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地球化学结课作业(原著-可直接交)

合集下载

矿床地球化学

矿床地球化学

东北石油大学大学研究生期末论文(作业)东北石油大学(博士或硕士)研究生课程名称:矿床地球化学任课教师:开课学年/开课学期:2018/2学时/ 学分:32/2所在教学学院:地球科学学院专业名称:地球化学学号/ 姓名:教师评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课教师签字(章):_________锂的同位素示踪在自然界中,Li通常作为微量元素而广泛分布于各地质体系中。

由于Li在多数岩石中含量较低且难以测准,因此早期(1998年之前)的地学研究者很少有人关注Li的微量元素数据。

同时,由于Li离子质量很小,而它的同位素在样品的处理、准备以及仪器测量的过程中都极易产生同位素的分馏,这一困难直接限制了过去Li同位素的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TIMS 、Ion Probe 、SIMS 、MC-ICP-MS,尤其是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测定轻质量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出现,Li同位素的研宄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重要的国际地学前沿之一。

由于Li在硅酸盐熔体中属于中等不相容性元素,而在流体相中则属于强烈的不相容元素。

因此,涉及到熔体、流体和岩石相互作用的地质过程中往往都伴随着Li元素分异和同位素分馏,使得Li同位素成为一个新的可以用于示踪各种地质过程的地球化学手段。

一、自然条件下锂的同位素组成相对于传统的稳定同位素( 如 C 、H 和O)而言,锂同位素是一种非传统的稳定同位素。

锂同位素具有许多特殊的地球化学性质, 主要表现在:(1)、锂是一种碱金属元素, 具有与镁离子(≈0.57×10-10m)相近的离子半径(≈0.59×10-10 m),在矿物中能够与镁发生类质同像替代。

(2)、在许多与流体有关的过程中,如洋底风化与俯冲带变质作用,锂具有强烈的流体活动性,因而能够在海水的蚀变作用过程中被强烈富集,然后在俯冲带释放。

矿床地球化学作业一:021131刚果河边草泥马

矿床地球化学作业一:021131刚果河边草泥马

矿床地球化学作业一1.假设一个玄武岩经历了两阶段的演化。

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中(206Pb/204Pb=9.307,207Pb/204Pb=10.294)从To=4.45 Ga 到T1=2.0 Ga, μ1=7.5; 第二阶段,从T1演化到现代, μ2=14。

(1)请画出该玄武岩的铅同位素演化曲线;(2)请问该玄武岩现今的206Pb/204Pb 和207Pb/204Pb 分别为多少?如果T1分别为3.5 Ga ,3.0 Ga ,0.5 Ga ,结果又为多少? (1)根据等时线方程:)(235235204235204207204207t TT t e e PbU Pb Pb Pb Pb λλ-=⎪⎪⎭⎫ ⎝⎛-⎪⎪⎭⎫ ⎝⎛ )(238238204238204206204206t TTt e e PbU Pb Pb Pb Pb λλ-=⎪⎪⎭⎫⎝⎛-⎪⎪⎭⎫⎝⎛第一阶段:从To=4.45 Ga 到T1=2.0 Ga, μ1=7.5,取不同年龄t ,计算得如下206Pb/204Pb 和207Pb/204Pb 值:第二阶段:从T1演化到现代, μ2=14,取不同年龄t ,计算得如下206Pb/204Pb 和207Pb/204Pb 值:16.26448448 14.65492829 120000000016.77967062 14.71411376 100000000017.27911851 14.76271777 80000000017.76330893 14.80263212 60000000018.23270798 14.8354104 40000000018.68776752 14.86232842 20000000019.1289256 14.88443391 0该玄武岩的铅同位素演化曲线如图所示:(2)该玄武岩现今的206Pb/204Pb和207Pb/204Pb分别为19.129和14.884 如果T1分别为3.5 Ga:T1=3.5Ga 206Pb/204Pb 207Pb/204Pb t9.307 10.294 4450000000 11.35653369 12.93973727 3500000000改变值7.5到14 16.44906108 13.56607436 0 206Pb/204Pb和207Pb/204Pb分别为16.449和13.566如果T1分别为3.0 Ga:T1=3.0Ga 206Pb/204Pb 207Pb/204Pb t9.307 10.294 4450000000 12.31986172 13.60401946 3000000000改变值7.5到14 17.4125869 14.23035655 0 206Pb/204Pb和207Pb/204Pb分别为17.413和14.230如果T1分别为0.5 Ga:T1=0.5Ga 206Pb/204Pb207Pb/204Pb t9.30710.2944450000000 16.1595732314.55902405 500000000 改变值7.5到14 21.2522974115.18536114 0206Pb/204Pb 和207Pb/204Pb 分别为21.252和15.185某喷流沉积型矿床方铅矿的铅同位素组成为:206Pb/204Pb=13.352, 207Pb/204Pb=14.461,分别计算其HH 单阶段模式年龄和SK 两阶段模式年龄为多少? HH 单阶段模式年龄: 根据公式()())()(23823823523520420620420788.1371t T t T PbPb Pb Pb e e e e CDCD λλλλ--=--该方程为超越方程,所以先带入206Pb/204Pb=13.352, 207Pb/204Pb=14.461以及在原始地球中206Pb/204Pb=9.307,207Pb/204Pb=10.294算得方程右边比值为1.030160692;带入不同的t 值逼近结果,得到年龄约为2.54Ga(计算过程见Excel 表格)SK 两阶段模式年龄:μ1=7.192; μ2=9.735根据在原始地球中206Pb/204Pb=9.307,207Pb/204Pb=10.294,以及μ1=7.192,可计算得t=3.7Ga 时,206Pb/204Pb=11.680,207Pb/204Pb=13.481(计算过程见Excel 表格) 根据公式()())()(23823823523520420620420788.1371t T t T PbPb Pb Pb e e e e CDCD λλλλ--=--该方程为超越方程,所以先带入t=3.7Ga 时,206Pb/204Pb=11.680,207Pb/204Pb=13.481以及t=0时,206Pb/204Pb=13.352, 207Pb/204Pb=14.461算得方程右边比值为0.664843172;带入不同的t值逼近结果,得到年龄约为2.63Ga(计算过程见Excel表格)。

地球化学课程作业

地球化学课程作业

地球化学作业资源勘查工程2014-101. 熟悉下列名词的概念:丰度,地球化学,地球化学体系原始地幔,亏损地幔,地球化学亲和性,亲氧元素,亲硫元素,亲铁元素,类质同象,捕获,容许,隐蔽法则,晶体化学分散,残余富集,晶体场分裂能,晶体场稳定能,八面体择位能,微量元素,能斯特分配定律,分配系数,K D,相容元素,不相容元素,稀土元素,REE,ΣCe,ΣY,δEu,δCe,SMOW,CDT,PDB,同位素封闭温度,结晶年龄,冷却年龄,(87Sr/86Sr) 0,εNd(0),εNd(t),T CHUR,T DM,普通铅,原始铅,谐和曲线,等时线,αA-B,△A-B2.思考下列问题:地球化学学科的性质及地球化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地球化学学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有哪些?地球化学与化学、地球科学其它学科在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异同。

太阳系元素丰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地球化学课程为什么要研究陨石?地球各圈层化学组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洋壳与陆壳有何区别?地幔有哪些类型,其化学组成如何?亲氧元素和亲硫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的主要差异是什么?地壳中元素的赋存形式及其研究方法有哪些?类质同像规律及研究的地球化学意义有哪些?晶体场理论对过渡族元素行为的控制具体体现在哪里?什么叫微量元素、什么是主量(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有哪些?能斯特分配定律、能斯特分配系数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稀土元素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其在地球化学体系中行为差异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你认为岩浆作用过程中决定元素浓集成矿的主要机制和决定因素是什么?试分析分离结晶和部分熔融过程中,岩浆元素M和超岩浆元素H的关系。

放射性同位素年龄测定公式,各符号的含义。

利用衰变定律来测定岩石、矿物的年龄,应满足的哪些前提条件?说明Rb-Sr测年基本原理。

说明Sm-Nd法测年基本原理。

试分析U-Th-Pb法测年与普通铅法测年有何异同?稳定同位素的组成及其表示方法是什么?同位素地质温度计的基本原理。

矿床地球化学1

矿床地球化学1

矿床地球化学Applied Geochemistry 授课教师:谢玉玲北京科技大学第一讲绪论参考书●韩吟文,马振东主编,2003,地球化学,地质出版社●邓晋福等,2004,岩石成因、构造环境与成矿作用,地质出版社●郝立波,戚长谋,2004,地球化学原理,地质出版社●赵伦山,等编《地球化学》●戚长谋编,《地球化学通论》●W. M. White, 1997, Geochemistry,●John M Guilbert,The Geology of Ore Deposit, 1986●Lanrence Robb, Introduction to ore-forming Processes, 2007考查方法●笔试:70%–闭卷笔试:40%–英文专业文献阅读:30%●平时成绩:30%–(作业和课堂讨论)课程内容●绪论●成矿作用与矿床成因类型●地球化学基本理论●地球化学在矿床学研究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勘查与地球化学找矿1、绪论●1.1、地球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1.2、地球化学学科特点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1.3、地球化学发展简史●1.4、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地球科学——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地球化学在矿床中的应用,用地球化学理论解决矿床学中的问题矿床地球化学——矿床学与地球化学的结合化学——地球化学——矿床地球化学●1.1、地球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1).地球化学的定义:是研究地球的化学成分以及元素在其中的分布、分配、集中、分散、共生组合与迁移规律、演化历史的科学。

●地球化学的任务:通过应用化学理论来阐明元素在自然界的行为,并借此探索地球的奥秘。

●化学的任务是:阐明化学元素间的结合力和结合方式、尝试合成新的化合物。

●所属学科:地球科学的二级学科●Geochemistry:The field of geochemistry involves study of the (1)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arth and other planets, (2)chemical processes and reactions that govern the composition of rocks and soils, and (3)the cycles of matter and energy that transport the Earth's chemical components in time and space, and (4)their interaction with the hydrosphere and the atmosphere●矿床地球化学:研究矿床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学科。

地球化学课后题

地球化学课后题

绪论1、地球化学的定义: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及子系统(含部分宇宙体)的化学组成、化学机制(作用)和化学演化的科学。

2、地球化学的研究的基本问题及研究思路:基本问题:第一: 元素(同位素)在地球及各子系统中的组成(量)。

第二: 元素的共生组合和存在形式(质)。

第三: 研究元素的迁移(动)。

第四: 研究元素(同位素)的行为。

第五: 元素的地球化学演化。

地球化学研究思路:通过观察原子之微,以求认识地球和地质作用之著。

3、地球化学研究方法的特点:遵循地球科学的思维途径、地球化学思维、具备相应的测试装置。

第一章1.太阳系、地壳元素的丰度特征:地壳元素丰度特征:1)元素相对平均含量极不均匀2)克拉克值大体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

地壳中元素丰度不仅取决于元素原子核的结构和稳定性(决定宇宙中元素丰度的因素),同时又受地球形成前、地球形成时以及地球存在时期物质演化和分异的影响。

2.地球化学体系、丰度、分布与分配:按照地球化学的观点,我们把所要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地球化学体系,每个地球化学体系都有一定的空间,都处于特定的物理化学状态,并且有一定的时间连续。

元素的分布指的是元素在一个化学体系中(太阳、陨石、地球、地壳、某地区等)的整体总含量;元素的分配指的是元素在各地球化学体系内各个区域或区段中的含量。

体系中元素的丰度值实际上只是对这个体系里元素真实含量的一种估计,是每种化学元素在自然体中的质量,占自然体总质量(或自然体全部化学元素总质量)的相对份额(如百分数)。

3.元素克拉克值及研究地球化学意义:元素克拉克值是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反映了地壳的平均化学成分,决定着地壳作为一个物理化学体系的总特征及地壳中各种地球化学过程的总背景。

意义:1. 控制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2. 地壳克拉克值可作为微量元素集中、分散的标尺3.元素克拉克值是进行矿产资源评价的重要指标。

4.大陆地壳化学组成研究方法:岩石平均化学组成法、细粒碎屑沉积岩法、大陆地壳剖面法、区域大规模取样和分析、火山岩中深部地壳包体研究法、地球物理法。

《地球化学》2024年(第53卷)总目次

《地球化学》2024年(第53卷)总目次

《地球化学》2024年(第53卷)总目次第一篇范文《地球化学》2024年(第53卷)总目次1. 综述与评论1.1 地球化学综述1.2 环境地球化学评论1.3 生物地球化学评论1.4 构造地球化学评论1.5 海洋地球化学评论1.6 岩石地球化学评论1.7 矿物地球化学评论2. 基础地球化学2.1 元素地球化学2.2 同位素地球化学2.3 有机地球化学2.4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2.5 放射性元素地球化学3. 应用地球化学3.1 环境地球化学3.2 生物地球化学3.3 资源地球化学3.4 石油地球化学3.5 金属地球化学3.6 煤炭地球化学4. 区域地球化学4.1 构造地球化学4.2 海洋地球化学4.3 陆地地球化学4.4 盆地地球化学4.5 岩石地球化学4.6 矿物地球化学5. 岩石与矿物5.1 岩浆岩5.2 沉积岩5.3 变质岩5.4 矿物5.5 岩石成因与演化6. 地球化学勘查6.1 地球化学勘查方法6.2 地球化学勘查技术6.3 地球化学勘查实例6.4 地球化学勘查理论7. 实验技术与方法7.1 岩石实验7.2 矿物实验7.3 元素分析7.4 同位素质谱分析7.5 地球化学数值模拟8. 国内外学术交流8.1 国内学术会议8.2 国际学术会议8.3 国际合作与交流8.4 学术团体与期刊9. 资讯与动态9.1 地质与地球化学动态9.2 科研项目与成果9.3 学术活动与会议9.4 人才培养与引进10. 征稿与订阅10.1 征稿启事10.2 订阅办法10.3 联系方式《地球化学》2024年(第53卷)总目次涵盖了地球化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综述与评论、基础地球化学、应用地球化学、区域地球化学、岩石与矿物、地球化学勘查、实验技术与方法、国内外学术交流、资讯与动态以及征稿与订阅等。

本卷期刊致力于为广大地球化学研究者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技术进展和学术交流的平台,以推动地球化学领域的发展。

第二篇范文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够一览无余地浏览《地球化学》2024年(第53卷)的全部内容,那会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就好比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视地球化学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突破性研究。

作业-矿床地球化学

作业-矿床地球化学

包裹体包裹体,有的简称为包体。

包体是指矿物形成过程中被捕获的成矿介质。

它相当完整地记录了矿物形成的条件和历史,是矿物最重要的标型特征之一,可作为译解成矿作用,特别是内生成矿作用的密码主矿物主矿物是圈闭流体包裹体的矿物,几乎与所包含的包裹体同时形成子矿物正矿物生长过程(或之后)捕获(或沿裂隙浸入)的成矿流体(或熔体)被圈闭在晶体缺陷、窝穴(或愈合裂隙)中与主矿物有相界的物质称为矿物中包裹体,其中的内含物随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出现的盐析物(固相)谓之子矿物。

负晶形包裹体负晶形包裹体是矿物中常见的一种包裹体。

即: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因晶格位错等缺陷产生的空穴被高温气液充填后又继续按原晶格方向生长,形成与宿主矿物晶体形状(宿主矿物:含有包裹体的宝石矿物)相似的孔洞,这种由气液充填的形态与宿主矿物晶体形状相似的孔洞称为负晶或空晶,所形成的包裹体称为负晶形包裹体。

充填度指包裹体或者富气包裹体中,液相所占的整个包裹体的体积比即为充填度。

均一温度室温下呈两相或多相的包裹体,经人工加热,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包裹体由两相或多相转变成原来的均匀的单相流体,此时的瞬间温度称为均一温度,一般认为代表矿物形成温度的下限,经压力校正后可获得近似的矿物形成温度(包裹体的捕获温度)盐度指包裹体中溶解于溶液中的卤化物的质量与液体质量百分比。

1、试述均一法测温的原理均一温度:均一法(高温-低温)是流体包裹体测温的基本方法。

其均一过程有两相水溶液包裹体中液-气相的均一作用和不混溶的H2O-CO2 包裹体的均一状态。

液相和气相的均一过程有三种模式:①均一到液体状态(L+V→L)室温下加热时气相逐渐缩小至最后消失,均一到液相,此时的温度称为均一温度;当温度下降则气相又重新出现,说明包裹体内原先捕获的是较高密度的流体相。

②均一到气体状态(L+V→V)加热时液相缩小,气相逐渐扩大至充满整个包裹体并均一为气相;当温度下降时则液相又重新出现,说明包裹体内原先捕获的是较低密度的流体相。

岩石地球化学-结课作业答案(原著-可直接交)-中国地质大学

岩石地球化学-结课作业答案(原著-可直接交)-中国地质大学

2013《岩石地球化学》开卷考试题目一、元素分配系数的定义及其测定方法(20分)。

在温度、压力一定的条件下,微量元素在两相平衡分配时其浓度比为一常数K D,K D即为分配系数。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分配系数与微量元素的浓度无关,只与温度、压力有关。

根据能斯特定律,分配系数需测定平衡体系中固相和液相两部分的微量元素浓度,目前常用直接测定法和实验测定法。

直接测定法即直接测定地质体中两平衡共存相的微量元素丰度,再按能斯特分配定律计算分配系数。

实验测定法是用化学试剂合成与天然岩浆成相似的玻璃物质;或者直接采用天然物质作为初始物质,实验使一种矿物和熔体或两种矿物间达到平衡,并使微量元素在两相中达到溶解平衡,然后测定元素在两相中的浓度,得出分配系数。

二、举例说明何谓相容元素和不相容元素(20分)。

相在岩浆或热液中的某些微量元素(如Cr、Ni、Co、V等)。

在矿物结晶过程中趋向于在早期固相中富集。

因其浓度低,不能形成独立矿物,但其离子半径、电荷、晶体场等晶体化学性质与构成结晶矿物的主要元素相似,故在固——液相反应或平衡中易于呈类质同象形式进入有关矿物相。

其固——液相分配系数明显大于1。

元素的相容性可因结晶条件的不同而改变。

不相容元素又称湿亲岩浆元素,在岩浆或热液的矿物结晶过程中趋向于在液相中富集的某些微量元素(如Sn、Li、Rb、Sr、Cs、Be、Ba、Zr、Hf、Nb、Ta、Th、U和稀土元素)。

因其浓度低,不能形成独立矿物相。

因受其离子半径、电荷和化合键所限,很难进入造岩矿物晶体结构中,而在残余岩浆或热液中相对富集。

其固-液相分配系数近于零。

元素的不相容性可因结晶条件的不同而改变。

三、Rb-Sr同位素定年的方程、等时线年龄测定的原理及其适用的岩石类型(20分)。

Rb-Sr法测定地质年龄的原理基于87Rb经过一次β衰变生成稳定的87Sr,即:87Rb→87Sr+β‾+v+E式中:β‾表示负电子;v为反中微子;E为衰变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课程期末考试作业矿床地球化学作业(一)根据下列给定的火山岩岩石化学数据计算火山岩的特征参数,并作出图解,分析火山岩岩石系列和形成环境(参考岩石矿床地球化学教材第三章计算方法)。

原数据中火山岩岩性有流纹斑岩、杏仁状流纹斑岩、角砾岩和硅化角砾岩。

共有样品18个,数据包括样品全分析与部分微量元素。

全析中大多样品SiO2含量大于63%,样品岩性以流纹岩为主。

根据样品全分析数据计算出的火山岩的各类特征参数如表1表示,先将样品数据进行CIPW 标准矿物计算,其中氧化铁调整方法为TFeO=FeO+0.8998Fe2O3,所计算出的标准矿物均为重量百分含量,则可得出各矿物分异指数(DI) = Qz + Or + Ab + Ne + Lc + Kp。

其中固结指数为(SI) =MgO×100/(MgO+FeO+F2O3+Na2O +K2O) (Wt%)。

里特曼指数算式为σ43=(Na2O+K2O)^2/(SiO2-43),据表里特曼指数多位于1.8-3.3显示为钙碱性,由于原岩多数SiO2含量较高,里特曼指数确定出的钙碱度准确度差。

碱度率(AR) =[Al2O3+CaO+(Na2O+K2O)]/[Al2O3+CaO- (Na2O+K2O)] (Wt%),当SiO2>50%, K2O/Na2O大于1而小于 2.5时, Na2O+K2O=2*Na2O,本例以碱度率对样品碱度进行判别,由表可知,杏仁状流纹斑岩的碱度率都为1-3,显示钙碱性,流纹斑岩为3.3-5显示出弱碱性。

图1 样品SiO2-K2O+Na2O 图解Pc-苦橄玄武岩;B-玄武岩;O1-玄武安山岩;O2-安山岩;O3-英安岩;R-流纹岩;S1-粗面玄武岩;S2-玄武质粗面安山岩;S3-粗面安山岩;T-粗面岩、粗面英安岩;F-副长石岩;U1-碱玄岩、碧玄岩;U2-响岩质碱玄岩;U3-碱玄质响岩;Ph-响岩;Ir-Irvine 分界线,上方为碱性,下方为亚碱性。

第一组为流纹斑岩,第二组为杏仁状流纹斑岩,第三组为角砾岩。

(Le Maitre R W (ed). A Classification of Igneous Rocks and Glossary of Terms. Blackwell, Oxford)图1为样品SiO2-K2O+Na2O 图解,可看出流纹斑岩与杏仁状流纹岩均显示亚碱性,杏仁状流纹斑岩偏向安山岩。

图2为样品火山岩系列判别图,第一组为流纹斑岩,第二组为杏仁状流纹斑岩,第三组为角砾岩,可见原岩均显为高钾,多数为钾玄岩系列。

图2 样品火山岩系列氧化指数N=Na2O/(Na2O+K2O),表1,可见样品氧化指数大多数在小于0.7,显示陆相的火山岩形成环境。

表1 样品CIPW 标准矿物计算及各参数表参数\ 样品号TL02 TL04 TL06 TL09 TL10 TL13 TL16 TL18 TL23 TL27 TL30 JWP02 JWP13 JWP25 JWP31 JWP41 TL14 TL15 石英(Q) 11.95 35.91 31.66 29.35 29.01 33.49 27.2 28.19 28.28 28.64 23.59 17.61 21.21 15.95 30.61 35.74 30.52 28.21 钙长石(An) 3.16 0.69 1.72 0.12 3.25 1.27 3.81 3.37 4.63 3.99 0 19.1 15.7 19.42 19.64 20.72 0 0 钠长石(Ab) 3.08 20.04 25.99 47.93 26.93 25.43 30.21 23.12 21.39 28.94 9.49 6.68 3.11 10.42 4.16 1.87 0 0 正长石(Or) 53.74 32.33 32.19 12.48 32.89 32.06 30.34 37.06 37.17 29.91 54.39 30.1 33.2 22.17 20.24 10.4 61.6 60.2 刚玉(C) 3.85 3.06 1.32 1.01 0.63 1.48 0 0.38 0.23 0.26 0 0 0.82 0 0 2.49 0 0 透辉石(Di) 0 0 0 0 0 0 0.25 0 0 0 2.41 2.95 0 2.99 2 0 0 2.51 紫苏辉石(Hy) 7.59 2.33 1.64 3.39 2.92 1.33 3.5 4.26 4.38 4.19 1.35 14.69 17.37 24.63 16.85 22.14 0.24 0.74 锥辉石(Ac) 0 0 0 0 0 0 0 0 0 0 5 0 0 0 0 0 0 4.92 硅酸钾(Ks)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64 0.97 钛铁矿(Il) 3.11 1.15 1.13 1.15 1.08 1.07 1.1 1.07 1.02 1.08 1.12 2.35 2.29 2.09 2.12 1.97 1.11 1.02 磁铁矿(Mt) 8.77 3.75 3.6 3.57 2.55 3.19 2.61 1.88 2.1 2.13 1.84 5.24 4.7 1.28 3.43 3.34 4.53 0.89 磷灰石(Ap) 1.42 0.24 0.22 0.25 0.23 0.21 0.24 0.21 0.22 0.23 0.26 0.78 0.74 0.56 0.54 0.54 0.11 0.38 锆石(Zr) 0.05 0.12 0.12 0.11 0.12 0.12 0.11 0.12 0.12 0.12 0.11 0.04 0.04 0.03 0.03 0.03 0.09 0.07 铬铁矿(Cm) 0.02 0 0 0 0 0 0 0 0 0 0 0.01 0.01 0.01 0.02 0.02 0 0 萤石(Fr) 0.27 0.09 0.07 0.09 0.09 0.07 0.09 0.07 0.16 0.16 0.09 0.08 0.11 0.07 0.08 0.08 0.01 0.01 方解石(Cc) 3.19 0.43 0.45 0.63 0.43 0.44 0.67 0.41 0.44 0.47 0.57 0.54 0.87 0.53 0.46 0.73 0.08 0.43 碳酸钠(Nc)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39 0 合计100.2 100.15 100.11 100.09 100.13 100.15 100.14 100.14 100.14 100.12 100.22 100.17 100.17 100.14 100.18 100.07 100.32 100.35 分异指数(DI) 68.77 88.28 89.84 89.76 88.83 90.98 87.75 88.37 86.84 87.49 87.47 54.39 57.52 48.54 55.01 48.01 92.12 88.41 SI 5.82 2.58 2.12 5.26 2.07 2.16 2.14 1.98 2.16 2.18 1.85 16.84 19.3 21.93 18.1 19.59 0.46 1.77 AR 3.06 3.72 4.37 3.88 4.3 4.46 4.23 4.72 4.29 4.06 13.97 1.9 2.07 1.75 1.62 1.26 -119.94 76.75 σ437.98 2.11 2.5 2.06 2.66 2.36 2.69 2.83 2.75 2.5 4.49 2.13 2 1.46 0.7 0.19 4.66 4.54 N0.040.300.360.730.360.360.410.300.290.400.160.130.060.250.130.110.000.06矿床地球化学作业(二)根据下列给定的变质岩岩石化学数据计算变质岩尼格里特征参数,并作出图解,做出原岩恢复,判别原岩形成环境(参考岩石矿床地球化学教材第七章计算方法)。

表1为所给样品的尼格里特征参数,所有样品数据均按分子数进行计算。

以下算式元素符号均为分子数,Σ代表Al2O3+2Fe2O3+FeO+MgO+MnO+CaO+ Na2O+K2O 分子数的和。

100al ⨯∑=Al 100fm ⨯∑'=m FFm'=FeO'+MgO+MnO FeO'=FeO+2×Fe 2O 3100⨯∑'=C CC'=CaO 的分子数。

100alk ⨯∑'=k AlAlK'=Na 2O+K 2O 的分子数和。

计算中对各种微量组分,均按其通常类质同象代替关系处理如下:Cr 2O 3并入Al 2O 3中;NiO 、CoO 并入FeO 中;BaO 、SrO 并入CaO 中;LiO 并入K 2O+NaO 中;S i=100⨯∑Si1002⨯∑=TiO ti 1002⨯∑=S O P P 100h 2⨯∑=O H 1002⨯∑=ZrO Zr MgO MnO FeO O Fe O M Mg +++=322g MgOMnO FeO O Fe O F O +++=32322e 2ON O K OK K 222a +=)(t c alk al +-=用以说明氧化铝的饱和程度,即指在同全部的K 、Na 、Ca 组成长石后,Al 2O 3剩余的情况。

当t 为负值时,则表示铝不能供全部的K 、Na 、Ca 组成长石,岩石属正常或碱过饱和类型。

qz可作为岩石中SiO2饱和标志,据尼格里经验,当qz>12时,有石英出现;12>qz>-12时为SiO2饱和范围,岩石中全为最高SiO2含量(饱和)的硅酸盐矿物(长石、辉石、角闪石等),而无橄榄石等不饱和矿物出现。

当qz<-12时:为SiO2不饱和,岩石可含橄榄石或似长石(霞石、白榴石、黄长石等)之类的硅不饱和矿物。

表1 样品尼格里参数据尼格里特征值,计算c/fm的值,得出数值多集中在0.25-0.43,据尼格里四面体展开图(图略),判定原岩为火山岩。

图1 样品(al+fm)-(c+alk)—si关系图(A.Simonen 1953)图1为样品样品(al+fm)-(c+alk)—si关系图,用于恢复原岩,第一组为样品参数表中DT34至DC-25,第二组为之后的角闪岩。

从图中可看出,样品投点多集中于火山岩类。

图2 样品ACF和A`KF图解(winkler,1976)1—富铝粘土和页岩;2—粘土和页岩(虚线之内);3—泥灰岩(箭头线之间);4—杂砂岩(点线之内);5—玄武质岩和安山质岩(实线之内);6—超镁铁质岩..图2为样品样品ACF和A`KF图解,用于原岩判别,第一组为样品参数表中DT34至DC-25,第二组为之后的角闪岩,样品投点绝大多数落在玄武质岩和安山质岩(实线之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