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石症
尿路结石(尿石症)

第二节 上尿路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percutaneous nephrostolithotomy, PCNL) • 优势及用途 • 三大步骤
– 建立通道 – 扩张通道 – 观察、碎石并取出
第二节 上尿路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percutaneous nephrostolithotomy, PCNL)
第一节 概述
局部因素
• 梗阻:机械性、动力性 • 感染 • 尿道异物
第一节 概
–氨苯蝶啶、茚地那韦、硅酸镁、磺胺类药 物
• 诱发结石形成的药物
–乙酰唑胺、维生素D、维生素C、皮质激 素
第一节 概述
成石机制
• 晶核形成 • 结晶生长 • 结晶聚集 • 结晶滞留 • 尿饱和度与结晶抑制因子间的平衡
流行病学
• 患病率2~3%,治愈后5年复发率1/3 • 好发于20~50岁,男女比3:1 • 与种族、职业、地理、气候相关 • 饮食和营养 • 水分的摄入 • 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代谢异常
• 形成尿结石物质排出增加 • 尿pH改变 • 抑制晶体形成和聚集的物质减少 • 尿量减少,盐类和有机物质浓度增高
第二节 上尿路结石
肾结石临床表现※
• 疼痛 • 血尿 • 膀胱刺激症状 • 尿砂
第二节 上尿路结石
输尿管结石临床表现※
• 疼痛
– 上段:胁腹剧痛并向下腹放散,可伴恶心呕吐 – 中段:绞痛位于中下腹部 – 下段:绞痛位于下腹并向会阴放散,膀胱壁段结
石可伴膀胱刺激症状
• 血尿 • 恶心、呕吐、无尿、感染症状
膀胱结石
诊断
• 典型的临床症状 • B超检查 • X线检查 • 膀胱镜检查
膀胱结石
泌尿系结石(尿石症)课件

02
保持适度的体重和健康的体脂率 ,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代谢和泌尿 系统功能。
定期复查与监测
定期进行泌尿系检查,如尿常规、泌 尿系超声等,有助于及时发现结石并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有结石病史或高风险人群,应定 期进行复查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结 石并采取干预措施。
03
适量摄入蛋白质,避免过量摄入动物性蛋白质,以减少尿液中
钙和尿酸的排泄。
多饮水
每天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 助于稀释尿液,减少结石形成 的机会。
避免长时间不饮水或限制饮水 ,特别是在高温或运动时,更 应注意补充水分。
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和酒精,这 些饮料可能增加尿液中钙盐的 排泄。
控制体重与减肥
01
结石。
分析病例二
李女士的膀胱结石可能与其尿路感 染、膀胱功能障碍有关。讨论:如 何诊断和治疗尿路感染及膀胱功能 障碍。
分析病例三
王先生的尿道结石可能与其尿道狭 窄、泌尿系感染有关。讨论:如何 诊断和治疗尿道狭窄及泌尿系感染 。
治疗经验与教训总结
经验一
对于不同类型的泌尿系结石, 治疗方法也不同,应根据患者 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腔镜取石术等。
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 、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大
多数泌尿系结石的治疗。
微创手术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 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开放手术
开放手术是一种传统的手术治疗 方法,通过开腹或开肾的方式将
结石取出。
该方法适用于较大的结石、多发 结石或复杂结石的治疗,但创伤 较大、恢复较慢、并发症较多。
04 病例分享与讨论
中国尿石症诊疗指南

多喝水
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有助于 稀释尿液,减少结晶形成和结 石形成的风险。
限制摄入量
限制摄入高盐、高糖、高嘌呤 的食物,以降低尿中盐类、糖
类和尿酸的浓度。
生活习惯改善
总结词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尿石症, 应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和避免长 时间久坐。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 度疲劳,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患者。
经皮肾镜碎石术具有创伤小、恢 复快、结石清除率高等优点,但 需注意可能存在手术并发症和术
后出血的风险。
04
尿石症的预防
饮食调整
总结词
合理饮食是预防尿石症的重要 措施,应保持均衡饮食,控制
摄入量。
控制摄入量
避免过量摄入高热量、高脂肪 和高蛋白质的食物,以免增加 尿中钙盐、尿酸等成分的浓度 ,形成结石。
规范治疗流程
通过制定统一的治疗流程,指南有助于规范尿石症的治疗,确保患者得到安全、 有效的治疗。
加强患者教育与预防措施
患者教育
通过向患者普及尿石症的预防和自我 管理知识,指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健 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预防措施
指南强调预防尿石症的重要性,提供 预防尿石症的措施和方法,降低尿石 症的发病率。
鉴别诊断
肾盂肾炎
肾盂肾炎常表现为发热、腰痛和膀胱刺激症状,需与尿石症鉴别。肾盂肾炎患 者尿液分析常显示白细胞升高,超声检查可见肾脏形态改变。
输尿管肿瘤
输尿管肿瘤常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需与尿石症鉴别。输尿管肿瘤患者超声 检查可见输尿管占位性病变,CT检查可发现肿瘤组织。
03
尿石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尿石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用于结石较小或辅助治疗。
尿石症名词解释

尿石症名词解释
尿石症是由尿路结石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尿路是指肾脏到膀胱的通路,其中有肾盂、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等组成,而尿路结石就是在尿路中形成
的结晶体,有时也可以将其称为“结石”。
尿石症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泌尿
系统疾病,是指因在尿路中沉积的尿盐、尿酸钙或尿酸磷等,构成的结晶
体造成的某种尿路疾患。
经常的症状有:尿痛、尿频、尿急、血尿、排尿困难等。
该病可以根
据经常的症状和医院的检查来进行诊断,包括超声波频检查、尿液检查和
直肠检查,还可以进行结石成分的分析,以及结石的位置、形态、大小的
判断,方可确定患有尿石症。
此外,尿石症常见的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射频碎石等。
药物治疗主要是用药物就地分解尿路结石,手术治疗是指采用胃肠镜或尿
道体内直视镜外科手术来摘除尿路结石,而射频碎石是一种使用高频电磁
波破碎尿路结石的技术,不需要切开皮肤,切开尿道即可实施碎石手术,
称之为“无创碎石”。
尿石症是泌尿系统疾病中十分常见的一种,一旦有此病症出现,应及
早治疗,以防治疗不当,造成尿路堵塞,从而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尿石症病人的健康教育

尿石症病人的健康教育
尿石症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会导致患者在尿液中形成结石。
为了帮助尿石症患者更好地管理和预防疾病,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健康教育:
1. 饮水量充足:尿石症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至少应为2-3升。
适量的水分可以稀释尿液中的溶质,减少
结石形成的风险。
2. 控制饮食:减少高盐、高糖和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咖啡、红肉、酒精等。
另外,注意控制摄入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番茄等,因为草酸会增加结石的形成。
3. 均衡饮食:保证每餐都包含适量的蛋白质、蔬菜和水果,避免饮食不均衡导致尿液中溶质积聚。
4. 规律排尿:尽量避免憋尿,尽早排尿,保持尿液通畅。
5. 注意体重管理: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因为肥胖会增加尿液中结石形成的几率。
6. 适量运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代谢,改善尿液的组成。
7. 遵循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预防,定期复查尿液,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8. 避免过度服用维生素D和钙补充剂,因为过量的维生素D 和钙会增加结石的形成。
以上是针对尿石症患者的一些健康教育建议,但每个病人的病情和生活习惯不同,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适合自己的预防和管理计划。
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一)

尿石症诊断治疗指南〔一〕2007一、背景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病人中占居首位。
欧美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5%~10%的人在其一生中至少发生1次泌尿系结石,欧洲泌尿系结石年新发病率约为100~400/10万人。
我国泌尿系结石发病率为1%~5%,南方高达5%~10%;年新发病率约为150~200/10万人,此中25%的患者需住院治疗。
近年来,我国泌尿系结石的发病率有增加趋势,是世界上3大结石高发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泌尿系结石病因研究的深入,结石的代谢危险因素越来越为泌尿外科工作者所重视。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v,ESWL)、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PNL)、输尿管肾镜取石术(ureterorenoscope lithotripsy,URL)、腹腔镜取石术(1aparoscope lithotomy)的陆续呈现,使泌尿系结石的治疗逐渐向微创标的目的开展。
此外,结石复发的预防工作已经成为了泌尿外科工作者存眷的重点。
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对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和预防并无统一的尺度,各地不同病院之间对于结石治疗方案和预防办法的选择仍然存在着必然的差距。
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复习了近年来国表里的文献,依据循证医学的原那么编纂了这本指南,但愿以此对于尺度国内关于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和预防、减少结石的复发等方面起到必然的指导作用。
按照循证医学的原那么,我们将指南引用的文献资料按其科学可信性分为不同等级的证据和不同级此外“保举〞。
证据级别(LE)和“保举〞等级(GR)的尺度见表Ⅶ-1、表Ⅶ-2。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经济和技术程度的差别,不同地域在治疗方法和诊断技术上差别较大,我们强调要选择对患者来说最适宜、损伤最小、并发症风险最小的诊疗方法,但并不是说其他的方法是不克不及用的,如果某一治疗方法不保举使用,我们将会出格说明。
尿石症病人的护理

尿石症病人的护理尿路结石也称尿石症,是泌尿系统各部位结石病的总称。
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尿石症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
尿路结石可引起泌尿系统的直接损伤、感染、梗阻、和肾衰竭。
一、病因(一)流行病学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职业、饮食成分和结构、水分摄入量、气候、代谢和遗传等因素影响尿路结石的形成。
(二)尿液因素1.形成结石物质排出过多,尿液中钙、草酸或尿酸排出量增加。
2.尿pH改变磷酸钙及磷酸镁铵结石易在碱性尿中形成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在酸性尿中形成上尿道结石大多为草酸钙结石(最常见)膀胱结石以磷酸镁胺结石为主3.尿液浓缩及尿中抑制晶体形成物质不足。
(三)泌尿系局部因素尿路梗阻、尿路感染及尿路异物。
二、临床表现(一)肾和输尿管结石(上尿路结石)主要表现是与活动有关的疼痛和血尿★。
1.疼痛:肾结石可引起肾区疼痛伴肋脊角叩痛★。
肾盂内大结石及肾盏结石,可无明显症状。
当结石在肾盂输尿管处嵌顿时,可出现肾绞痛★,绞痛突然发生,并向输尿管、下腹部及会阴部放射,同时伴有恶心、呕吐。
2.血尿绞痛发作时或发作后,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
血尿为结石损伤黏膜★所致,多为镜下血尿,损伤严重时有肉眼血尿。
疼痛和血尿相继出现是肾和输尿管结石的特点。
3.其他症状结石引起严重的肾积水时,可触到增大的肾脏。
继发急性肾盂肾炎或肾积脓时,可有发热、畏寒、脓尿、肾区压痛。
双侧上尿路完全性梗阻时可导致无尿。
(二)膀胱结石排尿突然中断★是膀胱结石的典型症状,改变体位尿可继续排出。
(三)尿道结石表现为排尿困难,点滴状排尿及尿痛★,甚至造成急性尿潴留。
三、辅助检查(一)实验室检查1.尿液检查可有镜下血尿,合并感染时可见脓细胞。
尿液生化检查可测定钙、磷、尿酸、草酸等,有助于结石原因分析。
2.血液生化检查了解代谢情况。
3.结石成分分析是制定预防措施的依据。
(二)影像学检查1.泌尿系X线平片—主要诊断方法★90%以上的结石能在正、侧位平片中发现。
医学知识之尿石症

尿石症尿石症的诊断1.临床表现(1)上尿路结石:包括肾和输尿管结石,典型的临床症状是突然发作的腰部或腰腹部绞痛和血尿。
其程度与结石的部位、大小及移动情况等有关。
绞痛发作时疼痛剧烈,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
疼痛为阵发性,并沿输尿管向下放射到下腹部、外阴部和大腿内侧。
检查时肾区有叩击痛或压痛。
结石较大或固定不动时,可无疼痛,但常伴有肾积水或感染。
绞痛发作后出现血尿,多为镜下血尿,肉眼血尿较少,或有排石现象。
有时活动后镜下血尿是上尿路结石唯一的临床表现。
结石合并感染时,可有尿频、尿急、尿痛;伴发急性肾盂肾炎或肾积脓时,可有发热、畏寒、寒战等全身症状。
双侧上尿路结石或孤肾伴输尿管结石引起完全梗阻时,可导致无尿。
(2)膀胱结石:膀胱结石的典型症状为排尿中断,并引起疼痛,放射至阴茎头和远端尿道,此时患儿常手握阴茎,蹲坐哭叫,经变换体位又可顺利排尿。
多数患者平时有排尿不畅、尿频、尿急、尿痛和终末血尿。
前列腺增生继发膀胱结石时,排尿困难加重,结石位于膀胱憩室内时,多有尿路感染的表现。
(3)尿道结石: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排尿费力,呈点滴状,或出现尿流中断及急性尿潴留。
排尿时疼痛明显,可放射至阴茎头部,后尿道结石可伴有会阴和阴囊部疼痛。
2.辅助检查腹部X线平片多能发现结石的大小、形态和位置。
排泄性尿路造影、B型超声、膀胱镜、CT等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
尿石症的鉴别诊断1.胆囊炎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且牵引背部作痛,疼痛不向下腹及会阴部放射,墨菲氏征阳性。
经腹部X线平片、B超及血、尿常规检查,两者不难鉴别。
2.急性阑尾炎以转移性右下腹痛为主症,麦氏点压痛,可有反跳痛或肌紧张。
经腹部X线平片和B超检查即可鉴别。
尿石症的辨证论治结石横径小于1cm且表面光滑、无肾功能损害者,可采用中药排石;对于较大结石可先行体外震波碎石,再配合中药治疗。
初起宜宣通清利,日久则配合补肾活血、行气导滞之剂。
1.辨证论治(1)内治①湿热蕴结证证候:腰痛或小腹痛,或尿流突然中断,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混赤,或为血尿;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石症是指尿中的盐类在肾脏或膀胱中形成的凝结物,刺激、损伤尿路黏膜,并引起尿道阻塞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
此病猫多发生
病因:
1、大多数病例与细菌性泌尿道感染
2、另外饲喂偏食。
3、以及犬猫品种也易引起本病发生。
尿结石大多在膀胱中形成,母犬多停留在膀胱中,公犬尚可见于阴茎口后方和坐骨弓处。
对于猫,本病又称猫泌尿系统综合症,可能还与体重过大,活动不足,病毒感染,阉割和体内代谢紊乱有关。
历史上鸟粪石(磷酸铵镁结石)在猫泌尿系统结石中是最常见的,而最近的统计资料表明草酸钙结石(40%)的比例在日益增长。
症状:
就诊以前主人大多会发现病畜排尿频繁,每次量少且排尿困难,有的还有血尿,就诊时已有2~3d未排尿,触诊膀胱极度增大,甚至有呕吐,精神沉郁和轻度昏迷等症状。
不完全阻塞:患猫一般症状为尿频、排尿时间延长或尿淋漓,后期有的出现血尿,触诊膀胱无积尿,此时患猫精神、食欲尚可。
完全阻塞:患猫呈频频作排尿动作但无尿液排出,痛苦呻吟,不停地行走和频频舔生殖器。
此时腹部可触摸到膨大如鸭梨状的膀胱,尿道口偶见泥沙状结石和少量血尿。
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出现呕吐、脱水、电解质丢失和酸中毒等症状。
临床病理检查血液中白细胞总数普遍升高,叶状中性粒细胞、杆状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普遍下降。
尿液中出现红细胞、
白细胞、蛋白、尿液酸碱度升高,尿素氮、尿肌酐升高。
检查,多数可见膀胱积尿膨大密度增加的膀胱影象和明显的结石阴影,有时仅见不太明显的结石阴影。
临床上表现排尿困难、努责、频尿、血尿、尿淋漓,有痛苦状。
如完全阻塞,会出现无尿、腹围增大、厌食、脱水、虚弱、精神萎靡、不愿起立、甚至休克。
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膀胱破裂或尿毒症死亡。
不完全阻塞,则表现频繁排尿,每次少量排尿,触诊膀胱积尿不明显。
,临床表现为频尿、血尿、排尿困难、痛性尿淋漓或尿闭。
若尿道完全阻塞会出现厌食、沉郁、脱水、虚脱甚至死亡。
治疗:
阿托品是抗胆碱药,它对处于痉挛状态的尿道膀胱平滑肌,尤其是膀胱括约肌,有松弛作用,从而有利于导尿和排出结石,对本病的治疗有很大的作用。
1尿道不完全阻塞的治疗对于尿道不完全阻塞的患猫的治疗,主要是抗菌消炎并促使已形成的结石溶解和防止其再形成。
2.1.1抗菌消炎为了防止和控制细菌感染,可用大剂量抗生素如硫酸丁胺卡那霉素0.1g/每次肌肉注射,每天2次。
或头孢拉定50mg/kg肌肉注射,每天2次,或氨苄西林、氟哌酸等。
也可用尿道消毒药如乌洛托品、呋喃坦叮等。
2.1.2应用利尿剂为了增加尿量,降低尿液内盐类浓度,减少沉淀,起到冲洗作用。
可应用利尿药物,如速尿、利尿素肌肉注射,或双氢克尿噻等口服,用药时间长时注意补钾。
2.1.3更换猫粮尿道不完全阻塞的患猫,食欲一般尚好,可换食酸化猫粮或适当应用尿
液酸化剂(NH4Cl,蛋氨酸0.5~0.8g/天),拌食饲喂。
也可口服维生素C20~40mg/kg,使尿液酸化。
2.2尿道完全阻塞的治疗对于尿道完全阻塞的患猫的治疗,疏通尿道,排出尿液,恢复体液平衡是治疗的关键。
2.2.1患猫可在麻醉状态下,用猫专用导尿管插入尿道,经导尿管口接注入生理盐水,使尿道扩张,然后迅速拔出导管,使结石同生理盐水一同涌出。
反复冲洗几次,疏通后再用含青霉素和利多卡因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尿道、膀胱使排尿顺畅。
对于膀胱结石较多,拔出导管后尿道仍易阻塞而排尿困难的情况,可将导尿管的羽翼和阴茎头缝合固定,以保证尿液能随时排出。
固定好导尿管的猫,要加脖圈以防止猫拔出导管。
同时,隔日冲洗导管并给予抗生素控制细菌侵入,导管内置不超过5天。
病例在上述方法治疗的同时,可应用利尿药,以减少结石的形成和有利于已形成结石的排出。
2.2.2对于阻塞不能排除,膀胱积尿过多,可穿刺排尿,然后进行手术治疗。
麻醉多采用阿托品0.04mg/kg体重皮下注射为麻醉前用药,氯胺酮5~10mg/kg体重和0.1~0.2ml的846合剂(速眠新)混合后肌肉注射进行麻醉,必要时配合2.5%硫喷妥钠溶液静脉注射维持麻醉。
病猫仰卧保定。
术部常规处理,沿腹白线切开,打开腹腔,暴露膨大的膀胱。
然后牵引膀胱至切口处,创口周围用灭菌生理盐水浸泡纱布填塞。
在膀胱背中线无血管处作一小切口,吸出膀胱内残留的尿液,用膀胱匙或钳子夹取、冲洗及抽吸等方法,清除膀胱内结石
用一消毒的导尿管经尿道口插入,边插入边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反复几次。
确认尿道及膀胱内无结石后,用加青霉素的灭菌生理盐水冲洗
膀胱,然后闭合膀胱切口,常规闭合腹腔。
术中及术后强心、补液。
全身应用抗生素5~7天,以控制感染。
当尿道中的结石冲不出来时,可做尿道切开术及造口术取出结石。
讨论
3.1猫尿石形成大多认为由于尿液中出现的黏液、脱落的上皮细胞、异物、血凝块等均成为形成尿结石的核心,而尿液晶体和胶体正常溶解和平衡状态的破坏则导致尿中盐类晶体物质围绕上述核心物质不断析出,形成尿结石。
一般认为与泌尿道感染、石料中矿物盐类含量过多、内分泌失调、尿液pH值的变化、维生素A缺乏、发情前阉割以及饲喂高蛋白日粮等因素也有关。
但这些发病因素迄今尚不能完全解释结石形成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笔者所治疗的尿结石的病猫中,多以单一的鱼、肉为食,体重多在4~7kg,体重最高者达8kg,而食酸化猫粮的猫很少发生此病,可见食物单一、饮水少、食物中矿物质(如磷、镁)含量高及肥胖都会增加此病的发生几率。
3.2本人所治疗的病例中,该病发生与性别、年龄有关,多发生于中青年猫,且完全阻塞尿道病例都是公猫。
这可能主要与公猫泌尿道解剖结构有关。
公猫尿道存在弯曲,阴茎尿道处较狭窄,而母猫尿道直且短,尿道相对较宽,所以在临床上公猫尿道阻塞更为多见[3]。
3.3尿路疏通或手术结石取出后,要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膀胱及尿道,并用手指探察膀胱颈部黏膜,以免有残余的结石颗粒滞留,造成术后短时期复发。
尿结石的复发率为10%~30%,尤其是公猫的复发比例较高。
为减少复发的机会,故应根据尿结石的组分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
但针对病因学的特效预防措
施目前尚不清楚,所以只能针对一些相对次要的因素采取缓解措施。
如在术后口服维生素C,使其尿液酸化,或酸性磷酸钠40mg/天每公斤体重,拌食饲喂;饲喂防止猫尿结石的处方食品等。
对宠物应实行科学喂养,避免饲料单一,钙、磷比例要合理,给以充分饮水,预防结石的形成。
3.4当结石阻塞在尿道中时,有时必须切开尿道,此时最好作膀胱插管,以减少尿道的刺激,有利于愈合。
当膀胱炎症明显或高度充盈至麻痹时,也应做膀胱插管。
这样既便于让膀胱得到充分的恢复,又可利用插管注射抗生素进行膀胱内用药,控制炎症,减少结石的.5当膀胱破裂,尿液流到腹腔时,应迅速进行膀胱修复手术,并用大量生理盐水或中性消毒液反复冲洗腹腔,同时补液,用大量抗生素。
冲洗彻底有利于术后愈
合。
3.6有资料显示,此病在去势公猫中常见.在笔者所治疗的20余例病例中,绝育猫和未绝育猫比例差异不大。
也有资料显示,性成熟前做绝育手术可能会影响外生殖器的正常发育,增加尿结石发生的几率。
3.7诊断时,尿液分析对测定结石类型有很大的帮助。
但猫尿结石90%为磷酸盐,故不必作尿液分析。
3.8尽管手术可以解除尿路阻塞,但是也有局限性.如手术不能根除尿结石原发病因,往往术后再复发,因此对结石高发病猫,除手术疗法外,排石冲剂等药物疗法结合合理的食物饲喂可能更有效。
根据临床症状及发病情况可作初步诊断。
雄犬确诊可以采取探诊法,方法为经麻醉或者不麻醉,取一次性输液管的前端细管,剪掉针头,头部磨圆,从尿道口插入,当导尿管插入后若感到阻塞不通时再用平
头细金属探针插入管内探查,前后抽动金属探头时若有金属撞击硬物的感觉,则可确定有结石并阻塞了尿道,同时外部配合用手触压阻塞处阴茎可感觉到有结石的存在。
对于雌犬,通过体外触诊可触及膀胱内的较大结石,尿道阻塞时也可通过上述的探诊法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