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武汉食品产业分析

合集下载

湖北省新兴产业情况

湖北省新兴产业情况

湖北省产业结构分析组长:陶攀组员:孙冯菲,崔晓萍,陈昕,吴蕾,何依然,黎漫玲,胡苗苗,张晓明目录湖北省产业结构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湖北省经济概况.. (3)(一)经济总量跨越提升。

(3)(二)发展质效不断提高。

(3)(三)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3)二,湖北省产业结构 (3)(一).产业结构概况 (3)(二).湖北产业结构概况 (4)(三).湖北省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第一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5)2、第二产业水平滞后的原因 (5)(四).优化产业结构 (5)1.是壮大主导优势产业。

(5)4.供给侧改革如何做好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减法 (6)(五).两圈一带经济带--“产业布局” (6)1.两圈一带含义: (6)2.两圈一带意义: (6)3.湖北两圈一带示意图 (6)4.李宪生报告节录。

(7)三,湖北产业支柱情况 (8)(一).主要类型 (8)(二).举例分析 (8)(三).湖北支柱产业的空间布局战略湖北支柱产业已形成 (9)(四).湖北支柱产业发展战略转换 (10)(五)湖北支柱产业技术发展战略 (11)四,轻重工业的发展情况 (11)--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湖北发展的根基和支柱。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工业总产值情况: (11)----逆势进位规模总量迈入第一方阵 (11)(二)轻重工业产业结构优化 (12)----多点支撑打造工业版图新格局 (12)五,服务业发展情况 (13)(一)经济总量实现新的跨越,占比首次超过工业。

(13)(二)增速高于全国,领先中部。

(14)(三)市场主体快速成长,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武汉市第一二产业结构浅析

武汉市第一二产业结构浅析

武汉市第一二产业结构浅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变化既反映了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也体现了我市自身的特点。

(一)三次产业为“三二一”结构,呈现一产业比重稳定下降、二产业比重经历下降后再与三产业并行发展的态势: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里,我市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11.7:63.3:25.0调整为2000年的6.7:44.3:49.0,到2011年调整为2.9:48.2:48.9。

改革开放初期,我市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超过60%,是一个以工业为主导、农业和服务业为辅的“二三一”产业体系。

以后,随着三产业长足发展及所占比重稳步上升,1998年,我市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了47.5%,第二产业比重降至44.9%,形成了“三二一”的产业格局。

之后,我市“三二一”的产业格局进一步调整优化。

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对应,我市就业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

就业人员由1978年的271.92万人增长到2009年的468.6万人,31年增长了72.3%,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由1989年的28.3:41.4:30.3调整为13.6:37.4:49.0,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下降,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水平不断提高,1995年就业人员比重达到38.6%,首次超过第二产业0.7个百分点,之后逐渐提高。

(二)农、林、牧、渔业比例关系逐步调整,都市农业特色不断凸现。

2002-201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与速度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0.01.02.03.04.05.06.0增长速度第一产业1978年,我市农、林、牧、渔业占第一产业的比重分别为83.2%、1.6%、12.0%和3.2%,以农业为主的结构特征十分明显。

经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市场经济转型,特别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各种强农惠农等政策的落实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我市都市农业特点越来越突出。

武汉食品调研报告

武汉食品调研报告

武汉食品调研报告武汉食品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武汉市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

此外,还对武汉市的食品市场、超市和餐饮进行了实地调研。

三、调研结果分析1. 武汉市食品行业现状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武汉市的食品行业发展较为稳定。

超市和餐饮业是武汉食品行业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

超市中,消费者对价格、品质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新鲜、安全的食品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餐饮业方面,外卖市场的兴起给餐饮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竞争激烈和食品安全等问题。

2. 武汉市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在问卷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表示担忧,认为部分食品质量不一致、流通环节不透明等。

对此,他们希望政府能加强监管力度,提高食品安全标准。

此外,部分消费者对于餐饮业中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包括餐厅拥挤、服务员态度不好等。

3. 武汉市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从调研结果来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

未来,武汉市食品行业有望朝着绿色、有机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零售模式和外卖市场也将继续扩大。

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合格食品将逐渐被淘汰,有规模、有品牌、有信誉的食品企业将占据市场优势地位。

四、建议鉴于武汉市食品行业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政府应加强监管,加大食品安全力度,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标准;2. 餐饮业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并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改进服务;3. 食品企业应加强产品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4. 发展绿色、有机、健康食品,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5. 积极引进互联网技术,发展新零售模式,提高销售渠道和服务方式。

五、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武汉市食品行业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2015年城发展武汉分析报告

2015年城发展武汉分析报告

2015年城市发展武汉分析报告2015 年9 月目录一、武汉发生了什么变化.............................................................................................. 6...1、经济:“体量大,韧性好,潜力足”........................................................................ 6..2、产业:结构升级,新旧更替 ........................................................................................ 9..3、城市发展:发扬武汉精神,实现大城崛起 ............................................................ 1. 1(1)招商引资 (12)(2)招才引智 (14)(3)打造现代化城市 (16)二、打造中部创新高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 1.91、人才、技术和资本助推“光谷”崛起.................................................................. 1..9(1)充分发挥科教资源集中的优势 (20)(2)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并重 (22)(3)搭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23)2、“光谷”拉动武汉产业质升、量增......................................................................... 2..6三、从武汉看中国,见微知著............................................................................................................................................. 2.. 81、中西部城市城市化的潜力 .......................................................................................... 2..82、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城市的机遇和挑战..................................................................... 2..93、受益于武汉发展的本地上市公司............................................................................. 3..0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历史悠久,尽享“九省通衢”的优越交通,尽显“货到汉口活”的贸易盛景,从洋务运动的枪炮厂,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到解放后的长江大桥以及武钢等第一批大型国企让它声名远扬。

2015年中国餐饮业现状

2015年中国餐饮业现状

2015年中国餐饮业现状、特点、趋势分析整体看,餐饮行业景气仍然堪忧,高端餐饮依旧疲软,大众化需求旺盛。

具体呈现如下特点:一、市场现状:拨云见日曙光现,中程乏力需加鞭1.市场发展波动前行2014年1-10月份,全国餐饮收入22591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了0.7个百分点,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2.0%)相差2.3个百分点,差距也较去年大幅收窄。

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6595亿元,同比增长2.0%,比去年同期提高了3.7个百分点。

分月度来看,餐饮市场走势可谓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全国餐饮收入以5月为分水岭,增幅在1-5月节节攀高,并于5月达到峰值11%之后,从6月开始逐月下滑,8月跌至最低谷。

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增幅更是在8月急剧下滑至负增长,双双显露出中程乏力的疲态。

受益于“金九银十”餐饮市场的火爆,9月、10月餐饮收入与限上收入再度强势回升。

在餐饮业步入冲刺时期的四季度,希望可以趁热打铁,点燃这“冬天里的一把火”。

2.区域市场大部分回稳从目前已公布数据的省市来看,2014年前三季度,各省市地区餐饮市场总体回稳,餐饮收入增速跑赢全国的省市超过半数,部分省市增速相比去年同期均有所上涨。

而且,大部分地区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今年也陆续止跌回升,仍处于负增长的省市降幅比去年同期也已然收窄。

3.行业景气仍然堪忧餐饮行业用工情况不容乐观。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一季度,全国住宿和餐饮业用人需求保持增长,但是二季度、三季度却持续下降,同比分别猛跌15.7%、8.5%。

这反映出餐饮行业景气状况依然不太理想。

二、两极市场:高端餐饮依旧疲软,大众化需求旺盛1.高端餐饮转型不易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公务接待、公款消费直线下降。

高端餐饮虽然积极转型,但是受大环境影响,再加上摆脱中高端餐饮结构框架、与市场形成契合点并非一日之功,而房租、人工等成本又持续走高,这些都使得其大众化转型之路困难重重。

湖北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湖北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21 整 体绿 色 食 品意 识 不强 , .. 认识 不 足 。湖北 省 于 19 91
年开展 绿色食 品工作 , 虽然 起步 较早 , 宣传 力度不 大 , 会 但 社 影响 不大 , 大部 分 民众 对绿 色食 品知 识 了解不 够 , 绝 认识 不 高。 由于绿 色食 品意识 不强 , 企业生 产绿 色食 品 的积 极性 不
学院、 中国科学 院武 汉 分院 等大 专 院校和 科研 院所 为后 盾 。 另一 方面是无 公害 生 产资 料 和无 公害 生 产技 术 。无 公 害 生 产 资料 如武 汉大 学 的赤 眼蜂 , 湖北 大 学 的昆虫 天敌 , 中科 院
武 汉病毒所 、 汉大学 、 省农科 院等单 位 的昆虫病毒 , 武 湖北 湖
12 劣势 .
11 1 湖北省绿 色食 品产业 发展 的 区位优 势 。湖北 省位 于 ..
南 北及 东西 的过 渡地带 , 广铁路 、 九铁路 、 京 京 京珠 高速公路 都 穿 省而过 , 以武 汉为 中心 的水路 、 陆路 和航 空等 交通 网四
通 八 达 , 通 十分 便利 , 湖北 省构 筑绿 色通 道 和绿 色食 品 交 为 走 出省 门、 国门创造 了得天独厚 的便利条 件 。 1 12 湖北 省绿 色食品 产业发 展 的资 源优 势 。亚 热带 季风 ..
湖北省 土地 面积 1 .9万 85 , 全 国第 1 。总 面积 居 6位 , 名 的 山 区如 大 著 中 山区 占 5 % , 6 山地绝 对 面积 1 . 0 4万
1 %, . 产值不 到全 国绿 色食品总产值 的 1 5 %。
12 2 农产 品加 工业滞 后 , 牌产 品少 。湖北 是农 业大 省 , .. 名
维普资讯

武汉市城郊草莓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武汉市城郊草莓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武汉市城郊草莓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韩永超;方建坤;刘建军;向发云;曾祥国;顾玉成【摘要】对武汉市城郊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主要产区的2014年种植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2014年度武汉市黄陂区草莓种植面积为780 hm2,东西湖区草莓种植面积为487 hm2;栽培模式为促成栽培,经济效益显著。

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高温病害多,农药使用量较大,食品安全问题突出;抗病优质品种缺乏仍是技术瓶颈,新技术普及率低。

建议找准市场定位,增加科技投入,拓展草莓产业空间,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In the year of 2014, strawberry (Fragaria ananassa Duch.) cu1tivation in Wuhan city suburbs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1ts showed that the tota1 area of strawberry was 780 hm2 and the tota1 area of strawberry was 487 hm2 in Huangpi district and Dongxihu district of Wuhan in 2014. The cu1tivated mode was the promotion cu1ture,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was re-markab1e. The main prob1em is the high temperature and more diseases, so that the use of pesticides, food safety prob1ems prominent; disease resistance is sti11 a high-qua1ity varieties of technica1 bott1enecks, the 1ow penetration rateof new tech-no1ogies. Suggested to identify the market positioning, increase investment in science and techno1ogy, expand strawberry in-dustry space, improve the degree of organization, enhance market competitiveness.【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55)024【总页数】5页(P6470-6473,6540)【关键词】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城郊;产业;发展;武汉市【作者】韩永超;方建坤;刘建军;向发云;曾祥国;顾玉成【作者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武汉 430064;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业综合服务总站,武汉 430041;武汉市黄陂区蔬菜技术推广服务站,武汉430300;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武汉 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武汉 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武汉 43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8.4+13(631)2015年对武汉市城郊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主要产区的2014年草莓种植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方式为分发调查问卷和实地抽样2种,共向黄陂区、东西湖区草莓种植户发放抽样调查表500份,回收了187份,实地抽样调查了24户。

湖北食品工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湖北食品工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二 、 北 食 品 工 业 发 展 的 现 状 分 析 湖
食 品工业已成为 2 世纪的 “ 阳产业 ”, 响并 引领着 1 朝 影 全球经 济的发展 。食品工业是 我国 国民经 济的重要支柱产 业, 也是关 系国计 民生及关 联农业 、 工业 、 通等 多个领域 流 的产业 。 1 近 0年来 , 国内外食品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呈 现出以 下基本趋势 。 第一 , 展速度快 , 发 带动效应大 。食品工业是近年来 发
维普资讯
湖 北 社 会 科 学
中部 崛 起 与 湖 北 发 展
湖北食品工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
肖 卫 ,张 俊 飚 ,刘 渝
( 中农业大学 , 湖北 武汉 4源自0 7 华 30 0)摘 要 : 北要 实现 由农业 大省 向农业 强省的转 变, 湖 就必须加快 以农产品 为原料 的食品 工业的快 速发展 。在 推进 我省食 品工业发展 的未 来思路 上 , 必须 坚持 以 国家政 策为支撑 , 以服 务 “ 三农 ”为基 。 以实现 经济规模扩 最,
基本态势。
般在 工业 总产 值中 占 1%以上的 比重 ,成 为重要 的支柱 产 o
业 。改革开放 以来 , 我国食 品工业 以年递增 1%左右的速度 1
从总量来看 ,0 4 2 0 年全 省规模 以上 ( 9 8年以后 , 19 国家
发展 。 1 9 年起 , 品工业销售额 连续 九年居全 国工业行 从 96 食 业之首。同时, 食品工业 由于具有产业链 条长 和行业跨度大
展, 良好 的带动作用 。 有着
第 二 , 品工业 走 向产 业集 聚化 、 食 生产 现代化 、 管理科 学化和经营国际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 和管理技术 的进步 , 食品加工企业 向原料产地集 中, 于资源利 用多极化 , 便 最大 程度地发挥产业集聚能量 ; 外 , 另 充分 利用现代科学技 术和 管理理念 的新成果 , 使其逐渐 成为知识 和技 术密集型产业 。 并且 ,食 品市场 的国际化使跨 国食 品企业 的全球化运 营战 略 日益强势 , 食品跨 国公 司在全球范 围实 现原料 、 技术 和消 费地 的资源配置。 第三 ,现代消费观念引 导食品工业 向多元 和安全的方 向发展 。 1 2 世纪 是追求效率与 品质 的信息时代。 消费者对食 品需求 的特点 及未 来演变趋势呈 现 出方便化 、 营养化 、 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贸市场
基本情况 白沙洲农产品大市场 经营者特征
基本情况 华南海鲜市场 经营者特征
基本情况 四Βιβλιοθήκη 美农贸城 经营者特征工业园 东西湖区: 吴家山工业园 基本情况 入驻企业 基本情况 汉阳区: 黄金口工业园
入驻企业
基本情况 江岸区: 堤角工业园
入驻企业
内 容 白沙洲农产品大市场位于武汉市洪山区长征村青菱乡特一号,拥有绝佳的交通优势。大市场占地 1109亩,现已形成蔬菜、水产、粮油、干菜调料、冻品等交易区域,目前,武汉及周边地区近70%的 蔬菜等农产品的供给都依托于大市场,市场的影响力覆盖全国各地。2011年交易总量223万吨,销售 总额130亿元。市场的建设规模、市场的交易量和市场的辐射范围,在全国同类市场中位居前列,是 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效益明显、完全实现“买全国、卖全国”的一流农产品大市场 。 该市场蔬菜、冻品、水产品和调味品商户共1000余家,70%以上经营者为本地人,经营时间基本 都在3年以上,较多为5年以上。该市场的经营户基本为我司目标客户,年营业额一般在500-6000万 元,年营业额大于1000万元的占一半以上。 华南海鲜市场位于武汉市江汉区发展大道206号,目前分为东、西两区,东区以基围虾、鲜肉、 调料销售为主;西区以冻品、海鲜类为主,主要面对的客户是武汉及周边城市的各酒楼。该市场位于 汉口市中心,人流、车流量大,为销量打下一定基础,但同时也限制了市场的进一步扩展,从发展远 景看来,其功能定位与卫生条件仍与城市形象发生冲突。并且,由于市场缺乏统一规划,使得此处产 该市场共有商户400余家,50%以上为水产品经营户,80%以上经营者为外地人,多为浙江和福建 人。经营时间基本在5年以上,较多为10年以上。该市场的经营户基本为目标客户,年营业额一般在 800-6000万元,年营业额2000万元以上的占约40%。 四季美农贸城位于武汉市汉口北郊汉口北大道66号,处于汉口北专业市场群的核心区,是湖北省 、武汉市、黄陂区三级政府重点工程,汉口北专业市场群的龙头项目,列入武汉市2008年《政府工作 报告》。 四季美农贸城占地5000亩,由食品、蔬菜、花木、冷冻品、水产、综合仓储物流区等6个专业一级批 发市场,以及1个展示交易配送中心组成。四季美农贸城位于汉口北大道与解放大道延长线交汇处, 四季美水产批发市场占地350亩,有600余家档口,经营品种包括鱼类、海鲜、螃蟹、鳝鱼、小龙 虾等;蔬菜批发市场的商户主要分布在A区和B区,每个区各有6个经营区,每个经营区平均有33个档 口,共计约396个档口;副食品批发市场目前有档口700余个,主要是汉正街副食品市场搬迁的商户。 未来沙湖、太平洋、保安街、徐家棚、古田等中心城区其他副食品市场商户也会逐步搬迁至汉口北。 内 容 1992年,东西湖区创办吴家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次年被武汉市政府批准设立武汉吴家山台商投资 区,2000年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相继设立了国家级武汉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国家级 武汉食品工业加工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列为全国循环经济首批试点园区。 在台资企业带动下,开发区逐渐形成产业集聚的效应,已落户各类企业2000余家,其中世界500 强企业13家,如统一、百事可乐、华润、蒙牛等。 汉阳黄金口都市工业园是经市政府批准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园区,规划面积11.25平方公里。园区 位于汉阳西部,东接江汉六桥,南临汉阳大道,北抵汉江堤,汉蔡快速横跨东西,城市三环线纵贯南 北。距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15公里,车程25分钟;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40公里,车程30分钟。 该工业园已初步形成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拥有百威啤酒、亚太食品、黄鹤楼酒业、福达坊食用油 等多家食品知名企业,园区内集食品技术研究、食品工业原料、食品加工、包装、储运等功能于一 体,产业链条较完整,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生态工业圈,产业集群化优势凸显。 武汉市堤角都市工业园位于武汉市汉口北部,东至长江,南临堤角街,西抵汉黄路,北止张公堤,总 用地面积约为1.02平方公里,拥有大量闲置工业存量资产和大批技术熟练的工人,地域广阔,交通便 利。食品基地位于工业园的东部,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34554平方米,其中工业厂房建筑面积为117715 平方米,办公建筑面积为8173平方米,市政及配套设施建筑面积2482平方米,仓库建筑面积29428平 方米。堤角都市工业园规划形成机电制造产业园、服饰生产加工产业园、皮革制品加工产业园、肉类 位圩工业园区的东部,北临汉施公路,东临长江,南临中国石油公司采购公司,西临京广铁路线。用 食品加工产业园,食品基地产业发展方向为畜类屠宰、肉制品深加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形成肉 地范围内只有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1家企业,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34554平方米,其中工业厂房建筑面 积为117715平方米,办公建筑面积为8173平方米,市政及配套面积29428平方米,规划绿化用地面积 为37000平方米。 该工业园区运作上以存量厂房改造利用为主,少量新增厂房为辅。以机电制造产业 园为启动区,依托武汉汽车零部件公司、武汉肉联厂、武汉铝厂、帅伦纸业等主体企业,重点发展机 电、纺织服装、食品及纸业包装加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