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_八年级物理知识点-沸腾和蒸发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第5讲《汽化、液化和升华、凝华》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第5讲《汽化、液化和升华、凝华》课件
小试身手
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停止沸腾后,若从烧瓶中往外抽气,会看到水又沸腾起来,这是由于( )
A .气压升高,水温升高 C .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
B .气压降低,水温升高 D .气压升高,水的沸点降低
必 考 技 能 气压高沸点高
知识精讲
知识二 液化
1. 液化的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必 考 技 能 固到气升华 气到固凝华 固受热升华 气受冷凝华
典例讲授
例题7
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 认为正确的是( ) A .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 .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C .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 .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必 考 技 能 雾雨露是液化 霜与雪是凝华 冰则是凝固
随堂练习
小试身手
人工降雨的方法之一,是利用飞机向云层里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物态变化顺序 是( ) A .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熔化 B .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熔化 C .干冰升华,水蒸气先凝华后液化 D .干冰汽化,水蒸气先凝固后液化
融化 凝固
凝华 升华
汽化 液化
知识精讲
知识一 汽化
3. 沸腾 (1)定义: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产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特点:沸腾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 (4)液体沸腾的条件 要使液体沸腾,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要到达一定的温度(即液体的沸点); 第二,要继续吸热。到达沸点的液体,如果不能继续吸热,那它就不能沸腾. (5)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沸点与液体表面处的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高压锅原理);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知识点总结归纳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快干);(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C)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注:(A)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B)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C)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D)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A)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B)沸腾只在沸点时才
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D)沸腾比蒸发剧烈; (4)蒸发可致冷:夏天在房间洒水降温;人出汗降温;发烧时在皮肤上涂酒精降温;
(5)不同物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的快;
4、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如:氢的储存和运输;液化气。

初中物理八上汽化和液化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上汽化和液化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汽化和液化知识点及课后测试(含答案)知识点一、汽化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

2、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3、蒸发吸热,所以蒸发有制冷作用。

4、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5、蒸发与沸腾区别与联系如下表:汽化方式蒸发沸腾相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发生部位只在液体表面进行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剧烈程度缓慢、平和剧烈温度条件在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达到沸点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气压增大,沸点升高6、水沸腾的实验:* 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给烧杯加盖、提高水的初温、减少水的用量二、液化1、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

2、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液化现象①水开后,壶嘴看见“白气”②夏天自来水管和水缸上会“出汗”。

4、液化的方法分为:降低温度、压缩体积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液化:①雾与露的形成、②冬天,嘴里呼出“白气”。

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③冬天,窗户内侧常看见模糊的“水气”(2)、压缩体积液化:①在常温下,将石油气压缩放入钢瓶中,以液态石油气的形式保存。

②打火机中,压缩后液态“丁烷”作为燃料。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缺电地方的人们发明了一种陶制的罐中罐“冰箱”,内外罐之间填有沙子,如图。

盛夏季节里,有利于给“冰箱”中食物降温的做法是()A .换用铁质材料制作内外罐B .经常给两罐间的沙子浇水C .把“冰箱”放在密闭房间内D .把“冰箱”放在湿热环境中2、关于“观察水蒸气液化”的实验.下列几个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烧瓶内水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的沸腾B .金属盘中放冰块可使液化现象更明显C .瓶口上方的“白气”是大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根据金属盘温度升高这一现象不能得出气体液化会放热的结论3、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乙图中 a 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线。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三章)

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三章)

初⼆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三章)物理知识点的整理是⾮常关键的,它有助于巩固和发现⾃⼰的不⾜。

今天⼩编在这给⼤家整理了初⼆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三章),接下来随着⼩编⼀起来看看吧!初⼆物理上册知识点(第三章)第三章物态变化⼀、温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温度计制作原理: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摄⽒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压下冰⽔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度,沸⽔的温度定为100摄⽒度。

4.温度计使⽤⽅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或侧壁;(2)待温度计⽰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相平。

⼆、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2.熔化的条件:到达熔点,继续吸热。

3.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4.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2.汽化现象:洒在地上的⽔变⼲了;3.汽化的两种⽅式: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式。

4.沸腾和蒸发的异同 5.影响蒸发的因素: (1)液体的温度 (2)液体的表⾯积 (3)液体表⾯的空⽓流速 6.液化: 物质由⽓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7.液化现象: 雾的形成;露的形成;夏天冰糕冒⽩⽓。

四、升华和凝华 1.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2.升华现象: ⾐柜⾥的樟脑丸过⼀段时间变⼩了;冬天,室外冰冻的⾐服⼲了 3.凝华: 物质由⽓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4.凝华现象: 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 5.吸热与放热: 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式:蒸发和沸腾(吸热) 2、蒸发是只在液体表⾯发⽣的⼀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

蒸发和沸腾物理PPT课件

蒸发和沸腾物理PPT课件

满着水蒸气。
A
3.3.1蒸发和沸腾
2.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要
继续吸热,但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解析 答案
汽化现象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沸腾,其二是蒸发;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 化现象,在沸腾的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汽化 不变
3.3.1蒸发和沸腾
度 下降 。
3.3.1蒸发和沸腾
蒸发和沸腾的比较
项目 相同点
蒸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沸腾
(1)都是汽化现象;(2)都要吸热
现象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不同 汽化速度 缓慢 点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
影响因素
(1)液体的温度高低;(2) 液体表面积大小
液体表面、内部同时 剧烈 一定温度(沸点)
沸点大小与大气压有关
温度变化 降温制冷
A.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 B.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温度 C.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水的蒸发,带走皮肤上的热量 D.以上说法都正确
解析 答案
电风扇吹风加快了人体汗液的蒸发,使人体表面的温度快速降低,所以人 会感到凉爽。
C
3.3.1蒸发和沸腾
5.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
二、蒸发
3.下列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用电热吹风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上的积水扫开 C.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 D.喝开水为了不烫口向水面吹气
解析 答案
C
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如下表:
选 项
具体分析
判 断
A
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升高了头发上水分的温 度,加快了头发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蒸发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讲义-5.探秘蒸发-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讲义-5.探秘蒸发-教科版

课标定位一、考点突破1. 知道汽化的概念及汽化的特点;知道汽化的两种形式;2. 知道蒸发且蒸发需要吸热;3. 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4. 知道加快或减慢蒸发的途径。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蒸发的特点及蒸发具有致冷作用。

难点: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考点精讲一、汽化1. 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2.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二、蒸发1. 概念: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2.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②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③液体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速度: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3. 蒸发吸热,具有致冷作用。

【课堂练习】人们喝开水时,怕水烫嘴,常常向水面吹气,使水凉下来,这是因为()A. 向水面吹气,吹出的二氧化碳起致冷作用B. 向水面吹气,可以加快水的蒸发,从而带走较多的热量C. 吹出的气体温度比水低,两者混合后水就凉了一些D. 以上说法都可以思路分析:蒸发吸热可以使水降温,加快蒸发有三条途径:(1)扩大液体表面积;(2)加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3)提高液体温度。

向水面吹气是利用加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促进蒸发吸热的原理。

答案:B典例精析例题1 (常德)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如果把一支温度计也放在吊扇下吹风,温度计的示数将()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无法确定思路分析:(1)人站在吊扇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是因为风加快了人体上汗液的蒸发,而蒸发吸热降低了人体的温度,所以人感到凉爽;(2)把一支温度计也放在吊扇下对着干燥的温度计吹风,由于温度计玻璃泡上外面没有水分,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不变的。

答案:C技巧点拨:(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2)加快液态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可以加快蒸发,蒸发吸热,可以降低温度,若没有液态则不能改变温度。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三章3-4节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知识点复习总结和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三章3-4节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知识点复习总结和练习题

知识点一: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汽化. (1)定义: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2)特点:汽化吸热(3)方式:蒸发和沸腾2.蒸发. (1)定义: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2)特点: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蒸发要吸热,有降温制冷的作用。

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1)液体的温度现象:晾衣服时,放在阳光下比放在背阴处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2)液体的表面积现象:晾衣服时,展开比团起来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3)液体上方的空气流速现象:晾衣服时,放在通风处比放在无风处干得快。

现象分析: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例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后,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

这主要是因为酒精()A.凝固放热B.升华吸热 C.液化放热 D.蒸发吸热例2.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知识点二(沸腾)1.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2.特点: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沸点。

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水的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是100℃,使用油的沸点是250℃.拓展: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例如,在高山上,因为气压比较低,水的沸点低于100℃,食物不容易煮熟,这时应利用高压锅,高压锅内水面上的气压较高,所以沸点能超过100℃,食物容易煮熟。

4.液体沸腾的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5.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例1.中国是一个美食的国度,有煎炸炖烤焖等多种烹饪方法。

当锅里水沸腾后碗中的汤()A.同时沸腾了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例2.煮饭烧菜时,经常需要加盖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水的沸点,食物容易煮熟B.升高水的沸点,食物容易煮熟C.减少锅中水的蒸发量,不容易烧干D.减少锅中热量的散失,节约燃料知识点三(液化)1.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2.液化方法:(1)降低温度:任何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的时候,都可以液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点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点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点,欢迎大家分享。

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点1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

3、温度计(1)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 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3)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4、使用温度计做到以下三点① 温度计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② 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温度计仍与待测物体紧密接触5、体温计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量程:3542℃ 分度值:0.1℃ 用法:离开人体读数6、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点2物态变化温度计1、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摄氏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3、体温计有缩口,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测量范围是35℃~42℃;分度值为0.1℃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熔化时要吸热2、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时要放热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要吸热,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两种方式2、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要放热3、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2、沸腾只在沸点进行,要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3、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2、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1、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霜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八年级物理上册物态变化知识点3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2、汽化和液化3、熔化和凝固4、升华和凝华5、水循环热现象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2、摄氏温度(符号:t单位:摄氏度<℃>)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①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②把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③把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3、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做到以下三点: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图所示的“水浴”加热装置中,M容器 和N容器中盛的都是水,当M容器中的水被加 热至沸腾时,对N容器中水的情况判断正确 的是(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A C )
A.N容器中的水不会随之沸腾 B.N容器中的水将一直不断吸收热量 C.N容器中的水温度达到100℃后不会沸腾 D.N容器中的水温度不会达到100℃
初中物理知识点精讲课程
沸腾和蒸发
固态
熔化 凝固
课前导入
气态 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化
液态
知识讲解
一、汽化 1.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2.举例
二、汽化的两种形式
任何温度
1.蒸发 (1)定义: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2)发生部位: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3)剧烈程度: 缓慢
(3)蒸发的影响因素:
归纳总结
都是汽化现象,都吸热
只在液体表面
表面和内部同时
缓慢,平和
剧烈
任何温度下均可发生 达到沸点才能发生
2.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C )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C.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 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试题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 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从这三个方 面来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措施,从而可以得到答案。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C
沸点
(6)沸腾的影响因素:
液面上的气压越高,沸点越低。 液面上的气压越低,沸点越高。
高压锅烧水
三、汽化吸热 1.汽化吸热
小明游泳上岸后,觉得有 点凉,如果有风吹来,会 觉得很冷,为什么?
2.举例
上岸后 身上有水 水蒸发吸热 感觉冷 有风 空气流动速度快 蒸发快 觉得很冷
拓展应用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空气流动速度
2.沸腾 (1)定义:
将液体加热到有大量的气泡冒出 (2)发生部位:
发生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 (3)剧烈程度: 缓慢
(4)沸腾实验:
沸 腾 前
沸 腾 后
(5)沸腾图像:
AB段 B
沸腾前,水吸热温度升高。 BC段
A 沸腾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4)沸腾条件: ①达到沸点;②持续吸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