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查房
一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查房

护理措施
P:体温过低
相关因素:与患儿在进行亚低温治疗有关
制定时间:2023—05—17 14:00
预期目标:患儿体温控制在目标温度34±0.5℃
护理措施:。
1、严密监测体温,降温阶段15min/次,维持阶段1h/次,严防体温骤升骤降; 2、使用鸟巢增加安全感,非营养性吸吮烦躁或哭闹时给与安抚奶嘴; 3、保持水毯平整,予自制水床减压,观察血运,保持清爽干燥,防止冻伤、压疮发生; 4、肛温表妥善固定,加强巡视,避免降温过度; 5、加强神经系统症状监测,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6、亚低温治疗结束后,行自然复温,q1h监测,4~6h内达正常体温;
护理措施
P: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相关因素:与患儿不能经口进食有关
制定时间:2023—05—17 12:03
预期目标:患儿体重生长符合规律
护理措施:
1. 合理喂养:正确评估患儿营养状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量,准确记录24h出入量,“量 出为入”保证足够的热量;
2. 尽早肠外营养,最迟生后8h内开始,遵医嘱给予静脉高营养治疗,定时监测电解质及血糖; 3. 遵医嘱按时喂养,口腔运动干预(包括非营养性吸吮及口腔按摩)(B级证据,强推荐) 4. 袋鼠式护理(B 级证据,强推荐) 5. 遵医嘱使用调节肠道菌群药物,如培菲康。
新生儿APGAR评分表
━━━━━━━━━━━━━━━━━━━━━━━━━━━━━━
评分标 准
出生后评分
体征 ──────────────
────────
0
1
2
1分钟 5分钟
───────────────────────────────────────
皮肤颜色
青紫或苍白 身体红,四肢紫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查房PPT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 - 合理的孕期保健、生产方式选择
、新生儿保暖、母婴亲密接触等
护理措施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 措施
- 包括翻身、吸痰、监护 呼吸和体温、营养支持等
护理措施
产后家庭护理 - 强调家庭护理的重要性以及注意
事项,如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合理哺乳 等
查房注意事项
新生儿缺氧缺 血性脑病护理
查房PPT
目录 概述 护理措施 查房注意事项 结语
概述
概述
什么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 解释了新生儿缺氧缺血 性脑病的定义和病因
概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表现 - 介绍了各类症状,如意识障碍、
呼吸困难等
概述
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危害 - 介绍了缺氧缺血性脑病
对新生儿的影响及严重性来自查房注意事项查房时间及频率 - 介绍了查房时间及频率
的具体要求
查房注意事项
查房内容 - 包括观察呼吸、循环、神经系统
等要点,以及如何记录
查房注意事项
查房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介绍了查房中可能出现
的问题及应对方法,如肺炎、 低血糖、脱水等处理办法
结语
结语
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认识
希望全体医护人员能够关注新生儿的生 命安全,加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的认识和防范措施
2024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查房PPT

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新生儿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预防感染:加强新生儿病房的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维持正常体温:保持新生儿体温正常,避免低体温或态,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营养支持:保证新生儿的营养供应,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素。
提出改进措施:根据发现的问题,调整治疗方案,如调整药物剂量、调整呼吸机参数等
跟进治疗:根据改进措施,持续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变化,确保治疗效果。
病史汇报
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预后: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不同,需要持续关注病情变化。
治疗效果:改善脑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等
完善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
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定期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护理方案和措施
总结与建议
查房目的:了解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情况
查房内容:包括病情观察、护理措施、治疗效果等
查房结果: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提高护理质量
皮肤状况:新生儿皮肤颜色、弹性、有无皮疹、湿疹等
焦虑程度:家长对患儿病情的担忧程度
应对能力:家长在应对患儿病情时的应对能力和技巧
家庭支持:家长在家庭中能够得到的支持和帮助情况
情绪稳定性:家长在面对患儿病情时的情绪波动情况
护理问题及措施
观察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反应,如呼吸、心跳、瞳孔等
监测新生儿的脑电图、脑血流图等指标,了解神经系统受损程度
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如保持新生儿的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预防新生儿的感染,如保持新生儿的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等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查房共46页文档

61、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 有所亏 。 62、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6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 深巷中 ,鸡鸣 桑树颠 。 64、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6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46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查房

5、随时检查呼吸机管路是否有冷凝水聚集,及时清 除,并进行适当的处理。
6、操作轻柔,防止管道的滑脱,关心爱护患儿,避 免患儿烦躁,必要 时给予镇静。
7、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反应情况,前囟饱满 情况,瞳孔及肌张力。
38
P9 焦虑(家长):与病情危重预后不良有 关 I9 耐心细致地解答病情,告诉家长患儿目前的情况各可能的预后,帮助
I4 1、遵医嘱静脉高营养,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2、监测末梢血糖,防止发生低血糖。 3、病情稳定时,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 4、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5、保持患儿安静,维持体温正常,减少能量 消耗。
33
P5 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低下有关 I5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室
内空气定时消毒,病房早晚通风。 2、专人护理,加强手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3、保护性隔离,患儿用物定期更换消毒。 4、辐射台应严格消毒,保持干净,防交叉感染 5、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6、合理使用抗生素,必要时输入丙球、血浆支
家长树立信心,促进父母角色的转变
39
PS给药前的护理 1、药物准备:从冰箱取出药液后置于辐射台复温至
37℃,急用时也可置手心捂热3-5分钟,轻轻转动 药瓶,使药液呈均匀状态,注意避免产生泡沫, 用注射器抽取药液,连接好头皮针。 2、患儿的准备: (1)保暖:置患儿于辐射台上,心电监护,SpO2 维持在90%以上。 (2)镇静:遵医嘱给药前用镇静剂使患儿安静, 避免给药时烦躁引起药液反流或喷出。
护 6. 完善相关检查 7. 严密观察病情
6
病情变化: 1月15日 15:55 置辐射台,清理呼吸道,气囊加压给氧后机械通气。心
电次监/分护。示SPO2 90%-94%之间,心率120-160次/分,呼吸20-55 17:08 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注入气囊加压给氧1分钟,禁吸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查房

2.提供合适旳环境,保持环境旳中性温度。中性温度是 指在这种温度下新生儿能维持正常体温,而能量消 耗至少。室温:22~24℃;湿度55~66%
3.提供舒适旳进食环境,治疗护理集中进行 4.告知患儿家长增长营养旳主要性 5.应注意保暖,预防能量丢失
08-17 10:00 患儿体重3.8Kg
24
护理计划4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数值 19.86*109/L
186g/L 76.2%
14.4% 15.14*109/L
参照值 8-10
110-120 50-73
20-40 2-7.7
17
护理评估 (三)化验室检验
2.肝肾功能检验
项目名称 检验值
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谷草转氨酶 乳酸脱氢酶
肌酸激酶
(四)脐带血液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 打结或绕颈等。
(五)分娩过程原因:如滞产、急产、胎位
异常,手术 或应用麻醉药等。
(六)新生儿疾病:如反复呼吸暂停、新生 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心动过缓、重症 心力衰竭、休克及红细胞增多症等 16
护理评估 (三)化验室检验
1.血常规
检验项目 白细胞
血红蛋白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 病的护理查房
内容摘要
疾病简介 病例报告 护理查体 治疗经过 护理程序 出院指导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查房

1.意识障碍: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状态,或两者交替出现。
前者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激惹、吐奶、尖叫;后者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昏迷。
2.肌张力改变:增高、降低甚至松软,轻症病人肌张力正常。
3.原始反射异常:拥抱反射、握持反射过分活跃、减弱或消失,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
4.病情较重时可有惊厥,新生儿惊厥多表现在面部、肢体不规则、不固定的节律性抽动,如反复眨眼、眼球偏斜、震颤、凝视;口舌做吸吮、咀嚼、咂嘴等阵发性活动,上肢或下肢做类似划船或踩自行车样周期性活动以及阵发性呼吸暂停等。
5.重症病例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改变、间隙性肌张力增高等脑损伤表现。
6.部分病人出现前囟饱满、紧张。
7.并发症中以吸入性肺炎最多见。
护理诊断1、低效性呼吸型态与缺氧引起的呼吸中枢抑制有关2、颅内压调节能力下降与缺氧引起脑水肿有关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病儿吸吮能力降低有关4、知识缺乏(喂养、护理、疾病)与信息来源受限有关5、有体温改变的危险与下列因素有关:○1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2缺氧引起脑水肿6、有窒息的危险与缺氧引起脑功能受损有关7、有废用综合症的危险与缺氧引起脑功能受损有关【重点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与措施】(一)低效性呼吸型态1、定义由于呼吸型态的改变,使个体处于换气不足的状态。
2、诊断依据○1呼吸表浅,不规则;○2面色发绀,呈抽泣样呼吸3、原因及促发因素○1围产期窒息;○2缺血缺氧引起的脑水肿4、护理目标○1病儿在3天内氧下呼吸平稳,无呼吸暂停现象;○2病儿在1周内停氧后呼吸平稳,(1)根据缺氧和呼吸困难程度选择不同的给氧方式,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0.5~1L/min,注意保持各管道通畅,保证有效的给氧。
(2)保持呼吸道通畅,病儿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咽及气道内分泌物。
防止窒息。
(3)严密观察呼吸频率、深度,注意有无呼吸暂停,一旦发生呼吸暂停,可给予适当刺激恢复正常呼吸,如弹足底、托背或轻轻摇动身体等。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查房

护理诊断
• 低效型呼吸形态:与缺氧引起的呼吸中枢抑制有 关。 • 颅内压调节能力降低:与缺氧引起的脑水肿有关。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患儿吸吮能力降低 有关。 • 有失用性综合征的危险:与缺氧缺血导致的后遗 症有关。 • 有窒息的危险:与缺氧引起的脑功能受损有关。
护理措施
• • • • 1、低效型呼吸形态 (1)、氧气吸入 (2)、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3)、严密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呼吸频率、深度,注意有 无呼吸暂停。 • (4)、遵医嘱给予氨茶碱或呼吸兴奋剂。 • (5)、注意保暖
• 4、观察病情时,如何记录瞳孔变化? • 答:双侧瞳孔是否等大正圆、对光反射是 否存在。 • 正常瞳孔直径一般在2-5mm,为准确评估瞳 孔的大小,应使用专用的瞳孔尺进行测量。 瞳孔缩小最小为1mm,扩大最大达9cm.
• • • •
5、前囟闭合最晚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1岁半。 6、Apgar评分的内容包括哪几项? 答:呼吸、心率、皮肤颜色、肌张力、对 刺激的反应。
重度
昏迷 消失 多见或持续 常见 不对称、扩大 饱满紧张 病死率高 有后遗症
意识 过度兴奋 肌张力 正常 原始反射 稍活跃 惊厥 无 中枢性呼衰 无 瞳孔改变 无 前囟张力 正常 病程预后 持续24h左右 预后好
病历介绍
• 患儿 男 10分钟 主因母产前高血压及糖尿病;患儿吐 沫10分钟入院。患儿为第一胎第一产,妊娠38+5/7周, 单胎。因其母孕妇晚期高血压及糖尿病行剖宫产。否认生 产窒息。Apgar评分1分钟、5分钟均9分。无羊水、胎盘、 脐带等异常。生后吐沫,不伴发绀、呻吟、凝视、尖叫及 抽搐。生后为排大小便。查体:T不升 P120次/分 R50次/ 分 足月儿外貌 神志清楚 反应欠佳,呼吸尚规整、面无发 绀、哭时可见下颔震颤、前囟平坦、张力不高。眼睑无水 肿、双侧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粗、 心率整,心音有力。脐带包扎完整、无渗出。觅食、吸吮、 吞咽反射弱、握持反射弱、拥抱反射不完全,头直立欠佳。 诊断为:HI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饱满紧张
症状在多在1周末 消失,10天后仍不 消失者可能有后遗症
病死率高,多在 1周内死亡,存活 症状可持续数周, 后遗症可能性大
诊断:病史(有明确的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异常产科病史以 及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表现:胎心<100次/min,持续 5min以上;和或羊水Ⅲ度污染,或者在分娩过程中有 明显窒息史、出生时有重度窒息,指Apgar评分1分钟 时≤3分,并延续至5分钟时仍≤5分钟;和或出生时脐 动脉血气PH≤7.00.)
三对症
1.控制惊厥,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及10%水合氯醛保 留灌肠;
2.降颅内压,甘露醇、呋塞米;
3.消除脑干症状,纳洛酮。
疾病介绍 病例报告 护理查体 治疗经过 护理程序 出院指导
704床,徐宝宝,男,10分钟,因“宫内窘迫半小时” 而于2016-08-13孕足月第二胎顺产于我院妇产科, 生后反应差,全身青紫,予以吸氧约五分钟后青紫 症状缓解,17:00抱入我科收住入院。入院后Apgar 评分为9-10分。患儿反应可,全身皮肤红润,胎便、 小便未解。母亲无传染病史、糖尿病史。
109-245 25-200
• 电解质检查:P 2.03mmol/L(0.81-1.45) • CT影像诊断:1.符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2.左顶枕部软组织肿胀
(四)社会心理因素
患儿家属对疾病知识缺乏,担心患儿死亡,担心疾病 的后遗症等。家属缺乏育儿知识,父母角色转换不良, 没有做好父母的准备。社会支持系统差,孩子的祖父 母年老体弱,父亲既要忙家务,还要照顾妻子,还要 到医院看孩子,亲戚朋友大多远在外地,缺乏人员上 的支援
参考值 8-10
110-120 50-73
20-40 2-7.7
项目名称
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间接胆红素 谷草转氨酶 乳酸脱氢酶
肌酸激酶
检查值
62.9umol/L 8.7umol/L 54.2umol/L
143U/L 1088U/L 417U/L
参考范围
3.4-20.5 0-6.8 3-17 0-40
疾病介绍 病例报告 护理查体 治疗经过 护理程序 出院指导
开始时间
项目
08-13 17:00
一级护理
病重
母乳喂养
监护仪监测
10%GS2ml VK1 1mg
iv qd
10%GS 50ml 头孢他啶0.1 ivd bid 全程泵入10ml/h
08-15 08:00 10%GS50ml 小儿氨基酸20ml ivd qd
NaCl 1ml
停止时间
08-16 08:07
08-16 08:08 08-16 08:10
执行时间 08-14 10:23
16:00
08-15 08:00 08-17 10:00
医嘱内容
头颅CT
10%GS 40ml 小儿氨基酸 20ml ivd NaCl 1.5ml
10%GS 2ml
苯巴比妥 0.02
iv
出院
疾病介绍 病例报告 护理查体 治疗经过 护理程序 出院指导
(一)致病因素
分娩因素: 本次分娩时母亲第二产程较长2.5h(1-2h)致胎儿宫 内窘迫半小时
(二)身体状况
患儿入院Apgar评分9-10分
(一)母亲因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大出
血、心肺疾病、严重贫血或休克等。
• 缺氧是核心
(二)胎盘异常: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查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围产期缺氧窒息导 致的脑缺氧缺血损害,包括特征性的神经病理及病理生理过 程,并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部分小儿可留有不 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
•临床表现:意识障碍(过度兴奋:易激惹,肢体颤抖,睁眼时间长,凝
视等;过度抑制:嗜睡,失去正常的醒觉睡眠周期,大部分时间在睡眠中,饥饿 时不会自然醒来,甚至昏迷)、
体格检查:出生后不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持续至 24小时以上。
•治疗:三项支持疗法
1.维持良好通气、换气功能,酌情采用不同方式的氧疗 使血气和PH保持在正常范围;
2.维持各脏器血流灌注,根据病情应用多巴胺、多巴酚 丁胺使血压心率保持在正常范围;
3.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高值(5mmol/L)以保持神经细 胞代谢所需能量。
• 围产期窒息是本症的主要病因。
盘功能不良或结构异常等。
凡是造成母体和胎儿间血液循环 和气体交换障碍,使血氧浓度降低 者均可造成窒息。由宫内窒息引起 者占50%;娩出过程中窒息占40% ;先天疾病所致者占10%。
(三)胎儿因素:宫内发育迟缓、早产儿、 过期产、先天畸形等。
(四)脐带血液阻断:如脐带脱垂、压迫、 打结或绕颈等。
HIE临床分度
分度
轻度
意识
过度兴奋
肌张力
正常
原始反射 拥抱反射 吸吮反射
稍活跃 正常
惊厥
无
中枢性呼吸衰竭
无
瞳孔改变
无
前囟张力
正常
病程及预后
兴奋症状在24小 时内最明显,3天 内渐消失,预后好
中度 嗜睡、迟钝
减低
重度 昏迷 松软
减弱 减弱
消失 消失
常有
频繁发作
无或轻
常有
无或缩小
不对称或扩大
正常或稍饱满
肌张力异常(增强:下肢往往重于上肢,表现肢体过度屈
曲;减弱:头竖立差,围巾征肘过中线,腘窝角>90°甚至四肢松软)、
消失)、
原始反射异常(吸吮、拥抱反射,轻时活跃,重时减弱、
颅内压升高(前囟门张力增高,颅缝分离)、
脑干症状(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也可出现眼球震颤
等表现;重度脑病多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呼吸节律不整、呼吸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入院诊断为: 1.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2.皮下血肿
疾病介绍 病例报告 护理查体 治疗经过 护理程序 出院指导
:36.0℃ P:145次/分 R:44次/分 WT:3.8kg SPO2:91-92%
足月儿貌,神志清,精神欠佳,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面色青紫, 四肢发凉,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顶枕部可见一 肿块,边界不清,柔软,压之凹陷,无波动感。前囟门平坦,约 1.5cm*1.5cm.脐部清洁、干燥。末梢血糖:6.4mmol/L。
(五)分娩过程因素:如滞产、急产、胎位
异常,手术 或应用麻醉药等。
(六)新生儿疾病:如反复呼吸暂停、新生 儿呼吸窘迫综合症RDS、心动过缓、重症 心力衰竭、休克及红细胞增多症等
检查项目 白细胞
血红蛋白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淋巴细胞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数值 19.86*109/L
186g/L 76.2%
14.4% 15.14*109/L