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公务员备考判断推理

合集下载

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题答题技巧之判断推理考试练习题(297)二

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题答题技巧之判断推理考试练习题(297)二

2018国家公务员行测题答题技巧之判断推理考试练习题(297)【导读】为大家带来行测题答题技巧之判断推理考试练习题(297)。

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3.O2O营销方式:即Online To Offline,指以互联网为前台、用线上营销带动线下消费的商业营销模式。

通常包括商家网上提供商品信息、折扣信息、服务预订,消费者在线预付、线下消费等环节完成商品交易。

下列不属于O2O营销方式的是:A.某公司推出线上、线下同价促销活动,旗下的网上商城和实体店所有商品价格相同,一时间网上商城订单量剧增,到实体店提货的人也摩肩接踵B.小兰在时装杂志上看到了一款心仪的长裙,通过某比价网站发现单位附近的一家商场同款长裙正在打折促销,于是趁中午休息时间买了回来C.女朋友生日临近,小袁从网上团购了某酒店的自助餐消费券,邀请多名好友为女友开了一个难忘的生日派对D.某家电厂商利用微信平台向订阅用户定期推送新品上市、促销信息,用户用手机扫描推送消息中商品下方的二维码即可完成支付,等待附近门店的配送4.趋同进化:指不同生物物种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适应相似的环境而呈现出外形上的相似性。

下列属于趋同进化的是:A.海豚和鲨鱼,一个是哺乳动物,一个是鱼类,只是为了更好地在海洋中生存,它们就变得越来越相像了B.随着共同生活时间的增加,夫妻二人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甚至连五官都变得越来越相近了C.无脊椎动物中,腔肠动物门的珊瑚、甲壳类的藤壶、棘皮动物门的海百合等,都有相似的辐射对称躯体构型D.蚂蚁从金合欢的刺中取食蛋白质、脂肪和蜜,也在金合欢枝叶间巡逻,咬断缠绕金合欢的其他植物,进攻来此觅食的食草动物题目答案与解析1.【答案】A。

解析:帐篷理论定义的关键信息为:利用核心竞争力。

B项利用技术优势,C项利用竞赛一等奖的优异成绩,D项利用超大屏幕的产品优势,均符合定义。

只有A 项未体现利用核心竞争力,当选。

故答案为A。

2.【答案】D。

解析:协同治理的定义要点为:①通过与非政府的、非盈利的社会组织和普通公众合作;②开展社会管理活动。

国考试题及答案2018

国考试题及答案2018

国考试题及答案2018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是一场备受关注的盛会,为中国人民选派优秀的公务员队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国考试题及答案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的难度和内容,为今后的备考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1. 下列给出的词语中,没有重音的一组是:A. 母亲、有限、教师B. 作业、机会、娱乐C. 面积、美丽、优点D. 笔记、巧克力、问题2. “华山之巅”中的“巅”字是指什么?A. 山峰的高处B. 山的底部C. 海拔高的地区D. 气候寒冷的地方3.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一句是:A. 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B. 最重要的是健康。

C. 最重要的是保持健康。

D. 健康是最需要重视的。

4. 在《红楼梦》中,“薛宝钗”的配偶是谁?A. 贾宝玉B. 薛蟠C. 薛蝌D. 薛融5.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认真、朝气、舒展B. 地支、支持、两只C. 茁壮、倡导、口腔D. 直接、角度、等级...第二部分:判断推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1. 某公司计划生产一种新型洗衣机,生产效率为20台/小时,目标生产5000台。

若每天工作8小时,该公司需要连续生产几天才能完成计划?A. 2天C. 4天D. 5天2. 北京时间比伦敦时间早8小时,东京时间比伦敦时间晚9小时,那么北京时间比东京时间早多少小时?A. 1小时B. 2小时C. 3小时D. 4小时3. 下列运算符(+、-、×、÷)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 +B. -C. ×D. ÷4. 一本书平均每天售出35本,若每天售出的数量增加20%,则每天售出量增加多少本?A. 7本B. 25本D. 70本5. 一条长绳能绕地球一周,现要在这条绳上加长1米,使绳子离地均匀增加1米的高度,需要多长的绳子?A. π米B. 2π米C. 3π米D. 4π米...第三部分:综合判断(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多读书的人不一定聪明。

2018四川公务员笔试行测判断推理:图形推理题(4.27)

2018四川公务员笔试行测判断推理:图形推理题(4.27)

2018四川公务员笔试⾏测判断推理:图形推理题(4.27)2018四川公务员笔试⾏测判断推理:图形推理题(4.27)四川公务员考试⾏政职业能⼒测验主要测试内容包括⾔语理解与表达能⼒、判断推理能⼒、数理能⼒、常识应⽤能⼒和综合分析能⼒。

四川公务员笔试⾏测图形推理题涉及图群、字母、⽴体等,考点主要涉及求同求异、组合叠加、⽴体图形、位置变化和数量关系。

⽐如,求同求异涉及对称性、元素分布等,⽴体图形包括折纸盒和截⾯图等。

[图形推理题]
1.
2.
3.
4.
5.
6.
7.
【参考解析】
1.【答案】D。

解析:两组图形结构上具有相似性,第⼀个图形都有“圆”,第⼆个图形都有“⾓”,第三个图形既有“圆”⼜有“⾓”。

2.【答案】C。

解析:每组前两个图形叠加,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

3.【答案】C。

解析:每个图形的直线数都是8。

4.【答案】A。

解析:每项图形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前项图形的右边部分是后项图形的左边部分。

5.【答案】D。

解析:图形重⼼问题。

图形的重⼼依次从上到下。

6.【答案】C。

解析:第⼀组图形都有⽔平对称轴,第⼆组图形都以呈45度⾓的斜线为对称轴。

7.【答案】B。

解析:第⼀组字母按英⽂26个字母顺序,K、M、O分别间隔⼀个字母;同理,第⼆组字母应该选H。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答题技巧:真假推理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答题技巧:真假推理

为了方便各位考生高效备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现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答题技巧:真假推理详情公布如下,真真假假很难分辨,其实掌握里面的逻辑关系也就不难了,以下是为各位考生准备的干货,希望助力大家成功上岸。

一、什么是真假推理?请看示例【例】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个会游泳。

甲说:“我会”乙说:“我不会”丙说:“甲不会”。

如果这三句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会游泳的是( )二、如何判定题型特征一:题干存在若干个句子,这些句子有关系(如矛盾、反对、包容、全同)特征二:提问方式多是:“以上论断只有一真,则……”“以上论断只有一假,则……”三、什么是包容关系因为:所有女校都是女学生→中华女校是女学生→有的女校里是女学生,当前件为真,后件也为真,这些命题之间是一种推出关系,故命名为包容关系。

就像台湾人→中国人。

中国人包括台湾人,但中国人不必然推出台湾人,台湾人却能推出中国人,那么这就是包容。

四、包容关系的特性A:小明不喜欢吃辣椒 B:有人不喜欢吃辣椒C:所有人都喜欢吃辣椒 D:小华喜欢豆酱表现形式:若A 真,则B 也真:A →B如果以上四句话只有一真,那么A就不能为真,A真B也真,就矛盾了,故A只能为假。

总结口诀为:一真前假。

如果以上四句话只有一假,那么B就不能为假,B假A也假,就矛盾了,故B只能为真。

总结口诀为:一假后真五、技巧应用关于某商务宾馆前台的15名服务员,有如下三个判断:Ⅰ.有人会熟练地说英语;Ⅱ.有人不会熟练地说英语;Ⅲ.新来的小刘不会熟练地说英语。

若这三个判断中只有一句为真,以下哪项也一定为真?( )A.15名服务员都会熟练地说英语B.15名服务员都不会熟练地说英语C.仅有一人会熟练地说英语D.仅有一人不会熟练地说英语解析:新来的小刘不会说→有人不会说,一真前假,故“新来的小刘不会说”为假,得出小刘会说,由此再根据包容关系推出:小刘会→有人会。

故1为真,2、3都为假话,根据2为假,得出所有人都会说英语。

2018国考行测试题答案

2018国考行测试题答案

2018国考行测试题答案一、言语理解与表达(一)逻辑填空1.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于词语搭配和语境的把握能力。

正确答案是B。

在句子“他的话语中充满了________,让人感到十分温暖。

”中,根据语境可以判断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鼓励”,因为“鼓励”与“温暖”搭配恰当,符合语境。

2.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于成语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正确答案是D。

在句子“他虽然年轻,但是处理问题________,深受领导的赏识。

”中,空格处应填入的成语是“举重若轻”,意为处理困难或繁重的事情如同处理轻松的事情一样,形容处理问题能力强。

(二)阅读理解1.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

文章首先指出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然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包括加强城市规划、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

考生在回答此类题目时,需要仔细阅读文章,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述,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选择。

2. 这篇短文讲述了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

文章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并指出诚信是社会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基石。

考生在回答此类题目时,需要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故事所传达的深层含义。

二、数量关系(一)数学运算1.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正确答案是B。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列出方程进行计算,得出答案。

2.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于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正确答案是C。

考生需要根据题目中的图形和数据,运用几何知识进行计算,得出答案。

(二)资料分析1.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于图表的解读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考生需要仔细阅读图表中的信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和计算。

2.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于数据变化趋势的把握能力。

考生需要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分析其变化规律,然后进行预测。

三、判断推理(一)类比推理1. 这道题目考察的是考生的逻辑思维和类比能力。

正确答案是A。

考生需要找出两个词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根据这种联系进行推理。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答题技巧:朴素逻辑一拖五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答题技巧:朴素逻辑一拖五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答题技巧:朴素逻辑一拖五第一篇: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答题技巧:朴素逻辑一拖五以教育推动社会进步为了方便大家高效备考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

现将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答题技巧:朴素逻辑一拖五详情公布如下,逻辑判断以其分值和题型比重在逐年上涨,所以学好方法技巧更有助于上岸。

2018国考行测备考朴素逻辑一拖五随着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日益临近,考生对于考试的复习也紧锣密鼓地展开。

在行测文科方向,逻辑判断以其分值和题型比重以及近两年的出题频率,一举成为行测考试中重要题型,其中朴素逻辑又在2017年国考和2018年多省联考出现了新的考试趋势:多年未见的一拖五的朴素逻辑题目。

这类题目虽然看似复杂,但是解起来其实万变不离其宗,还是依然着眼于每道题的个体去分析,同时巧妙运用前面题目中已经出现过的思路,而解这类题目时排除法和突破口法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解题方法。

朴素逻辑出现的题干内容普遍比较贴近生活,而考生解题时的困难主要在朴素逻辑的题目无法根据推理规则进行直接推理上。

因此弄清楚朴素逻辑的各类型题的解题思路,就成为考生最重要的一步棋。

根据历年考试形式,给各位小伙伴们一些真题思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把排除法和突破口法深谙于心:【例1】王铭、李盈、杜葭三人大学毕业后,一个当上了公务员,一个当上了空姐,另一个当上了司机,他们各自作了如下陈述:王铭:王铭当上了公务员,李盈当上了空姐;李盈:王铭当上了空姐,杜葭当上了公务员;杜葭:王铭当上了司机,李盈当上了公务员。

结果证实,王铭、李盈、杜葭的陈述都只对了一半。

由此可见:A.王铭当上了空姐B.李盈当上了公务员C.杜葭当上了空姐D.王铭当上了司机【解析】D。

根据题干能够发现明显形式相异的地方作为突破口,即王铭的话和李盈的前半句,所以能够判断李盈的前半句一定为假话,则杜葭一定当上了公务员,所以王铭的前半句就一定为假话,推出李盈当上了空姐,则杜葭的后半句为假,推出王铭当上了司机,选择D 选项。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2018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是备受瞩目的一次考试,考生们都十分关注真题及答案,以便更好地备战考试。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真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空置第37题答案:C解析:根据段落提到的“时间很短”和“要求中的内容都被记住”可以推断出,这句话的含义是说方言中的词汇不容易记住。

二、判断推理空置第61题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提到的“经济增长驱动力下降”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词可以推断出,经济增长是当前形势的突出问题。

三、数量关系空置第88题答案:B解析:根据“每天比前一天少耗油10000升”这个关键信息,可以推断出第一天的耗油量为2.6万升。

四、判断推理空置第109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提到的“文化产业市场规模与增速均排在全国第一位”可以推断出,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很大。

五、资料分析空置第124题答案:B解析: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08年和2012年转换率相差较大,因此应该选择B项。

六、判断推理空置第139题答案:D解析:根据“所有自然数都满足”,可以推断出该结论成立。

七、综合分析空置第152题答案:A解析:根据图表数据可以看出,2015年工资收入比其他年份都要高,因此选A。

以上就是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备考有所帮助。

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真题的练习,加强对各类型题目的解答能力,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相信通过努力和准备,一定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018国考判断推理题11.22

2018国考判断推理题11.22

2018国考判断推理题11.22
1.冠军:亚军
A.热带:亚热带
B.芝麻:亚麻
C.奥运会:亚运会
D.亚健康:健康
2.茶杯:杯盖:杯底
A.树林:树梢:树根
B.文章:文件:标题
C.苹果:果核:果皮
D.茶叶:春茶:秋茶
答案以及解析
1.【A】解析:冠军和亚军都是指优胜者,前者为最高级别,后者的“亚”表示次级。

A项:热带和亚热带都是气候地区,亚热带相对热带而言是次一等热的地区,逻辑关系一致;B项:芝麻和亚麻是不同的植物,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C项:奥运会和亚运会都是运动会,但亚运会是亚洲运动会,仅参赛范围上有区别,不存在等级上的区别,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D项:亚健康和健康都是指身体状态,亚健康指次一等的健康状态,但前后顺序反了,排除。

2.【C】解析:杯盖和杯底都是茶杯的一部分,为组成关系。

A 项:树梢和树根都是树木的一部分,不是树林的一部分,排除;B项:文件不是文章的一部分,排除;C项:果核和果皮都是苹果的一部分,
为组成关系;D项:春茶和秋茶都是茶叶,为包含关系,所以选择排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推:先看数字型到底整不整。

不整多分数,整里多次方,都为型数列,优先先解决。

其他再观察:一看长短,二看增减。

太长验组合;不长先运算。

缓增、波浪先差和,较快增长优倍数,陡然增长看乘积。

图推:一看平面还是立体二看相似不相似太过相似旋移翻一般相似考叠加不太相似重数量长得完美看对称实在不行找共性。

质数歌:二三五七一十一十三十九和十七二三二九三十一三七四三和四一四七五三和五九六一六七手拉手七一七三和七九还有八三和八九左看右看没对齐原来还差九十七。

数学运算猜题技巧:一看问法:问答猜大、问猜小,大小不问猜中间。

二看选项:①数量关系(10/15)资料分析(20)逻辑(10):人的思维规律,形式科学。

一、两大部分:必然性推理(2-3)、可能性推理(7-8)二、注意事项:1、严谨性eg: 有些同学考了满分。

A.小明考了满分。

(不能确定真假)B.有人没考满分。

(不能确定真假)C.所有人都没人考满分。

假2、非专业性Eg:①所有咬人的就是狗。

②小明咬人了。

所有男人都是花心。

如果上述命题为真,所以....小明是狗。

3、形式性:①所有A都是B。

②所有A都是B。

三、两个关键词1、有些和所有所有=有全部,100%(所有、凡、都)有些=有(只有一个、有部分、所有)=至少有一个Eg:二班有些人是三高学生。

问题:为真;可能为真:A.二班的小明是三好学生B.二班有人不是三好学生C.三班所有人都是三好学习。

D.二班有三好学习。

2、逆否命题:为原命题的等价命题,与原命题永远同真同假。

eg:原命题:我是人。

否命题:非我是非人。

逆命题:人是我。

逆否命题:非人是非我。

总结:三对逆否命题:①A是B。

逆否命题非B是非A。

②所有A是B。

逆否命题所有非B是非A。

③A=>B。

逆否命题非B=>非A。

第一章直言命题一、六个标准直言命题:①某A是B。

②某A不是B。

③有些A是B。

④有些A不是B。

⑤所有A是B。

⑥所有A不是B。

二、矛盾1、什么是矛盾:两个命题之间的一种关系,如果两个命题互为矛盾,两个命题将永远一真一假。

Eg: ①真打死老虎②真的吃掉了武松③都没发生①武松打死了老虎。

真假假②老虎干掉了武松。

假真假①武松打死了老虎。

真假假②武松没打死老虎。

假真真2、找矛盾(方法):方法一:直接在命题前加“并非”/去掉“并非”。

Eg:所有二班同学都是三好学生。

变矛盾:并非所有二班同学都是三好学生。

=有些二班同学不是三好学生。

方法二:遇到“所有”变“有些”;遇到“有些”变“所有”遇到“是”变“非”;遇到“非”变“是”。

Eg:所有二班的学生在所有时刻都喜欢有些老师。

3、三对矛盾:①某A是B 与某A不是B。

②所有A是B 与有些A不是B。

③所有A不是B 与有些A是B。

4、考法:①以真求假/以假求真。

②多个命题只要一真/一假,优先矛盾。

三、推出关系1、考点:如果上述命题为真,则可推出/则下面谁也为真/则下面不能推出。

2、三组:①所有A(不)是B。

=》有些A(不)是B。

②所有A(不)是B。

=》某A(不)是B。

③某A(不)是B。

=》有些A(不)是B。

3、小技巧:Eg:①所有二班同学都是三好学生②二班的小明是三号学生。

①=》②上述两个命题只有一真,请问谁为真:被推出的①=》②=》③用在:题目给出多个命题,且只有一真(二真)时,如果命题间有推出关系,被推出的为真命题。

Eg:甲:所有进。

(假)乙:乙不进。

(真)丙:乙和丙不进。

(假)丁:并非所有进。

(真)如果上述命题只有两真,请问,谁都真。

第二章复言命题一、联言命题1、含义:表达几个判断同时成立的命题。

2、形式:A且B (且:和、又、也、但是......,因为所以偶尔也表且.....)3、真假性的特点:只有几个支命题都为真,联言命题才真。

支命题中哪怕只有一假,联言命题也假。

4、矛盾:(加并非)1)A且B 矛盾非A或非B变矛盾:“且”变成“或”“A”变成“非A”“非A”变成“A”。

EG:小明去了但是小刚没去。

明去且刚不去矛盾:明不去或刚去2)考法:以真求假/以假求真。

5、推理规则①如果A且B为真,则:A真,B也真。

②如果A且B为假,则:如果A真,那么B假。

如果B真,那么A假。

考点:如果上述命题为真(假),则可以推出什么。

Eg:老明和老王并没有都毕业。

上述命题为真,则下面谁也为真:A.如果老王毕业了,那么老明没毕业。

B.如果老明没毕业,那么老王毕业了。

二、选言命题1、含义:表示支命题的判断至少一个成立的命题。

2、形式:A或B。

(或:或者;至少一个成立)3、真假性的特点:A、B哪怕只有一真,A或B就真;只有A、B全假时,A或B才假。

4、矛盾:A或B 矛盾非A且非B。

变矛盾:或变且A变非A非A变A。

Eg :①副校长说:老李、老王至少有一个应该评委优秀教师。

老王上或老李上正校长说:我不同意。

问:正校长的意思是:老王不上且老李不上。

②小王考了100分,或者小李没考100分。

3)考法:以真求假/以假求真。

5、推理规则:①如果A或B为假,则:A假,B也假。

②如果A或B为真,则如果A假,那么B真。

如果B假,那么A真。

三、假言命题1、含义:表达支命题间条件关系的命题。

条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充分条件:有它就足够了必要条件:没它不行,但是只有它不足够。

Eg:年满18岁是具备选举权的必要条件。

具备选举权是年满18岁充分条件。

具备选举权(充分)=》年满18岁(必要)充分=》必要Eg:如果下雨,那么地湿。

下雨=》地湿。

2、两种假言命题: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把充分条件放在前面的)①如果A,那么B。

②只要A,就B。

③若A,则B。

④一A,就B。

⑤要想A,就必须B。

⑥A(对于B)是充分的;A基于B;A源于B;A导致B..... 推理形式:前推后。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把必要条件放在前面的)①只有A,才B。

②除非A,否则不B。

Eg:①除非你考上公务员,否则我绝对不嫁给你。

我嫁你=>考上。

②除非你没考上,否则我不会不嫁给你。

我不嫁你=>你没上。

除非用XXXX的来应付,否则没法回答。

有法回答=》应付②除非你考不上,否则我不会不嫁给你。

我不嫁你=》你没考。

Eg:除非太阳太大打西边出来,否则我一定睡懒觉。

③A是(B)必要的/必不可少的;A是基础;A是前提;A是源头;A是关键.......A被推出。

推理形式:后推前。

Eg: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是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梦=》共同富裕。

考点一:以真求真/如果上述命题为真,则可推出什么/下面谁也为真。

Eg:如果下雨,那么地湿。

如果上述为真,则下面谁也为真:A.只要地湿,就下雨了。

B.一下雨,地就湿。

C.只有下雨,地才湿。

D.除非不下雨,否则地不会不湿。

下雨=>地湿地不湿=>不下雨(逆否)E.要想地湿,必须下雨。

H.地湿的关键是下雨。

F.除非地湿,否则不下雨。

G.下雨是地湿的前提。

3、逆否命题:是原命题的等价命题,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永远同真同假。

考点二:以真求真/如果上述命题为真,则可推出什么/下面谁也为真。

A=>B 逆否命题是非B=>非A(否后推后前)Eg:如果我发了工资,那么我就请大家吃饭。

如果上述命题为真,则下面谁也为真:A.如果我没发工资,就不请大家吃饭。

B.如果我没请大家吃饭,那么我没发工资。

考点三:连锁推理/链条式推理如果A,那么B;如果B,那么C。

A=>B=>C。

推出:①A=>C。

②逆否命题如果A,那么B;如果非C,那么非B。

A=>B; 非C=>非B.B=>C。

A=>B=>C。

4、矛盾命题:A=>B 矛盾命题是A且非B。

Eg:①如果我发了工资(A),那么我就请大家吃饭(B)(假)。

发了工资,但是却没请吃饭。

(真)A=>BA且非B。

②如果下雨,那么地湿。

矛盾:下雨但地没湿。

Eg:除非你考上公务员,否则我不会嫁给你。

我嫁你=>你考上。

矛盾:我嫁你但是你没考上。

我嫁给你=>你考上矛盾:我嫁给你,但是你没考上。

Eg:争取到(A)=》(奖励笔记本电脑或提成)B争取到但是并非(奖励笔记本电脑或提成)=争取到但是(不奖励笔记本且没提成)考点四:以真求假/以假求真考点五:多命题推理,往往联言、选言、假言相结合。

几个命题只有一真或一假,优先矛盾。

考点六:多命题推理,往往联言、选言、假言相结合。

命题都为真,问推到出什么结论。

兰兰:兰100=>晶100。

(真)晶晶:兰100且晶不100 (假)玲玲:玲100=>晶不100。

(假)玲100且晶100第三章朴素逻辑一、方法1、只要选项信息全,永远带入排除法2、几个具体方法:(1)元素对应问题双元素对应问题:列表法三元素对应问题:连线法(2)排序类问题:直接排序;和表格结合(3)真假话问题:条件一般说XXX谁真话;XX说假话。

方法:①假设法(突破口);②带入排除法二、突破口1、确定性信息(绝对确定,相对确定)2、重复性信息3、交叉信息Eg:A:小张是公务员,小美是空姐。

B:小张是教师,小红是公务员。

C。

每个人说的话,都是半对半错。

4、针对真假话问题:不可能说别人是说真话的人。

Eg:条件:红色车的人说真话。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

(假)可能性推理第一章论证基础一、什么是可能性推理:缺少前提的三段论论证前提---------------->结论部分支持(漏洞)一、题型加强:(最)支持、补充、前提、加强....削弱:(最)削弱、反驳....解释、评价、结论。

二、结构分析材料:事实型(不可反驳的)、观点型结论(观点):标志(认为、说、解释;因此、所以.....)前提(事实型、观点型):背景材料一般不认为是前提。

论证结构:①->②;①+②->③;①->②->③。

第二章论证结构一、知果求因1、含义:论据中给出一个现象,结论中分析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

削弱:①否定此因(强)②另有他因。

加强:①强调此因(举正面例子、从原理上进行解释)②排除他因二、知因求果:1、含义:论据谈原因,结论是前面导致的结果。

削弱:切断因果链条(有此因也不能得此果)加强:强调因果链条(①可以从原理上解释;②补全、补充更多能够使结论成立的论据)三、因果共存:1、含义:在论据中两个现象(A和B)同时发生,结论中建立A和B 之间的因果关联,认为A是B的原因(结果)。

Eg:小明过年期间发生了两件事情,一是他胖了10斤,二是过年缺乏运动。

小张认为正是因为他缺乏运动所以才胖了10斤。

Eg:小明过年期间发生了两件事情,一是他胖了10斤,二是他爱上了小红。

小张认为正是因为他爱上了小红所以才胖了10斤。

削弱:①切断因果;②因果倒置/颠倒时序③另有他因。

加强:①建立因果关联②排除他因四、只有结论削弱:直接反驳结论。

加强:解释结论。

第三章论证模型一、类比推理1、形式:A:a、b、c....f等属性B:a、b、c....结论:B也有f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