会刺激或灼伤皮肤和眼睛。
着火时会放出刺激、腐蚀和/或有毒气体。
蒸气能导致头昏或窒息。
灭火过程中产生的流出物或稀释水会导致污染。
急救:将伤员移至新鲜空气处,通知医疗急救部门。
将已被污染的衣物除去并隔离。
若伤员呼吸困难须提供氧气。
若停止呼吸则采用人工呼吸方法施救。
保持伤员温暖、安静。
万一已接触该物质,立即用流水冲洗皮肤和眼睛至少20分钟,并用肥皂和水洗皮肤。
保证医务人员知道伤员接触何种物质,并采取保护他们自己的防范措施。
煤油国内危规编号:33501 UN编号:1223包装类:1 包装标志:3凝固点(℃):-30 沸点(℃):175~325相对密度(水:1):0.775 相对密度(空气=1):≤0.5 稳定性:易挥发聚合性:不聚合爆炸上限(%):5.0 爆炸下限(%):0.7分子式:闪点(℃):43~72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和脂肪。
石油及油品的理化性质简介

n
i 1
API度>31.1的原油为轻质原油; API度在31.1~22.3之间,为中质原油; API度在22.3~10.0之间,为重质原油; API度<10.0, 为特重原油。
2018/11/26 炼油工艺学 11
2.油品密度与化学组成的关系 分子量相近的不同烃类之间密度有明显差别
芳烃>环烷烃>烷烃
初馏点到干点(终馏点)的温度范围称为馏程。
2018/11/26 炼油工艺学 4
以气相馏出温度为纵坐标,馏出体积为横坐标,可以绘得 该油品的恩氏蒸馏曲线。对于轻质油品:恩氏蒸馏曲线中 10% 到 90% 这一段很接近一条直线,因此可以用恩氏蒸馏曲 线的 10% 到 90% 之间的斜率来表示该油品的馏程宽窄。即恩 氏蒸馏曲线的斜率越大,该油品的馏程范围越宽。
d d
t 4
20 4
(t 20)
在一定压力范围内,压力升高,对油品相对密度 的影响可以忽略,只有当压力极大(几十兆帕)时, 才考虑压力对相对密度的影响
2018/11/26
炼油工艺学
13
4.油品的混合密度
属性相近油品混合,混合密度可近似按可加性计算
混
1 vi i n wi i 1
90%馏出温度 10%馏出温度 恩氏蒸馏曲线斜率 S 90 10
斜率S:表示从馏出10%到90%之间,每馏出1%的沸点平均升高值 由于馏程测定具有严格的条件性,因此馏程数据并不代表 该油品的真实沸点范围,但可以大致判断油品中轻重组分 的相对含量,或用与不同油品之间的比较。
2018/11/26 炼油工艺学 5
如在20℃时:苯0.8774;环己烷0.7780;正己烷 0.6572, 分子环数越多,密度越大; 同一种原油 沸点增加,分子量增大,密度增大 对不同原油 ,同样沸程,相对密度差别很大 一般来说,环烷基的>中间基的>石蜡基的
第三章__石油及油品的理化性质

2011-9-18
石油加工工程
5
对于纯烃化合物或沸点范围较窄的石油馏分( 对于纯烃化合物或沸点范围较窄的石油馏分 ( 指实沸点 蒸馏温度差小于30℃的馏分) 可根据其特性因数 特性因数K和 蒸馏温度差小于 ℃的馏分),可根据其特性因数 和平 均沸点,利用公 通过迭代法计算其蒸气压; 均沸点,利用公式3-7至3-12通过迭代法计算其蒸气压; 至 通过迭代法计算其蒸气压 当蒸气压接近常压时,此方法较为可靠。 当蒸气压接近常压时,此方法较为可靠。 石油馏分蒸汽压的表示方法: 石油馏分蒸汽压的表示方法: 的表示方法
2011-9-18 石油加工工程 2
蒸汽压、 第一节 蒸汽压、沸程和平均沸点
石油和石油产品的蒸发性能是反映其汽化、 石油和石油产品的蒸发性能是反映其汽化、蒸发难易 的重要性质, 蒸汽压、沸程来描述。 的重要性质,用蒸汽压、沸程来描述。 来描述
一、 蒸汽压
定义: 定义:是在某一温度下一种物质液相与其上方的气相 呈平衡状态时,该蒸汽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 呈平衡状态时,该蒸汽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气压,简 称蒸气压。蒸气压愈高的液体愈易于汽化。 称蒸气压。蒸气压愈高的液体愈易于汽化。 1. 纯烃的蒸汽压 对同族烃类,在同一温度下,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类的 对同族烃类,在同一温度下,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类的 蒸气压较小。对某一纯烃而言, 蒸气压较小。对某一纯烃而言,其蒸气压是随温度的升高 而增大。 而增大。
2011-9-18 石油加工工程 8
恩氏蒸馏测定器
油品放入标准的蒸馏瓶中, 将 100mL油品放入标准的蒸馏瓶中 , 按规定条件加热 , 流出 油品放入标准的蒸馏瓶中 按规定条件加热, 第 一 滴 冷 凝 液 时 的 气 相 温 度 称 为 初 馏 点 , 馏 出 物 为 10% 、 20%……90% 时 所 对 应 的 气 相 温 度 分 别 被 称 为 10% 、 20%……90%点的 馏出温度 , 蒸馏到最后所能达到的 最高气相温 点的馏出温度 蒸馏到最后所能达到的最高气相温 点的 馏出温度, 称为终馏点或干点 终馏点或干点。 初馏点到干点(终馏点)的温度范围称 度 称为 终馏点或干点 。 从 初馏点到干点 ( 终馏点 ) 的温度范围 称 为馏程。 馏程。 2011-9-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尔质量(g/g-mol)
真实蒸汽压(kpa)
1
MTBE
0.74
88
12.06656174
2
苯
0.77
78
3.512282307
3
苯胺
1.02
93
0.009777521
4
苯酚
1
94
0.003857017
5
苯甲醇
1.04
108
0.000810787
6
苯乙烯
0.9
104
0.143161043
1.3889
147.44
612.892813
86
环戊烷
0.745
70.1
14.21640973
87
环氧丙烷(1,2)
0.83
58.08
24.539106
88
环氧乙烷
0.8711
44.052
65.89343692
89
环已烷
0.78
84.16
3.712132658
90
二甲基甲酰胺
0.94
73.1
0.263926885
69
己烷
0.67
86.17
6.042068896
70
二氯乙烷
1.235
98.97
2.766928623
71
氯乙烷
0.921
64.5145
62.26291681
72
溴乙烷
1.4612
108.9651
21.88710853
73
二氯甲烷
1.325
84.93
19.27207352
74
三氯甲烷
1.484
119.38
0.02277397
34
氟苯
1.024
96.11
0.014760761
35
苯甲醇
1.04
108.13
0.000810787
36
异丁醇
0.8
74.12
0.35853555
37
正丁醇
0.81
74.12
0.095681767
38
乙醇
0.79
46
1.629219093
39
异丙醇
0.79
60.06
1.10452944
0.003857017
52
邻甲酚
1.05
108.14
0.002523573
53
间甲酚
1.03
108.14
0.001817785
54
1.2-二氯乙烯
1.29
96.94
14.6498615
55
四氯乙烯
1.63
165.82
0.536011953
56
1-己烯
0.67
84.16
7.684334222
57
环戊二烯
40
正丙醇
0.8
60.1
0.426252859
41
丙二醇
1.04
76.09
0.001216271
42
1-己醇
0.82
102.18
0.010692415
43
仲丁醇
0.81
74.12
1.076532401
44
环己醇
0.9624
100.15
0.00103505
45
间苯甲酚
1.0336
108.1378
0.002031312
28
异丙苯
0.86
120.19
0.107428468
29
三硝基甲苯
1.654
227.13
1.32115E-05
30
二硝基苯
1.521
182.13
0.000112647
31
吡啶(氮苯)
0.98
79.1
0.596453845
32
2-甲基吡286256
33
邻二氯苯
1.3
147
7
甲苯
0.866
92
0.894806166
8
对二甲苯
0.861
106
0.231717209
9
间二甲苯
0.861
106
0.216821049
10
邻二甲苯
0.88
106
0.166993431
11
混二甲苯
0.86
424.6
0.216821049
12
甲醇
0.79
32
3.96956255
13
乙二醇
1.1
62
0.001056407
8.198810311
75
环氧氯丙烷
1.1812
92.52
0.518562932
76
异庚烷
0.68
100.21
0.569718389
77
正己烷
0.692
86.18
6.054156736
78
五氯乙烷
1.67
202.31
0.074133564
79
环氧丙烷
0.83
58.08
24.6719558
80
1,1,1,2-四氯乙烷
一、油品
油 品
油品密度(t/m3)
油气摩尔分子质量(g/g-mol)
真实蒸气压(kpa)
原油
0.8797
50
40.15514039
汽油
0.76
68
70.0192442
轻石脑油
0.72
80
85.93132165
重石脑油
0.72
80
32.41746983
柴油
0.8568
130
5.112636133
航煤
0.7907
22
丙酮
0.79
58.08
9.254927529
23
环戊二烯
0.8
66.1
5.192328961
24
双环戊二烯
1.8
132.204
0.022191559
25
二甲基甲酰胺
0.94
87.12
0.263926885
26
醋酸乙烯
0.93
86.09
4.135708881
27
氯苯
1.11
112.56
0.334896568
130
23.23956624
烷基化油
0.7
68
65.71190632
抽余油
0.67
68
65.71190632
蜡油
0.9120
190
1.893753487
渣油
0.9802
190
1.459694308
污油
0.8270
68
70.0192442
燃料油
0.87
130
4.095688564
二、有机化学品
序号
有机化学品名称
14
异丁醇
0.8
74
0.35853555
15
正丁醇
0.81
74
0.095681767
16
丙烯腈
0.81
53
4.194991336
17
乙苯
0.87
106.16
0.26295505
18
环己烷
0.78
84.16
3.712132658
19
己烷
0.67
86
6.042068896
20
1-己烯
0.67
84.16
7.684334222
46
邻苯甲酚
1.05
108.14
0.002209871
47
对苯甲酚
1.0341
108.14
0.000666254
48
间二苯酚
1.27
110.11
8.32785E-05
49
α-萘酚
1.0989
144.17
1.31239E-05
50
对甲酚
1.0178
108.14
0.000630389
51
苯酚
1.071
94.11
63
偏二氯乙烯
1.21
96.94
28.97553646
64
三氯乙烯
1.46
131.39
2.275108157
65
氯乙烯
0.91
62.4987
164.4264877
66
三氯甲烷
1.5
119.38
7.527029737
67
环己烷
0.78
84.16
3.710581653
68
环己烷
0.78
84.16
3.712132658
0.8
66.1011
5.192328961
58
氯丁二烯
0.96
88.54
8.436697147
59
醋酸乙烯
0.93
86.09
4.135708881
60
苯乙烯
0.909
104.15
0.143161043
61
甲基苯乙烯
0.911
118.18
0.05031456
62
三氯乙烯
1.46
131.39
2.72554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